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饲料生产企业管理制度之三

发布时间:2020-03-02 23:57: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饲料生产企业管理制度之三

检验化验制度、

对饲料原料和产品营养成分及毒物的检测,能为公司生产出营养价值高、质量稳定的饲料提供有力保障。为此,公司对进厂原料及饲料产品建立以下检验化验制度。

一、化验室管理制度

1、目的是规范实验室管理,保证试验环境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条件。主要适用于实验室管理。责任人为实验室负责人、检验员。

2、化验室必须保持整洁和安静,保持良好通风。

3、严禁在化验室内吸烟、饮食、饮水、喧哗、打闹、娱乐。

4、所有仪器、物品必须摆放整齐,便于使用,不得随意改动。

5、实验室内试剂应有规范的标签,按试剂要求的条件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单独存放。

6、检验人员要严格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下班前要断水、断电、断气,做好安全检查。

二、样品抽取管理制度

1、目的是规范取样工作。主要适用于检验部门对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检验的取样工作。责任者为质检人员。

2、取样原则:要保证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随机性、一致性、真实性。

3、取样时间:检验部门接到原料部、车间、仓库的通知后,要及时采样。

4、取样方法:固体原料、辅料用取样钎,取出量至少为需取样量的四倍,按四分法分样。液体原料、辅料用两头开口取样管缓慢插到桶底,然后用食指压紧上口,移出取样管,放入样品容器中,保证样品均匀具有代表性。

5、取样数量:取样数量决定于被抽物料的总件数。每批产品总件≤10时,每件都需取样;总件为10~100时,取样量为 10;总件为100件以上时,取样量在 10的基础上每增加100件多取3件。

6、取样后应及时将样品装入瓶(袋)中,密封,并贴上标签,写明品名、批号等信息。取样完毕,在每件被取样的包装上贴上标志(已取样)。

7、采样后应及时填写采样记录,如:品名、生产日期(批号)、数量、规格、采样日期、采样人、备注等。半成品、成品在车间或成品库中按批随机采样,采样量由产量决定。

8、采样人员采样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样品污染。采样工具或容器,在采样完毕后,应清洗干净,晾干,妥善保存,防止污染。

三、样品检验分析判定制度

1、目的是保证原料合格进厂、半成品合格进入下一生产环节、成品合格出厂。主要适用于本厂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责任人为品管部负责人、检验员、成品仓库保管员、质监人员。

2、出厂成品、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及购入的原料一律由质量管理部门按企业内控标准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不得漏检。

3、质检员根据规定对原料、成品、半成品进行抽样,填写抽样记录,及时送至化验室。

4、检验人员必需严格按标准、规程认真操作,各种检验应作好原始记录,确保分析结果准确、真实、有效。

5、检验过程中发生故障或出现某种外界干扰(如停电等),必须立即中断检测,故障排除后,重新检测。

6、检测原始记录保存2年以后,由品管负责人同意方可销毁。

7、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是单位的技术秘密,不得泄漏。

8、成品、半成品每批抽检一次,结果通知品管部。检验合格的原料,结果通知品管及保管入库使用。不合格原料填写“不合格原料通知单”交至原料部及品管部。

9、检验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检验室的仪器设备正确使用,按期维护,保证水、电、气的安全。

四、检品复检和比对试验制度

1、目的是建立样品复检制度,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适用于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复检。责任人为检验员、质检员、复核人、检验负责人。

2、样品经检验不合格,或检测平行样结果不平行、须复检或重做。

3、复检前要首先核对试剂、试液是否有异常,是否在规定的有效期之内,仪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人员操作是否正确,时间(加热、恒温、灭菌)限制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进行复检,复检结果有效。

4、复检合格并找出原因,可判定合格;若未找出原因,应再安排另一位检验员检验,如结果合格,才可判定为合格。

5、若出现不合格,应报告质检负责人,指定第二人复检,如复检结果与第一次一致,则报不合格;若第二人复检合格,且找到第一次不合格的原因,可判定合格;若未找出二人差距原因,须报告质检负责人,重新取样复检,批准后由质检员重新取样,检验员与复检员一起复检,若合格,判定为合格;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

