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玻璃杯”材料作文解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12:49: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这是一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二、命题特点

这是一则哲思类材料作文,材料往往具有隐喻性特征,不直接说明道理,一般借用生活中的日常事例,讽喻、劝诫、启迪人们,寄寓深刻道理。

三、立意分析

材料通过玻璃杯装填不同物质,引起人们对于玻璃杯自身的忽视,引导人们思考,人类人生因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等带有低俗色彩的欲望、物质享受、过于计较,从而变得失去人生的方向,以至于完全失去自我。从查标情况来看,学生较多能从这个角度入手。

思路一:从回归原先纯真、质朴的自我、本我来看,可以立意:做最初的自己、回到本来的我、回归自我、找回本我、唤醒自我、保持自我等。

思路二:从回归自我的途径看,可以立意:人生要淡泊宁静、给自己一片心灵天空、不要让心灵遭受蒙蔽等。

思路三:从寻找“变得不是自己”的原因立意:放弃诱惑欲念、澄净心灵等。 本次作文,可以从自身或者他人的角度切入。

迅速打开作文思路,使作文有点深度的技巧之一:学会分解,化大为小,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进行分解

1、怎样才算“真正的拥有自己”

要“真正的拥有自己”,就不能失却人性中的美好的东西,如真诚、善良、守信等,不能失却作为人先天应该具备的品质或性情,如幼儿的活泼好动,青少年的好奇心、创造欲,又如人的爱美、向善之心,表现欲,这一些不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在生命中消逝,不能让世故替代真纯,不能让阴毒替代善心,不能让敌意替代信任,不能让自私自利替代大公无私,不能让嫉妒替代了包容,不能让破坏之心替代建设之意,不能让懒惰替代勤奋,不能让虚荣替代真挚,如此等等。

2、为什么要拥有自己

因为“真正的拥有自己”,我们就能拥有人的天性中许多美好的品质或性情,我们就能在心灵深处守住真善美,就能在各种诱惑中不迷失自己,能把握自己的生命方向,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和谐的人、美好的人。

3、如何真正的拥有自己

(1)不仅要拥有物质,更要拥有精神;(2)不仅要改变“旧我”“小我”,还要守住“真我”;(3)有坚定的信念,有顽强的意志,遇到挫折与打击不动摇;(4)不随波逐流等

附一练作文作为参考,体会思路的打开和行文的严谨: 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所以,人生的第一要事,便是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并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说起来很容易,但是作为十七八岁的青少年,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正确不正确?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正确的道路一定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时代飞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社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很多的地方“虚位以待”,但是我们可能还不了解。不要紧,年轻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了解。重要的是,一定要张开眼睛观察世界,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找寻自己合适的位置。更让我们欣喜的是,慈爱的父母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他们也替我张罗着呢。

其次,正确的道路是符合自身优势的。我们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认识你自己”,相传这是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流传至今,足见其重要。如果我是一块翡翠,就不能去做铺路石;但是,如果我是一条小溪,我也不会羡慕大海的宽广。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弯下腰,捡拾别人不屑的麦穗,在狭小的缝隙中寻找机遇。

达到了以上两点,我想,人生道路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是,当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一路前行的时候,很可能会遇到障碍或者岔路口。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有些岔道口,譬如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的岔道口,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甚至可以影响一生。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之后,开始迷失自我,背离了自己的初衷,远离了正确的方向。那位“懂你”歌星,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吗?所以,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必须坚守自我,耐得住寂寞。

不仅如此,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还需要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这方面,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对我们应该有启发。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麻木不仁的群众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其实,鲁迅学医未必是不正确的道路,但是,他卓越的思想他在更加正确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他的自我超越才成就了他的伟大。试想,假如鲁迅沿着学医的道路走下去,中国或许会多一个出色的医生;但是,一定会少一个思想的巨人,精神的圣者。

我们的人生之路还没有真正开启,但是,我坚信,与其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缪,心中时时揣着“正确道路”的信念,我还会偏离人生的轨迹吗?

四、作文分类

切入分:42分(14+14+14=42)

查标作文在审题方面基本分切题和跑题两大类,从立意方面细化,则可从论证和材料方面区分出高下:

一类文:观点准确,论证集中充分,材料丰富,语言有表现力。

一类:60—52 ( 18 + 18 + 18 = 54 ) 二类文:观点准确,论证偶有游离现象,或不能扣紧论点,或论证不充分,材料尚丰富。 二类:51—42

( 16 + 16 + 16 = 48 ) 三类文:偏离题意;或观点与论证的过程联系不大,或套用材料编故事且无观点。 三类:41—31

( 11 + 12 + 12 = 35 ) 四类文:立意不正确或另起炉灶,与题目无关联如:为梦想而奋斗学习、理想等。 四类:30—0 有的作文文体不清或结构不匀称,若立意准确且有材料,则应根据作文语言等在三类相邻等级(二类或四类)打分。

不提倡对材料的扩写或续写,这类作文有些虽然能做到绘声绘色,但无任何创新,立意应在三类下。

一类文:

拥有自己

雨入花心,各成甘苦,水归器内,各显方圆——金圣叹

人们总是经历了各种俗事,总是抱怨着命运的不济,可何曾想过,事有千百种,自己却只有一个。变的是表象,不变的是内心。拥有自己,便一切拥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终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无敌,孔子执著于己,开创了儒家文化,丰富了中华千年之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正是以此告诫人们,懂得割舍,拥有自己。

怪不得孟子有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正是从自己出发,才造就了成就天下的才志。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佛的原意是“圆满的觉悟”,或许修得这样的开悟,才能到达彼岸。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写道:“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无心月圆。”这是何等的自若与悲悯。弘一法师身为佛门龙象,不知开解了多少人的心扉,他安守佛法,不随红尘变迁,直到临终,仍想着普渡众生。

“智破,自在,放下”,也许便是佛,坐拥自我,放下凡尘。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庄子有语:“水之情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与世无争,这便是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身外之物,终究是无法留住的,惟有守住自己,才能成就大道。

无为方为至为,不争则天下无人能争。

以人事渗之则人命甘苦自成,以人事归之则人心方圆各显,凡事种种,变化蓦测,儒家厚德载物,佛家悲天悯人,道家逍遥不争,如何看待,在于自己,在于心。心若空无一物,则人生风景就无限了。

