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铁道方向毕业实习手册

发布时间:2020-03-03 01:22: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生产实习》指导书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土木工程系

一、实习的目的及任务

生产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习,使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工程意识,增强动手能力,掌握铁路轨道、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构造、施工和管养技术,为学生将来从事铁道工程专业的设计、施工、管理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实习质量保证措施

1、现场实习前,应认真阅读《生产实习手册》。

2、实习过程中应勤看、多问,认真学习有关内容。

3、每次实习(课堂授课)均要作好笔记(用A4打印纸手写)。

4、实习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必要的影像资料。

5、现场实习完毕,及时整理心得体会、实习收获和有关技术资料。心得体会不少于1500汉字。

三、实习安全保证措施

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实习过程中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规以及实习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下:

1、进入施工生产现场实习应穿工作服、安全帽、穿胶鞋或运动鞋,长发应卷在安全帽(作业帽)内。

2、参观实习过程中,严禁私自动手操作设备开关、按钮等。严禁干扰施工作业。

3、严禁在危险处所停留,严禁站在生产设备工作范围之内。

4、严禁高空抛落物体、高声喧哗和嬉戏打闹。

5、应留意脚下铁钉、障碍物,以防扎脚或跌倒。

6、临边实习时应注意防止高处坠落。

7、应留意头顶是否有障碍物,以防碰撞伤害和高空坠物。

7、参观、实验和跟班分组实习过程中,严禁单独进入生产现场。

9、进入铁路营业线旁实习时,为防止列车司机误认信号,严禁穿戴红色衣帽、打红伞、背红包,严禁手持红色物体。来车时应及时下道避车,避车时人员距离钢轨外侧不少于2m。

10、进入铁路营业线旁实习时,必须服从指导教师的指挥,应分组上道,未经教师同意,严禁上道。严禁一窝蜂上道实习,以防列车来临出现相互踩踏事故。

11、遇有突发事故,应坚持自救,并在第一时间通知指导教师处理。

12、在轨道上实习时,还应符合轨道作业安全的特别规定。

四、考核方法

4.1 实习表现成绩

满分为5分。扣分记录在实习手册的实习表现记录表中。下列情况下予以扣分: (1)在实习过程中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每次扣4分。 (2)在实习过程中违反安全规定,未安全事故的,每次扣2分。

(3)在指导教师安排、指挥正确的前提下,凡是在实习过程中拒不服从指导教师安排、指挥的,每次扣1分。

(4)实习过程中消极怠慢的,每次扣1分。 (5)无故旷课的,每次扣1分。

(6)丢失生产实习手册或损坏涂改实习表现记录表的,实习成绩

4.2 实习成果整理成绩

实习成果包括实习笔记、心得体会和必要的影像资料。指导教师根据撰写工作量及质量按

5、

4、

3、

2、1或0评出等级。

4.3 实习成绩组成

实习表现成绩占实习总成绩的40%,实习成果整理成绩占实习总成绩的60%。即: 实习总成绩=实习表现成绩³0.4+实习成果整理成绩³0.6

五、实习内容及实习方法

5.1 轨道

1轨道结构及检养修基本知识 1.1轨道基本知识 1.1.1课堂讲授

1.1.1.1 轨道结构的组成、轨道几何形位、道岔构造及道岔几何形位。

1.1.1.2 万能道尺、起拨道机、液压轨缝调整器、支距尺、道镐等仪器设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1.1.1.3 各种作业程序、质量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视频+讲解)。 1.1.2 现场认识

1.1.2.1 现场认识轨道结构的组成、轨道几何形位、道岔构造及道岔几何形位。 1.1.2.2 掌握万能道尺的校正和使用方法,选择一段轨道,测量轨距偏差和水平差。 1.2.2.3 掌握起拨道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1.2.2.4 掌握液压轨缝调整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1.2.2.5 掌握弦线测量轨向、高低不平顺和曲线正矢的操作方法。 1.2.2.6 掌握丁字扳手、呆扳手、活动扳手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2更换扣件作业 2.1作业程序

