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公平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7 12:01:4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育公平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成为城市里的“农民工”。许多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也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沿海和地区。城市中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教育公平;弱势群体

引 言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适应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涌向发达地区,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民工潮”。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人口流动中家庭迁移的比重越来越大,大批学龄儿童随父母流入城市,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最突出的是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上,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加清晰,越加变得令人不能容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执政理念充满了人文关爱,让人不禁对社会、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美好的期待。

目前,我国流动儿童的数量约为1982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在全部流动儿童中,户口类型为农业户口的占74%。 也就是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从数量上看已将近1500万。他们不能接受或不能良好地接受义务教育,这不仅仅会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同时也影响我国“普九”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社会公平体系的建立,以及我国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必将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隐患。解决这一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难题,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大中城市的各个角落,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都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勤劳动。然而,当前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日益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会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出现的新名词。农民工作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农村,其中大部分人,不仅在经济上难以支撑子女入学的费用,在心理上更缺乏融入城市文化的足够准备。目前,在某市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有3万多人,在市区60多所小学中,绝大多数或多或少地接收了在当地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读。从统计情况来看, 农民工子女入学主要集中在城郊结合部以及市内新建小

区附近,这些区域的学校基本上是校校生源爆满,班班拥挤不堪。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1.低收入“高学费”困扰就读

目前,我国将近2000万流动儿童,某市3万义务教育年龄段的流动儿童93%的孩子处于辍学阶段。虽然国家有明确规定,公办中小学要建立完善的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机制,但真正要到公办学校上学,对农民工子女来说,还是一个奢望。据了解,现在某市16所定点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小学,都是根据地域特点、农民工人数分布科学建设的。但某些区域的农民工仍然有“高学费”的困扰。据调查发现,长期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全家一起流入城市,家庭计划生育情况较差,几乎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凭很低的收入在城市中生活,过日子都相当困难,怎么能支付起孩子的学习费用呢?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环境大有改善,生源日趋上升。对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保证困难家庭子女不因经济贫困而失学。但是,在城市上学所需的必需生活费用相对农村高出许多,这对于经济能力不强的农民工来说,是一定的考验。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然而这一切在家长羞涩的钱囊面前都成为了奢望。尽管许多城市的主管部门都在承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但现实是,很多农民工子弟仍处于无学可上的“漂泊”状态。

2.生源质量的差异化考验学校的教学工作

农民工子女来自各地,整体素质普遍没有城里学生好,来城市读书后,给学校、老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一些额外负担。首先,部分农民工的居住点经常变动,这给他们的子女接受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中间转学、中途回家等情况频频发生,大量的学籍变动打乱了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另外,接收学校还要承担一定的安全责任,如:接收学校在不明确学生真实去向的情况下无法确定该生是转学、退学还是其他。其次,教学老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此类学生的素质差异。有些学生不会说普通话或说得不好,难以和老师更好地沟通交流,教学无法互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自卑,难以融入同学之中;有些学生在家乡读书时没学英语,老师每天都要花很长的时间给他们来练听力,默写单词。学生整体素质差,行为习惯差异也是一个普遍问题。每个学期班主任要走访无数个家庭,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及学生以前的学习状况。这些差异,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更多教育、训练,才能使他们和城里孩子走到同一水平线上,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会导致城里孩子趋向于那些不好的行为习惯,造成不良后果。另外,农民工子女进入一个新环境读书,心理上也会有个调整、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多关心、多帮助,使他们尽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中。 

3.自卑的心理压力影响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

一些经过种种努力已经进入城市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当他们的父母把他们送进校门时,问题也接踵而来。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农民工的孩子都是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得不到父母积极的引导和良好的监督,他们的价值观就有可能错位,甚至造成人格缺陷。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要让他们正常成长,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经济、地域、文化上的差异首先就让孩子们的心里筑上了一道城市堡垒。将会对他们成年后的人格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也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于社会来讲也会是极大的隐患。因此,不管是对于社会还是个人,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都需要各方面的帮

助和关爱。城乡两地孩子之间是存在隔膜的,这种隔膜也不容忽视。然而,这种隔膜和孩子无关。但是,农民工子女已深刻感受到城市里孩子与自己的差别和这种差别的难以逾越,长期在边缘状态生长,将扭曲他们的心理,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和对立感。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不是城里人对他们的恩赐,而是他们固有的权利。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困难的原因

1.农民工的收入不稳定且较低,生存状况极为不易。

农民进城后,主要从事小商品买卖,有的工作较稳定,如农贸市场的业主、小吃店店主等;还有的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如三轮车夫、各种建筑工地的民工等,他们的收入普遍较低。流动人口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贫困家庭占 1/4。这样低的收入,维持温饱问题已属不易,在子女教育费用上往往力不从心。

2.许多地方原来在计算经济发展总量和规划社会教育发展事业计划时,基本上以本地常住人口作为基数。但是农民工带子女大量涌入城市。这无疑就增加了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3.城市人对农民工进城数量的担忧。城市人已经习惯于单身农民工在城里就业,从事险、脏、累的活,他们只提供廉价劳动力,由于没有子女和家庭的负担,城里人不必担心他们留在城内和城里人分享城市的公共福利与资源,也不用害怕城里出现大量的贫民窟.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定居,无形中给城市的教育资源带来压力,造成城市人在情感上无法融合农民工子女教育。

三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贫困让许多农民工子弟不得不提前品尝人生的艰辛和不易,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本来就崎岖不平的求学路更加艰难。我们应该让同在蓝天下的农民工子女和城市的少年儿童一样,共同沐浴阳光雨露,共同茁壮成长。

1.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首先,是要认识到教育是“全民教育”。 温家宝总理曾经强调,“中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其中80%在农村。中国已经提出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杂费。同时,积极解决成千上万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上学问题,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要认识到农民工是城市财富的创造者,农民工有权得到与自己劳动相符合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不应有任何外来不公正的歧视、限制与束缚。我们要消除对农民工的偏见,让农民工与农民工的家庭生活在一个平等的环境里。

2.结合各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

根据各区域人口的变化,结合各区域经济的现状,对教育资源重新配置。合理安排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减少繁琐的入学手续,让每一个农民工孩子都能够顺利入学。同时农民工自己也要克服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思维,在为子女选择学校方面尽量避免集中某所学校就学,适当分流生源,防止学生入学扎堆现象的发生。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对学校进行新建、兼并、功能转化等,增加和扩大达标的教育资源,满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进一步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和

规定。我们必须全方位地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使其完全融入社会教育的秩序内。

3.大力扶持重视农民工子弟定点学校

对于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支持农民工子弟教育。因此,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政府在每年度的财政预算中增加对农民工子弟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定点学校的硬件改造和日常教学办公支出;选派一批品学兼优的年轻教师到农民工子弟定点学校教学;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创新农民工子弟教育的办学方式,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办学,改变目前办学体制的单一性;平时要加强新闻媒体对农民工子弟教育工作的宣传,使全社会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4.强化农民工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观念,关心农民工子女,多与农民工子女沟通。

当前,由于农民工子女入学较难,部分农民工产生“畏难”情绪。有些农民工送子女入学不积极,这些农民工送子女上学时对学校采取消极应对的措施, 给学校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努力改善农民工子女入学环境的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民工依法送子女入学,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也保证基层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另外我们要认识到农民工子女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必须对他们进行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增强他们爱国,爱乡,爱家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茜.广州外来工子弟学校调查 [N].南方日报,2004-04-30.

2.侯靖方 方展画.杭州市民工子弟学校调查 [N].浙江日报, 2002-5-16.3.云依水.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8.

题目: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工作单位:上栗县第二中学

作者:阳欣

联系电话:15107092209

推荐第2篇:公平教案

课题: 我们向往公平教学目标

情感: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

能力:在社会生活中,与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提高自己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 知识:懂得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一、教材分析

支撑本课时问题解决的主要相关知识是公平的基本含义,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等,涉及到心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本课时教学内容涉及到社会合作的各个领域,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利益与负担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则是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目的和归宿。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因为: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首先应帮助他们理解公平的基本内涵,以及社会公平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然后才能激发学生自觉树立公平意识,明确自己为维护社会公平应尽的责任。

让学生懂得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原因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九年级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问题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不强。公平问题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逐渐增多,关于“公平”的话题也必然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向往。尤其是怎样维护社会公平?合作与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这种生活上的追求和思想上的困惑,是本课时教学内容展开的生活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内在动力。如何让学生懂得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合作,不是单纯说教能够做到的,因此在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难点: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学习重点: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本着以“互动、交流、合作、探究”为特点的“新授课教学策略”理念,通过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行为实践能力。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集体讨论法、活动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总的设计理念: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关注认知,强化体验;表层切入,深层领悟。

一、创设情境、切入主题:“众说纷纭话公平”

设计思路:教师播放一段“学生未缴纳活动费受不公平待遇”情景视频,学生观看视频

提出问题:我认为的公平是„„?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感悟公平的含义。

二、共同探究、学习新课

结合本课实际,我设计安排了以下五个活动: 活动一:轻松一填

活动内容: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第五页表格,学生填表分析总结,教师归纳和纠正。

在学生初步感悟公平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这一小活动,从学生熟悉的角色做起,分析教师和学生各自分担的责任和获取的利益,进一步深刻全面理解公平的含义,突出了教学重点。

活动二:出谋划策

活动内容: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引导

学生讨论:为什么人多了却没有水喝?然后让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合作,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这个道理,从而树立公平意识,努力维护合作公平,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活动三:沉重思考

活动内容: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同样的时代,不同的命运”,学生观察图片,分组讨论:“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学生讨论完毕,由小组推举代表发表本组意见,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贫富悬殊对比,让学生透过这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进一步探讨社会不公平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引发学生反面思考从而认识到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所在,为过渡到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活动四:共同感悟

活动内容: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三组热点材料(材料一:2009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材料二:新华网北京2009年4月6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其中从今年起,中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今年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材料三:2009年4月10日,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发布了《关于西藏自治区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对在接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按照公办学校免除学杂费标准,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享受公平教育。)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思考:国家采取上述措施对维护社会稳定有什么意义?然后让学生列举我国社会公平的表现。

设计意图:本活动设计上承接上一个活动,两个活动一脉相承,围绕教学重点而展开,让学生通过这一组热点材料来关注社会,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明确我们国家和政府不断采取措施,努力维护社会公平,然后正面思考国家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

活动五:唇枪舌剑

活动内容: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漫画,组织学生辩论:有绝对的公平吗?在辩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面对不公平现象该如何去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建议,教师总结。(展示板书)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辩论旨在通过辩论能够辩证的看待问题,让学生明白公平只是相对的,学会如何去面对不公平现象,怎样采取积极地措施去维护社会公平才是本活动的目的所在。

三、走进生活、巩固升华

设计思路: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二组案例情景和三个问题:

情景

1、初二学生小红的父亲早逝,母亲因操劳过度卧床不起,为了养家糊口和供弟弟上学读书,15岁的小红放弃了上学的机会,到一家个体餐馆当了服务员。情景

2、初三(一)班王民的姐姐王玲,今年大学本科毕业,眼看已经毕业半年,至今仍然待业在家。问其原因,原来并不是她对工作条件要求太高,而是很多招聘单位根本就不招聘女性员工,偶尔有一两个名额,也要在年龄、相貌、身高等方面严加限制。相貌平平的王玲一气之下闭门不出,整日唉声叹气。学生阅读案例情景后,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你觉得这样对她们是否公平?为什么?

(2)她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使自己的问题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 (3)为了能够生活在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我们应该这样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情景问题的思考讨论,把所学的知识主动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最后学生的总结反思,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有助于实现知、行、信地统一,从而体现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

四、深化总结、体验收获

设计思路:我想具体设计为“通过以上活动体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或感悟?今后我将这样做

。以引发学生思考,由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教师适当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既有利于学生表达、协作等能力的提高,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的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力求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五、知识整合,构建网络

众说纷纭话公平

(是什么) 我们向往公平

良好的合作和社会稳定需要公平

(为什么)

维护社会公平

(怎么做)

设计思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适当点拨,矫正完善,再出示知识网络图,让学生对照比较,规范图示。

设计意图:这种设计比较直观、系统,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能很好的体现教材的知识要点,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教学反思

总之,本节课计划主要贯彻以上五个教学环节,关于巩固练习和补偿性训练,我打算安排穿插在“共同探究、学习新课”这一环节当中,在活动后适时选取《同步学习》相关问题或者老师设计的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同步练习,这样有针对性专项训练,我想效果会更好一些。所以没有把补偿训练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

推荐第3篇:追求公平

“追求公平”还是“懂得谦让”?

小学幼儿园

在我们班前不久开展的一次语言活动中,面对孩子们的心声“追求公平”和故事本身的教育意义“懂得谦让”,感到很是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才最好。

那是在一次语言活动课上,我给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经典故事《两只笨狗熊》,他们听得特别认真,脸上的表情也随着故事内容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孩子们的遗憾声中,我结束了故事。接下来,我引导孩子们思索并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大黑和小黑为什么最后只吃到一丁点儿干面包?(孩子们回答:他们为了吃到一样多的面包就上了狐狸的当,面包被狐狸左一口右一口地差点都吃光了。)你们觉得大黑和小黑,还有狐狸大婶太狡猾了,是坏蛋)如果你们是当时的大黑和小黑,会怎么做呢?对最后一个问题,孩子们讨论得很激烈。小红说:我会把面包带回家去,让爸爸帮我们分。强强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说:我会把面包从中间分开,一定会分的很公平!小宇得意地说:我会把面包放在天平秤上称了后,再平均分!还有几个孩子也兴奋地站起来,讲着自己把面包分的一样多的方法。最后,大多数孩子达成的一致看法就是不让狡猾的狐狸帮忙,自己有能力把面包分的很公平。这时,我有些失望并着急了,孩子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让大黑和小黑让一下呢?我应该怎样引导他们兄弟之间要互相谦让,不斤斤计较呢?还好,乖巧的晴晴发言了:我听妈妈讲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大黑应该让小黑多吃。我一听乐了,马上就大张旗鼓地表扬了晴晴,然后又洋洋洒洒地将爱那个了一大堆要谦让的道理。晴晴高兴极了,可其他孩子却耷拉着脑袋,一脸地无奈、、、、、

晚上回到家,白天的情形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大多数孩子为什么会由先前的兴高采烈转为后来的垂头丧气呢?孩子们要求把面包分的一样多,不就是在追求一种公平吗?而我白天的教育活动因急于引入传统美德“谦让“,而忽视了孩子们这种正常的心理追求。由此我想到,我们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谦让的美德会阻碍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吗?我们成人都明白,在当今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里,有些时候有些东西是不能随便谦让的,即使是在兄弟、朋友之间也是不可以的。但孩子们的世界是具体而单纯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诠释、把握“追求公平”与“懂得谦让”之间的关系,才能不影响孩子们的正常发展呢?

