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扩展语句教师版

发布时间:2020-03-04 03:52: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

一、什么是扩展语句?

①他很瘦。

②他瘦得皮包骨头。

③他,瘦高的个儿,细长的脚,活像个衣裳架子。

④他是一个又干又瘦的高个子,要是身上一丝不挂,大可做骨骼构造学的标本。 ⑤他瘦得皮包骨头,瘦高的个儿,细长的脚,看上去活像个衣裳架子,要是身上一丝不挂,大可做骨骼构造学的标本,凡是从他身边经过的人无不惊异地回头看他。

分析上述句子,比照原句和扩句,我们会发现,扩展的语句,实质上是以原句为基础,增加一些必要的成分,使原本简单、抽象、概括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形象。这就是扩展语句。

二、考点透析:

(一)、考试说明

扩展语句,题型是主观题,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达意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扩充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2012年广东省考试说明) 能力层级: D 表达应用

(二)、考纲要求(《零距离》P43)

(三)、考点简析(《零距离》P43)

(四)、命题趋势(《零距离》P43)

三、经典考题展示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

【解析】这道题提供了两个不同情境,用主题词的形式表述,目的在于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扩展空间。“歌声”是扩展的重点内容,考生需要将“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和“考试前夕

我”(听到、唱到)的歌声进行扩展。 此题对“情景”的限制主要有三个方面:场景(“毕业典礼上”“考试前夕”),人物(“同学们”“我”),主体内容(歌声)。在此基础上,写出的语句内容合理,前后连贯,就可以。提笔前一定要构思好,想的好才能写的好。

1、情景一病态答案示例: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有说有笑,热闹非常。彼此都谈论着今后的理想,未来的打算,时不时还传出阵阵歌声。

点拨:既不合语境,重点也不突出

情景一优秀答案示例:

上周三,在学校为高三年级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手拉着手,满怀激情地唱起了校歌,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老师的感激,用歌声传达了他们对母校的热爱,用歌声唱出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那歌声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耳边。

2、情景二病态答案示例:

1、考试前夕,我的心情怎么也不能平静,于是轻唱着我最喜爱的一首歌,在这首《真心英雄》优美的弦律中我安然入睡。

点拨:重点落在“我”的身上

2、考试前的晚上,我吃了晚饭,出去走了一会儿,听到一阵歌声。 点拨:语言苍白,构思平庸,对“歌声”没有作具体的描写。

1 情景二优秀答案示例:

期中考试前夕,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优美的歌声,那歌声像妈妈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我,使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催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四、扩展语句的基本类型

(一)丰富句意型

(二)再现情景型

(三)拓展话题型

(四)续写补写型

(五)古诗句扩写

(六)彰显主题型

五、题型展示

(一)句子丰满扩展型(《零距离》P43)

把一个短语或结构简单的句子,通过加修饰成分,或通过添加修辞等手法将其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句话或一段话。

(提示:增加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等附加成分进行扩展。)

1、基本特点(《零距离》P43)

2、答题方法(《零距离》P43)

3、典例分析

用三种以上的方法,使下面的句子逐渐丰满起来。 “她笑了” 扩展1:加修饰成份 —— 她含着泪笑了。

扩展2:再加修辞手法

——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

扩展3:再加表现手法 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花儿因她的笑变得更加灿烂,月儿因她的笑而变得更加娇媚。 扩展(1)比原句多一点特色;

扩展(2)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了含着泪笑动人之处;

扩展(3)通过花和月烘托了她的笑的灿烂和娇媚,这样她的笑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4、技巧点拨

一般来说,给出的句子只有主语、谓语、宾语的主要成分,对这样结构简单的句子,可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增加修辞手法,使之更具体、更生动。

使句子丰满一般要注意三个方面:

① 增加修饰,变简单概括为具体生动; ② 增加情景,变简单情节为连贯情节;

③ 增加情理,变交待不清为语意明朗。

比如:

1、“姑娘摘葡萄”可扩展为: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轻巧地摘下了一串玲珑剔透的葡萄。

