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文学革命论(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30 06:03:3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史

林纾(1852~1924年),字琴南,近代文学家、翻译家。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

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新文化运动

1、猛烈批判传统文化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主编,\"五四\"新文化运动即由此为肇始。

2、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各种各样的思潮理论:特别是人道主义、进化论、社会主义和个性解放的文化思潮

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 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旋又助章士钊主编报纸,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胡适 (1891-1962)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早年在上海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10年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之“八事”。

(胡适)改良\"八事\"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须讲究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陈独秀)“三大主义”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二、响应者 (支持者)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

双簧戏的两演员: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王静轩)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 ,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 六岁入私塾,十岁入东昌府立小学堂,十一岁读完《十三经》。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本科国文门,曾著《文学革新申义》响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1918年与同学罗家伦、毛准等组织新潮社,编辑《新潮》月刊。

三、理论建设

胡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1918年4月),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这一口号

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

四、扩大阵地 《每周评论》(陈独秀、李大钊创办)《新潮》(傅斯年、罗家伦等创办)李大钊与每周评论

五、新旧文学论争:

1、1919年与复古派林纾的论争

2、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争

3、1925年与甲寅派的论争

4、与鸳鸯蝴蝶派的论争

1、1919年与复古派林纾的论争(林蔡之争):1919年初,新文学阵营展开了对林纾为代表的复古派的批判。林纾(林琴南), 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自称“拚我残年极力卫道”,极力反对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对白话文运动大加抨击,把白话文贬为“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不准登堂入室。为维护封建道德,写了《致蔡鹤卿太史书》、《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等文,认为不能反对旧礼教( “孔孟之道不可覆,伦常不可铲除”),土语不能用来写文章;(如用土语写文学,则京津稗贩均可用为教授)无古文便无白话,要精通白话文,一定要有古文的根柢。以及在《新申报》上发表小说《荆生》和《妖梦》,前者有伟丈夫荆生把三个提倡白话文的人打得抱头鼠窜;后者则影射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内容龌龊。

新文学阵营对此进行了反击,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蔡元培接着发表《答林君琴南书》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论争以林纾的失败告终。 历史反思:这不是一场全是全非的斗争。文学革命倡导者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失误于某些理论的偏颇;复古派的某些理论虽然持有着真理,然而失足于方向的错误。

2、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争:1922年1月,东南大学教授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在南京创办《学衡》杂志, 他们自我标榜“学贯中西” ,对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倾向进行了批评。“学衡派”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认为中国悠久的文化,“必有可发扬光大,久远不可磨灭者在”。因此创造新文学不能赤手创业,必先继承,以去陈出新;其次,他们认为文化上的变革是缓慢的、渐进的,反对全盘照搬西方文学,认为那是偏激的,完全模仿古人不对,完全照搬西方也不对。他们的观点代表文化重构过程中一种较为稳健的文化选择,如今看来确有切中肯綮(qing三声)之处。但因新文化运动所处的特定的时代位置,这种批评终未能纳入一种正常的学理的讨论和思想的交流,而更多一些情绪和姿态的成分。

鲁迅撰文《估》揭穿了 “学衡派”所谓学贯中西的伪装,给学衡派致命的打击。在此文中,鲁迅有力地揭穿了学衡派的倡明国粹的虚伪性与欺骗性,指出他们这般人思想空虚,不学无术,虽言必国粹,却连文言也写不通。鲁迅说:“诸公抨出新文化而张旧学问,倘不自矛盾,倒也不失其为一种主张。可惜的是于旧学并无门径”。深刻的揭露,使“学衡”派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

论争体现了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对立。 3、1925年与甲寅派的论争:“甲寅派”因《甲寅》杂志而得名,其代表人物是章士钊,此时正担任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1925年,章士钊恢复《甲寅》杂志为周刊,在周刊上注明“文字须求雅驯,白话恕不刊布”的字样,讽刺白话文是不雅驯,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以此为阵地攻击白话文和新文学,连续发表《评新文学运动》、《评新文化运动》等文章,对新文学和白话文进行攻击。章士钊思想倾向保守势力,鼓吹所谓“读书乃真救国”的口号,要求学生尊孔读经,禁止学生用白话作文,甚至主张恢复科举制。“甲寅派”还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直接支持,反动政治色彩更加浓厚。

新文学阵线对此给予了合力反击,成仿吾的《读章氏》胡适的《老章又反叛了!》、魏建功的《打倒国语运动的拦路虎》等,从不同角度批驳了“甲寅派”阻挡新思潮的本质。鲁迅指出:“甲寅派”提倡“读经救国”是统治者维持其统治的一些种把戏,甲寅派不过是一些“连成语都用不清楚的”纸老虎,他们向新文学进攻,不过是为旧制度唱歌挽歌,是封建势力的垂死挣扎而已。在新文学阵营有力驳斥下,随着段祺瑞政府的倒台,“甲寅派”的斗争也很快宣告失败。

4、与鸳鸯蝴蝶派的论争: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得名于19世纪晚清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

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内容主要是言情、武侠、黑幕。刊物《 礼拜六 》。代表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 文学主张——小说是“游戏”、“ 消遣 ”的工具。

历史反思:社会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是多样的,因而文学应该是多元的。鸳鸯蝴蝶派作为消费文学本是市场的产物 ,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文学革命是思想启蒙运动的一 翼 ,这决定了它要反对思想上藏垢纳污的鸳鸯蝴蝶派 ;但是因此而全盘否定消费文学,这显然是在文学观念上失之于偏颇。

新文学阵营内部的论争:整理国故:1923年胡适创办《国学季刊》,提出“整理国故”,主张对过去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的清理,吸收精华,去其糟粕,他把这工作也看作是新文化与文学建设的一部分。

第三节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

一、新文学社团的成立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

重要文学社团:要点: 时间、地点、发起人、宗旨、刊物、主要创作特色,影响评价等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出版有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文研会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积极提倡“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对中国新文学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被称为“异军突起”的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是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办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文学思想上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也受“新浪漫主义”影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是自我的表现,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使浪漫主义形成新文学的另一强大的文学思潮。1925年“五卅”之后,转向提倡革命文学。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比较

成员:前者实力雄厚,后者年轻、资历浅。刊物:前者稳定,后者多变。宗旨:前者强调“为人生的艺术”,比较稳定;后者早期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后来又提倡“革命文学” 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发起,原是一个带文化沙龙性质的社交团体,主要成员是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欧美留学生。

语丝社:1924年成立,因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等。

比较:新月社:主要成员:英美留学生。主要文学成绩:新格律诗创作

语丝社:主要成员:自由作家。主要文学成绩:散文创作《语丝》 其他文学社团

浅草社•沉钟社: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其骨干1926年秋在北京与杨晦组成沉钟社,活动到1934年,人员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和创作,被鲁迅称为“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沉钟》之名,借自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名剧《沉钟》,以剧中人铸钟者亨利坚韧不拔的精神自勉。)

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成员有应修人、潘谟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 他们以“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

比较:浅草—沉钟社主要成员:青年作家;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

湖畔诗社:主要成员:青年诗人;歌颂爱情与友情的新诗创作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其一,外国文艺理论的介绍;其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介

绍。 思考题

1、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2、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因素有哪些?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2、创造社

3、语丝社

4、新月诗派

5、林蔡之争

6、甲寅派

7、文学改良刍议

8、学衡派

9、整理国故

10、林译小说

推荐第2篇:《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

《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

姓名:李

春 考号:320213100086 考区:丽江市古城区 指导教师: 定稿教师:

内容摘要:《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五卷上。这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酝酿期,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民主“与”科学“口号,促进了一部分有识之士思想上的觉悟。正当旧社会中的封建陈旧观念与新兴思想发生激烈的碰撞之际,鲁迅响应陈独秀提出的”文学革命“,在钱玄同的邀请下,他写下了著名的小说《狂人日记》,这部小说对近代文学起着重要的影响,引起当时和后世的人们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本文介绍了《狂人日记》的写作背景,同时分析了《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总结了它对后世人们的启示和影响。

关键词:《狂人日记》;文学革命;反思意义

一、狂人日记的写作背景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沈雁冰读了呐喊以后对文学革命有了新的感慨:“当时《新青年》刚刚在提倡‘文学革命’,完全是在猛攻着中国的传统观念,对于我们看来看来,那一 百多面的一本《新青年》几乎是无句不狂,有字皆狂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记》夹在里面,便也不见得怎样怪,而曾未能邀国粹家之一斥。前无古人的文艺作品《狂人日记》于是遂悄悄地闪了过去,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与后来郁达夫的《沉沦》、汪静之的《惠的风》等作品相比,《狂人日记》确实 “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没有因此而展开一场文艺论战;但是,《狂人日记》进一步扩大了它在文学革命中的影响,发展并开拓了新的现代小说的道路特别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其影响仍然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鲁迅的成功,又在于他对民族和社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还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力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

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

由此可见,作品小序中所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等语,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摹传统笔记小说作法而写的反语,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说的“医家”有更深广的含义,并非狭义的“医生”、“大夫”。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 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二、《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分析

1.礼教吃人:对封建文化的深度批判

《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 《狂人日记》是日记体小说,全部都是狂人神经质的精神妄想。表面

看好象很荒诞,不过是一些梦呓式独白,但是这种梦呓暗示着对封建文化的深刻否定。狂人是一个迫害狂,他对世界的核心感觉是恐惧:所有的人都是他的敌人,都在迫害他,都要吃他。走在街上,所有的人都要害他,都要吃他,他大哥也要吃他,医生给他看病,也是看肥瘦,也要吃他,最后发现,自己也是曾经吃过人的。总之,狂人感到他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

在作品中有一段很经典的语言:“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总是感到别人要吃他,同时也认为自己也是吃过人的人。甚至,吃过自己妹妹的肉。但是,这些肉体上的“吃人”却并不指向肉体吃人,而是象征着精神吃人。即封建文化对人的摧残。鲁迅说,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争得人的资格。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筵席。

中国封建文化是一个人性缺席的文化。鲁迅在自己的第一篇作品中就把整个封建文化的要害抓住,从根本上彻底否定封建文化。这是《狂人日记》作为第一篇白话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代理性精神。

2.对人的存在悲剧的探索

如果说《狂人日记》对封建文化的否定,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所体现出一种时代理性的话。那么,在这种时代理性的背后,蕴涵着更为尖锐、深沉的文化意识和人性精神,就是对人的存在悲剧的思考。

狂人精神病一旦痊愈,精神恢复正常,成为正常的人,他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社会秩序、文化秩序之中。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封建知识分子,没有任何叛逆性、反抗性。而狂人一旦发狂,就没有了社会束缚和文化压抑,就会露出自己的本性,他只要依靠自己的本性就可以说出真理,就是一个反封建文化的斗士。。鲁迅说,中国的“仁义道德”即中国文化“吃人”,连狂人自己也是吃人的人,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争得过人的资格等,这就是人的生存的悖论,也可以说是人的生存悲剧

3.启蒙意义深刻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它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 作品开头,有这样一段话:“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作者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写人物的语言,其逻辑虽然常常很不清晰,但是,其含义却是相当丰富而且深刻的。所以,

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体现的就是念念不忘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对愚昧国民的同性和鞭挞。

四、《狂人日记》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

纵观整个文本,狂人“疯子”般的言行思维间,蕴含清醒的思想,清醒得如平常人一样,然而当狂人对众人进行善意的劝转时,却因众人思想上的麻木性、滞后性而被指责这是非理性的行为。理性与非理性间互相颠倒,引发读者们的对“仁义道德”教条和理性的思考,进而呼唤人们思想上的觉醒,挣脱“仁义道德”的精神枷锁。做一个个性独立的人。就如《伤逝》中子君所说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总之,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

狂人的启蒙行动失败了,这是由社会滞后性、被启蒙对象的麻木性,以及文化习俗的惯性力量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文本中笼罩着悲剧色彩。这是一种无法言明沉重的、无奈的哀伤。然而文本最后留给我们一丝丝的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鲁迅没有给我们确切的答案,但也不能抹杀其可能性。就好象《呐喊》自序中的“铁屋子”理论——“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五、总结

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

了作者对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所以《狂人日记》,就其表层的社会意义而言,是一篇“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控诉书,是一篇充满启蒙理性的战斗檄文。本文介绍了《狂人日记》的写作背景,同时分析了《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总结了它对后世人们的启示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傅斯年:《书报介绍》,《新潮》,1919年(民国八年),第1卷第2号.[2]周作人、周建人:《年少沧桑一一兄弟忆鲁迅(一)》,河北教育出版社,X000年,第14:3页。

[3]鲁迅:呐喊·自序》,《鲁迅个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1.5页.[4]鲁迅:《南腔北调集·

第455页.[5]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个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14页.[6]鲁迅:《野草·希望》,《鲁迅个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76页.

推荐第3篇:论教学相长

论教学相长

文 / 浮云追风

——我的教师手记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者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原则。众所周知,“教学相长”就是教与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双方都得到提高。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无数个教育工作者用“教学相长”作为自己的座佑铭,在不同社会、不同阶段、不同时代,在正确的观点与方法之下,不断探索着“教学相长”的奥秘。

教学本身是个双向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助推的作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知识就不可能高效和速捷,但教师也不可唯我独尊,搞一言堂,这是因为教师的思维能力并不是超前的。在教学中,特别是高年级的教学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个别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善于思考、乐于发言,并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若能沿着他们的思维去想、去做,可以一题多解或引出新的实记法,否则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就像一位名师所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教育学生的同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下面就谈一谈我是如何提高自己心理素质,做到与学生心心相印,教学相长的。

注尊重,就是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教材中指出:“自尊自信的人,知道尊重他人,因而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相反,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也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强调学生要尊重老师,其实进入青少年进期的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开始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强,要求别人尊重他们,尤其希望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尊重。但是,他们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日常的言行中经常出现差错,如果老师处理不当,很容易伤及自尊心,导致学生采取一些偏激的行为,影响到学习。班上曾有过一位学生,经常不交作业,批评教育后,仍屡教不改。几次个别谈话后,他终于说出原因。其实前两次作业他做了,但未能按时交,而我的当众批评使他觉得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目中已不是个好学生,干脆就不写作业。这件事使我懂得,老师工作的疏忽和粗暴的训斥,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师不能总以教育者自居,处处要求学生,必须放下架子,注意尊重学生,以疏导、帮助、关爱和信任的教育行为来赢得学生的尊重。

互宽容,就是师生之间要互相宽容。今天的学生已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读书郎”,他们不仅希望教师成为他们步入科学殿堂的引路人,也希望老师能成为自己真诚、坦率、无话不说的挚友。维护师生友情,需要老师有豁达大度的胸怀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有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需要的良好品质。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学有所成,所以对学生严格要求。但是学生毕竟未成人,他们年幼需要教育。教师不能忽视这一特点,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对学生求全责备;而要宽容,要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朋友,喜欢老师,师生情才能长久。师生关系的融洽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正是成功的前提。记得一位学生上课开小差,没注意听课,我刚讲完练习,他马上就问怎么做,口干舌燥的我气不打一处来,马上批评他,谁知这位学生不仅不知错,反而把笔往桌上一扔,干脆不写了。这一行为更是火上加油,但我也意识到此时为了“出气”“解恨”,用教师拥有的权威和权利,继续批评教育,不是明智的选择,我冷静下来。过后,我先是帮助该生补上未听的内容,然后与他谈心。通过沟通,我了解到学生做了错事,一般心理总是不安,有些后悔。如果教师当时进行斥责,会使他从自我谴责中解脱出来,从而产生对抗情绪;导致不良的教育后果;如果教师采取宽容不计较的态度,反而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问题,反省自己的行为,激起他的自我谴责和自我教育。我为自己的明智之举感到庆幸,否则矛盾必激化,谈何师生情。

强“意”“制”,就是要锻炼意志,善于自制。教材中指出:“意志坚强表现为坚持不懈、善于自制。”“坚持不懈的人,能够长期保持坚韧的毅力,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到底。”“善于自制的人,能够做到忍耐和克制,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J情绪、言语和行为。”初中学生的各种意志品质都有明显提高,但是情绪起伏变化大,易冲动,自制力和坚持性差,做事常常不能善始善终,往往半途而废。就拿上述的两位学生来说,尊重了他,照顾了他的面子,但不交作业的现象仍有发生:宽容一次错误,没隔多久,违纪行为再次出现。面对这些同样的错误、同样的面孔,确实让老师头疼、心烦,要又不得不面对。这时需要老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冷静而全面地看问题,认真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便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对待这些问题学生,老师一定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增强心理的韧性,理智地控制情绪、言语和行为,制定短期目标和计划,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持之以恒。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勇创新,就是教师要有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心理品质。教材中指出:“开拓进取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而探索创新是开拓进取的重要发源地。”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学生视野开阔,思想开放,对外界事物反映迅速而敏感,而且想象力丰富。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开拓进取,以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来影响学生。在教学中,我做到两个创造。首先,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就是教师用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语言,教育情感和教育形象,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健康、和谐的课堂气氛。再次,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教学时选择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事例或者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组织学生活动展示出来,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从中学到相关知识。

善时机,就是善于抓住教育时机。教材中指出:“处事果断是意志坚强的表现……处事果断的人还表现为善于抓住时机。”同学们学习思想政治这门课程,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因此,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而善于抓住教育时机,教育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有一次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发现黑板没擦。我望了望黑板一角值日生的名字,刚想开口,只见一位男同学迅速地上来擦黑板,而值日生始终没有上来擦黑板。此情此景,我没有放弃教育学生的机会。上课后,我先讲了一个公司招聘职员的故事,然后联系实际,让同学们思考,如果现在公司在我班招聘职员,经理会录用谁!最后,教育同学们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逐渐塑造良好的性格,才能收获人生。平时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但收效并不好,此时看着同学们深有感触的表情,我知道教育的效果达到了。

总之,“学无止境”、“学海无崖”。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只要不断探索研究,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提高。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美德,注意学生好的表现,可以引导学生向健康的轨道发展:学生是一面镜子,自己的言行品质能通过学生反映出来,及时发现,及时调节,不断的自我完善。只有把提高学生素质和提高自身素质相结合,与学生心心相印,方能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推荐第4篇:辩证论

辩证论.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确切地说,唯物辩证论应叫作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里包含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两部分。你提到的唯物辩证法包含矛盾发展等思想。由于你的提问不是很明确,我只能简单说这么多。建议你提问具体一点,我可以给你更多你需要的答案。最佳答案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对立。前者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后者是对世界是联系还是孤立,运动还是静止,是否承认矛盾的对立统一等等的看法。 形而上学不是唯物辨证论。(辨证唯物论就是辨证的唯物主义,主张世界是物质的,并且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普遍运动和普遍矛盾的的。形而上学主张孤立静止得看问题,否认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形而上学既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跟唯心主义结合。)

形而上学是机械的唯物主义,而辨证唯物主义则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唯物主义.答案是----不算

形而上学是属于唯心主义 .算不上唯物主义 所以也不唯是物辩证论范畴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对立。前者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后者是对世界是联系还是孤立,运动还是静止,是否承认矛盾的对立统一等等的看法。 形而上学不是唯物辨证论。(辨证唯物论就是辨证的唯物主义,主张世界是物质的,并且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普遍运动和普遍矛盾的的。形而上学主张孤立静止得看问题,否认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形而上学既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跟唯心主义结合。)

高中哲学必修4上的小问题

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对的哲学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 B.孤立的观点 C.片面的观点 D.静止的观点

【答案是c 要解释原因哦】

问题补充:为什么:全面的辩证的看问题就是唯物辩证论其相对的是形而上学 提问者: 白毛大头熊经理 五级 9-22 14:04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好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 共 1 条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性的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所创立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第一次引入并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观点,阐明了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社会生产斗争、政治实践和科学实验的产物,并在实践中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它的科学性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正在于,它通过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成为人民群众手中变革现存世界的有力武器,推动着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事业的历史进程

辩证逻辑

研究人类辩证思维的科学,即关于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它把概念的辩证运动以及如何通过概念反映现实矛盾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认识科学中一门关于思维辩证运动的逻辑。恩格斯最早明确地把这种逻辑称之为辩证逻辑。

性质 辩证逻辑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发生于思维中的抽象形式(见思维形式的辩证法),对外部世界作出概括的、近似的然而却是本质的反映。它的基本特征是把对象看作一个整体,从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结中考察对象。这种逻辑既不同于把对象看作是静止、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也有别于以既成的、确定的思维形式从静态角度认识对象的传统逻辑(见形式逻辑)。科学的辩证逻辑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中的革命变革一样,也是思维科学中的重大变革。它的产生既是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革命,也是对传统逻辑观念的突破。它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式逻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由此构成它自身所特有的性质和作用。

辩证逻辑与辩证法、认识论 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辩证法作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既是研究外部世界运动发展的学说,又是研究认识与思维运动发展的学说。认识论是以研究认识的运动和发展,即人类知识产生的全部过程为主要内容的。辩证逻辑以思维的辩证运动和发展,即辩证思维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因此,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是一致的(见辩证法、逻辑与认识论的统一?)。

