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措并举,提升作文教学水平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4: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五措并举,提升作文教学水平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通常存在这些弊病,可以概括为“两个三条”,学生觉得是“三个没有”:一是“没有词语”。面对文题恰似无米之炊,想出上句没下句,只得生编硬造,作文如同“榨文”。二是“没有兴趣”。从小学写到初三文题如出一辙,单调、呆板、乏味,不少学生往往用中学的题,套小学的文,作文好象再版。三是“没有劲头”。写了几次看不出什么进步,信心便不足;教师也不太得法,归纳起来也是三条;练习少,发得慢,讲评不够。怎样改变这种局面,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呢?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提升作文教学水平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初中作文

在教学的第一线,农村初中作文教学通常存在这些弊病,可以概括为“两个三条”。学生觉得是“三个没有”:一是“没有词语”。面对文题恰似无米之炊,想出上句没下句,只得生编硬造,作文如同“榨文”。二是“没有兴趣”。从小学写到初三文题如出一辙,单调、呆板、乏味,不少学生往往用中学的题,套小学的文,作文好象再版。三是“没有劲头”。写了几次看不出什么进步,信心便不足,甚至编出顺口溜:“作文课真没劲,不如拿纸写封信。”教师也不太得法,归纳起来也是三条;练习少,发得慢,讲评不够。怎样改变这种局面,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呢?

本文认为,初中作文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或环节来探讨。

一、开源导流,读写听说并举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也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延续和效果的体现。二者相互为用,不可分割。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力求“五个坚持”、“四个结合”、“三个必求”。

五个坚持:

1.坚持改单篇教学为单元教学,突出一个“导”字贯穿一个“练”字。

2.坚持两下转移:把课前自学转移到课内,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把课后作业转移到课内,成为信息反馈。课堂教学要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注重培养能力。

3.坚持研究学情,指导学法。

4.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交还主动权,使之“身”人生活,生活是源。

5.坚持开展第二课堂,号召学生多读有益的书,多听广播,多看有益的影视节目,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扩大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有用。

四个结合:

1.读说结合。如今的信息社会,口头交际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用简明的语言来概括该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那样写?以说促读,以读导说,以说促写。

2.读与听结合。要学会在各种场合中的听,能听出中心、层次及表现方法。

3.读与写结合。每读过一些有代表性的范文后,就用仿、改、续、扩、缩、读后感、评析等方式进行练习,不断提高写的质量。

4.读和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结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联想、概括、创造的能力,实现在课内学法,在课外受益。既“导流”又“开源”。

三个必求:’

读文章一定要——求线索,求思路,求情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要在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中,让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读书,深人生活,勤于动脑,以提高作文的素质和能力。

二、增加作文次数,创设练笔形式

现行课本中每个单元后各有—次作文训练,其中写为6篇,听说为2次。从培养表达能力看,我认为次数是不足的。学生写作水平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练得少。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平时我让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有的在课上写,当堂交稿。有的在课下写,写好再交。这样,每学期作文在15篇左右。那么多的作文训练,阅读教学还有无保障?几年的实践证明完全可以。办法就是要靠“五个坚持”、“四个结合”和“三个必求”,真正实现读写听说四字并举,讲读与作文教学相互为用。此外,我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创设了“练笔”。要求初一要天天练,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主要是养成习惯。初二要隔天练,要有适当的命题训练。初三每周练,字数500左右,内容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也可以从单元作文训练中选题。这样不仅弥补了作文次数不足的缺陷,也培养了勤于动笔的习惯。

三、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兴趣

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会发生。如果学生对写作不能产生“需要”,那么他就很想写出好文章来。

我常用“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力求写作训练贴近生活,让他们感到有话可说,甚至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当学生有了那种强烈表达要求时,文章就写好了大半。

例如:每当新生入学或每接一个新班时,学生都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每个人都有一种表现欲。我就请他们把自己的性格、爱好、专长、优缺点及对老师的希望一一告诉我,以便师生精诚合作,题目叫《老师,我对您说„„》。师生虽初次见面,但都敞开心扉,情真意切,写得具体、生动、形象,有的惟妙惟肖,读了实在让人高兴。

又如,每过一段时间,我就发动学生为我的语文教学工作评头论足。当大家以诚相见,又有许多话不吐不快时,我便适时写出文题:《说悄悄话》。

激发兴趣,因材施教,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途径。“树榜样”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李俞锦、易玲、杨晓花等人在去年的全国中学生书信比赛中均获佳作奖。学生杨叶、杨甜蓉等人的习作先后被“寻梦文学”采纳。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写文、改文的兴趣,人人都有了一种跃跃欲试之感。

此外,我还经常利用举办优秀习作展,辑印自演课本剧等活动,让学生从各种角度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不管程度如何的学生,每当自己的成果被展示出来了,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都绕有兴趣地努力练下去了。

