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0-03-03 13:17: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

摘 要:随着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本管理模式的开展。学校人本管理为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充分应用,其主旨便是关心、尊重、发展人,通过开发利用学校资源,为学校利益相关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促进学校成员个人目标及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就学校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其次深入探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构建。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人本管理

0.引言

目前,创新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学校面临的迫切要求。学校为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就要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人本管理模式创新已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人本管理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其管理核心便是将人的能动性发挥出来。以人为主的学校管理模式具有非常深刻的时代内涵,将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充分体现出来。

1.学校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人本管理为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管理理念,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的管理工作中,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发展。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机构,学校的管理结构特点及其本质决定了人本管理模式的开展。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管理理念的转变,当代教育改革迫切要求以创新管理模式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同时也是学校管理体系本质的体现。我国教育部门于2001年颁布实施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纲要[1],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教育课程的改革,对整体教育创新,尤其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创新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2.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构建

2.1加强学校良好人文环境的创设

学校为实现人本管理模式的有效实行,首先应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努力创设出相信、尊重师生的人文氛围。同时,积极倡导团结、合作、友爱的精神,使师生、学校领导与员工、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间建立互相帮助、关心、协作的和谐关系。学校各个部门、科室、教研组及年级组之间应当全面克服相互封闭、推脱责任等不良作风,加强交流与协作。此外,学校还可布置环境,利用广播、网络等形式将师生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从而促进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的形成[2]。

2.2充分注重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激励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管理的最终目标。然而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对师生的发展不够重视,仅注重短期目标的开展与实现。教师在过去中,常被当作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其实际需求与发展经常得不到重视。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应对教师的需求和发展报以高度关注,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激励等体制的建设与完善,对教师的培训及进修给予大力支持,在使教师充分获取先进教育理念及方法,拓宽视野、启迪智慧的基本上,促进其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传统观念认为学生仅为教育的被动接受者,人本管理应当归还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树立全面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管理意识。因此,学校应当确保学生具有课程自主选择、时间自由支配、高质量后勤服务获得,以及自主发展等多个方面的权利。

2.3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育中,师生仅注重考试的分数与成绩,而以人为主的评价体系应当为发展性的评价。教育评价的对象为自身价值与尊严独立的人,因而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应将过去高高在上的评价姿态进行彻底改变,需将冰冷的评判与审视转换为对师生的关怀与鼓励,将生硬、指令性的要求转变为讨论式的沟通与协商,将师生被动接受检查的模式转变为主动参与检查[3]。

在构建师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将师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通过鼓励师生开展自我评价活动,使其清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取得的进步,在提高反思能力的同时,改进自身缺点。此外,在人本管理中,还应对同事、学生及家长的评价作用进行重视,促进教师改进并完善教学策略,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2.4制定民主参与的管理体系

目前,校长负责制为我国学校当前施行的管理体制,由校长、教职工代表及学校党组织共同组成。然而,校长负责制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校长具备过于集中的权利,学生家长及社会组织对学校内部管理事务没有问责的权利,教职工代表对管理决策没有明确的参与权利等等。然而,以人为主的学校管理模式的主旨便是充分体现师生的民主权利。因此,可以采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现行的负责体制进行改进,使学校校长真正对教育事业、社会、学校发展以及全体师生等担负起责任。

其一,通过民主投票选举出由教职工组成代表主席团,定期举行会议,讨论、评级学校的每项决策,并提出建议。同时,将师生呼声及时反映给校长,为其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

其二,鼓励社会各界认识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的开展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个方面的支持。因此,学校应对社区进行开放,虚心接受来自社区及学生家庭的关注与监督,从而向一切服务于学生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也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摆脱陈旧管理理念的束缚,充分理解、尊重人的价值,构建创新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通过加强学校良好人文环境的创设,注重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制定民主参与的管理体系,实现学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畅.“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及其在学校中的运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2,10(04):226-227.

[2]刘兴国.浅谈以人为本的教育创新[J].山东电大学报,2011,13(02):108-109.

[3]张美玲.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J].小学管理,2011,8(S2):53-55.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以人为本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模式

创新学校管理模式?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
《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