【精评】

1、立意高远,见识卓越。由儒家到佛家再到道家,强调了内心向我的重要性。

2、金圣叹的话语和主体部分三个小标题串起全文,既起到了结构上的作用,又包含丰富的文化味和深刻的哲学味。

杯中日月

天地如杯,日月经行其中,复起复落;人生如杯,日月照耀其中,患得患失。

在我们出生以前,日月就已无数次地起落,又以我们生的名义卷土重来。一如那句美好得令人心颤的话:“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了世上”,我们自人世初啼,于杯中天地见证朝暾夕晖与阴睛圆缺,在成长与历练中享受美好,更追求着美好——像日月一般永恒地爱与幸福。

而追求,难免追不到,求不得。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别离、爱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日月起落里,我们患得患失,像周国平寓言里的那只兔子,得不到时内心骚动,得到了又害怕失去,求不得放不下,求得了也放不下,迷失了自我。

一切只缘于有时我们追求得太盲目,太不切实际罢了。杯中日月何曾落于杯中?我们的心杯一盏,何能斟尽人间春色,又怎能被蝇营狗苟的利害得失而搅浊了欢乐这杯清酒?

渊明玉杯一盏,自知盛不了折腰的五斗米,便挂令陶彭泽县,一样在东篱找到了他杯中的可盛之物,酿了一生菊香以飨后之来者。子瞻应该是一盏琉璃杯,清透如他的品性,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虽不能抗其永恒而据为己有,但他一样盛满了超脱心境和乐观心性,快意当前,造化之中而不被造化所弄。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地追求心杯中的日月。它不该是名利,那非永恒,会在时间的铁腕下碎为蚕粉;它不该是庸碌,那非生命的意义所在。枉费我们来人世看一遭阳光;它不该是丑恶,那只是魔鬼所爱天使所弃。

我们即使在白昼的魔法里,也不能被俗世的流言蜚语和所谓的是非标准所蒙骗,坚守自我,坚守本真的爱恨,让心杯玲珑剔透,自可明见日月之色,知己所求。

杯中日月,可以有无限春色,也可能被千山暮雪冰封寂静,一切都在于我们于得失中的选择。

天地一大杯,人生一小杯,日月明反其中,我们爱恨盈满,恩仇不减。人生伊始和世界之初一样荒芜,而时间也许没有永恒的尽头,但人生红颜皓首,一样归于虚无。但为这过程的充实,我仅请杯中日月作为见证,花开花落,人生春秋代序,但永有四月天,我将沉稳地走下去,追求心杯中的日月,使这过程充实,充满创造的喜悦,那时我回头,身后必已是灿烂辉煌的杯中世界。

【精评】

1、比喻精到。“天地”“人生”如杯,装些什么,重在选择。渊明的“玉杯”、子瞻的“琉璃杯”写出二人各自的美好的内心世界。

2、构思妙绝。由“天地大杯”到“人心小杯”,由“日月”到“美好的内心”,道出坚守自我,坚守本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排比有力。如“我们应该正确地追求心杯中的日月。它不该是名利,那非永恒,会在时间的铁腕下碎为蚕粉;它不该是庸碌,那非生命的意义所在。枉费我们来人世看一遭阳光;它不该是丑恶,那只是魔鬼所爱天使所弃。”

一瓢饮

芳华无数,你可愿只拈一缕醉?弱水三千,你可愿意只取一瓢饮?——题记

《小妇人》中的梅格曾说:“欲望是无尽的,得到了,便想要更多。”然而,翡翠绛玉,鸾佩香陌,当你有无数的珠宝美玉将自己装扮一新时,柳眉下是否还是你曾经清澈的眼波?

财富是一方潋滟的荷塘,若是陶潜踏进了,他不再是陶潜;权势是一梯玉砌的长阶,若是王维踏上了,他不再是王维。人总是在不断地失去自己与找回自己的路程中踽踽而行,世间太多的芳香醉了人,有太多的流云遮了眼,然而只要褪去浮尘,留得自我分明,你就是强者。

庄周一手挥毫,一手抚琴,《逍遥游》早已落于案头,而梦中的蝴蝶仍在翩跹。道家“无为”的思想是与诸子百家中其他门派思想格格不入的。孔子周游列国、墨子独创机关、韩非一展鸿图,却唯有老庄,守得了寒夜里的一轮明月。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对各国国君不惜忍辱、笑脸相迎,韩非则拘于秦国,自己理想的实现竟是赔上了自己自由与自尊。他们至尊至高,却终究成为了一枚棋子,在棋局里纵横却始终逃不出那一方棋盘。这时的他们还能是他们自己吗?庄周只是一笑,负手而去,洒脱于天地,他没有财富、权势,却留得了自己。

五湖之间,有一人撑篙而来,一舟自在,那人也是一副自在的神态。范蠡助勾践一成王业后,便归于这一片碧波荡漾。勾践一成王业,最大的功臣便是范蠡,然而范蠡却辞谢了官位与财富,尘随马去,月逐舟行,与西施游于五湖之中,钓起一竿夕阳。范蠡深知,若是任了官,就等于处在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伴君若伴虎,那时自己所说的是否还能是肺腑之言?恐怕不是了吧!拥有太多东西,不如只拥有自己,若是连自己都不复存在,那还有何奢求?范蠡取一瓢淡泊,寻隐山水。

王维曾写:“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旅途劳顿,求的不过是“自我”二字,人总会归于一杯净土,所谓地位、财富、成见总会被着一杯土掩得严实。

芳华无数,就只拈一缕醉吧,一缕足以醉人;弱水三千,就只取一瓢饮吧,一瓢足以醉心。落了人间的浮华,一瓢饮早已洗净你的心灵,留得心如皓雪,眼眉分明。

【精评】

1、立意精准,见识不凡,巧借题记与结尾点明文章主旨。

2、材料丰富,积累厚实,“腹有诗书气自华”。

3、语言多姿多彩,或生动形象,化平板的人物述评为动态的画面展示;或议论精粹,三言两语,直抵事物本质;或句式、手法多样,富于变化而不流于呆滞。

致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春天,悼念大地之王——海子——题记

络腮的胡须,灿烂笑容,厚镜片下那双忧郁的眼。我曾无数次凝视那张敞开双手拥抱大地的黑白相片,那样单纯却又孤独的你。于是我热泪盈眶,深深对你的爱;你,偏偏是个和自己,和诗歌,和时代,和生命较真的人!