推荐第4篇:公平素材

野狗和狮子猎食

一天,9只野狗出去猎食,在一条路上遇到了一头正在猎食的狮子。狮子建议野狗同它合力猎食,然后一起分配食物。野狗们欣然答应了。它们打了一整天的猎,天黑时,它们一共逮住了10只羚羊。

狮子说:“我们得去找个英明的人来给我们分配这顿美餐。”

一只野狗说:“那何必呢?每个分一只就很公平。”狮子立即起身,举起巨爪向这位冒失的野狗抓过去,把它打昏在地。

其他野狗都被吓坏了,一只野狗鼓足勇气对狮子说:“不!不!我们的弟兄说错了,那不是合理的分配。您是世界的主宰,如果我们给您9只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来就是10只;我们9只野狗加上一只羚羊也是10只,这样我们就都是10只,这才是最公平的分配方案。”

狮子满意了,昂起头说道:“你还算聪明,不像你那个傻瓜兄弟!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分配妙法的?”

那只野狗答道:“当您冲向我的兄弟并打昏它时,我就立刻增长了这点儿智慧。”

野狗与狮子合作,本来就愚蠢至极,又想和狮子平均分配猎物,更是错上加错。如果聪明就不会做出与狮谋食的蠢事。

不要与虎谋皮,与狮谋食

打开另一扇窗:生活真的很公平

有本叫做《庞城末日》的书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

意大利古城庞培城里有位卖花女叫做倪娣雅。她虽双目失明,但并不自怨自艾,也没有垂头丧气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样靠劳动自食其力。

不久,维苏威大火山爆发,庞培城面临一次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笼罩在浓烟和尘埃中,昏暗如无星的午夜,漆黑一片。惊慌失措的居民跌来碰去寻找出路却无法找到。但倪娣雅本来看不见,这些年又走街串巷在城里卖花,她的不幸这时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着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找到了生路,而且她还救了许多人。因为她可以不用眼睛安全如常行走,她的残疾已成为她的财富。

上苍真的很公平,命运在向倪娣雅关闭一扇窗的同时,又为她打开另一扇窗。

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多面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让人痛苦,但痛苦却往往可以转化。有一个成语叫做“蚌病成珠”,这是对生活最贴切的比喻。蚌因身体上嵌入砂子,伤口的刺激使它不断分泌物质来疗伤,到了伤口复合,旧伤处就出现一颗晶莹的珍珠。哪粒珍珠不是由痛苦孕育而成?任何不幸、失败与损失,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有利的因素。

生活也真的很公平,它可以将一个人的志气磨尽,也能让一个人出类拔萃,就看你是怎样一个人。

你只有十分钟

一位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告诉我,他招聘人才的时间是5分钟,加上让应聘者走人他的办公室、入座、非正式简单对话的时间5分钟,总共不会超过10分钟。

也就是说,公司是否录用一个人,只有区区10分钟。所有的成功、失败都浓缩在这里。

我说,这不公平,也不负责任。他说:10分钟最公平,最负责任。

他说70%以上的应聘者走人他的办公室不会首先打招呼说声你好;50%以上的应聘者衣冠不整洁;30%的应聘者态度紧张;20%的应聘者目光游移。还有什么好说的?让他们走吧!每个人只有10分钟,而他在前5分钟就已经输了。我心悦诚服,应聘者的确已经输了。

想起一位公共关系学教授,他曾经在课堂上问我们:你们看过孔雀开屏么?同学们说看过,很美。教授说:每个人都要学那孔雀,10分钟让整个世界记住自己的最美。

那是《公共关系学》第一课时,教授的开场白。

每个人像孔雀那样用10分钟展示自己的美,好像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传统,我们喜欢相信日久见人心和细水长流。但在现代工业以分秒计算的工作时间里,你没有更多的时间表现自己。

你很优秀,可是你要知道,你只有很少的时间,10分钟,或者更少。 可恨的上帝

话说上帝把人世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合情合理,他很自得。可也有一件烦恼,让他坐卧不安,那就是在中国的一座城市里,有一位下岗工人阿明,整天忿忿地在骂他,他喝闷酒的时候骂他:“可恨的上帝!”抽闷烟的时候骂他:“不公平的老头!”睡闷觉的时候也在骂他:“一个偏向富人的恶魔!”于是上帝决定百忙之中到他家访贫问苦。

他扮成常人模样,从空中降落。他来到阿明家门前,见他白天在睡大觉,门也不关。上帝纳闷地说:“喂,亲爱的子民,醒醒吧。你看你的左邻右舍,都安装了防盗门,锁得严实。而你怎么大白天不关门就睡觉?难道不怕被小偷光顾吗?”

阿明被吵醒,不耐烦地问:“你是谁?”

“我是上帝。你不是每天都在骂我吗?我是特意下凡来倾听你的不幸和不满

的。”

阿明看眼前这位大神果然仪表不俗,眉宇间英气勃勃。他于是懒懒地从床上爬起来,点燃一支烟说:“你就是上帝?哦,我想象中你应当是这个模样。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一肚子委屈要向你倾诉呢。你问我为什么睡觉不关门?你看我家徒四壁,小偷来了都会自叹晦气,你说我有必要关门吗?再说我的左邻右舍,左边是阿建家,他开饭馆,腰缠万贯,当然要安装防盗门;右边是阿宏家,他在一个合资公司当部门经理,收入颇多,他当然也要房门紧闭。只有我家穷得叮当乱响。上帝呀,莫怪我骂你,你实在是不公平,为什么给了他们那么好的运气和机遇,让他们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却让我穷困潦倒,生不如死呢?”“这你可怪不得我,因为你自己不努力。”

阿明不满道:“不要推卸责任好不好?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不公平造成的。我们三人从前上中专时,在一个起跑线上,大家各方面情况基本一致。后来我们一同进了工厂,在流水线上工作,挣一样的工资,睡一样的宿舍。”

“再后来呢?”

“再后来我们就开始走上了不同的命运轨道,他们在你的偏爱下,越来越富有。而我呢,却成了你的弃儿,从没受到过你的眷顾,所以一贫如洗。上帝呀,你说我怎么能不恨你。做神要厚道!”

上帝也有一点内疚,但还坚持说:“子民,这事真不能怪我,机会面前大家平等,只是看你抓不抓。这样吧,我再给一次翻身的机会,如果你还穷,就再也莫怪我了。”

阿明喜道:“那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于是上帝作法,将手放在阿明头顶,念念有词道:“我是仁慈的上帝。为了公平、公正、公开,我愿再给阿明一次平等竞争的机会。现在让时光倒流,回到十五年前吧。”

于是瞬间,阿明恍如隔世,蒙蒙眬眬地又回到了从前工厂的流水线上,左边是阿建正挥汗如雨,右边是阿宏在埋头苦干。

这时,劳动科长忽然找到他们,说:“你们别干了。现在工厂不景气,产品滞销,你们只好离开。不过每人可以获得五万元的补偿。”

阿建很高兴,他扔下脏手套说:“我可以用这笔钱去开饭馆。”他早就有自己创业的打算。

阿宏也很高兴,说:“我想用这笔钱去上大学深造。”

阿明虽然不高兴,但他想,管他呢,这回有钱了,我要先痛痛快快地喝酒再说。

于是不久,阿建开了饭馆,当起了辛苦的小老板。而阿明则成了他饭馆里的常客,因为阿健说好要给他打九折优惠。但是很快,阿明的五万元钱就流进了阿健的腰包。而阿宏则报考了大学,几年之后他毕业了,进入一家合资企业,当上了部门经理。

再说阿健,眼看阿明失业挺可怜,对他说:“兄弟,你来我饭馆里打工吧,好歹有些收入。”

阿明不屑道:“我才不干这下三烂的活呢,又累又脏还伺候人。我要干一个体面的工作。”

于是他去应聘白领,但没人要,因为他的学历低;他去自己创业,又吃不了苦,也失败了。最后他只好申请了“低保”。

他又开始白天敞着门睡大觉了。而且一喝醉就骂上帝:“这个可恨的家伙,

不公平的老头,一个偏向富人的恶魔!”

这次上帝只好装做没听见。

在公平的世界里

考古学家威尔逊在周游世界的考察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在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人们发现部落中有人偷窃。于是,德高望重的酋长召集全族的人开会说:“为了使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安宁与和谐的生活,偷窃者一旦被抓住,按照部落的规矩将受到鞭打20下的惩罚。”

但是偷窃者没有听从警告,继续偷别人的东西。于是,酋长再次召集全族的人开会,进行了警告,然而,偷窃者依然置若罔闻,我行我素。酋长第三次召集全族的人开会,忍无可忍地说:“偷窃者一旦被抓住,惩罚将增加到鞭打40下。”几天之后,有人报告说:“偷窃者已经被捉到了。”消息传开,大家义愤填膺,要看看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偷究竟是谁。

当偷窃者被带出来的时候,大家不禁发出声声惊叹。谁也没有想到,偷窃者竟然是酋长年老体弱的妈妈!

酋长终于开口了,用沙哑的近乎耳语的声音说:“亲爱的同胞们,为了我们部落的安宁与和谐,我的母亲也不能例外,务必受到鞭打40下的惩罚。”他点头示意,随即母亲身上的袍子被轻轻地脱了下去,与此同时,魁梧的酋长走到母亲身边,脱去了自己身上的袍子,露出那历经风霜、结实宽厚的后背。他紧贴着母亲的脸颊,轻声耳语,母子俩的泪水潸然而下。他温柔地将手臂环绕着母亲,用自己的身体做好了替母亲遮挡鞭打惩罚的准备。

他再次点头示意,无情的鞭子便一下接一下地打在酋长的后背上„„

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公与平者,理国要道。在公平的世界里,在法规与制度面前,只有人中人,而没有“人上人”或“人下人”。 不幸与公平一个青年人非常的不幸。10岁时母亲害病去世,他不得不学会洗衣做饭,照顾自己,因为他的父亲是位长途汽车司机,很少在家。

7年后,他的父亲又死于车祸,他必须学会谋生,养活自己,他再没有人可以依靠。

20岁时他在一次工程事故中失去了左腿,他不得不学会应付随之而来的不便,他学会了用拐杖行走,倔强的他从不轻易请求别人的帮助。最后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办了一个养鱼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将他的劳动和希望毫不留情地一扫而光。

他终于忍无可忍了,他找到了上帝,愤怒地责问上帝:“你为什么对我这样不公平?”

上帝反问他:“你为什么说我对你不公平?”

他把他的不幸讲给了上帝。

“噢!是这样,的确有些凄惨,可为什么你还要活下去呢?”

年轻人被激怒了:“我不会死的,我经历了这么多不幸的事,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害怕。终有一天我会创造出幸福的!”

上帝笑了,他打开地狱之门,指着一个鬼魂给他看,说:“那个人生前比你幸

运得多,他几乎是一路顺风走到生命的终点,只是最后一次和你一样,在同一场洪水中失去了他所有的财富。不同的是他自杀了,而你却坚强地活着„„” 公平秤

有一杆公平秤,主人对它很器重,它自己也渐渐骄傲起来,吹嘘世间一切东西它都可以知道重量。起初没人愿意与它争辩,突然有一天,一天,一只被它称过的土豆实在忍不住了,问它:“你知道自己的重量吗?”秤答不上来,哑口无言。

有时,我们总是衡量别人的重量与优劣,却常常不知道自己的重量与好坏。我们只有更清楚地认识了自身,才能做到以公平的眼光去看待其它事物,从而赢得人们的认同与支持

太阳,你不公平

太阳,从来都是不公平的,至少我这样认为。住在北边的宿舍,便很少得到太阳的恩赐,在这冬季里,于是便多了一份寒冷与寂寞的感觉。

午饭后,再也不愿回到那个令人冷寂的宿舍。便与好友相约到学校操场上走走。学校是新建成的,宽敞、美丽,更主要是这里培养着在不久地将来就会成为我市教育精英的生力军。漫步在这样的校园,享受着冬日少有的阳光,一种久违了的愉悦与轻松袭上心头。不知不觉我们已走到了学校最西面,那儿是学校的垃圾集中处,因无人管理,垃圾堆得象小山似的,一阵腐臭味冲入我的鼻中,令人作呕。于是我赶快跑起来想尽快离开那个鬼地方。忽然,好友一把拉住了我,顺着她的视线----天!这是一幅什么景象!一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身着校服的小女孩正弯着腰在连苍蝇都不愿接近的垃圾箱前捡垃圾!她熟悉的打开一包包的垃圾,把一些她认为有用的东西放进一只硕大无比的蛇皮袋里。这时,对面走来一对穿着时髦的有说有笑的女生。走到垃圾箱前,其中一个女生说了声:“我扔一下垃圾。”说着邹着眉用手帕捂着鼻子,一手拉着她那条高贵的裤子,用小指勾着塑料袋。到了离小女孩近10米的地方,很潇洒的让袋子做了个抛物线运动。袋子准确无误的落在了小女孩的脚边。小女孩迫不及待的打开袋子找出了她所期待的东西。外面的垃圾似乎都没什么价值了,小女孩又猫腰钻进垃圾箱,重复着刚才的动作„„这一切都结束了,小女孩这才钻出垃圾箱,背起那个与她极不相符的蛇皮袋,一步步地向前移着,消失在我们的视野„„

望着她远去的背影,难受与困惑涌上我的心头。好友凝视着远方,突然问我:“你说那个小女孩以后的背会变成什么样子?”“弓,一张弓。”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好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不由陷入了深思。七八岁的孩子本该在阳光的沐浴下坐在宽敞的教室里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而那个小女孩却过早地背起了生活的重担。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件事竟发生在这座所谓开辟教育改革新路线,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学校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然而这棵小树却过早地被压弯了,可惜;没人发现,可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

在多年前我就听说了,但,难道这真的只是句空话吗?

抬头仰望,天,还是那么蓝。然而就在这同一片蓝天下,却有孩子和我们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做着他们本不该去做的事!太阳,也还是那么红,那么亮。然而,此时我却怨恨起太阳来。因为太阳,你不公平!你没有照耀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诚然,有许多孩子在你的光照下茁壮成长,但生活在黑暗中的孩子又何止今天这一个呢?