2、“飞蛾(或蝴蝶)值得赞美”可扩展为:“飞蛾扑火,只是为了追求它所向往的那点光和热,这份为了理想,而奋不顾身的执著,的确值得我们去赞美。

5、练习:

1、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③不少于80 2 字。

【参考答案】这个冬季真像气象专家预测的那样:是个严冬。刚进十月,老天爷就变了脸,北风呼啸,狂雪乱舞,风吹在人的脸上,就好像被猫抓了一样,火辣辣地疼,连续多日,气温都没有回升的迹象。

解题指导:

1、认真分析句子的结构,发现扩展点,然后结合句子内容进行扩展。如本题的扩展点就是“冷”。

2、巧妙地增加定语、状语等修饰语,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使句子的表达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形象生动。

3、仔细审读扩展后的句子,检查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是否通顺合理。

4、注意字数要求。

(二)词语情景演绎型(《零距离》P45)

给出几个情景信息词,然后根据这几个词提供的信息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

这种形式,几个词语之间存在一定的空白,这个空白给我们的思维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1、基本特点(《零距离》P45)

2、答题方法(《零距离》P46)

3、典例分析

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字。 道路 身影 足迹

①描绘一种情景:_________。 ②表达一种感悟:_________。

解析:①符合规定的情境:第一段要有描绘;第二段要有思想,有感悟。 ②或构思较新颖,或形象较生动,或寓意较深刻。

【答案】表达一种情景(人物景物环境气氛) (1)、他依稀看见了老人在崎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微驼的身影踏着倔强的足迹,消失在了茫茫的雾色中。 (2)、夕阳的余辉笼罩着公园的道路,为它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新装。小径上两位老人互相扶持,身影柔弱而高大,他们踏着昔日的足迹慢慢地在踱着。

表达一种感悟

(1.)人生犹如一条充满坎坷的道路,风雨中有你奋力拼搏的身影,泥泞中有你踏出的清晰的足迹,黑暗中有你呼唤光明的呐喊。

(2.)人生的道路崎岖而坎坷,不要让困难压抑你的激情,不要让世俗的藩篱阻挡你前进的身影,不要让挫折吞噬你前进的足迹,勇敢的前进吧,朋友。

(3)人一生所走过的道路也许只是一种经历,在大路上过往的身影也许只是一种忙碌。而留下的足迹却可以给后人带来启示。

4、解题技巧:

1、弄清“显性要求”即题干中对扩写的情景、重点、句式、字数等方面的要求。

2、要揣摩“隐性要求”即题目所提供的情境中对扩写内容与手法方面的“暗示”。

5、练习: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5分)

[解题指津] 这是一道语言扩展题,属于情景型扩展题。题目中给出三个词语,提供一个情景,让考生运用合理的想象,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所给的三个词语都是我们常见的,

3 很容易产生联想和想象。由“蛙声”让我们想起“夏夜”,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情景;由“银河”想到夜晚,想到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由“树影”想到月光下的情景,想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扩展时还要注意“情景交融”,也就是说运用三个词语描绘景色的同时,还要流露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或喜悦,或陶醉,或向往,抑或迷茫、怅惘、哀婉,只要与所绘景色相吻合即可。

[范例](1)微风抚柳,树影婆娑。伴随着那蛙声阵阵,牛郎、织女在这静谧的夜晚相会于忽明忽暗的银河中,共诉儿女私情。(2)夏天的晚夜是可爱的,走在树影斑驳的田间小路上,微风送来阵阵蛙声,还有那浅浅的银河,构成一幅天上人间的美景。(3)恬静的夜,清风偶尔送来一两蛙声,婆娑的树影悄悄地映在河面上,仰望长空只有银河那淡淡的身影。(4)喜欢徜徉于记忆的夏夜,睡在草地上,望着银河,数够调皮的星星。月光下的树影婀娜,还有仿佛从天际响起的蛙声,一切都那么令人陶醉!