2.1.1卸扣件,用扳手卸下螺栓帽,取出垫圈、扣板及小胶垫,摆放整齐。

2.1.2清除及检查,用钢丝刷清除螺栓丝扣积锈及用小扁铲铲除承轨槽上泥土、油垢,然后检查各部件有无伤损,如发现损伤应及时更换。

2.1.3涂油,螺栓丝扣要全部涂油,螺栓杆要少量涂油。 2.1.4安装扣件

2.1.4.1安装小胶垫或尼龙挡座。 2.1.4.2在小胶垫上安放铁座。 2.1.4.3安装扣板或轨距挡板,扣板与轨底如有缝隙时要翻转或调换,调整小胶垫及扣板位置,使之放置正确。轨距挡板与轨底有缝隙时调整尼龙挡座。

2.1.4.4套上双簧垫圈或弹条。 2.1.4.5加垫平垫圈。 2.1.4.6上螺栓帽并拧紧。 2.2质量要求

2.2.1扣板或轨距挡板与铁座或尼龙挡座、铁座与小胶垫不离缝,扣件不能上炕,铁座或尼龙挡座与轨枕挡肩密贴。

2.2.2小胶垫整齐无歪斜。

2.2.3扣板式扣件扭力矩达到80~140N²m,弹条扣件的弹条中部前端下颚应靠贴轨距挡板,扭力矩保持在80~150N²m。

2.3安全注意事项

2.3.1松开或卸下扣板或轨距挡板不超限。 2.3.2来车前,按规定上好扣件。 2.3.3不伤手脚。 3方正轨枕作业 3.1作业程序

3.1.1松开防爬器或防胀插板,撤除防爬支撑,并冒起道钉或松动螺帽。

3.1.2根据轨枕偏斜程度和方枕的方向,扒开移动一侧轨枕边的道碴(轨枕头两头的道碴尽可能不动)。

3.1.3在轨枕另一侧放好方枕器,或利用防爬器进行方枕。方枕时要先试拨,再用劲将轨枕拨移到应有位置。方枕器的最大方枕力不小于70kN,最大工作行程不少于90mm。轮廓尺寸应保证方枕器安装在钢轨内外侧时均不不侵入限界。其卡轨作用应安全可靠,但对钢轨及轨枕不造成明显有伤损。

3.1.4打紧防爬器或防胀插板和安装好防爬支撑,打紧浮钉或拧紧螺帽,整平夯实道床。 3.2质量要求

3.2.1轨枕间距误差或偏斜,正线及到发线不超过50mm,站专线不超过60mm。 3.2.2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少于100mm。 3.3安全注意事项

3.3.1如需要连续方正轨枕,应结合抬道进行。 3.3.2轨枕方动量大于100mm时,应进行捣固。 3.3.3严禁用锤、镐敲打轨枕。 4单根抽换轨枕作业 4.1作业程序

4.1.1散轨枕,根据要求,将轨枕散到更换地点的路肩上,曲线地段散在下股路肩上。 4.1.2设置防护,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2条办理。 4.1.3拆除防爬设备,防爬设备影响作业时应拆除。

4.1.4扒开道床,扒开厚度,木枕为枕底30㎜,混凝土枕约为60㎜。 4.1.4.1扒开与爬行方向相反一侧的枕木盒道碴。

4.1.4.2坡道上为上坡侧的枕木盒内道碴、曲线地段应在下股开门。 4.1.4.3复线地段为列车运行方向相反一侧的枕木盒。

4.1.5起道钉或卸扣件、撤垫板,卸掉后集中放在适当位置。

4.1.6抽出旧枕,用撬棍将旧枕拨至扒开的枕木盒内,然后用枕钳将枕木拉出,放在路肩上,木枕要底朝上,以便干燥运回。

4.1.7清理枕底道床,整平枕底道床,其深度应较新枕厚度深约20mm。枕下道床如严重不洁或板结,应同时清筛。

4.1.8串入新枕,用枕钳将新枕拉入,拨至间隔点位置,放好垫板或扣件,串好道碴,一人撬起轨枕,一人打钉或紧扣件。木枕要量好轨距,钻眼打钉。混凝土枕扣件位置要正确,作用良好。