辩证逻辑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它通过自身的范畴表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辩证逻辑又是逻辑科学本身发展的结果,它在研究辩证思维如何反映外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时,侧重于揭示辩证思维本身所特有的规律性。辩证逻辑与认识论既统一又相区别,一方面,它所研究的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是从人类认识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从这点上说,辩证逻辑就是认识论;另一方面,它主要是研究理性思维的辩证运动,如概念、判断、推理等的辩证关系,而不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的形成以及它们与概念的关系在内的整个认识的辩证运动?。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 两者都是研究思维的,但它们是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研究。形式逻辑主要从形式结构上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它是由固定范畴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是对既成的、凝固的、间断的认识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只是反映客观对象间最普通、最简单的关系。形式逻辑推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完全确定的,界限分明的,它用逻辑符号来指称对象,有一套严密的逻辑规则,能够进行精确的逻辑演算。辩证逻辑并不纯粹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而是从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上,从表现在思维形式之中的认识内容、结合人类的认识过程来考察思维形式的联系、运动、发展和转化的规律。所以,辩证逻辑是以流动范畴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是抽象和概括人类认识的发展、变化的连续方面,反映客观对象间的辩证联系,是以概念展开的方式实现其逻辑进程的。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具有不同的逻辑功能,各有其适用范围。无论是客观对象本身还是反映客观对象的思维形式,都具有相对稳定和运动发展的两种状态。这就需要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共同作用于人类思维的过程。辩证逻辑并不代替和贬低形式逻辑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在辩证思维过程中,同样需要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则;同样,形式逻辑也不能否定或贬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都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思维的充分研究而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成为科学思维不可缺少的手段。

历史发展 辩证逻辑的产生是与人类辩证思维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相伴随的。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人们对辩证思维的研究也从古代的自发阶段,逐渐地发展到近代的自觉阶段。

古代对辩证思维的研究 它包含在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中。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不仅表现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上,也表现在对思维本身的认识上。先秦时期的许多哲学家十分重视思维与现实的关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概念与现实相符合及其流动性和灵活性的问题(见先秦逻辑思想?)。《老子》中关于\"正言若反\"的提法,就包含着对立概念相辅相成的思想。惠施?已注意到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公孙龙则比较强调概念的确定性、绝对性。荀子提出概念和实在的统一问题,指出概念既\"静\"又\"动\",包含着矛盾而且在不断发展。他关于\"辩合\"、\"符验\"和\"解蔽\"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归纳与演绎的统一?的意义。

古代印度哲学在生与灭、断与常、有与无、一与异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中,反映出对概念辩证法的认识和研究成果(见印度哲学史?)。

古希腊对辩证思维的认识,主要表现在论辩术中,一些哲学家通过揭露辩论中的矛盾以探求真理,从而提出了关于概念之中存在矛盾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从考察外部世界的辩证运动转向考察人类思维自身的概念运动,是从爱利亚学派开始的。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讲述爱利亚学派时,黑格尔谈到辩证法:......\'我们在这里\'(在爱利亚学派中)\'发现了辩证法的开端,即纯粹的思维在概念中的运动的开端;同时还发现思维与现象或感性存在之间的对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论辩术的创始者\"的爱利亚的芝诺在对运动可能性的诘难中,从反面揭示了作为矛盾现象的客观运动与思维如何反映运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如何在概念的逻辑中表达它\"(《列宁全集》第38卷,第 281页)。芝诺已经接触到运动是矛盾,以及如何通过概念来表达运动及其矛盾的问题。柏拉图继承、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普遍概念的思想和论辩术,他把\"理念\"看作独立于感性事物的普遍的实体,并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考察了概念与范畴之间的区别、联系和转化的问题。

古希腊对辩证思维的认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达到了高峰。他在创立传统逻辑的同时,还为后人研究辩证逻辑范畴体系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如关于范畴的相互联系和流动的思想等等。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发展状况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亚里士多德没有而且不可能对辩证思维的本性、形式和规律进行自觉的研究。从古代到近代,形式逻辑是思维形式研究中占主导地位并发展比较成熟的一门工具性学科。

近代对辩证思维的研究 从15世纪下半叶起,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但在这个阶段由于哲学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盛行,因而妨碍了对辩证思维的研究。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随着科学的发展,要求对自然现象和科学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考察,这就向人们提出了自觉运用辩证思维的任务。德国古典哲学家真正开始了对辩证思维理论的探讨,其中I.康德尤其是G.W.F.黑格尔?最为突出。从这时起,辩证思维研究才进入自觉发展的阶段。

康德认为,传统的形式逻辑是分析的,它以不出现矛盾为基础,因而不能提供真理的充分条件。他提出自己的先验逻辑,认为它是综合的,是能够提供真理的逻辑。康德的\"先验逻辑\"由\"分析论\"和\"辩证论\"两个部分组成,并认为\"分析论\"是关于知性的学说,\"辩证论\"是关于理性的学说。理性按其本性来说是辩证的,它有认识\"物自体\"的要求,然而又无力加以认识。当理性把世界作为整体进行考察时,就会出现无法解决的\"二律背反\",这种\"二律背反\"中的一方与另一方一样,都不能被驳倒。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实际上涉及到思维如何把握世界的有限与无限、简单与复杂、自由与必然等辩证矛盾的问题。但由于康德哲学存在二元论的不可知论的缺陷,这类问题也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

黑格尔从理论上对人类的辩证思维作了系统的论述。他重新审查了传统的形式逻辑,没有全盘抛弃形式逻辑,只是反对把逻辑作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见抽象的同一性?)的了解而停留在知性逻辑阶段上。他批评康德把范畴看作与内容相脱离的纯粹的主观形式的观点,认为思维形式、逻辑的概念和范畴是有内容的,人的理性是能够认识真理的。逻辑必须进到辩证思维的理性逻辑阶段去把握多样的、包含内部矛盾的具体同一(见具体的同一性?)的整体,把握变动不居的发展过程。这种逻辑就是运用辩证思维所建立的理性逻辑(见知性逻辑与理性逻辑?)。黑格尔在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基础上,把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统一起来,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过程,运用于人的逻辑思维,解决了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问题,揭示了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研究的新的方面和方向。他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阐述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黑格尔认为,概念、范畴是流动和相互转化的,概念的展开是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人的认识发展与这个过程是相一致的。因此,必须结合思维形式中所贯穿的内容、结合人的认识过程,考察思维形式,建立不同于形式逻辑的理性逻辑。他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建立起唯心主义的理性逻辑体系。尽管黑格尔的逻辑体系是头足倒置的,而且其中有不少牵强附会的地方,但他关于理性逻辑的许多合理思想乃是科学的辩证逻辑的重要思想来源。

科学的辩证逻辑的建立和发展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科学的辩证逻辑才真正建立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全面地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逻辑体系,吸取了他关于理性逻辑的许多合理思想,提出科学的辩证逻辑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相统一的立场出发,把客观世界的运动及其反映在人的认识中的思维运动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阐明了思维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思维规律与人的认识发展历史的关系,指出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乃是客观外界到处盛行着的辩证运动的反映。强调只有以对概念的辩证本性的研究为前提的逻辑,才能正确把握外部世界的运动和变化。

马克思在1858年1月14日给恩格斯的信和1868年5月9 日给J.狄慈根?的信中谈到,他设想写一部关于辩证法的专著,虽然这一愿望没有实现,恩格斯也没有留下辩证逻辑的专著,但他们都在自己的研究和著述中,实际运用了辩证逻辑。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实际运用辩证逻辑的典范。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大量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形成各种科学概念、范畴,并在把概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进程中,再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从而,使复杂的经济现象简明、清晰地表现为概念、范畴的理论体系,揭示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见《资本论》的逻辑?)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辩证逻辑的许多重要原理作了专门的论述,如:辩证思维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思维形式与人的认识过程的关系、思维形式和方法的辩证法等等。他阐明了辩证逻辑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向。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逻辑的思想。他在《哲学笔记》?中,通过对黑格尔《逻辑学》的研究和对马克思《资本论》逻辑的概括、提炼,在阐述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同时,阐明了辩证逻辑的许多重要原则。列宁论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三者相一致的思想,强调辩证逻辑应该建立在对人类思维发展史的总结上面,并着重指出逻辑的主要内容在于研究概念的矛盾关系,研究概念的联系和转化以及概念的灵活性和具体性问题。他在《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一文中,规定了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①\"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②\"要求从事物的发展、\'自己运动\'、变化中来观察事物\";③\"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④\"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十分重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辩证逻辑的方法,指出\"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他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是继马克思之后在现实中运用辩证逻辑的又一典范。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和理论活动中,对辩证逻辑作出了新的贡献。他所著的《实践论》?、《矛盾论》?,在阐述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般原理的同时,丰富了辩证逻辑的一般原理。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中所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发展,关于人民战争的许多原理,以及关于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政策的原则等等,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和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同时也使思维的辩证法进一步具体化了。

基本内容 辩证逻辑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在推演、变化中的规律性、特点及其体现在思维方法上的辩证关系,它通过自身特有的逻辑范畴建立逻辑体系。辩证逻辑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规律、形式、方法以及逻辑范畴等。

规律 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思维中的具体表现。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在辩证思维中被反映为思维在把握具体真理的过程中,从抽象同一走向具体同一的内在发展机制。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贯穿于辩证思维过程的始终,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的矛盾运动。概念的联系、转化达到具体的同一,就是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在概念中的体现;具体概念的展开,就是判断的肯定和否定的矛盾运动;判断从肯定到否定,再从否定到肯定,以至最后得出结论的统一运动过程,就是判断展开为推理和论证的运动。在思维中所进行的概念、判断、推理的推演和变化等一系列矛盾运动,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最终是由实践来证明的。因此,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不仅要求辩证思维的逻辑进程必须以客观现实的矛盾运动为前提和出发点,而且要求辩证思维过程的每一步都用实践来检验。实践是逻辑思维的基础,也是检验思维正确与否的标准。逻辑思维本身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辩证思维遵循着逻辑的基本规律而展开,在反映客观现实矛盾的基础上不断前进。

形式 辩证逻辑把思维形式看作是与内容,即与思维所反映的在现实中客观存在着的事物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形式。因而,它对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基本形式的理解,与其他研究思维形式的学科不同。

概念是辩证思维的最基本形式,辩证思维的其他形式实际上都是概念的展开和推演。辩证逻辑把对概念的辩证本性的研究作为前提和基本任务,它研究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概念在反映客观现实时,具有一个从抽象向具体发展的过程,它不会只停留在抽象的阶段上。否则,它就不可能把握客观事物的整体,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只有在概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真正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必然联系时,才会达到主观与客观、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统一,从而形成具体概念。具体概念不是思维的外在形式,而是思维的本质内容和矛盾运动的形式。

从抽象概念到具体概念及概念之间逻辑联系的过程,是概念展开为判断、推理的运动。原先蕴涵在概念中的矛盾,在判断中以进一步展开的形式显露出来。辩证逻辑正确区分了思维中的逻辑矛盾和客观现实中存在的辩证矛盾(见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认为判断必须反映客观现实中的辩证矛盾,把判断看作是反映这种矛盾的必要的思维形式。辩证逻辑不把各种不同的判断形式平列起来,而是从判断的发展和相互转化中揭示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判断的隶属关系表现着它们的运动,表现着它们以认识深化过程为基础的相互推导,从而明确每一判断形式的认识意义。判断形式的分类及其相互隶属关系反映认识的历史发展。判断形式由单一性判断到特殊性判断和普遍性判断的运动,是思维为了认识事物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的一种运动形式,从而也是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

辩证逻辑不是从静态上,而是从认识内容的变化、发展的实际过程为依据去研究推理。它并不否定在人类思维的发展中形成的并为形式逻辑所概括的精确、严密的推理形式,但它同时认为,归纳与演绎在人类思维过程中是辩证统一的。思维借助于这些推理形式,从已知到未知,获得关于事物的具体真理性的知识。在确定推理结论的真实性时,辩证逻辑则要求用实践去检验。在辩证逻辑中,逻辑证明和实践证明是相统一的,《资本论》第 1卷关于商品上升到货币以及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就是逻辑证明和实践证明相统一的范例。辩证逻辑推理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把推理过程看作分析矛盾和觖决矛盾的过程。

辩证逻辑对科学理论这种思维形式给予特别的注意。科学理论是由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的对某一科学领域系统总结的思维形式。辩证逻辑研究科学理论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在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各种思维形式的相互关系。

方法 辩证逻辑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工具,是人们对辩证逻辑基本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理论思维手段。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这些方法既不能相互代替,又相互联结,共同作用于人类辩证思维的全过程。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既体现了人类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征,又是辩证逻辑最主要的方法。抽象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在思维中的反映,它作为逻辑的起点表现在思维行程中。具体是指思维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规定的完整的反映。现实中的具体,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而作为思维中的具体,则在思维进程中表现为结果或逻辑的终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要求人们客观地分析、研究对象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及其内在联系,以便在概念或范畴的相互联结上,从起点经过中介到达终点,形成一个反映客观必然联系的逻辑体系。这种方法反映了科学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发展过程。它不仅要求把具体事实作为科学抽象的依据和前提,而且要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使对客观事物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进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辩证思维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进程,离不开归纳和演绎的统

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的方法。归纳是从个别性的或特殊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的或特殊性结论的方法。辩证逻辑从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完整的认识过程出发,把归纳和演绎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人们从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相互联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矛盾,分析事物的矛盾运动。分析是思维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加以考察的方法。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的方法。辩证逻辑把分析与综合看作是同一方法的不可分割的环节,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每一具体概念的形成,既要分析对象的各个方面,又要综合地把握对象的整体。在辩证思维过程中,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每一步都是分析与综合方法的结合运用,一切论断都是经过分析和综合的结果。归纳与演绎的统

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既是辩证思维的逻辑方法,又是各门具体科学认识事物的一般科学方法。

在辩证思维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逻辑的进程是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中的概括反映。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的方法,要求思维或理论的逻辑进程与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与思维或理论的发展历史相一致。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遵循历史的顺序把握历史现象的基本线索,把握它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谓逻辑的方法,就是从理论思维形式最基本的关系出发,揭示一切矛盾的萌芽,把握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虽然在历史学科中,往往突出历史的方法,而在理论学科中突出逻辑的方法,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理论的研究不能脱离历史和现实;同样,历史的研究也不能脱离理论和逻辑。这种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的方法,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建立科学理论时,必须揭示对象发展过程与认识发展过程的规律性;在安排理论体系各个概念、范畴的逻辑顺序时,应当符合被考察对象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反映它的内在联系。

逻辑范畴 逻辑范畴是从各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出来的最一般的概念,是思维把握真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辩证逻辑的范畴, 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具体等等,是辩证思维的基本环节,也是构成辩证逻辑体系的纽带。它具有认识与思维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是在各门科学中发挥着普遍有效的逻辑方法和工具的作用。

辩证逻辑的范畴是对客观世界辩证运动的本质反映,又体现着辩证思维的基本特性,同时还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因此,要立足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一致的基础上考察逻辑范畴。辩证逻辑主要从逻辑功能这一侧面研究范畴,说明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它既研究各门科学所共同使用的范畴,又研究自身的范畴体系,揭示客观现实的最一般联系以及人们对其认识发展的最一般途径。建立辩证逻辑的范畴体系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它有助于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的系统化。

意义和争论 自从人类进入自觉运用和研究辩证思维阶段以来,辩证逻辑的意义和作用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大。然而,它作为一门正在发展和完善的关于辩证思维的科学,在许多方面还很不成熟,对它的内容、特点乃至性质等等,学术界一直持有不同看法。

意义 辩证逻辑是一门理论思维 \"艺术\" 的科学。研究和掌握这一理论思维\"艺术\",对于发展科学和提高人类的理论思维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人们在纷繁复杂、变动不居的世界中认识周围的现实,揭示其变化发展的规律,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逻辑工具。辩证逻辑正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和说明客观真理的科学手段。掌握和运用辩证逻辑,也能帮助人们在思想上与主观主义?、形而上学、诡辩论、相对主义等划清界限,提高自觉运用辩证思维的能力。

辩证逻辑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同人类的社会生活,同人的实践以及现代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它需要不断总结人类思维发展的材料,认真研究整个人类认识史,研究个体思维发展史,概括、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它又起着指导和帮助人们自觉进行辩证思维的作用。辩证逻辑的方法是各门科学普遍适用的方法,它的各个范畴和规律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争论 对于辩证逻辑这门学科的性质,国内外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观点:①根据对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同一原理的理解,认为辩证逻辑就是辩证法;②辩证逻辑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逻辑则属于工具性的学科,因而辩证逻辑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逻辑的一个分支;③辩证逻辑属于工具性的学科,尽管现在它似乎属于哲学的范围,但将来也会象以往历史中其他具体科学曾经发生过的情况那样,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具体的逻辑学科;④辩证逻辑是研究思维辩证运动的科学,它与哲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它又是逻辑。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科学、哲学、逻辑

推荐第5篇:论亲情

珍惜可贵的亲情

xxx(xx学院) 内容摘要: 亲情、友情、爱情,人生宝贵的三种情谊,亲情是我们首先要了解关注的情谊,父母对我们无私奉献就是亲情,情亲对我们很重要,缺少了它我们就不是一个完整人的人,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经营亲情,让爱发光放热。

关键词: 亲情、无私奉献、矛盾、珍惜亲情、维系亲情

一、什么是亲情

当婴儿一出生就拥有了亲情,然而亲情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它很虚拟无法轻易用语言来表述,但是我们又能真实的感受到它的存在。

亲情没有隆重的形式,没有华丽的包装,它逶迤在生活的长卷中,如水一样浸满每一个空隙,无色无味,无香无影,于是也常常让我们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无动于衷。亲情是饭桌窗前的晏晏谈笑,是柴米油盐间的琐碎细腻;是满怀爱意的一个眼神,是求全责备的一声抱怨;是离别后辗转低回的牵挂,是重逢时相对无语的瞬间。常常,一个简单的电话,一句平常的问候,都是对亲情最生动的演绎和诠释。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没有动人心魄的诗篇,从来不需要费心费力地想起呵护,却永远如水般静静的流荡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悄悄滋养温暖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亲情是最朴素最美丽的情,它不像爱情那样浓郁热烈,也不像友情那样清新芬芳,却是那么的缠绵不绝、余韵悠长。它不似爱情那样缘于两情相悦,也不是友情那样有着共同的需求,它和我们的血脉相连,与我们的生命相始终。爱情也许会流散死亡,友情也可能反目成仇,只有亲情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柔的角落。虽然常常我们会因为它平常而忽视,常常因为它朴素而会忘记,可是当我们伤痕累累,满心疲惫之时,最先想到的只能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只有他们可以不计得失敞开胸怀的接纳我们。

亲情不是浓烈的醇酒,不是甜美的饮品,它只不过是一杯纯净平淡的白开水,虽然无色无味,却是我们生活中不能须臾离开的。它不会让我们兴奋,却能让我们安静;它不会给我们刻骨难忘的体验,却始终为我们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营养。亲情中自有一份纯朴和自然,不用刻意的雕琢,在我们意识到时,它早已悄悄浸润在我们的指尖脉络中。

在纷繁的红尘世界,因为有了那一份亲情在,不管距离远近,无论喧嚣寂寞。我们的心始终是安然从容的。

若非要给亲情一个定义的话,应该就是与爱自己以及自己爱的亲人之间那份感情吧。

二、亲情对我们的重要性

我们人类活在世上之所以不是行尸走肉就是因为我们拥有丰富的情感,喜怒哀乐时刻洋溢在我们的脸上。亲情、爱情、友情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三者缺一不可,亲情尤为重要。

我们刚诞生的时候只有呼吸喝奶的本能,对于后天的意识以及生存的能力完全空白,这时是父母无时无刻的照顾我们,慢慢抚养我们长大,教给我们生存的本领、教我们学做人的道理。是父母对我们的无私奉献才使我们健康的成长,父母对我们的那份亲情毫无杂质没有任何利益的驱使。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这首儿歌处处体现了亲情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有妈妈疼的孩子心里身体都能受到关爱,在关爱中长大,无论是在心理还是身体上都是健康的人。没有父母照顾的孩子可能一样长大,但是他们的心理肯定会缺乏着什么,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健康完整的人。

亲情,有多重?谁可以告诉我,哪个天枰可以称出来?有人认为亲情就是物质需要,只要给亲人足够的物质就可以了,有的人却认为,亲情是神圣的,是无价的是不可被侵犯的。那天,们观看的电影《生命斑马线》中告诉了我们亲情的重要性。故事中有三个家庭:一个是孝顺的女儿,在家中十分体贴父母,一个是被父母忽视的女儿,只有物质,却没有精神寄托,还有一个肇事司机的一家人,家庭和睦但因一场车祸,毁了整个家庭。故事是这样的,一个运输水泥的司机,因为急功返利就冒险超载再加上几天没睡觉,疲劳驾驶,在一个十字路口与板车相撞,造成严重交通事故后逃逸,事故造成包括他女儿在内的五个孩子死亡,毁了六个家庭,母亲因为巨债而被气晕全家人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故事讲完了,这样的故事全国各地每天都会重演,我们早已屡见不鲜,在肇事司机超载时,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家人如果考虑到家人,悲剧也许可以避免,那第二个家庭中的女孩也在这场事故中遇难了,我们不禁反思,如果父母能够把亲情看待的比物质更为重要,而每天放学去接孩子,悲剧也不会发生,当女儿冰冷的尸体躺在地上,才想起到曾经的过错,难道不是太晚了吗?每一场车祸都是这样的悲剧的重演,可是人类总是善忘的,总是不会回头想到自己,而盲目乐观,总是想着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也许下一个躺在地上的就是你。亲情,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无论干什么事都考虑一下自己的家人,事情的后果,可以减少的悲剧啊!我们不禁感叹,亲情咋现在人的心目中,到底有多不值一提,在金钱面前要正确自己的人生观,不要像肇事司机,那样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三、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矛盾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其中不缺乏与亲人之间的矛盾,关于各个方面的都会有,尤其是我们青春期的时候,人一旦进入青春期都会不自觉地产生叛逆的心理,对父母以及老师的话都会产生一定的叛逆,你叫我做什么我就偏不做什么。

遇到各种矛盾首先不要一个劲的加剧它的发展,而是冷静下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处理刚才的事,经过不断地冷静思考认识到自己或者对方的错误,然后采取恰当的措施处理好矛盾。

