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城市管理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9:08: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城市管理学》论文

论文题目:城市环境管理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姓 名: 张 学 号: 092520 院 系: 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年级、班组:

09

指导教师: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重要的一个标志体现在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用地规模急剧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然而在一系列的增长的背后,也给我国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在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道路上,应该怎么管理,采取何种对策,这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环境问题 管理

引 言

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地。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其所承载的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城市环境的内容也更趋繁杂,既包括以自然因素或生物系统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也包括与生产紧密联系的生产环境,还包括以人们居住、生活为核心的城市人居环境。城市环境管理是对于复杂巨系统的综合管理,在管理方式上是专业管理与行政区管理的互补,在管理手段上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微观市场调节的有效融合。如何使这一复杂系统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成为城市运行和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空气污染加剧

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各城市主要燃煤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一般占 80%以上,很多已经超过90%。煤含硫和灰分较高,许多都没有经过脱硫处理,直接燃烧,加之城市居民家庭小炉灶直接低空排放,产生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迅速的城市化伴随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形势严峻。

(二)水污染严重

城市水污染主要由工厂排水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造成的,近年来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为7%,有 50%的污水量是从家庭排放的。目前我国每日排放的废污水量约 1 亿多吨,这些污水有 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河段受到污染;同时 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城市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充分的废污水排入流经城市的河流,使径流水质恶化。

(三)城市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是我国除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的第三大环境公害。在城市,它有上升为第一大环境公害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4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中。噪声有损听力和心血管系统。调查证明,地区的音每上升一分贝 ,该区域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 3%。同时,噪音还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噪音也影响休息和睡眠,造成疲惫和劳倦。因此,控制噪音污染,实际就是在捍卫有声世界的尊严。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处于中等噪声污染水平,全国209个省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处在 43.6~66.6分贝之间。城市噪声污染投诉在各类环境污染投诉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

(四)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猛增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大幅度上涨。有关方面的统计,我国城市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年产量已超过 5 亿多吨,并且每年以 8%至 10%的速度增长,综合利用和处置率非常低,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大多直接堆放在城市郊外,累计堆存量达 65 亿吨以上,占地 5 万余公顷,形成了垃圾围城的恶劣情况影响城市景观,污染了城市的水源和空气,孳生着各种传染病菌,同时又潜伏着资源危机。

(五)植被减少,城市绿地覆盖率低。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城郊农田、城郊天然植被和市区园林绿地等三部分组成,对促进城市生产的发展和保证居民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城市发展建设,自然环境被开发利用建设工厂、住宅、道路、广场、果园、菜地等,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被不断地砍伐、清除,代之以稠密的人口、建筑物,城市绿地的多种环境功能正在逐步丧失,已经成为尖锐的环境问题。

二、我国在城市环境管理中已经实行的措施

经过30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环境管理模式,主要政策措施包括:

(一)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该项制度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规定省长、市长、县长在任期内的环境目标和任务。

(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89年开始在全国重点城市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以下简称“城考”),“城考”以量化的环境质量、污染防治和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市政府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工作。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对象是地方政府,年度考核结果通过报刊、年鉴等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布。到目前为止全国参“城考”的城市已达500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76%。自2002年起发布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年度报告。

(三)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1997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在全国开展了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活动,目的是引导城市政府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截止2005年6月,已有47个城市和3个直辖市的城区被授予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区)称号,还有100多个城市正在申报和创建之中。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城市环境改善和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为中国其他城市树立了榜样,在总体上促进了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四)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制度

这项制度的主要做法是向公众发布本地空气污染指数,反映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997年首先在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大连、厦门在内的13个重点城市发布城市空气质量周报。2000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大报纸发布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目前,113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全部实施了空气质量报告制度,并有部分城市开展了空气环境质量预报工作。它对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监督,改善城市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我国在城市环境管理中取得的成绩

从《2010 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年度报告》中看到,我国近年来在城市环境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0 年全国城市共661个,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661个城市全部纳入2010年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范围。

(一)城市环境质量

1.空气质量

2010 年,全国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 70.85%,较 2009 年提升 4.15 个百分点;全国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3.6%,达二级标准城市占79.2%,达三级标准城市占 15.5%,劣于三级标准城市占 1.7%。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达标比例为 81.7%,县级城市的达标比例为85.5%。

2.水环境质量

2010 年,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国城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平均为86.81%,比2009 年下降3.03个百分点。

3.声环境质量

2010 年,全国城市的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2.54dB(A),比2009 年下降了 0.79dB(A),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稍微有所改善;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 65.20dB(A),比2009年下降了0.75dB(A),城市道路交通的声环境质量有所好转。

(二)城市污染控制状况

2010 年,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增长迅速,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国城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0.66%,比2009年降低4.32个百分点;全国城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3.59%,比2009 年降低了 0.22 个百分点;全国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平均为 82.04%,比2009年提高 1.33 个百分点。