4.1.9捣固,先串后捣,坚持打八面镐,做到均匀排镐,紧密结实,并串实道心(木枕),作业后再进行重点捣固。

4.1.10安装防爬设备并回填整平道床。 4.1.11检查并回收旧料。 4.2质量要求

4.2.1轨枕位置正确,间距误差及偏斜:正线到发线不超过50mm,其他线不超过60mm。

4.2.2捣固要密实均匀,换后2~5天应再捣固一遍,几何尺寸不超限,设备状态良好。 4.2.3更换木枕时,应使宽面向下,树心向下,使用新木枕时应钻孔,孔径为12.5mm,钻孔深度有铁垫板时应为110mm,无铁垫板时应为130mm。

4.2.4换入新轨枕,单线直线地段以左股看齐,曲线地段以上股看齐,复线地段以外侧看齐,站线以靠车站看齐。

4.3安全注意事项

4.3.1坚持隔6根换1根的原则,做到换1根、钉1根、捣1根。 4.3.2钢轨接头处应选择质量较好的轨枕,并同时更换同类型的轨枕。 4.3.3抽换木枕时,不得用镐、耙子等损伤防腐层。 5线路起道作业 5.1作业程序

5.1.1校正量具,作业前由起道人对道尺进行校对,且检查道尺。

5.1.2确定标准股,一般起道量不大,普遍起道时,以左股为准或以水平高的一股为标准股,曲线以下股为准。

5.1.3看道,看道者俯身在标准股上,距起道机20~30m处,看轨头外下颏水平线,找出坑洼,指挥起道机放置位置和起道高度。当起平或起顺一段线路后,必须以三点为依据,根据前标准点和后标准点起平中间点。

5.1.4起道,拿起道机的人要密切注视着看道者的指挥,正确放置起道机,动作要敏捷。全起全捣时,起道机一般在接头中间放一次,两端距接头八根枕木处各放一次,并顺着向前。重起全捣或重起重捣时陡坑在坑底处放一次,漫坑则要放置2~3次。起道机必须放平放稳,直线放在钢轨里口,曲线上股放在外口,接头处放在中间,以防胀轨和影响方向。

5.1.5打塞(砸撬),当轨道起到要求高度时,打塞者立即将轨枕下道碴串实,保证撤出起道机后轨道不回落。在混凝土枕线路起道时,打塞者应协助拿起道机者抬起线路,并将放置起道机处的两侧轨枕底串实。

5.1.6找平,标准股起平后,再用道尺找平另一股。道尺放在起道机的起道起点,尽可能靠近起道机。找平曲线外股时,按超高度垫上超高板。

5.1.7复查大平,两股起平后,在前一节钢轨回看大平,对于拱腰或死坑,应在钢轨上作加强捣固或减弱捣固符号。

5.2质量要求

5.2.1起道分为重起和全起两种。将线路低坑处起高,以找平轨面,改善道床弹性,起道量在40mm及以下时,区间设置作业标防护,起道量超过40mm时,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条的规定办理。

5.2.2起道用的工具应经常核对,保证精确无误。

5.2.3起道者必须随时注意看道者的手势或口令,起道高度要适当。为防止回落,预留的下沉量不得超过4mm。

5.2.4起道顺坡长度,作业时不应少于起道高度的200倍,收工时不应少于起道高度的400倍(并不应大于2‰)。

5.2.5起道打塞时,一律向钢轨下轨枕底打塞,做到随起随打。在接头处起道时,接头两根轨枕应同时打塞。

5.2.6起道完毕后,列车通过后,线路状态良好,无几何尺寸超限。 5.3安全注意事项

5.3.1熟悉起道机的性能,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5.3.2看道者严格掌握列车间隔时间,尽量做好起好捣完,减少重复作业。 5.3.3起道者应用一端装有绝缘套的撬棍作手把严防连电。

