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君主论》的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0-03-02 04:21: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君主论》的读书笔记——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继前14章阐述对王国的获得和保留还有对各种武装力量的看法后,马基雅维里从第15章开始讲述君主树立权威所需要的品质和注意事项。

马基雅维里在这本为君王写的书中特别强调了人民对国家的作用,但很明显,他在书中还是把民意作为了一种工具。他的目的是巩固君主的统治,为此,君主要让自己受到民众的尊敬,如果不可以,就让自己为民所畏惧。为民所敬和为民所畏,一切只是为了让君主更牢固地掌握政权。这是政治活动的主要目标——取得并保有政权,我不认为创造优良政治生活和被统治者的福利是统治者的目标——连次要目标或从属目标都不算。它们只是实现主要目标的手段,采用这些手段的原因是它们能够维系君主的统治。如果君主需要让人民尊敬他以维系自己的统治,他会这么做;如果君主需要让人民畏惧他以维系自己的统治,他会这么做;如果君主需要人民对他既尊敬又畏惧,他一样会这么做。

有人这样评价马基雅维里:尚在人世之时,马基雅维里就被视为“邪恶的导师”。不仅遍布意大利的小暴君,连同法兰西、西班牙、日尔曼的大暴君,狩猎和取乐之余,最大的乐趣恐怕就是研读《君主论》了。后世更不用说,几乎每个向往权力和拥有权力的人都秘而不宣地成为马基雅维里的弟子。但我认为,如果把《君主论》看作是玩弄权术者的教材,未免太肤浅了。

卢梭说:“马基雅维里自称是在给君主讲课,其实他是在给大众讲课。”我想这句话是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1.《君主论》讲述的那些策略,既可以被君主用作巩固自己王位的权谋,也可以被平民用作为人处事的准则。这种观点可以从《君主论》的文字中找到答案的。我在下面摘录一些来证明:

君主丧失国家只能怪自己,“因为在过好日子的时候他们从不考虑到糟糕的日子„„等到恶劣天气来临的时候,他们只想着逃走,而不是想着如何抵挡。”(24章):这句话的前半句与中国传统的“居安思危”思想不谋而合,这也说明人类的智慧是不分民族与文化界限的。后半句告诫人们在逆境中应该奋起反击,积极应对,而不能坐以待毙。

“不是依靠你自己得来的解救是没有用的,只有那些依靠你自己和你自己的能力得到的解救才是可靠的,确定和持久的。”(24章):这句话告诫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听天由命,更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我想这句话可以算是《国际歌》中那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渊源。

“命运如一条咆哮的河水„„并不等于说,我们不能在天气晴好的时候事先修筑堤坝。”(25章):这句话相当于中国古语中的“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提醒人们在安逸的生活中也要提防潜在的危机。

“命运就像一个女人,如果你想要她俯首帖耳,你就必须打她,虐待她。”这句话从份体现了他战胜命运的信念,但这句话中的论据我无法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其可靠性,一来不忍心下手,二来对这个办法是否适用于我女朋友深表怀疑,不敢冒险尝试。

2.君主论表面上看是教君主如何使用权谋,事实上是想把封建君主各种阴谋公之于众,让人民可以更好地防范君主使用这些阴谋,劝人为善。

这个观点看起来有些奇特,我目前还没有在那本论著中读到这种说法。这是前段时间我

和我们学院一位04级的学长偶然谈到马基雅维里时,他所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我难以接受,但不得不承认在逻辑上有其合理性:

这个观点是不能从《君主论》的文本中找到证据的。马基雅维里的政治学著作除了《君主论》外,还有《李维史论》,另有《曼陀罗》等几部戏剧。

除了《君主论》外,马基雅维里的其他著作我都没有看过,只是知道《李维史论》的大致内容。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明确说过:“这里,我想撇开共和国不予讨论,因为我在别的地方已经详尽地论述过了。”这里说的“别处”指的应该就是《李维史论》。《李维史论》是一部论述共和制度的著作,据说有学者因为这本书而把马基雅维里看作现代共和主义的创始人。

这就让人觉得困惑,为什么马基雅维里一边出书论述共和制度,一边写《君主论》给暴君们出谋划策呢?我查阅了一下资料,发现“《君主论》是献给洛伦佐·梅迪奇殿下的,而《论李维》则是问候两位共和国的热爱者:“我决定不把它献给身为君王者,而是献给出类拔萃、登上君位当之无愧的人。”扎诺比·布昂德尔蒙蒂和科西莫·鲁赛莱,都是马基雅维里被迫赋闲乡下后,于一个共和派中结识的年轻朋友,前者更在1519年反抗梅迪奇家族专政统治未遂后被流放。”这样看来,马基雅维里岂不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家伙了?——开个玩笑。《君主论》和《李维史论》之间必有一本是马基雅维里真正的政治主张。我倾向于后者。我想在完整论述我的理由之前还是有必要稍微谈谈马基雅维里的戏剧。刚读《君主论》的时候正赶上04级国关学院的学长学姐们排练马基雅维里的《曼陀罗》,没有机会去观看,但在与一个演员的交谈中了解到马基雅维里的剧作基本都是喜剧。这让当时的我有些不解:从我读到的那些君主论章节来看,马基雅维里是一个内心非常阴暗的人,满脑子阴险狡诈卑鄙无耻。我在上一篇读书笔记中说《君主论》与其说是政治学著作不如说是掌权者的行动指南——直到现在我还这么认为——政治和道德从他开始一拍两散,并不是因为他能够跑开道德对政治的影响,潜心研究政治本身,而是因为他的《君主论》教导君主为达到目的无视道德。但是这样一个阴暗的人竟然会抽空写写话剧,而且还是喜剧?难道是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做惯了坏人,受不了精神的压抑,便在自己创作的喜剧中寻找另一个自我?这种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在我们当中很多人的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是读完整本书和为数不多的相关资料以后,我更愿意相信马基雅维里是个本性善良的人——虽然可能谈不上耿直。让我对马基雅维里的看法发生根本转变的是《君主论》的末尾,我会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不过如果想要以上述内容为理由论证《君主论》事实上是劝人为善,还是相当苍白的。所以我还是不认为《君主论》是劝人为善,我的看法依然是:马基雅维里写《君主论》的本意是作为君主的教材,尽管后世很多人将这本书“挪为他用”。

