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家庭暴力个案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8: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家庭暴力个案工作报告

一、基本资料

周*,女,1972年出生,初中,已婚,目前在家待业,

接案社工:***

二、背景资料

案主周女士是一位42岁的已婚女士,****人,跟丈夫王先生结婚已经有19年了,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17岁,小女儿今年7岁。自7年前小女儿出生,她就时不时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起初一年家暴1,2次;近两年次数增多了,只要丈夫王先生喝多了,回家后就对周女士恶言相向,甚至拳脚相加。

三、接案过程:

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周女士头上围了一块纱巾,戴了一个很夸张的大墨镜来到社区,想找社区律师咨询一些事情。我告诉她当天并非律师进社区的工作日,要周五下午律师才来。她听了之后有些失望,转身就要走,此时我认出来这是我所负责片区的一位居民,虽然她刻意装扮过,不太想让人认出,但是语言和神态是遮掩不住的。我看出周女士比较着急,精神沮丧,连忙拦住了她,让她在小会议室坐一下,我把社区律师名片找出来给她,顺便想详细了解一下她有何困难。她刚开始有些抗拒,说周五再来找律师吧,名片暂时不要了,就想转身离开。我感觉她必定有什么难言之隐,所以又尝试挽留她,告诉她我们社区很希望帮助有需要的居民解决困难,而且我们会对居民的隐私保密,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好好谈谈。在我真诚邀请下,周女士情绪稍微和缓下来,跟我进了社区小会议室,我倒了杯水给她,让她慢慢讲述自己的故事。周女士将头纱和墨镜摘下,脸颊一侧和眼睛周边的乌青清晰可见。周女士说夫妻两人原本都在老家千岛湖工作,大女儿9岁时,丈夫先来到杭州做运输工作,又过一年她带着大女儿一起来杭州,因为换了新环境,工作一时半会也不好找,就暂时在家管孩子,好在丈夫的收入还不错,在九堡红苹果首付买了一套房子,一家三口也还是融洽的。来杭州半年后周女士再次怀孕,丈夫及其家人都希望她再生一个男孩,但是生下来后又是女孩。丈夫一家受农村风气影响,都对她很失望,婆婆更是找借口年纪大了,住杭州不习惯等,不来照顾自己和小女儿。周女士的母亲照顾自己做完月子,就回老家了。周女士自己一个人照顾小女儿,还要管大女儿和丈夫的饮食起居。同时供房、养小女儿、给大女儿报辅导班等各方经济压力也随之而来,丈夫的工作收益也不如以前,周女士很想出去工作帮丈夫分担一些经济压力,但是小女儿太小离不开人,也只能在家干着急。同时丈夫因为经济压力增大、脾气也变得有些暴躁,再加上对周女士没有生出儿子的事情有些耿耿于怀,在言语上也时常暴粗口,偶尔外面喝点小酒后,还会动手打人。最近两年,因为小女儿上了幼儿园,周女士白天稍微空闲了一些,想缓解一下家中的经济压力,想找一个合适的工作,但是一方面自己学历不高,又很多年没出去工作过了,合适的工作难找,另一方面丈夫和两个女儿的饮食起居不能耽误,早晚孩子去幼儿园也要接送,所以只能断断续续打零工,收入很微薄。在这期间丈夫还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喝醉了就埋怨她没本事,儿子生不出、工作找不好、家里照顾不好,骂她就是废人。周女士每次只能默默忍受,要是稍有言语上的反抗,丈夫就会以暴力来回应。周女士碍于面子,孩子和家庭等原因一只隐忍,从没有寻求过任何帮助,但这一次她下定决心要找律师咨询一下,她现在想结束这种家暴的生活,她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想自己有能力抚养两个小孩,为了两个女儿有个完整的家,她

还是不希望离婚的,只想夫妻过上正常的生活。

四、案主问题分析

通过周女士的诉说,我们可以明确地肯定周女士遭受了家庭暴力,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

周女士一开始觉得丈夫打她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不愿意告诉亲人和朋友,所以就默默地忍受了,这也使其失去了寻求亲友帮助的机会。观念上认为离婚是丢人的事和出于对两个女儿的考虑使其打消了离婚的念头,再继续忍受丈夫的暴力。这说明周女士的个人观念是有问题的,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所以不但要改变她的观念,使其认识到自我,还要帮助她保护自己,实现自我,提升自我。

周女士的老公埋怨周女士生不出儿子,不会赚钱,一方面是受家人和农村风气影响,另一方面有工作压力大,经济方面的原因;还有一方面是他没有认识到周女士为这个家庭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只会一味的埋怨。所以转变周女士丈夫的思想观念,让他学会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妻子,改掉酗酒的恶习是维系家庭和睦的关键。

总结周女士的需求如下:

1、想结束家庭暴力,不想再隐忍。

2、想有自己的工作,稳定的收入

3、为了孩子和家庭完整,不希望离婚。

五、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获得周女士信任,缓解案主情绪,舒缓并减轻其心理压力;

