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代文学中的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9: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古代文学中的美丽中国

摘 要:毫无疑问,是中华大地这方山水养育了瑰丽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她也以自己的方式反哺着这方山水,书写出人与自然,文化与土地交相辉映的传奇篇章。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经典山水文学的赏析,探寻传统文化中的美丽中国,以及对当下“美丽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迪与思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山水文学;美丽中国

在传统文化中,对自然风景、人文风情的歌颂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哲先贤们以优美的词句表达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同样,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也造就了两个词“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当然,无论他们看到的景是雄浑的、奇绝的、苍茫的、小桥流水的,也无论他们蕴含的情事豪迈的、婉约的、抑郁的、放荡不羁的,这些先人们都在文学史上描绘了一幅美丽中国的多彩画卷,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熠熠生辉。

(一)、先秦:山水文学的滥觞。

大自然是全部人类文明历史的根基。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在人类的生存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人类省视自己寄身所在,引发了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从而产生了最初的山水意象。从蒙昧和混沌的状态中走来,初民在大自然的浩瀚中经历着生存环境的递变、社会关系的剧烈变动、命运的变迁,经常受到某些自然山水物象的重复刺激,心理反应趋于经验化,并作为种族心理积淀成为沉积在人类个体心灵深处的心理遗产。先民们的这些族类记忆和原始意象逐渐上升到意识的层面,又通过我们民族所特有的象征符号将民族的经验文明和文化智慧物化成文字作品固定下来,形成了我国源远流长、气象氤氲的古代山水艺术的源头。尽管我国的山水诗肇始于南朝时期,但是对山水进行描写并初步体现一定的山水审美意识却滥觞于《诗经》时代。

据笔者统计,《诗经》中直接描写或涉及的有具体名称的河流共计28 条,篇目约占《诗经》的三分之一,而其它涉及无名称水文水域水貌的篇目则有55 篇,占六分之一强。《诗经》涉山(丘)的诗有60 多篇,仅“山”字便出现过66 次,加上与“山”有关的丘、陵、谷、冈等,共有139 次之多。确实,单从《诗经》中抽取出来的山水描写看,除了少量带有比喻和象征意义外,大部分篇章的山水只是片段地反映了其状貌、类型、部位、朝向、气象等等,这些描写一方面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山水已经有了相当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

第 1 页 他们的认识还只在初步阶段。但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山水描写在文学艺术史中的原初性价值不言而喻。

《诗经》305 首诗,其创作的年代绵亘五百余年,如此大的创作跨度, 加以作者、题材、手法的不同, 其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也必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诗经》中体现的自然山水意识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对具有无穷威力的自然山水感到恐惧与颤栗,到将自然事物“人格化”、“神化”;从神灵崇拜的祭祀对象到伦理道德的比拟物;从山水致用的眼光到寄情托意的依托,人们的山水意识及其表现在“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强化下走向成熟与诗意。《诗经》中的山水描写生动地展示了先民与自然的关系的衍变。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从词赋骈文到山水诗。

有秦一代,因为“灭六国之书”,对文化的打击是极大的。直至汉代,在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政策宽松、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显现民族精神和时代气质的状物叙事的散体大赋应运而生。散体大赋不在书写个人情怀,而是描写帝国声威、都邑繁华、物产丰饶、宫室富丽以及皇家贵族田猎歌舞时的壮观场面。

两汉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一统超过400年的朝代,“夫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国力上的强盛使得文人有充沛的感情去歌颂,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京都赋”,如张衡的《两京赋》。后期,左思的《三都赋》在文学地位上又要略胜一筹,有“洛阳纸贵”一说。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予以高度评价,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今人傅璇琮考证,《三都赋》成于太康元年(280年)灭吴之前。姜亮夫认为《三都赋》作于291年。白居易《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见寄》:“一缄疏入掩谷永,三都赋成排左思。”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因为当时人们竞相抄写三都赋的内容,而造成纸张供不应求,纸价上涨的情形。陆机原本打算写《三都赋》,因为左思已经写了,就放弃这个念头。

王鸣盛说:“左思于西晋初吴、蜀始平之后,作《三都赋》,抑吴都、蜀都而申魏都,以晋承魏统耳”。《文选·三都赋》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一段文字,云:“思作赋时,吴、蜀已平,见前贤之是非,故作斯赋,以辨众惑。” 由此可见《三都赋》的文学价值之高。