全国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平均为72.94%,比2009年提高了6.17个百分点。2010年,在全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情况下,城市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管理不断加强,检测技术不断规范,凡检验机构未获省级环保部门委托、或检测方法不正确、不规范的,检测车辆数均不纳入统计。2010年全国城市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达标)率平均为57.86%,比 2009年降低了15.42个百分点。

(三)城市环境建设状况

2010年,全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65.12%,比2009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72.91%,比 2009年提高 0.85个百分点。

四、我国在城市环境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一)城市管理工作与环保资金投入不到位

城市建设中虽然注重了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 不惜花财力、物力对城市进行环境规划, 修建实施管网系统, 对主要道路进行美化、硬化等。最后因缺乏管理, 城市污水排放不合理, 加之部分居民素质较低, 垃圾乱倒、污水横流, 雨污混流。另外, 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 违章建筑、乱摆乱卖、占道经营、户外违章广告等都给良好的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城市基础实施建设滞后

我国目前有 50%城市没有排水管网,现有设施 1/3 老化;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率低;有1/4 城市垃圾粪便不能日产日清;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左右。其次,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没有着落,虽然在有些城市已开始向单位和居民收取污水处理费,但所收的费用远不能维持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此外,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的实际情况亦很不乐观,由于技术的原因,很多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还处于实验阶段,时断时开,运行不稳定,处理率极低。

(三)环境治理手段落后

我国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管理手段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在实行的操作过程中,它也逐渐暴露出其弊端。例如,我国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还是2O世纪80年代初制定的,现在已难以起到督促企业治理污染的作用。因此,环保手段落后、缺乏效率是中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主要采用行政手段进行控制,经济手段只是那些法规制度(尤其是排放标准 )的辅助工具。这种简单化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不能根本治理企业的环境问题,不利于企业按照自己的经营状况对减排方案进行灵活选择 。

(四)城市整体规划与环境保护衔接的不到位

在城市建设中, 整体规划的起点较低,随意性较大。一是楼房密集, 剩余空间少,公共绿地少、绿化水平低、群众休闲娱乐场所少;二是个别道路规划狭窄, 设计不合理, 整体布局不美观; 三是排污管网不健全,排水、污水处理的不得当; 四是城市整体规划没有突出环境保护特色。

五、城市环境管理的对策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出发,运用综合的对策、措施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 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 的发展,以协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合理规划城市功能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在指导思想上,首先要将城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城市规划 首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要遵循生态规律。其次,要采用和实施生态学的思想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与资源承载力,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第三,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配套服务 。

总之,要在规划中明确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关心,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动 态平衡,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历史欠帐多,这是造成城市环境质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生活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恶化的首要因素,自然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大环境投入,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在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推进投资多元化、产权股份化、运营市场化和服务专业化,建设具有规模效益的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确保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改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降低人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的排放量,减轻人口增长对城市资源、环境的压力。尽快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系统,促进城市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减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量。

(三)提高全体人民的环境意识

积极加强公众参与;让公众更加了解环境法律的要求和自己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护应取得的环境权益;公众监督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行为,运用法律制止城市环境的恶化。

(四)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缺乏有效的监督, 环境保护工作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就会逃避应承担的环境责任。 需要在环境行政系统内部建立一个以人大、司法机关、环境监察部门为主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统一监督管理机制。这种机制不仅要对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而且也要对政府的决策及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这种监督机制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权限以外的综合监督机制,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有力监督,才能真正落实环境执政主体的各项责任, 有力地推动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五)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强制性监管

限制小汽车数量,完善并健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开发利用电能、磁能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逐步取代汽油。

结 论

环境管理是当前城市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城市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的关键所在。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然而, 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也一直在增加能源消耗和废气污染。居住生活场所的建设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基本生存活动。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取得发展, 在改造客观环境的活动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可见,创造和谐、洁净、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要靠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城区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文忠.我国当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及改进策略[J].民营科技,2010,(5) [2]丛莹.浅析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1,(33) [3]杨靖,闫荣馨.浅谈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环境,2011,(23) [4]巨儒.新时期的城市环境问题与对策[J].青海环境,2007,(17)

[5]李颖明,李晓娟,宋建新.城市环境管理系统及运行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1,(3) [6]胡涛,张凌云.我国城市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 [7]赵卫明,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08,(1)

[8]李蕾,抓两头带中间以四两拨千斤——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J].环境保护,2007,(07)

城市管理学论文

城市管理学论文

城市管理学 期末论文

电大城市管理学论文

城市管理学课程论文

电大城市管理学论文

城市管理学小论文

《城市管理学》课程论文大纲

城市管理学

《城市管理学》

城市管理学论文
《城市管理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