3月26日,23年前的今天,我的脑海依旧无数次想象你躺在冰冷铁轨的模样,那一刻的你,是否依旧挂着微笑,等待着死亡的到来,眼角却藏着温情的泪。海子,那一刻你是幸福的,对吗?因为你经历无数次被现实大海冷冷扔下,因为纯真年代早被名利、金钱所淹所埋。海子,你用那一刻的坚守让时代看到了纯真,坚持不随波逐流,追求富贵的你,那一刻的解脱你是幸福的!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寻个理想主义阵亡,大多数诗人成为物质忠实的情人的时代,谁能懂,这份简单的快乐。唯有你,海子,高举旗帜,绝不妥协,没有退路,你选择了一种凌厉的方式,做诗歌圣殿里的殉道者,做那个永远纯真永远年轻的你——大海的儿子。

死如秋叶般静美,生如夏花般灿烂,你走了,带着一尘不变的坚持,去了天堂,继续唱你的夜歌。海子,那便是最真实的你。山海关,来不及春暖花开的山海关,萧索的三月,只有殷红的血,凄清的风,疾劲的草。长眠于地下,求得一生的安息,求得灵魂的皈依。

“正值黄昏时分,无头英雄手指落日,手指日落和苍穹,眼含尘土和热泪,扶着马头倒下。”纯真年代不再,可你,永远活在大地,照亮着每个人的心。

海子,愿安息,永远单纯真实的你。

3月26日,悼念海子逝去23年。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冬日的阳光里,嘲笑这一孤独而悲伤的海子„„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海子。

【精评】

1、情真意切,打动人心。习作者以对海子的深度了解为基础,调动抒写情感的各种手段,表达了对海子的敬爱。

2、挖掘深,揭示了海子之死和海子复活的价值、意义——保持纯真,不随波逐流,执著理想与精神。

醉心焉能忘本心

余尝闻:“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感慨系之,故而叹曰:“醉心焉能忘本心。”

今大同盛世,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处处皆见青雀黄龙之舳;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哪处不是家和国盛之章。

然则,虽处大同盛世,焉能忘其本心。古语有云:通之斯为川,塞之斯为渊,升之于云则雨降,沉之于地则土润,体清以洗物,不受于浊;受浊以济物,不伤之清。可见,世间万物,凡是皆有两性,殊不能因之而困于所溺,事事皆不可忘其本心。

算而今,歌声笑声献媚声,声声自得;山色水色铜钱色,色色怡人。子为人,然忘其本心,可乎?

有言之曰:“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亦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常理也。今物欲横流,追名逐利,因之失其本心者,往往而是。然则,失其本心,若无根之冠,何得长盛;失其本心,如无源之泉,何以致远?”切不可因小失大。

大鹏一日乘风起,直上九万里,焉能因斑鸠之语失其壮志?斑鸠者鄙陋,安知鹏之壮志也?若鹏失其本心,焉得北海之逍遥?故本心之重,昭矣。

若朝政之内,皆为为五斗米折腰之辈,则主怎得治国齐家安天下?

若王湖之内,皆是随波逐流之徒,焉得乐家乐国乐生乎?

子为人,图才图名图和乐;子为人,为国为家为社稷。万事善为先,但不日渐沉迷,失行失德失本心,害人害财终害己。

为钱财失其本心,不知;为权势失其本心,不忠;为名利失其本心,不仁。行成于思,毁于随,凡事需三省自身而为之,万不可因其失其本心。

醉心而不失其本心,请谨记,为天地立身,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精评】

1、思路开阔,意境深邃。

2、行文用语,善于向课文学习。

3、“醉心”与“本心”对比分明。“本心”就是孟子所说的“四心“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今日方知我是我

《水浒》中鲁智深驰骋沙场一生,圆寂前终于说出今日方知我是我。且看今日,又有几人知“我是谁”,财富迷惑了我们的双眼,成见占据了我们心头。在这个欲望都市中,希望每个人都能抽身而出,知道“我方是我”。

欲望常让我们迷失自我。遥想当年,一革命青年在满青牢狱中面对严刑拷打,淡然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但也正是他,在日寇来犯,民族危亡之时,却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汪精卫还是那个汪精卫,什么改变了呢?是权势让他不能自已,金钱让他误入歧途。他不再是独立的人,我只看到权势的奴仆;他不是浮士德,浮士德是欲望的主人,而他却沦为了欲望的走狗,实在是可叹!生活中处处有欲望诱惑,它就像《荷马史诗》中的海妖之歌,动听却致命,它在你的人生之杯中斟满鸩酒,纵解一时之饥渴,却贻害千秋万世。别让欲望的黑夜迷惑你的双眼,擦亮眼睛,告诉自我,告诉世界“我是我”!

做“我”须有一颗恬淡之心。庄周愿为乡野间一草莽匹夫,也不为楚王座上之宾,他知道,要做到“我是我”必须恬淡冲和,正所谓“清心才可寡欲”,才能找到自我的本真。正如《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此无我,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

做回自己也是痛苦的。巴金老人走过一百零一个春秋,最终保持了自我。*中,他也曾昧着良心,揭发攻击他人。“我只觉得自己由人成兽,别人却告诉我那是十年一梦。”多少人无法正视自己的历史,巴金却拿起笔,在《随想录》中一刀一刀地解剖自己,一字一句地反省自己。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巴金老人用这样的反省找回了曾经丢失的自我,他用这样的方式诠释了“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我们在他的笔下找不到曾经的作伪和溜须拍马,正如他自己说:“我不是文学家,我不是用技巧来写文章,我是用自己的感情来写文章。”我想巴金老人纵然曾经无比痛苦,他的在天之灵应该可以自豪地说:“今日方知我是我。”

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做一个真实的我吧!愿每一个人回首自己的往昔岁月,点评自己的一生时都能够自豪地说:“今日方知我是我!”