5.3.4确定起道量,必须考虑现有道碴量,要防止盲目起高造成缺碴。 5.3.5电气化线路上起道时,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3.4条办理。 5.3.6除封锁线路施工外,严禁使用齿条式起道机。

5.3.7无缝线路起道作业还应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的规定。 6捣固作业

6.1手工捣固作业程序及操作方法

6.1.1手工捣固分右手镐(正面镐)和左手镐(反面镐)两种。右手拿镐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站立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左手拿镐手脚位置与右手相反。

6.1.2站脚位置,前脚站在被捣固的轨枕上,距钢轨中心约400mm,与钢轨成15°角左右,脚尖不准伸出轨枕外缘。后脚站在两根轨枕中间,两脚跟前后相距约250mm,并成70°左右,后脚尖踏在钢轨底边处,但不要伸入轨底。

6.1.3捣固姿势,举镐时,前手必须向镐把中央移动,将镐向身体前方举起。举起后,身体直立,挺胸抬头,目视前方,此时体重全部放在后脚上。向钢轨底部捣固时,必须斜举镐,其倾斜度为:使左右手与脸面的侧线的夹角为20°。举镐高度,左手略与下颏齐,并离开下颏约150mm,右手自然上举,大约握在镐把中央。向其他位置捣固时,要正举镐,两手高度与斜举时相同,使镐把中心线与脸中心线一致,并向后倾斜15°,镐的重心不超过头顶。落镐时,自头顶向前倾斜约15°时,开始用力加速打,重心由后脚移于前脚,目视落镐地点。当镐头打到道碴时,身体向前倾斜度大约50°,且左手紧握镐把端部。两手相距约100mm时,双手用力握住镐把,防止镐头摆动,并用力向后带镐,将道碴闷住。

6.1.4排镐顺序,由轨底中心起向两侧各400~460mm为捣固范围,先由轨底向外排,再由外向轨底排。目前,镐头标准宽度为70mm,因此混凝土枕打7个镐窝,木枕线路打6个镐窝,每镐有4~5mm重叠量。

6.1.5打镐数量,起道量小于5mm或不起道捣固时打16镐;起道量在6~14mm时打18镐;起道量在15~20mm时打20镐;起道量超过20mm时打22镐;对接头、撬中间、大腰、新换轨和空吊板处要加强捣固,撬尾、小腰要适当减镐。

6.1.6落镐位置和角度,落镐点应在轨枕底边前方,第一排镐落在距轨枕底边10~20mm,第二排镐适当填些道碴,落在距轨枕底边20~30mm处。这样既可避免击伤轨枕,又能把轨枕底部道碴打成阶梯形的稳固基础。一般起道量很少或不起道时,道碴不易打进去,因此,第一排镐的落镐角度应较陡,镐头与轨枕侧面垂直线成40°,镐头侧重向下方打,把打入道碴挤向轨枕底深处,原有道碴则被挤向上翻起。第二排镐加大至45°,将轨枕底部及附近道碴挤严和打紧。

6.2质量要求

6.2.1轨枕间捣固强度要均匀,吊板率正线及到发线每千米不得大于8%,其他站线不大于12%(连续检测50个轨枕头)。

6.2.2捣固时,应在钢轨两侧各400(木枕)~460mm(混凝土枕)范围内均匀捣实。 6.2.3Ⅰ型混凝土枕中部500~600mm长度范围内,严禁捣固或串实,应与轨枕底保留有20mm的间隙,防止轨枕中部受力,发生上挠裂纹。Ⅱ、Ⅲ型枕中部道床可不掏空,但应保持疏松。