4、课堂检测(《零距离》P47)

(三)拓展话题型

其形式是给出一个中心句,或首句或结句,要求运用某种表达方法加以充实或拓展。这种形式考查的是逻辑思维能力。

1、典例分析:以“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为首句,续写一个语段。

要求:(1)续写的内容是对首句意思的扩展;(2)不超过70个字,语言要有文采。 答案:

1、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登山,你可以读到浑厚雄奇;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游林,你可以读到物竞天择;访古,你可以读到沧桑演进……

2、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金字塔如史,布达拉宫如经,威尼斯如散文,苏州园林如诗词;你可以从中看到远古文明,看到宗教民俗,看到艺术文化,看到美学传统……

4、解题技巧:

1、把握话题,确定扩展方向。

2、理清思路,续写部分要与原句原段衔接自然。

3、注意展开角度。可以诠释内涵,阐述作用、意义,说明危害,列举事例等。

4、、注意句式。平时多积累,临场多思考。可以结合第二点尝试“是”“正是因为……才有……”“如果……那么……”等句式。可以考虑议论段,构思并列式结构。

5、、激活记忆,展开联想想象。

2、练习:以“走进考场”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不少于50个字。

【解析】题中提供了一种情景——走进考场,它规定了这段文字的地点一定要在考场,不要写成考点,而且是“走进考场”,不可写成“走向考场”,也不可写在考场上答题,只可写走进考场那一刻的心情与见闻。考生要根据题干中规定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增加与这些情景相关的内容,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

【参考答案】走进考场,心中波涛汹涌,这是十年铸剑一试锋芒的战斗,这是马拉松赛的最后冲刺,这是展示自己全部美丽的盛大节日。我一定成功。

(四)续写补写型

该题型是常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补写或续写一句话或一段话。补写或续写的句子必须做到与原句文意相通,中心一致,语境和谐,句式相类,甚至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也应和原句保持一致。当然最关键的是必须符合题干的要求。

解题技巧:

4 (1)续写句首,或者是中心句,总领下文;或者是引入观点的具体话题,属于话语的引子。

(2)续写句尾部分,或者是呼应句首的总结句,构成总分总结构形式。或者是小结上文几句话,突出局部结论。

(3)续写中间,或者仿照前后文句补充,拓展事例,或者是上下语意之间的过渡,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兼顾。表意前后一致,语言形式前后一致,

1、典例分析: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2005北京卷24题)。

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5分)

答案要点:①自己的看法与自己不认同的看法必须针锋相对;②申述自己看法,理由充分,有说服力。

参考示例:有人认为他能够胜任教授一职。本人不敢苟同,大学是一个神圣殿堂,是人文荟萃之地,是培养未来建设人才的摇篮。作为大学教授,应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这位笑星,其“学”何在?其“行”怎样?我不敢恭维。

2、练习:有人说:“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请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续写一段文字。要求:续写的话与引文衔接自然,语言通顺。字数在70至90之间。(6分) (示例一)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河南小伙儿魏青刚在滔天白浪中拼死救人,让国人为之感动;河北农妇林秀贞多年义务赡养6位孤寡老人,更是善行善举。我们青年学子也应深知:学习很重要,做人更重要;学识很重要,人品更重要。

(示例二)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有时候,一个人所需要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只是一双可以相执的手;有时候,一个人需要的不是无力的劝慰,而只是一个能靠在上面痛哭的肩头;有时候,时间并不能抹去一切,只有爱才能抚平伤口。

解题思维 答题模板

第一步:通读试题,把握试题的要求。

第二步:分析所给句子。作为一道续写型试题,必须把“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放在文段之首,这是一个有鲜明思想观点的语句,可以作为文段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暗示了在“善良”与“真理”的对比中,感性重于理性,并在陈述中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

第三步:按要求组织答案。

第四步:回顾要求,检查答案。

(五)古诗句扩写

古诗句扩展的难度较大,它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古诗句的基础上,运用联想和想像能力,进行再创造,要把它同文言文翻译区别开。

1、典例分析:

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4分)(10年湖北卷) 【答案示例】

1、(标准答案参考)浣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的打闹着归来。

2、(解析者提供答案参考)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一阵风吹来,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是这般地无忧无虑。