如果没能处理好矛盾就会使他不断地恶化,最终一旦集中爆发后果将会不堪设想。我们附近村子前段时间就出现了类似的事情,虽然很令人惋惜可是却没有办法挽回了。

隔壁村子一个年仅14岁的小孩在读书期间对上网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每天不断地去网吧消费,作为一个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只有不断地向家长伸手要钱。后来这位母亲产生了怀疑,为什么人家孩子用钱没有那样夸张,母亲经过了解后知道了孩子已经沉迷于网络了。农村的妇女没有那么高的文化,也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正确的做法,这位母亲实在太疼爱孩子但是又怕孩子就此堕落下去,只好采取了不给钱的措施,每天只提供他一定的必须生活费。由于孩子没钱去网吧消费了,但又有网瘾,没办法,最后慢慢的从家里偷钱去网吧上网。

一天早晨,孩子从家里偷拿钱准备去网吧玩耍,却被这位妈妈发现了,这位妈妈从他手里抢夺钱不允许他这么做。这孩子正处青春期,年少气盛,直接跟他妈妈打了起来,女人毕竟是女人,力气没有自己儿子打,被一把推倒在地上。孩子打红了眼,直接抄起自己家的小铁锤朝着自己妈妈的头上砸去,这位妈妈头部受创后完全失去知觉瘫软在地上,孩子貌似还没有一解心头只恨,又连续砸了自己妈妈18锤。完事之后孩子把妈妈锁在家里,自己背着书包去了学校。

课堂上,这位孩子突然不断地发抖,老师便问他怎么了,他始终说不出来话,后来慢慢的在老师的安抚下说出了早上发生的事情。老师连忙报警,感到孩子家的时候,这位母亲早已离开了人世。

如果事先这位妈妈能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儿子之间的矛盾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么惨绝人寰的事情,可见处理好亲人之间的矛盾实为重要,我们需要用心的去经营每一份亲情。

四、呵护珍惜亲情

亲情是美丽的,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不是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就是应该的,而是我们 该对彼此负责,给彼此营造一个爱的环境,让全家在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家和万事兴。

[参考文献] 《什么是亲情》——百度文库 《亲情的价值》——百度文库

推荐第6篇:论廉政文化

关于廉政文化的几点探索

我国是一个有着许多博大精深廉政文化基础的国家。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的总和。建设廉政文化,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领域的理论新课题 。在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是廉政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和近代我党在廉政工作上的经验和探索形成了党的优良传统,创立、丰富和发展了一系列的廉政理论,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其内涵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廉洁的政治文化,要求掌握公共权力的领导廉洁自律,淡泊名利,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二是廉洁的社会文化,要求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让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和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发扬光大;三是廉洁的职业文化,要求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己奉公,遵纪守法;四是廉洁的组织文化,要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企业等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公正透明,诚实守信,廉洁高效。本文围绕廉正文化的科学内涵这一要点,探索浅谈我国建设廉正文化实践中应当把握的要素、环节和具体措施。

廉政文化是一种思想文化,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廉倡廉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使其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现代文明政治不仅包括民主的政治制度,而且包括先进的廉正文化范围。没有廉正政治文化气息,就不可能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凝聚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认识建设廉正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建设廉政文化有利于实现积极的社会导向功能。廉政文化建设通过暗示、警示等不同方式,将廉洁理念渗透到人们心灵,凝聚于人们的观念,推动人们形成恪守宗旨、从政为民等良好的品质,从而实现积极的社会导向功能。从个体看,是通过鼓励和警示,促使个人产生自律行为;从整体上看,是通过号召、引导和影响,在社会上产生一种集体行为效应。当反腐倡廉目标确定后,以各种文化行为对人们施加影响,取得共识,产生共鸣,将目标植入到人们的思想深处,激发内在力量,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如通过挖掘廉政文化中的优秀人物,从宋代包拯、明代海瑞、清代于成龙到当代郑培民等廉洁自律楷模的先进事迹,从而激励党员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建设廉政文化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融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发展和新探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有利于宣传反腐倡廉工作,赢得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同、支持和参与;有利于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社会氛围,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实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于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繁荣文化事业,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倡健康的文化消费方式,提升企业文化品位,推进文化交流,完善文化建设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廉政文化的支持,和谐社会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和环境。和谐社会就是建立了“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举措。要真正形成并持久保持人民群众各尽所能而又和谐相处、政通人和而又经济快速发展的政治局面,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腐败是社会存在的毒瘤,是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哪里有腐败,哪里的党群、干群关系就比较紧张,矛盾就容易尖锐化、复杂化,党

风就不正,政风就不纯,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廉政文化建设肩负着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担,既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光有经济的发展,肯定是不健康的。今天社会发生的许多问题可以说很多是文化没跟上的结果。

4、建设廉正文化是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毛泽东同志说过:“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杀张子善、刘青山时,我讲过,杀了他们就是救了二百个,二千个,二万个啊。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决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谁要是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重温毛泽东的这句话,使我们明确廉政文化建设与知耻文化的有辨正的关系。吴官在吉林考察工作强调指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慎用权力,用好权力,绝不能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进一步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推荐第7篇:论群众利益

论“群众利益无小事”

孙志刚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既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也充满着诚挚的亲民之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充分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深厚意蕴,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一路线,是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的根本体现。不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这条群众路线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和重点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利益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有了更好的条件。但是,我们进行的改革是一场利益调整,虽然总体上人民群众的生活都会有很大提高,但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改善的幅度有大有小,在一定阶段还会出现一些困难群体。在这种情况下,能否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唯物史观的实际体现。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任何时候,我们党都坚持尊重社会发展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从而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心向背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广大领导干部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就能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正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发展群众切身利益上。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从群众立场出发看问题的必然结论。衡量一些事情是大事还是小事,站在不同的立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从老百姓的角度看,他们身边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老百姓的事情,对于全局来说可能很小,而对老百姓自己来说,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利益确实没有小事,他们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是大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运用辩证方法看问题的清醒认识。从为政者的角度看,大事和小事是相对而言的,群众利益既有长远的幸福追求,也有当前生产、生活中具体的小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民群众的大事,无疑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件大事是由无数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汇聚而成的。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谋利益,就是要从为群众解决具体问题入手。毛泽东曾要求全党:“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江泽民同志也曾多次引用郑板桥的一句名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来告诫全党要关心人民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为政者不能因为事大而怕为,也不能因为事小而不为,既要统揽全局,谋划长远;又要关注琐碎,把握当前,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要倾心尽力去对待,都要满腔热情去做好。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看,小事发展下去也可能成为大事,小事多了也会成为大事。

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最终落脚点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辩证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我们不是为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不是为发展先进文化而发展先进文化,而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无论物质成果,还是精神成果,都应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都应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目的和价值,这是我们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认识的结晶。是不是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不是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是不是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是检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的根本标准。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力量凝聚点。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身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也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追求和最终利益。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激发各方面的活力。只有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着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才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我们的伟大事业中来。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最终要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来,党和国家对依法治国的要求更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更强了。如何与时俱进地适应这种新形势、新变化,我们有些干部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具体的工作中,都还缺乏敏感性、自觉性,准备远远不够。比如:有的干部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对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不关心其痛痒;有的干部片面地追求政绩,把对上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对立起来;有的干部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有的甚至与民争利。这些都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前进。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有力武器

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首先要在思想上改变漠视群众利益、忽视群众困难的错误观念。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思想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总把群众的困难看成是“小事”,往往以抓大事为名,忽视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有的甚至错误地将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对立起来,其结果不仅人民的利益得不到实现和维护,而且党和国家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群众的利益是大是小,反映的是群众利益在干部心目中的位置,是干部对群众感情的一把标尺。要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不断加深对群众的感情,切实增强为群众谋利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尽全力去办,也要动感情去办;凡是对群众有利、有益于调动群众积极性的事,即使再琐碎,也要不厌其烦地去做好;凡是有损于群众利益、客观上可能引起群众不满的事,就绝不能去做;有些事情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条件不成熟,就要缓一缓,不要急着办。

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就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利益的实现。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做好理顺情绪的工作,维护和发展好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具体利益构成的,各方面的具体利益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利益。

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就要迎难而上,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当前,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关系在不断调整,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是不可避免的,群众产生不同的利益要求也是不可避免的。改革越深入,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实际工作中,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是难事、急事,解决起来很不容易,有的是因为缺少基本的物质条件,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是还没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对此,我们不能回避,不能望而却步,要敢于面对矛盾,勇于克服困难,切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越是困难越要下决心解决,不能使之成为“老大难”。要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为群众谋利益。不仅要谋一时之利,更要谋长远之利;不仅要谋局部之利,更要谋全局之利;不仅要关注锦上添花,更要重视雪中送炭,努力使群众在改革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还要在制度上抓落实。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切实关心群众利益,贵在持久,重在坚持,仅靠临时的突击、一时的热情是不行的,仅靠领导主观的约束也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制度化,防止主观随意性。如在领导责任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定向联系制度、对口帮扶制度等;在实现群众利益机制上,要建立有利于保障最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保障机制、扶贫增收机制、劳动就业机制等;在办事制度上,要建立和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违诺查究制、办结公告制等,从制度的健全和执行上保证群众享受到最大的方便,得到更多、更实惠的利益

推荐第8篇:论产业政策

论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定义: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产业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我们所说的产业政策包括两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而揭示一定时期内生产结构的变化趋势及过程,并按照生产结构的发展规律规定各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提出协调生产结构内部比例关系及保证生产结构顺利发展的政策措施。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高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从推动产业结构合乎规律的转换中求速度、求效益。产业结构政策包括产业计划、经济立法、税收结构、预算分配结构以及价格政策、信贷政策在内的调节系统。科学的产业结构政策反映生产结构协调性发展规律,反映生产结构的整体性发展规律,反映生产结构在时间组合上的有序发展规律,反映生产结构的企业规模结构合理化发展规律。

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运动规律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结构,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使供给总量适应需求总量要求的所有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产业组织政策的任务是协调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及组织结构、规模结构,使之合理化和高效化,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和产业效率的提高,最终促进供给的增加。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利用规模经济、组织适度竞争秩序、提高产业技术等途径,实现产业组织的高效化和合理化。 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

产业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关于国家某产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调控经济结构:即调控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区域布局结构,使社会资源在各产业、行业、企业、地区之间得到合理配置,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即改造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的增长,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

产业政策表现为“集合”政策:每一种具体政策都以市场机制的调节为依据,对市场起着直接调控、对企业起着间接调控的宏观作用。

调节供给:即通过促进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供给总量和结构都能满足需求,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总量、结构的平衡。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业政策具有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主要是:可以调整商品供求结构,有助于实现市场上商品供求的平衡;可以通过差别利率等信贷倾斜政策对资金市场进行调节,有助于资金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促进区域市场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发育和形成。

产业政策的决定因素:

产业政策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产业政策的实施环境产业政策的完善性、产业政策要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相协调,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保证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等我们必须考虑其中。

产业政策的作用:

具体来说,可以把产业政策的主要作用归纳如下:

1、倾斜资源配置,通过资源配置优化过程的加快来加速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依靠市场机制虽然可以较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市场的力量往往是盲目的,其作用也主要是事后调节,因而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浪费。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完全可以根据科学的预见实现事前调节,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闲置和浪费。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政策,政府这只“看的见的手”可以有效地支持未来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成长壮大。尤其对于追赶型经济的后进国家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国家干预,较快地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过程。

2、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促进市场结构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产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在于政府有责任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由于规模经济、公共产品、外部性等市场失灵等领域的存在,如果仅靠市场机制就无法避免垄断、不正当竞争、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和蔓延。历史经验表明,各国产业政策的普遍作用就是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通过实施各种政策解决上述问题。同时,通过反垄断和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以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优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产业组织问题上,产业政策由于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实际上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透明度较高的经营发展环境,减少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和盲目竞争。

3、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新兴工业的发展,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建立在本国资源的国际比较优势、骨干企业的生产力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基础之上的。产业政策对于提高本国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改善进出口结构,更好地发挥本国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这已被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所证实。

4、促进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的提高。即通过保护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加速产业间技术转移,有重点地适应世界新技术发展的趋势,达到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

5、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我国在2010发布十二五规划之后,11年7月25日我国又发布《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报告》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强国”为主线,坚持“刻画主要事实、做出基本判断、传递政策信息”的宗旨,。

《报告》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主题将由“调整和振兴”向“转型与升级”转变。工业发展的方向将呈现重化工业进一步深化、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培育、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显著特征。产业政策的重点要注重统一政策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实施相结合、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协同推进、推动兼并重组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并举、把加强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要注重统筹协调好政府和市场、外需与内需、工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关系。这一报告的出台对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产业政策的局限性

虽然一定时期的产业政策对该产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产业政策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方面,具有其它政策所没有的政策功效。但是产业政策不是万能的,产业政策的功效是有限。

1、产业政策与其它经济政策一样,总是处于许多因素的制约之下,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产业政策并不是可以脱离宏观控制而自由进行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从产业政策的执行的结果来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我国在对银行行业结构调整的时候随意的引入外部投资者之后等到其抽资撤离时,对我国银行业乃至国民经济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2、就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而言,产业政策并非对任何产业都具有同等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只对那些所得弹性值高,生产效率好,在国际贸易上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有明显的效果,而对其它产业并非如此”。因此可以说,产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产业本身的素质和发展潜力,而不是产业政策。

3、产业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它作为政府的行为,也存在失败的可能。产业政策功效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等资源)作保障。产业政策作为政府的行为,如果它的目标违背了经济规律或者违背了产业界的愿望与要求、政策措施与政策目标不配套、政策执行不力、政策内容脱离国情、政策实施机构和人员失职、政策环境发生不可预见的巨变等等。都可能导致产业政策失败。

4、产业政策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往往只能选择“次优”目标,而无法达到“最优”目标。并且,尽管在目前看来是完全正确的政策选择,也可能会有各种不良的后遗症。例如,一旦对某些产业部门采取保护和培育的政策,以后往往难以及时废除,容易产生一种消极的惰性。

产业政策手段

产业政策目标的选择固然重要,但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则要通过有效的政策手段,否则再好的政策目标也会落空。历史的经验表明,产业政策的最大难点就在于政策手段的选择与配合,它比确立产业政策目标更复杂。因此,要想取得

较好的产业政策效果,必须根据产业政策目标的要求,适当地选择和组合各种产业政策手段变量。从一定意义上讲,产业政策手段的设计、选择和运用是整个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我们只有以史为鉴积极做好产业政策实施的各个环节,产能防微杜渐是产业政策顺利实施。

随着国务院日前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河北沿海的产业应会在这次机遇中腾飞。作为一个河北人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第9篇:论广告创意

应用较为主要的广告创意策:U广告策略、品牌形象策略、广告定位策略等可以使广告创意臻于完美而获得创意工作的成功。关键词:广告创意;U广告策略;品牌形象;广告定位;传播学;市场营销。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商业社会中,广告充斥着每个角落。这些广告有的平庸无奇有的却表现独特、新意怡人,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产生如此差别的原因

,除了设计、制作方面的因素外,广告创意不平的高低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广告策划之后,广告活动就进入了实质性的创意阶段。此时,广告创作者要考虑的是如何充分、艺术性地表达阐释广告主题的问题。成功的广告战略首先来自不同凡响的卓越创意。创意是引起消费者注意,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驱动力。

一、广告创意内涵

(一)什么是广告创意。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扩张、竞争不断升级、商战已开始进入“智”战时期,广告也从以前的所谓“媒体大战”、“投入大战”上升到广告创意的竞争,“创意”一词成为我国广告界最流行的常用词。“Creative”在英语中表示“创意”,其意思是创造、创建、造成。“创意”从字面上理解是“创造意象之意”,从这一层面进行挖掘,则广告创意是介于广告策划与广告表现制作之间的艺术构思活动。即根据广告主题,经过精心思考和策划,运用艺术手段,把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以塑造一个意象的过程。简而言之,即广告主题意念的意象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广告创意”,有必要对意念、意象、表象、意境做一下解释。

“意念”指念头和想法,在艺术创作中,意念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是作品内容的核心。在广告创意和设计中,意念即广告主题,它是指广告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要说明的观念。它是无形的、观念性的东西,必须借助某一定有形的东西才能表达出来。任何艺术活动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是艺术表现的对象;二是以表现客观事物的形象,它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而将这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构思活动,就是创意。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形象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传递客观事物信息的符号。一方面必须要比较确切地反映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又必须能为公众理解和接受。同时形象的新颖性也得重要。广告创意活动中,创作者也要力图寻找适当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广告主题意念如果艺术形象选择不成功,就无法通过意念的传达去刺激感到遗憾染和说服消费者。

符合广告创作者思想的可用以表现商品和劳务特征的客观形象,在其未用作特定表现形式时称其为表象。表象一般应当是广告受众比较熟悉的,而且最好是已在现实生活中被普遍定义的,能激起某种共同联想的客观形象。

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表象经过创作者的感受、情感体验和理解作用,渗透进主观情感、情绪的一定的意味,经过一定的联想、夸大、浓缩、扭曲和变形,便形成转化为意象。

表象一旦转化为意象便具有了特定的含义和主观色彩,意象对客观事物及创作者意念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其所能引发的受众的感觉也意象会有差别。用意象反映客观事物的格调和程度即为意境。也就是意象所能达到的境界。意境是衡量艺术作品质量的重要指挥。

(二)广告创意的原则。

广告创意的独创性原则。所谓独创性原则是指广告创意中不能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而要勇于的善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独创性的广告创意具有最大强度的心理突破效果。与众不同的新奇感是引入注目,且其鲜明的魅力会触发人们烈的兴趣,能够在受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长久地被记忆,这一系列心理过程符合广告传达的心理阶梯的目标。

广告创意的实效性原则。独创性是广告创意的首要原则,但独创性不是目的。广告创意能否达到促销的目的基本上取决于广告信息的传达效率,这就是广告创意的实效性原则,其包括理解性和相关性。理解性即易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在进行广告创意时,就要善于将各种信息符号元素进行最佳组合,使其具有适度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其关键是在“新颖性”与“可理解性”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而相关性是指广告创意中的意象组合和广告主题内容的内存相关联系。

二、广告创意的金字塔原理。

对发展广告表现的创意面议,金字塔原理(yramidrinciple)是特别有效而极具实用性的工具。从金字塔原理,可洞察广告设计者的思考过程,究竟用什么逻辑把创意发展到极致。

从金字塔结构可以看出广告的创意是仅次于金字塔顶端。创意的金字塔原理,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资讯(information),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企业内部资料,竞争企业情报以及经济环境资讯等。这些包罗万象的资讯只是个别的统计数据,仅供参考,不可照本宣科笼统应用,必须经过第二个层次审慎的分析(analysis).此一层次涉及的范畴犹为广泛,必须运用统计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经过分析评估之后,才有第三层次广告

创意的出现。唯有通过这些层次所延伸出来的创意都是发挥广告效果的动力,才是弹无虚发的广告招术。

三、广告创意的过程及其思考方法

(一)广告创意过程

广告创意过程可分下列五个阶段

1、准备期--研究所搜集资料,根据旧经验,启发新创意,资料分为一般资料五特殊资料,所谓特殊资料,系指专为某一广告活动而搜集的有关资料

2、孵化期--把所搜集的资料加以咀嚼消化,使意识自由发展,并使其结合。因为一切创意的产生,都在偶然的机会突然发现的。

3、启示期--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印象是产生启示的源泉,所以本阶段是在意识发展与结合中,产生各种创意。

4、验证期--把所产生的创意予以检讨修正,使更臻完美

5、形成期--以文字或图形将创意具体化

(三)广告创意思考方法。

美国广告学教授,詹姆斯·扬说“创意不仅是靠灵感而发生的,纵使有了灵感,也是由于思考而获得的结果。”创意是从“现有的要素重新组合”而衍生出来的,创意并非天才者的独占品。

广告创意思考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1、垂直思考法:即按照一定的思考路线进行的,向上或向下的垂直式思考,是头脑的自我扩大方法。其一向被评价为最理想的思考法。优点是比较稳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思考方向。其缺陷是偏重于以往的经验、模式、只是对旧意识进行重版或改良。

2.水平思考法。又称横向思考法,在思考问题时向着多方位方向发展。此方法有益于产生新的创意却无法取代垂直思考法,只能弥补后者不足。任何构想的思考,仍就选用垂直法,同时水平思考法又可提醒创意者在思考时不固步自封,两方法相互配合,加以灵活运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集脑会商法:即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将所有与会人员对特殊问题的主意,聚积起来以解决问题。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创意思考方法。

四、广告创意的U广告策略

(一)U策略特点:

U策略即指独特的销售主题(Uniqueettingroposition),只有当广告能指出产品的独特之外时才能行之有效,即应在传达内容时发现和发展自己的独特销售主题。U具有三部分特点:

1、必须包含特定的商品效用。即每一广告都要对消费者提出一个说辞,给予消费者一个明确的利益承诺。

2、必须是独特的,唯一的,是其它同类竞争商品不具有或没有宣传过的说辞。

3、必须有利于促进销售,即这一说辞一定要强有力到能招来数百万计的大众。

由于科学技术急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向前推动,单靠一般化,模式化的广告创意和表现已不能引起大众的注意和兴趣,必须在产品中寻找并在广告中陈述产品的独特之处,即实施独特的销售主题。这一新的广告创意策略一经问世便立即在广告界引起热烈响应,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普遍推广。且其提出者罗素·瑞夫斯U利用策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成功广告。

(二)U策略的理论基础和心理基础

1、U策略的理论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市场商品日益丰富,竞争也趋于激烈,依据标准化的同质产品或同质信息诉求很难再赢得消费者,因此差异化营销成为企业主要的营销战略选择。差异化营销充分考虑到了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U策略适应了营销战略的要求,因为,差异性的信息诉求是建立在差异的产品基础之上的,包括产品的核心差异,产品形体的差异以及产品附加的差异。

