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因地制宜,强化效能,不断完善支农政策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3: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因地制宜,强化效能,不断完善支农政策

临淄区位于淄博市东部,辖14处乡镇(街道),442个行政村居,总面积6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万亩,总人口60万,其中农户10.1万户,农业人口36.3万。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依法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力促进了全区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统筹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农业财政工作中,我们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思维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科学合理地配置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促进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和农村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农业、财政部门的有效工作,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面貌显著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不断扩大农业财政资金惠及“三农”的领域 一是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了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加快高标准、长效型、旱涝保收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农业抗灾能力。重点支持了节水灌溉、设施修缮,

1 完善了水利基础设施,加大对(水利排险、清淤治理投入、农田排灌及水资源供给、提高抗旱能力等具体情况)。

二是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通过科技服务等措施,使财政支持的每一个重点农业项目都有科技支撑。加强科技培训,广泛开展对广大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大对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农村市场及信息体系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了喻屯镇甜瓜批发市场建设,培育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和营销队伍,支持信息入乡到企到村,建立了完善的农村信息网络体系。

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支持以接庄镇、长沟镇为重点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和抗灾能力。鼓励和支持廿里铺镇、喻屯镇广大农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通过贴息等方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做强做大。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力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四是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积极推动和促进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集中连片,提升区域内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大力支持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市场需求,创新管理机制,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示范项目区域布局,支持扩大农产品标准生产示范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规模。培育市场竞争能力强、效益水平高的优势产品和优势产区。

2 五是支持公益性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小麦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鼓励农民优优化种植结构,促进收入稳步提高。积极争取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的投入,及时足额发放补贴资金;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投入,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范围和规模。认真实施了全区的测土配方施肥工程,重点扩大检测面积。在户用沼气池、村村通自来水等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方面,继续加大投入,积极探索新的筹资措施,通过贴补的方式,推进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和调动社会资金力量,加快了我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步伐。切实提高农业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重点强化抗旱防汛能力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应急防治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步伐,顺利完成了每年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2800人的任务。

六是进一步做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工作。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加强以“选准项目”为核心的事前监管,严把立项关,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制度和财政无偿资金县级报账制,确保资金规范、安全、有效地使用。认真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工作质量考评和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高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二、切实提高农业财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我区农业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

3 中心,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努力探索农业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新机制,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一是创新投入机制,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我区经济总量小、人均财力水平低,加快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单靠财政的有限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我们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资金安排上做到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重点支持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因势利导,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综合利用补助、贴息、奖励等手段,建立农业投入激励机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社会资金、城市资金向农村流动,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宽领域的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二是健全有效的资金管理使用机制,充分发挥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机制,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完善项目库管理制度,加大对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防止和杜绝截留、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确保了财政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

三是完善部门综合预算编制,积极支持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按照财政公共支出改革的要求,规范和完善部门综合预

4 算的编制,根据部门预算编制的新标准、新口径和新规定,建立专项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制度,按预算级次进一步细化项目支出内容,优化支农支出结构,规范项目申报、审批程序,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提高部门综合预算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管理和执行工作,确保支农预算编制科学化、执行规范化。积极与农业部门协调和配合,合理布局支农项目,做到项目早谋划、早实施,资金早下达。及时进行农业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分析,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财政农业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四是强化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农业财政工作水平。我区农业财政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吃透中央和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立足我区“三农”实际,切切实实地分析当前我区“三农”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好地支持、服务于我市的新农村建设。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加强现代管理手段的学习,不断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要健全和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讲政治、讲正气、业务强、作风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农财干部队伍。

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顺利实施。

为切实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监督,逐步建立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运行机制,按照省、市关

5 于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的工作部署,我区全面启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

一是加强领导,务求实效,成立任城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区财政局会同市直农口有关部门成立了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各单位分管领导、财务主要负责人参加。成员单位及其他农口部门派联络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科。区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等单位各派出一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我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全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正式启动。正在按照工作部署和要求,有条不紊开展各阶段的工作。

二是制发《关于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按照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关于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的工作部署,结合今年我区农业财政工作实际,区财政局制定并下发了《济宁市任城区关于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的实施方案》,通知对我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此项活动从4月开始到11月结束,分为动员布置、制度清理、重点检查、献计献策、总结巩固五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机加强资金监管和规范部门预算。

三是提高认识,积极配合。农业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关系到各项支农方针政策的落实,关系到我区农