6、对于原料,如供货方提出异议,并拿出“合格证明”,经品管部负责人同意后,双方重新取样一同检验,以后一次结果作为最终判定。如双方检验结果不一致,可送权威部门仲裁检验。

五、检验结果校核和报告制度

1、目的是确保检验记录正确、规范,结论准确。适用于所有检验结果的校核。责任人为校核人、检验员。

2、校核人应具有与检验员一样的资格;检验员填写完检验原始记录后,交校核人校核,未经校核人校核并签名的记录仍处于未完成状态,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3、校核人根据检验项目的操作规程进行校核。校核内容有:检验项目是否完整、不缺项,书写是否工整、正确,检验依据与检验指令用标准是否一致,计算公式、计算数值是否正确,实验记录填写是否完整、正确,检验员是否签名等。

4、原始记录均符合规定要求,校核人可签字,否则待检验员按要求改正后再校核签名,或报检验负责人令其改正。

5、属于校核内容范畴的项目发生错误由校核人负责;属操作差错等问题由检验员负责。校核工作应及时、认真完成,不得拖延。

六、饲料标签签发制度

1、产品经检验(不一定经过检测)合格才可允许出厂。

2、按照当班产量核发标签的数量。

3、检验员要在饲料标签上加盖“检验合格章”或有检验员标记的印记,这样的标签才是合格的标签。

七、化学试剂安全贮存制度

1、目的是确保化学试剂安全、合理存放,利于管理和使用。适用于化学试剂的存放与管理。责任人为检验负责人、检验人员。

2、化学试剂应存放在化学试剂贮存室内。室内应阴凉避光,防止太阳光直射,使室温偏高造成试剂挥发、变质、失效等。

3、室内严禁明火,消防灭火器材完备。

4、盛放化学试剂的橱柜应防尘、耐腐蚀、避光,且取用方便。

5、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化学物品,严禁在同一柜内存放。

6、毒品及危险品应单独存放。

7、配制好的各种化学试剂均应封口,贴好标签,合理摆放。

8、剧毒试剂应双人双锁专柜管理,设专帐保管。使用时由检验负责人批准。

八、仪器设备检定和管理制度

1、目的是有效管理仪器设备,使仪器正常运行,确保检验分析数据准确。适用于检验用仪器设备。责任人为检验部门负责人、检验员。

2、对所有检验用仪器设备建立档案和使用记录。

3、档案内容包括: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管理人、使用人、说明书、设备清单、安装位置、维修保养记录等。

4、使用记录应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使用前仪器状态、测试项目、测试样品、使用后仪器状态、备注等。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检查,并做好记录。

5、存放条件应满足仪器的要求,如温度、湿度、是否避光等。每种仪器都有特定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先熟悉仪器性能,才能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6、为保证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分析仪器、必须定期进行检定。仪器一旦出现故障,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其他任何人不可对仪器进行拆卸。

7、维修完毕,由维修人员填写维修记录,存入仪器档案。

8、检验人员使用仪器操作完毕后,及时关机,填写使用记录,台面整理干净后方可离去。

九、玻璃仪器管理和洗涤制度

1、目的是有效管理玻璃仪器,确保检验分析数据准确。适用于检验用玻璃仪器。责任人为检验部门负责人、检验员。

2、玻璃仪器要分类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使用后按要求清洗、晾干,定量玻璃仪器要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十、检验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

1、目的是规范检验记录的书写要求。适用于检验记录。责任人为检验负责人、检验员。

2、检验员书写检验原始记录要完整,无缺页损角。

3、有检验数据、计算公式。有检验员、校核人签名(全名)。

4、字迹清楚,色调一致。书写正确,无涂改。错误处用横线划去,并在改正处签章。

5、有判定依据,由检验结论,无漏项。质量检验记录过样品保存期一个月后,交品管部负责人妥善保存,并做好相应记录。

6、检验记录应保存至样品有效期满后一年,无有效期的应保存三年,经品管负责人批准方可销毁,并做记录。

饲料企业生产管理制度

饲料生产企业管理制度1

四、饲料生产企业管理制度

饲料生产企业管理制度之五

饲料生产企业承诺书

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

饲料企业

饲料经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饲料生产企业恶臭解决资料

饲料采购管理制度

饲料生产企业管理制度之三
《饲料生产企业管理制度之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