【试题分析】注意几个要素:竹、浣女归、喧。尽量体现王诗“诗中有画”的意境。

2、解题技巧:

1、全面理解诗词,领悟意境,找准题目中要求扩展的重点。

2根据语段的体裁特点,选取恰当的鉴赏角度,考虑是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手法上进行鉴赏。

3、练习:将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扩展成一段话。

解答:秋风凛冽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的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盘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试题分析】

1.不可理解为字面上简单的解释或翻译;

2.要先确定中心,后扩展,这个中心要能准确反映原诗所表达的情感; 3.选词造句时要注意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六)彰显主题型

这种形式的扩展常常给定扩展的主题或内容,要求根据主题或内容的要求进行扩展。

1、典例分析:

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如果你是该校的志愿者,发现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言,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每句不超过30字。(4分)

(1)对同龄人:为展现中学生的文明形象,保护文化遗产,请不要乱刻乱画。(答案要意在劝阻,语言得体,符合对同龄人的口气,不超字数)

(2)对年长者:保护文化遗产,您老更应该带头给我们做出表率,您说是吗? (答案要劝阻,语言得体,适合对年长者的语气,不超字数)

2、练习:未成年人沉迷网吧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学校团委准备开展一次活动,旨在教育学生认清沉迷网吧的危害,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主题词。要求亲切友善,富有文采并使用对偶句,每句不少于7个字。

扩展一:走进网吧,苦海无边; 重归教室,回头是岸。

扩展二:网吧只能消磨毅力,所以网吧不是圆梦之所;学校才能开启心智,因此学校才是理想家园。

方法与技巧透析

一、扩展语句的解题技巧

1、分析题目和提示语,明确扩展要求、扩展重点、扩展的总体氛围,弄清扩展方向是正面反面、补充论据、丰富情景等。

2、推敲所提供的材料,区分扩展类型,确定扩展的内容中心、感情氛围。

3、依据类型采取不同方法。

①组词成句题:分析词语在外延与内涵之间的联系,想象联想成画面场景或者形成思想观点。

②单句扩展题:在主干成分上用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限制修饰,或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加以描摹。题目允许时,还可利用各种复句关系,在所给句子前后增加分句,组成复句。

③情景扩展题: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展开方向重点,展开相似、相关、对比、因果联想,添加枝叶,分成若干描写点,辅以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④话题扩展:确定观点、分论点,补充事例,用某种论述方法充实、拓展。

二、做扩展语句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零距离》P47)

三、训练中学生常见错误(《零距离》P47)

课堂练习

1、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答案】示例:昨夜,疾风骤雨丝毫也不曾理会生命的感受;今晨,银杏树的叶子只得华丽转身,扑簌簌凋零的片片绿叶仿佛瞬间蜕变,如同运云霞般金黄、耀眼。

【解析】按照题目要求,应该写一段初冬银杏树叶在疾风骤雨下凋零的景象,注意运用拟人、比喻写树和风雨,字数符合要求。本题考查了词语的扩充,并且指定修辞,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和“读”3个词语。(50个字左右)(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夜幕降临之后,沏一杯香茗,燃一炷清香,手捧《红楼梦》,端坐桌前,或徘徊室内,村前那潺潺的流水,那满天的星辰,伴我读书至深夜,但毫无倦意。 解题思维 答题模板

第一步:审题。要求用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第二步:构思写法。要求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可展开想象,设想一个具有“流水”“星辰”意象的场景,而“读”可指实物,也可指感悟某种思想或精神。

第三步:根据想象、设计的情境进行描述。

第四步:检查答案,使其符合要求。

3、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和谐是乐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解题思维 答题模板

第一步: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信息包含“和谐”“比喻”“排比”,这就要求喻体必须具有“和谐”方面的相似性,表达的内容必须是“和谐”。

第二步:要运用“比喻”“排比”这两种修辞方法。解答此题,比喻的本体应是一样的,但喻体的选择要不同并尽可能新鲜;