6.2.4捣固的力量够,举镐的高度够,八面镐够,打镐数量够,捣固范围够。 6.3安全注意事项

6.3.1无石碴飞溅伤人。

6.3.2分组捣固应间隔3根以上轨枕。 6.3.3不伤手脚

6.3.4不要打伤轨枕边棱、扣件、导线及捆扎木枕的铁线等。

6.3.5列车或单机通过前,应将起道地段捣固完,并做好顺坡。 7更换螺栓及涂油作业 7.1作业程序及方法

7.1.1卸下混凝土枕的扣件。 7.1.2卸螺栓,使用扳手卸螺栓时,两脚站在被卸螺帽的另一侧,两脚相距300~400mm,呈90°,两脚趾踏在夹板边缘,上体前屈。扳手钳住螺帽后,重心移到旋回方向的前脚,一手持把柄,一手握把端。卸螺栓时左手在前,紧螺栓时右手在前,两手握柄用力旋转。使用活口扳手时,前脚踏在轨枕上离轨底约250mm。后脚踏在后一根轨枕上离轨底约50mm,右手持活口扳手,左手支撑在钢轨面上,并以手指按住螺栓头部。

7.1.3螺栓孔除锈,卸下螺栓后,应立即用圆钢丝刷除去螺栓和螺栓孔内的铁锈。 7.1.4涂油,对螺栓丝扣进行涂油。

7.1.5上螺栓,螺栓全部上完以后,应再拧紧一次。接头上螺栓帽应交叉设在线路内侧,防止列车脱线时螺栓全部被车轮切断。

7.1.6进行更换夹板螺栓时,在更换前也要先调查轨缝,新螺栓去锈涂油。然后卸下旧螺栓(如旧螺栓卸不下来时,不能用锤击,以免新螺丝穿入后损伤丝扣),串上新螺栓、套上垫圈、上紧螺栓后,还应把其余的未换螺栓拧紧,以使受力均匀。

7.1.7按轨距打好道钉或安装扣件、拧紧扣件螺栓。

7.1.8卸螺栓,六孔夹板顺序为

1、

3、

5、

2、

4、6位螺栓;4孔夹板顺序为

1、

3、

2、4位螺栓。

7.1.9上螺栓,直线上六孔夹板顺序为

1、

6、

4、

3、

2、5位螺栓,4孔夹板顺序为

2、

3、

4、1位螺栓;曲线上六孔夹顺序为

1、

6、

5、

2、

3、4位螺栓,4孔夹顺序为

1、

4、

3、2位螺栓。

7.2安全注意事项

7.2.1上螺栓时应使用550mm标准长度的螺栓扳手,并严禁坐在钢轨上卸、紧螺栓。 7.2.2安装垫圈时,须使垫圈口向下,以免积水生锈。

7.2.3无缝线路作业应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规定。 8轨枕扣件螺栓涂油 8.1作业程序及方法

8.1.1松卸扣件,可按 “隔二卸一”的方法进行流水作业,即由4名或3名工人顺序前进,松卸扣件应先卸下螺帽,然后依次限下各部件,平垫片-垫圈(弹条)-扣板(轨距挡板)-铁座(尼龙挡座)-小胶垫,放置在轨枕面上。

8.1.2清扫除锈,用钢丝刷清除螺栓和丝扣的积锈污垢,用小扁铲清除承轨台面的油泥和积土。

8.1.3涂油,螺杆和丝扣要均匀涂抹油脂。

8.1.4安装扣件,依次正确安装小胶垫-铁座(尼龙挡座)-扣板(轨距挡板)-垫圈(弹条)-平垫片,然后安装拧紧螺帽。

8.1.5复紧,计划作业地段的轨枕螺栓涂油全部完成后,在收工前对轨枕螺栓全面复紧一遍,使扭矩符合标准,并在螺栓复紧后。

8.2安全注意事项

8.2.1轨枕螺栓涂油后2~4天,应全面复紧一遍。

8.2.2作业中如发现联系零件有伤损,应在涂油作业的同时进行更换。 8.2.3无缝线路作业应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规定。 9拨道作业 9.1作业程序

9.1.1准备作业

9.1.1.1确定基本股:直线地段如两股方向误差不大时,一般以顺里程方向的左股为基本股。如一股方向好,则以较好的一股为基本股。曲线地段应以下股为基本股。

9.1.1.2曲线地段应事先调查现场正矢,并计算拨道量。 9.1.1.3拨道量大或道床特别坚实时,应在拨道前将轨枕头道碴刨开一些,必要时还须进行荒拨。拨道量不大时,可用镐尖将轨枕头的道碴刨松即可。曲线上有“鹅头”时,应先将“鹅头”消灭。

