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护理学导论

发布时间:2020-03-01 16:59: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绪论

1.护理学:是医学科学领域中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护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任务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2.护理实践的范畴:临床护理、社区保健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 3.现代护理学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

(2)以患者为中心阶段:对健康的新认识标志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 (3)以人类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第二章 护理学发展史 1.南丁格尔与现代护理学: (1)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2)著书立说指导护理工作《医院札记》《护理札记》 (3)1860年在伦敦圣多马医院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 (4)创立了护理管理体系

2.中医护理学:(1)特点:整体观与辩证施护(2)原则:“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未病先防,即病防变”(3)技术:服药、压豆、刮痧、针灸、推拿等

第三章 护理学相关理论

1.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性质和规律的理论 2.贝塔朗菲是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的创始人

3.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要素组合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4.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整体性、相关性、开放性、目的性、动态性与层次性

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的步骤:输入-输出-反馈 5.用系统的观点看护理(特点): (1)护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结构的系统 (2)护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护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4)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系统 6.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7.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类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与健康状况成正相关。 8.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 了解护理对象未满足的需要 (2)领悟护理对象的言行

(3)预测护理对象尚未表达的需要 (4)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

(5)用于确定满足患者需要的层次 9.弗洛伊德-性心理理论 创立潜意识的概念 10.性心理理论内容:

(一)意识层次:意识、潜意识、前意识

(二)人格结构:本我(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理想原则)

(三)人格的发展阶段:

(1)口欲期 0~1岁 口腔和嘴唇 (2)肛欲期 1~3岁 肛门

(3)性蕾期 3~6岁 恋父、恋母情节

(4)潜伏期 6~12岁 注意力集中在智力和身体活动上 (5)生殖期 大于12岁 异性、生殖器 11.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2.发展过程:

(1)婴儿期(口感期) 出生~18个月 (2)幼儿期(肛肌期) 18个月~3岁 (3)学龄前期(生殖运动期) 3~6岁 (4)学龄期(潜伏期) 6~12岁 (5)青春期 12~18岁

(6)青年期(成年早期)18~35岁 (7)成年期(中年期)35~65 岁 (8)老年期 65岁以上

1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智力起源于他们的动作和行为 14.认知发展理论内容:

(1)感觉运动期(0~2岁):通过身体的动作感觉和认识世界,思维的萌芽阶段

(2)前运思期(2~7岁):开始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从事思考活动,缺乏逻辑推理能力 (3)具体运思期(7~11岁):开始对具体事物具备逻辑思维能力

(4)形式运思期(12岁以上):能运用概念的、抽象的、纯属形式逻辑的方法去推理

第四章 护理理念与工作模式

1.护理理念:是有关护理工作的价值观和专业信念。 2.我国护理理念的发展:

(1)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养”指的就是护理。

(2)把患者作为一个“人”来全面考虑,这是中国传统护理理念的核心内容。 (3)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3.人、环境、健康、护理构成了护理理念的主要要素。

4.健康:不仅没有躯体疾病和身体障碍,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5.影响健康的因素有:

(1)生物因素(2)心理因素(3)环境因素(4)生活方式(5)获得保健设施的可能性 6.环境包括:(1)内环境:心理环境、生理环境(2)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的内涵是照顾,人道和帮助性关系。

8.常用的护理工作方式:(1)个案护理(2)功能制护理(3)小组护理(4)责任制护理(5)综合护理(整体护理)

第六章 护士的角色功能与要求

1.角色: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实现与这种地位相联系的权力和义务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模式化的行为。

2.现代护士的角色与功能:(1)健康照顾者(2)计划者(3)管理者和协调者(4)咨询者(5)保护者和代言人(6)教育者(7)研究者 3.1900年美国护理杂志首次提出专科护理的概念。 4.护士应具备的资格:

(1)正式护理学校毕业(2)参加护士职业资格证考试(3)申请护士职业注册

5.1993.3.6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4.1.1开始实施,建立了我国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1995.3.6日首次考试。 《护士条例》2008.5.12开始施行。 6.护士应具备的条件技能方面包括: (1)娴熟的技术 (2)敏锐的观察力 (3)协调沟通能力 (4)解决问题能力 (5)自我评价的能力 (6)教学能力 7.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1)思想道德素质

1)具有“三热爱”“一奉献”精神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较高的慎独修养 (2)科学文化素质 (3)专业素质

(4)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第七章 人际关系与沟通 1.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 (1)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偏差: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社会刻板印象 (2)人际吸引

2.护患关系:护患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3.护患关系的性质(性质):