三句话要构成排比,突出其气势;同时,要把握句式特点,注意内容连贯。

第三步:检查验证答案。

4、请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加上首括语。

思维有两个翅膀:________________。求同,在于认识事物的共性;求异,在于发现事物的个性。只要能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说出别人没有说出的东西,就都是“创造”。只强调“求异”的创造性,不注意“求同”的创造性,是片面的;而过分强调“求异”,也可能导致怪谬。

解析:句首,总领下文。照应开头的比喻。

7 参考:一是求同,一是求异。两翼协调扇动,才能飞得高远。

5、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3分)

答案示例:以鸟为例:

(1)呵护小鸟,放飞希望。

(2)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解析:合乎主题给1分,正确运用比拟修辞手法给2分。每超过一字扣1分。

6、(2012·天津)SOS儿童村是一个以家庭方式抚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天津儿童村是我国首批建立且规模最大的一个。儿童村中每个“家”都有一个“妈妈”,她既要照料七八个孩子的生活,还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妈妈们用青春和无私的爱,使一个个孤儿享受到家的温暖。6月23日是“国际SOS儿童村日”请你写一段话,向儿童村妈妈表示敬意和祝福。要求:感情真挚,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48字。(4分)

【答案】示例:妈妈,是你的关心给了孩子无限的支持,相信这无私的爱,最终会汇成绵延的爱的海洋,流进孩子们的心他田。

【解析】注意审清题意要求:感情真挚,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48字。内容上,向儿童村妈妈表示敬意和祝福。形式上,注意修辞手法和运用,如比喻等。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

7、(2012·四川)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幅对联。注意:①内容与节日有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5分)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答案】答案示例:

(1)端午 下联 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 清风一缕拂丹桂

【解析】这道题是根据情境写对联,考生首先联想与节日有关的意象或人物、事件,按题干提供的上联或下联写对偶句就可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语句专题训练

1、扩展下面的语句,不少于30字。

书给人以智慧和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这是一个单句的内容扩充,关键点是要突出书对人的功用,抓住句子宾语成分,采用比喻或拟人或排比手法多角度来扩展。

参考答案:书给人以智慧和品格。书犹如饱经沧桑的老者,给人以非凡的智慧;又如

8 一个冶炼炉,给人以 高尚的品格。(或:书是知识的海洋,给人无穷的智慧;书是精神的矿藏,给人以宝贵的品格。)

2、将下列的句子扩展成并列复句,不少于40字。

写好文章的途径在于多读多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这也是对单句内容的扩充,但对扩充部分在句式上有明确要求--扩充成并列关系的复句。

参考答案: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读。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就不会吸引读者。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思。没有作者的深思熟虑,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很高的品位,就不能感染读者。

3、把“春天来了”扩展成一段话,要求用描述性语言体现春天的特征,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这不是对句子的简单扩充,根据题干要求添加必要的附加成分或修饰内容,使单句中的某一特定的部分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准确、更生动。展开丰富的想象,添加适当的时间、地点、情态等附加成分,使单薄的句子枝繁叶茂。扩写后的句子要体现一定的诗意或情境。

参考答案:春天来了,万木吐绿,小草掀开厚厚的被子,露出它那嫩嫩的肌肤。娇艳的花朵竞相绽放,成群的蝴蝶嬉戏花间,小鸟在枝头高吭着歌喉。大自然的一切都沐浴在和煦温暖的阳光之中。

4、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群众送行”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情景一:一名清官调任,群众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一名贪官被抓,群众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这是一种结合情景进行想象创造性的扩展。扩展关键要把握提供的两种情景和扩展的重点(“群众送行”)。扩展重在丰富而巧妙的想象和表达。扩展时要做到想象自然贴切,要选好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特别注意叙述和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选用。同时还要注意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情景一:一名清官调任,群众送行,十里长街,千声道谢,万声祝福,都化作泪光点点。感激声、挽留声、叹息声和啜泣声汇集成了一首最真挚的乐章。