帮帮那些孩子吧。请为他们撑起一片天,托起一轮太阳,一轮公平的太阳,时刻普照着他们,他们需要温暖,需要关爱„„

骗子

有个人卧床不起,病情十分严重,他绝望地祷告众神,说若能使他病愈,他一定奉献一百头牛。

众神想试验他一下,便用灵丹妙药,使他药,使他康复了。

他病好下床后,没用真正的牛来酬谢众神,而用面团做成了一百头牛,放在祭坛上烧了,并念念有词地祷告说:“诸位神明,请接受我所许下的承诺吧。”

这时,众神们认为他用骗术亵渎了神灵,便在晚上托梦告诉他,要他到海边去,说在那里可以找到一千块雅典钱。

他醒来后,高兴极了,直往海边跑去。结果在那里遇到海盗,被他们抓去卖了,卖了一千块钱。

这故事适用于说谎话的人。

推荐第5篇:公平效率

切实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建设,我国的物质财富不断累积,但是经济发展的效率与社会领域的公平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日益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不公平现象更加凸显。资源分配不公平不但破坏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而且危害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甚至会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掣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公平效率问题呢?主要是:

一、重视发展经济,忽视改善民生的政绩观念。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总量、三个产业的上缴利税、社会总体就业都是硬的发展指标,都是漂亮的政绩,而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平均教育质量的提高、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也是定性指标,也是政绩;

二、重视政府投入,忽视群众消费的发展观念。经济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是经济片面依靠出口的发展模式,是不能持久的发展模式,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经济模式。

三、重视政策激励,忽视社会保障的执政观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激励地区产业优先发展,带动社会总体就业,却忽视了如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基本保障领域的投入。总而言之,公平效率问题的出现是在初次分配中体现了效率原则,而在再次分配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公平原则。

在促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时代背景下,要切实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在经济领域首次分配注重效率优先,在民生领域的再次分配注重兼顾公平,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多策并举,以科学发展观念统领我国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发展。

要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党政领导要一手抓、负总责,同时发扬民主集中制,完善包含民生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加强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的论证工作,提高处理复杂局面和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倡导以人民群众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为主要出发点的工作氛围。

要完善制度安排。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完善上级领导巡视监督、同级部门工作监督、人民群众基层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完善社情民意的信息反馈机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

要加强教育培训。地方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强社会主义理论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处理工作事务的能力,要加强党的宗旨观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

公平与效率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涉及到我国的长治久安,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是我在中政申论上面给你找的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范文,这个范文只为较好范文,介于优秀范文与较差范文之间,你可以用之取长补短。

推荐第6篇:教育公平

怎么看教育公平

安徽铜陵,一个以盛产铜矿而得名的城市,近年来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广受关注。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铜陵市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创造了一个“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铜陵模式”。很多地方盛行的“择校风”,在这里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孩子们在公平、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让所有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是亿万家庭的殷切期盼,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为什么教育公平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举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1949年的1.5%上升到79.2%;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新增劳动力结构和素质;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毛入学率达到24.2%,进入大众化阶段;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49年的1.6年提高到8.7年。教育发展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还不适应,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据2009年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56.5%的人认为存在教育不公问题。这反映了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高度关注。

当前,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在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会让我们对此有直观、切身的感受。

比如,“择校热”高温不降。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小学择校非常普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声誉和质量较好的学校,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家长操劳、奔波数月,通常还要支付数额很大的“择校费”。为了增加“择校”资本,孩子们不得不参加各种各样的“占坑班”、补习班,考取名目繁多的证书,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倾向愈加严重。这些现象多年来禁而不止,治而不愈,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顽症”。

比如,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尚未得到充分保障。一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还在办学条件不达标的打工子弟学校就学,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没有做到“应助尽助”,残疾儿童教育水平仍落后于普通儿童教育水平,等等。

再比如,不同地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公平,部分地区学生入学机会偏少。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备受争议,由此引发的“高考移民”问题时有发生。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对个人来讲,它关系每一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一生;对整个社会来讲,直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正因为如此,教育公平问题才受到群众广泛关注。

●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中央给咱办实惠,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真是和谐好社会。”这是近年来我国农村许多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慨。可以说,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学上”、“上得起学”已经不是问题了。人民群众现在对教育问题的意见,对教育公平的呼唤,实际上主要是对“上好学”的期待。

当前,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公平呢?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具体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而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教育发展的差距。2008年上海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5473.62元,而贵州省仅为2310.83元,相差近6倍。可以说,教育不公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

教育投入不足。“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虽然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2008年只达到3.48%,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教育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在教育投入总量小、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批中小学,对“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曾产生积极作用。而重点学校制度也同时导致了学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近年来,国家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加大了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但是,重点学校本身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人们形成的固有观念很难改变,这些学校依旧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优秀学生,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甚至造成了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两极分化的局面。

政策制度不完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但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一些已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合理制度如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同时,对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等,还没有可供依据的法律和制度规范。

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受教育程度逐渐成为影响个人职业、收入乃至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子女接受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再加上独生子女普遍化,人们都希望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必然造成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凸显,使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为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中央作出了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决策。从2008年8月启动,《规划纲要》的制定历时1年零9个月,经过40轮大的修改,两次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在这个描绘中国教育未来10年改革发展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中,鲜明地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理念贯穿始终。它昭示了党和政府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态度和决心,让人们进一步看到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美好前景。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1律、千校一面。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据统计,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适龄人数达到997.1万人。如何给这些孩子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健康成长,是促进教育公平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早在2001年,就明确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两为主”政策。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把接纳非户籍居住地上学的儿童纳入政府管理的范畴。2009年中央财政下拨20亿元,专项用于补充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等。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经过这些努力,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就读难的问题。但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呢?

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广大农民工为流入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流入地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和督促公办中小学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畴,对接收农民工子女人数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制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采取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

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公办中小学潜力,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尽可能多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不得随意设置入学条件限制。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农民工子女在短时期内完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还不太现实,必须进一步发挥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作用。要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制定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加强对这类学校的督导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根本上要解决农民工的“身份”问题。2010年6月,广东省出台有关规定,实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政策,只要积满60分,农民工就可以申请入户,其随迁子女就学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此外,随着很多农民工子女开始进入高中阶段,他们接受“初中后教育”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由于借读费用昂贵、户籍障碍、高考政策限制,以及各地在教材、课程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难度更大。应研究制定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让流入地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也向他们敞开。

●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

2009年8月16日,来自四川广安的小张怀揣录取通知书,惴惴不安地来到中国科技大学新生报到处报到。刚出家门时还为学费发愁的小张马上安心了:在出示有关证明后,马上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办好了入学手续。“不带一元钱,也可进校园”,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全国高校普遍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对经济困难学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再根据核实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资助。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的必然要求。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还有一些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一直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近年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学杂费,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在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障制度,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近1200万人,总资助面达在校生的90%,同时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在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每年资助约450万人,总资助面超过20%。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国家对困难学生资助强度最大的制度安排,也是困难学生得到实惠最多、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制度安排。要不断完善这一政策体系,把各项资助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不能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

扩大资助范围。资助范围要在现有基础上,向各个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延伸。鼓励各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提供资助;推进把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逐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在免除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基础上,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完善研究生资助政策,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样,就能逐步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资助体系,实现“应保尽保”。

提高资助标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目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还不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资助力度,让这些孩子不仅上得起学,而且逐步上得好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落实资金保障。完善资助体系,资金投入是基础。中央和地方财政要足额安排应当负担的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省级政府要做好统筹协调,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应承担的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其事业收入中提取4%—6%的资金,用于助学。加强对各项资助经费的管理使用、审计监察,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把国家有限的财力用好。

动员社会力量。长期以来,社会力量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希望工程实施20年来,募集资金超过56亿元,援建希望小学15900多所,资助失学孩子340多万名。要继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崇文重教、扶危济困的文明风气,完善各项引导激励政策,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教育、帮助困难家庭学生的良好氛围。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是全国亿万孩子的共同心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所有孩子都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让祖国的花朵共享一片蓝天的目标,必将逐步变为现实。

推荐第7篇:游戏公平

游戏公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学会可能性大小念来判断游戏是否公平。它的学习将为学生下一阶段进一步进行一些简单的可能性大小的计算打下基础。本课的教学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可能性问题,抓住“可能性相等”这一重要概容是通过掷骰子、转转盘、掷硬币等游戏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内容:教材79页——8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在活动中,能正确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3、在游戏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建立“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的理解。

2、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乒乓球、活动记录卡、骰子、转盘、硬币。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贴“游戏”二字 师:是什么?

师: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做游戏。

师:老师想请大家来玩一个扳手腕游戏,分为男生、女生两个代表队。师:你们看这么比行吗? 师:为什么不公平?

师:在生活中,只有公平的事情才能令大家满意,游戏也要有公平的规则才能进行,怎样的游戏规则才公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游戏公平问题。 (板书: 贴“公平”)

二、游戏体验,提出问题

◆活动一:摸球

师生一起玩摸球游戏,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问题。 老师盒子里装有一些球,想不想进行一次摸球比赛?

1、交代游戏规则: 盒子里有黄球和白球(黄8白2),我和你们依次摸球,摸到球后再放回去,摇一摇,继续摸,摸到黄球老师赢,摸到白球你们赢。请一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记录老师赢的次数和同学赢的次数。

2、组织学生游戏: (老师拿着盒子走进学生中间,师生轮流各摸10次球)

3、观察游戏结果: 问:最后谁赢了?你有什么想法吗?(想看看盒子里黄球和白球的个数是不是一样多?)

4、展示球的个数: 问: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不公平:因为黄球个数多,白球个数少。)那怎样才公平呢?(公平:黄球和白球的个数相等)

三、层层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二:掷骰子

判断简单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经历过程 体验多次实验的规律性)

1、根据经验、解决问题

师:喜羊羊和美羊羊准备下围棋,在决定谁先走棋时,他们都很谦让:你先来,你先来。你能替他们想个办法,决定谁先走棋吗? 预测学生会出现:石头剪刀布(猜拳)、抛硬币、转掷骰子等办法

2、讨论掷骰子游戏规则

(1)小组讨论

懒羊羊认为的“掷骰子”的办法是最公平的。游戏规则任意掷出骰子后,如果点数大于3,则小喜羊羊先走;如果点数小于3,则美羊羊先走。 这个方法公平吗?为什么?

(2)学生辩论

(3)小组实验活动,掷骰验证

第一步:交代操作须知

(A) 前后4人为一组,轮流掷,轮流记录,每组掷出骰子的次数不少于15次

(B) 第几次掷出骰子得到的数字,就在相应的位置打对

第二步:学生动手试验,记录数据。 第三步:汇报实验结果,分析数据 第四步: 师生合作,汇总记录

朝上数字 1 2 3 4 5 6 出现次数

第五步:观察分析汇总表,你发现了什么?(大于3的有3种可能;小于3的有2种可能) 师:既然游戏规则对双方的可能性不同,导致了游戏规则不公平。那么,怎样才能使规则公平呢?(可能性相同。)

3、根据结论,修改规则

既然懒羊羊的规则不公平,那么就请大家开动脑筋,帮它把这个游戏规则修改一下,使它对双方都公平。

①:单数小明先走 双数小华先走

②:谁掷的点数大,谁先走

③:掷到点数为

1、

2、3喜羊羊走,点数为

4、

5、6美羊羊先走。

小结:由此可见,要判断游戏是否公平,关键是看他们的可能性。可能性大,赢的机会就多;可能性小,输的机会就多;只有当可能性相等,输赢的机会一样时,游戏才是公平的。 ◆ 活动三

◆ 村长也帮着想了一个掷硬币的办法,他是这样说的:“正面朝上,喜羊羊先走;反面朝上,美羊羊先走。”他的这个办法公平吗?为什么?我们大家来试一试吧!

师:如果实验次数太少,可能会出现正面都朝上,或者正面都朝下的偶然现象。如果能多做几次实验,受偶然性的影响会小一些。可是时间有限,我们不能实验太多次。这样吧,我建议每个小组都做10次,并做好实验记录。然后我们再把全班的情况汇总起来,就有几十次,你们说这样行吗?

(游戏:分小组掷硬币10次,把投掷结果记录出来。做统计表)

试验结束,统计结果。

国外有很多科学家也通过试验研究过这个问题,咱们摸的次数与他们相比显得太少了,想不想看看他们试验的结果? (出示国外科学家试验数据) 实验者 实验次数正 面次数 反面次数

2048 2048 4979 12012 39699

2044 1992 5021 11988 40941 德.摩根 4092 莆 丰 费勒 4040 10000 皮尔逊 24000 80640 罗曼诺夫斯基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如果数据大,不好比较,请把他们近似到千位。 师:硬币无论抛多少次,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随着次数的不断增加,不同可能性出现的结果就越来越接近趋向相等。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这句话,同学们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了吧?仅仅靠几次十几次的实践,很多时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甚至要经过成百上千甚至更多次的实践才可以检验真理的正确性。下面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太所运用今天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看起来,用投硬币的方法还是比较公平的,因为: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会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正面朝上、反面朝上),这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因此,这个方法(公平)。

你知道吗?在许多国际性的赛事中,有时候也用到游戏公平的原则。 (1)足球比赛前,双方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开球或场地的选择权。

这些做法体现了什么原则?(游戏公平)

师:国际体育比赛中都用到了游戏公平的原则,可见它的用途非常广。 师:那你能再帮小明和小华想一个办法,来决定谁先走吗? 生:(石头、剪刀、布)

师:这种方法公平吗?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方出“石头”时,如果对方出“剪子”,则赢,对方出“布”则输(即对方赢),对方也出“石头”,则平。其他依次类推,双方输赢的机会各半。这样,出石头、剪子、布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所以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只有在可能性相等的情况下游戏才能公平、公正。)

那么你能根据可能性相等的规则判断一种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吗?

四、设计公平的游戏并玩游戏

1、转盘游戏:

师:三名同学玩跳棋, 每人选一种颜色,指针停在谁选的颜色上谁就先走。小丽选择了红色。你认为这样的方案公平吗?为什么不公平? (红色区域的面积大,指针停到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停到黄色和蓝色区域的可能性小,可能性不相等,所以不公平) 那么,你能根据可能性相等的原则,修改一下转盘,使游戏公平吗?

2、根据手中的工具设计公平游戏的规则

我们玩了这么多的游戏,知道一种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就是看结果的可能性相等不相等,那么你能根据这种规则,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设计一种游戏公平的规则吗? (分小组游戏) (展示规则)

五、智勇大闯关:(应用所学、拓展应用)

师:既然大家都知道可能性相等的情况下,游戏才公平。那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你能用到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吗? (练习一)生活实践

师:今天我们上了游戏公平一课,知道人人都乐于接受公平的事,但生活中我们还是常常会碰到不公平的事情。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例子,思考一下这种规则是否公平。

1.五一期间老师去逛了商场,那里的“转转转 转出好运气”的活动很吸引我:原来啊凡是在商场消费的人都有转动转盘的机会,规则是:转到小于4的人就可以抽现金。可当天我转到是数字是6,你们帮老师看看,是老师当天的运气差呢还是商家做了什么手脚? 师:先观察转盘 引导发现有1.2.3.4.5.6.7.8.9 九个数字 师:你们也来试试

师:为什么可以抽现金的机会少呢

师:哎呀,老师当时要是带你们任何一个去 也不会上这个当啊!! 师:咱们修改一下游戏规则吧 让它公平免得更多的人上当。

2、张奶奶碰到一个小贩搞了个摸球抽奖活动:10个球,摸到红球时,他奖给张奶奶10元,摸到白球时,张奶奶给他5元。张奶奶一合计,这个活动可行,结果张奶奶输了一大笔钱?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预设:活到老学到老。 奶奶年龄比我们大。但是因为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我们要吸取教训好好学习。)(要用学到的知识去惩罚这些可恶的骗子。)

3、师:在生活中用到可能性知识的地方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如买彩票、保险等。研究可能性充满趣味,

四、全课总结,点明主旨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很有趣的数学内容,它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生活中有一些事情的规则是不公平的,那我们就不要报存侥幸心理,但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的规则是公平的,那我们就要作好准备,去迎接挑战!做人要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游戏的规则

推荐第8篇:税收公平

税收公平

税收公平是公平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与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密切相关,并对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以,税收公平不仅仅是一个财政问题,而且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税收公平与否,将对社会经济与政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保证税收制度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可见,公平对于税收十分重要,它是税收本质的客观要求。税收公平不仅是现代税收的基本原则,也是各国政府设计税制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在收入分配领域,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稳定器”,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最近,党中央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并提出“调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改革目标。