2、U策略的心理基础。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行为要受到谁知过程的影响。所谓谁知是指消费者通过感官对外部刺激物所获得的直观形象的反映。心理学认为,谁知过程是一个胡选择的心理过程。有三种主任委员过程: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曲解和选择性记忆。

U策略正是利用人们主任委员的心理特点,在广告中宣传产品独具的特征及利益,使消费者注意、

记住并对提供的利益产生兴趣,从而促成其购买决策。

五、品牌形象策略

20世纪60年代中期,大卫·奥格威(DavidOqiwy)所倡导的“品牌形象”观念,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这一创意策略得到越来越多的工商业和广告界人士的青睐,显示了较强的生命力。现在,树立和强化品牌形象仍是许多广告创意的立足点,而且这一策略还代表了将来的趋势。

(一)品牌的涵意

著名营销学者菲利浦·科特勒(Philipkotter)的定义,所谓品谓,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竞争者。这是从市场营销一般意义上定义,而在广告中所涉及到的品牌以及品牌形象其内涵与之稍有区别。

广告策略中的品牌,体现为消费者对品牌所蕴含的诸多信息,如名称,标记、符号、发音、利益的提供、产品的特色,市场的评价、发展的历史等的谁知和接受的程度,它建立在消费者的心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主观的认识。

(二)品牌价值的含意

品牌价值是有效竞争的一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凡能给行为人带来或增加收益的东西,都可以看成是行为人的一项资产,进而可以把它货币化。品牌也不例外,对厂商来说,品牌是一项能带来利润的资产。

品牌价值可以认为就是品牌资产的价值。常在如下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从效用意义上将品牌资产的价值分成为消费者提供价值和为厂商提供价值两类。二是从资产评估意义上,即采用某种方法将品牌资产价值进行量化,赋予其一定的货币额,这个货币额即是品牌价值。一个企业品牌资产价值,主要借助于品牌形象的强化而提高。对厂商而言,消费者对某一品牌所持有的品牌形象即为其品牌力。

品牌力的构成:

品牌知觉优势是由消费者认知并熟悉品牌所产生的亲近感以及由好感而来的尊重所决定的,而品牌活力则是由品牌对消费者生活的意义所带来的适宜度及该品牌所拥有的特征,即差别化所构成。因此最好的品牌即具有强势品牌力的品牌是指在消费者知觉中市场市场地位者(品牌形象好),而且有活力的品牌。而强势品牌对于企业增强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有着重要作用:市场佛教通常是强势品牌;强势品牌通常享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强势品牌没有生命周期。

(三)品牌形象的形成

每一品牌在市场中都存在着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意味着人们从一个品牌所联想到的一切情感与美学品质。品牌形象给产品附加了虚幻的形象、个性和象征,使人们对同样的东西产生不同的感觉和情感,这正是品牌形象发生作用的心理基础。树立品牌形象,必须为品牌选择和创造合适的广告意象,能够表现品牌特质和个性,并能为消费者接受。从广告实践来看,广告意象的选择和创造可以有以下几种:

1、合适的模特儿

如:将“西部牛仔”形象深深印在脑海中的“万宝路”香烟广告。

2、商标人物

李奥·贝纳于1935年为绿色巨人公司的豌豆虚构的“绿色巨人”人物形象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形象。

3、拟人化的动物卡通形象

英国Hofmeister啤酒在以年轻啤酒饮用者为目标市场的广告策划中,为满足年轻人自我认同的需求,反映年轻饮用者的特性和向往,在其创意中便着力塑造了一个潇洒、聪明的乔治熊形象。

4、名人形象

力士香皂的印刷品广告中插印影星照片,从而树立起“力士香皂,国际影星所使用的香皂”这一形象。

5、普通人形象

法国一家广告公司曾请了一位80岁高龄的洗衣老妇充当洗衣机广告主角,播出不久,这位老太太便成了大明星,这个品牌洗衣机的销售额,也从全国第四位升至第二位。

六、广告定位策略定位观念是继“独特销售主题”品牌形象策略之后,对广告创意策略最具划时代意义的理论。

(一)定位观念的提出及其要点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个今年爆炸的社会,过多传播的信息一方面使我们可能更多地了解我们周围,但另一方面,却使我们的心智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过多的广告产品、品牌信息与受众容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在众多的产品和品牌中,受众购买决策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买什么,更主要的是接受和选择哪一个品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艾·李斯等提出了“定位”观念,主张在广告策略中运用定位这一新的沟通方法,创造更有效的传播效果。即使广告和品牌信息在受众的心中找到一个位置称为“定位”。1、定位的心理基础和特征

定位是一种攻心战略,定位观念使得广告创意的出发点从商品转向了消费者,要求更细致的消费心理研究。定位观念特征:定位为受众有限的心甜味提供了一种简化的信息;定位借助的是一种位序符号;定位与受众心理的保守性和可塑性。2、定位的竞争特征

定位要“相对于竞争对手”,表明定位广告是一种竞争性广告,因为定位是一种心理位置上的竞争,定位承认并利用竞争品牌的位置和优势。

(二)广告定位策略

广告定位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1、领导者定位——建立领导地位。这是一种旨在占据某一产品类别中第一或领导位置的定位策略。“第一”是最容易进入心智的途径;“最大”也有同样的效用,所以,争取“第一”、“最先”、“最大”,就可以成为领导者。

2、比附定位——紧跟行业领导者。这是在竞争品牌领先位置相当稳固,原有位序难以打破重组的情况下,或自己品牌缺乏成为领导品牌的实力和可能的情况下可采取的一种定位策略,这种定位策略使自己的品牌与领先品牌发生一定的比附性关系,在承认竞争品牌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占据紧随其后的位置。3、细分定位——寻找市场空隙,细分定位是在原有的位序序列中,分解出更细更小的类别,在大阶梯中分解出小阶梯,然后将自己的品牌定位于小类别或小阶梯上的领导位置。在广告创意中,寻找空隙的策略很多,例:价格空隙,性别空隙、年龄空隙等。通过这一手段我们可以寻找到象很多成品牌所寻找到的市场空隙来作为我们广告创意和进行广告诉求的立足点。

4、重组定位——重新为竞争定位,在市场上自给自足产品类别都成百上千,想寻找一个尚虚位以待的空隙,机会很少,而领导者和“第一”的位置更是唯一。面对上述困难,最不幸的选择是退出竞争,但企业可以利用重组定位策略,为自己创造机会。重组定位策略的要点是根除一个既存的观念,产品,然后再把一个新的观念或产品搬进人们的心智中。

5、“高级俱乐部”策略——公司在不能取得第一名或某种很有意义的忏悔,而市场空隙又不存在时,便可以采取这种策略。通过这一概念的提出,将本处劣势的公司纳入“高级俱乐部”中,而俱乐部成员在受众看来,才是最佳的。这无疑提升了公司在受众心目中的位置。

推荐第10篇:论三农问题

论三农问题

班级:20104096 学号:2010409606 姓名: 杨琛

论文摘要: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关键词:三农 惠农 稳定增收 经济发展 国民素质

一、三农问题

1、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三农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有中国特有的客观实际。“三农问题”是三农的各个方面的弱质性带来的,有其质的、历史的、社会的深刻原因,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问题的突出性主要是中国人口基数大,解决起来规模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新中国建国50年,许多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罢了。

(1)农业问题

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放松法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2)农村问题

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

1 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旧村改造问题。在当今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下,多少不规范的所谓“改造之举”是多么的令人心寒。其中集体土地被非法买卖是一大问题。而这背后又是各方势力的利益之争。农村以土地广阔,发展宽阔而著称。如果土地不保,何以谈发展?即使是发展了,农民也是同样没发展,相反而是在旧村改造中被抹杀掉,农民也就没有翻身的机会。在处理农村土地的时候,多少的不规范行动在众怒睽睽之下被鄙视,而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个问题已经不能小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改造,我们是不是还能这样空喊口号而为之呢?政府应当派专人组成考察团队,落实农村土地的使用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才行。还有就是要强化法律意识,对农村土地征用办法进行公布,防止不法利益集团钻空子。旧村改造也要做出明确规定,对于侵占宅基地的要做出具体补偿办法,建立必要的服务设施。

当然农村问题还有很多方面,它遍及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养老医疗问题和幼儿教育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等等的不规范需要我们去重视,去改正。

(3)农民问题

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参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

2 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民兄弟的切盼,也是目前党和政府的大事。

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全局,要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解决“三农”问题的许多措施都与资金的投入密切相关,但是近几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相对不足。农业产业本身的体制问题也影响金融资本向其流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加上基础设施差,难于容纳较多的金融资金。

目前我国的农业体制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方式只能容纳少量的小额农贷资金。

2、三农问题的根源: 2000年8月24日,《南方周末》发表湖北省监利县一个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国务院领导的一封信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把中国的“三农问题”提到了极至。为什么一个有着5000年农业文明史,有4000多年处于世界第一强国地位的中国,在21世纪的农村处于“苦”、“穷”、“险”的境地?究其原因有以下五点:

(1)产业的天然弱质性

种养业,依赖于当地水、土、日照、气温等天然资源的配置。人类到目前为止,对天然资源的配置,只能适应,不可能整体改变,只有局部或某一方面改善的可能,如自流灌溉和大棚。具有改善大自然气候的森林和植被,中国实际整体上是破坏,环境在恶化。这是农业的天然弱质性。

(2)生产资料的弱质性

种、养业量的增长,依赖于可耕种土地和草原的面积扩张,从每个农业劳动力占有农地面积的国际比较看:1992—1994年,美国为118.2公顷,加拿大为173.8公顷,澳大利亚为1074.4公顷,英国为28.2公顷,荷兰为6.4公顷,低收入国家平均也有1.7公顷,而我国仅有1公顷。我国总体上是一个农业资源缺乏的国家,在农业人口直线上升的情况下,在有限的可耕地上不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加之,中国有史以来历次“均贫富”的革命,首先是均田地,必然是小农经济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即使进入工业化时期,农业机械化投入大、成本高,没有需要,也没有可能成为农业生产主要手段。因此,我国农业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也是弱质的产业。

3 (3)劳动主体的弱质性

首先,有限的土地资源承载的人口数失去控制,新中国50年增加8.5亿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的增加,增加的人口抵消了生产力提升创造的价值,人均可分配的消费品相对减少,用15%的GDP养育70%的人口,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其次,工业化过程,乡村商品流通政府垄断,阻止了农村市场的形成,农产品商品率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化程度低,没孕育出市场经济人才与机制,农民不具备闯市场的天资。再次,城市需要的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的筛选,吸纳的都是农村中的精英人才,降低了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最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普遍文化素质低。据2003年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称: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2万人,其中3/4分布在农村。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之间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比重情况为: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为20:9:1,受高中教育人口比为4:3:1,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为0.91:1.01:1,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0.37:0.55:1。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的人超过95%。日本同期同行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67年,1997年~1999年间,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仅是日本的1.03%。一线农业技术人员的身份都是乡镇“政府官员”或国有企业雇员,与农民没有利益关系。靠行政力量推动的农业科学技术,最初非九牛之力不可,由于方法问题,有的地区甚至抗拒科学技术的推广,更谈不上新的思想、观念了。由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国任何一个产业的劳动者素质都没有从事农业的产业大军的文化科学水平低。

(4)农业组织上的弱质性

几千年以来,社会管理者都没有对农民进行任何形式的实质性组织,新中国,“人民公社化”才真正实行农民组织化管理。80年代的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又一次“均田地”行为,二轮承包30年不变,是固化小农经济的行为,单纯从组织管理方面看,是一种社会退步(起码是一种制度复归),阻止了现代农业的内生。任何社会制度都不可能面对千家万户、利益各异的松散群体进行有效管理。

(5)社会政策造成农村社会整体的弱质性

第一是40年的资源输出。自统购统销,农业生产资料垄断经营,一直到开始按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止,国家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40年整体上是农村支援城市,农业向工业输血。第二是30年的人口膨胀。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

4 农村生育实际上处于失控状态,至今农村人口出生率仍然高于城市,出现高素质、高收入人群少生育,低素质、低收入人群多生育的逆向调节政策。第三是10年的横征暴敛。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中释放的热情到84年达到最高峰,国家便出台了“农业特产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高度组织条件下的管理机构不减人反增人。94年税制改革,提高两个比例,财政收入向上集中度提高,县乡两级财政入不敷出,加之普九义务教育投资、基层官员政绩需要的形象工程以及吃喝风、行贿风等等。20世纪末的10年,在农村基本上是横征暴敛的10年。第四是农业产业链中断。产前产后服务,前40年国家垄断专营,原因是产前和产后有钱可赚,唯独生产环节不赚钱。国家虽然出了钱,但不是给农业生产者,给了经营者,国家受到中间商盘剥,最典型的是粮食系统和供销社生资系统、棉花系统以及农业系统的种子公司。由于产业链中断,导致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是不完善的,一下子抛向市场,其结果可想而知。第五是农村其它产业被现代工业取代。农村社会历史上的其它产业,如手工业,各种作坊等,被现代工业取代,农村自救力,内生产业力尽丧。第六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小病拖,大病等,促长了农村封建迷信盛行,养儿防老、家族意识等传统观念大行其道。第七是政府和城市居民深层意识歧视农民,政府保护农民利益的举措收效甚微。在社会二元结构中,呈现出城市居民始终在政府的保护下生存,而农民没有享受到一丁点(除保护价一项外)社会福利。打工是盲流,春运加价,克扣农民工工资,大城市设计许多限制外来工的壁垒等。农民在城镇成了低智商、犯罪的代名词。

3、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在网上键入“三农问题”搜索,有简体中文网站和网页17000项,三农问题研究已十分深入。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地域广,东西跨越5个时区,南北气候迥异,各地资源禀赋差别大,东、中、西部经济条件悬殊,不可能有一套适合全国各地农村的最优方案,靠一个“一号文件”解决农村所有问题。这里,笔者提供两条基本思路,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思路;二是农村地区的一揽子改革思路。

(1)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思路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党的16大确定的方针政策,也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经历程,是社会人口空间布局变化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协调规律。任何人为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设计都是对规律的违背。农民进城打工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表现,谁能阻挡民工潮?民工潮的背后是经济规律(比较效益)在起作用,与台商到大陆投资原理一样。因此,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行为,是市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政府在人口布局调整过程中,

5 政府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清理一切有关人口、人才流动的壁垒,给外资、内资企业,国营、民营企业,农民和城市居民同等国民待遇。首先,取消户籍管制为户籍登记制,变“要不要给你城市户口”为“我愿不愿”登记为城市户口,把权力交给人民自决。同时,把户口与身份证(变更登记身份证以旧换新)、保险、纳税、银行帐号捆绑在一起。其次,取消正式工与临时工称谓,一律称雇员(公务员本质也是雇员),实行岗位工资制。其次,社会组织分成四大类,军事单位、行政单位(含党、政、人大、政协、司法)、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政府只管军事和行政单位的收与支,全额纳入国家预算管理,定员定编;事业和企业单位全权交由市场调节,事业单位财政补贴法制化。最后,对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小企业、个体户,外国人、中国人,城里人、农村人,北京人、外省人,大城市人、小城市人,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除法律规定特殊优惠外,所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工资待遇,执行一个标准,不厚此薄彼。

第二件事是规划、引导、诱导、指导,法律规范。首先,就是规划。中国目前的共识是限制特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这是错误的,我国人口最高峰是2050年,16亿,2013年是劳动力最高峰为10亿,后者比前者提前37年到来,就业高峰在“小康”之前,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必须加快。按最低标准一半人居住在城市,城市居民就是8亿,60%就是9.6亿,70%就是11.2亿,2020年小康目标,取中间值(8—11亿)9.5亿人口计算,一半居住在特大城市有4.75亿,按美、日、德1995年特大城市居民占总人口之比例(39%、37%、41%)取最低值37%计算有5.92亿,取二者平均值是5.33亿。这样2020年中国特大城市人口不得少于5亿,也就是说1000万人口特大城市必须有50个以上,现在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人口都增加到1000万,还不够。然而,我国号称1000万的特大城市没有一个城区人口达到800万,都包括郊区农村人口。而特大城市看起来单位成本高,但承载人口多,其实是最节俭的人口居住途径。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二者齐头并进,才能容纳巨大的人口规模。

中国干任何与人口有关的事情,必然是世界第一,就必须拿出世界第一的胆识、第一的谋略、第一的举措。但我们不能盲目发展特大城市,如长江以北(除东北外),成昆线以西就不宜发展特大城市,因为水资源不足,现在可以“南水北调”,将来可能只有海水淡化一条路了。因此,50个特大城市只有长江中下游流域、珠江流域、东南沿海和东北四块地方可供规划了。 其次是引导、诱导、指导问题。所谓引导就是政府告知每一位农民,进城者必须有一技之长,

6 即大力兴办职业教育;所谓诱导,即城市接收单位应有一定的进入门槛(与目前的限制门槛有本质区别),基本条件不得太高。所谓指导,即告知每一位进城民工,由一个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不是一天的事,有观念与综合素质问题,政府应加强市民教育。目前民工进城打工的负面影响是政府没有做好引导、诱导、指导这三项工作造成的,待国民取下“有色眼镜”看农民工、政府做好“三导”工作,农民变市民不是一件难事。 最后就是政府在“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过程中,必须作好法制建设,用法律的形式,而非“红头文件”形式来规范。这次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迁徙,包括上述规划、“三导”工作,以及取消壁垒和普遍国民待遇等,都应通过人大立法形式予以规范。

(2)农村地区一揽子改革的思路。

就是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实行一系列革命性的改革,基本思路是:在长、珠三角洲、京津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进行撤消省、自治区建制,设立经济大区试点,经济区属中央派出机构。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到市和州,市不再辖县,只管城区和近郊区。国家设立中央、市(州)、县三级财政。其理由有:其一,省级行政区划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工业社会的主体是城市,目前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二元社会结构,干脆把二元分而治之,突出城市在国家中的经济地位,中央直辖市州一级(州是指地域大且没有中心城市的地区,以及为实行民族自治而专设的一级行政建制)。从而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便于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性和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城市工业现代化的早日建成。目前省级行政区划,从经济发展实体来看,既有城市、农村,地域又大了,从经济发展区划来看,它又小了。其二,省级机构运行50多年,机构太庞大,改革起来难度大,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把省级机构的权力一分为二:规划、协调与司法权、农村管理权给大行政区;城市经济运行与管理权交给市。有利于新型市场经济制度设计,节约经费用于发展城市建设。其三,省级作为地方政府,除外交外,与国家职能基本相同,不利于中央集权的稳固,也不利于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的明确。其四,农村管理的实体应为县一级,农村管理形成中央、大区、县三级管理,以县为主;城市形成中央、市两级管理,以市为主。市县两类地方政府,一个管城市,一个管农村,职责明确,经济发展主体清晰,有利于小康目标的实现。其五,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地区已形成三个城市群(长江中下游平原具备建特大城市的品质,农业发达),省建制已成掣肘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现实,通过试点,探索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撤销县级市建制,恢复县建制,精简县级(含城市郊区)财政供养人员(含垂直系统),撤销乡镇建制,取消农业税。其理由有:其一,彻底斩断向农民乱收费的根源,庞大的

7 乡镇级机构,在土地承包到户的条件下,没有存在的意义。其二,自秦、汉以来,2000多年,中国都是“皇权不下县”,乡镇级设立政府机构,势必增大管理成本。其三,宪法明确规定村民自治,自治单位何需政府事无巨细全权管理?其四,乡镇机构是由区公所演变成人民公社,再由人民公社演变而来的,设立区公所即是上层建筑恢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其五,农业税已经征收5000年,农业产业已成为弱质产业,美欧都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我们对农业不补反征,特产税只能按实际外销金额据实征收,取消农业税,以利于养育农业,发展、引导非粮产业。其六,县级市经济规模小,城市规模小,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非是一个大一点的县城,市建制未必能促进经济发展,倒不如把县城经济作为一个城乡结合点,带动农业发展的经济实体来经营运作。选派大批青年(含优秀大学毕业生)干部,长驻村、镇帮助农村奔小康,长期与农民“三同”,不达小康不归队。其理由有:其一,整体小康目标,农村是难点和重点,没有党和政府的引导、诱导和指导,很难突破。其二,农村、农业、农民处于弱质状态,没有党的强有力领导,现状难以改变。其三,农村产业调整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正确的理论指导,势必造成浪费和土地抛荒。其四,农民素质的弱质性与朴素的爱党、爱国情结,呼唤着党和政府的代表与他们朝夕相处,共同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的干部有必要深入人民生产、生活的最底层,在实践中摔打,培养出新一代的既懂现代科学知识,又深知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情感的社会中坚。其五,乡镇机构的撤销,农村党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有必要培养锻炼出一批农村新生领导力量。其六,三农问题的解决办法必然在实践产生,全国不可能是一个模式,任何模式必须适应客观需要。

二、总结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农村改革近30年来,我们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我们建立起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第二步,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我们开辟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途径;从2006年开始。进入到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三步改革贯穿一条红线,就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失时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是历史关节点上巩固改革发展成果、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8 [1] 伍泽平.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考[J].达州新论, 2006,(02) .

[2] 李慧.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 2008,(03) .

[3] 葛志华.转型之痛 “三农”问题的由来与终结[J].江海纵横, 2007,(03) .

[4]解决“三农”问题的神来之笔——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江海纵横, 2006,(05) .

[5] 孙春明.“三农”问题与城市化进程[J].武汉建设, 2008,(04) .

[6] 刘涛.“三农问题”的困境及其对策[J].商业经济, 2009,(02) .

[7] 阴月灵.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09,(06) .

[8] 寇丽.对我国的“三农”问题的解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1) .

[9] 谭凌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J].文史博览(理论), 2009,(02) .