情景二:一名贪官被抓,群众送行,愤怒的斥责声,尖刻的嘲笑声,不平的叫冤声,像暴风骤雨般袭向贪官。

5、根据情景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段话,语序可调整。

(1) 用“风、雨、树”表达自己获得荣誉、受到表扬时的心情。(少于3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风、雨、树”表达自己遭受挫折、受到批评时的心境(少于3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这属于情景片断扩展,但要注意题干要求中的限制:两种情景场合,描写的

9 主体--“风”“雨”“树”必须具备,字数,衬托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 风儿轻拂过我的脸庞,小树也随风摇曳,好象在向我招手。空中细雨蒙蒙,如梦似幻,送给我诗意般的好心情。

(2) 风怒吼着,仿佛在大声嘲笑我,大树也对不停地摇头叹息,雨水从天直泻而下,把我淋了个透心凉,这一切浇灭了我的激情。

6、下面的两种情景,按括号内的要求扩展语句,每句不少于20字。

(1) 在心情愉悦时,看小草;(用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 (2) 在心情忧郁时,看小草;(用一个拟人句)______________

提示:扩展时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恰当贴切。

参考答案:(1)一阵微风吹过,小草就像一个穿着绿裙子的春姑娘,在风中轻轻飞舞。(2)这棵小草被压在大石下,那么纤细,那么柔弱,孤独地向阳光中伸出一只小手。

7、真揣摩以下三个物象之间的内存联系,用恰当的语言把它们连缀起来,要求 以“落叶”为题,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描述性的文字。

秋风

泥土

春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扩展时要注意三者事物间的时间先后及因果关系,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以“落叶”为中心话题来进行描写。 参考答案:

秋风阵阵,片片落叶纷纷离开母亲的怀抱,飞向大地,为大地盖上了一层暖被。在风霜雨露过后,这落叶又偎倚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为明年的春季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8、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一段文字分别表现出清新明丽和凄清苍凉的两种意境来。

原文: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 清新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凄清苍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扩展是在原句基础上进行的,要求根据特定意境来添枝加叶,前者可用一些暖色调的词语来描摹,后者可用冷色调的词语来描摹。 参考答案:

(1)早晨,微风习习,暖融的阳光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树枝上的小鸟活蹦乱跳地唱着山歌。树下清澈的流水也唱着欢快的曲儿奔向远方。

(2)早晨,云雾弥漫整个山峦,太阳发出凄清、冷寂的光,光秃秃的树枝上的鸟儿有气无力地鸣叫着,似乎在向自然诉说一个伤心的故事。树底下的流水象一潭死水,浑浊而难看,微风荡不起半点涟漪。

9、扩展下句,要求用三个比喻句从不同侧面描写野花的情状,字数在35字以内。

溪流的两岸,满是五彩缤纷的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提示:扩展的重点就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来描写野花的情状,实际上就是对原句中的“五彩缤纷”一语的具体化描绘。

参考答案:

溪流的两岸,满是五彩缤纷的野花,像绵延的织锦那样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样耀眼,像苍穹的长虹那样绚烂。

10、将下面的诗句,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扩展成一段不少于50字左右的文字。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这是提供一句诗词,要求根据诗词的意境进行想象,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和修辞,使语句丰富、充实、鲜明、生动。扩展要点:诗词的意境、意象、基调保持不变,适当添加内容和情节但要全情理,注意情景理的融合。

参考答案:夜深了,浔阳江头,我刚送走友人,正欲回去。抬头仰望,一轮孤月悬挂在天边,江中水汽升腾起来,淡淡的,把月亮给笼罩住了。江风袭过,枯败的枫叶纷纷凋零,漂浮在江面上,然后随水流逝到远方。岸上一朵破败的荻花在风中摇曳,在冷清的银辉中更显得孤独。

—扩展语句(教师版)

扩展语句高考题荟萃教师版

扩展语句

教师版扩展语句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高三语文扩展语句复习课学案(教师版)

扩展语句2

扩展语句教案

扩展语句备案

扩展语句教案

扩展语句教案

扩展语句教师版
《扩展语句教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