【精评】

1、材料典型,各有所用。汪精卫的实例,阐释欲望使人迷失自我,曾经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卖国汉奸;庄周的实例和《金刚经》中的经典言论则论证要做回自己,须有颗恬淡之心。巴金的实例论述了要做回自己是痛苦的,也是自豪的。

2、论证深入,结构严谨。文章不仅回答“是什么(我是我)”,而且还回答“为什么(是什么让自我迷失)”,还回答“怎么办(如何做回自我)。逐层深入,首尾呼应,和谐完整。

点一盏心灯

毕淑敏曾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里说:“宜选日晴明月风,竹木萧萧之处,为心灵修筑三间小屋。”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道:“人要活在思想里,那么身处僻地,也依然居住在皇宫里一样。”

心灵的纯粹与恬静,是人毕生追求的境界。就如同周国平所言:“人最重要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只有拥有本真的生命,又有丰富的心灵,才是幸福。”丰富的心灵可以让你尝到春暖花开的甜美,触摸到伟人的铮铮傲骨,感受到卡斯帕尔的芦苇思想,明白林书豪为自己而战,不要别人说你行或不行的道理。

丰富的心灵让你做一只开口的杯子,不要任何东西填充,依然满足得像拥有整个世界。那么,如何做一个有丰富心灵的人就是一个不朽的问题。

有人说阅读使人寻觅前人智慧,我曾沉浸在书的馨香,司汤达的深刻,杰克·伦敦的激情,雨果的忧郁,杜工部的沉郁,李太白的豪放,朱自清的平和,梁实秋的随意。这些伟人的智慧,让我点起了一盏心灯,静静的抚摸,细细地描摹。是凡尔纳奇幻的思想扣起了心灵的扉页,是卢梭坚硬的笔调唤起了心灵的觉悟,是林徽英的才华感动了心灵的乐章。他们走过的路,写过的纸,都激荡着心灵,洗涤着一身的污浊。点着一盏心灯,我在他们的心灵之中,发现了我遗失的美好。

辛彼斯卡用了生命的六十年,只写出四百首诗歌,那是一颗要求完美的心灵。杨绛先生在生命的尽头只渴求更多的安宁来创作留给我们的一封信,那是一颗平和的致力于创造的心灵。

他们的心灵是只开口的杯子,没有物质的填充,保有最初的素颜,透明,纯静,而不似那装满牛奶的杯子,贮满菜油的杯子。心灵只有保持最纯粹的姿态才能真正地明白生存的意义。就像那离世的创造性天才乔布斯,在重回公司时,只象征性地拿了一美元作年薪。因为内心的充实,让物质变得不再重要。

点一盏心灯,在照亮自身的同时,清楚地看清四周心灵的美好,学到美好心灵的铸就之法。点一盏心灯,从灵魂的深处去寻找最初的素颜的自己。

【精评】

1、妙用比喻,形象揭示中心。“点一盏心灯”“他们的心灵是一只开口的杯子”“素颜”等比方,点出丰富内在心灵的重要。

2、阅读积累丰富,随手拈开,串成珍珠,亮艳全文。

拥有自己

这是一个荒芜的年代。这个年代,不缺吃穿,不缺粮食,匮乏的却是人性。

这是一个荒芜的年代。这个年代,不少住房,不少金钱,贫瘠的是人们的心田。

的确是一个荒芜的年代,以至于人们的眼中,看到的只有金钱,只有利益。匆忙的脚步,错过了哭泣的小悦悦,也错过了拾取道德的机会。

的确是一个荒芜的年代,善意的彭宇,好心将老人扶起,却无缘无故地招来了数年的冤狱。难道那位含血喷人的老人原本希望彭宇见死不救?

社会怎么了?现实怎么了?我们怎么了?

我们时刻在想,何时我会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何时才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何时才会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想象是美好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曾几何时,是否想过,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拥有自己?

曾经有一个人,想着造福百姓,想着仕途一帆风顺,可终究在他平步青云之后,目睹了官场的险恶,朝野的混乱,终无法忍受,放逐青山。恰恰是这无心的放还,让他拾得最真实的自己,“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何等豪气的诗句,果然是他真正的自己!

曾经也有一个人,身为宰相之子,却不爱荣华富贵,只重吟诗作对。“人生若只初见”,令人齿颊留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令人意迁神往。是啊,纳兰容若,这名字本身,就是一首绝美的好词,怎不留下“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的千古佳话呢?

当一杯装满牛奶的杯子摆在你面前,你绝不会说这是个杯子,因为牛奶掩盖了杯子本身。现实也是如此。当我们眼里交错着利益,穿插着财富,便将自己的灵魂蒙上了一层纱布。在马不停蹄的脚步中,我们迷失了原有的自我。为了拥有天下,我们忽略了拥有自我。倘若我们真正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却丢失了自己,我们会快乐吗?

不要只顾着拥有财富,最重要的是先满足自己的灵魂。

不要只看着远方那耀眼的荣耀,时而不时地也要留下脚下是否有陷阱。

我们热衷很多,却难以真正的拥有自己,当我们拥有了想要的一切物质,却后悔再也找不回原来的自己。

精神荒芜的这个年代,我们切莫荒芜了自己的青春,卑微了自己的灵魂,最重要的是先拥有自己。

【精评】

1、用例典型,无论是小悦悦,还是彭宇事件;无论是李白,还是纳兰性德,都较好地与观点融为一体。

2、整句和整段以及问句的使用,使文章富有气势、内蕴和力量。

3、首尾圆合,行文自然细密,结构浑然一体。

4、注意作文原材料的分析,并从中拓展开来,强调并突出主观点。

认清自我

人自生至死,会拥有金钱、名利、事业等各种的东西,但却无论怎样都难以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如同一只空白的玻璃杯,它可能会装上牛奶、菜油,却为何不装一杯白水,那样不是更能看清自己吗?

“冷处偏佳,别有枝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的一阕词,在飘雪的季节里散开,六角晶莹,在飘散中带着孤独的心,等待温暖。没错,纳兰容若,他并不重名,也不重利,那些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他有他的高洁,他能认清自我,所以他明白他所要的只是温暖。没错,他那颗孤独的心,也许是阳光,也许是炭火,谁又能说得清呢?