[10] 张西茹.“三农”问题要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做支撑[J].西北职教, 2006,(10) .

第11篇:论批评与自我批评

论批评与自我批评

----炼铁生产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近几天,随“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竞赛”的进行,学习党章和十九大精神的行动又掀起了一次新的高潮,在学习中获得了新的心得体会。仔细想来,炼铁厂已经把党的优良作风落实到的生产中去,如“自查与夜班值班检查”行动。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炼铁厂近期实行的“自查与夜班值班检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生产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查”相对于“自我批评”,“值班检查”相对于“批评”,目的都在于真正解决存在的问题,唯一的区别仅在于方向与范围的区别,一个是党内执行,一个贯穿在生产中。开展良好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使党充满生机的有力武器。开展良好的“自查与夜班值班检查”是纠正不良操作习惯,促进生产规范化、精细化的有力武器。

“批评与自我批评”已得到广泛认识,“自查与夜班值班检查”在广大干部职工中的认识尚有不足。虽然夜班值班检查行动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纠正了部分不良操作习惯,但在执行中仍能遇到一定的阻力。主要是大家认识不足,未将“自查与夜班值班检查”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总认为检查就是挑错就是找毛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相互批评要随时随地,不要等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再提。炼铁生产中的夜间值班检查也是从小事抓起,参数控制是否超范围、数据记录是否规范、操作是否按规范执行、班前培训是否流于形式等,但这些问题被检查出来以后总有人认为是鸡毛蒜皮、是值班检查人员没事找事,这种认识是极不应该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红脸出汗之效”、“共产党人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在值班检查过程中,某些作业区领导虽然认可检查的重要性,但总希望曝光的是别的作业区,自己作业区的问题最好不要提,提了就是丢自己作业区的脸、丢自己的脸,或拉关系不让公布,或找各种理由拒不认账。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种做法更是错上加错。不“红脸出汗”怎么会加深认识、怎么会及时得到整改?“人非圣贤,孰能无错”,作业区管理内容那么多,有点漏洞也是可以理解,重点在于问题发现后能不能及时得到改正,能不能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这些做不到,才是更丢脸的。

鄙人以为,“自查与夜班值班检查”就是炼铁生产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写此文,目的在于希望广大干部职工将“自查与夜班值班检查”的认识提高到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程度,正确认识、认真对待、及时纠正,将此行为贯穿到炼铁的全部生产过程中去,成为炼铁厂管理的常态,为炼铁的提高与进步填砖加瓦。

第12篇:论兴趣

论兴趣——人类个体间的差异之一

作者:张志刚

在我对人类的的行为进行深入的观察,并对人类的不同个体间的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之后,我惊讶的

发现,在人类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迥然相异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对不同的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爱好,而不是所有的个体都束缚于统一的兴趣和爱好之中,而且这种现象在人类当中普遍存在,几乎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爱好,而不只是个别现象,因此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认真的研究相信不会是没有价值的,我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存在于人类个体和个体间的差异之一。

人类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蕴涵着两层意义,

一、差异,正是这个个体独立存在的价值所在,只有他具备

这种价值,任何一个其他个体都不具备这种价值;

二、这反映了人类这个物种的高度发达和完善,竟然每个个体都可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而不是仅具有作为该物种的一员所应具备的该物种的价值,而这正是其他任何一个物种的个体所不具备的。

兴趣、爱好,这是人类个体的属性,而非人类物种的属性,因为在每个人,“兴趣和爱好”都是不同的,

而人类没有统一的“爱好、兴趣”,因此,人类没有“兴趣、爱好”这个属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爱好 和 特长 是连在一起的,是密切相关的,不可分割的。他所感兴趣的事物,也必是他比较有

研究的事物,必是他的特长所在;他的特长也必是他的兴趣所在。对一个事物感兴趣的人才会去关注它的来拢去脉,才会去关心它的发展走向,继而他才会去做这件事情,并想方设法的把这件事情做好。正是因为在人类当中存在着具有各种各样不同“兴趣、爱好”的人,有各种各样特长的人,才有了从事君王、商人、音乐家、画家、科学家、杂技演员等各行各业的人,才有了这些行业,才有了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有对该行业的兴趣和爱好,否则他不会在该行业有所作为。只有对他所从事的行业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才有可能在这个行业有一翻成就。

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于某人在感情上对某些事物或问题有着超乎常人的喜爱和乐此不疲的兴致,在认识

上对某些事物或问题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超乎常人的感受,有着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从而对该事物或问题在感情上有着超乎常人的全身心的投入,在认识上有着有着超乎常人的认真和执著等等。

兴趣、爱好、特长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兴趣、特长是培养不出来的,这就像贝多芬培养不

出来一样。后天环境只能给人提供施展、发挥特长的条件,如果一个人没有音乐方面的特长,那么无论是多么优越的条件也无法使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还不能被自己和他人发现和认识而已,等他具备了思考能力,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之后,他的兴趣才开始逐渐的对外显露出来,然后才能被自己和他人所发现所认识。兴趣、爱好是人的本性之一。

兴趣、爱好 是人的精神财富,是任何金钱都买不来的,与功利无关。兴趣、爱好 是与生俱来的,是他人

夺不走的。兴趣是人的乐之所在,是人的精神家园。没有了兴趣,人就像失去了乐园一样,生活将变得乏味。兴趣,是人活着的乐趣所在,是人生的乐趣。

哲学思考 就是一种典型的源自兴趣的行为,思考哲学问题不能给人带来金钱,不能给人带来利益,因此

大多数“务实”的人不会去思考哲学问题,可是为什么还会有一些人去思考哲学问题呢?这完全是因为兴趣和爱好,思考这些问题是因为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为了获得答案而思考这些问题,为了获得真知而思考这些问题;不思考这些问题,他们会有一种莫名的困惑和烦恼,而思考这些问题会让他们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乐趣,这就是他们思考这些问题的动力。至于为什么一些人会有思考哲学问题的兴趣,这是本性使然;至于大多数人没有思考哲学问题的兴趣,这也是本性使然。

第13篇:数学论

《数学论》中

等差数列

文献综述

题目:等差数列数学阅读课的文献综述 姓名:王金兰

班系:禄丰研修班

2014年2月20日

文献综述

关键字:阅读

等差数列

表述

质疑

补充

练习

效果

前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读写的关系上,他强调了读的重要性,“惟有先读书,打好基础,才能搞好写作。”古人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是这个道理。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教师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或思路甚至一些建议,让学生用自己方式收集资料,进而自我阅读自我解决,并撰写阅读心得小论文。结合实际生活,反思阅读材料,猜测作者意图,并对其思路进行适当拓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见解、新构想。教师及时对学生阅读及阅读策略做出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经过实践探索,数学阅读的教学过程可分为学生阅读、表述、质疑,教师补充,课堂练习五个阶段。

正文

一、课堂上学生的阅读阶段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激发他们主动去阅读,去探究。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阅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阅读能力。

(1)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因此,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兴趣。当学生发现老师喜欢阅读时,往往会对老师所读的书产生好奇心理。作为向导的老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时推荐文章给学生,使学生对作品发生兴趣。

1 (2)营造阅读的气氛。在班级中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气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 ,创设阅读环境。在班级里,布置学生课前预习,那些是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通过这些途经向学生传递阅读信息,学生随时可以在这些材料中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会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其次,激发阅读的欲望。如果老师能与学生一起看书,而且看同一节内容,那么就能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对于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数学阅读按心理机制可分为被动式阅读和主动式阅读。被动式阅读就是通过看书,先获得书本结论信息,然后理解该结论,进而掌握该结论的阅读。主动式阅读不是通过直接阅读课本的结论而接受结论,而是主动思考课文上提供的材料,发现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

根据这两种阅读的特点,引导学生多采用主动式阅读。并且主动式阅读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首先回顾:

①数列的定义;

②数列中的项与自然数n的关系;

③数列的通项公式;

④数列用图形如何表示。 (2)再看课题:等差数列。

顾名思义:等差数列是前后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是什么样的差?这个数列有没有通项公式?怎样用图形表示它?带着这些问题开始阅读课文。

若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之间可进行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或采取主动式与被动式相结合的方法。

二.学生表述阶段

高中阶段课程较多,学习十分繁重, 学生都反映没时间读书。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要养成随时翻阅书籍的习题,坚持每天

2 挤一点时间,提前做好预习。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阅读氛围。促进学生自觉阅读。

这请同学完成下列填空:

①、1,3,5,7,___,11,13,___,17,„ ②、1,5,9,13,___,21,___,29,„

③、5,8,11,___,17,20,___,26,„

通过练习引出几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这几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

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 =d (n≥1)

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① 3,5,7,9,11,13,„√ d=2 ② 2,3,5,7,9,11,13,„ ③ 2,2,2,2,2,2,2,„√ d= 0 ④ 数列{an}满足a1=1,an=an-1+n ⑤ 7x, 3x, -x, -5x, -9x,„„√ d= -4x 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 第三个数列公差=0,第五个数列公差由x的值决定是正数,负数还是零。 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还要学生认识到公差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或式子。

一阶段由教师或学生主持,让学生表述:这节内容的中心是什么?是以什么知识作为基础?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新旧知识是怎么联系的?弄清了问题,就能理顺新知识的来龙去脉。表述时,要求学生将语言表达严谨、清晰、通俗、简明。容易的问题尽量让基础差的学生表述,回答正确,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

3

三.教师补充阶段

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文中或作勾划、或作批注、或写提纲,感受较深的可写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定期交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就专门指导过学生如何作笔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善于抓住重点,深入钻研,独立思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加学生读写结合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感知力、鉴赏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a4 的通项公式。通过总结a4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想a40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an的通项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教师在学生表述和质疑的基础上采用提问的方式督促学生进一步挖掘课文,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其中,许多的结论的应用可找学生编题,由学生做出答案,在这里通过该知识点引入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逐步达到“注重方法,凸现思想” 的教学要求

接着举例说明: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1,公差是2,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1+(n-1)×2 , 即an=2n-1 以此来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运用 , 同时要求画出该数列图象,由此说明等差数列是关于正整数n一次函数,其图像是均匀排开的无穷多个孤立点。用函数的思想来研究数列,使数列的性质显现得更加清楚。 使学生懂得练习题来源于基础知识,不要迷信资料,通过对简单题目的分析,抓住了这一题目中所蕴涵的本质关系,从而类比出这一类相关问题的解题思路,真正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课堂练习阶段

只读书而不作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读得再多也不会有所得,反而成为书的奴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即用“心”来读书,才能有所收获。如延伸性的要结合课文分析思考;阅读后要有所获、或能发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

让学生把所阅读的内容、心得体会在同学们中进行交流,也可以进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如鼓励学生利用闲聊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我一直坚持课前五分钟让一位同学回忆上节课学的内容和预习下节内容的重点,让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各抒己见,这不仅能培养认真细致的读书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为巩固阅读效果,布置几道有关等差数列的问题,先让学生独自阅读并思考后,由不同层次的学生上黑板演练,根据学生板书中所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所在,并与学生共同纠正,巩固知识,并规范解题格式与过程。

五.(1)实验结果与分析

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和阅读能力有差异,加之阅读内容丰富,要使每个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数学能力,扩大视野,增加积累。教师除作阅读指导外还需要加

4 强检查督促,使课外阅读落实到位。

为了落实课外阅读,教师可结合阅读习惯的培养,督促学生自己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必须坚持阅读;同时教师还应联系教学内容,指定部分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安排时间统一阅读。

经过近5个月的教学实验,数学阅读指导取得了点滴的成绩,学生的阅读习惯正在形成,阅读技能已基本掌握,数学阅读的能力较原来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学生通过数学课堂上的阅读指导,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增强了数学阅读的兴趣,阅读课本已成为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抽象程度不是很高的教材,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已能把握要点、掌握基础知识。 (2)实验效果

在经过2005年9月~2006年1月一个学期的实验,该项实验取得的成绩是:总之,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阅读教学提高了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上述研究给出了在教学中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尝试,虽然实验是在中专学校进行,但是对普通高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小结:

实践表明,通过上述指导,初步让学生做到了有兴趣、有目的、有方法、有时间地去进行课外阅读,并使学生学会了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方法去分析并解决在课外阅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数学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1)如何把经验上升为理论?

可以进一步思考: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养成与学生生理、心理如何协调?怎样用其它学科(如外语、语文)的阅读方法来整合数学阅读?阅读如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有没有更好的评价手段? 即如何围绕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在教学实验中,可以针对学生情况自编数学阅读教材,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避免学生的学习材料过于单一。

参考文献:1.罗光木 《数列求和的方法综述》 2.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中心稿)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说课稿

第14篇:论《说文解字》

简析许慎《说文解字》

概要:两汉时期是我国语言文字学的成型时期,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学术思想的争鸣,尤其汉代崇尚经学,全都促进了语言学的发展。这一时期,语言学家及语言学著作蜂出,许慎《说文解字》便是其中一部。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将对其作简要的介绍。

一,《说文解字》诞生的背景

自从有了文字以后,人们就开始了对文字的研究。不过早起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没有注重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只是从实际的需要出发而着手某一方面的研究。从古代的甲骨文开始,汉字的形体就经过了一次次的改变,每一次的改变和发展,都是先人对汉字研究的成果。早期的字书都只是简单地把汉字集中在一起,并没有对字义进行解释,也没有对字形和字音加以分析,因此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字典。后来开始流行对经书的解释,但是仍然不科学。东汉时期以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郡召陵县人)等人为代表的古文经学派,继承了《尔雅》的传统,比较注意从语言事实本身去解释文意。后人称之为“汉学”,《说文解字》就是其代表作。

许慎的《说文解字》第一次对汉字的字形、字义和字音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描写,第一次按照汉字形体的构造来分类,第一次归纳出了540个部首,首创了部首分类法,按部首来编排汉字,算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字典。把汉字之间的关系归纳了出来,为文字学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学和字典学的正式建立。

二,解读《说文解字》的内容与体例

过去人们认为,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所以“说文解字”就是说解文字的意思。《说文解字》又简称《说文》,本文有14卷。每卷分上下,共30卷。全书共收正篆9353字,重文1163字,说解文字共133441字。书中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540部,首创了部首编排法。字体以小篆为主。

《说文解字》把偏旁相同的字归为一类,这就是一部。然后把这个偏旁放在这一部的开

头,作为一部之首,这就是部首。通过这种方式,许慎把九千多个字归纳在了540个部首范围内。然后按照汉代阴阳五行家“万物生于一,毕终于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把部首从“一”部排列到了“亥”部。中间的顺序,大致是“据形系联”,把形体相近相关的排在了一起。部首之内各个字的排列,则是按照“据义系联”,把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了一起。如“言”部:“讪、讥、诬、诽、谤”等。当然也有一些是无规律可循的。

作者这样将汉字分成了540个部首,并且讲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意符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了解字义。

在释字的体例上,“说文解字”也是很有特色的。首先是从部首开始。每一部的开头,作者都先解释部首字,然后说“凡X之属皆从X”。也就是说,凡是以这个部首为偏旁的字,字义都很这个部首的字义有关。例如:

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凡米之属皆从于米。(七上《米部》)

《说文》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构造来阐明本义的。每一个字,作者都是先说明该字造字时的意义(即本义),然后分析该字的造字方法来证明,有时还会指出该字的读音(“读若X”)。比如:

(1) 象形字。有的明说“象形”,有的略加描绘,说“象X之形”或“从X,象XX”。 鱼,水虫也。象形。(十一下《鱼部》)

(2) 指事字。有的指明“指事”,有的说“象XX之形”或“从XX,从XX”。 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四下《刃部》)

(3) 会意字。少数说明是“会意”,一般说“从X”,“从X,从X”,“从XX”。 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三上《言部》)

(4) 形声字。不名言“形声”,而是说“从X,X声”。本书收正字中82%都是形声字,因此这种格式相当普遍。

枝,木别生条也。从木,支声。(六上《木部》)

(5) 转注字。许慎对“转注”是这样下的定义:“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说文序》)

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凡老之属皆从老。

(6) 假借字。作者指出:“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说文序》) 《说文》对一个字的解释,一般只释一个意义,就是这个字的本义。偶尔也记载另一说,如:

赇,以财物枉法相谢也。从贝,求声。一曰载质也。

因为许慎那个时代还没有反切,所以注音只能用“读若某”的直音法。

三,《说文解字》的重大贡献和影响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语言学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字学专著,它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其他语言学著作远不能比的。在汉语发展史和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贡献和影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 它总结并发展了先秦以来关于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为中国文字学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人分析汉字时归纳出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造字方法,称之为“六书”。“六书”理论萌芽诞生于春秋战果,成熟于汉代。许慎第一个对“六书”的每一书下了定义,给出了具体解说,并且利用这个理论来具体分析当时能见到的所有汉字。在书中对每一个汉字都注明了是“六书”中的哪一类。这标志着“六书”理论的成熟,也标志着中国文字学的创立。

第二, 它研究并吸取了先秦以来文字研究和字书编撰的成果和经验,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汉字的形、音、义,首创了符合汉字特点的部首编排法,编出了古代第一部字典。

《说文》之前的一些典籍中也有着零星的文字解说,但都不成系统。还有一些类似《仓颉篇》的字书,但也只是停留在识字书的阶段,没有全面的解释,编排也没有章法。许慎全面地研究了汉字的形音义,创造了部首编排法。后代的字典都一直沿用此法。

第三, 它保存了大量小篆及其以前的古文字资料,成为后来人们研究先秦古文字的重要依据和纽带。

《说文》中不管是部首字还是部中字,所有字头的字体都采用小篆。如果一个字的顾问或籀文跟小篆不同,就把古文或籀文列在说解之后,并加以说明。如果一个字有或体、俗体、今文等,也作同样处理,这些通称为“重文”。《说文》为我们保存的这些珍贵资料,是我们研究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重要阶梯和依据。

第四, 它集中和保存了汉代及其以前的音韵训诂资料,为后人了解上古汉语的词汇面貌、研究古代的语音系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因此《说文解字》也是一部词典。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训诂资料特别是有关汉字本义的资料,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上古汉语语音资料。后来的学者们通过这些语音资料研究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些许慎

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第五, 它分析并完善了小篆的标准形体,对小篆的保存和流传,对促进当时和后世汉字的规范与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字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是不断丰富创新,二是不断有人进行整理,使之趋于统一和规范。面对东汉时期文字的混乱局面,许慎认为必须正本清源,必须规范小篆。今天看来,这是很有道理的。

第六, 它掌握并抓住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根本特点,创造了结合字义和字音分析汉字字形的科学方法。

汉字始终是表意的性质,一个个的单个形体代表汉语里的一个词或者语素,而词和语素都是一个音义结合体。一个汉字有特定的形体,代表一定意义,具有一定的读音,因此研究汉字就必须照顾到形音义三个方面。《说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说文解字》一书的价值和贡献之大,对后来的文字研究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后世很多学者的著作中都多次引用了《说文》。唐代甚至把《说文》作为学者必修科目。五代、北宋时期的徐铉和徐锴兄弟为《说文》做了精心校勘,流传至今。清代“汉学”的复兴使“说文学”空前繁盛,诞生了段玉裁等“说文四大家”。

总之,《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成就辉煌的一部著作,它代表着先秦两汉时期文字研究的最高成果,也标志着文字学的创立,在整个语言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邓文彬 《中国语言学史》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第15篇:论司法独立

论司法独立

(一)什么是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权由司法机关排他性行使,司法组织和司法人员在行驶职权时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作为一项宪法原则是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确立的,它调整着国家审判机关与立法、行政等其他职能部门的法律关系。这一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审判权的专属性。即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依法设立的法院和具有法定资格的法院专门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个人都不能行使。例如,我国宪法第78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能服从法律。”二是法官职务行为的独立性。即法官行使审判权时只服从宪法和法律,既不受立法、行政机关的干涉,也不受上级法院或本法院其他法官的影响。例如,日本宪法第76条规定:“一切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由法律规定设置的下级法院;所有法官依良心独立行使职权,只受本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二)司法独立的必要性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司法独立作为司法活动的一项原则,其本身又是由司法活动的本质所决定和要求的。“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弄坏了。”中立并不必然通向裁判正义,裁判正义必然要求中立,中立是实现裁判正义的必要条件,没有裁判的中立性,就不存在公正的判决。

司法独立有利于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司法真正独立能够缓解诸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司法不独立,导致的结果必然与我们希望和追求的效果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司法独立能够使社会或人们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以满足人们对效益的需要。在司法改革的各个环节当中,司法独立处于核心地位,犹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各个部分不能偏离中心思想, 同样,司法改革的各项措施都与司法独立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都围绕并体现着司法独立的精神。可以说,司法独立是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司法独立的历史传统并十分看重“关系”的国度,司法独立显得尤为重要。

(三)司法独立的制度构建与设想

改革法院设立体制,确保司法权完整运行,摆脱司法权的地方化,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众所皆知,由于司法机关的组织体系、人事制度以及财政制度等都受地方政府的管辖和控制,国家在各地设立的法院已逐渐演变为地方法院,由此而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相应的徇私枉法、任意曲解法律、弯曲或掩盖事实真相的现象不断蔓延升级,使司法的统一性遭到严重破坏。

建立法官任期终身制度和司法经费的全国统筹制度。建立法官任期终身制是较为可行的方案。在实行司法独立的大多数西方国家,其法官都是由总统或内阁任命,一旦被任用,只要没有法定的失职和违法犯罪行为就一直任职到退休,任何机关和个人非依法定条件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降低、撤换其职务或者对其职务作出不利于他的变动,我国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制度。对法官的弹劾应有其所在法院提出,对法院院长的弹劾由同级人大常委会提出,这样法官可以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而无后顾之忧。