(1)“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关系,是专业性人际关系。 (2)护患关系是一种工作性关系。 (3)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中心。 (4)是一种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5)是一种互动关系。 (6)是一种短暂性的人际关系。 4.护患关系的3种基本模式: (1)主动-被动型 (2)指导-合作型

(3)共同参与性(患者对自己健康状况有充分了解) (4)护患关系模式的转化

5.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分为: (1)初始期(观察熟悉期) (2)工作期(合作信任期) (3)结束期(终止评价期) 6.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 (1)角色模糊(2)责任冲突(3)权益差异(4)理解分歧(5)文化因素 7.沟通的基本要素:

(1)信息背景(2)信息发送者(3)信息、编码与解码(4)信息接收者(5)传递途径(6)信息反馈

8.沟通的层次分为:

(1)一般性沟通(礼节性沟通) (2)事务性沟通(陈述性沟通) (3)分享性沟通 (4)情感性沟通

(5)共鸣性沟通(共享性沟通) 9.常用的沟通技巧:

(1)倾听(2)重复(3)澄清(4)提问(5)反映(6)阐明(7)沉默(8)移情(9)自我暴漏(10)幽默

10.非语言性沟通主要包括:表情体态、触摸、空间距离、环境信息 11.空间距离

美国心理学家霍尓将人际沟通中的距离划分为:(1)亲密距离(2)个人距离(3)社会距离(4)公共距离

第八章 护理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生涯发展(职业发展):一个人的生命过程要经历成长与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也要经历几个相对应可以预测的阶段,每个职业生涯阶段也有一些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或任务。

第九章 评判性思维与循证护理

1.评判性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和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式与形式。 2.评判性思维的组成:

(1)专业知识基础(第一构成要素)

(2)护理经验(护士的经验水平对决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3)认知技能(是评判性思维的核心)

(4)态度(积极的态度是护理实践中进行评判性思维的动力) (5)判定标准(包括智力标准和专业标准) 3.评判性思维的特点 (1)是一个主动思考过程 (2)是一个独立思考过程 (3)是一个提问过程 (4)是一个反思过程 (5)是一个开放过程

4.评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评判性思维是对已知产生质疑;创造性思维是探索创造未来。

5.循证护理: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并根据护士的个人技能和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 其核心是强调证据,要求在严格的科学证据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 6.循证护理的实践程序: (1)发现循证问题 (2)查找证据支持

根据所提出的健康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查找;来自于严谨的随机对照实验的系统评价的可信度级别最高,专家的经验级别最低。

第十章 护理程序

1.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其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护理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是一种系统地、科学地为护理对象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

是一种科学的识别,确认和解决护理对象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有机划得对护理对象提供系统,全面,整体护理的护理工作方法。

2.系统论构成了护理程序的基本框架。护理程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

(1)护理评估(2)护理诊断(3)护理计划(4)护理实施(5)护理评价 4.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全过程。 5.收集资料的目的:

(1)为正确提出护理诊断提供依据。 (2)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3)为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依据。 (4)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

(5)为其它医务人员提供有益信息。 6.收集资料的方法:

(1)交谈法:分为正式交谈和非正式交谈 (2)观察法 (3)体格检查 (4)查阅 7.整理资料: (1)核实资料

(2)整理资料:按马斯洛5个需要层次理论;按戈登11个功能健康形态分类;按护理诊断领域分类。

(3)分析资料 (4)记录资料

1)记录时应客观、真实、准确 2)及时、认真记录:避免错别字

3)记录格式:反应不同专科疾病的特点;清晰;方便护士记录。

8.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中所产生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

9.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1)三部分陈述

P-问题 即护理诊断的名称problem E-原因 即相关因素etiology S-症状和体征 symptoms and signs (2)两部分陈述:多用于潜在的护理诊断,即PE公式。 (3)一部分陈述,即只有P,用于健康的护理诊断。 10.书写护理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1)一个护理诊断只能针对一个健康问题 (2)要有充分的资料作为诊断依据。 (3)明确找出每一个护理诊断的相关因素。 (4)避免将相关因素与临床表现相混淆。

(5)有关“知识缺乏”的表述:“知识缺乏:缺乏…方面的知识” (6)应该是护理职责范围内能够处理的因素。 (7)避免使用引起法律纠纷的词句。

11.根据对生命活动的影响程度将护理诊断分为:

(1)首优问题:直接威胁护理对象生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去解决。 (2)中优问题:不威胁生命,但能导致其身体不健康或情绪上变化。 (3)次优问题:不属于此次发病所反映的问题。 12.排列护理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1)按照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进行排序 (2)注重护理对象的主观感受 (3)分析和判断护理诊断之间的关系 (4)护理诊断顺序的可变性