一、税收公平的内涵

古今中外各国税收实践表明,税收公平与否是检验税制和税收政策好坏的标准。一般理解,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两个方面。所谓普遍征税,通常指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之内的所有法人和自然人,换言之,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该毫无例外地纳税。当然,征税的普遍性也不是绝对的,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国际交往等方面的考虑,给予某些特殊的纳税人以减免税的照顾,并不违背这一原则,而视为对这一原则的灵活运用。所谓平等征税,通常指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纳税,即所谓的“横向公平”;二是纳税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等纳税,即所谓的“纵向公平”。横向公平主要体现机会均等,纵向公平主要体现能力均等。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提出了征税要有限度、税收负担要公平合理、纳税应便利的税收思想。在魏晋时期,思想家傅玄完整地提出了“至平”、“积俭而趣公”、“有常”的税收三原则,“至平”就是指根据人民收成多少,量能公平征收;“积俭而趣公”是指国家用税要节约,要为了国家公共利益而不是为了统治者的私欲己利;“有常”是指课税要有规定的制度。西方在重商主义后期,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了“公平、便利、节省”等税收原则;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公平、确定、便利、节省”税收四原则中,将公平列在首位。当代西方税收原则受到凯恩斯学派和福利经济学说的影响,归纳为效率、公平和稳定经济三原则。

二、税收公平的内容

(一)税制的公平是税收公平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先后于1950年、1958年、1973年、1984年和1994年进行了五次重大税制改革,税种设置和税制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1994年税制改革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一次整体性和结构性变革奠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制基础,确保了“两个比重”的增长和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但由于各种原因,税制不公的弊端逐渐显现: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两套所得税制造成了企业间税负高低不同;个人所得税制不能合并个人全部所得,无法根据个人的综合纳税能力来确定其税收负担水平;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税,对社会成员的养老、失业、医疗等资金统一征收和有效管理并实现公平收入分配;对于社会过高收入人群还没有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不能有效调节存量财富分配,防止财产过度集中;对房地产还未能在保有环节征税,对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收益分配的不公无法发挥遏制作用;对资源的垄断性占有和环境破坏性开发利用等行为,税收缺乏有力调节;税收在制度安排上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等不仅威胁着税收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也严重影响着社会公正的实现。

(二)征税的公平是税收公平的体现

在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税收制度的基础上,还必须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体系和服务体系,才能切实体现税收公平。当前,在税收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和不和谐的因素: 一是理念上,一方面,“依法治税”的理念还未完全确立,重习惯轻法律,重权力轻责任的现象和“以任务治税”、“引税返税”的情况时有发生,威胁到税法的刚性;另一方面,在服务上“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还未完全确立,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纳税人合理需求的关注尚显缺乏,尤其是纳税人中相对弱势的群体。二是手段上,执法不严,出现一些随意减免税、收关系税、人情税的行为,导致税收执法公平大打折扣。三是在环境上,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尚显薄弱,有意或无意不遵从税法,偷、逃、骗、抗税的事件时有发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和谐征纳环境的构建。

税收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过程,相对于依法诚信的纳税人而言,偷逃骗抗税款的行为造成了国民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同时,税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纳税人依法付出的经营成本,与诚信纳税人相比,不遵从税法者降低了成本,获得了竞争优势,将会极大地破坏市场经济的公平有序的环境,造成劣币淘汰良币的后果。

( 三)用税的公平是税收公平的保障

用税的公平涉及到向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程序、结构、数量等是否公平的问题。税款支出的方向、数量、结构等都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接受监督并向社会公开,特别是接受广大纳税人的监督,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税收的公平使用。

三、以税收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税收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对社会公平具有重大的影响。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政府实现对社会收入的再分配和提高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奠定物质基础;运用税收政策杠杆,大力支持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也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杠杆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税收的宏观调控,可以激发全社会的活力,提高效率,促进创新;税收手段更可以调节收入分配,有效缓解分配不公,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

(一)推进税制改革,建立公平税制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分布实施税收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现有税制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扩大增值税转型试点范围,最终完成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二是加快统一各类企业所得税的税制改革,为企业平等竞争,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挥促进作用;三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增强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功能,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最能充分反映公平与效率的领域莫过于收入分配。当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矛盾日益尖锐,已成为影响全局的突出问题。北京市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已从1994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92亿元,占当年税收收入的比重由2%提高到23%。个人所得税为组织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其应有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为进一步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积极作用,首先应加快税法修订步伐,在已提高费用扣除额的基础上,简化调整税率,统一优惠政策,强化自行申报和源泉控管;进一步推进代扣代缴工作;加强对高收入者的征收管理;依托信息化手段完善纳税人建档管理系统,北京市将在2007年实现对所有纳税人的全员全额管理。

(二)提高纳税遵从,公平执法和服务

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不越权减免税的原则,以提高纳税遵从为核心,进行公平的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从理论上讲,执法和服务同等重要,但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税收环境的优劣,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的薄厚和税务机关的工作效能等因素都决定了这个地区纳税人纳税遵从度的高低。税务机关应随时研究掌握本区域内纳税遵从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自身的执法和服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于属于执法不严导致的纳税人不遵从,就向执法倾斜;对属于服务水平不高导致的纳税不遵从,就将资源向纳税服务倾斜。

一是提高纳税遵从度,坚决堵塞税收漏洞。对于偷、逃、骗、抗的纳税人和未申报、零申报纳税人采取积极有效的征管措施,北京地税2006年初提出要重点规范演出、展览、拍卖、体育、房地产、建筑、家装、保险、中介、教育、租赁市场等十一个重点行业领域的征管工作,堵塞税收漏洞,取得明显成效,前三季度共补税5.5亿元。2007年将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依法诚信的纳税申报制度、全面深入的纳税评估制度和及时明晰的告知制度。

二是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为残疾人、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提供便捷服务,使他们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2006年9月北京市地税部门代征残疾人保障金以来,以召开现场会、制作市民热线节目、播出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开展代征工作,截至10月20日,全市残保金入库2.7亿元,是去年全年征收额的三倍,为首都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三是创新纳税服务形式,将服务资源适度倾斜。一方面是对于地方税收有重大贡献的诚信纳税企业,建立了诚信纳税企业绿色通道和涉奥重点纳税人快速服务通道;另一方面是对郊区农民纳税人,在部分郊区局成立了新农村税收服务办公室,推出了纳税服务移动车,将纳税服务送到偏远山区。

四、和谐社会的理念与税收公平原则的契合

税收公平原则是近代平等性的政治和宪法原则在税收法律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是现代各国制定税收制度的基本准则。其基本含义为:所有纳税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因此税收负担在国民之间的分配也应该公平合理。在税法学界对税收公平原则的理解主要有两派,一派为受益说,另一派为负担能力说。受益说认为按照从以税款为基础的财政支出中得到利益的小来分配税收负担是税收公平的体现;负担能力说认为凡具有相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相同的税收,不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此为税收公平。受益说不适用于大多数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和教育等,因此对税收公平而言,只是提供了一个解决局部问题的补充办法,不宜作为税收公平原则的普遍体现,相比而言,负担能力说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负担能力说被税法学界和税收立法者引进税法的观念中,并发展成税法上体现税收公平原则的量能课税原则。近代学者马斯格雷夫进一步指出,税收公平应是凡具有相等经济能力的人,应负担相等的税收;不同经济能力的人,则负担不同的税收,也就是说税收公平的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为水平的税收公平,一为垂直的税收公平。水平的税收公平是指处于同等经济状况的人应纳同等的税收,如当两个人税前有相等的福利水准时,则其税后的福利水准亦应相同;而垂直的税收公平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等福利水准的人应课征不同等的税收。

在现代租税国家中,根据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国家学说的观点,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自由和安全;宪法是人民与国家之间达成的协议,是规范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根本大法。其中社会契约论体现了共和的思想,人民主权国家学说蕴含了了民主的理念。民主与共和的精神是税收公平原则确立的前提。按照负担能力说的观点,税收公平应是相等经济能力的人负担相等税收,不相等经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税收,无经济能力不负担税收。社会是由众多的利益不同、力量迥异的个人或组织构成的,按照负担能力的税收公平理念,社会中的强势经济群体承担了主要的税负,而弱势经济群体则分担了较小的税负,这种在强势经济群体与弱势经济群体之间的税负分配方式在君主专制的国家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在现代税收国家,由于民主共和理念的确立,税收公平才能得以实现。

人权既有普遍性一面,也有相对性一面。人权的普遍性根据在于,人权是人基于人的本质即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理应享有的权利。人权的相对性根据则在于,没有哪一种人权能够脱离个别的民族、国家及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而独立存在,人权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存在和发展着的。在人权的属性中,普遍性是其主要的方面。根据英国学者A.J.M.米尔恩(A.J.M.Milne)的低限人权观的观点,最低限度的人权包括生命权、公平对待的公正权、受帮助权、自由权、被诚实对待权、礼貌权和儿童受抚养权。这些最低限度的人权以低度道德为基础,是一切社会、一切人都应该而且可以普遍享有的权利。①在税法领域,根据税收公平原则中无经济能力不负担的规则,对于纳税人最低生活费免于课税,具体体现为大部分国家在税法中均规定所得课税的最低课税限额或基础扣除额,并将住宅、生活必须品排除在税收强制措施之外,这些体现税收公平的税法规定均是对纳税人维持其生命权即最低限度人权的确认与保障。

从税收公平原则的发展历史来看,税收公平经历了一个从绝对公平到相对公平,从社会公平到经济公平的发展过程。税额的绝对公平,即要求每个纳税人都应缴纳相同数额的税。在税收实践上的反映,就是定额税和人头税的盛行。瓦格纳将公平的标准从绝对公平发展到相对公平,即征税要考虑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纳税能力大的,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小的则少纳税,它要求税制应实行累进税率。如今,在理论上,相对公平又分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在西方税收中,公平通常是指社会公平。而在现实中,税收原则事实上不仅包括社会公平,还包括经济公平。税收的经济公平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要求税收保持中性,即对所有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相同情况同等对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值税的流行、公司税税率以比例税率为主等都是这种公平的体现。其次是对于客观上存在不公平的因素,如资源差异等,需要通过差别征税实施调节,以创造大体同等或说大体公平的客观的竞争环境。同时,税收公平原则在发展的过程中兼顾了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税收的形式公平从抽象的法律人格的意义上来要求国家平等地对待一切纳税人,而税收的实质公平则要求在税收的制定与实施中国家要充分考虑到纳税人的具体情况,追求个案的公平。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公平正义是形式的,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形式的平等带来了强势经济群体与弱势经济群体在利益分配上的极大失衡以及弱势经济群体在意思表达上的阻碍,即形式上的公平正义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此时,人们开始通过推进实质上的公平正义对形式的公平正义加以修正和限制,税法上的实质课税原则可谓实质公平正义对形式公平正义的修正。当然由于自由是法的首要价值,而形式上的公平是与自由相连的,因而在税收的形式公平与税收的实质公平关系上,税收形式公平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税收的实质公平是处于辅助地位的。

五、构建和谐社会与我国税收公平原则的完善 税收公平原则作为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贯穿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全过程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法律准则。如上所述,税收公平原则的精神内核是作为和谐社会基本含义之一的公平正义。这种公平正义既表现为纵向公平,又体现为横向公平;既表现为形式公平,又体现为实质公平;既表现为实体公平,又体现为程序公平。 对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税收公平原则仍有待完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税收的横向公平与税收的纵向公平是税收公平的最为基本分类,这两类税收公平在贯彻过程中是交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但是,在我国税收立法中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对内资企业征收所得税是按照固定税率而不是按照累进税率而征收,可谓考虑横向公平有余,考虑纵向公平不足;而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被设计为从5%到45%,这种税率设计则照顾到纵向公平,忽视了横向公平。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利益分配均衡,社会富有激励机制,因而在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的贯彻上需要将两者兼顾。第二,在强调税收的形式公平的基础上,我们应注意到实质公平在税法中的要求,即实质课税原则对税收法定主义所体现的形式公平的修正。征税机关在适用实质课税原则时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不要因为税收实务中存在税收要素的不明确、不确定而放弃对实质课税原则的适用,造成税款流失;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对实质课税原则的滥用,避免对纳税人权益造成侵害。第三,现代法的合法性基础是程序理性,因而我们不能仅仅讨论税收的实体公平,更要看重税收的程序公平。但是,在现实的税收执法中,征税机关常常采取程序虚无主义或程序工具主义的作法,滥用税收自由裁量权,严重地侵害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树立纳税人权利意识之外,关键在于要建立起征税机关税收程序合法性的监督机制,并把诚实信用原则引入到税收程序中,从而实现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调节。

综上所述,和谐社会需要稳定充足的税收来源,更需要公平的税收环境,因而在税法的立法与实践中贯彻税收公平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推荐第9篇: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

问题阐述:

教育公平问题主要分为两类: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问题和教育政策不公的问题.

具体分为:教育结构失调问题,教育城乡差距问题,教育区域失衡问题,教育的校际差别问题,流动人口的教育困难问题,教育的保障问题.

原因分析:

经济:1.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差异.

2.家庭收入差距拉大,致使各阶层教育消费方式不同.

3.由于行业和职位不同所构成的收入差距拉大, 人为的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政治:1.制度性原因: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加剧了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

为资源配置失衡的局面仍未改变,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导向”.

2.中国的教育腐败正在加剧教育不公平.

解决方案:

1.各级政府采取措施推进社会公平,要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来调整城乡,地区,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为

教育公平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2.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

3.建立”终身教育”体制.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其他多种形式教育,开放教

育系统,加强教育和公众的参与.增强现行教育制度的弹性,选择性和适应性.