美国作家欧·亨利曾说:“当你一直在沙滩上奔跑,拾起了名追拾起了利,但请别忘记回头,拾起你自己。”如果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热衷拥有,茫然地追逐虚名、物质,从不遵循本心,问自己的心里需要的到底是什么,那么,你已经丢弃了自我,就像一张写满字的白纸,突然倒上一瓶墨水,什么也看不清了。“并不一定要拥有许多,够用就行。”当你真正认清你所需要的东西,不再盲目地不知所以地追求并不现实的东西的时候,那么你就已经拥有了自己。

屈子之魂能够受万代景仰,还在于他能认清自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是屈国的臣子,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了解民众的艰难,他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大臣所需要做的是什么,尽忠职守,那是本分,自不用多说,关心民意,在其位,谋其职,那是个人的操守,自不可丢。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清楚了自己的任务,便是爱国,便是爱民。他不热衷拥有那些名,那些利,他热衷的是拥有自己,他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国兴只喜,国衰则哀,他才是真正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一个臣子,一个人民的公仆,当他在尽本分之时,他便拥有了自己。

作为一个人最大的幸福便是认清自我,真正地拥有自己,所以纳兰容若是幸福的,屈原是幸福的,那些曾经拥有我自己的人是幸福的。“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一声从远方而来的叹息声,惊醒了世人。你能认清自我了吗?

【精评】

1、善用作文材料,引出观点。

2、例证丰富,论述有力。纳兰容若的追求,欧?亨利的警示之语,屈原的保持,从各个方面强调一个人要认清自我,真正地拥有自己?

3、结尾问句,别有用意,一是感叹,二是提醒。

老孩子

大人们都忘了,自己曾是个孩子。

“妈妈,那儿有座房子,真漂亮呀!”

“是么,什么样的房子?”

“它有红色的屋顶,上面爬满了爬山虎,还有大大的窗户,可以看见院子里的向日葵。”

“喔,是么?”

“它值二百万啦,妈妈!”

“嘘,那得有多么漂亮啊,真不敢想象。”

孩子的眼里,是房子的外观。

大人的眼里,是房子的价值。

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多的成见、财富、权势占据在我们心中,我们想问题变得复杂,做事情变得圆滑。

装满牛奶玻璃杯,人们说:“这是牛奶”;装满菜油的玻璃杯,人们说:“那是菜油。”只有杯子空置时,人们才会说:“那是一只杯子。”

倒掉了牛奶,倒掉了菜油,它就是一个单纯的杯子;

褪去了名利,失去了财富,我们只是长大的孩子。

孩子是简单的,他(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在乎外物的一切,不争名,不夺利,而是用心拥抱自己。

大人是复杂的,他(她)必须活在社会里,要辨别真伪善恶,要学会圆滑处事,要讨好领导,要关心下属,要与别人钩心斗角争夺地位,要拼命赚钱养家。

于是,时光磨去了他们的棱角,他们必须用财富、权势来武装自己,以便在一群光滑的石子中脱颖而出。

孤独症的孩子,他生活在社会,却又与世隔绝,他们什么也没有,但他们又什么都有,他们与自己对话,和自己谈心,他们不热衷拥有很多,却真正拥有了自己。

忘了么?自己曾是个孩子啊!

抛开成见,与敌人握手;舍掉财富,过清贫却快乐的生活;忘却权势,做一个开心的小人物。放弃那些牵绊你的外物,拥抱自己。

有多久没有拥抱过真实的自己了?

做一个老孩子吧,像当初一样简单;

做一个老孩子吧,像现在一样成熟;

做一个老孩子吧,让今后同过去一样真实。

【精评】

1、构思独到,将“孩子”与“大人”比照,指出不同的追求与眼光,强调在“大人”那里丧失了许多可贵的东西,如简单、纯真等,而增加了许多不应有的东西,如圆滑世故,追名逐利等,最后提出“做老孩子”的希望。

2、语言自然得体,句式复杂多变,表现出一种特别的美。

高考作文首尾出彩的十大招

虽然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没有半文章开头、结尾的好坏明确定为评分点,但在实际评卷过程,开头与结尾对评卷老师的巨大影响却是公认的。专家们强调,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结尾要有力,而且长留余味。试想,开头和结尾给予阅卷老师阅读文章时的第一印象和打分前的最后印象都是良好的,还愁得不到高分吗?

凤头篇: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好的开头犹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令人钟情。倘若人云亦云,看了开头便知结尾,自然会影响作文得高分。精美的开篇有三点共性:一是“明”,要“首句标其目”,开宗明义;二是“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设置悬念、用典故、引名言、反弹法等等;三是“简”。下面的几种技法,也许能让文章下笔引人:

1、巧用题记展才情

题记放在正文之前,位置抢眼。好的题记一下子就能抓住阅读者的心,那短短的语句,美美的语言,淡淡的情感,浅浅的哲理,往往能给阅卷者留下深刻印象。一个精美的题记,一般得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适合,题记内容必须与文章主题、情调乃至风格保持相对一致,能够与文章融为一体。如果反差较大,甚至自相矛盾,就会使读者觉得别扭,或者觉得不可理解;二是简洁,最好控制在50字以内,太长就会造成虎头蛇尾或喧宾夺主之感;三是煽情,必须是有感而发,要着力透过文字表达自我的情感,展示人物形象。题记的写作方法很多,如名言警句式、巧设悬念式、渲染铺垫式、情感告白式、哲理明旨式等等。

2、设置疑问吊胃口

这种方法或行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先安排一个意料之外的情节,开篇荡起波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在高考作文中巧妙地设疑发问,制造悬念,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为赢得高分奠定基础。高考佳作《对大漠的约定》开篇连用三问,读者自然是欲罢不能: 是为了领略西北的风清吗?不是,金光闪闪的戈壁和悠久底蕴的敦煌,那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是为了逃离所谓城市的“喧嚣”吗?不是,其实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女孩也深深喜爱着城市五彩的路灯和现代化的学校。是为了追寻父辈走过的路,显得伟大吗?不是。试想父母怎会让唯一的女儿再去那份苦,受那份罪?他们深知女儿的肩膀还很弱小。那又是为了什么?