(5)“潜在的护理诊断”和“潜在并发症”的排序 (6)科学的安排和解决护理问题 13.书写护理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1)目标应以护理对象为中心 (2)目标要有明确针对性

(3)一个预期目标只能出现一个行为动词 (4)目标必须具有现实性、可行性 (5)目标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的 (6)目标不应超出护理范围

(7)目标应由护士和护理对象共同制定 (8)关于潜在并发症的目标 14.实施后记录的要求:

(1)护理记录要及时、准确、可靠地反应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及其进展状况 (2)描述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体现动态性、连续性

(3)记录要客观、具体,避免使用含糊、不明确的词句,以免引起歧义 15.实施后记录的方式: (1)P-问题problem (2)I-措施intervention (3)O-结果outcome 16.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贯彻“整体”观念 (2)注重科学性 (3)注重安全性 (4)注重灵活性 (5)不盲目执行医嘱 (6)鼓励护理对象参与

18.护理评价:是将护理对象的健康状态与护理计划中的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并做出评定的过程。 19.护理评价的步骤: (1)收集资料

(2)对比标准,评价目标是否实现

可分为三种情况:目标完全实现;目标部分实现;目标未实现 (3)分析原因 (4)重审护理计划

第十章 护理程序

1.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其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护理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是一种系统地、科学地为护理对象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 2.系统论构成了护理程序的基本框架。护理程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

(1)护理评估(2)护理诊断(3)护理计划(4)护理实施(5)护理评价 4.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全过程。 5.收集资料的目的:

(1)为正确提出护理诊断提供依据。 (2)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3)为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依据。 (4)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

(5)为其它医务人员提供有益信息。 6.收集资料的方法:

(1)交谈法:分为正式交谈和非正式交谈 (2)观察法 (3)体格检查 (4)查阅 7.整理资料: (1)核实资料

(2)整理资料:按马斯洛5个需要层次理论;按戈登11个功能健康形态分类;按护理诊断领域分类。

(3)分析资料 (4)记录资料

1)记录时应客观、真实、准确 2)及时、认真记录:避免错别字

3)记录格式:反应不同专科疾病的特点;清晰;方便护士记录。

8.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中所产生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

9.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1)三部分陈述 P-问题 即护理诊断的名称 E-原因 即相关因素 S-症状和体征 (2)两部分陈述:多用于潜在的护理诊断,即PE公式。 (3)一部分陈述,即只有P,用于健康的护理诊断。 10.书写护理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1)一个护理诊断只能针对一个健康问题 (2)要有充分的资料作为诊断依据。 (3)明确找出每一个护理诊断的相关因素。 (4)避免将相关因素与临床表现相混淆。

(5)有关“知识缺乏”的表述:“知识缺乏:缺乏…方面的知识” (6)应该是护理职责范围内能够处理的因素。 (7)避免使用引起法律纠纷的词句。

11.根据对生命活动的影响程度将护理诊断分为:

(1)首优问题:直接威胁护理对象生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去解决。 (2)中优问题:不威胁生命,但能导致其身体不健康或情绪上变化。 (3)次优问题:不属于此次发病所反映的问题。 12.排列护理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1)按照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进行排序 (2)注重护理对象的主管感受 (3)分析和判断护理诊断之间的关系 (4)护理诊断顺序的可变性

(5)“潜在的护理诊断”和“潜在并发症”的排序 (6)科学的安排和解决护理问题 13.书写护理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1)目标应以护理对象为中心 (2)目标要有明确针对性

(3)一个预期目标只能出现一个行为动词 (4)目标必须具有现实性、可行性 (5)目标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的 (6)目标不应超出护理范围

(7)目标应由护士和护理对象共同制定 (8)关于潜在并发症的目标 14.实施后记录的要求:

(1)护理记录要及时、准确、可靠地反应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及其进展状况 (2)描述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体现动态性、连续性

(3)记录要客观、具体,避免使用含糊、不明确的词句,以免引起歧义 15.实施后记录的方式: (1)P-问题 (2)I-措施 (3)O-结果

16.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贯彻“整体”观念 (2)注重科学性 (3)注重安全性 (4)注重灵活性 (5)不盲目执行医嘱 (6)鼓励护理对象参与

18.护理评价:是将护理对象的健康状态与护理计划中的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并做出评定的过程。 19.护理评价的步骤: (1)收集资料

(2)对比标准,评价目标是否实现

可分为三种情况:目标完全实现;目标部分实现;目标未实现 (3)分析原因 (4)重审护理计划

第十一章 护理理论 1.奥瑞姆—自理理论 2.自理理论内容:

(1)自理理论:自理;自理能力;自理需要;治疗性自理需要 (2)自理缺陷理论:是整个理论的核心部分

是自理能力不足时出现的治疗性自理需要与自理能力之间的差异。 (3)护理系统理论:(选择题) 完全性补偿系统 部分性补偿系统 支持—教育系统 3,.罗伊—适应模式 4.适应模式基本内容:

(1)刺激:主要刺激;相关刺激;残余刺激 (2)适应水平

(3)应对机制:生理应对机制;心理应对机制

(4)适应方式: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赖 (5)应对结果:适应性反应;无效性反应 5.适应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一级评估

生理功能方面的无效性反应 自我概念方面的无效性反应 角色功能方面的无效性反应 相互依赖方面的无效性反应 (2)二级评估

对引起反应的刺激进行评估 (3)护理诊断 (4)制定目标 (5)干预 (6)评价 6.纽曼—系统模式 7.系统模式的内容: (1)机体防御机制 应变防御线(弹性防线) 正常防御线 抵抗防御线 (2)应激源

(3)反应与护理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减少个体与应激源接触,增强应变防御线抵抗力 二级预防:发现早期症状,对症治疗

三级预防:再适应,再教育防止复发,维持稳定

第十二章 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2.健康相关行为:指人类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1)健康行为:

特征:1)有利性2)规律性3)合理性4)同一性

分类:1)基本行为模式2)预警行为3)保健行为4)避开环境危害5)戒除不良嗜好 (2)危险行为

3.健康教育者应具备的能力 (1)评估健康需要的能力

(2)设计,组织与实施健康促进规划的能力 (3)评估健康促进计划实施效果的能力 (4)开拓健康教育资源的能力 (5)健康信息传播的能力 4.教与学的三个领域 布卢姆——目标教学

(1)认知领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情感领域:接受与注意,反应,价值内在化 (3)技能领域:模仿,操作,自动化 5.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一)知信行模式

知(基础) 信(动力) 行(目标)

(二)健康信念模式 经历三个阶段:

(1)获得“暗示”(提示因素) (2)知觉到威胁

(3)对行为效果的期望:知觉到利益,知觉到困难

(三)行为转变阶段模式

(四)保健教育过程模式:评估阶段,执行阶段,评价阶段

6.健康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7.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护士是健康教育具体的组织者和实验者 (2)护士是健康教育的联络者 (3)护士是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者 8.确定教学内容: (1)疾病的防治知识 (2)日常生活起居 (3)心理健康 (4)合理用药

(5)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教育 (6)健康行为的干预 9.教育计划实施的原则 (1)患者需要优先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整体性原则

第十三章 文化与护理

1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2.文化的构成: (1)价值观

(2)信念和信仰:中心信念是牢固的根本性信念,是决定人们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 (3)习俗: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反应 包括饮食,沟通方式,家庭,传统医药等 3.文化的特征 (1)超自然性 (2)超个人性

(3)地域性与超地域性 (4)时代性与超时代性 (5)文化的象征性 (6)文化的传递性 4.文化的分类

(1)根据文化现象的不同特点分类:硬文化,软文化

(2)根据文化的固有性质及其与社会关系不同分类:专业文化,社会文化 (3)根据文化的功能属性分类: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信息文化,人本文化 5.文化休克的原因 (1)风俗习惯 (2)活动差异 (3)态度与信仰 (4)沟通交流 (5)孤独 6.文化休克的分期

兴奋期,意识期,转变期,接受期7.跨文化护理的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2) 以因人施护为主导(3) 以康复为主旨(4) 发挥文化的正面效应

第十四章 护理与法律

1.卫生违法:是指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组织或个人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破坏社会公共卫生秩序和卫生关系的行为。

2.卫生法律责任:是行为主体因违反卫生法律义务或未正当行使权力而应当或必须承担的不利后果,是卫生法律法规的一个有机的构成部分。

3.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4.护理法:是卫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地方以及专业团体等颁布的关于护理人员的资格,权力,责任和行为规范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的总称。 5.护理立法的意义: (1)促进护理管理法制化

(2)有利于切实保障护士的执行权益 (3)有利于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 (4)有利于维护护理对象的正当权益 6.护理工作的法律范围主要包括: (1)护理质量标准 (2)执业资格 (3)执业许可

7.护理差错: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给患者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

8.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护理规范,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9.护理事故:因护理原因导致的医疗事故。

10.护理纠纷:是患者在医院接受诊疗和护理后发生不良后果,并因此与医院就这些不良后果的产生原因,性质及因果关系等方面的分歧或争议。 11.护理事故的分级:

(1)一级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伤残疾的

(2)二级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严重功能障碍的 (3)三级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一般功能障碍的 (4)四级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它

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导论

护理学导论复习资料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护理学导论》作业题

护理学导论重点总结

护理学导论案例分析

《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