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莱芜市城乡规划和住房保障一体化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2 18:36: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住房保障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莱芜市人民政府2009年01月14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住房保障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莱芜市人民政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工作的主线,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取得了明显效果,莱芜市城乡规划和住房保障一体化工作汇报。08年10月份,省委、省政府将我市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市。为开展好试点工作,市委、市政府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提出了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服务等六个一体化建设。下面,我主要汇报一下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建设系统的工作情况。

一、突出四个重点,促进统筹发展一是重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我们把全市城乡2246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以解决城乡产业布局、人口布局、用地布局、空间布局、生态环境、资源配置、设施建设、政策配套等八个问题为重点,编制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规划了北部生态旅游、西部姜蒜加工储运、南部钢铁加工物流、东部生态农业、中部都市经济区五大产业板块,和高新区、雪野旅游区、钢城经济开发区、莱城工业区等四个功能区,覆盖全市市域面积,搭起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框架。通过新一轮城区、镇、村和居民点布局规划,将全市1070个行政村规划为480个新的社区居民点,在全市形成了中心镇引领、重点镇支撑、市镇村联结、新型社区呼应的城乡空间新格局。二是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按照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联网对接的要求,我们以城市道路和村村通油路工程为重点,加快城乡道路结构网络化建设,构建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镇连线、村庄连线主次互补的交通网络;以提高绿化覆盖率和园林绿化水平为重点,在城乡结合部建设了占地640亩的综合性植物园,在各乡镇驻地建设了占地10亩以上的中心公园和绿化广场,并通过河道沟渠两岸绿化及城市周边山体绿化,将城乡绿化有机相连,构成了城乡一体化生态体系,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城乡森林覆盖率达到33.1%;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新上一批节能环保天然气公交车,使城市公交线路拓展延伸到8个乡镇,城乡之间形成了公共汽车、公交客车相互补充的公交网络;逐步将热力管网和天然气管线向乡镇延伸,并完成了对农村集中居住区供暖供气的规划设计;突出了乡镇驻地主要干线和中心村亮化工程,将城市亮化沿城镇连线向北延伸至与章丘交界处,向南连通到了钢城,各乡镇驻地、中心村主要街道都安装了路灯,每一个村都有了亮化一条街;结合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努力将城市自来水管网向周边乡镇敷设延伸,在偏远乡镇逐步建设小型供水设施,目前村村通自来水率达到83%。同时在市区规划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计划在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雪野旅游区和部分重点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在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天然气供气工程;以打造水系精品为重点,在完成65公里牟汶河、3公里孝义河治理的基础上,高标准治理了青草河,并对市区内其他河道沟渠进行了规划设计。在乡村,推进了全市58个小流域、295条河流的综合治理,巩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三是重点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按照城市管理职能向镇村延伸的总体要求,我们进一步健全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镇管理体系,着力实现城市执法队伍向乡镇延伸。在职权下放但不改变执法主体、转变职能又不增加乡镇编制的情况下,采取业务领导与双重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2个大型企业内相继组建了执法队伍,目前基层执政上岗执法人员已达107人,使城镇管理行政执法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我们还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配套联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按照村收集、镇集中、市处理的模式,重点推进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通过四个机制的建立完善,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确定29家垃圾清运公司,按照每3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的要求,全市配备农村保洁人员2696名,每天可清运农村垃圾近400吨,形成了农村垃圾集中治理网络,全市农村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镇村环境明显改观。另外,我们还建设了沟通快捷、反应迅速、分工明确、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基本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和动态化。四是重点推进城乡住房保障一体化。在深化城中村改造和商品房建设的同时,按照农村居住布点规划,本着迁村并点、集中居住,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完善功能、提升形象的原则,大力实施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全市已规划审批农村居住区50个,总建筑面积868万平方米,可安置农村居民近5万户、20余万人。08年已完成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5000多户农村居民入住居住区,09年计划开工120万平方米,竣工67万平方米,安置居民6000户。住房保障方面,我们进一步深化货币直补政策,在全省率先将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农民工家庭和城中村居民,真正实现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全覆盖。同时,我们正在研究将保障范围扩大到农村居民的相关政策,计划对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无房或现居住危旧房屋的农村低保户、不宜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户,以及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发放住房修缮补贴或租房补贴;对符合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农村住房困难家庭适当发放购房补贴,力争在全市形成覆盖城乡的住房保障网络,工作汇报《莱芜市城乡规划和住房保障一体化工作汇报》。