4.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5,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

事例:

河北邯郸,一座以3000年悠久历史闻名于世的古城,如今又有了一张新的靓丽“名片”——“无择校”城市。前几年,邯郸市全面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但同时“择校热”仍很盛行,许多家长千方百计地将孩子送到“名校”就读,引起人们对教育不公的强烈关注。面对这一难题,邯郸通过联盟校、兼并校、设分校等政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走出了一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择校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邯郸的探索,为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上好学提供了有益启示。

收入不公影响一时,教育不公影响一世。

推荐第10篇: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

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90年、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十八大报告对于民生和社会建设,或者以民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非常重视,用了专门一个部分的篇幅描述民生和社会建设,而且对于老百姓来讲还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

如果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翻一番,那就意味着每年要增加7%以上,尽管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翻一番。高收入人群可能增加的比例要小一些,低收入的人群可能增加得更多一些,但我想不管哪个群体,到2020年这个目标实现,我们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肯定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很不景气,我们自己的发展也遇到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我想提出这样的目标是很有勇气的。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因为教育往往决定了未来,决定了成长,决定了未来有没有竞争力,未来你的日子过的怎么样

教育公平涉及千家万户。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一起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两大战略任务,推动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一是健全资助体系。目前,我国已建立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8000万人次,资助金额980亿元。在中西部地区启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路费资助项目。

二是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一方面,对中西部采取特殊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如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另一方面,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如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提升中西部高考录取率,组团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扎实推进教育援疆、援藏工作,扩大内地高中班、中职班招生规模等。

三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近两年来,中央财政投入350多亿元,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实施特岗计划,共招聘30万名毕业生,其中80%留在当地从教。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有近万名毕业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还有面向农村教育的志愿服务计划。

四是切实缩小校际差距。近年来,主要通过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办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将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工作

教育公平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我国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迫切需求.义务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基础,是整个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础,处于教育金字塔的塔基,我国更应实现教育公平。

第11篇:谈公平演讲稿

尊敬的xx:

想必大家都相信世界有“公平”二字。但是看过一则新闻后,我对“公平”的存在表示怀疑。 吴保全因为在网上因为在网上发帖揭露当地政府“违法征地”,吴保全以“诽谤当地政府和主要领导人”入罪,先判了一年。吴不服,上诉,再加刑一年。

一个记者说吴保全夹杂了不满的情绪,偏重宣泄而非写实。但吴保全并非真正新闻工作者,作为网民,有过激言辞亦属正常。举报违法征地本是正义之举,但毕竟社会是非已经颠倒,此举对政府有弊,而且吴保全是无权无势之人,惟有这样的命运。 不平则鸣。我三思后,明白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放眼纵观历史,世界何曾真正的“公平”过?当年苏轼不满新政,便有了世人熟悉的“乌台诗案”。不久前的王帅也是因举报“违法征地”被迫入狱。诗人李商隐诗中曾自喻为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其中提到诗人不平则鸣,却是徒劳费声。玉溪生应当为自己感到庆幸,因为他的一“鸣”没有让当时的政府给抓起来。而吴保全、苏轼、王帅等人就没他那么幸运了。

大家现在也许已经知道,为什么“不平则鸣”是不对的吧?正是因为你要是一鸣,你就别想好过!

“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律师们说。我听后只想到了两个字——可笑!是啊!正是“平等”的法律让世人如此不得安宁!正是“平等”的法律让社会万马齐喑!

这下可好了,法律,所谓的最公平的东西,已经不公平了,社会里还有多少事公平的? 前一阵子,大家都听说过,我参加了那个英语演讲比赛,我仅仅得了三等奖,但是我明白了许多。利益才是最公平的!“演讲比赛”,听了这词,大家想到什么。演讲技巧,姿态„„听到了“演讲比赛”这个词,举办方想到的是什么?“money”!金钱!为什么这么说呢?好,我来问一下你:两项钱都交了吗? “什么钱?”

“收买评委的钱!你不知道那个英语演讲比赛有个三年级的,说着说着开始讲中文的小同学给了钱就拿了一等奖吗?另外一项呢?” “什么钱?”

“几十个问题的答案的钱!你不知道其他参加比赛的同学,都赶紧背着呢!” 懂了吗?所谓公平的演讲比赛的奖都是可以买回来的!

好了,我也不平则鸣了。不过,我劝大家忍声吞气,发句牢骚就有可能被抓起来了。我现在站在这里可是冒着危险的。但是我还要说一句话: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这便是爱因斯坦著名的《相对论》! 谢谢大家!

第12篇:社会公平问题

学易解析09年公考申论热点系列:社会公平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收入分配不平衡,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问题突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贫富悬殊加大。

二、现象解析

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不公平现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的宗旨,不利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三、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

1.权利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立足点;

2.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前提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3.规则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和谐的必要保障;

4.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目标,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四、对策

1.坚持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在发展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2.关键是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权利公平的制度环境;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努力建立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

3.着力构建社会公平的保障机制,努力营造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条件:

要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机会和就业公平;要完善分配政策和制度,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平等的政策和保障机制,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突破口;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整体公平。

第13篇:公平教育总结

大岚寺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现开设17个教学班,有中小学生800多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校普及区范围内,聚集了大量进城的务工人员,他们为我区城市繁荣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妥善解决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作为流入地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做好南门社区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真正为社区务工人员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靠前服务,开设绿色通道,确保社区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近年来,随着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学校生源爆满。为保证务工人员子女的顺利入学,我校靠前服务,在每年暑假提前普查普及区内务工人员子女适龄儿童人数,做好招生计划。对务工人员子女提前招生,只要证件相符,一律无条件予以接收,仅2013年秋季,就招收普及区内外来务工子女76人,同时严格执行上级相关规定,免收其借读费,使其与本地的孩子一样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

二、统一思想,全体动员,努力营造关心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良好氛围。依法保证务员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义务教育法》、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关心帮助弱势群体、体现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的必然要求,更是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做好这项工作,我校在宣传动员上狠下功夫,充分认识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把上级的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及时传达到全体教职工,并通过校会、班会、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卡等形式加强宣传,努力做到家喻户晓。

三、严格管理,关心爱护,让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岚小快乐的大家庭。不少务

工人员子女生活较艰苦,特别是居住环境简陋,加上家长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管理孩子,使孩子更加缺少家庭和社会的关注与关爱。为此,我校采取了种种措施,积极鼓励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使他们安心学习。

1、分班时一视同仁,平行分到各个平行班里。并配备优秀的教师任教,保证教学质量。

2、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未来,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每位老师都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不歧视、不排挤,积极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和自信的精神风貌,为学生的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基础比较差。学校根据这一情况,专门安排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和务工人员子女结对子,教师也利用课余时间为这些学生做免费辅导功课,使他们尽快跟上学习。

3、外来务工子女,容易产生“矮人一头”的自卑心理和敌视攻击他人的行为,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从思想深处积极引导,从生活上主动关心帮助,使他们感受到师生的关爱和学校的温暖。学校心理咨询室全天候开放,对于心理存在问题的孩子,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4、学校在各项管理上注重关心务工人员子女,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从生活细节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生活习惯。每周检查指甲头发等个人卫生。

5、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发现部分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能力较差。根据这一情况,学校多次召开家长会、聘请专家到家长学校中举办家教管理讲座,以提高务工人员家庭的教育水平。此举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

经过我校上下一心的努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校生活愉快,学习进步,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他们的家长也能够放下后顾之忧,踏实工作,不再为孩子上不起学,上不好学而心力憔悴。今后,我们将更坚决地执行国家和地方对社区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好政策,为做好社区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做更多的工作,解决社区务工人员在子女教育上的实际问题。

大岚寺小学

大岚寺小学对特殊未成年人教育的工作总结

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特别是残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学校结合实际,着力于对残疾学生、贫困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的帮扶、教育和管理,营造了关爱特殊群体良好的校园氛围,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关爱特殊学生群体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了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工作要求。一是广泛深入宣传发动。学校通过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二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行政人员、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的工作职责,学校校长为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教育管理直接责任人,工、团、少先队和任课教师都是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建立了行政班子成员、党员教师、班主任帮扶,任课教师包学生的专项工作机制。增强了全校教师切实抓好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了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为责任人,团队辅导员把关,学校分管德育的领导督导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档案,规范管理

学校教导处认真组织各班级对关爱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了深入调查,摸底造册,建立档案,做到心中有数。对特殊群体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了档案资料齐全完备,整理规范,对他们的成绩变化、表现情况了如指掌,并在学校入团入队、“成龙之星”评选中优先,激励他们自信心、上进心。同时,各班级以制定学习目标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完善鼓励机制,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三、采取措施,落实关爱行动

为了使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做好五个结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与书香校园建设相结合,与家校合作相结合,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从领导、党员、教师层面,层层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学校坚决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对特殊群体学生免收书本费、杂费;二是对家庭困难学生捐助,每年对困难学生进行学习用具、衣服、食物等捐助;

三是成立家长委员会并在家长委员会协助下,定期召开会议,明确校方与监 护人对特殊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责任;

四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导,沟通心灵,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五是开展“党员阳光行动”, 开展党员教师积极参加“连心工程”和“一 帮一”帮扶活动,要求每个党员教师联系一个3名特殊学生予以学习、生活、心理、情感、活动上的帮扶,多次发起为“贫困学生”捐衣捐物捐钱助学等活动。今年3月份,支部组织全校师生为二(2)班患脑瘤而做开颅手术的回族学生马景阳同学捐款近13000元,体现了全体师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六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活动场所和教育资源,一如继往的办好“假日小队”和“城市少年宫”,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减轻学生在假日里的孤独感。我校的志愿者老师除了给孩子辅导作业外,还为他们制订了科学合理地休假日活动计划,让其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校还开放图书室、电脑室和体育器材室等,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学校的“少年宫”成为学生喜欢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美丽的校园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家。

七是深入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我校五十余名教师走进百名特殊学生家中,与学生心贴心地促膝谈话,与家长面对面地坦率交流。

我校高度重视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收到良好效果。特殊群体学生在校领导、教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不断完善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工作机制,办好城市少年宫,不断总结,推陈出新,狠抓落实,把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工作逐步推向深入,为促进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新的贡献。

大岚寺小学

第14篇:公平与不公平

公平与不公平

案例讨论(40分钟)

案例(通过角色表演的形式来展现,共有六个角色):

小母鸡在谷场上扒着,直到扒出几粒麦子,她叫来邻居,说:“假如我们种下这些麦子,我们就有面包吃了。谁来帮我种下它们?” 牛说:我不种。 鸭说:我不种。 猪说:我不种。 鹅说:我也不种。

“那我种吧。”这只小母鸡自己种下了麦子。

眼麦子长成了,小母鸡又问:“谁来帮我收麦子?” 鸭说:我不收。

猪说: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牛说:那会有损我的资历。

鹅说:不做虽然饿一点,但也不至于饿死。 “那我自己做。”小母鸡自己动手收麦子。

终于到了烤面包的时候,“谁帮我烤面包?”小母鸡问。 牛说:那得给我加班工资。

鸭说:那我还能享受最低生活补偿吗? 鹅说:如果让我一个人帮忙,那太不公平。 猪说:我太忙,没时间。 “我仍要做。”小母鸡说。

她做好五根面包并拿给她的邻居看,邻居们都要求分享劳动成果,他们说小母鸡之所以种出麦子,是因为地里找出了种子,这应该归大家所有,再说,土地也是大家的。但小母鸡说:“不,我不能给你们,这是我自己种的。”

牛叫道:损公肥私! 鸭说:简直象资本家一样。 鹅说:我要求平等。

猪只管嘀嘀咕咕,其他人忙着上告、要求为此讨个说法。

村长到了,对小母鸡:你这样做很不公平,你不应太贪婪。小母鸡说:怎么不公平?这是我劳动所得。村长说:“确切地说,那只是理想的自由竞争制度。在谷场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他该得的一份。在目前制度下,劳动者和不劳动者必须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从此以后他们都过着和平的生活,但小母鸡再也不烤面包了。 针对这个故事,你如何看待“公平与不公平”? 参考答案: 公平不是绝对的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喜好,这就不能保证一个人对其它任何人都公平对待。

2、如果有绝对的公平,那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地球上的土地有贫瘠与肥沃之别;为什么非洲人民生下来要面对干旱、饥锇,而美国人民则享受文明、自由?面对生来就不公平的环境来讨要所谓的“公平”本身就不现实。

3、人们因出身背景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公平的理解会千差万别。公平只是相对的概念。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家认为平均就是公平,但结果如何呢?员工缺乏积极性,企业亏损,因为“平均主义”的所谓公平就是对工作积极员工的最大不公平。

4、人的十个指头都不一样长,又怎能要求在复杂的社会中,处事待人的绝对公平。提问:

如果你是经理,你的一个下属忿忿不平地说:“我跟某人是同时进公司的,学历一样,干一样的电脑工作,为什么他的薪金比我高呢?”你如何对答。 参考答案:

公平,是相对的公平。

薪金公平要看收入/付出。所以要考察每个人的付出与业绩,再来谈收入,才是公平的。

摘自/《企业COACH世界》

第15篇:游戏公平(修改)

《游戏公平》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2、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摸球游戏

活动目标:通过摸球游戏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游戏的公平性。 活动过程:

师:老师盒子里装有一些球,想不想进行一次摸球比赛?比赛规则:

1、全班分为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女生各派10个代表摸球,每人各摸1次,摸到红球多算女生赢,摸到白球多算男生赢,其余学生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出现?

2、记录时可要有方法,你想用什么方法进行记录呢?(生介绍)

3、同桌合作记录:一个记录,一人监督他记录是否正确。开始游戏、师:(指名一组反馈)

师:谁赢了呀?女生真不简单,祝贺你们取得了胜利。男生有话要说吗? 男生:游戏不公平!

师:你怎样觉得不公平了?

师: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情况?(把袋中球倒出来给学生看:红球多、白球少)如果再摸下去,结果会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学生体会:红球个数比白球多,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小,也就是说女生赢的可能性比男生大。)

问:男生想说些什么吗?、师:回答的很好!怎样的游戏是公平的、合理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板书)

活动二掷骰子游戏

活动目标:进一步理解游戏的公平性。 活动过程:

师:课间休息时,甲和乙准备下棋,在决定谁先走棋时,他们都很谦让:你先来,你先来。你能替他们想个办法,决定谁先走棋吗?(猜拳、掷硬币、抽签、

抓阄……)

师:(当学生说出其中的方法时)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办法好?

师:笑笑建议用“掷骰子”的办法来决定: 任意掷出骰子后,若大于3点,则甲先走;若小于3点,则乙先走,这个游戏是否公平?(板书:若大于3点,则甲先走;若小于3点,则乙先走)

生:“大于3点”比“小于3点”的情况多,所以游戏不公平。

师:这样的推理的确有道理,但真知来源于实践:每组4人,一人当甲同学,一人当乙,一人记录,另一个监督。 师: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写在黑板上。

大于3点的次数 小于3点的次数

师:观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甲先走,于是进一步验证了游戏是“不公平”的。)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怎样改变才公平呢?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师:改变后,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板书:相等)(都有3种可能性)为什么次数相同了游戏才公平呢?

师:好,到底是不是,请同学们按照这种规则每组再来掷10次,结果会是怎样的?(比一比哪组既遵守规则又抓紧时间) 师: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写在黑板上。

大于3点的次数 小于3点的次数

师:观察数据:你又发现了什么?想象一下:如果继续掷下去,它们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趋向相等,游戏公平)

公平的游戏规则,让游戏的双方都能获得相等的输赢机会,但在实际中结果可能仍会有输有赢。

师:前面有同学提出抛硬币的方法,人们通过实验和计算得出:硬币抛无数次后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随着实验次数的不断增多,结果会趋向相等。

《掷瓶盖》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数学第第八册P81面的实践活动

1、2。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从而体验“只有两种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不一定相等”。

2、让学生体验公平游戏规则是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保证游戏的公平性。活动重点:体验受材料的影响“只有两种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不一定相等”。

活动难点:体验公平游戏规则是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 活动材料:书上81页所需的瓶盖、扑克牌。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1”:

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分析等方法理解了“小明小华用掷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走”这个方法对两人来说的公平的。

如果我们将“硬币”换成“瓶盖”,那么这个游戏对双方仍然公平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活动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实践活动1:81页

我用瓶盖设计了一个游戏:掷出瓶盖后,着地时盖面朝上,甲胜;着地时瓶盖面朝下,乙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

1、先让学生初步理解游戏规则。

2、猜想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生:我认为不公平,盖面比较重,容易着地,机率大一些。。

3、再组织学生与同桌做20次掷瓶盖的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表见书上81页

4、全班汇总游戏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发现“盖面朝上”和盖面朝下”一般不是等可能的。因此,这个游戏对双方不公平的。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我们将“硬币”换成“瓶盖”,瓶盖不同于硬币,两面不全一样。)所以我们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选择,以保证游戏的公平性。看来有两种可能,如果不注意材料的选择,可能性不一定相同。

三、实践活动2:我们再来做另一个活动。(见81页)。

1、理解游戏规则:

2、猜想游戏是否公平。

3、分析判断:由于两张牌上的和有3种可能:和为

2、和为

3、和为4。小于3的有一种可能,大于3的也有一种可能,所以这个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4、再通过实验验证上面的分析结果。

七.认识方程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规律。

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3.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实践、总结、归纳,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创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图形和分析,归纳能力,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4.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操作,思考归纳和互相讨论,使规律、符号感得到成为学生研究的必然结果,从中使学生体会合作与成功的快乐,由此激发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勇气。

教学重点:

1.通过操作思考,由特殊归纳一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规律. 2.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建立符号感. 教学难点:多角度认识搭建的正方形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国举行,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我设想(用投影显示)以这种形式从左往右搭2008个正方形,谁能在10秒钟内告诉老师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二)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先让学生用火柴棒搭一搭,数一数,并填写下表:(预先给学生) 搭正方形个数 1 2 3 10 100 用火柴棒根数

问:表格中哪几格可以直接通过搭拼后数出来?

