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雨霖铃教

发布时间:2020-03-04 00:34: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雨 霖 铃 教 案

叶县二高 郭玫

知识目标:

1.了解柳永及其词作风格;

2.鉴赏意象,反复诵读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及凄清意境; 3.体会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相济的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在诵读体味的过程中学生提高的审美能力;

3.通过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的整合,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情感目标:

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并提升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鉴赏融情于景,虚实相济的艺术手法,品味意境。 2.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教学方法:诵读法 探究法 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准备:

PPT 《雨霖铃》MTV 《雨霖铃》配乐朗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离死别都是人间最伤心的事情,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创作中经久不衰的主题。我们曾体味过荆轲赴国难时“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别,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友人之别;焦仲卿与刘兰芝“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夫妻之别。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宋代词人柳永与他的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恋人之别。

二、柳永简介(幻灯片展示)

柳永 (约987--约1053),原名柳三变,字耆(qí)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北宋崇安(今福建崇安)人。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他的词大多缠绵悱恻、婉丽多姿,有“豪苏腻柳”之称。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2.释词牌

《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来是唐代教坊大曲,一作“雨淋铃”。相传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平定叛乱后,唐玄宗北还入蜀,到了斜口的时候,霖雨连日。《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

三、诵读指导

1.派学生代表朗读;另外的学生进行评点。 2.教师指导

3.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沉浸在离愁别绪的伤感氛围里。

通过听读,我们知道,这首词的节奏应是怎样的?(舒缓)应以怎样的感情来读比较好些?(惆怅、伤感、哀怨)

4.学生一起有感情读这首词。

四、整体感知

学生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明确:上阕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恋人在都门外长亭依依惜别的情景;下阕是词人想像别后的羁旅生活。

五、具体赏析

(一)赏析上片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开头这三句写什么?是景是情?景有什么特点?从中看出作者是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环境描写具体细腻,既创设了悲凉、凄清的气氛,也烘托了词人悲凉、伤感的情怀,定下了全词的基调。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这三句写什么?为什么“帐饮无绪”?

明确:写饯别宴饮的情况。“留恋”正面写不忍想别,“催发”侧面写不得不别; 这几句充分展现主观愿望与客观情况的矛盾,使别情达到高潮。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描绘出一什么情景?

明确: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极其微妙的内心情怀。言语已无法表达此时的离情别绪。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几句是写什么?

明确:留恋的心理。全句写景,但处处是情,由此景我们可以想像到词人在沉沉暮霭下,在广阔的楚天下的压抑、孤寂之情,

5.学生深情背诵上片。

(二)学习下阕,重点鉴赏典型诗歌意象。

1、请找出下片中的写景句和抒情句。抒情句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抒情句

①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凄苦)

②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孤寂,凄苦)

2、写景句中写了哪些景?是实写或是虚写?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

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酒:

醉不成欢惨将别 —— 白居易(《琵琶行》);愁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念奴娇》); . 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 “年年柳色,灞陵送别”(李白〈忆秦娥〉);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西《杨柳枝》)“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周邦彦〈兰陵王〉); “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方,“烟柳断肠处”道明了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

风: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的《蝶恋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月: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辛弃疾《满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总结:清晨,一夜漂泊的词人从宿醉中醒来,看到,岸边杨柳,西风吹拂,天边残月依在。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短短七字就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字字是景,字字含情。以真景写虚幻的设想,以虚幻的设想表达真实的情感,把这首词推到一个完全崭新的境界。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3.学生齐读下片。

六、一归纳本词的主要的写作技巧:

明确:1. 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一切身外景皆为词人心中情。词人可以触景生情,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因情设景;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总之,词人把自己或喜或忧、或兴或悲、或乐或哀、或轻松或沉闷、或高亢或低回等感情倾注在所写之景上,使此景含有此情或用此景衬托此情。

2.虚实相生的妙用是本词的显著特色,实在的景物写虚幻的设想,实在的景物表达抽象的情丝,实在的景物为抽象的情丝。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使得本词自然如行云流水,丰满如朝霞春山。

3.白描手法 使用通俗的语言来壮难壮之景,达难达之情,使读者觉得语语都在目前,感同身受,极大的增加了它的读者,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七、课文小结

1.《雨霖铃》是一首写离情的词,词人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法,达到了震颤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全词抓住一个“别”字。“都门”“长亭”是别离的地点,清秋节是别离的时间,“帐饮”是别离的酒宴,“寒蝉”是别离时凄苦的环境,“骤雨初歇”“兰舟催发”不得不别,“留恋处”不忍相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别情凄苦,语言不能表达;“念去去”及整个下片四层意思都写别。艺术的安排以时间为经,从事实为纬,即:都门饯别,执手相别,再说离别,清秋伤别,推想明晨,设想经年。

2.播放MTV,展开联想和想像置身诗境中。

八、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比较阅读柳永的《雨霖铃》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注意体会两首词在写、抒情、风格上的区别。

雨霖铃教学案

雨霖铃

《雨霖铃》

雨霖铃

雨霖铃

雨霖铃

雨霖铃

雨霖铃

雨霖铃

雨霖铃

雨霖铃教
《雨霖铃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