2、协助周女士理清她目前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3、与案主丈夫沟通,从根源上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4、帮助案主再就职,必要时提供就职的路径

(二)服务策略

1、针对周女士情况,制定防家暴紧急介预案,建立防家暴庇护点。

2、为周女士提供法律咨询援助,给她提供心理和法律支持,从而使周女士免于受到再次伤害,通过法律保护其合法权益。

3、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为周女士进行心理疏导,采用支持、直接影响和探描宣泄的技巧,让她的情感有合适的宣泄,并输入希望。

4、通过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的方法,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帮助周女士的丈夫获得正确的认知来对其进行理性地指引,从而改善他的情绪和行为,让他回归正常家庭生活。

5、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周女士解决家庭问题

6、整合资源,为周女士寻找合适的工作,重塑其信心,并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六、服务过程

1、第一次社区短暂的面谈后,跟周女士建立了初步的信任, 安抚了她的情绪。并约好第二次面谈和社区律师一起上门服务。

2、第二次面谈,和社区江律师一起去了周女士的家。运用倾听的技巧让其尽情倾诉,减轻其心理压抑程度。然后根据周女士的情况进行了如下介入工作:首先

协助周女士学习在危急时候保护自己的能力,比如见到丈夫准备发脾气时,随时准备逃离,如果逃离失败,在遭到暴力时应该保护好重要部位或利用周围的环境分散丈夫的注意力然后再伺机逃离;同时教其学习评估自己或女儿的安全情况,并在需要时向社区民警或派出所或社工等求助。其次,当周女士身体出现伤痛时,建议其及时到所属区域的法医进行伤残鉴定,收集受暴证据;第三,鉴定完毕之后,如有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第四,评估周女士短期、长期的居住环境,如果原来的家庭不适宜继续居住,则建议其到亲戚或朋友家借住一段时间,社区也为其联系了一家酒店,以备不时之需。第五,江律师为其讲解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中有关遏制家庭暴力的相关条例,为周女士提供了相关的法律的援助,并鼓励她通过法律保护其合法权益,以免再次受到伤害。

3、第二次面谈后,社工拜访了周女士的邻居,一进步了解周女士平时生活的状况及人际交往情况。从邻居口中得知,周女士平时言语不多,但是对大家都很和善,照顾两个女儿很细心,对老公的话言听计从。周女士楼上的苗女士跟她交流算比较多的了,因为苗女士的儿子和周女士的小女儿差不多大,偶尔接送孩子会碰在一起,苗女士说偶尔会看见周女士身上有淤青,听见周女士家里传出吵架和小孩哭闹的声音,有几次苗女士很想开口问,但碍于面子和害怕周女士反感,没好意思张口。周女士偶尔会对她抱怨说:“你也是在家管孩子没上班,我也是在家管孩子不上班,但是我觉得你的生活挺幸福的,老公不会说什么,我老公和他家人经常嫌弃我没用,生不出男孩,自己养不活自己。”

通过对邻居的调查,我们发现周女士长期有自卑心理。这种自卑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

传统的封建思想“男尊女卑,男主女从”贯穿了数千年的历史,女性完全置于男性的统治之下。以至到了现在,我国男性对女性的家庭暴力行为,依然深刻地反应着这种封建思想。周女士因为没能给丈夫家添孙子,而在家庭中没有地位。

2)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差别 一般而言,男性在家庭生活中处于强势的支配地位,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往往在经济和生活中依赖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家庭矛盾,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通常会称谓男性的发泄对象,并且女性成员往往表现为逆来顺受。“家丑不可外扬”这种软弱的行为更加使得男性觉得无需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的责任。这一点表现在周女士身上就是长期隐忍自己的家暴的事实,宁愿默默承受也不愿意向家人朋友倾诉。

3)缺乏必要的救助渠道,感觉自己有些无助

外界的社会环境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外界的支持足够时,意识醒觉的受虐妇女,才会更有勇气和信心去摆脱暴力阴影。周女士一直没有寻求过他人的帮助,外界得不到支持,内心的自卑心理也因此一步步加深。

针对上述调查情况及分析,我们邀请苗女士和我们一起协助周女士恢复自卑心理,重塑其自信心。苗女士答应平时会对她多加关心和鼓励,必要时给她提供相应帮助。

4、取得周女士的信任后,我们希望周女士能安排我们和其丈夫陈先生见面沟通,让陈先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认知和行为。

我们没有让周女士告知其丈夫我们走访的真实意图,只是说社区工作人员正常的定期走访。在周女士的帮助下,我们在家中见到了其丈夫陈先生。 沟通过程:看见周女士客厅的墙上贴了一些大女儿的奖状,和小女儿的绘画作