从知名度来看,《君主论》明显比《李维史论》更为人熟知,但这并不能说明《君主论》体现了马基雅维里真正的政治观点。《君主论》备受推崇的原因主要是它更多地论述了为人处事之道,符合了大多数人的需要,或者说更是因为它观点的另类而引来众多人的追捧,这也难怪,哪个人的内心深处没有一点野心?正如上文所说,我认为《李维史论》才是马基雅维里真正的政治观点,或者说是他政治观点的重点所在。

但我在上文中也说过《君主论》不是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作准备的,那么马基雅维里在写《李维史论》的同时为什么要写一篇《君主论》呢?有人把《君主论》形容成“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诚实的‘验尸报告’”。我相信马基雅维里是想用这篇“验尸报告”来找出治疗“重病患者”的方法。这个“重病患者”就是他的祖国意大利。

马基雅维里生活在1469—1527间,此时的意大利正是处在诸侯割据的时代,国家四分五

裂。当时的意大利处在他们国家历史上最暗淡的时代,由于地理大发现,欧洲的经济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这些内容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也有提及——亚平宁半岛失去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意大利分裂为众多邦国,其中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和那不勒斯等四个较大的国家征战不断,另有法国、西班牙、德国等外来力量或明或暗地插手意大利内部的争斗,再加上文化统治者——教皇不断“干涉世俗国家”(《君主论》中也提到了几位教皇的文治武功),意大利的统一大业更加遥遥无期。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曾经说过:“意大利只是个地理名词。”曾经一度辉煌的罗马帝国,到了马基雅维里的时代竟沦落到分崩离析任人宰割的地步。作为一个尚未完成统一的国家的公民,我充分理解马基雅维里的心情。

是的,马基雅维里的首要目标就是完成意大利的统一,这个目的的合法性完全可以盖过手段的非法性。他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完成这个宏伟目标的,就想把自己统一祖国的策略写在书里,传授给那些有可能统一意大利的权贵们。《君主论》的24和26章就专门是为意大利而写的。他深入分析了意大利各君主失去自己国家的原因:

1.倚重雇佣兵,不设常备军。这是兵家之大忌,我不了解那个时代,实在是无法理解那些意大利君主的想法,从中国几千年的经验来看,没有哪个政权可以依靠别人的军队而生存。意大利各国既然有财力雇佣一支不忠的军队为自己作战,何不训练一支忠诚的军队?

2.遭到了人民的敌视。《君主论》中把民意作为维护君主统治的工具,同时也充分强调了民意的作用。书中清楚地说,遭到自己人民的敌视的君主即使可以依靠暴力维系自己的统治,但也是不能长久的。

3.君主不知如何稳住贵族。相对于帝国时代的官僚,在封建时代,贵族是维系政治共同体的主要力量。无法得到贵族的拥护,无法妥善应对有野心的贵族,封建制的国家就无法维系。

乱世从来都是靠“霸道”而非“王道”来结束的,当时的意大利需要一个“狐狸般狡猾,狮子般凶残”的人来一统天下。马基雅维里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将他的安邦之策写在《君主论》中,献给能够统一意大利的人,这个人是封建贵族也好,新兴资产阶级领袖也罢,这些都不重要。他只希望他的策略能够辅佐一个强者将意大利从外族压迫下解救出来,从四分五裂中解救出来。为了意大利的统一,他可以不择手段。可惜后人往往只看到书中的权谋之术,忽视了这位爱国的阴谋家的良苦用心。

马基雅维里在书的结尾呼吁意大利人拿起武器解放自己的国家,“当战争不得不发动的时候,战争就是正义的;当武器是我们唯一的希望的时候,武器就是神圣的”。他鼓励意大利人鼓起勇气,挺过黎明前的黑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比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认为意大利想要重新崛起,就需要“比希伯来人遭受更悲惨的奴役,比波斯人遭受更严重的压迫,比雅典人更离散”,经历种种磨难后,终究会有人站出来成为意大利的摩西、居鲁士、提修斯,重振意大利的辉煌。

最终,如狮子般骁勇的加里波的和狐狸般睿智的加富尔站了出来,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只是这个统一来得太晚了一些。

君主论读书笔记

君主论读书笔记

《君主论》读书笔记

《君主论》读书笔记

君主论 读书笔记

君主论读书笔记

君主论读书笔记—S_Wayne

《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

《君主论》——政治学读书笔记

君主论

《君主论》的读书笔记
《《君主论》的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