时间进入两晋南北朝时期,辞家修辞、炼句、炼字,骈文兴起。骈文行文讲究对仗,四六句式为主,多用典故,辞藻华丽,音韵和谐,是一种诗化的散文。骈文中不乏优雅精致的山水小品,究其原因,南北朝社会动荡,官场黑暗,大批不得志的的文人墨客浪迹山野,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寄情于山水,也诞生了一批山水佳作。其中,比较著名的当属南朝梁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第 2 页 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叙述作者乘船自桐庐至富阳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富春江),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除去骈文,在南北朝时期,山水诗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谢灵运和鲍照是其中代表。 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自然界的山水林泉当作主要审美对象而进行大量创作的著名诗人,他以审美自觉的方式将思想感情寄托在客观山水景物之中。谢灵运对山水诗的创作,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他在诗中大量描写了山水,开创了写山水诗的新局面,正式确定了山水诗在诗国里的地位,对后世尤其是唐代山水诗的发展影响颇大,他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谢灵运善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的刻划,精雕细刻,对山水的描摹则是工笔刻画,营造生动鲜明的画境。如《登池上楼》:“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写了初春的风、阳光、池塘、春草、弱柳、鸣禽等等,一句数景,每景必以准确的字眼形容,极其细腻。在写景之余又写出触觉、视觉、听觉:绪风是“触觉”,“新阳”、“春草”、“园柳”是视觉,“鸣禽”是写听觉,这样的景致:徐徐而来的春风,冉冉而升的太阳,自在而鸣的小鸟,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画,从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好。在他的诗里非常注意色彩、光线、声调的运用,谢诗多选取自然景色中那些色彩鲜艳的部分,用艳丽的语词,来描绘绚丽的画面。谢诗善于将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在与山水草木的情感交流之中,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坎坷身世的感慨,以物寄情,以情托物。

鲍照山水诗有模拟谢灵运的成分, 但更多地体现出 不避危仄的新奇特色。其山水诗主要分为侍游登临与羁旅行役两类。在两种不同情境之下, 鲍照的山水诗分别呈现出雄奇壮伟和沉挚悲凉的特点。这两种风格的形成与鲍照所处的时代、经历以及诗学追求密不可分。鲍照的山水诗, 写景从大处着眼, 山川浩渺的描写多挟萧瑟之气, 岭澜的壮阔又深寓着悲怆之情。笔力更趋雄健老到, 气象更为苍茫宏敞, 语言亦由生险奇峭, 雕凿过甚变得平易近情, 遒劲凝炼。清人黄子云《野鸿诗的》评价鲍照说:“明远沈雄挚笃, 节亮句遒, 又善能写难写之景。较之康乐, 互有专长。”不可否认,鲍照的山水诗开启了与谢灵运相鼎立的又一山水诗风。

第 3 页

(三)、唐宋:诗的绝盛和词的顶峰,以及不灭的山水游记。

唐代,诗歌成就达到了高峰,数量近五万首,独具风格的诗人五六十个,内容既有重大政治题材,也有一般习俗风尚、自然景色画面。对于山水文学来说,又可分为边塞诗、田园诗、景观诗和游记诗。

边塞诗首推高岑。唐代边塞诗气势磅礴,激越悲壮,既描写了边关将士的生活,也描写了边塞的奇绝景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在江南绝对看不到的风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唯有那一望无垠的塞外才能得以赏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边塞诗在美丽中国的版图上,填上了以前未曾描摹的空白。

田园诗不是唐代的首创,自陶渊明以来一直盛行,但唐代的田园诗是发扬光大的。擅写田园诗的有王维、孟浩然,都是文学史上响当当的大家。王维一生向佛,有能写擅画,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之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可谓一绝,寻常凡夫俗子是写不出这样意境优美的诗篇的。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景观诗是指专门描写一些地理人文景观的诗,比较著名的有王之涣《登鹳雀楼》,崔颢《题黄鹤楼》,甚至王勃的《滕王阁序》也可归入其中(虽然不是诗)。如果不是这些诗作的话,如今我们也不可能依照他们还原出这些历史名楼的样貌,更逞论这些建筑也因这些诗作而万古流芳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游记诗指的是诗人在游览祖国山川过程中写下的诗篇。比较著名的有李白自四川回长安过程中写下的《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李商隐《重过圣女祠》等。笔者比较喜欢《重过圣女祠》这一首:“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尽管这首诗有学者认为写的是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的圣女神祠,但笔者更一厢情愿的认为是“巫山云雨任飘摇”中的巫山十二峰主峰——神女峰,在三峡工程竣工的今天,想看到原汁原味