3、运用修辞添气势

综合运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采用骈句、整句的形式开头,或议论点题,或抒发展开,能收到文采飞扬的效果。这种方法最为常见,也是最受阅卷老师欢迎。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佳作《谈意气》便起笔不凡: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这段文字将意气与三位历史伟人相连,继而选择到与之相关的诗句,再用排比的形式连缀成句,文采飞扬,亮人耳目。

4、引用名言显深刻

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流行歌曲、精妙诗文导入,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有突兀、峥嵘、高远之感,此类开篇观点鲜明,哲理深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不过,引用时要力求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否则会得不偿失。湖南省的另一篇高考满分是这样写的: 易中天在《书生意气》中说:“对那些不为利害所动,不为世故所淫,也不为世俗的议论所左右,依然故我地保持着书生意气的人,我们还应该发自内心地敬重,哪怕他学问并不多,说得并不对。”窃以为这是很中肯的话。

5、落笔含情拨心弦

开头不先接触文章主要内容,而是描绘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以此定下感情基调,并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比如《心灵的钟声》是这么开头的:“深夜,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射进屋里。周围很静,仿佛一切都沉睡在梦中,就连空气也像凝结了似的,只有床头的小闹钟不知疲倦‘嘀答嘀答’地响着,令人感到烦躁。”

豹尾篇: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开头仿若“爆竹”,结尾当如撞钟。作文的结尾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它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之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文章会浑然天成,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这一笑,可使人驻足,令人心动。下面五种结尾方法在高考作文中最为常见:

一是亮出高见尽展思想美

有了文章前面的铺垫、蓄势,结尾处再亮出作者经过提炼的精警语句,以其意味厚重引人敬策,发人深省。这种结尾方式,对于作者而言,明示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深邃思考,对于读者而言,获得了发掘生活深层内核与思考人生的审美价值,可谓两全其美。2006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一文是这样结尾的:

作为个人,在有生之年,应不停地奋斗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来印证我们生命真正的存在。然而,沉思吧,让沉思丰盈你的生命,也丰盈更新你的疲惫或已充满创伤的心灵,这样,你就能扬起你生命的风帆,不再意气用事。

这个结尾,要言不烦,作者解读了人生情感的深蕴内涵,在上文基础上开拓出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借鉴。

二是敞开心扉尽展情感美

文章当是有情物,佳作须得动人心。正因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优秀作者总是善于以浓浓的真情去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的万千思绪,激发读者丰赡的情感体验。特别是结尾处,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积蓄,应该抓住最后的时机,外现丰富的情感,让读者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感受艺术的张力。2006年高考满分作文《爱的色彩》,写出了自己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对同一问题的三种不同看法,情感由怨恨、指责而变为迎合,不断汇集的感情火山到结尾时是这样爆发的:

这话猛地击中我的心,尘封已久的记忆大门猛地打开。我想起了那黄的草,黄的太阳,妈妈是书童,爸爸是车夫,想起那个未经世俗打磨的不规则的多边形,我的泪水悄然滑落,为不再拥有的那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三是欲言又止尽展余韵美

文章结尾处有意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情景,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刺激他们的阅读情绪,让他们在无穷无尽的想象中去思索、去品味作品。这是一种美妙的结尾方式。满分作文《公鸡做官记》,编述了公鸡做官的经历;对属下专心生蛋的鸡看不惯,喜欢陪自己玩乐的鸡。年终考评,竟然颠倒黑白地上报。没想到主人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过了几天,我和小白都被请到主人的面前,心里美滋滋的。怎么,主人的手里捏着一把刀?为什么呀?我才当了一年官呀,我不想死!你,聪明的,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作者没有置评,而是有意向读者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启人深思,令人警醒。

四是陡转立止尽展新奇美

不按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安排事情的结局,结尾处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此时骤然驻足,立马回缰。这种陡然转折、戛然而止的写法,能给读者以新奇感,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小小说《后起之秀》写道,评论家老王因儿子屡次投稿不中,未圆“少年作家”之,因而对时下的少年作家另眼相看。一日看到一位号称少年作家的作品《记卡尔维诺与王小波的想象》,又习惯性地开始猛批恶评。电话铃响,儿子来电话说明此文是他用笔名发表的作品。且看老王的表现:

“什么?”老王手中的听筒差点滑落,“你说那篇论卡尔维诺是你写的?好小子!”老王回到书桌边,把刚刚写好的评论文章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箱。他摊开一张稿纸,写下这样的题目:“后生可畏啊!现在的少年作家怎么得了!” 五是呼应开篇尽显结构美

如果考虑到文章的完整严密,可以有意识地照应开头。这种照应可以表现为内容上的小结,也可以表现为情感上的回应,谠可以表现为手法上的配合。虽是三言两语,不过要能表述出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同学们,上面的这些方法虽是近年高考满分作文的一个缩影,但切忌生搬硬套。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要学会在这些“死方法”中求“新内容”,要从实际出发,真正进入文章“无法”的自由境地。

作文“材料”六不能

高考作文若为材料作文,对“材料”要正确处理。六大处理“材料”的失误要避免:

一不能:立意偏离“材料”。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是审题的原点,是立意的根基,是观点的依托。考生必须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在审题立意时,一定要全面解读材料,辨明主次,抓住核心,使自己的作文立意呈现命题的最大价值,开拓审题的新鲜视野。

二不能:题目撇离“材料”。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好题先行。”作文拟题是十分重要的。题目自拟其实就是考查考生的拟题能力。拟题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内容、观点鲜明、新颖别致、简洁生动。比如写道德类材料,“人以德为天”“莫使‘道德’向隅而泣”“看客们,醒醒吧!” 等比较好的作文题目,犹如“明眸善睐第一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博得好感,占据获取高分的良机。

三不能:题记游离“材料”。题记不能滥用;要与作文材料关系要密切;概括或者深化主旨;语言要简洁,一般控制在一行字以内为佳,写出几十字题记往往弄巧成拙;要防止题记的内容与题目、文章首段的内容重复。有一篇题为“呼唤诚实”的考场作文,题记这样写道:“轻轻地一声问候,不想惊扰你,只想知道你是否安好?”这个题记距离作文材料甚远,让人觉得非常突兀。比如,一篇题为“年轻无极限”的作文题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既不贴合材料,也未进一步明晰题旨。

四不能:开篇疏离“材料”。材料作文的开篇最好能够扣合材料,入题迅捷,观点鲜明,语言精练。比如,《成事须明德》的开篇:“‘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竞争可以不择手段’——如此违背社会公德及个人品行的做法在青少年中竟成了‘难以评价’的做法。一个人对道德尺度的把握应是其修身的根本,成事的关键,由此观之,青少年的价值观尚需正确的引导。”小作者对材料进行适当的择取,言出有据,笔墨经济;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顺势明确立场,语言干净。这就是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开篇。