9.1.1.4轨缝大小不均,如有连续瞎缝或大轨缝,曲线地段向外拨而轨缝过大,向里拨而轨缝过小时,要计算其影响量,预先做好调整,以防胀轨跑道。

9.1.1.5轨枕盒内设有防胀设备时拨道量又较大时,应扒开靠防胀设备拨动方向一侧的道碴。

9.1.2拨道作业

9.1.2.1拨道由工长或技术熟练的工人担任指挥,指挥人员距拨道人员一般不少于50m(拨大甩弯时,距离以100m左右为宜),指挥人员以手势指挥拨道。

9.1.2.2拨道人员要分成左右股上下股两组。如在曲线地段用撬棍拨道,上股可多设几人,中间放力气大的。如在直线地段拨道,前边的人可多一些。拨道应按统一口令进行。为了正确决定撬位,在指挥人员这股最前面拿撬棍的人,要用撬棍在钢轨上点撬。当往回倒撬时,靠指挥人方面的第一人,将撬棍担在钢轨上,轻轻拖着走代替点撬。

9.1.2.3准备插撬棍或用拨道器时,上手握在撬棍嘴的一端,另一手握在邻近重心处,双脚站在道床上,按拨道方向,前脚距轨底约250mm,两脚相距300~400mm,并与道床成60°。

9.1.2.4开始插撬棍时,上身稍向前倾,将撬棍或拨道器斜插到钢轨底下,按垂直深度不少于100mm,并与道床成45°~60°,插入后要轻试一下。

9.1.2.5拨道时(使用撬棍),上手握在撬棍嘴的一端,另一手相距200mm~300mm握住撬棍,腰要直,前膝弯曲,身体向拨道方向倾斜10°~20°,目视指挥者,一人喊口号,按指挥者手势姿势进行拨道。如拨小弯时,撬棍要插正集中,防止插偏或撬位过长,以防拨道量一头够一头不够或中间够两头不够,造成反撬。如拨大甩弯时,要一撬接着一撬距离要插匀,否则反撬要多。

9.1.2.6使用拨道器时,因为力量较大,可减少拨道人员,但容易抬起轨道,一般混凝土枕线路可使用拨道器拨道,每次拨道量不宜超过20mm。

9.1.2.7拨道后,必须回填轨枕头、防胀插板旁及撬窝的道碴,并加以夯实,曲线地段应回检正矢,及时填写登记。

9.2质量要求

9.2.1直线用10m弦量矢度,曲线用20m弦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正矢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3.7.10条中表3.7.10-1的规定值。

9.2.2由于拨道引起轨缝、水平、道床发生变化或产生空吊板必须按标准修好。

9.2.3要注意控制曲线两端的直线位置和轨向,保持曲线与直线正常连接和曲线位置正确,保持曲线圆顺。

9.2.4拨道量每次不宜超过40mm,须在列车到达前及时做好做顺。 9.3安全注意事项

9.3.1使用拨道器拨道时,拨道器不少于3台,即前2后1。

9.3.2前后转移时,拨道人员要在同一侧用两手握住撬棍,棍头朝前并紧靠身体,做到动作一致。

9.3.3拨动量较大地段,在拨正后还要进行找细。

9.3.4对拨后过车容易变化还原处所,曲线拨道量不大时,要适当留有回弹量,一般为4~6mm。

9.3.5无缝线路作业应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规定。 10线路检查作业 10.1检查要求

10.1.1线桥工区工长对管内正线、到发线的线路和道岔,每月应检查2次(当月有轨检车通过的线路可减少1次),对其他线路和道岔,每月应检查1次。检查时对轨距、水平、三角坑应全面检查、记录。对轨向、高低及设备其他状态,应全面查看,重点记录,对伤损钢轨、夹板和焊缝应同时检查。