生:前四格。

教师趁机问:搭100个正方形的火柴棒根数不能数出来,那该怎么办呢? 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再回答。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抢着说出了答案,教师要求说出理由。

生1:因为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增加3根,所以搭100

个正方形所需火柴棒根数为4+3×99=301(根)。

生2:先搭一根,然后每一个正方形需三根,按这样搭100个正方形就需要火柴棒1+3×100=301(根)

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与同伴进行交流。

①[4+3(X-1)]根 ②(3X+1)根

③[4X-(X-1)]根 ④[X+X+(X+1)]根

(三)进一步探讨字母表示数

师:在4+3(X+1)、X+X+(X+1)、1+3X,4X-(X-1)中的X表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正方形的个数”,“整数”、“正整数” 师:撇开搭火柴棒问题呢?

学生:(抢着说)“中国有X个商场”、“长方形的长是X厘米”、“班级中有X个学生”、“气温是X℃”……

师:同学们已举出了很多例子,说明字母能代表任意数,长度,个数等。写出你所知道的用字母表示的图形的周长或面积公式、及字母表示的运算律(投影显示)。并指出字母所表示的数(各写两个)。

(四)归纳小结:

师: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说一说,

1. 你是怎样得到表示规律的代数式的? 2. 字母能表示什么?

3.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规律、字母表示数有何看法?

(五)巩固练习:

书:P142 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理解一些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对符号语言有进一步的理解;

3.能说出一个代数式表示的数量关系,能列出代数式 重点:理解代数式的概念。

难点:把数式数量关系用代数式简明地表示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1.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2.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3.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以上是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还有什么数可以用字母表示呢? (二)新课

Ⅰ.代数式的概念:

下面看几个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1.如果甲数为x,乙数为y,那么甲、乙两数的差是多少? 答:甲、乙两数的差是x-y。

2.如果长方形的长各宽分别为a和b,那么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答:长方形的周长是2(a+b); 长方形的面积是a·b。

现在我们来分析上面四个公式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1)这些式子中,都含有数字或表示数字的字母;(2)它们都是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来的。

实际上,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就是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如5,a,m等都是代数式。 说明:(1)这里的运算是指加、减、乘、除、乘方。

(2)强调代数式仅指用“运算”符号连接数或字母而得到的算式,代数式中不含有等号或不等号。如S=ab是等式,也可表示长方形面积公式。它不是代数

式,而ab是代数式。

练习:举出五个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每一个代数式至少含有两种运算)。

(三)巩固练习: 1.表示:

(1)a,b两数的差与c的积.(2)x,y两数的和的平方.(3)一个数等于a的3倍与b的和.

(四)小结

第16篇: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篇申论范文

1、改善教育环境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周运来 刘中顼

教育环境是教育活动涉及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所构成的环境,包括教学场所环境、图书资料环境、教学设备环境、受教育者的生活环境等构成的硬件环境和教师资源环境、教学管理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等构成的软件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对于受教育者的成长有着直接影响,教育环境的差异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善教育环境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直接而有效的方式。改善教育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投资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推进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当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比较低,教育投入总量不高。而且,教育资金绝大部分流向了城市特别是城市里的重点学校,农村学校得到的经费相对较少,导致教育设施、教师队伍等公共资源向少数学校流动和集中。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支持其改善教育环境,以避免地区和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拉大,使我国的教育发展总体上更趋于均衡。

关注困难群体教育。当前,城市中的薄弱学校教育、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女童教育、特殊儿童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监狱教育等的环境总体上仍不够理想,阻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亟需重点扶持。各级政府应认真研究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改善困难群体的教育环境,保障这部分人的受教育权利。比如,为解决劳改对象的技能培训问题,可以在狱中开办工厂,与狱外企业进行合作,包括为狱外企业完成产品毛坯加工、请对方对服刑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让服刑人员在狱中也能学到一技之长。

支持落后地区教育。应号召、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老少边穷地区建功立业,并对自愿到老少边穷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一措施既能让大学生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落后地区、改善当地的教育环境,又能砥砺青年学生意志、促进其成长和进步。另外,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支边支教志愿者团体向落后地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和帮助。

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应缩小直至最终取消高考录取上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逐步实现根据考生数量和考生成绩按比例分配招生名额;适度扩大高校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尽可能为中西部地区多培养人才。

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应加强对教育资源的调整优化,促进各种资源实现最优配置。调整各地区学校布局,扩大优质学校的办学规模,对生源不足的学校逐步实行“撤、并”,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加强优质学校和办学基础薄弱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如定期定向交流教师和学生等。

调动社会力量办学。应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逐步加大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比重,形成多种办学体制和形式并存、各类学校之间良性竞争的局面。

2、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温家宝

——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温家宝

(2011年6月17日)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首届免费师范生的毕业典礼。首先,我要对即将加入人民教师队伍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对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去年教师节,我到河北兴隆县六道河中学看望师生,与同去的北师大同学有个约定,我答应一定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今天我是来履约的。最近我连续收到北师大和东北师大部分免费师范生的来信,同学们立志投身教育事业的理想和决心深深打动了我。大家希望在临毕业前,能与我进行面对面交流。实际上,我一直惦记着你们。同学们已经顺利完成学业,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上神圣的讲坛,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我来,就是同大家谈谈心,说说心里话。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荀子·大略》就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的名言。我的祖父和父母都是教师,我的父亲就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我对教师始终充满景仰之情。

前些年,不少优秀学生不愿意当老师,甚至师范院校的学生也不愿意当老师,更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中小学当老师,我心中确实有些担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吸引最优秀、最有才华的学生做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就是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四年不懈努力和探索,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四年共招免费师范生4.6万人,录取分数线高出本省重点线40分以上,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志愿加入教师队伍。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已经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超过90%的学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上海、云南、江苏等地部分院校也开展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这项政策正在彰显出越来越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践证明,国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已经四年,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如何进一步完善好、实施好这项政策,是一件大事。我们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落实和完善配套政策,让更多优秀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经过认真研究,国务院将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我们要建立免费师范生录取和退出机制,加大高校自主招生力度,录取后经考察不适合从教的少数学生可以调整到非师范专业,选拔愿意从教的优秀非师范生转为免费师范生,让真正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读师范。要提高免费师范生生活补贴标准,给予优秀免费师范生更多奖励。要支持建设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安排更多名师给免费师范生上课,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实习机会,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要进一步改进免费师范生就业办法,通过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跨部门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编制和岗位。要支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免试攻读在职教育硕士。要逐步在全国推广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鼓励地方发展师范生免费教育,支持各地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招生、免费培养的办法,为农村培养骨干教师。

有人认为,大学毕业后当中小学教师,尤其到农村当教师,是大材小用,没有前途。我不这样看。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同样能够出人才、出大家、出大师。我国近现代许多杰出人物都是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文学家鲁迅、科学家钱伟长、历史学家翦伯赞、艺术家丰子恺,等等,都当过中小学教师。中小学老师天天面对的是最渴望求知的眼神和最纯洁的心灵,往往最能体会学生对教育的真实需求,最有条件思考教育的实际问题,最能体会教育的本质,从而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叶圣陶先生当过很长时间的小学老师,几十年的教学经历,使他成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钱穆先生成为一代国学大师,与他10年小学加8年中学教师经历有直接关系。他曾这样怀念他的中小学老师生涯:“我个人的经验倒觉得在教小学时最快乐,教中学时又比教大学时快乐。”中小学教师另外一个独特优势,就是脚踏实地、扎根基层,广泛接触民众,深入了解民情、国情,有利于激发老师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老舍的第一部长篇文学《老张的哲学》就取材于他当小学校长时的经历。徐向前元帅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说:“‘五四’运动以后,在先进思想影响下,我心里也逐步萌发起改造黑暗社会的念头。当上教师我就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从小就理解这一点,长成有用的人才,担负救国救民的重任。”

我曾多次倡导大学毕业生教小学,教授给中学生上课。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时期,老师往往就是他们做人的榜样。如果老师人格高尚、眼界开阔、知识渊博、志向远大、思想活跃,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民国时期一所著名高级中学,曾培养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等许多优秀学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拥有像黎锦熙、周世钊、杨昌济、徐特立这样一批老师。他们中有的是大学教授、学者,有的是诗人、文学家,堪称大师。南开学校之所以人才辈出,师资力量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张伯苓先生当年就提倡硕士生、博士生乃至留学生教中学。前些年,霍懋征老师给我写信,提出让大学毕业生教小学,而且要蔚成风气。

同学们要树立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志向,首先要有一种精神和信念。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纵观历史,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那些真正开启人类心智的人们,当时大都默默无闻。他们淡泊名利,生活清贫,被人误解,受到忽视,靠着理想和信念,靠着对事业的热爱支撑他们坚忍不拔地奋斗下去,用自己的心血点燃智慧的火把,照亮人间,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火种。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英名和事业将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丰碑上。大学毕业生立志做中小学教师,就要有这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今天,在来这里的路上,我还在想,同学们经过四年学习,很快就要奔赴基层教师岗位,到比较艰苦的环境去工作,你们是否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我觉得,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吃苦是一种磨练,是一种财富,到艰苦环境中锻炼是年轻人成才的必修课。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说的就是,但凡能成就大事的人,都吃过大苦,都经受过各种磨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的环境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的勇气和信心。成功没有捷径,艰辛成就事业。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生动的例子。就拿你们的校友次旺俊美为例,他是1970年从教育系毕业的一位藏族学生,自愿要求返回条件十分艰苦的家乡工作,经过多年的基层磨练,后来成为西藏大学校长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为西藏科教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你们的另一位校友窦伯菊,1951年从生物系毕业后,自愿到内蒙古乌兰浩特当一名普通教师,先是教初中,后来到高中和大学任教,由于工作出色,1983年被任命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条件差的地区更需要人才,艰苦的环境更能锤炼人的意志品质。从人的一生看,年轻的时候吃些苦、受些累,更有利于自身的成长进步。希望大家不要怕吃苦受累,不要怕经受挫折,要敢于经风雨、见世面,敢于到基层、到落后地区、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成长。

教师的工作岗位看似平凡,其实当一名教师并不容易,当一名合格的中小学老师更不容易。这里,我想对你们,同时也对全国广大的师范生提几点希望。

——要充满爱心。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霍懋征老师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希望你们关爱每一名学生,视学生为弟妹、如儿女,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甘于奉献。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薪火相传,依靠的就是道贯古今的师者,依靠的就是化育天下的精神。你们选择了做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高尚,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应该像小河奉献给大海、阳光奉献给大地那样无私、那样无怨无悔、那样一往情深。希望你们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做好终身从教的思想准备,甘做培育人才的泥土,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要刻苦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中小学教育是人生启蒙、知识准备、世界观萌芽的特殊阶段,学为人师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你们虽然从学校毕业了,但你们的社会实践才刚刚开始,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和教学质量。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人民学习。

——要勇于创新。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钱学森先生曾回忆说,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就是在师大附中。六年师大附中的学习生活对他的影响很深。当时数学老师傅仲孙特别提倡创新,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如果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有创新,就给100分,还要另加奖励。杰出教师的过人之处,就是能够在平凡的教学点滴之中,探索教育的真谛,追求事业的卓越。希望你们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创新实践,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氛围,使美好的教育理想变为现实。

经过四年的寒窗苦读,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学业,就要走向新的工作岗位,这是大家人生的一个新起点。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们在踏上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选择当中小学教师这个关键职业,是有勇气的,也是有远见的。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志存高远,刻苦自励,执着坚守,就一定能够把三尺讲坛变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第17篇:学前教育公平摘要

读书笔记

(一)

——关于学前教育公平

一、学前教育薄弱与公平性缺失的原因洞悉

1、学前教育立法的空白

我国有关教育的法规繁多, 但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学前教育法, 因而不能从制度上保证学前教育的地位和发展。

2、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学前教育主要靠农民自己支撑, 没有明确的经费来源, 基本是让农民掏钱办幼教, 导致农村幼儿园规模小、条件简陋、教师工资低、保教质量差。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整体发展的弱势

经济发展中的城市优先, 不仅造成我国农村在经济上的一贯弱势地位, 更导致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

4、我国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上

(1)公共投资分担主体的重心过低, 使得学前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日益加大, 更使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面临种种困境。

(2)各级政府有所偏倚的政策重心使学前教育资源向社会优势群体倾斜, 使得普通大众或贫困家庭不能公平地享受到国家的学前教育资源[2]。

5、儿童入园机会不均等

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幼儿园的数量分布和办园质量却出现了巨大的城乡差异,在农村,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比较少,而城市的幼儿教育近年来却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6、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城乡学前教育在师资方面差距显著,在农村一些地区,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骨干队伍并未真正形成。

二、国外经验的借鉴

1、美国“早期阅读优先”计划

作为一种教育资助,“早期阅读优先”计划力促各类学前教育项目和机构设立“优质学前教育中心”(preschool centers ofeducationalexcellence),然后以这些中心为基地,基于科学研究的成果来开展教学改革,以促进学前儿童在口语、书面语、词汇、语言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尤其注重来自低收入家庭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以让这些儿童能够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早期阅读优先”计划是美国学前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美国学前儿童的阅读能力,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一政策注重儿童早期阅读语言环境的建设和教师的作用;强调将教学改革活动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方法的整合和家长的参与;要求实现学前阅读教育和学校阅读教育的有效衔接。该计划对美国学前儿童阅读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教育政策走向[3]。

2、法国的学前教育体制的启示

在法国,学前教育被定为非强制性的免费教育。法国幼儿教育机构承担教育、诊断、治疗三种职能,把社会、卫生、心理三者综合起来,所以法国的保育和教育结合得很好。法国公立学校(包括公立幼儿学校)的教师都属于国家公务员,其录用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幼儿教师的学历资格为大学3 年以上,才有资格参加公开的竞争性公务员考试,政府择优录用。