五不能:行文脱离“材料”。行文脱离材料,脱离话题,脱离中心,是应试败笔。比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亮的;融融落日,我拥一屡最美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暖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烂的”这样的优美段落,与作文主题没有任何联系。平时积累一些精彩语句是无可厚非的,但运用时要联系材料,服务论点,突出中心。在行文中最好能展示自己的语言个性。结合材料行文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明白白表心迹,有的考生在行文过程中利用每段的段首句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多角度的评析,仿佛时刻在提醒阅卷老师:“我分分秒秒都在扣题”;二是笔曲意婉含题旨,有的考生虽然没有直接引述材料,但是行文过程中句句关涉材料内容,段段暗合材料主旨,这样的行文方式都是值得考生学习的,但从实际的阅卷情况看,第一种方法效果更好。

六不能:结尾抛离“材料”

如果前面的环节考生都没有把握住,那么,结尾就是最后一次结合材料的机会,处理得当,仍可力挽狂澜,使文章提档升分。但遗憾的是,有一小部分考生行文至结尾仍然没有贴合材料,错失最后的良机,令人感到非常惋惜。有一篇题为“当今的青少年”的文章,文章用大量篇幅论述青少年的依赖性,结尾这样收束:“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变数很多,所以人们不能还按传统办事,要多动脑子。所以当今社会下的青少年所要面对和考虑的事情会更多更复杂,希望青少年们摆脱‘依赖性’,要有勇气创新。”这个结尾虽然照应了开头,但是没有与材料建立联系,使整篇文章坠入“不切题”的万丈深渊。如果改为:“当今社会下的青少年所要面对和考虑的事情会更多更复杂,更需要摆脱‘依赖性’,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经修改后的结尾,基本秉承原意,表述更为集中,不仅在形式上照应开头,而且在内容上贴近了材料的核心,从而把文章从“不切题”的深渊中打捞上来。

通过上述分析,考生在应对材料作文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立意切合材料、拟题扣合材料、题记融合材料、开篇贴合材料、行文结合材料、结尾圆合材料,在各个环节逐一落实“材料”的过程中笃定乾坤。

作文技法:大题化小,小中见大

【考点梳理】

大题化小,是指作文题往往范围很大,这就需要在“大”范围中抓住“小”的题材,大题要小作;小中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小中见大。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善于发现和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思想,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

【考题解密】

大题化小,小中见大,即从小处着笔,而从大处着意,这样才能避免就事论事、原地打转。做到这一点,要通过自己思考,在自己选定的具体、微小的题目、材料、情境中,不能囿于一景一物一事一理。必须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典型而有意义的材料,同时要在行文中或结尾处由此及彼、由点带面、因事见理、见微知著,从而使主题得到升华和深化。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

【例题】08年江苏卷

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童年,诸如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等这些词语与好奇心相关联。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题析】

乍一看,这道题大而宽泛,且继续在“人文性”上大做文章。如果说,2006年的命题作文“人与路”考察点侧重于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路”之间的关系辩证,2007年的命题作文“怀想天空”侧重于探究人的精神空间的话,那么2008年的作文题目则有点侧重于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这就是文题之大。江苏一考生写因好奇而偷看了老师破旧的笔记本,来表现老师对孩子们的真挚爱心和孩子们对老师的理解与尊重,这无疑是一次“大题化小、小中见大”的成功尝试。

【写作指导】

“大题化小、小中见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聚焦凡人小事,挖掘普遍意义

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中,提炼出深刻的主题。有的文章,没有引进深奥的哲学概念,也没有“紧贴”时代风云,但细细读来,却可发现它们立意大气。如杨绛的《老王》,写的是“香油”“鸡蛋”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到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这样就使文章的主题极具普遍意义。如高考作文《习惯》,写自己上学时习惯走老路,生怕走新路耽搁上学时间,有一次自己提前上路,放胆走一回新路。一路忐忑不安,但终于走到了学校。由此感悟到:“我们平时生活中,之所以保持旧习惯,不敢尝试,不也往往是患得患失心理在作祟吗?”。再如作文《鲇鱼跑了》,写家人虽然对买来的鲇鱼严加防范,但第二天发现它们还是逃脱了。作者不由感叹:“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这两篇作文的题材都很平淡,但主题却比较深刻,成功之处就在于深入挖掘!

②观察身边景象,赋予新的内涵。

把身边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品质联系起来。孤守一隅、小题小作,只能就事论事。写作中,要善于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者运用象征,借自己所选的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如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借“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来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朱自清在《背影》中用父亲在月台爬上爬下买橘子的细小情节,抒发人间真情——父子情深。这些都是“大题化小、小中见大”的典范之作。

③缩小切入角度,折射时代精神。

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优秀的文章总是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小中见大,不是简单的结论和生硬的哲理,而贵在开拓人的感情世界、理性世界。如作文《争》通过描写一家三口几年前争看电视和现在争用电脑两个场面,反映了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变。由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展示出时代风貌,文章的境界顿出。小角度切入,大手笔展示,是许多作文高手追求的目标。“角度”小,才能产生“断其一指”的效果。2007年高考广东卷是话题“传递”,有考生想到的角度极为细小,干脆以成语“薪尽火传”为标题,从而将民族事业、革命精神、人类生命三个层次十分精巧地涵盖于“传递”话题中,使《薪尽火传》获得高分。我们知道,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只要擅长角度小、分析深,将凡人小事放在历史、时代或者文化等要素的大背景中去写,作文立意就能深刻,你的作文定能取胜。。

【满分作文】

好奇心

为什么?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简评】奶奶的言行,小得不能再小,但又的确让尚未知晓人间真情的小孙女好奇。于是,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能在“尺水之中兴波澜”,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起伏,借身边的景象来表达人类真情实感,从凡人小事中挖掘普遍意义,小中见大,读来意味无穷。这是2008年高考记叙文的拔尖之作,相当难得。

【考前高效突破】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人都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受,幸福是生命的体验„„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话题分析】

朱门豪宅是幸福,柴门茅舍亦然;声名显赫是幸福,平平淡淡亦然,„„一切的一切,它们在幸福的天平上等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然而有的人善于在乱石堆中发现幸福这粒璀璨的明珠,有的人却整天哀哀怨怨,埋怨上天的不公。哀怨蒙蔽了他的眼,寻找幸福的眼。知足者常乐,知足者亦幸福!