二、坚持四个原则,注重把握导向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住房保障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中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按照有利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不搞政绩工程,注重把握导向,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强化政府及职能部门在宏观调控、综合协调、政策指导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筹集、项目运作方面的能动性,创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考虑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实际承受能力,不加重财政和农民负担。坚持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每一项工作,我们都做到规划先行、分清缓急、试点带动、重点突破、稳步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实际,尊重民意,根据各地情况和实际需要,鼓励探索不同的发展路子,确保公众受益,赢得基层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三、强化四个体系,确保顺利推进为了推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住房保障一体化顺利实施,工作中我们强化了四个体系建设。一是强化规划政策体系。以《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为基础,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初步形成了以《纲要》为龙头、规划为先导、政策相配套的规划政策体系。二是强化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由市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建设、执法、规划、房管、水务、交通、电信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了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推进工作;各区、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了统筹协调、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执行顺畅的工作机制。三是强化调度督查体系。建立健全了调度督查网络,完善了相关制度,采取定期督查与明察暗访相结合等办法,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实行动态监控,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四是强化考核监督体系。将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任务纳入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与岗位工作目标同等考核,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经过实践和探索,我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住房保障一体化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建设报》及山东电视台、山东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进行了深入报道。省委、省政府、省建设厅的领导对我们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做法,也给予了充分肯定。11月16日省建设厅与我市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城乡建设促进莱芜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合作协议》,决定给予我市政策、项目、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这为我市统筹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在莱芜召开,更是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措施,不断把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住房保障一体化工作推向深入,力争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中创出典型,为全省城乡建设工作做出新的贡献。http://www.daodoc.com/web/aembly/action/browsepage.do?channelID=1085043271592&contentID=1231899553282《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内容丰富,其重点内容是实施“八个一体化”:(1)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规划形成“一带六片”的结构体系,通过有侧重的“组团”建设,形成挂靠在城市主干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之上的、结构舒展的建设实体。小城镇依托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和主要交通线,以组团式跳跃式“集结”发展,按地域功能单元划分,将现状14个镇、1个乡远期整合成6个小城镇。将城镇规划建成区外的828个行政村集约整合,形成577个新型居民点,其中中心村87个,基层村224个,规划撤并村266个。(2)城乡人口一体化。对人口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分析、预测和判断,2030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160万人,城镇总人口120万人。按照城区—小城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四级城乡居民点布局结构,确定莱城、钢城、口镇新城、雪野新城四个城区总人口105万人,小城镇总人口15万人,农村人口40万人。(3)城乡用地一体化。对市域土地使用作了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地明确各地域单元的土地功能用途,制定了严格的建设用地控制标准,通过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规划期内建设用地规模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将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和规模严格控制在省国土资源厅分配给我市的建设用地指标范围内。2030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05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城、镇、村258.3平方公里,不确定用地43.3平方公里。(4)城乡产业一体化。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规划确定了“六大产业板块”、“三大特色产业板块”等产业布局结构。(5)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规划确定构建城乡生态安全格局,一是斑块镶嵌,即8个森林斑块、4个水源地湿地斑块、3个城镇(人工)斑块。二是廊道相连,即2条河流生态廊道、5条交通生态廊道。三是基质铺垫,主要是农田基质作为生态铺垫。此外,规划对山前生态、基本农田、水土流失等重要的生态影响因素,提出了规划措施。制定了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措施及环卫设施规划等。(6)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对城乡综合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统一规划,作出了综合安排,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资源共享。(7)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对全市城乡学校作出统一规划,2030年全市中小学校191所,小学111所、初中50所,高中30所。卫生设施一体化。将医疗设施分为综合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站等四个等级。(8)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重点对城乡居民就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分别提出了具体措施。

住房保障工作汇报

城乡规划一体化

住房保障工作汇报(.8)

保障性住房工作汇报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工作计划

沐川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深州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襄城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莱芜市城乡规划和住房保障一体化工作汇报
《莱芜市城乡规划和住房保障一体化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