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青少年个案帮扶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1: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青少年个案帮扶案例分析

杭州市小营街道青少年事务管理“阳光使者”志愿者

朱强荣 方晓岚

一、基本资料

陈某,男,1992年出生,独生子,现为杭州某学校初二学生,已经退学在家一年。现在与父母同住,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人较瘦弱,性格内向自闭,很少出门与人交流,并沉迷于网络游戏 。

二、背景资料

案主家为独生子,父母做生意,平时较忙,母亲较为内向,话语不多,父亲经常出门在外,平时与父母的沟通不是很多,小学学习成绩较好,读中学后,由于与父母、老师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于去年6月份退学,一直把自己封闭在家中,几乎从不出门,更不敢与陌生人说话。天天沉迷于游戏当中,甚至有2个月未从家中的2楼下到1楼吃饭。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外界又缺少交流,案主目前在家自己看看书,学点知识。

三、主要问题

(1)过于自卑,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交友圈很小,几乎从不出门与人交流,有严重的自闭 (3)父母与案主之间很少沟通,使案主更加沉默。 (4)与案主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也处于迷茫当中。 (5)案主沉迷于网络。

四、问题分析 在与案主的交往中,我们发现案主有一个闪光点,案主在家里除了游戏之外,还有就是喜欢看书,由此看见,他还是有求知欲的,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帮助案主恢复学业,从而帮助他重新回到学校。但这也不能操之过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案主的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改变他的自卑心理和自闭的状态。案主长期把自己封闭在家中,导致一个恶性的循环,越封闭就越怕与人交往,越怕与人交往就越封闭。这样他永远无法踏入社会,无法回到学校。 案主的问题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案主内心没有安全感导致他害怕与人交往,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心理较为孤单。

2、父母与案主之间很少沟通,缺少关爱和正确的教育引导。

3、自制力较差,抗挫能力较差。

4、心理较为自负

五、现实治疗法 家庭治疗结构法

现实治疗法认为:自我认同的发展受到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影响。

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治疗对象不只是病人本人,而是通过在家庭成员内部促进谅解,增进情感交流和相互关心的作法,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中病态情感结构,以纠正其共有的心理病态,改善家庭功能,产生治疗性的影响,达到和睦相处,向正常发展的目的。

六、工作计划

主要目标: (1)帮助案主克服自卑心理,重建信心,走出自闭的樊笼。 (2)帮助案主恢复学业 ,回到学校中去,增强案主的能力和信心。 工作计划:

(1)接案:本案主是由小营街道青少年事务管理办公室转交给我们的,我们先从当地社区居委会了解了案主的基本情况,并约定了上门走访的时间。

(2)与案主初步接触,让案主了解我们的工作宗旨和性质,搜集案主的资料。

(3)与案主共同讨论他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确认问题并建立专业关系。

(4)对案主进行多次会谈,在会谈过程中进一步与案主沟通,获得案主的信任。同时运用“真诚、平等、接纳”等工作理念和技巧鼓励案主做出改变。

(5)寻找合适的资源与机会让案主再续学业 。

(6)如果第5步计划顺利完成的话就要及时对案主回访,掌握他回学校后的适应情况,一旦出现适应不良,要及时与其沟通,并鼓励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7)如果暂时找不到合适的社会资源,没有办法实施第5步计划的话,就继续帮助案主做好就学前的准备。

(8)如果案主就学后对新环境适应良好,或者已有显著的行为上的改进,并且这种进步维持有一定时间,那么就可以准备结案。

七、服务过程 第一节:由于案主长期把自己封闭在家中不和外界接触,因此他对陌生人有很强的防备心理,对我们的到来他有教强的抵触情绪。第一次来案主家里,案主睡在床上,试图拒绝我们的来访。我们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谈游戏)从而让案主信任我们,为下一步做好信任基础的准备。并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以及孩子的详细状况。 第二节:我们再次来案主家里,并给他带来了他喜欢的漫画与喜欢的书,与孩子沟通,与父母沟通,从而为我们的进一步交流做好准备。我们离开案主家后,期间打电话继续与案主沟通,不断的关心案主,案主继续游戏,不过比较接纳我们。

第三节: 在这个案主的家庭系统中,母亲较为内向,不怎么跟案主沟通,并且比较宠案主,父亲经常在外面做生意,一般不怎么管教孩子。长期以来,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很少,时间一长,孩子一旦受到挫折或者打击,容易消极,容易自闭。我和朱老师把案主带到了跟我们关系很好的一家教育机构,我们想寻找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社会资源来帮助案主,在这机构中,王老师很热情的接纳了我们,由于认识到案主的严重性,于是让案主隔离原来的家庭环境,免费让案主来到这家机构治疗一断时间,经过多次沟通,案主同意留下来。 第四节:我和朱老师再次来到教育机构,看看案主的生活表现,通过王老师的介绍,案主现在情绪较为稳定,这里有他喜欢看的书与漫画,并配合有各种运动器械,他可以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出去打乒乓球、篮球等运动。并且这里的各个老师经常与他沟通,及时的了解他的想法并与之交谈。不断的鼓励他,给他自信心。我和朱老师与案主沟通一下,了解到案主对目前的状况还是比较满意的。

第五节:我和朱老师来到教育机构,并带了案主一起出去进行爱心捐款活动,想让案主通过这个活动,让他亲身体验生活,让案主知道要每人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别人,感恩父母,感恩自己!这次活动,案主受到很多的感悟与启发。爱心捐款活动之后,我们带着案主来参观朱老师工作的地方,让他体验工作人员一天的生活。 第六节:一个月之后,案主离开教育机构回到了家。在这一个月里,王老师和其他的老师们为案主付出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并且和案主的父母不断的沟通,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上存在着很多的错误,如果父母的配合会更加使案主回到正常的生活方式之中。目前,父母与老师们配合的很好,孩子在家情绪较为稳定,并且在9月份,正常的回学校上学了。

第七节:案主现在已经在学校上学有一段时间了,他班主任反映他在学校表现很好,目前我们在案主上学期间也偶尔的在与他联系中 第八节:我和朱老师进行结案。

八、成效评估

我们认为服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通过多次的会谈,案主对我们敞开了心扉,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帮助案主找到了合适的社会资源让案主重新回到了课堂,同时也减轻了案主自闭不肯与人交流的问题,锻炼了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在办理入学手续时,我们及时把握机会让案主自己去解决问题,让案主重新拾回了自信。

九、个案反思

通过这个个案,志愿者发现,在解决这类自闭倾向严重的案主个案时,找到一个切入点是至关重要的。要找到这个切入点就要找到案主感兴趣的事物,比如上述案主对游戏的兴趣,那我们就和他谈论这方面的内容,借此来打开他的心扉。

在做这方面个案时,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案主会有恐惧和抗拒的心理。另外一方面,案主现在还15岁,思维模式还未定型,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沟通。及时把握案主的心理变化,在恰当的时候给案主推荐恰当的资源,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青少年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论文

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典型社区工作青少年个案分析

青少年孤独情绪个案分析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大班个案案例分析

就业帮扶个案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报告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报告

青少年个案帮扶案例分析
《青少年个案帮扶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