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八年级(5)班留守孩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3: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八年级(5)班留守儿童教育典型案例

泰宁四中 肖春华

大规模人口流动形成了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主要农村),他们被称留守儿童。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中小学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他们各具特色,有的沉默寡言,胆小怕事;有的活泼好动,经常违规乱纪;有的争强好斗,性格粗暴;还有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面对“留守儿童”的涌现,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数量的日益增加,对农村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就班上的一名留守生进行调查分析。

一、个案现状:刘思诗,女,14岁,现就读于泰宁四中八年级

(5)班。父母离婚后,母亲重新找了一位丈夫改嫁,从小失去母爱,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等于也失去了父爱,现由爷爷,奶奶照料监管。七年级一开学,我就觉得这个孩子很特别,消瘦的身体、闪烁的眼神。。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在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上课不专心,常常走神,特别好动,无法克

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作业马虎,没按时完成。

2、在家里只看电视,玩手机上网登QQ等等,爷爷、奶奶问起作业的事总是说没作业,在学校做完了。

3、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4、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

5、花钱大手大脚,七年级下学期有好几位同学向我反映这位女同学有向她们借钱,而且到了年关,同学们都要放假了。她却没钱还给她们。

二、问题分析:经过电话联系家长(因为家比较远,在泰宁县大布乡大布),发现该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1)情感方面存在缺失。刘某的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母亲离婚改嫁,刘某长年由爷爷奶奶管束,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而且还带了好几个孩子,这样致使刘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离开了父母的关怀,小孩没有了安全感, 对社会没有信任感,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对他人的态度、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态度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理性的沟通,孩子的心灵易受创伤。(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父常年在国外,根本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教育,爷爷奶奶只是为孩子提供吃饭、住宿,更是谈不上教育。而父亲又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事实上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造成了负面影响。即使托付于祖辈,这种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职,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3)学校教育鞭长莫及。

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像我经常打电话给他爷爷,无奈老人家年纪大了,又不大会说普通话,沟通上有困难。她父亲常年在外,一次次联系他,他又不在孩子的身边,根本没办法对她进行面对面教育。这一方面的感情缺失,造成了对她的教育效果不是很好。(4)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多。目前乡下的教育还很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三、根据以上情况,我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并起到一定的效果:

1、用“爱心”唤起信任。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孩子还小,对父母的依赖更强烈,然而,父母的依赖没有了,孩子的心灵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呀!课余时间,我经常找她谈心、想拉家常那样谈心,和她交朋友,渐渐地他对我解除了戒备心理,把我当成了朋友。

2、用耐心督促进步。作为留守儿童,是家里近乎于无人管理的真空,更何况刘某住在爷爷家,由爷爷监管。所以他的自由空间太大了,作业常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很难保质保量。面对这种情况,我先是在教室组成接对子的活动,想搞“一帮一一对红”,没想到刘某根本不把帮他的同学放在眼里,一周下来,依然我行我素,一次作业都没完成,害得帮他的同学哭了好几场。没办法,干脆把他绑到我的腰带上。我每天坚持检查耐心讲解纠错。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刘某经过家长和我以及同学的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能按时完成作

业了,上课还能常常见到他高举右手迫不及待地想发言,在操场上还经常能看到她和同学们嬉戏时活泼的身影,听见她开朗的笑声。

从这位留守孩身上,我看到了孩子由于家庭的原因、父母爱的缺失、隔代托管带来的种种表现。如果我们每位老师、每个班主任能多给她些关爱,多跟她交流谈心。给她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她就会心理上健康起来,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父母,从而走上正常的人生,自由健康活泼地发展。

留守孩工作计划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16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辅导典型案例

小学留守儿童典型案例分析

八二班(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留守儿童典型心理案例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典型案例[1]

八年级(5)班留守孩典型案例
《八年级(5)班留守孩典型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