第 4 页 的巫山云雨,只能在梦中,或者这些给人留下无尽遐想的诗词中了。

宋代的诗歌成就不如唐代,但在词的创作上可谓空前绝后。前有婉约派词人柳永,后有豪放派词人苏轼,南宋更是李清照、辛弃疾双星闪耀。词作上描写山水的极多,此处只捡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两首,柳永的《望海潮》和姜夔的《扬州慢》。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珠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十分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为此,宋人谢驿(处厚)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罗大经《鹤林玉露》)虽然说金主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不太可信,也许只是谣传。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同时作为高级官僚的范缜对柳永这首词也极端赞佩:“仁完四十二年太平,镇压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巧于耆卿词见之。”(见《方舆盛览》)柳永扩大了词的内容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的词反映了都市的繁华与山川的壮丽。

笔者作为扬州人,对《扬州慢》这首词还是推崇备至的,更重要的是,这首词和《望海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写繁华,一写衰败,对比之下,更将南宋的那一种国破家亡的大厦将倾之感发挥到了极致。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如果说,有什么词能形容看见这番景象的心情的,只有这“黍离”二字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当然,唐宋时期,不仅诗词发展达到顶峰,散文也同样如此,出现了“唐宋八大家”,这其中,柳宗元对山水文学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永州八记》是他被贬为永州司马时,

第 5 页 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其中较为广大学子熟知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记》和《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余秋雨先生在《柳侯祠》中如此评价柳宗元的永州10年,他说:“炎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了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确实,永州的10年,是柳宗元人生最晦暗最感伤的十年,却是他文学创作最丰富和哲学思想全面成熟的10年。永州山水,在柳宗元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知。但这些偏居荒芜的山水景致,在柳宗元的笔下,却表现出别具洞天的审美特征,极富艺术生命力。正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柳宗元时而大笔挥洒,描摹永州山水的高旷之美,使寂寥冷落的永州山水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也许,这就是一份天意,《永州八记》,《捕蛇者说》,《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段太尉逸事状》等等这些代表柳宗元最高成就,散文史上赫赫有名的篇章都莫不作于这僻远凄幽的永州。是永州成就了文学史上光芒万丈的柳宗元,还是柳宗元成就了永州之景,幸与不幸,曷可言哉!

(四)、元明清:融入戏剧小说中的山水文学。

元代以后,文学的发展辗转进入了新的时期,戏剧和小说开始成熟,而山水文学也不单单表现为山水诗、山水词和山水游记,而是融入其中,或作为作者的感想抒发,或作为叙事议论。总之,表现形式愈发多样,对自然风景的刻画也更加深刻。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十分著名的描写孤寂寂寥之景的小令,全曲运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等意象,极力突出了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使人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那一幅画面,即所谓“画面感”,是描摹景色,抒发感情不可多得的佳作,达到了“寓情于景”的典范效果。

在明清小说中,也有很多描写山水的句子。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写到诸葛亮住处时有古风一篇: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第 6 页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诸葛亮的草庐所在之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作者以环境的清幽雅致衬托出诸葛亮的品节高远,与众不同。他的住处,有高冈、流水、飞石、松树、修竹,野花„„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闲适高雅的隐逸之风。这里的自然山水和人的品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作者不用明说,读者看到如此美景,定能够体悟居住在这之人的品格性情。

不过,时值近代,单纯能拿得出手的山水诗作不多,只有这些镶嵌于小说中的词句,能带我们领略明清时期的中国风采了。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倡导全国人民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给我们无比美好的憧憬,更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郑重宣言。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建设,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文学史上那鲜活动人的自然风景不复存在。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对人民精神文明领域的一种修复,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需求。在笔者看来,要建设美丽中国,更新发展模式是前提,实施生态修复是关键,发展绿色科技是核心,建立健全制度是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还祖国一片碧海蓝天,还子孙后代一片水秀山明,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才能世世代代,永继不绝!

第 7 页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讲稿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

古代文学中的美丽中国
《古代文学中的美丽中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