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用心灵塑造心灵

发布时间:2020-03-04 01:15: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用心灵塑造心灵

-----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

内容摘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班级里也总有垫底的学生。这些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是“学困生”。作为老师,只要我们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关注,关心他们,并且利用班级的整体力量,对他们实行教育、督促、辅导,给他们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会取得阶段性的、不同程度的进步。长此以往,最终能够使他们获得成功,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

关键词:

形成原因

爱心

信心

耐心

有人说:学生是一艘轮船,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能否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师起到导航的关键作用。对于学困生就更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照亮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

一、找出病因

我们平时说的“学困生”,主要是指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究其原因,有自身因素: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不感兴趣等;家庭因素: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或没有时间管教孩子;学校因素 :他们在班集体里,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或薄待,因而感到心灰意冷,无心向学,导致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差。

二、对症下药

“一片土地,无论多么贫瘠,总有一种作物适合栽种。”每个学生都是一片独特的土地。我们的责任,就是努力的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出适合自己的作物。

(一)用爱心唤醒他们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科学指导教育,用心灵去塑造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在热爱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对“学困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这对转化“学困生”有极大的作用。在学习上爱“学困生”,在生活上也要关心“学困生”。让“学困生”体会到:教师这样爱自己,我要用功读书,我要用好的成绩来报答老师对我的受。多关心学生,多为学生想想,多与学生沟通感情,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种爱不是无目的地“偏爱”,而是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时时刻刻地在关心自己。

我们班有个叫彭先玲的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她和爷爷奶奶在家读书。由于爷爷奶奶都不识字,家里农活又忙,能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已经很不错了,学习方面基本上是无人问津。再加上她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学习成绩很不好。我就经常利用中午时间辅导她做作业,上课时常让她上黑板演练比较容易做的题目,为她创设成功的机会。同时,发动同学们帮助他,特地安排一名学习好的同学跟她同桌,经常帮助她。并在生活上多多关心她。一天早上,上课铃响了好一会,她才匆匆赶过来。一问才知道,早上家里人天刚亮就去地里干活了,她不知不觉就睡到了现在。唉,我还能说些啥?只是轻轻地问了句:“早饭吃了吗?”她摇了摇头。幸好我的包里还有一袋给自己正在上学前班的孩子准备的小蛋糕。下课后,我把蛋糕拿给她,一开始,她还推辞一下,在我的坚持下她接了过去。渐渐地,她的作业能按时完成了。在几次单元测试中,她一次比一次进步,还被评为进步奖,在颁奖的那刻,她高兴得手舞足蹈。

(二)培养学困生的信心

自信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它需要老师的发现和培养,并在教育中不断强化。因此,我们首先要对他们有信心,相信经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一定会有进步。许多“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在心里有自卑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要善于发现并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进行鼓励,让他们重拾自信,树立信心。

为此,我绞尽脑汁。

课堂上我会多设一些让差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多让他们做一些容易的练习题;课下,利用中午的时间给他们开小灶。在布置作业上我也颇下了一番功夫:用\"因人而异\"的作业训练后进生。 一直以来,我们在授完课后,布置的作业基本上是\"千篇1律\",没有过多考虑学生做作业时的差异,给后进生带来了做作业的压迫感和畏惧感。而我在安排作业时,尽量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针对不同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的题型,布置难度各异的题目。对于后进生的作业,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加深程度,缩小与优生的差距。并鼓励其独立有效地完成作业,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及时在班上表扬,进行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对学习的信心。

此外,给“学困生”制定适当的目标,积极鼓励他们去实现。在本学期初,根据本班“学困生”的各自实际情况,我给他们制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还设了进步奖。对于每个“学困生”的每个单元测试成绩达到了目标,就给予奖励,即使没有达到,就算有进步,我都给予奖励;同时在班里开展小组学习竞赛,把“学困生”分到各个小组里,定期评出优秀小组,利用集体荣誉激励差生,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我班的秦敬德同学,由于学习、行为习惯都比较差,受到同学们的冷落,甚至疏远。因此,他无心学习,整天闹事,经常与同学们发生矛盾,成绩越来越差。我觉得他是比较聪明的,只是他的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较差一些而已,只要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用心去学,相信他一定会学得好的。于是,我经常找他谈心,谈如何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学习。同时,从各方面挖掘他的优点。很快,我就发现他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于是就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与此同时我还对他进行了家访,得到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他。慢慢地他对学习有了信心。这样,他不但改变了过去那些坏习惯,在学习上也越来越用功了。

(三)用耐心为其护航

“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加上他们的思想情绪反复无常,要转变他们,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

当“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作为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要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当“学困生”做错题时,不能急燥,不要挖苦,要静下心来,耐心地辅导,直到他们学会。在思想上,由于小学生的思想不稳定,变化无常,更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教育。

如我班上的尹家旺同学,就是典型的变化无常的例子。他是这学期刚从其他学校转过来的。报名时就没见着寒假作业,家长解释说过年走亲戚时弄丢了。你信吗?反正,我不信。但也不能因为见不着作业就把他拒之门外吧。先收下再说。一节课上完,我就发现他上课精神不集中,老爱走神。最可恶的是第二天,他竟然就敢不交家庭作业。问其原因,说是忘家里了。好,姑且信他一次。随后几天,他一直找各种理由自圆其说。我很生气,但理智让我决定先静下心来弄清原因再作处理。中午,我利用午休时间来到他家,家里只有他奶奶一个人。我刚说明来意,就见他奶奶愁容满面,叹了口气。慢慢打开了话夹。原来他的父母在闹离婚,妈妈外出打工了,一直未跟家里联系。爸爸心情不好,也没有心思管他。了解情况后,我的心情很沉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一定也很苦。妈妈不问,爸爸不管,我这个做老师的再不管他,他还会有未来吗?从那以后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如早读,课间时间)辅导他,让他做一些比较容易做的练习,一点点地教,一次不懂,教二遍,教三遍,直至弄懂为止。注重教他学习的方法,纠正他错误的学习态度。渐渐地他的表现越来越好。我正在心里偷着乐,他的老毛病又犯了。真是恨铁不成钢啊。可是转念一想:也许是火候不到吧。没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情况也基本稳定。

此外,对待“学困生”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要专心听讲,作业要认真书写,学习时要集中精神。同时,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感到学有所得,学有进步。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们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说过: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越来越坏;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越来越好。 在学困生的转化上,我们要对其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师爱的温暖,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用心灵塑造心灵》

----浅谈如何对待后进生

六 安 市 裕 安 区 石 板 冲 乡

九 公 冲 小 学 许 静 静

读书塑造心灵

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

建设校园文化 塑造美好心灵

践行雷锋精神,塑造美丽心灵

践行雷锋精神,塑造美丽心灵

用经典浸润心灵

用心灵书写历史

用爱呵护心灵

用爱心浇灌心灵

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塑造心灵
《用心灵塑造心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用心塑造心灵 用心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