【佳作示范】

牵挂是世界上是最痛苦的幸福,它能把人们的思念撕扯着填满心扉,捣碎了

融入血液,发酵着深入骨髓,奔腾着汇成河流„„

爸爸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回家了,我和妈妈的心也一直悬在半空。特别是妈妈,她房间里的灯经常彻夜亮着。看着妈妈日益憔悴的身影,我心疼极了。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滑过,却丝毫冲不淡我们对爸爸的牵挂。一个星期过去了,爸爸还是没有露面,仅用一个电话报了一声平安。

星期天晚上,我和妈妈像往常一样等待爸爸。

“咚,咚咚”,一阵清脆的敲门声犹如一声响雷在我们耳边炸响。我和妈妈从沙发上弹起来,冲到门口儿,一把拉开门——竟是一名推销员。我们失望地跌坐回沙发里,妈妈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含了泪水。不知谁悄悄把凝重注入空气,让人感到近乎死亡的窒息。

猛然间,难道我听错了?一阵熟悉的脚步声震动着我的耳膜,我的心狂跳不止,妈妈也“忽”地一声站起!我们带着疑惑,藏着期待向门口望去。

是爸爸!他的胡子杂乱地爬满了曾经光洁的下巴,他疲惫的眼神透出几分温馨的笑意。爸爸微微颤抖着吐出几个字:

“我,我想你们。”

泪水,在沉默中流淌„„

“睡吧!”妈妈哑着嗓子说完,爸爸就倒在床上。他的身体舒展开来,眼神缓慢游离着,逐渐闭上了眼睛,随之是轻微的鼾声和惬意的表情。我站在床边,竞品出一丝甜蜜,原来爸爸也在牵挂着我们,这真有点儿恍然如梦的感觉。

妈妈的抽泣声传入我耳中,我这才发觉我们脸上都遍布着泪痕。原来在这漫长的牵挂中,我、妈妈和爸爸都痛苦地幸福着。

【点评】作者巧妙地以“牵挂”这一小题材切人“幸福”这一大话题,将话题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自然独到地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的独到体验及深刻思索。文章开篇即用一个判断句鲜明地回答了“幸福”是什么,以一个较小的写作切入口明确了行文思路,顺利地实现“化大为小”。接下来,作者以流畅朴实的文笔进一步深入地演绎“牵挂是世界上最痛苦的幸福”这一富有生活内涵的主题;文尾呼应全文,点明题旨。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有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上学,第一次独自回家,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登台讲话,第一次当主持人,第一次交朋友,第一次发表作品,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唱卡拉OK,第一次看到大海,第一次打工,第一次出远门„„ “第一次”会给一个人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第一次”又会引发我们多么广泛的思考!

请以“第一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要用到“第一次”三个字。(2)文体不限。(3)800字左右。

【话题分析】

人人都有若干的“第一次”,但事情无论大小,都应当写出事件的意义与价值,要提炼出鲜明而深刻的主题。比如一位同学写《第一次当家》,作者由自己的亲身体验想到“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道理,这还开掘不深,他又联想:“一个家是这样,一个国家呢?一个月是这样,一段历史呢?”“有一天,我们要真正做一个‘当家’的,一个承担着家庭的当家人,一个承担着国家的当家人。”这个开掘既是思想与感情的自然流露,又增加了文章的思想深度。

【佳作示范】

第一次收到男生的信

我不知道此时是什么感觉,嘴里直觉得干燥,有点苦涩,脑门子直冒凉气,心速加快到每分钟200跳。我实在太紧张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呀。突然,我一想,不好,我怎么能一直拿着信呢?现在班里有那么多同学,如果让他们发现,那我不就名誉扫地了?我连忙藏好那封信,再镇定一下,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突然有人喊我的名字,我心里“咯噔”一下,莫非他们发现了我的惊惶失措?我一看,原来他们向我借参考书。哎!我真多疑。

上课了,我一直在想那封信,想拆开看看吧,又怕被人发现。我看着前排他的背影,真吃不准他葫芦里卖什么药。看他一副镇静的样子,也不像做了什么坏事。他平时功课不错,待人热情诚恳,没想到他会做这种事情。说不定他是写给别的女生的信,误放到我的书包里了。不会!他没那么粗心,再说写清收信人姓名的。忽然,老师喊了我的名字,我吓得从椅子上蹦起来,紧张得鼻子直冒冷汗,老师亲切地说:“请你把这句英文翻译一下。”原来老师没发现我思想开小差,我却被吓得魂飞魄散。这种事怕老师发现,尽管老师个个对我印象不错,但如果被他们知道,我就不再是个老老实实的女孩子了。

还是回家再看信吧!到家后刚想拆,只听房门钥匙响,妈妈回来了,又不能拆。第二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都在家,更没机会拆。我第一次收到男生的信碰上这么多麻烦,真倒霉!终于在星期天晚上才把信拆开,上面写了一句话:“下午放学等我!”等他?做什么?我又害怕了。

星期一早上我很早就到学校了,他也到了,见我就问:“那天为什么不等我?我其实没什么事,有两张书展的票想送给你,因为你喜欢看书,而且这种票很紧俏,我又没时间。现在也没用了,票是昨天的。”他遗憾地走了,我呆住了。我真傻!人家是好心,我却胡思乱想。我又笑了,毕竟是第一次嘛!

【评点】文章从题目起就充满悬念。一个老老实实的女孩第一次收到男生的信,紧张惶恐到什么程度呢?“嘴里直觉得干燥,有点苦涩,脑门子直冒凉气,心速加快到每分钟200跳”;听到同学喊吓一跳;听到老师叫,“从椅子上蹦起来,紧张得鼻子直冒汗”„„“我”“真吃不准”男生“葫芦里卖什么药”;而读者也同样,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待至真相大白,“我”“呆住了”又“笑了”;读者也忍不住会心一笑。笑完以后,我们不禁深思: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孩子自身应当如何对待孩子们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这正是文章中所表现的“大”。

玻璃杯茶艺解说词

茶艺表演玻璃杯泡法

作文解析

作文解析

作文解析

好奇心作文解析

观后感作文解析

中考作文解析

解析 梦想 作文

初中作文解析

“玻璃杯”材料作文解析
《“玻璃杯”材料作文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