6 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效果。在管理年活动中区财政局与各农口单位充分认识农业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了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配合财政部门,按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的要求和工作部署,顺利实施管理年活动的各项要求。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完善支农项目申报制度。根据近年来财政支农项目申报工作近年来开展情况,认真查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财政支农项目申报办法,明确了各项目财政支农项目申报标准、申报范围、申报单位所需资格等一些列条件。其次实施农业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我区结合我区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根据《济宁市农业专项资金实施县级报账制管理办法》,制定了《任城区农业专项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明确了农业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账的范围、程序、职责分工、监督管理。另外,根据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我区财政部门与农口各单位紧密配合,对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清理,与各项制度规定统一装订成册,并调整完善和制定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并且在活动实施中,各参与单位相互监督,对相关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或抽查,对查出的问题即时整改,确保制度在执行中不走样。

五是强化对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我们与区非税收入管理局合作配合,对我区各项农业专项资金进行了一

7 次专项检查,重点强化了对公告公示制度落实情况与资金拨付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查找农业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促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科学化、使用规范化、效益最大化。

四、进行了支农资金整合有益探索。

支农资金整合意义重大。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分散现象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因此,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非常必要。一是有利于逐步规范政府支农资金投向,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有利于促进政府及其部门转变职能,克服“缺位”和“越位”现象,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三是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支农资金的整体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我区认真分析各项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规模及用途,结合我区实际进行了支农资金整合的尝试,在年初预算中,围绕“村村通自来水”建设项目整合安排水利专项资金800万元,围绕“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工程整合安排农业专项资金200万元,使各项支农专项资金捆绑使用,使分散的农业专项资金共同作用于一点,发挥了支农资金“重拳”效应。

但是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若

8 要真正推开,困难依然很大。整合从一定程度上是对现有部门利益格局的调整,而各部门对其所管支农资金的管理有各自相应的制度,现行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不统一,要求不统一,部门利益分割,支农资金统筹使用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等等,这些都加大了整合支农资金的难度。

以下是我区关于支农资金整合的几点认识,恳请上级财政部门给予指示,并希望兄弟县区提出宝贵意见。

(一)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组织者、管理主体应定位给谁。按照财政部印发的《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规定,“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要切实担负起整合资金的责任”,“县级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支农资金整合的协调作用”。通过该项规定,不难看出,国家政策规定进行支农资金整合的主体应该是县级政府,而不是财政部门,实事上,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单靠财政部门一家也是难以完成的。财政部门只能作为职能部门,“配合有关部门研究确定本县(区)农业农村发展重点,根据发展重点和本地实际,研究提出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区域和项目,积极做好政府的‘决策参谋’”。那么在支农资金整合过程中,财政部门的地位是什么,职责是什么,这些概念现在仍然比较模糊,需要各级部门积极协商,加强沟通,统一认识。

(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整合的具体范围是什么。财政

9 支农资金量大,管理级次多,用途广泛而散乱,尤其是县级渠道多,项目少,资金小,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到底哪些资金可以纳入整合范围,那些资金不能纳入整合范围,对此,财政部在《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中,指出“除救灾资金、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等特殊用途资金外,财政部门管理分配的支农资金以及农口部门单位预算中用于项目的支出,都可以纳入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这条规定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名词“特殊用途”并没有给以解释清楚,按照常识,支农资金大部分都是有特定用途的,向小型农田水利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提升优势农产品资金等等可以纳入整合范围,这些是没有问题,那小麦良种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这些资金是否能纳入整合范围呢?加之由于各地农业生产实际不一样,各项支农支出也不尽相同,这个又为各县区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带来了不变。

(三)管理应以县(市、区)为主,现行政府支农投资程序是县级向市、省有关部门申报项目,由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后,把项目和资金下达到县级有关部门实施。这种方式的弊端,一是财政支农资金层次多、渠道多,各级相关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二是项目从上报到批复,一般需几个月,时间太长,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结构,县级对本辖区的“三农”情况掌握最清楚,因此,政府支农投资的管理方式应当从省市相关部门管理为主改为以县(市、区)管理为主。

(四)资金整合使用。现行财政支农资金实行的是按部门分头管理和按级次分层管理的模式,有限财政资金分散使用,支农效益不够显著。除无大项目外,一般性财政支农项目整合应从省市做起,省市各相关部门应以指导和监督为主,切块下拨到县(市、区),有县(市、区)级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统一规划,整合使用,责任到人。这样能够减轻上级财政及相关部门的工作量,缩短项目报批时间,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全面实行县级报账制。从农业综合开发县级报账制实践看,县级报账制是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措施,县级报账使相关部门职责分明,各负其责,相互监督。

(六)切实加强监督机制。一是要项目公示,项目实施要有群众代表参与,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真正的把事办好。二是坚持原则,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制度,严格规范施工。三是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真正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00七年七月二十四日

惠农支农政策

支农政策提纲

财政支农政策

财政支农政策

财政支农政策

支农政策调研

财政支农政策宣传材料

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国家支农政策选集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料

因地制宜,强化效能,不断完善支农政策
《因地制宜,强化效能,不断完善支农政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