3、美国补偿教育的措施

(1)立法:美国国会于1988 年、1990 年两次修订《社会保障法》[10],;20 世纪80 年代的《开端计划法案》(Head Start Act)[11],20 世纪90 年代的《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Act)[12];2002 年正式通过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13]。

(2)财政投入:近几十年来,美国联邦关于学前教育的拨款法不断增多,针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且具有明显扶助处境不利儿童的特点。 (3)早期教育方案:美国的幼儿补偿教育方案旨在通过补偿方案和特殊活动(即一定程度的干预),使众多贫困、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家庭的儿童在教育的不足方面得到补偿。

三、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方法的提出

1、构建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

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实践虽然必须以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为条件,但它并不是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附属物,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恰恰应当从社会文化的层面构建城乡之间平等和谐的精神关系。 发展思路:

(1)政府是学前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推动力量,也是总体设计师。政府的职责在于从我国学前教育体系的整体功能要求出发,从整体上架构学前教育体系的基本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将各个功能单位放置在恰当位置上,引导、规范各个功能单位各尽其职、相辅相成,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从而将目前处于各自为政状态下的各个系统组成部分,通过其功能关系组织起来。

(2)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的构建从一开始就要避免单纯追求物质资源的配置而忽视观念的确立,特别需要确立关于儿童发展及其教育的现代观念,从而避免舍本求末的浮夸操作。

(3)需要生产出许多要素、关系。如幼儿园、早教指导机构数量不足,需要增设,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学前教育师资缺口巨大,需要高校合理规划,培养大量合格师资;社会文化层面缺乏对儿童和儿童教育的正确认识,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并普及研究结论。特别是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大对儿童、儿童教育的研究力度,形成多学科的研究团队[4]。

2、消除“马太效应” 具体措施:

(1)减少对优质幼儿园的投资, 将学前教育投资公开化、公平化。

政府不应该再人为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和一般教育资源的投入差距, 如果听任这种差距日益扩大,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会使无数幼儿不能享有必要的教育, 以致丧失发展机会, 导致社会成员发展潜能的整体开发处于较低水平。 (2)借鉴国际通用的准入制度, 逐步取消幼儿园评级制度。

国际通用的准入制度是指凡是符合条件的申办人都可以申办幼儿园, 这种准入制度可以避免幼儿园之间的硬件攀比, 有利于节约原本数量有限的学前教育资源。

(3)建立相应的制度, 保障弱势群体接受学前教育服务的权利。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认为, 教育具有“正邻近影响”, 即“儿童受到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自己或家长, 而且社会上其他成员也会从中得到好处。儿童受到的教育由于能促进一个稳定和民主的社会而有助于福利的保障”。

(4)建立中介服务机构, 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投资咨询服务。 学前教育产品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 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家长, 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家长如果能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 掌握更先进的教育理念, 就会进行更为理性的教育投资,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5]。

3、将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倾向于弱势群体

第一, 弱势补偿是对目前学前教育不公平的补救, 它将使一些本来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或者使一些已经接受教育但仍处于不利境况的幼儿能够获得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

第二, 将公共教育资源更多地投向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学前教育时, 也意味着政府将同时通过政策调控把一些面向社会优势群体的学前教育机构推向市场, 促使它们通过市场“优价”的方式来解决经费问题, 同时也将吸引社会力量对学前教育进行投资, 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筹集更多非公共性质的资金, 这也就等于把我国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借助于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直接解决了。

第三, 倘若追求学前教育的长远效益, 那么将教育资源更多地分配给弱势群体是一个必然选择。管理学中有一个“木桶理论”, 即一只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板的高度。

4、学前教育公平的实质性实现, 需要课程政策的差别对待

学前教育的公平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资源的占有和分配的问题, 更是一个关乎教育内容和课程的问题。我们不能将学前教育的公平性简单地理解为让所有学前儿童都能进入学前教育机构并接受同样的课程, 而应理解成不仅要为每个学前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接受适合他们情况的有所差别的课程[8]。

5、坚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实施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策略

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坚持公益性原则、坚持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的原则、坚持主动服务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统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探索建立/ 县乡结合, 以县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和管理学前教育的责任。健全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人员, 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管理。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稳定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立和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确保农村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9]。

6、完善幼儿教师培养管理体制

要解决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保障教育公平,注重师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的幼儿师范学校的便利条件,按需招生,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新师资。另外要健全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加强在职教育。

四、关于学前教育义务化

支持说:

1、学前教育应该回归其在实现教育公平中应有的地位。有学者提出:“财政投入至少应占到教育经费支出的5%; 解决学前教师师资队伍不稳定问题; 关注学前教育内部资源分配的公平等问题”

2、通过考察国外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发展历程,有学者认为,学前教育应当顺应国际趋势走向义务化。

3、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是为其争得义务教育身份, 进而使其获得国家财政支持, 以便减轻家庭负担。

4、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公共性、公平性、规范性的需要 (1)学前教育不纳入义务教育,教育的公共性就无法确立

(2)学前教育不纳入义务教育,教育的公平性就无法体现从现实来看,学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与质量等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显示出了学前教育的不公平性。一是城乡之间学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差距悬殊,学前教育的不公平性首先体现在学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二是家长的收入不同,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质量也极为悬殊。

(3)学前教育不纳入义务教育,教育的规范性就难以保证

民办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多以赢利为目的,追求教育成本的最小化,利益的最大化。办园条件因陋就简,教育经费投入减了再减,幼儿教育安全无保障,教师无编制,教师聘了走,走了再聘,教师队伍不稳定。

5、应该说国外大量的研究都证明学前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教育对人的一生的成长和发展的起着奠基作用。中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更把学前教育的价值看得比任何阶段的教育都重要。也由于学前教育具有特别的重要价值,所以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在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工作上纷纷做出了努力,认为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德国、美国已经把学前教育视为民族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动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工作,日本也着手推动学前教育免费化进程[6]。 反对说:

1、条件不够成熟。有学者指出,义务教育意味着强迫,强迫每一个3 岁的儿童入园接受“学前教育”。这不仅缺乏足够的园舍等基本条件, 也缺少足够合格的师资。

2、容易导致“小学化”。折中说:

学前一年教育义务化。普及一年学前义务教育是可能的[7]。

长远来讲,幼儿教育“义务化”应该是一个发展方向, 但必须有周详的计划和具体的路线图。笔者〔24〕也曾提议:中央政府应审时度势,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认真考虑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长远战略步骤,分阶段、分步骤,尽早实现幼儿教育的“义务化”。而现阶段为解决当前幼教发展的突出问题, 不妨考虑先行开展幼儿教育学券制的试验, 通过发放幼儿教育学券, 分区域、分阶段逐步实现幼儿教育的部分免费化。在此过程中, 可鼓励和支持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进一步探讨免费幼儿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最终实现幼教义务化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历史性地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现在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时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是解决问题的巨大动力;近年来中小学布局调整腾出的大量校舍可提供充裕的教育资源,减少建园成本;全球金融危机下急待就业的大学生、高职生可提供充裕的预备教师资源;2009年起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投入的4 万亿资金中可以抽出少部分用于幼教学券试验,以通过杠杆作用而拉动内需;有关学术研究已从单纯的幼教领域拓展到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幼教改革提供了最佳契机。

参考文献

[1]杨玉红.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兰州教育学院学报[J].第4 期.第25卷.[2]张婕.对我国学前教育公平性的审思.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J].2006年第4 期(总第328 期).[3]张燕,洪明.从“早期阅读优先”计划看美国学前儿童阅读教育政策的特点与走向.学前教育研究[J].2010年第02期.[4] 苗雪红.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构建的相关思考.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J].2010 年6 月第6期.[5] 徐雨虹 陈淑华.从公有学前教育资源占有者的构成看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J] .2007年第4 期(总第364 期) [6] 张玉梅 邓国范.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必要性初探.教育纵论[J].2010年8月(理论版第020期) [7] 刘晓红.对“学前教育义务化”论争的思考.教育导刊[J].二○一○年五月号下半月. [8] 张婕.对我国学前教育公平性的审思.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J].2006年第4 期(总第328 期) [9] 罗英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策略的思考.辽宁教育研究[J].2008 年第4 期. [10]美国国会.提前开始法.42U.S.C.§9831~§9852(注:U.S.C.即美国法典)

[11]美国国会.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42U.S.C.§9858

[12]美国国会.不让一个孩子掉法.http://thomas.loc.gov/cgibin/query [13]美国国会.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42 U.S.C.§9858.

[14] 李辉.也谈幼儿教育义务化———《幼儿教育能否义务化》读后感.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 [J].2009年第6 期.

第18篇:这样公平吗

本人康致学,教师,40岁,原住陇西县首阳街1号,中教一级教师,原在甘肃定西市陇西首阳中学任教,2007年8月来临洮县育霖中学任教,目前失业。

2007年7月1日(农历6月初6)我和孩子、爱人去陇西县购买高考资料,在陇西县交警队门口所乘车辆发生车祸,本人腰部严重受伤,学校知道后派张学功主任在交警队和对方进行协调,住院半月后出院回家治疗,并向学校请假半年。

2007年元月份,定西市教委发放文件明令禁止公办学校教师校外兼课。定西市临洮育霖中学原高三文科任课教师李成武系临洮二中教师,学习文件后于三月份回二中,临洮育霖中学高三政治课无人代,因育霖中学教师杨永川和我认识,因我因车祸暂时在家休息,建议育霖中学冯校长联系我,因当时在陇西首阳中学没有代课,且身体基本恢复,我便i答应给临洮育霖中学“救火”两个月,月工资1000元。我于2007年4月2日来到临洮,由于本人讲课好,学生评价好,且5月份诊断考试效果明显,冯校长和学校董事长赵兴荣想调本人来临洮,本人没有答应。冯校长背着本人于2007年5月17日派育霖中学教导主任马效忠去陇西县首阳中学(我原工作单位)“摸底”。在问了我的学历、职称后对首阳中学教务干事刘毓林、康亚兵、赵斌说他是临洮育霖中学领导来对学校通知:康老师被调往临洮,希望学校再不要安排工作。

2007年6月2日本人代课结束回陇西,爱人说临洮来人说我调往临洮,学校已将我上报教育局,我打电话问冯校长,说为什么他们

背着我这样做,他说他和董事长派人去核实我的情况,要求我调往临洮,他们会对得住我。

2007年6月4日我上来问情况,他们已写好合同,开出条件:

1、分两次补偿我10万元(份2007年7月1日和10月1日两次);

2、工资按公办学校同等情况发放并同等上调;

3、爱人安排工作;

4、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5;解决住房等。且冯映彬校长在2007年6月份的招生广告上打上本人姓名发放宣传,完全没有征得本人同意。

鉴于陇西已停发工资,临洮育霖中学给爱人安排工作且王瑞生校长等也极希望我的加盟,我便签了合同。

2007年6月7日、8日、9日三天我即被学校派到渭源、岷县、卓尼、临潭、康乐、广河等地招生。同行者还有韦哲民和罗工程师。

鉴于师资力量较弱,我四处帮学校聘请教师。陇西县首阳中学原陇西一中化学教师蒋健民,陇西县育才中学优秀教师郭开俭都放弃公职,到2007年7月份对学校考察后任教,为了留住学生,走特色办学之路,本人又建议学校成立音乐辅导小组,聘请陇西县首阳中学音乐教师董彦刚辅导。为了提高升学率,提高办学知名度,扩大学生来源,本人又动员自己原带陇西县首阳中学学生贾娟明、张慧霞、王娟、王东、刘国栋、景叔平到育霖复读并于2008年6月全部考入重点和二本,二本以上录取率100%,本人系班主任。

2007年8月1日,本人又被学校与另一名教师师雄科到定西、甘南及临夏招生,2007年8月份高三文科复读班好多学生都是本人宣传找来的。本人担任高三文科班班主任,担任高三的政治、高二文、

理科班的教学任务。

但是,育霖中学冯校长和副校长王瑞生不和、因王校长爱书法和拉二胡、弹钢琴,本人也有音乐爱好,和王接触较多,且王开玩笑说冯校长和某女教师有“哥妹”关系,被蒋健民老师开玩笑给冯校长,冯要拿刀捅王校长,我和郭开俭等到王瑞生家协调,得以解决,我也替王说过几句公道话,冯校长认为我是王的人,对他不忠于是怀恨在心,经常对我穿小鞋、设障碍,企图逼我离开育霖中学。

1、学校按照合同,应于2007年10月1日给我补偿金,冯对赵兴荣说我坏话——说我拿钱后就可能走,一直没有给。

2、从2007年9月份在我1800的工资中,到2008年元月份一直克扣养老保险金数百元,但学校却一直没有给我购买(养老保险)。

3、其他班主任120、100,而我只有80元。

4、爱人一直没有安排工作。

这还不用说:

1、2008年的高考报名费我全部交清,冯居然给董事长和王瑞生校长说我把高考报名费拿走了(王找我时我正在教室讲课)。

2、高三文科班学生董经国和周明荟同居被学生反映,11月23日我和王校长处理半天,冯给董事长说我和王瑞生校长喝了半天酒。

3、高三理科班学生梁平当着全班的面用铁链子打伤学生,后又喝酒闹事,我参与制止,冯说我体罚学生。

4、曾被甘肃省劳教所劳教人员冯彦博劳教期满后在育霖中学高一(2)班念书,将其班上学生刘小刚、李大鹏经常纠集到一起赌博,李鹏飞系我从陇西带过来的学生,被冯经常哄的生活费都没有到处借钱,学生反响较大,我问过后冯对

说我体罚学生,由于冯的纵容,这个班极乱,马龙将其他学生打成重伤,全班谈对象有十几对,被人称为“恋爱班”。家长意见极大,学生纷纷退学。因疏于管理,一学生在上课期间出外被水溺死。

冯作为校长,没有一点党性原则,在学校滥施淫威,无所作为:

1、2007年10月份,冯居然将自己的棺材板拉到学校纠集老师“贺活寿”(现棺材还放在学校)。

2、2008年6月三次打电话给高三理科班乔正正同学到二中给育霖中学女教师周芹芳的女儿替考。

3、在蒋健民的办公室,冯居然在2007年11月28日叫高三理科班苟爱兵同学跪在地上给自己磕头,苟被迫磕了三个响头。

4、因蒋健民一句闲话居然给副校长王瑞生捅刀子。

5、因工作和本人发生口角后居然动员其侄子高林可动手打人和打电话叫110抓人,(2008年3月2日)可向临洮县110证实。

2008年元月10日,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由冯校长将本人口头告知辞退。

本人为学校请教师、招学生,起早贪黑,劳尽心血,换来的却是造谣中伤,打击报复。

被辞退后,本人生活无着落,来到兰州金港花园辅导学生,且妻子在我失业后被丈人接走,去新疆打工摘棉花,孩子从临洮辍学,母亲被气成重病长期卧床不起,老父亲在单位被人讥笑抬不起头。

2008年5月28日,我心中烦闷,喝了点酒后给临洮县县委书记郭永昌写了一封求助信,但在5月30日我回家时被临洮县公安局抓

往拘留所,身上钱财被洗劫一空,在没有被褥和饮食的情况下关押6天,和戒毒人员关在一起被狱霸打成重伤,并连续数天赤手掏厕所,给我穿囚服数次拍照,学校王瑞生和蒋健民知道后买了一条“白塔山”送来后才有所缓解。

后来,我的学生又把我的情况写信给徐守盛省长,徐守盛批下来后又被临洮县信访局以我无法联系而压掉,后临洮县教育局纪检干事赵辉剑把我骗到临洮县,我和他开玩笑发了短信,他反映到县政府和公安局,对我进行网上通缉。致使我因网上通缉不敢找工作,居无定所,没有生活来源而不久育霖中学又将我带来的首阳中学教师蒋健民、郭开俭相继逼走,现在兰州成功学校任教。

我的情况又在2008年11月被兰州晨报记者伏润之做了报道,并发在2008年11月7日百度网上。

2010年,我的学生又将我的情况写给温家宝总理,国家信访局做了批复,又被临洮县信访局压掉。

我已失业数年,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回想自己被临洮人欺骗丢掉工作,又被关押在拘留所受尽迫害,家庭几近破裂,没有生活来源,我不想成为杀人犯,但每当想起来我又真想去临洮杀人,希望你们接到我的材料后能妥善处理,给出公正答复,否则我会不择手段做出报复,让临洮县教育局、临洮县育霖中学、定西市教育局扬名全国。

原陇西县首阳中学教师:康致学电话:15593272010

第19篇:游戏公平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79—80页《游戏公平——谁先走》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2、学会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3、体会数学在游戏与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体验认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骰子、硬币、转盘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上一节数学课。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礼物,看,礼物就装在这个红盒子里,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暂时保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因为礼物不多,只能或者送给男同学或者送给女同学,男同学想要吗?女同学呢?都想要,这可难住老师了?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决定把礼物送给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抛硬币、掷骰子、石头剪子布、抓阄等等。)

师:笑笑的想法与我们一位同学不谋而合,大家看,笑笑也认为,可以掷骰子,而且她还提出了规则,点数大于3,送给男同学,点数小于3,送给女同学。你觉得这种方法和规则怎么样?