10.1.2对线路严重病害地段和薄弱处所,应经常检查。

10.1.3对无缝线路长轨条位移情况,每月观测1次,并填写记录。发现观测桩处累计位移量大于10mm时(不含长轨条两端观测桩),应及时上报工务段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0.1.4线桥工区工长对管内曲线正矢,每季至少应结合线路检查全面检查1次,并填写记录。同时对线路高低和直线轨向,用弦线重点检查,重点记录。对普通线路爬行情况,每季至少应检查1次,爬行量大于20mm时,应安排计划整正。

10.2检查程序

10.2.1核准检查工具,道尺符合要求。

10.2.2量轨距和水平,在规定的检查点上,按“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将实测轨距和水平的差数记入记录本中。检查水平时,直线以左股为准,曲线以内股为标准股,高于标准股为正,低于标准股为负。

10.2.3目视方向和高低,每50m目测方向和高低,并随时检查钢轨、轨枕、接头轨缝及螺栓扣件、道床等设备情况。如有超限和其他危及行车安全处所,填记在“临修日期及内容”栏中。

10.2.4圈划超限处所:检查完后,对轨距、水平、三角坑等超保养偏差管理值处所应进行圈划,并找出原因,确定作业位置、作业项目、工作量和所需材料的数量及规格。

10.2.5消灭后,由作业负责人在记录本中注明消灭处所、消灭日期并签字。 10.3质量要求

10.3.1按规定进行轨距、水平检查,记录正确。

10.3.2标出超限处所,并能分析原因,确定出正确整修措施。

10.3.3记录规范:检查日期、公里、轨号、设备状况记录明确,曲线要素写明,直缓点、缓直点用△代替,缓圆点、圆缓点用⊙代替。

10.4安全注意事项

10.4.1来车时,人员、机具及时下道避车。

10.4.2下道避车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11道岔检查作业 11.1单开道岔

11.1.1检查程序和方法 11.1.1.1校对量具。

11.1.1.2检查轨距、水平。 11.1.1.3检查支距。

11.1.1.4检查高低、方向。

11.1.1.5检查各部轮缘槽、尖轨动程、尖轨尖端是否密贴、尖轨是否爬行。 11.1.1.6检查钢轨错牙、轨缝。

11.1.1.7检查枕木失效、歪斜、吊板处所。

11.1.1.8检查滑床板、各部螺栓。 11.1.1.9检查铁垫板、胶垫、扣件。 11.1.1.10检查道岔加强设备。 11.1.1.11检查道床。

11.1.1.12检查标志、标记。 11.1.2质量要求 11.1.2.1轨距、水平栏的数据是现场检查实际数据与经部批准的标准图规定的数据之差。大于标准的填正数,“+”号省去不写,小于标准的填负数。误差超过保养范围的,要用红色标出,恢复正常后由带班人填写消灭日期。

11.1.2.2检查几何尺寸应按道岔检查记录簿要求填写的位置进行填写。对另有要求的可记录在其他栏内。

11.1.2.3核准检查工具,道尺应符合标准,水平正反方向误差值不大于1㎜。

11.1.2.4检查轨距和水平,在规定的检查点上,按“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将实测轨距和水平的差数记入记录本中。检查水平时以直股为基本股,基本股高为正。

11.1.2.5检查支距,用支距尺在规定的检查点上检查支距尺寸,并将其差数记入记录本中。大于标准值为正,反之为负。

11.1.2.6目视方向和高低,支距检查完后,目视方向和高低,并检查其他设备状况。如有超限和其他危及行车安全处所,填记在“其他”栏中。

11.1.2.7检查完后,对轨距、水平、支距等超限处所应进行勾划,并分析原因,确定作业位置、项目、工作量和所需材料的数量及规格。

11.1.3安全注意事项

11.1.3.1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8条规定设置防护。

11.1.3.2不夹道尺,来车及时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规定避车。 11.1.3.3检查时不脚踏尖轨、连接杆。 11.2特殊道岔检查

