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六年级第十三周音乐教案(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00:11: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7课

七色光彩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而圆润的声音演唱《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积极乐观的情绪。

2、能用柔美的声音、恰当的速度与力度演唱歌曲《萤火虫》,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为歌曲伴奏,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3、能哼唱《木星——欢乐使者》两个音乐主题,并背唱其中一个主题的旋律,比较出它们在速度、力度和主奏乐器音色上的不同与变化。

4、能听出《大峡谷组曲》之《日出》

2、3旋律演奏乐器的组别。说出力度变化在乐

曲中的作用。

5、能独立完成视唱练习,懂得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作品给他们带来的热情与欢乐,丰富其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难点:结合歌曲和乐曲的学习内容,学生对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有更深的理解。 教学时间: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日出》,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教学过程:

(一)聆听乐曲《日出》

1、导入新课。

复听四年级上册乐曲《羊肠小道》片段,让学生听后说出曲名、作者及出处。然后点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格罗菲的管弦乐《大峡谷》的第一乐章《日出》。

2、聆听乐曲,引导学生结合乐曲的标题《日出》,说出力度在乐曲表现景象中的变化与作用。

3、让学生对照教科书上的五幅画面来感受力度的变化,还可以回顾乐曲《晨景》,启发学生对比两首表现同一自然景象的作品,发现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重点聆听乐曲第

2、3段

(1)第一遍,听出第

2、3段分别由什么乐器和乐器组演奏的。教师可采取视听结合的方 式,在聆听前先出示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图,让学生复习巩固;然后边听、边看、边记录。 (第

2、3分别由木管组和弦乐组奏出)

(2)第二遍,边听边模拟乐器的演奏。聆听时,当听到主奏的乐器出现时,用模拟演奏动 作来表现。可先熟悉主题旋律,请学生把这两个主题旋律哼唱一下。也可用竖笛吹奏第3段主题,此旋律节奏较为简单,但又包含了高音和装饰音,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的吹奏方法。

5、完整聆听全曲,再次感受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日出”。

6、采用音画结合,随着音乐的演奏,展示大峡谷日出时的美妙景色,丰富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1.猜谜导入,直奔主题。从生活的自然现象引入到音乐的学习,教师出谜语,学生猜。 如:“天上一座桥,颜色真漂亮,雨后才会有,能看不能走。”,你知道是什么吗’(彩虹)彩虹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所以人们叫它“七色光”。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可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展示彩虹多姿多彩的美景照

片,让学生入景人情,为歌曲的学唱和表现作情感的铺垫。学生听后谈谈对歌曲的情绪、速度的感受。

3、抓住难点,学唱歌谱。

歌曲的难点有三:

(1)节奏的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尤其是跨小节的切分,学生不容易掌握,可在学习前

以游戏的方式作铺垫学习,边划拍边视唱,把握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有八分休止符的地方,停顿要短促。

(2)二声部的学习。采用分小组、分声部、分句自学,以师生接龙、生生接唱、声部分唱的形式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乐趣。歌谱的学习过程,借助竖笛、口风琴等乐器把音唱准。

(3)波音和下滑音的演唱。在歌谱唱得较为熟练后,再加入装饰音的演唱,学习时多采取聆听、比较、模仿的方法,即:教师演唱带装饰音的和不带装饰音的旋律,学生比较两者的不同效果,然后模唱。

教师要提示、指导学生用轻柔而干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成时,注意倾听对方的声部,使声部和谐、均衡。

4、学唱歌词时要注意:

(l)A段旋律中四分、八分休止符较多,要停顿好。下滑音要唱得自然,不要过于强调。

(2)B段出现较多切分节奏,应突出强拍才能唱出歌曲的韵味。

5、歌曲的处理。可让学生自己先讨论、设计歌曲处理的方案,试唱、交流评价,最后修改定案。

可以用稍快的速度演唱,力度上作以下强弱对比:

A段第

一、二乐句用mp,唱得活泼而有弹性;

第三、四乐句用mf,第三句唱得连贯、圆润些,第四句富于舞蹈性,因此可唱得活泼而有朝气,还要突出每一个短句的第一个音和切分音;

B段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用,mp,后面四个乐句用,mf,要唱得饱满、和谐,结束句可放慢,力度渐强至ff束。

6、在演唱形式上可设计为A段用领唱与齐唱,B段合唱。演唱时还可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先让学生讨论选择哪些打击乐器适合表现歌曲的情绪,然后全班分组讨论打击乐器伴奏的节奏型,并尝试一下为歌曲进行伴奏。方案可设计为:齐唱部分的情绪活泼、欢快,用碰铃、串铃、响板。合唱部分加入沙槌、铃鼓,重音的地方加入大鼓,为歌曲增加欢乐的气氛,把歌曲推向高潮。

三、全课总结。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木星——欢乐使者》,认识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 教学过程:

(一)聆听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1.导入。

有一部管弦乐组曲共有七个乐章,分别以七个行星命名。火星代表战争之神,金星代表和平之神,水星代表飞翔之神,木星代表欢乐之神,土星代表老年之神,天王星代表魔术之神,海王星代表神秘之神,给听者带来了无限宽广的想象空间。这部作品叫《行星组曲》,今天我们就来聆听其中的第四乐章——《木星——欢乐使者》。听一听,音乐是如何描绘太空神奇现象的。

2.聆听乐曲主题1。

(1)初听主题1,感受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听后学生自由回答。

(2)再听主题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使你联想到什么场景? 你能听出是哪件乐器主奏的吗?只说出是西洋乐器的铜管乐器组也可以。

(3)三听主题1,记录a、b、c出现的顺序。对照教科书提供的谱例,边听边用自己的方 戈记录。

3.聆听乐曲主题2。

(l)哼唱主题2,熟悉旋律。吹奏能力强的班级可结合器乐的演奏来熟悉旋律、教师把主题2的后半部分旋律抽出来给学生吹奏,其余的旋律由教师负责弹奏.这样,既加深了对旋律的熟悉和对乐曲的感受,也体验了表现音乐的快乐与成功。

(2)聆听主题2,边听边哼唱旋律。

(3)再次聆听主题2,听出主奏的乐器是什么,并比较一下与主题1在主奏乐器上有怎样 的音色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4.补充介绍乐曲的相关资料,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及创作意图。 5.完整聆听乐曲,再次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二)认识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

1、以不同的形式复习西洋乐器的分类以及各乐器组的乐器名字、音色。

2、听一听,说一说。播放一段音乐,学生听后说出演奏的乐器是什么,属于哪个乐器组。

三、全课总结。

谈收获,说感想。

六年级第十二周音乐教案

六年级第十三周测试题班级姓名

第十三周美劳教案

六年级第九周音乐教案(材料)

六年级下第十五周音乐教案

第十三周反馈

第十三周工作总结

第十三周广播稿

第十三周工作计划

第十三周商务礼仪

六年级第十三周音乐教案(推荐)
《六年级第十三周音乐教案(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