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会计平衡公式说课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8:49: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企业会计等式》说课材料

董岩

一、学情分析和课前准备

1、学生对象

由于我所教的学生是刚从初中毕业的一年级中职生,大部学生基础差,也是新接触到专业课,理解起这节课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在知识的讲解中,从实例入手引出知识点,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提问、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课前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经过小组讨论,归纳出典型的经济业务。ppt课件准备资料。

二、教材分析和处理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会计平衡公式,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基础会计》

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会计平衡公式,以及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它不但是对前面会计六要素内容的延续,也是本教材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和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是全书的重点和会计核算的基础。学好本节内容,为会计知识的重新构建打下基础,也为会计实务操作奠定了根基。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会计平衡公式,理解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及分析基本业务的发生

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

能力目标: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动态理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解

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习近平衡公式,使得学生对枯燥的学习和繁杂知识的理解变成了

对平衡美的追求,同时也培养学生一种平衡的心态,形成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等地位。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思维,实现会计课的愉快教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因为会计平衡公式是全书更是本章的重点,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因此

理解和掌握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经济业务的发生至少会引起双重变化,这对于初学者比较难理解,因此经济业务的分析是本节的难点。

4、教材处理

根据教学需要,为了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我对教材作了三点处理:

(1)首先将“资产=权益”这个平衡公式变化关系的四种类型九种情况归纳出来。

(2)分析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影响时,借助复式记账原理和借贷记账法规则。

(3)将所探究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升。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

整体教学思路: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主要采用了演示法、讲授法、案例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分组讨论,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采用多媒体演示动态平衡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动手练习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梯度设问(“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来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以“资产=权益”这个平衡公式为中心,将相关知识归纳在一起,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学生在情境模式下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通过问题的探究和能力的培养,重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犹如这棵小树,在老师的帮助下,吸收养分,成长为一棵苍天大树。

设计意图:在分组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平衡各组的整体水平,形成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组的竞争力,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2、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动画和图表直观展示,使教学节奏加快,教学内容更丰富。

四、学法培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学生始终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法的指导。”针对本节课,我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设计意图:让每一位学生带着问题情境去搜集资料,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通过组内合作,提炼观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认知和行为上的教育目的。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高兴趣,活跃思维(3分钟)

1、实地情境──搜集资料

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也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2、模拟情境──天平和工业企业业务流程图

学生看到流程图,对收集资料的过程有了进一步体验,犹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思维进一步提升。心情愉快舒畅,使会计课的趣味倍增。

(二)问题探究,巩固重点,突破难点。(30分钟)

1、通过天平引出新课内容

2、新课讲授:企业的资产最初表现为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

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没有无

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须有一定数额的权益,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之间存在着必须相等的关系。通过用公式表示为:资产=权益

假设某企业2008年1月初有关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资料如下:库存现金3000元,银行存款505000元,原材料400000元,库存商品600000元,固定资产950000元,短期借款343000元,应付账款10000元,应交税费5000元,实收资本1500000元,盈余公积600000元,资产总额2458000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2458000元

(分析)由于企业的资产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债权人和投资者,所以权益由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组成。债权人权益在会计上称为负债,因此这个公式进一步表达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分析)这个会计平衡公式称为会计基本等式,它直接反映出这三个会计基本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会计基本等式反映企业一定时日资产和权益的静态等式关系,但必须指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还要发生各种收入费用,从而形成利润。利润本身就揭示了收入和费用客观上存在着的联系,用公式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解析)这个方程式不仅没有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而且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联系起来了,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反映了在会计期间内任一时刻(未结算之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到了会计期末,企业将收入和费用相配合,计算出利润(或亏损),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余下的留存收益又增加了所有者权益。这样,在会计期末结账之后,这个方程式又恢复到会计期初的形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静止状态,观察它的资产和权益状况时,双方金额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双方保持平衡关系。如果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资产和权益的金额不断发生变化,双方是否还能保持平衡关系?同学们肯定存在疑问。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举例来验证:

让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对折,在左边纸上方写资产,右边纸上方写权益。都写上金额2458000万元,左右平衡,代表“资产 = 负债+所有者权益”,此时会计基本等式保持平衡关系)

(学生活动)让同学在纸的左边(即资产类)加上30000元,观察等式的变化,然后再在纸的右边(即权益类)也加上30000元,再观察等式的变化,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回答此项业务的发生是否会影响会计基本等式保持平衡关系?

(学生活动)让同学在纸的左边(即资产类)加上30000元,观察等式的变化,然后再在纸的右边(即权益类)也加上30000元,再观察等式的变化,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回答此项业务的发生是否会影响会计基本等式保持平衡关系?

根据教师提示、学生分析的结果,在左边“资产类”中减去5000元,在右边“权益类”中也减去5000元。观察等式中是否还保持平衡?思考一下,为什么此项业务的发生不会影响会计基本等式保持平衡关系?在第一阶段学习成功时,学

生的心理进一步调整,初次感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项业务发生后,资产类“银行存款”如何变化?权益类“应交税费”如何变化?(资产减少,权益减少,不会影响会计平衡公式)

根据学生分析的结果,先在左边“资产类”中加上80000元,然后在右边“权益类”再加上80000元。观察等式中是否还保持平衡?思考一下,为什么此项业务的发生不会影响会计基本等式保持平衡关系?

(教师让学习小组分析、讨论)这项业务发生后,资产类“固定资产”如何变化?权益类“实收资本”如何变化?(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权益增加,不会影响会计平衡公式)

(教师请一位学生分析)这项业务发生后,权益类“实收资本”如何变化?资产类“银行存款”如何变化?(一项权益减少,一项资产减少,不会影响会计平衡公式)

根据学生分析的结果,先在右边“权益类”中减少200000元,然后再在左边“资产类”中减掉200000元。观察天平中否还保持平衡?思考一下,为什么此项业务的发生不会影响会计基本等式保持平衡关系?(教师总结)以上四个例题可以证明,无论企业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权益在数量上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关系。且以上四个例题中的经济业务具有典型性,任何企业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与权益的变化无非是以下四种类型:

学生对基本业务的变化已经掌握的情况,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进一步发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扩展和深化。给出具体的实务题让学生分析是用到哪些科目,然后分析各自的增减变化,结合以给的四种类型引深到经济业务变化的九种变化,让学生充分掌握各种变化的影响的结果。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三)课堂练习(8分钟)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对新知识的重构已初步形成,为了巩固知识,课堂上设置了5笔业务题,各小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回答。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正确答案在表格中填出。通过这一组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的层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交流、合作、竞争的乐趣。实现第四次信息反馈。

(四)归纳总结(3分钟)

学生总结:(1)会计平衡公式的重要地位。(2)任何经济业务的变化均不会破坏“资产=权益”这个平衡公式。

教师总结:(1)点评各组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2)将学生的总结进一步深化:有的业务会引起资产和权益的总额变化,有的业务不会引起资产和权益的总额变化。用多媒体演示出四种类型九种关系的关系图。

(五)布置作业(1分钟)

1、课后配套练习。

2、实践练习。

设计意图: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补充搜集的资料,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

一.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

1.通用公式:资产=权益

2.会计平衡公式:指会计要素间在总额上必然相等的一种关系式。

3.静态等式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收入-费用=利润

5.动态等式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6.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1.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

2.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4.权益之间有增有减。

《会计平衡公式》(教案)

《基础会计》说课

会计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说课稿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说课稿

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获奖说课稿

会计电算化公式

会计公式总结

二力平衡初中物理说课教案

二力平衡初中物理说课教案

会计平衡公式说课材料
《会计平衡公式说课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