11.2.1双开道岔检查:对称双开道岔除普通道岔要求检查的内容外,导曲线的支距检查应按标准图的要求进行,水平检查,尖轨跟端至叉心后,均以中间两股为标准。支距检查的方法:从尖轨尖端处的线路中心点,拉弦线对准叉心尖,为基弦,根据支距起点,每2m为一支距点并量出左、右曲上股的支距,再定出终点支距和规定支距对照,允许误差为±2㎜。

11.2.2.1交分道岔检查:对于交分道岔,除普通道岔要求检查的内容外,还须检查前后锐角辙叉的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叉后端的轨距、水平、叉心中的轨距,前后双转辙器的直曲股尖轨跟轨距水平、尖轨尖的轨距水平、尖轨中的轨距、顺坡终点的轨距水平,钝角辙叉的导曲线中的轨距水平、短中轴的轨距水平、可动心轨跟端轨距水平、中间的轨距以及曲中外矢、曲中内矢距离。

11.2.2.2交分道岔导曲线的支距是以菱形长轴对角线为基线,长轴与短轨的交点(道岔中心交点)为支距起点,以此点向左右两侧每隔2m设一支距点。终点支距位置点根据尖轨类型不同而确定,如直尖轨支距点在尖轨跟端。

11.2.3菱形道岔的检查:对于菱形道岔,除普通道岔要求检查的内容外,还须检查前后锐角辙叉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以及叉心中的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钝角辙叉前、后半部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的叉心中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

5.2 路基

土石方调配与施工管理:了解采土场的选择和全线土石方调配基本情况,了解路基施工管理。

路基施工的方法和机械:掌握路基施工的方法,全面了解路基施工机械的种类、用途。

路基压实和密实度的检测与控制:了解路基压实和密实度的检测方法,熟悉路基质量控制措施。

总结质量和进度控制经验。

(具体的实习内容根据所参观的工地进行调整。)

5.3 路面

沥青路面:熟悉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了解沥青拌和站的设备设计及生产工艺和流程; (具体的实习内容根据所参观的工地进行调整。)

5.4 桥梁

基础施工:掌握桥梁三大基础的一般施工方法及程序,熟悉各种基础施工中的劳力、机械配备情况。

钢筋加工及绑扎:能按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的加工,了解扎筋的程序。 模板制作和安装:掌握模板的制作工艺及防止质量通病的方法,掌握立模的要领及模板的加固方法。

混凝土材料、搅拌、运输及浇注、养护:掌握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方法,成品混凝土的参数意义及桥梁各部分对混凝土的要求,混凝土运输的机械、浇注及养护技术和要领。

桥梁施工常用机械:结合以上各施工工序的劳动,初步了解桥梁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机械、性能特点,能掌握各工序施工中主导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为今后指导施工积累经验。

(具体的实习内容根据所参观的工地进行调整。)

5.5 隧道

隧道掘进施工:掌握基本施工,如凿岩机的使用、凿岩台车性能、布眼、打眼、装药、起爆方法;了解劳力分配、设备数量及施工进度;总结提高掘进技术的措施。

隧道初期支护施工:了解锚杆、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如锚杆的布置及操作方法、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喷射技术;注意在喷射施工中还存在的问题。了解该工种的施工分工及进度;总结提高初期支护质量的措施。

隧道衬砌施工:掌握模注混凝土施工工艺(配合比、运输、灌注、立模、拆模技术),了解混凝土泵的性能及使用、衬砌台车构造;了解该工种人员分工及进度;总结保证模注混凝土质量的措施。

隧道辅助作业:了解隧道出碴运输方法及机械配备情况、施工进度,施工通风方法,高压风、高压水的机械配备。注意施工通风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的实习内容根据所参观的工地进行调整。)

毕业实习手册

北京交通大学铁道方向认识实习报告

铁道电气化方向生产实习内容

12年铁道电气化方向生产实习内容

道路与铁道方向认识实习报告

室内设计毕业实习手册

多媒体方向毕业实习总结

文秘方向 毕业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大学生毕业实习手册

毕业实习手册填写办法

铁道方向毕业实习手册
《铁道方向毕业实习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