理顺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切实贯彻审级制度。我国宪法规定的上下级法院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仅在实质上是自己监督自己,在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情况下根本发挥不了任何积极作用的内部监督,而且也是被打上了行政化的烙印,实际上架空了审级制度,取消了二审程序,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上诉没有意义的症结所在。

第16篇:论司法独立

内容提要:司法独立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对保证司法裁判的公

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成员对效益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

义。司法独立是司法改革的中心环节,要求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必要的

制度重构。司法独立和对司法的监督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两者的出

发点都是要实现司法程序和实体的公正,在坚持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完

善对司法的监督是处理好两者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司法独立 制度构建 司法监督

随着当代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司法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在这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司法工程当中,司法独立无疑是能够牵一发

而动全身的突破口。虽然我国早已确立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

权的原则,有人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司法独立”,但日渐加快的社会

民主化、国家法治化进程使这司法独立的种种不足暴露无遗。建立完

备的制度来保障司法真正独立已经迫在眉睫。

一 司法独立的含义概述

对司法独立含义的理解,关系着司法独立原则的贯彻,而要全面正

确地理解司法独立,必须知道什么是司法。在其他国家,普遍的观点

认为,司法、司法权和司法机关既不同于立法、立法权和立法机关,

也有别于行政、行政权和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即审判机关或法院,司

法权即审判权或法院的职权,司法即审判。例如,美国《联邦宪法》

第3条第1款规定:“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

设立的下级法院。” 日本《宪法》第76条第1款规定:“一切司法权

属于最高法院及由法律设置的下级法院。” [1] 正因为如此,司法

独立也称为审判独立。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司法机关有狭义和广义

之分,狭义的司法机关指法院或国家审判机关,但对广义的司法机关

的范围认识却不统一,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认为除法院

外,还包括检察机关;第二种认为行使国家审判权、检察权和管理司

法行政工作的机关都是司法机关;第三种认为除了第二种观点以外,

还包括公安机关。综观我国高等院校中的所有法学教材,一致认为中

国法中的司法权既包括审判权,也包括检察权,我国的司法体制也体

现了这一点,称法院、检察院为司法机关,这在中国是约定俗成的。

狭义的司法含义没有争议,也体现了司法改革的方向和意义,故本文

所称司法采用狭义,界定为:国家确权的中立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

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冲突事实适用法律的活动。

要给司法独立下一个定义,其实并非易事。德国学者将独立而不受

干涉具体界定为八个方面:1.独立于国家和社会间的各种势力;2.独

立于上级官署;3.独立于政府;4.独立于议会;5.独立于政党;6.独

立于新闻舆论;7.独立于国民时尚与时好;8.独立于自我偏好,偏见

与激情。[2] 从中不难看出,司法独立意味着一个社会中特定司法实

体的法律自主性,而这种自主性以排除非理性干预为内容、为标志。

所以,笔者这样表述司法独立的含义:经国家确权的中立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在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对冲突事实适用法律的过程中排除任何

非理性干预的法律自主性。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

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美国法学家亨利·米斯也认为:

“在法官作出判决的瞬间,被别的观点,或被任何形式的外部权势或

压力所控制或影响,法官就不复存在了 ┅┅ 法院必须摆脱胁迫,不

受任何控制和影响,否则他们便不再是法院了。”[3] 宪法从审判权

(狭义的司法权)运行的角度确定司法独立原则,而亨利·米斯则精

辟地表述了法官独立、法院独立的重要性。从中外学者的基本观点来

看,司法独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含义就政治层面而言,司法

独立指司法权独立,源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原则;第二层含义是法

院独立,法院独立是司法权独立的制度表现,包括法院独立于非法院

机构和法院之间相互独立;第三层含义是法官独立,既独立于其他职

业的公民,又须特别强调法官与法官之间的自主性,法官独立是司法

独立的最高形态。法官个人独立与法院独立是司法独立不可分割的两

个方面,没有法院独立,单个法官无法履行其职责;同样,如果法官

不能免于其独立审判可能会带来的种种担心,就不可能有独立的审理

与判决,也就不可能有司法独立。法院独立审判与法官个人独立之间

的关系就如同结构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好的结构,组

成部分豪无根据,没有组成部分,结构毫无意义。[4] 正因为如此,

绝大部分国家的司法独立都十分强调这两个方面,据对世界142部成

文宪法的统计,有105部宪法规定了司法独立和法官独立。[5] 如德

国基本法第97条规定:“法官具有独立性,只服从宪法和法律”;日

本宪法第76条规定:“所有法官依良心独立行使职权,只受本宪法和

法律的拘束”。保障法官独立也是现代西方国家司法制度尤其是法官

制度的核心,对于法官的资格、任命、任期、薪俸、惩戒、免职、退

休等各个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主要的制度和措施有:一由法律家充

任法官;二高度集中的任命体制;三法官的身份得到法官不可更换

制、高薪制、专职制和退休制等制度的切实保障;四严格的弹劾惩戒

程序。[6] 而我国,虽然法官法第八条与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为法官独

立行使职责提供了保障,并也已正式签署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

利国际公约》,承认法院内部实行法官独立审判,以顺应世界潮流。

[

改造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而且要引导包

括司法人员在内的广大公民树立正确的法律理念。虽然制度的改良不

能一蹴而就,但相对于意识形态的变迁而言,毕竟容易得多,况且制度

的建立必然有利于与之相适应的思想的推广和普及。

三 司法独立的制度构建与设想

司法活动对于立法、行政而言,具有明显的软弱性和被动性。法院

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法官是在被动地适用法律。“行政部门不仅具

有荣誉,地位的支配权,而且执掌社会的武力.立法机关不仅掌握财

政,而且制定公民权利义务的准则。与此相反,司法部门既无军权,

有无财权,不能支配社会的力量和财富,不能采取任何主动的行为。故

可正确断言:司法部门既无强制,又无意志,而只有判断,而且为实施其

判断亦需要借助于行政部门的力量。” [16] 司法部门的弱小必然招

致其他部门的侵犯,威胁和影响,却无从成功地反对其他两个部门。正

如德国法学家沃尔夫甘·许茨所说,“行政侵犯司法,特别是侵犯法官

的独立,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问题。” [17] 如果不具备切实可行、

坚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司法部门不受非法干扰,司法活动处于无法“自

保”的尴尬境地,主持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土崩瓦解,社会将一片

混乱,就无法克服朱总理曾痛心疾首地指出的“司法不公,而国危矣”

的危险局面。因此建立完备的制度来保障司法独立的实现就显得尤为

重要。

(一)改革法院设立体制,确保司法权完整运行,摆脱司法权的地

方化,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众所皆知,由于司法机关的组织体系、人

事制度以及财政制度等都受地方政府的管辖和控制,国家在各地设立

的法院已逐渐演变为地方法院,由此而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相应

的徇私枉法、任意曲解法律、弯曲或掩盖事实真相的现象不断蔓延升

级,使司法的统一性遭到严重破坏。在地方各级党委或组织部门的领

导掌握司法人员升降去留大权的情况下,同级司法机关要依法行使职

权而不受党委或组织部门领导的某些干涉,显然是不可能的。司法人

员有时难免处于要么坚持原则,秉公办案而被撤职、免职或调离;要

么听之任之,违心办案而保住“乌纱帽”的两难境地!要消除这些弊

病,根本的办法是改变法院的整体构成和运作机制。章武生,吴泽勇

两学者从整体性的角度提出了法院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认为全国各

级法院可以这样设置:

1.最高法院的改革着重于以下三点:第一,借鉴外国经验,对向最

高法院上诉的案件进行限制;第二,最高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不作事实

审只作法律审;第三,取消最高法院对具体案件的批复。2.高级法院

的改革,一是严格控制受理一审案件的数量,使其主要精力放在上诉

案件的审理上;二是完全打乱现行的司法区与行政区重合的法院设置

模式,按照经济、地理、人文等客观因素,从方便公民诉讼的角度出

发,重新划分,全国可以设10个左右的高级法院为普通案件的上诉法

院。高级法院之下可设两个左右分院,这样现有的高级法院机构实际

上可以得到保留,又可以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3.中级法院的改

革,应当作为普通案件的初审法院来设置,并应当精简数量,但可设

派出机构。4.对于基层法院应当设简易庭和普通庭两种审判机构,但

以简易庭和简易程序为主;法律规定范围的简易小额案件由简易庭适

用简易程序审理,超出该范围的案件,当事人可选择向基层法院的普

通庭起诉,也可以选择向中级法院起诉。5,对于人民法庭,应当是

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其职权是审理一般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

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法治宣传。[18] 这种构想能在很大

程度上克服司法权的地方化影响,具有极大的参考作用,在改革法院

体制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

(二)建立法官任期终身制度和司法经费的全国统筹制度。前述方案

虽然能够较大程度的解决司法权地方化的不良影响,但由于要大面积

地重构法院体制,工程巨大,在短期内难以实现。[19] 在今后一段

时间内,我国的审判机关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以及在人财物方面受

制于地方的体制不会发生大的变动。因此,建立法官任期终身制是较

为可行的方案。在实行司法独立的大多数西方国家,其法官都是由总

统或内阁任命,一旦被任用,只要没有法定的失职和违法犯罪行为就

一直任职到退休,任何机关和个人非依法定条件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

降低、撤换其职务或者对其职务作出不利于他的变动,我国也可以借

鉴这样的制度。对法官的弹劾应有其所在法院提出,对法院院长的弹

劾由同级人大常委会提出,这样法官可以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而无后顾

之忧。这种制度一方面解决了地方党政随意更换“不听话”的院长、

法官的老大难问题,使司法独立在人事上有了切实的制度保证,另一

方面也无需增加新的的审判机关,无需新增大量司法人员。二是建立

司法经费的全国统筹制度,具体方案是每年初由地方各级政府按照上

年度国民生产总值或财政收入总数的一定比例逐级上缴中央财政,然

后由中央财政部门全额划拨最高人民法院,再由最高人民法院按人数

和地区情况逐级下拨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这样做虽然给财政部门和中

央司法机关增加了一些工作量,但切断了地方政府部门借此干涉和影

响司法工作的渠道,为地方各级司法机关保持独立地位提供了可靠保

证。

(三)理顺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切实贯彻审级制度。我国宪法

规定的上下级法院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仅在实质上是自己监督

自己,在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情况下根本发挥不了任何积极作用的内

部监督,而且也是被打上了行政化的烙印,实际上架空了审级制度,

取消了二审程序,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法独立,制

定科学的规则对司法独立和新闻舆论对司法的监督都有积极意义。

在传媒与司法的关系问题上,新闻自由与公平审判是一对矛盾,矛

盾并不只意味着此消彼长的简单对立,而是对立与统一的有机结合。

确实,新闻自由与审判公平既具有正相关关系,又具有负相关关系;

其正相关关系,是指负责任的报刊媒体应当是公正有效的司法运转所

必不可少的辅助机构;其负相关关系,是指新闻自由在追求自由报道

的过程中有可能对公平审判构成的侵害,以及司法机构为避免因相关

报道使自身的运作陷于瘫痪而设计并采取的限制媒体采访和传播功能

的措施,以及由此引发的与新闻自由的冲突。[25] 新闻自由发挥推

进公平审判的作用,还是造成妨碍司法独立的影响,其实不在于新闻

自由本身,对新闻报道司法的活动勒令禁止未必是科学的举措。提高

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制定可行的规范,使新闻自由按章运行,完全可

以发扬新闻对司法的促进功能,避免其与司法的负相关关系。只要使

这样的负面作用失去了兴风作浪的条件和基础,新闻自由能够达到对

司法有利而无害的境地。

新闻讲究真实、及时,真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调查事实真相,而及时

性的特点对调查的时间作了较大限制,两者可谓此消彼长,不可兼

得。优秀的新闻记者应采取科学的态度,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对两

者的关系作不同的处理和协调。某些情况下,新闻报道的轻微失实无

法避免,这也可以谅解,但如果是关于庄严的法律方面的报道就不能

不采取慎重的态度,应该更多地关怀真实。在当代信息社会,报纸的

法律专栏、电视的庭审直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法律意识也相应提

高,是件大好事。也正是如此,如果法律报道不真实,将对当事人和

法院乃至法律的权威造成极大损害,甚而影响社会稳定。而在法律报

道过程中,有些记者在案件尚未审结时就采访专家、发表评论,甚至

根据自己的意愿修改专家的专业化表述,由于新闻的影响范围广、程

度深,已给司法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少障碍。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相

应的规范使新闻和司法两全其美,对涉及法律问题的报道各新闻单位

应该严格把关,设立合法性审查制度,以确保其真实有据、合理合

法。

鉴于我国部分记者的法律素养对于司法报道的要求仍有需提高之

处,可以尝试建立司法记者资格考试制度,让一些素质高的记者专门

或主要负责法律方面的报道,没有取得资格证书的记者不得进行这方

面的报道,这既有利于对司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又可以尽可能的不影

响司法独立。从长远来看,有必要培养专业的司法记者队伍,应开设

司法记者专业的大学课程,使这些学生既懂法律,又掌握新闻知识,

由这些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担任司法记者,将在保证司法独立的情况

下发挥巨大的监督作用。

四司法独立和对司法的监督

我们追求司法独立,并不是否认对司法进行监督的重大意义。孟德

斯鸠早已论述了这种必要性,“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

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

力”。但对司法进行监督又不能干扰司法独立,不能以监督为名行干

扰之实,因此,要处理好司法独立与权力监督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使

司法权在应有的程度内充分独立,一方面不该废弃对任何权力(包括

司法权)的监督。总而言之,在坚持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完善对司法

的监督。

就我国而言,对司法的监督形式大致有:人民法院内部的审判监

督、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

督、监察的行政监督、纪委的纪律监督、检察的法纪监督、新闻的舆

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等。从实践来看,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这

些监督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加强并完善监督机制。[26] 下面

就其中的几种主要监督方式作简要叙述。

(一)法院内部审判监督。其主要形式有:1.由审监庭依审判监

督程序对生效判决进行监督;2.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非程序性的监

督;3.庭长、主管院长对具体案件的监督;4.审判委员会的监督;5.以立审分开、审监分开的形式实行各部门之间的监督;6.实行违法审

判责任追究。这样的监督注重事后的检查、纠正和追究,缺乏对审判

权运行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且其行政化特征十分明显,不符合审

判活动的原则。[27] 从实际情况看,这种自我监督的情形其实也极

少发生,要法院在本院内部自己主动去否定自己及更正自己的错误,

极为难得,审判实践中,凡是人民法院自身或人民检察院抗诉提起再

审程序的,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当事人自己申请或反映引起的。[28]

(二)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是

社会主义国家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司法的一大特色。

要坚持党对司法工作政治领导(指政策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不是具体

业务工作的领导),不能搞个案监督,个案监督其实质是干涉司法独

立。[29] 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党委可以调阅案件,书记可以批示

案件,政法委可以对案件具体问题进行协调、讨论,表面上似乎强化

了党的领导,实则发生地方保护主义,而且党委成员并非都具有专业

的法律知识,加之根本没有参加庭审过程,却对案件作出讨论和决

定,极难保证对案件事实认定全面清楚、适用法律准确,已经严重损

害了我国法制的统一性和司法的独立性,并导致不正之风、司法腐

败,大大削弱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权威。

(三)检察监督。我国宪法对检察机关的性质确定为“国家的法律

监督机关”,根据>和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

的职权为侦察权、公诉权和监督权。有学者认为加强检察机关

对法院

的监督是防止司法专横和司法腐败的良策之一,是从制度上保证司法

公正的途径,只有建立起以检察机关的权力制约审判机关的权力这种

司法机关(广义)内部的权力制约机制,才能保证监督的全面性、持

久性和有效性。[30] 以通过对法院审判的制约来保障当事人私法上

自由意志的实现为出发点的民事检察监督[31] 确实能够弥补因当事

人势单力薄,提起再审后不一定会引起足够注意的不足。然而在实际

工作中,检察机关的第一角色是公诉人,其次是立案侦察机关,监督

是最为薄弱的一环,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对司法的监督几乎名存实

亡,与检察机关的法律性质定位极不适合,应进行必要的加强和完

善。

(四)人大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

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人大对

司法进行监督显然有其宪法依据。但并不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大监督

都合理合法,监督也有合法与非法之分,或者说冠名为监督的非法的

东西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监督,而是破坏,这是思考问题的两个不同

角度。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任何一种合法权力的行使以不损害另

一种合法权力为前提,根据某法律规定来办事也不能违反其他的法律

规定。人大监督有法律依据,司法独立同样如此,不能为了行使人大

监督权就可以违反司法独立的原则,这样行使监督权不仅与法无据,

而且违反了法律规定,成为法所不容的非法监督。一样的道理,正确

行使司法权也不能侵犯合法的监督权。

当前,有些地方进行人大个案监督的试验,如果个案监督已经干涉

法院对具体案件的正当审理,实际上行使了类似审判权的职权,就事

实上违反了司法独立的原则,容易形成一系列不良影响,无疑是不可

取的。要是人大发现法院或法官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确有违法行

为,可以建议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但并不能对案件进行任何的

指示。

在我国,监督权是人大的重要职权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对“一府两

院”实施宪法和法律、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虽然人大在一定程

度上确实履行了监督职责,但力度远远不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

现在:监督机构不健全,对监督的保障没有制度化,监督队伍的素质

不够理想。[32] 因此,要尽快进行监督立法,建立专门的监督机

构,确立监督责任。

人大对司法的监督又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其监督的具体范围包

括:1.听取并审议法院的工作报告,并可经过讨论作出相应的决议;

2.对法院的工作进行询问和质询;3.对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和其他规

范性文件进行审查;4.人大及其代表有权接待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

但是,人大应避免直接对案件进行审查;不应该对案件的处理提出建

议或决定;严防支持一方当事人对抗已生效的判决;防止个人或团体

利益受到案件影响的代表对该案件的审理进行监督;避免通过决议等

形式把上述做法合法化,或直接撤销,变更法院的判决;严防出于保

护地方利益的考虑,对案件的审理进行不同寻常或反复的监督,从而

使法院的独立审判权实际上被干扰或剥夺;防止行政机关或个人通过

人大或代表对案件进行干预。[33]

总之,在我国现阶段对司法进行监督完全有必要,监督的目的归根

结底在于保证审判的公平、正义,而我们追求的司法独立其要旨也在

于此。因而,司法独立和对司法进行监督能够做到并行不悖,合理合

法的司法监督应当为司法独立提供可靠保障,而不是干扰、阻碍、破

坏司法独立。从这意义上讲,对推行司法独立原则有任何损害的所谓

的“监督”其实并不是监督,只不过戴着“监督”的帽子罢了,是批

着“监督”这种合法外衣对司法进行破坏的阻碍依法治国进程的绊脚

石。所以,应该对各种监督进行规范,使监督依法进行,这也是依法

治国的内在要求。

末》,1998年6月5日。

[15]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版,第402页。

[16][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

馆1980年版,第391页。

[17]沃尔夫甘·许茨:《司法独立——一个过去和现在的问题》,

载于《法学译丛》,1981年第4期。

[18]章武生,吴泽勇:《司法独立与法院组织机构的调整

(上)》,载于《中国法学》,2000年第2期。

[19] 谭世贵:《我国司法改革研究》,载于《现代法学》,1998

年第5期。

[20] 张卫平:《论我国法院体制的非行政化——法院体制改革的

一种基本思想》,载于《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

[21]参见〈〈依法治国与司法体制改革研讨会纪要〉〉中陈瑞华发

言,载于《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22]李汉昌:《司法制度改革背景下法官素质与法官教育之透

视》,载于《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

[23]前引[21],贺卫方发言。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77页。

[25]张志铭:《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从制度原理分析》,载于

《中外法学》,2000年第1期。

[26]参见王利明、姚辉:《人民法院机构设置及审判方式改革问题

研究(下)》,载于《中国法学》,1998年第3期。

[27]薛阿平、姚旭斌:《从监督走向制约——法院内部审判监督制

度改革初探》,载于《法学》,1999年第9期。

[28]景汉朝等:《审判方式改革实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9月

版,第58页。

[29]谢鹏程:《理顺外部关系 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地行使职权》,

载于《法学》,1999年第5期。

[30]前引[23], 刘立宪,谢鹏程的发言。

[31]陈贵明:《民事检察监督之系统定位与理论变迁》,载于《政

法论坛》,1997年第1期。

[32]邓建宏:《强化人大监督职能浅论》,载于《现代法学》,

1998年第4期。

[33]王晨光:《论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权和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权的

冲突及其调整机制》,载于《法学》,1999年第1期。

著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蒋俊峰 地址;江苏省泰州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远程教育部,225300

论司法独立(第7页)一文由www.daodoc.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17篇:唐吉诃德论

朱利安•埃文斯(英)在《理性的唐吉诃德》里说:它之于现代小说正如弗洛伊德之于精神分析学。实际上,弗洛伊德本人也是塞万提斯的崇拜者。1883年的夏天,他对未婚妻玛莎·伯内斯坦白,自己对《唐吉诃德》的兴趣胜过对大脑解剖学的兴趣。他发现,唐吉诃德和桑丘·潘沙的对话对他们开设的课程来说很有意义,既能帮助人们分清现实和幻想,又有助于理解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他对唐吉诃德的理想主义抱有一种奇怪而浪漫的同情:“我们都曾是高贵的骑士,在梦境缠绕的世界里穿行,曲解最微小的事情,把平凡琐事放大成高雅珍奇的东西,并由此塑造出一个悲伤的角色„„对于那些自己曾经是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依然是的东西,我们人类总是抱有敬意。”

时至21世纪,拥有强大自我意识的我们不仅懂得很多,而且知道自己懂得很多。我们应当提倡阅读《唐吉诃德》,由此知道幻想中的人能够做出种种高贵、古怪、无法预料的行为。启蒙运动是我们自由的基石,但这世界需要的不仅是理性。卡洛斯·福恩特斯曾经写过,在小说的最后,唐吉诃德患上了“现实主义思乡病”———他思念的不是塞万提斯创造的那种真实,而是古老的、由骑士、魔法师和可怕巨人的离奇冒险故事组成的真实。福恩特斯写道:“在以前,写在纸上的东西———哪怕是一个幻想———都是真的。在史诗当中,我们说的就是我们做的,两者之间并无区别。‘对

亚里斯多德和中世纪的人来说,’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解释道,‘任何不包含内在冲突的事物都有可能存在。半人马对亚里斯多德来说是可能的,对我们却不可能,因为生物学不允许这种东西存在。’”福恩特斯很好地阐明了唐吉诃德的痛苦———他必须在精彩的虚假戏剧和乏味的现实需要之间进行选择。但这本小说还通过这位骑士的双重课程———一是他面对自己的“幻想需要”所必须做(或不做)的选择,二是读者面对他的需要所必须做(或不做)的选择———为未来的读者照亮了道路。

相信我!我的功业都是真的,风车就是巨人,羊群就是军队,旅店就是城堡,而世界上也没有比并世无双的拉曼却女王杜尔辛内亚·德·托波索更美的女人。相信我。

如福恩特斯所说,现实“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既可能大笑也可能饮泣。”但面对它们的震撼,现实也会觉得自己力有不逮、略逊一筹。听过这些话之后,我们这些读者将会永远记得,这世上不只有一种客观真实。

塞万提斯自己就已经感到了现实的幻灭。正是现实中的冷落和不幸在驱使他写作:对于一个理想一再受挫的人来说,到高贵的梦想中去找安慰是一个清清楚楚的选择。

第18篇:教学论

一章

1、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2、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就是研究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3、地理教学论活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生(核心—根本因素 )、地理教学的目的(基本因素)、地理课程(实质性因素)、地理教师(主导因素)、地理教学方法(活跃的因素)、地理教学评价(反馈、调控、改进教学功能,不可缺少的因素)、地理教学管理(保障因素)、地理教学环境(不可忽视的因素)

4、地理教学论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1>研究地理学科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功能,以及在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揭示地理学科的教学目的,研究地理教学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目的。(概述、目的论)

2>研究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具备的素养。从新课程角度出发,教师教色的转变;从教学技能出发,传统的教学技能、现代的教学技能;从素养出发,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素养。(教师素养)

3>探寻学生在地理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剖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接受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各自特点,研究如何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有机融合这些方式。探寻地理教师的心理特征,分析地理教师应具备的智力品质、专业知识、道德素养、教学能力,研究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基本任务,以及管理中的内容和措施等。(学习方式、教师能力)

4>研究各种地理教学评估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为地理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教学评价的方法,探索地理教学评价改革途径。(教学评价)

5>研究地理教学方法和地理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作用、分类,认识各种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使用条件和场合,寻找各种地理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化组合,探索、设计新的地理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论)

6>研究地理教学环境的作用,以及如何成功地创设良好的地理教育环境。探究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地理课程内容、地理教学手段,以及作为一种教学环境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教学环境论、教学媒体)

5、地理教学论隶属的学科门类?

