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改)

发布时间:2020-03-02 04:33: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也是这样,由于先天的智力因素、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家庭背景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个性特征等许多方面都有差异。教师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可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同。而在有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无论采取低起点、小步子,还是抓中间、带两头的策略,都只能做到面向一部分学生,而使其他学生的发展受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文,在一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至今让许多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早在—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

二、三年级的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这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大难问题,原因究竟是什么?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的脑子笨或者家长不配合„„虽然这些观点有点道理,但是只把责任归到这些学生身上,而不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是有欠缺的。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提到:让我们认识到后进生不在于智力问题,不是先天因素造成的,而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课堂教学中,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因此,教学只有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进行施教,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学。然而现阶段我们的教学工作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是一种“一刀切”式的教学,往往难以做到“因人而教”,必然会导致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素质教育所强调的“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针对个体差异而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那么,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如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国内外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实施分层教学,进行分类指导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是最佳教学策略之一,下面,我想从八个方面和大家交流,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兴趣、气质以及对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把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相近,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以及教学评价时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进行指导。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其最近发展区,取得不同程度的,也是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原苏联

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分层教学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A、B、C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从而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四、分层教学的目标:

C层学生能掌握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B层生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层学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如何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1:2:1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 A层学生所具备的特点:

1、学习基础好,具有勤奋好学,比较会学(会听课,会做听课笔记等),课后自觉学习。

2、有学习兴趣,善于读一些课外书,做一些课外调查等活动,解决一些简单的生产生活中与之相应的问题。

3、注意力集中(达20分钟以上),能集中精力听课,能自我做重点笔记,积极思考。

4、记忆力较强,当堂知识当堂几乎可以记下来。

5、有较好的综合思维能力。只要有教师(或书上)提示就能学好各科知识的学生。

B层学生所具备的特点:

1、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较勤奋,比较会听课,也能积极做听课笔记,有时在教师的提示下才能做好一些重点笔记。

2、对学习比较有兴趣。

3、注意力较集中(10分钟以上)。能通过学习及课后复习,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4、记忆力中等(通过数次复习能记住所学内容)。

5、综合思维能力中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综合某些知识。 C层学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困生”) 所具备的特点:

1、基础差,基础题要教师反复督促、指导才能完成。

2、学习兴趣差,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

3、注意力较差(多为短时注意),上课要教师经常提醒。

4、记忆力较差,在教师的辅导下,通过多次学习,才能记住所学内容。

5、综合思维能力较差。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做好笔记;在教师的适时辅导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六、分层教学的一些具体方法与策略

分层时各层次学生人数的比例一般以1:2:1为好,也就是把全班学生中的1/4学习、思想较好的编为A层,1/2中等的学生编为B层,剩下1/4的学困生编为C层,重新编排座位。(座位编排如图:BB‖CA‖CA‖BB)。考虑到C层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层同学坐在中间,与A层同桌,这样有利于A层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C层学生得到更多的指导机会,并使C层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也有利于培养A层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体策略如下:

1、对A层学生少量作业互改、互评,多数作业(重、难点)教师批改,且教师要提示和帮助A层学生选择部分课外读物,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整理与复习时让学生可以自己(或合作)整理出知识结构。教师可以不板书(让学生在笔记本上整理,教师作个别抽查)。常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提供给学生生产生活中与课本知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其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促其发展。

2、对B层学生适当推荐课外读本、课外练习;作业可以课后改,但有问题时要当面指出让其更正。并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多提供给他们解决生活中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问题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3、对C层学生要反复抓、抓反复,督促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并及时检查。教师还要分解知识,降低题目的难度和要求,逐步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和综合思维能力。并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层次不告诉家长),请他们多给学生提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逐步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

七、“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促使整个课堂自始至终三个层次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中后生由于起点较低,容易入手,他们根据自己的程度解题,并且随时都可以登上新的台阶,这样就较好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优生可以直接解高难题,为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创造了条件。这样的课堂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正效应场,各类学生互相激励、启发,共同进步、提高。

其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后进生吃不了,优生

吃不饱”的弊端。由于在教学中对后进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后进生转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由于每节课都安排尽可能高层次的问题,对培养优生也很有好处,这显然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教学是通过题组,把本节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解题,自然地学习了所要学的数学知识。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中自然地、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就将教师津津乐道地讲变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自觉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3、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从而达到因人施教。这里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教师的调控——即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各层题目与各层学生之间的关系。一般说,在学生按层次解了相应题目之后,再由教师控制师生共同由低到高地解决各层问题。在C层学生解决基础题时,虽然A、B两层学生没有做,但他们完全可以在C层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拿出解题决策并迅速得出正确答案,这样就自然地训练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同时C层学生回答了简单问题,坚定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又为他们解答中档题打下了基础。在B层学生解决中档题时,由于C层学生刚解了基础题,稍加努力也可以解决中档题,这样就容易激活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将每节课的重点放在解决中档题上,是要求大多数学生都应掌握的层次,也是联系A、B、C三层学生思维的纽带和桥梁。在解决高档题时,教师根据内容和学生思维状况适当处理,尽量使B、C两层学生能够够得着、受启发,又使A层学生有所得,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4、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教师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相适应,特别是学困生,在旧知尚未掌握的情况下,又要学习新知,只能更加厌倦。而分层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其实际水平的层面上进行学习,都有成就感,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5、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课堂教学的目的,决不是要消除学生的差异,而是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在分层教学的实施中,学

生依据各自的数学现实,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运用各自的思维方式解决不同问题。人人参与了思维,亲身经历了探究新知的过程,真正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数学素养明显提高。

6、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

分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增加了平等对话、真诚合作的机会,师生、生生之间共同探究、相互补充,平等分享学习成果,从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八、采用分层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实行启发式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2.要注意处理好个别和一般的关系。要缩小差别,首先必须承认差别,鼓励良性竞争,特别是对后进生,不仅教师要多辅导,还要要求同桌多帮助。

3.要善于调控。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不应采用固定模式,分层并不是分而不变的,随着教学进程,要不断调整层次结构。

4.要有适应分层教学的教材。一般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的内容可采用分层教学,而并非所有教材内容都能进行分层分类教学。

5.要有的放矢,讲求实效。教学实践中,是否需要分层教学或怎样分层,必须从班级的实际出发。

总之,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实施分层教学,进行分类指导,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真正的落到实处。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施方案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分层教学_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总结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之我见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经验总结

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 工作总结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改初探(改)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改)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