品,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先聊起了两个女儿的兴趣和学习。陈先生说,大女儿性格沉稳内向,学习成绩优秀,体育成绩也不错,小女儿性格外向比较活泼,喜欢绘画和音乐。我们在赞扬两个女儿优秀的同时,也夸了陈先生是个负责任、有福气的好爸爸,陈先生不好意思的告诉我们,其实他平时不怎么管两个女儿,都是周女士在管教。我们见陈先生主动谈到了周女士,就顺势夸奖起周女士,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两个女儿教育的也很好,看来是操了不少心。陈先生听了我们对周女士的评价,也没有表示肯定也没否定,只是象征性笑了笑。我们又谈了陈先生的工作,他告诉我们这两年运输业竞争比较激烈,加上生活成本增加,两个女儿的开销每年都在增长,老家父母那边时常也要给点生活费,周女士没有固定收入,他觉得自己压力比较大,偶尔会找些朋友喝点小酒,放松一下自己。我们以同理心来体谅陈先生,并说明社区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比如在不耽误照顾家庭的情况下帮周女士找个合适的工作,缓解家庭经济困难。陈先生一听要周女士工作,立刻就不屑地说:“她能照顾好家庭已经很好了,这么多年没正儿八经地工作过,老早就跟社会脱节了,就算勉强找个零工干干,也挣不了多少钱,对这个家也起不到任何帮助!”我们见陈先生情绪有些激动,就立马劝解道:“现在工作竞争是很激烈,好的工作是很难找到,大学生就业压力都一年比一年大,更不用说像周女士这样只有职高文凭的家庭妇女了,但是社区有很多免费的职业技能学习和培训机会,也会经常提供一些就业机会,我们相信只要周女士愿意走出家门,肯定有机会找到合适工作的,你说呢?”我们将问题抛给陈先生,想再了解一下他的态度,他听了我们的解释,态度稍微缓和一些,回应道:“只要不影响家庭,她能赚点钱回来也是好的。”介于时间原因,我们很快结束了这次面谈。

通过这次面谈,我们认为陈先生还是个顾家的人,脾气是有些暴躁,但是经过多次了解和耐心沟通过后,还是有希望转变的。

5、通过社工和苗女士的共同努力,周女士自信心逐渐增强。社区提供了一些免费技能培训让她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有电脑培训技能、手工制作技能、烹饪培训技能、“SYB”培训(创办你的企业)等。苗女士说自己儿子上小学了也要出去工作的,所以愿意陪周女士一起参加技能培训,为今后做准备。有了苗女士的陪伴,周女士很快下定决心报了一个“SYB”培训班。

6、我们认为周女士的问题基本解决,现在需要跟他老公陈先生进一步沟通,取得陈先生的支持,周女士才能安心培训和工作,待周女士有稳定收入后,陈先生自身压力减轻,对其态度也会相应改变。于是让周女士安排了第二次与陈先生的会面,这次与我们一块家访的还有苗女士。

此次我们让苗女士描述了她的全职太太生活和她的一些想法,又让她描述了她心里的周女士是什么样的人,通过她对周女士的褒奖,我们又趁机表述了如今全身心投入家庭的全职太太其实都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值得尊敬的,不能否认她们对家庭的贡献,也不能因此觉得她们地位低下。然后我们又提到免费技能培训班的事情,苗女士说了参加培训班的好处,表明自己很想去学习,希望叫上周女士一起。我们也告诉陈先生培训班时间安排的比较好,不会耽误接送孩子的,如果真的家里有特殊情况,我们社区也可以提供相应帮助的。周女士自己也鼓足了勇气,当着我们的面对丈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就是希望能为这个家多做些什么,为丈夫多分担一点压力,让这个家庭更加幸福。在情与理,我们大家共同的说服下,陈先生愿意周女士去参加技能培训,走出找工作的第一步。

7、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社工不定期的对周女士家进行了电话沟通及走访。

从苗女士那侧面了解周女士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时刻关注她的需求。

8、周女士在完成“SYB”培训班的课程后,又参加了免费的电脑培训班,然后决定自己开一个网店代理品牌童装,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另一方面做代理风险小,由厂家定点发货,不用在家堆积货物。社区也提供了相应的资源,帮其从四季青佳宝童装市场联系合适的商家。经过半年的努力,周女士的网店生意逐渐红火起来,收入稳步增长,同时陈先生对其态度也有所转变,出去喝酒的次数少了,言语上也没有原先那么粗暴了,偶尔还会关心一下周女士,家庭暴力事件也再没有出现了。

七、服务评估

本次个案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案主周女士现在没有自卑感,对生活信心十足,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家庭照顾的更周到了。因为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从而丈夫对其有了新的认识和态度,不再嫌弃她无用,酗酒次数减少,家暴现象没有再发生,家庭逐步回归正常轨道。

八、个案反思

通过本案例,社工基本掌握了个案会谈技巧,发现取得案主及其家人的信任,是顺利开展个案的基础;找到谈话的切入点很重要;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支持网络对案主的影响;解决家庭的问题,首先要先解决家庭成员自身的问题,通过自助转变为助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矛盾。

个案工作报告

关于李伟的个案工作报告

个案工作在家庭暴力妇女维权中的运用探讨

家庭暴力案例

家庭暴力研究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

家庭暴力浅析

反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个案工作报告
《家庭暴力个案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