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到教案沪教版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9: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秋天到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长、朵、豆、饱、脸、果、瓜、披、穿、片、油”11个生字的字音。并结合课文语言环境正确认读生字。读准“庄稼、棉花、高粱、稻子、果子、架上、地里、茄子”这些词语的轻声。能说出“披、油”的部首。能在老师指导下知道“风”和“凤”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顺序是先外后里,并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

2、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借助图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背诵课文。

3、根据图片和提示,说说“秋天到了,我们来到果园,看到了红彤彤的 ,黄澄澄的 。”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课文11个生字,读准课文里带有轻声的字和词。

2、根据图片和提示,说说“秋天到了,我们来到果园,看到了红彤彤的 ,黄澄澄的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秋天景色录象。 学生准备: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两遍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观看录象:说说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秋天) 学生交流。

2、秋天到了,景色多美啊!板书课题。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听范读。

仔细听课文录音,想想,秋天到了,什么长得好。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 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 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 秋天到,地里蔬菜长得好。

学习生字“长”:让我们把生字的字音读准。长:指名读。正音:zhang翘舌音。开火车读。复习笔画“竖提”,教师示范笔画书写顺序,学生书空。 拓展:另一个读音:chang 。

2、初读课文。

(1)第一遍读,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 学生开火车朗读交流。教师正音。

(2)第二遍读,带问题读。要求:再仔细读读,想想,哪些庄稼、果子、蔬菜长得好? 学生朗读、思考。

1)游戏。出示媒体::你能把他们放到合适的房子里吗?(图上有三座房子,分别是地里庄稼、园里果子、田里蔬菜。图下方有棉花、大豆、高粱、稻子、柿子、葡萄、梨、枣、冬瓜、茄子、白菜、辣椒图片,不按顺序排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移动图片至相应位置。 2)学生字“豆、果、瓜。”

A图片上有一些生字,请你自己读一读。

B你会学吗?学生交流学习方法。果:指名读。谁能帮“果”字找朋友?(组词)跟老师一起写写“瓜”字。

(3)黑板上有个例句,你会根据图片,照样子说吗? 出示例句:秋天到,地里的棉花、大豆、高粱和稻子长得好。 学生交流。读句子。

三、品读课文,学习生字。

课文写了田里、园里和地里这三个地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把这段内容读一读。(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现三段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交流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生字宝宝来和我们交朋友啦,请组长带领小组学习。 出示词语:朵 大豆 饱 脸。

①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朵、脸是三拼音)小组读生字。 ②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生字?

饱:反义词——饿。饱和饿都和事物有关,所以部首相同,都是“食字旁”,这个部首里有我们新教过的笔画——竖提。 ③齐读词语。

(3)表演读。课文写了4种生长在田里的植物,请组长带领大家读一读,演一演。 学生交流表演。

2、学习第二段。 (1) 交流朗读课文。 (2) 比赛读。

3、学习第三段。 (1)交流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课文里还有5个字宝宝等着我们去认识他们。 出示词语:冬瓜 披 穿 一片 绿油油

2 ①开火车读生字。 ②小组合作记生字。

顺口溜:瓜——瓜儿有子,一点不漏。由——下了三点水,田里芽出头。

谜语:洞里有牙。(穿)用手摸皮。(披)

书空:片。 ③齐读词语。

再读课文。指导朗读:白菜一片绿油油。

读的时候注意,“绿油油”的“油”,一个字的时候读第二声,组成这个词语的时候读第一声。 地里也是一片丰收景象。看,白菜一片——绿油油。再读这一句。 (3) 请你试着背一背。

四、背诵课文,延伸拓展。

出示课文媒体,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再感受一下,请你跟着课文动画读读课文。 你知道还有哪些景色是秋天特有的,快告诉你的好朋友吧。

一年级语文上册《脚印》教案(沪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早餐教案沪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王老师教案沪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不倒翁教案沪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萝卜教案沪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沪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 大竖琴教案 沪教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重阳节教案 沪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唱游课上教案沪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玩皮球教案沪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到教案沪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到教案沪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