(适时引导学生答出:不公平或男同学掷骰子得到礼物的可能性大。点数大于3有

4、

5、6三个数,小于3有

1、2两个数,点数大于3的可能性大,游戏规则不公平。

师:这样的方法真的不公平吗?真的是男同学得到礼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吗?咱可不能随便说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规则和同桌试着玩一玩,不要忘了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学生实验时巡视指导,若学生提出如果恰好是3怎么办时给予适当引导。

师:请小组说一说,其他小组观察实验结果,发现了什么?如果点数恰好是3,怎么处理?(那次不算,重新掷骰子。)

实验后,交流实验结果。出现可能情况有二:

情况一:全班实验结果都是:礼物送给男同学。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总结,这种规则确实不公平,可能性不相等,所以不公平。

情况二:有的小组因为实验次数少,出现了结果送给女同学的情况。引导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实验次数少。怎么办?多做几次。

全班每个组掷10次,然后把全班数据加起来,得出实验结果。(此种情况在学生对实验推论与结果产生质疑时进行)

师:同学们都觉得这样的规则不公平,请完整地说一说为什么不公平:因为骰子有6个面,掷出

1、

2、

3、

4、

5、6都有可能,点数大于3有3种可能,是

4、

5、6。小于3有两种可能,是

1、2。点数大于3的可能性大,所以男同学得到礼物的可能性大,不公平。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动脑筋分析,发现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游戏规则不公平,那么要使游戏规则公平,需要怎样呢?(板书:

师:请同学们以此为依据,试着修改笑笑的规则,使它对双方公平呢?(合理即可)

(先让学生自由表达。如果有困难,也可同桌讨论。如果出现操作比较麻烦的规则,如掷到1给男同学,掷到6给女同学,给予引导,这个规则公平,但操作可能需要相当多的次数,比较麻烦。)

一共掷了(

)次,其中点数大于3有(

)次,小于3有(

)次。所以我们小组觉得(

师:掷骰子的方法我们找到了很多种公平的规则,抛硬币和猜拳的方法呢?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法,先制定规则,然后找喜欢的小伙伴玩一玩,并说一说你的规则公平吗?

抛硬币。怎样抛?正面朝上,给男同学。反面朝上,给女同学。

引导学生:这种方法很公平,因为硬币只有正反两个面,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可能性相同。

石头剪刀布。引导学生像这样玩一玩。玩石头剪子布出任意一种,赢输的可能性都是一半。所以游戏规则公平。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这么多公平的游戏方法和规则,那下面就到了让人激动的时刻了——我们开始送礼物。请两队同学各派一名代表,研究一下,选择喜欢的认为公平的方法,自己制定规则然后决定把礼物送给哪一队。

(活动)

师: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况用到了这样类似的方法和规则来解决问题?(下棋谁先走,跳皮筋哪伙先等等)师:看来,公平的游戏规则,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

师:其实呀,只要你善于观察与发现,你就会发现还有很多种公平的游戏方法与规则,如笑笑和淘气在看到电视里的转盘游戏,就想到可以用转盘来设计对双方公平的游戏,请利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转盘、指针和彩笔,制作转盘,然后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试着玩一玩。

(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讨论是否公平,公平举右手大拇指,称赞他真棒,不公平竖起左手大拇指,鼓励他一定可以找到公平。)

师:看来同学们是意犹未尽呀,课后请同学们设计出更新奇的两个人或更多人游戏,并且公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找小朋友或者父母玩一玩,哪组觉得自己设计的最有趣,邀请老师跟你们一起玩一玩。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努力发现了许多公平的游戏方法和规则,这正是:游戏其乐无穷,规则必须公平,若你我可能相当,待课后,我就与你一决雌雄。

板书设计:

游戏公平

掷骰子

可能性相等,游戏规则公平

猜拳

抛硬币

四年级《游戏公平》教学设计

导入:游戏——掷骰子

师:同学们喜欢下棋吗?两人下棋时,你们怎样决定谁先走棋呢?

生:我们用“拳头、剪刀、布”......

师:这个办法很好。笑笑想了一个办法,掷骰子,她提出,大于3点,小明先行;小于3点小华先行。你们觉得笑笑这个办法好吗?与同桌试试这个办法,掷一掷骰子。

生1:我们掷了几次,有时小明先行,有时小华先行。

生2:我们掷了几次,也是同样的结果。但是我想多掷几次,小明先行的次数会多。

生3:我觉得这个办法不好,小明先走的可能性大。因为一个骰子有6个面,掷出1,2,3,4,5,6的可能性都一样。大于3点有3种种可能,就是4,5,6;小于3点的有2种可能,就是1,2。大于3点的可能性大,这个办法不公平。

师: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再做几次试验,将全班的试验结果汇总起来。(试验,汇总试验数据)

修改游戏规则:

师:通过多次试验,确实这个方法不公平。你们能修改笑笑的方法,使它对双方公平吗?(同桌两人商量)

生:可以修改为大于3点,小明先行;小于或等于3点,小华先行。

师:除了掷骰子外,你们还能想出一些别的对小明和小华都公平的办法吗?

生1:他们可以掷硬币,正面朝上,小明先行;反面朝上,小华先行。体育比赛中常用这个方法。

生2:掷出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相同,我觉得这个方法公平。

生3:设计一个圆形转盘,红、蓝色各占一半,每人转一次,转到红色小明先行,转到蓝色小华先行。

师:这个方法行不行呢?我们来试一试。(学生试验,汇报数据)

通过试验这个方法是公平的,淘气也设计了这个转盘,你能为他确定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吗?

设计游戏规则:

师:你能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其他游戏吗?在小组内玩一玩。

生1:我们玩“剪子、石头、布”每边两人,一人猜,一人跨步,猜赢的一方出布得跨20步,石头10步,剪子4步。哪组先反回到起点哪组赢。

生2:......

实践活动:

师:我用瓶盖设计了一个游戏:掷出瓶盖后,着地时盖面朝上,甲胜;着地时瓶盖面朝下,乙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

生1:我认为不公平,盖面比较重,容易着地,机率大一些。

师:是这样吗?同桌做20次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

全班汇报,发现“盖面朝上”和“盖面朝下”一般情况不是等可能的,因此这个游戏对双方不公平。

反思:

让学生充分进行活动。组织的活动由浅入深,逐步加深学生的体验。首先让学生按笑笑的规则先试一试,使他们初步感觉这个规则的不公平。通过讨论的逐步深入,有的学生列出各有几种可能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个规则的不公平,我又让学生做试验验证。为了保证游戏次数,我要求汇总全班数据。然后,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修改规则,使它对双方公平。这样安排的游戏活动,由浅入深,逐步加深了学生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体验。

四年级游戏公平教学设计

一、结合生活,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课余时间都和同学玩什么游戏?(学生自由说)

师: 不光你们喜欢玩游戏,小明和小华也喜欢玩游戏,这不,他俩正准备玩下棋的游戏(出示课件),

但在决定谁先走时他俩互相谦让,到底谁先走呢?你能帮他们想个好办法吗?(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你们的办法真不少,但这些办法公平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游戏公平——谁先走(板书)

二、组织活动,体验感悟

师:笑笑和淘气也分别想出了一个方法,谁来读一读。

师:你认为他们的方法公平吗?首先我们来看笑笑的方法。

活动一:掷骰子,体验游戏规则的不公平

1、师:小组讨论公平吗?

(出示填空课件) 学生填空。 总结出不公平。

2、师:到底是不是这样,真知来源于实践,下面让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出示要求:小组合作,一人监督,一人记录,其余两人各掷10次,并完成实验报告单:

投掷总次数

小明先行(大于3点)

小华先行(小于3点)

(

)次

(

)次

(

)次

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4、师: 既然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你能帮笑笑修改一下,使游戏对双方公平吗? (学生修改游戏规则)

活动二:抛硬币,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师:下面我们来看淘气的方法。

1、师: 抛硬币的方法,你们认为公平吗? 为什么?

(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师: 到底公平不公平,下面让我们再来验证一下,

出示要求:小组合作,一人监督,一人记录,其余两人各掷10次,并完成实验报告单:

2、各小组汇报,全班统计并计算结果

3、师: 观察结果你发现什么?

(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非常接近)

4、师:不但我们做了实验,国外科学家也做了许多次实验

(出示课件)

国外科学家实验数据

姓 名

前 丰

德·摩根

费 勒

皮尔逊

实验次数

4040

4092

10000

24002

正面朝上次数

2048

2048

4998

12000

反面朝上次数

1992

2044

5002

12002

5、师: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什么?

看到科学家实验的次数你有什么感想? 活动三:游戏中体验石头,剪刀,布的公平性

师:石头、剪子、布会玩吗?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石头、剪子、布的方法,请同学说一说什么时候用过! 请同学玩一玩。这个游戏公平吗?( 全班最后胜利者发给一个本作为奖励。 )

活动四:利用转盘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1、师:淘气和笑笑两人想玩游戏,他们每人设计了一个转盘,(课件出示)请你帮他们制定游戏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学生思考回答)

2、师:用我们准备好的圆纸板,也做一个游戏转盘。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师: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玩一玩。(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后将本组要举行的活动说一说,让全班同学帮助判断是否公平,认定公平的以后开始活动。

四,课堂回顾 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游戏中我们度过了短短的40分钟,说说在玩中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自己表现的怎么样?

第20篇:游戏公平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99-100,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和对生活中几种常见游戏(或现象)剖析与解释,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学具准备:CAI课件;硬币;实验记录表;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6的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还记得足球比赛开始前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吗?请同学们看屏幕。 课件演示:如下图情境(教科书第99页的情境图)。

师:请观察图片,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的? 师:同学们说得对,他们是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的,那么你们认为用这种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个队开球公平吗?

二、探究新知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师:刚才有人认为硬币掉下来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会相等,觉得抛硬币的方法很公平,也有人认为这样不公平,那到底这种方法公不公平呢?下面就来做一个实验,由大家亲自动手抛一抛硬币,看这种方法到底公不公平,好吗? 师:在开始实验之前,同学们要弄清楚实验要求哦,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抛硬币40次,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单(如下表);

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看哪个小组合作最好,完成得最快! 出现的情况

组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总次数

师:弄清楚实验要求了吗?老师想问大家,第2条中的相关数据是指什么?你们打算如何得到这些数据?

师:很好,我们要得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老师建议你们最好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那就动手开始实验吧! 师:大家做完实验了吗?请各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课件出示统计表(如下表),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填入数据。 小组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总次数 1 2 3 4 5 ...合计

2、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相等吗? 师:对,既有相等的也有不相等的,但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接近吗? 师:想一想,如果把我们全部小组的实验数据加起来,那么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还接近吗? 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的次数、总次数分别求和。 师: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仍然是非常接近的。

3、阅读材料,加深体会。师:如果我们继续抛下去,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历史上有很多数学家就做过抛硬币的实验。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几位数学家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数学家 总次数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德·摩根 4092 2048 2044 蒲丰 4040 2048 1992 费勒 10000 4979 5021 皮尔逊 24000 12012 11988 罗曼列夫斯基 80640 39699 40941 让学生观察数据,发现正面朝上次数和反面朝上次数很接近。

4、分数表示,科学验证。

师:我们做过了实验,观察了数学家实验数据,发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很接近,说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师:对,它们的可能性相同的,你们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它们相同吗? 师:通过做实验,你们认为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为什么?

三、应用拓展

1、师:刚才的学习,你们表现得很棒,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会不会用学到的新知识解决问题,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师:好,请看第一题,正方体的各面分别写着

1、

2、

3、

4、

5、6.掷出每个数的可能性都是......?(出示教科书练习二十第1题)

师:这么多同学举手想回答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该叫谁回答了。这样吧,我把全班分成三组,分别叫红组、黄组、蓝组,设计一个转盘,转盘上的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相应颜色的组就获得答题资格,答对就奖一面红旗,看哪个组的组红旗多就算赢,好吗?

课件出示方案一(如下图):转盘上红色占一半,蓝色、黄色各占。 方案一 师:你们觉得这个转盘设计得公平吗?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转盘不公平,那怎样设计转盘才公平呢? 师:就按照你们的修改意见,改成三种颜色各占的转盘。

课件出示方案二(如下图)。

方案二1.师:设计好转盘后,我们就开始转动转盘决定哪个组来回答第一题,好吗?

转动转盘,决定哪个组回答。

2、师:恭喜你们获得了第一面红旗。我们看下一题,指针停在这四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课本练习二十第2题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再在小组中交流。转动转盘,决定谁回答。

3、师:看来难不倒你们,继续看下一题,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呢?(课本练习二十第2题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再在小组中交流。转动转盘决定哪个组回答。

4、师:请看下一题,6个同学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强在一块长方体橡皮的各面分别写上

1、

2、

3、

4、

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出橡皮,朝上的数是几,选这个数的人就来当“老鹰”。你认为小强设计的方案公平吗?(课本练习二十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转动转盘决定哪个组回答。

5、师:今天的智力大比拼到此结束。看看哪个组获胜?

师:如果我们的智力大比拼继续下去,一定是这个组获胜吗? 师:为什么不一定呢?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说一说吗?

四、收获与感受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你们有什么收获?你们对这节课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公平范文
《公平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