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案3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5: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小说

教学目的 :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20年代小说创作的概况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结合文本解读,探讨叶绍钧、郁达夫的创作及特点,由此导向对人生写实派小说和浪漫抒情小说基本特征的把握。

教学难点:解读作品。《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形象分析。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整体上看,20年代小说创作比较活跃,但大家不多,长篇巨著很少。就创作个体而言,鲁迅一枝独秀,叶绍钧、郁达夫成就较大;就创作流派而言,主要有人生派写实小说和浪漫抒情小说。

一、人生写实小说:(文学研究会、未名社、语丝社)

1、问题小说:

(1)形成:1919年初,新潮社的罗家伦《是爱情还是痛苦》、俞平伯《花匠》、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显露端倪。1919年下半年,冰心在《晨报副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题材热)。

(2)形成原因:A、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特质所闪现的理性之光,造就了“思考的一代”,人们围绕“人生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由此而涉及广泛的社会问题;B、西方、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影响,如易卜生、契诃夫等。

(3)文研会的推进:1921年文研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此后,以文研会为主体形成了“人生派”写实小说。

(4)特点:A、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B、“只问病源,不开药方”(实际上是开不出药方,也有些作家试图以“爱”、“美”净化人生);C、在小说形式上,不免幼稚。

2、乡土小说(乡土文学):

(1)形成:1923年前后,在鲁迅小说影响下形成的文学创作群体。

(2)乡土文学的界定:A、作者的身份特征:离开乡土,侨寓都市。B、作品的内容:有关乡土农村(乡镇)的回忆性叙述,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C、作品的情感基调:主要是指由时间的三维(过去、现在、未来)引发的一种情感体验(不同于传统文学中因地理距离而引发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乡愁”)。过去的故乡是美

1 好的、值得留恋的;现在的故乡黑暗而令人厌憎(这源自作家对从乡村到都市当下生存环境的感同身受的普遍的恶化感知);未来的故乡是想象中的自由乐土。因此,乡土文学在这一心理背景下,具有两个明显的创作指向,一方面具有乡土批判的倾向;另一方面,乡土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如美国电影《回归自然》)

(3)乡土文学的创作:鲁迅《故乡》(其空间形式的“并置”运用,典型地体现了故乡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状态);王鲁彦《黄金》(表现了故乡当下的生存,金钱成为衡量人的地位、价值的唯一标准,是联结人与人关系的唯一纽带);许杰《惨雾》(表现了传统中国乡村宗法制下的人际关系以及“械斗”所展示的野蛮的民风)。

3、总体特征:A、文学主张:为人生,关注社会现实;B、表现对象:以中下层社会生活为主,表现小人物的生活和心理,暴露社会的黑暗;C、艺术:注重客观细致的描写,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二、浪漫抒情小说:(前期创造社、浅草—沉钟社、弥洒社) 1.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开创了现代小说三部曲的形式) 2.冯沅君的《隔绝》《旅行》

第二节 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一、叶绍钧:为人生派的代表作家

1、创作状况:1914年开始创作文言小说,以表现下层生活为主,显示其关注点与众不同。1918年白话创作,次年参加新潮社,进行“问题小说”创作。

创作变化:A、以知识分子立场,表现“爱”和“美”,以及与下层群众的隔膜,人与人关系的冷漠(《苦菜》《隔膜》)。B、以冷静批判的立场,表现中小学教员及小市民的生活(《饭》《校长》)。C、以恢宏的视角和深厚的内蕴,展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生活(《潘先生在难中》《夜》《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

2、创作特征:A、表现小知识分子小市民的“灰色人生”(软弱、自私、空虚、苟且、麻木)。B、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手法。C、平实而富有表现力,自然而纯正的语言。

3、《潘先生在难中》解读:

(1)故事:表层结构(是横向组合,由时序与因果关系支配) 战乱前(逃难)——战乱中(归来、避难)——战乱后(写条幅) 深层结构(是纵聚合,各部分之间静态的逻辑关系) 逃难之苦

2 归来之惶

避难之急 安全之乐

守家之安

无事之喜

(2)人物:

性格缺陷:自私、怯弱、自以为是;(表层) 精神缺陷:随波逐流、奴性;(深层) 人格缺陷:麻木不仁、没有是非;(核心层)

(3)艺术:艺术构架富有戏剧性,荒诞性(战事并未发生,虚惊一场),具有讽刺的效果;结局回味深长(身受其害而虚言粉饰),深透的鞭挞。

二、许地山的创作:《缀网劳蛛》《春桃》

三、冰心的创作:《斯人独憔悴》《超人》《两个家庭》 第三节 郁达夫

一、浪漫抒情小说:

1、前期创造社: 1921年成立于东京,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张资平、郑伯奇,前期提倡浪漫主义(主观、主情)文学主张。以1925年为界,后期有冯乃超、李初梨等,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A.时代处境:创造社的活动处于中国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从个性解放到社会解放这一时代变化,对创造社文学主张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理论背景:创造社主要吸收了西方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想,但又面对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实环境,他们在追求自由精神的同时,又不能不表现社会的现实矛盾,因此,理论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就表现得尤为突出。

C.个性气质:怀才不遇的人生遭际,多愁善感的个性气质,浮躁凌厉的内在情绪,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得创造社成员具有敏感、激愤的矛盾心态。

2、总体特征:

内容上:早期创造社强调表现自我,注重内心的刻划和主观情绪的自我抒发,具有火山爆发般的激情,也有感伤、颓废的色彩。

形式上: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

艺术上:不注重故事情节,重抒情、重氛围的营造。

二、郁达夫的创作:

1、郁达夫的人生:

1913——1922年,留学日本,由经济学而文学创作。代表作《沉沦》

1923年 ——1925年,生计无着的困窘,社会地位未能确认的迷惘。《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并非对社会现实的有意关注,而在生存于同一处境中的不自觉认同)

1926——1927年,南下广州参加大革命,又失望而归。并脱离创造社。 1930——1935年,1930参加左联。1933年在杭州隐居生活 ,《迟桂花》。 1938——1945年,在南洋。

郁达夫的矛盾:责任 / 自由 国家 / 个人 斗士(进取心) / 隐士(名士气)

2、《沉沦》(1921)

A.创作背景:①国家的贫弱,异民族的歧视;②强烈的“怀乡病”; ③五四高潮后的苦闷和彷徨。(独特的观照角度:灵与肉的冲突)

B.人物: 他——中国留日学生。生性孤傲、感情脆弱,为了寻求强国之路,来到日本,但弱国子民的屈辱感使他精神苦闷,极度自卑。为逃避现实,使自卑心理得以补偿(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自卑补偿说”) ,“他”寄情山水——寻求爱情——进入妓院——变态行为(也是矛盾的),正常的需求变成反常的发泄。所以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是与现实社会势不相容,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不得,以精神变态行为表示反抗的独特的形象(零余者),从而揭示了一种“时代病”。

C.关于“性”描写: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②卢梭“返归自然”; ③日本“私小说”颂欲思想。

D.艺术:①“自叙传”色彩,“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②抒情小说,以情绪的流动和心理的变化结构小说,独白式的抒情,清新流畅的笔调(以才气、激情信笔写去,杂乱、松散、粗糙都不顾)。 思考题:

   简述人生派小说和浪漫抒情小说的基本特征。

试析《潘先生在难中》的人物形象及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 试述郁达夫《沉沦》的思想艺术特色。

教案3

教案3

教案3

教案3

3教案

Урок 3 Друзья教案

3、白杨教案

消防安全教案 (3)

Unit 3 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3

教案3
《教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4am4u3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