教育科学—教育学—学科教育—地理教学论

6、地理教学论学科的性质? 1>不同的观点:是理论学科还是应用学科;即是科学还是艺术

17世纪

德国教育家拉特克认为是一门科学,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是一门艺术;

目前国内外各个学派的观点仍然不同:俄罗斯学者认为是理论学科,而西欧北美学者多认为是应用学科,近来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趋向于理论学科。 2>本课程强调的观点:“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或者说是 “应用理论”的学科。

7、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1>学生的学习行为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2>地理课程目标体系和地理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的制订都要依据心理学的智力理论所提供的参考框架。

3>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地理教师的心理学素养以及教学方法运用是否符合心理学的规律。 4>利用心理学理论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和发挥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地理教学的优质高效。

8、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作为学校的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撰写地理学科研论文或进行地理教学经验总结时,往往需要运用这些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 二章

1、请你谈谈新课程改革后地理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地理知识的传授者:优势:省时、高效,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接受新知识,有利于教师掌握和控制学习的进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弊端: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容易使师生间的教学信息不能及时互动、交流不顺畅,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依赖性,抑制学生的主动“发现”和积极“探索”。

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引导者

1、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与学生交流与沟通;

2、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制订适当的地理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3、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掌握地理学习策略,发展学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一个活跃、宽容的地理课堂氛围的能力。

合作者:师生合作:创设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建立开放的地理课堂、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成成为其中的一员。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家长与社会人员的合作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新的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课程将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教师从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实施者角色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四、地理教学的研究者:教学科研可以提高地理教学水平、教学科研对教学具有推动作用

2、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具有哪些职责?

一、地理教学中的育人职责

二、地理教学外的育人职责

三、地理教学研究与改革职责

四、学校建设职责

五、社会服务职责

3、简述地理教师具有哪几方面的修养?

一、思想品德的修养

二、地理专业知识的修养

三、地理专业能力的修养

四、教师的仪表、形态的修养

4、地理教师要具备哪些地理专业知识的修养? 1>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地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2>精通地理教育学和心理学及其它教育理论(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 3>广阔的文化知识领域(地理教师的文化知识) 4>较强的实践性(地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5、地理教师要具备哪些地理专业能力的修养?

地理教师的能力结构

(一)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能力

(二)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三)地理教学实施能力

(四)地理教学评价能力 地理教学文本设计 地理双语教学

6、地理教师的三大辅助指什么?

7、地理语言艺术的作用?

能将科学的地理知识,简捷地传授给学生。

精炼的板书,能使学生有条理的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表达力等各种思维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8、地理教师语言的要求?

准确性、科学性、针对性、启发性、生动性、书面+口语化性、体态语言的辅助性

9、地理语言艺术表达方式有哪些? 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10、搜集具有地理语言艺术表达方式的语言(3条) 三章

1、名称变化说明了什么?

地理教学大纲是根据中学地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大纲具体地规定了中学地理学科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课时以及地理教学的一般进度和对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的区别?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而教学大纲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课程标准是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教学大纲是最高的要求。

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是清晰的、可评估的,而教学大纲的描述相对笼统、模糊

4>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为地理课程的积极开发者、设计者,而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成为教科书的执行者。

5>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教学大纲侧重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

3、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在理念上的差异? 课程观的不同:地理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以学科发展为基础”,其核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地理教学大纲:“以学科发展为基础”。 课程目标的差异:

地理课程标准: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教学大纲:知识、能力、德育为重要内容。 课程内容的差异

(1)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不同 地理课程标准中所指的”基础知识”是从公民角度来说的科学基础知识,它要求“有用”、培养素质。

地理教学大纲中所指的”基础知识”是从“地理科学”角度来说的科学基础知识,它追求系统、全面。

(2)选择知识的角度不同

地理课程标准更多的是从培养公民地理素养的角度选择和组织知识的。是合格公民必备、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用、社会发展所需。

地理教学大纲是从地理学科的角度选择和组织的。 (3)“要求”的重心不同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重心是:过程与方法

地理教学大纲要求重心是:知识与技能 课程评价的差别:

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评价倡导诊断、强调与过程评价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手段多样化、内容全面化。

地理教学大纲是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强调甄别功能。

4、阐述地理教学目标所在系统的地位?

教育目的系统:学校的教育目的系统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如图)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由国家政策决定的,课程目标是由专家制定的,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则是由地理教师设计、确定的

5、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

1>地理课程目标处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与地理教学目标之间的“枢纽”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地理课程目标是地理课程内容组织与优化的主要依据,使地理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重要向导。 地理课程目标是地理课程评价的主要标尺

3>评价功能:预先规定的课堂教学结果,是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尺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4>反馈功能:教师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提问、讨论、交谈、测验和批改作业等各种信息反馈教学目标达成度,从而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

6、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思想?

体现整体性:从“地理新课程目标—地理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一线进行纵向衔接分析,逐渐具体化,上下贯通,相互联系。对学习内容分析要关联前后知识的序,对学习者分析要考虑学生认知的序、发展的序,在此系统论的有序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教学目标的设计。 反映差异性: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为地理教学目标进行差异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主要采取梯度式设计策略,即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促进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发展,其中,较低目标层次为课表的基本要求

坚持全面性: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二是首要目标、关键目标、终极目标的协同作用,相辅相成;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知、情感、体验过程、掌握方法,促进科学价值的形成。

具有操作性:一是教学目标能表明可观察到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二是教学目标能表明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衡量条件与标准;

7、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1>依据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初步确定教学目标。

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学大纲)是进行地理教学的依据和准则。对地理课程标准的研究是科学地设计地理教学目标的前提。通过分析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要求(包括知识、技能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初步确定教学目标 。 2>依据地理教材内容完善和细化教学目标。

地理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具有纲要的特点,还不够具体。而地理教材内容是进行地理教学的“物质基础”。它与教学目标设计有直接关系,是进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物质载体”。因此,需要挖掘地理教材中隐含的知识、技能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要求,完善和细化教学目标

3>依据学生的存量知识与学习能力、学校教学条件和当地教学资源调整教学目标。

对学生的存量知识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是地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地理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有力保障。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及地理教材设计的教学目标还不一定适宜于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所以还需要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和当地教学资源作进一步调整。如学校没有电子地图,那么就要将“运用电子地图查阅指定的内容”这个目标删去。

8、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9、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3>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10、地理过程与方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1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 3>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

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运用于“知识与技能”的领域。 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 。主要运用于 “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领域。 四章

1、教学地图的概念?

是为各级学校服务的各种地图,其中中小学是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编制的。包括教学挂图、黑板略图(地理略图)、地图集、附图、插图、暗射地图和地球仪等类型。

2、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例如:国家的地理位置包括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位置、相关位置。位置的不同,其气候、土壤、生物、经济活动都不同。

2>可表示地理事物的形状(海拔高度、长度、大小等)各国和地区的形状通过地图可以核算各国家的面积、河流长度等根据等高线得知其海拔高度等山川、河流、湖泊、丘陵等地理事物的形状。 3>简明地理事物的分布

4>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简明地理事物的分布 5>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教学地图的基本要求?

1>教学地图要有特定的任务(专用性) 2>教学地图的内容要突出、鲜明、清晰。(鲜明性) 3>教学地图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实用性)

4、在教学时如何指地图?

指图是教师要站在图的一侧,不能遮住学生视线,指图要及时,迅速和语言协调一致。 指图要有目的性,切忌指空图。 指图要准确,要严格区分地理事物反映在图画上点、线、面。

指图进行的方向要合乎地理事物的规律,速度慢些,还要时时提醒学生看图

5、教学板书的基本要求?

布局合理、端正规范、形式多样、精炼醒目、美观完整

6、板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板书是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重要纽带,是教材内容的科学概括、总结,是学生复习的思维线索。

2、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板书的富于变化,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因板书的形式的不同,其分析问题的方式则不同,从而可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章 一节

1、地理教学方法的概念?

在师生共同的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根据特定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2、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

例如:分布、位置、空间分布对地理事物的影像、地图第二语言的运用等 具有实践性

例如:为地理学科教学服务的、新课程改革提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对地理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 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教要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 具有创造性

教学理念的改变,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 具有继承性

纵向上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扬弃,横向上对同时代先进方法的吸收

3、新课程对地理教学方法的要求? 1>以学习观为出发点

观点: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地理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2>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观点: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个别学生的发展、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的片面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班某一个“模式”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

3>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中心

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而是通过探讨和研究能动地发现对人类是已知但对自己是未知的知识。教学应采取多边的活动方式,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更要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 4>以多种方法、手段的优化组合为过程

4、一般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或者用书面语言传授知识、指导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对各种形象的事物直接感知,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观察法。 主要特点: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 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 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地图、示意图等象征符号为表征的图像,使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包括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 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方法: 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自学或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等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有程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读议讲练”法等。

5、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的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 实践教学方法(地理调查法、地理观测法、地理实验法)、讨论教学法(综合讨论法 专题性讨论、研究性讨论)、自学辅导法 二节

1、地理发现教学法的步骤?

第一步: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发现目的

例如:学习“降水的形成”时,可提出: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你能说出降水的形成需要那些条件吗?

第二步:作出假设,使学生明确思考方向

如上述问题,可让学生先预设空气中水汽的含量、气温的变化、空气中的尘埃物质、水滴的重量等因素是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然后考虑验证的方法。 第三步:创设情境,使学生面临矛盾

第四步: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罗列证据,发现结论,归纳总结。 第五步:将发现的结论与事实材料结合,加深理解。 第六步:将发现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2、启发的类型有哪些? (1)直观启发、(2)设疑启发、(3)读图启发、(4)假设启发、(5)探究启发、(6)联想启发、(7)情景启发、(8)关系图启发

3、发现教学法的概念?

发现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4、地理发现教学法的优缺点 优点:(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能潜力。

(2)地理发现法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地理发现法使学生学会发现,提高学力,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精神,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缺点(1)教学设计难度大

(2)教学耗时多

(3)考虑学生的适应能力. 三节

1、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就是根据地理教学的需要和教学目标选用一定的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教学方式,它通过对有关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规律研究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什么是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

就是来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3、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的形式有哪些? 教学对话式 提问----讨论式 引导----探究式

4、“问题研究”的意图是什么?

更好地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地理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基本地理方法 形成与科学探究相关的意识与能力 要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动脑”去思考,获得一种理性的体验

四节

1、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有哪些?

合作学习流程:目标呈现

教师讲解

小组活动

组间交流

反馈提高

达标测评 1>导学入境,合作确定目标:小组学习目标呈现过程 2>启发引导,教授学习方法:教师对学习的指导过程 3>开始学习,体验探究和实验:实质性环节 4>交流成果,互相学习:组间交流过程

5>组间竞争,反馈提高:通过交流、反馈,进行思考与反思,修正结论的过程。

6>达标测评,完成工作:帮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巩固,从而使新知识进行科学建构的过程。

2.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 1>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

程序:全班授课、小组学习、小测验、计算个人提高分和小组进步分、小组奖励 2>切块拼接法 3>小组调查法

4>计算机辅助合作学习法 5>大家动脑筋法

6>思考---配对---分享法等。

3、竞赛教学法的概念

教学竞赛法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进行的某项或几项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训练的教学方法。 六章

1、地理教学“软环境”概念?

是由地理教学信息、地理教学组织、教学形式、课堂氛围、教学情境

2、地理教学环境的功能? 地理教育的功能

激发学生内在的地理学习动力的功能 地理信息传播的功能 地理美育的功能

3、地理课外教学环境概念?

地理课外环境:是所有课堂教学以外的地理教学场所及其组织的总称。

4、多媒体地理教学环境的特点? 1>地理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 2>地理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化 3>地理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4>地理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存储 5>地理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6>地理教学信息处理的职能化

5、多媒体地理教学环境的基本模式? 课堂演播地理教学模式: 基于多媒体的个别化地理教学模式: 计算机模拟地理教学模式 七章

1、什么是地理学习动机?地理课堂上主要呈现的学习动机是什么? 1)地理学习动机是驱动学生学习地理以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动因或力量。 2)1.认知内驱力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3.情感内驱力

2、地理感性知识包括哪些?地理理性知识包括哪些?

感性地理知识:地理术语、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景观、地理演变 理性地理知识: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

3、地理记忆的三阶段是指什么?

第一阶段、地理知识的识记:第二节阶段:地理知识的保持:第三阶段:地理知识再现

4、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记忆的主要形式? 小学:机械记忆为主 高中:意义记忆为主

5、地理记忆法有哪些?

图像记忆法、意义记忆法、归纳记忆法、结构记忆法、游戏记忆法、适当反复记忆法、编写“地名”小辞典。

6、地理的思维方法有哪些? 1>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 2>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 3>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4>辩证思维:联系、发展、对立的特征

5>创新思维:灵感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7、地理的读图方法有哪些?

1>对应读图法:图例对应、多图对应读图、平面剖面对应、变式对应。 2>组合读图法:镶嵌拼合、搭配组合、

3>图描绘法: 多角度描绘、按顺序描绘、抓特征描绘、对照性描绘、动态性描绘 4>读图分析法:直观分析、对比分析、数量分析、过程分析、关系分析、渐进分析

8、我国传统学习方式的弊端?

9、地理的学习方式有哪些?并理解其含义?

演绎的教学理念:所谓演绎,就是从大的原则开始,从已经了解了的、最抽象的、最高深的原则开始,然后一步步推演出来。

归纳的教学理念:所谓归纳,是先抓住现象,然后从这些现象中抽出其中的精神,再用基本的最深刻的原则来验证。

(一)抛锚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抛锚式教学又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

(二)Webquest学习方式:Webquest 课程就是一个“基于任务研究性学习”的典型,它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学习者使用的多数信息来源于万维网也可采用视频录像等学习资源。

(三)BTEC学习方式:BTEC课程是国际上一种具有很大影响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BTEC课程涵盖了土地和乡村发展、商业、电脑信息工程工艺、建筑、艺术和设计、饮食服务、休闲与旅游、工程学、医疗保健和社区服务及科学等九类。

(四)Hands-on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增进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学会了活动的基本方法。

(五)探究学习:

(六)合作学习

(七)自主学习八章 教学过程

一、地理教学过程的概念。

是在遵循地理教学规律,贯彻地理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地理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过程。

二、地理教学过程的内涵、外延。内涵:

1、地理教师引导与学生地理学习的统一

2、智力与非智力素质提高的统一

智力素质(含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因素,是积累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基础。

非智力素质(个性思想品德)情感、意志、性格、品格等因素,是人们形成进取心、责任感、信念、态度等素质的心理基础

3、地理教学活动阶段性与师生心理活动有序性的统一 外延:

1、从协调人地关系出发开展人口和环境课程教学

2、用全球重大问题和综合分析方法推动教学过程综合

3、以广泛性、实践性和乡土性介入选修课程教学和课堂外教学活动

4、针对地理信息传煤多样性合理利用多媒体地理信息传递过程(世界地图amiglobe、三维世界地图、立体星图等)

5、利用地理学科的社会功能方便师生参与社会活动

6、利用地理学科的职业教育功能开展职业教学

三、地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包括哪些?

地理感性知识:地名、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地理演变 地理理性知识: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

四、地理表层知识包括哪些?地理深层知识包括哪些?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表层系统:由地理课文、地理图像和地理作业(活动)三部分组成。 深层系统:地理知识系统、智能系统和思想教育系统。

五、地理教学过程的本质。

中学地理教学过程是实现中学地理教育目标和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的过程 。

中学地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地理知识与技能、发展地理能力与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与科学观念。地理知识与技能教育是实现后两项的基础。发展地理能力与智力对实现其他两项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思想品德与科学观念教育是地理教育目的的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高地理认识能力和智力水平,并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开阔胸怀,提高思想品德水准,领会地理学的科学意义。 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是什么?

就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的结构、程序和教学活动的方法、手段等各种因素进行优化组织、最佳设计所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系统化、简约化的教学范型。

二、凯洛夫提出的“六环节”教学过程理论及综合课模式,其程序是什么?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一教学模式至今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三、地理教学模式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1 地理课程目标和地理课堂教学目标 2 地理教学内容 3 教师自身的特点 4 学生特征

根据以上选择与设计地理教学模式的依据,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向自己提出以下问题,即:所选择或设计的这一模式对何种地里课程目标或教学目标最有效?这一模式对那一地理教学内容最合适?我能熟练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吗?

四、地理教学模式的类型及其程序?

1、图表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探索问题、总结问题

2、操作活动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做好准备、明确要求、尝试操作、开展活动、总结评价

3、多媒体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整体感知胸怀布局、深入学习各个击破

4、实习教学模式:准备工作、调查方法、完成调查报告撰写小论文、交流调查报告宣读小论文

5、讲练教学模式:

6、案例教学模式:地理案例编选、地理案例运用

7、自学导思教学模式:确定目标、编制程序、课堂教学

8、情境教学模式:

9、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收集资料信息、形成科学假说、发现科学结论

10、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确立主题、师生互动成立小组、生生互动合作攻关、多层互动交流反馈 教学准备

1、地理课堂教学的类型有哪些?

单一课:绪论课、新授课、练习课、实践课、辅导课、复习课、检测课、讲评课 特殊型单一课:自学课、讨论课、电化教学课、模拟表演课、活动课 综合课:学导课、读议讲练课、诱思探究课、启发引导课

2、广义的备课包括哪些内容?1>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的制定2>砖研教材3>了解学生4>教学目标的确定5>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6>设制教学方法7>制作和准备教具8>确定教学媒体9>编写教案 10>熟悉教案

3、编写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的项目有哪些?

1>教材的章节课题2>学情分析(教材的分析、学生的分析)3>教学目标4>教材的重点、难点5>课的类型6>教学手段7>教学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10>教学反思

4、教学反思中学地理教学的个环节的依据是什么? 1>组织教学 2>复习旧课

设计依据:旧知识是否为获得新知识而得到迁移。 3>导入新课

设计依据:紧扣课题;为课题的扩展创设情境。 4>新课进行

依据: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出三维教学目标;体现出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从表层知识体系挖掘出深层的知识体系

5、备课的意义?

是确立现代地理课堂教学观的必然条件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注重创设学习情境,教会学生探求知识和解决问题,建立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策略,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使地理课堂教学工作科学化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需要

第19篇:论师生关系

论师生关系

----------教育学有感

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职业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多种角色的特点。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

1.传道者角色。除了社会一般的道德观、价值观外,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 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 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

5.父母与朋友角色。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指导。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21世纪教师的角色特征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是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师中新”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组织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教师作为学生的促进者,要面向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进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转变自身学习方式。改变学生过于注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2.由课程的接受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意味着要为课程的开发和改进贡献力量,要参与课程决策的过程,在课程开发中有自己的声音。

3.由教学的实践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在研究者上,才能成为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适应着。

4.由单一的管理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第一,教师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即自己的任务是要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第二,对学生不能抱有陷入为主的成见;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的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第四,教师要经常仔细的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尽量公开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是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第五,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是否感受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可审,随时改正。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包括实物直观(食物、标本)、模像直观(图片、录像)、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四.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五.巩固性原则。 六.循序渐进原则。 七.因材施教原则。

1.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问题,根据不同年龄 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2.教学中,教师还应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正确对待“先进生”和“后进生”。对于先进生和后进生,教师应当平等、公平的对待,一视同仁。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于先进生,可以适当增加学习内容,适当加快速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但却不能抢进度、不适当的增加内容,使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健康;对于后进生,要引导他们树立理想,学先进,争上游;对于后进生,要热情接近,关怀信任,发现闪光点,并耐心讲解,适当补课,绝不能掉以轻心,甚至作为班级的包袱。

教师如何建立自己的威信

1.首先要有童心,即在教师心灵中保有儿童心灵和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从生活到思想和学生打成一片,从而获得教育学生的条件。

2.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威信,特别要坚持公正。教师公正就是要求教师对于不同相貌、性格、智力、个性,对于不同家庭社会背景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

3.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威信,还要具有自制力。自制就是要求教师懂得,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无论学生犯多么明显的错误,有多么无理,也无论学生如何“顶撞”或“冒犯”,作为一名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不能也没有权利对学生发脾气,以致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

第20篇:财富论

《论财富》导读

魏 燕

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贫富分化,那些具有商业天赋、勤奋又幸运的人总能在商界脱颖而出,积聚大量财富。若贫富差距过大,则社会容易动荡,19世纪后期,美国内战结束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贫富悬殊逐渐加大,社会矛盾频发,安德鲁·卡内基于1889年发表《论财富》,说明贫富分化的原因,指出富人的社会责任,从富人的角度提出解决贫富分化问题的途径。

卡内基首先论证贫富分化的现象并非洪水猛兽,尽管现代人的收入差异悬殊,但与技术欠发达的古代相比,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然而,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那些不适应竞争的人却日益落后于时代,最终堕入贫困。有两种方法缩小贫富差距,一是改善穷人的生活,二是降低富人的收入。在十九世纪的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尚未建立,反垄断法案有待完善,均分社会财富的欧洲理论时有耳闻。卡内基认为,如果取消私有财产,让所有人共享劳动成果,这是一场意在改变人性的革命,因为人性往往以个人获益为劳动的出发点,也许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性终有一日可以发展到纯粹利他的程度,但没有人知道这完美的人性何时可以实现,而现实社会的问题却迫在眉睫,因此乌托邦的理想不适合作为现实改革的依据。改革应当寻求出路,应该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方案。

贫富分化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贫富悬殊会导致社会分层,不同层级之间很难跨越,容易滋生仇富笑贫的现象。在卡内基看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人擅长读书,有人擅长绘画,还有的人擅长挣钱。有钱人中也许不乏为富不仁者,但总的说来,富人,尤其是白手起家者,往往工作更加勤奋,承受更多压力,眼光更加长远,否则他们不可能积累起财富,更谈不上成为企业家。卡内基出生于匹茨堡的贫民窟,但他从做童工开始,一步步发展为美国的“钢铁大王”,因此他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即优胜劣汰的原则。正因为卡内基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他认为竞争的环境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而竞争的起点则要尽可能公平,在此思想基础上卡内基提出解决贫富问题的办法——保留自由竞争的机制,但同时让富人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富人应当保持低调,绝不可炫富或过奢侈的生活,除了留给自己和家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费用,其他剩余财富都应当妥善处理。把财富留给子女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对于不善理财的人,金钱的腐蚀作用远远大于它的其他作用,而善于理财的人终将积累自己的财富,所以遗产不能或不必留给子女,卡内基因此赞同征收高额遗产税。若富人在去世后把遗产赠与社会公共基金,这种消极处理财富的方式同样为卡内基所不齿,他认为这些人只是没办法把钱带进棺材,别人没必要为他们迫不得已的行为而感恩。“要使财富对社会真正有益,使用财富所需的能力并不比积累财富所需的能力少。”富人不仅要能赚钱,还要会花钱,要善于寻找为公共目的而花钱的渠道。富人作为社会财富的受托人,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判断来管理这笔财富,使其产生对社会最有利的结果。

卡内基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其

一、他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如果说此前的慈善(charity)是授人以鱼,那么卡内基所倡导的慈善(philanthropy)则是授人以渔。慈善不再是送钱送物,而是提供机会,使渴望提高的人可以提高,“是从旁协助,而很少或根本不要越俎代庖。”卡内基之所以受到后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是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而是因为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就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公共事业,他捐建了纽约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匹茨堡的卡内基大学、还有遍布世界各地的卡内基图书馆,在他的影响下,洛克菲勒、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富豪都捐助了各自擅长的慈善项目。这样的慈善行为不是对弱者的施舍,也不会培养懒人,而是以市场的手段和效益来发展教育、医疗、科研等公共事业,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承认收入需要进行再分配的现实,鼓励富人主动出手。贫富差距加大到一定的程度,必然需要进行收入再分配,如果个人不作为,政府就要干预;如果政府不干预,则民心思变。卡内基并没有一味坚持“社会达尔文主义”,他承认收入需要进行再分配,富人应当慎重对待自己的剩余财富。在收入再分配的过程中,若由政府通过政策调控,对富人而言,这是“被分配”,他们失去一部分支配自己收入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政府的安排。卡内基鼓励富人主动出击,用自己的智慧为社会谋利。他提出的“受托人”理论,不问财富的来源,只说私产的公用,这既能调动富人的积极性,也相对提高了财富再分配的效益,毕竟,人在花自己挣的钱时,总是相对谨慎的。

三、避免以革命的方式重新分配社会财富。革命固然可以迅速地进行资产重组,短期内能够有效地改善穷人的生活,但革命本身的代价太大,且以暴力方式分配社会财富从长远看有很大的风险,容易落入继续革命的窠臼。卡内基通过资助“自助”的人,给优秀的个人提供攀升社会阶梯的机会,把他们的注意力从革命引向自我奋斗,这不仅化解了一部分社会危机,还为社会未来的发展筛选出优秀人才,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

总之,卡内基的思想成为美国人重要的精神财富,它是有产者提出的放弃财产世袭制,拿出自己的财产为公共事业服务,以此不断增进全社会的福祉。这一思想凝聚了美国民主的精髓——个人要靠自我奋斗取得成功,社会则尽可能为个人的奋斗提供平等、自由的环境。

第二十七篇

安德鲁·卡内基

论财富

(1889)

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在于如何恰当地管理财富,以使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兄弟情谊依然能够维系,使我们能和睦相处。在过去的几百年中,人类的生存状况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在此以前,不论是住所、服装、食物还是生活环境,部族首领和他的扈从之间差距甚微。那时

1的文明人就像是现在的印第安人。我曾参观过苏族酋长的棚屋。从外观上看,它和部族中的其它棚屋别无二致,甚至其内部陈设也和族中最贫困的勇士的棚屋相差无几。今天百万富翁的豪宅和普通劳动者的小屋之间的反差正和文明带来的变化一样巨大。

不过,我们不应为这一变化感到遗憾,而应该欢迎它,因为它是极为有利的。不仅如此,一些人的屋宇华美绝伦,极人类文明精致高雅之能事,这也是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总

2比无一人拥有来得强。虽然贫富悬殊,却远胜于普遍的贫穷。没有财富就没有米西纳斯。所谓“过去的好时光”日子并不好过。不管是主人还是仆人,过去的境况都不如现在。历史的倒退对双方都是灾难性的——对仆人而言也是如此——而且还会把文明也随之一扫而空。但是不管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它已经发生了。我们无力改变它,因此最好是接受它,并且好好利用它。对必然之事妄加评论不过是浪费时间。

要说明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很简单。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变化的几乎每一个阶段,那就是产品制造。在产品制造中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全貌。它适用于所有受这个科学时代的各种发明鼓励和刺激的人类相关产业。以前,产品都是在小家庭的炉边,或是一些小作坊里生产出来的。这些小作坊是家庭的一部分,师父和学徒并肩工作,学徒住在师父家里,因此生活条件也一模一样。当这些学徒升作了师父,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没有变化。他们也按部就班地教授他们自己的学徒。师徒之间存在着实实在在的社会平等,甚至是政治平等:因为当时从事制造业的人对国家政治只有很小的影响力,或者完全没有。

但是这样的生产模式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产品粗陋而价格昂贵。如今我们却能以低价购得一流质量的产品,这样的价格哪怕在只比我们年长一辈的人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在商业界,类似的原因已经导致了类似的结果。人类因此而获益。穷人享受着以前连富人也负担不起的生活,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东西如今成了生活必需品。劳工们享受的舒适远胜于几代以前的农夫,而如今的农夫比当年的地主还要奢侈,比他们穿得好,住得也好。如今的地主更是拥有连以前的国王也没有的珍贵书画,优雅的陈设和家具。 12 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译注

米西纳斯,盖厄斯(70?-8 )古罗马政治家,贺拉斯和维吉尔的文学赞助人。后成为文学、艺术的赞助人的代称。——译注 毫无疑问,我们为了这个有益的转变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工厂、矿山和会计室里聚集了成千的工人。雇主对他们毫不了解,而在他们眼里,雇主也是一个谜。他们之间没有交流可言,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形成了。照例,相互不了解导致相互不信任,每个阶级对其他阶级都毫无同情心,并乐于相信任何贬低对方的事情。迫于竞争规律的压力,手下有好几千雇工的雇主不得不精打细算,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劳工的工资。因此雇主雇员、劳资双方、贫富之间多有摩擦。人类社会失去了同质性。

正如人类社会为低价舒适和奢侈品付出了极高代价一样,社会为竞争法则付出的代价也是高昂的。但是代价虽高,该法则带来的利益是更大的。拜它所赐,我们才得以发展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是,不论这个法则是好是坏,我们都必须这样看待它,就像我们已经谈及的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一样。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绕过它: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可以取代它的东西。并且,虽然竞争法则有时对于个人来说是严酷的,但对于整个种族却是最好的,因为它可以保证“适者生存”这一原则在各领域的实施。因此,我们接受并且欢迎那些我们不得不适应的情况,包括外部环境极大的不平等;商业、工业、贸易高度集中于几人之手;以及运行其间的竞争法则,认为它们不仅是有益的,而且对人类未来的进步是必不可少的。一俟接受了此观点,自然会得出结论:有特殊才能从事大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商人与企业家必须有大显身手的空间。有个事实足以证明组织和管理天赋很是罕见,那就是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按照任何法律,这样的天赋总是能给它的所有者带来极大收益。在选择合伙人时,商界老手首先考虑的是人,能胜任的人,而很少考虑他们是否有资金可以入股。因为这样的人很快就会创造财富,而如果缺少所需天赋,再多的资金也会不翼而飞。这样的人对那些操纵数百万资金的公司或企业感兴趣。哪怕

3对所投的资金只估算其单利,他们的收入也必然会超过他们的支出,他们必然会积累财富。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中间地带可言。因为如果投入的资金不能带来利润,企业很快就会破产。不进则退,停留在原地是不可能的。一个企业成功运作的基本条件就是有利可图,不仅如此,投入的资金在赚回其利息的基础上,还应该获得其它利润。拥有这种特殊天赋的人在经济力量的自由作用下必然很快获得超出他们明智消费的财富,这是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和其它规律一样确定无疑,也和其它规律一样对人类是有益的。

反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基础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人类当前的状况比以前所尝试过的任何方式都好。何况我们对任何新的替代方式的效果都不能确定。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想要推翻现行制度,他们应该被视为对文明基础的攻击,因为文明正是肇始于这样一天,当一个勤劳能干的工匠对无能懒惰的同伴说:“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从此,工蜂和公蜂分道扬镳,原始共产主义解体了。任何研究这个问题的人都会很快得出结论:文明本身有赖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普通劳动者有权保有他在银行的一百块钱,百万富翁也应该有权保有他的百万家私。因此,对于那些建议用共产主义替代目前强烈个人主义的人,我们的回答是:人类已经尝试过共产主义了。实际上,所有从野蛮时代到当今社会的进步都得益于原始共产主义被取代。那些有能力有精力的人创造并积累了财富,这带给人类的不是罪恶而是利益。就算我们暂时承认人类如果抛弃目前的基础——个人主义——也许会更好;承认每个人劳动不只为自己,而是为大众福祉,并且有福同享,承认这样的理想更高尚——是实4现了斯维登堡对天堂的设想:如他所言,在天堂里天使们是在为他人而不是为自己的劳动中获取幸福的。但是哪怕承认了所有这些,我们也完全可以回答说:这是革命,不是进化。革命的前提是人性本身的改变,亦即万古长远之事,就算改变人性是件好事,虽对此我们也不能肯定。起码在今天,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是不现实的。即便在理论上可取,那也将属于很久以后的另一个社会阶段了。我们的责任在于目前可行的方法,在于当前当代即可实行的 34 仅按本金计算的利息。——译注

斯维登堡(1688—1772),瑞典科学家及神学家。——译注 下一步计划。在现存环境下,我们所能办到并对人类有益的只是把人类的整体之树向能产生善果的方向稍稍做一倾斜,此时若浪费精力拼命要将它连根拔起是有罪的。与其提倡毁灭个人主义、私有财产、财富积累规则和竞争法则,还不如提倡毁灭现存最优秀的人物,理由是他无法达到我们的理想,因为这所有些都是人类经验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所产生的最好果实的土壤。这些规律在运作之时也许有时不够公平,不够平均,也许在理想主义者的眼里它们还不够完美,但是,和那些最优秀的人一样,它们毕竟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最好最有价值的东西。7月1日

因此,我们谈论的起点是,正是那些给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基本法则使财富不可避免地落到少数人手中。迄今为止,现存法则整体情况总的来说是不错的。这样,问题就产生了——如果接受以上一切论证,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既然文明所建构其上的法则已经将财富托付于少数人之手,那么什么才是管理财富的最好方式?我确信我正是对这个大问题提供了真正的解决方案„„

对剩余财富的分配一共有三种方式:可以留给死者的家人;遗赠于公益事业;或所有者在世期间由他本人处置。时至今日,世界上聚集于少数人之手的财富大部分是以前两种方式处置的。现在,让我们逐一考量这三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是最不明智的。在君主制国家,地产和其它财产中的大部分都被遗留给长子以满足父亲虚妄的念头——他以为这样一来他的姓氏和头衔就可以不受减损地传诸后代。在欧洲,这一阶级今天的状况说明这样的希望和野心是虚妄的。他们的后代要么因为自己的愚行,要么因为地价下跌终于落入贫困之中。甚

5至在英国,严格的限定继承地产的法律也被证明无法维持一个世袭阶级的地位。他们的地产很快落入陌生人之手。在共和体制下,财产在子女之间的分割要公平得多。但是这也促使各国的有识之士都思考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要把大笔财富留给自己的子女?如果说是因为爱,恐怕也是糊涂的爱吧。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遗产太多对孩子而言并不是件好事。这样做对国家也不好。除了为妻子和女儿们留下适度的经济来源,对儿子们,如果要留,也只能留下极其有限的财产,超过这些,一个人就应该好好琢磨一下了。因为对于接受者而言,一大笔遗产往往弊大于利,这已不再有任何疑义了„„

至于第二种方式,即在死后把财富用于公益事业,如果一个人宁可在死后才让自己的财富为世界做一点贡献的话,只能说是一个处理财富的办法。他只是想知道自己的遗产用于何处,而并不是计划着想要在死后使它发挥最好的作用。立遗嘱人的目的未能达成,或是他的真实愿望被阻挠而未能实现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许多情形下,遗产被如此滥用,简直可以说是立遗嘱人愚行的纪念碑。应该记住,要使财富对社会真正有益,使用财富所需的能力并不比积累财富所需的能力少。不仅如此,一个人不应为他迫不得已而做的事情受到颂扬,因此他自然也不能仅仅因为在死后把财富留给社会而得到感激。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那些以这种方式留下巨额财产的人如果能够将它带到坟墓里去的话,是决不会将它留给社会的„„

对死后留下的大笔遗产征税越来越重的倾向是公众意识向有益方向转变的令人鼓舞的迹象。宾夕法尼亚州目前采取的是十分之一的遗产税(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前些日子提交给英国国会的预算议案提议增加遗产税,最重要的是,新的税制将会是累进制的。在所有的税制中,这个看起来最明智。这样一来,那些终生敛财的人,(这些财富如用于公益事业将对社会有利),起码可以被迫认识到社会以政府的形式有权得到它应得的一份。通过对遗产征收重税,政府也表明了对这些自私自利的百万富翁可耻生活的谴责。„„ 这项政策将会有力地促使富人们在有生之年对自己的财产注意管理。这是社会一直应该怀有的目标,因为这样对人民最有利。也不用担心该政策将会伤及企业的根基,挫伤人们积累财富的积极性。因为对于那些想在死后留下大笔遗产并乐于被人谈论的人来说,这样做甚至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因为政府将从他们的财产中获取大笔资金的事实的确使他们的抱负显得更加高尚了。 5 在法律上限定地产的继承人,确保该继承人不能出让或出售该地产。——译注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一种使用大笔财富的方法了。也正是在这点上,我们找到了对财富暂时分配不均的真正对策,提供了一个贫富和解的方式。真正的和谐将降临世间,它是另一种理想——和共产主义要推翻我们整个文明不同,它只要求在现存条件下继续进化。它的基础是现有的强烈的个人主义,而且只要乐意,人类已经准备好逐渐实施这一方法。在它的治下我们将会处于一种理想状态,少数人的剩余财富将会在最好的意义上成为多数人的财产,因为它将为了大众的利益而得到管理。而且,这些财富经由少数人之手,反而比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分散到大众手中更能有力地推动人类进入一个更高的境地。甚至最贫困的人也可以被说服并且同意:那些由他的富人同胞聚集起来的财富,如果被用于公共目的,并由大众获得主要利益,比起经年累月地以微不足道的金额分散给穷人,对于穷人来说是更有价值„„

富人的责任就是:首先,应该树立一个朴实、谦逊的生活榜样,避免炫耀或奢侈,有节制地向那些依靠他生活的人提供一些正当的必需品。除此之外,他应该认为,其余的所有剩余财富都是给予他的信托基金。他只是一个管理者而已,而且受到自身责任的严格约束,一定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判断来管理这笔财富,以使其产生对于社会最有利的结果——这样,富人就只是他贫穷同胞的代理人或受托人而已。他的卓越智慧和经验,他的管理才干都是为了穷人服务的,他来管理这笔财富要比穷人自己管理更好„„

我们已经说明了剩余财富可被派上的最佳用途。要明智地管理这些财富,必须要有真正的智慧,因为人类进步的一大障碍就是不加选择地滥施慈悲。与其把成百万的财富浪费在鼓励那些懒汉、酒鬼和卑鄙小人身上,还真不如直接扔到海里去算了。今天,在这种所谓慈善活动中,每1000美元中起码有950美元是被不明智地浪费掉的。这样做的实际后果是助长了那些本来打算要减少或铲除的罪恶。一个著名的哲学书籍作者承认,前两天他在去朋友家的路上给了一个走近他的乞丐25美分。他对这个乞丐的习惯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这笔钱将作何用,虽然他很有理由怀疑它会被用于不正当的用途。这位作家自称是赫伯特·斯宾塞的信徒,但是那晚他给出的25美分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可能超过这位轻率的捐赠者在真心赈济中捐赠的所有款项起到的正面影响。他只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感情需要,想避免烦恼。而这可能是他一生中干过的最自私、最糟糕的事情,因为从各方面来讲他都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人。

在提供慈善救助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帮助那些能自助之人;是提供一些途径使渴望提高的人可以提高;是帮助渴望站起来的人使他们可以站起来;是从旁协助,而很少或根本不要越俎代庖。从没有任何个人或是种族可以完全依赖救济而发展的。实际上,那些值得帮助的人,除了极罕见的情形,是很少会要求帮助的。而那些最优秀的人则几乎从不要求救济,除非是在意外事故或是突发变故之时。„„ 对社会最有益的方式莫过于给那些有志向的人提供向上之阶梯——公园或是其它娱乐手段,这对于人们的身心均极有利;又如艺术品,既赏心悦目又能提高公众品味;以及各式各样可以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条件的公共事业机构。应当以这种方式把他们的剩余财富返还给大众,并确保其返还的形式将长期有利于大众。

这样即可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财富积累的原则不变,分配的原则不变,个人主义将延续,但百万富翁将成为穷人的受托人,在一段时期内受托管理社会的一大部分增加的财富。比起任其自生自灭来,他们将远为成功地管理这些财富。在人类发展史上,那些最有头脑的人将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即在那些拥有社会大量财富、深思而诚恳的人看来,除了把剩余财富年复一年地用于公众利益,其余的处置方式都不可取。这样的时代已经初露端倪。但就目前而言,虽然有的人未能得到同胞的谅解是因为其在大企业中投入的资金未及抽出或是不能抽回,而在死时仍是大企业的股东,只能在死后将其财产主要用于公共用途,但还是有一些人身后留下了上百万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当他在世时原本可以被善加利用的。这样的人,不管死后将这些带不走的铜臭之物作何用途,都会死得“无人哀悼,不受尊敬,未被赞颂。”对于这样的人,公众的评价无疑会是“一个死而富有的人死得丢脸”。

在我看来,这才是有关财富真正的福音,只要遵循它则贫富问题终将得到解决。必将带来“世间的平安和人间的良善”。

(张 媛 译)

* 译自Richard D.Heffner,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 Mentor Book by Penguin Putnam Inc.,1999, U.S.A.

文学革命论
《文学革命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