诸如此类的练习,学生们感到: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把自己的意思述说清楚。动机和兴趣都有了,再写起来就会感到得心应手,从而更自觉地投入和顽强地练习。

四、注重思维训练,建立作文常规

学生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因此,我在作文训练中十分注意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具有概括性。善于概括的学生往往是写作水平高的。为了突出这个训练的目的,我经常结合课文组织一些比较阅读,然后由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见解。如《梁生宝与郭全海》、《范进与孔乙己》等。我们也时常把学生中的一些热门话题引进作文,如《谈“美”》、《也说“下海”》、《话“钱”》等。

学生通过对一些课文内容或社会现象的剖析,既提高了语文知识水平,增强了概括力,也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受到了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维还具有逻辑性。逻辑,主要指思维的规律。我常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如学了《死海不死》的命题方式后,结合课文《愚公移山》、《人民的勤务员》、《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课文,写

《愚公不愚》、《傻子不傻》、《生活富了,还要艰苦奋斗》等,让学生在分析中,逐步学会辩证思维的思维方法。

作文是思维的过程,应有一个较合理的思路。它有助于克服作文中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为此,我为学生制订了“作文常规”,其主要内容如下:

作文要注意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此外,要抓以下环节:

(一)审题。从命题或所供材料中揣摩命题意图,找出文眼,确定好习作的着重点和感情基调。

(二)立意。确立一个鲜明的、有时代气息的、健康的主题,作为全文的统帅和灵魂。角度要秒,挖掘要深,境界要高。

(三)选材。围绕中心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要点面结合,注意广度和深度。

(四)组材。要以一定的事物为线索,按合理的顺序

把材料组织好。详略得当,剪裁要巧妙,要嵌入细节。

(五)结构。究竟怎样开头,主体部分怎样安排,层次之间怎样过度,最后怎样结尾,都要精心设计,力求首尾呼应,条理清晰,中心突出。在此基础上列出较详细的写作提纲。

(六)动笔。腹稿打好之后,要一气呵成,保持文章思路流畅。

(七)自读、自鉴、自改。成文前的设计固然重要,成文后的咀嚼推敲也绝不可忽视。要仔细品味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八)誊稿。一定要字迹工整,格式正确,卷面干净,标点清楚,少写或不写错别字。此项专列一条,以示重视。这是语文素质之一,无论将来深造、就业都十分重要。

上述常规要循循善导,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发现薄弱环节,要因势利导,给予强化。

强化训练,要有针对性,不达目标,决不罢休。如,学生作文有时盲目性很大,更不愿打腹稿,列提纲。对此,我除了讲清“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以外,专门强调其中1-5条.要求誊稿时,一定要先抄上写作提纲,再抄正文。评判时,要把作文与中心思想是否一致、作文与写作提纲是否吻合、提纲设计是否合理当作讲评的内容之一。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品质,还养成了严谨的学风。

五、改进批改方法——少批快发,重在讲评,注重实效

叶老在给上海《语文学习》编辑部的一封信中指出:“精批细改要有前提,一是老师一定要比学生高明,二是老师一定有精力,有时间,三是学生一定能细心揣摩老师的批改,四是学生一揣摩老师的批改,一定进一大步,其实这几个前提都不甚可靠。„„课堂内共同讨论,老师当主持,插几句话,说几句总结语,比精细批改或许有效„„分组互相讨论也比专请老师批改好,好在哪里?好在让学生主动,好在集思广益。学校领导迷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实在有损于学生的是: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这是最大的损害。„„打破精批细改的迷信很不容易,于是,老师只好永远做这劳而少功甚至徒劳无功的事了。老师辛苦了,学生吃亏了。”鲁迅先生也说过:“好文改中来。”先辈们的教诲告诉我们,修改文章的主动权不在别人而在自己的勤奋。老师是包办代替不了的,那么我们的责任不仅要教会学生写文,还要让学生学会改文,在不断的自我修改中提高思维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系统工程的重要一项,万万不可忽视。

多年来,我对此感受颇深。过去,作文从写好上交到老师精批细改之后再发下去,往往是两个星期,等学生在拿到作文本时,早已时过境迁,情意淡化,加上老师的批语总是周而复始的几句套话,学生根本不爱看,最多关心一下分数而已。怎么改变这种学生被动、老师徒劳的局面呢?我认为要少批快发,注重讲评,讲究实效,不做表面文章。

首先要明理导法。学生往往误认为写作文是自己的事,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因此写完就交,从不动手修改。为了转变观念,我反复深入浅出地讲解老教育家、文学家的有关论述,先让学生明事理、懂利弊,再教给修改文章的具体要求、步骤和方法。

常用的形式有:

(一)典型引路。

作文本收齐后,老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浏览一遍,分出等级类别,不写评语,不打分数,但要

做各种符号,找出共性和个别问题,做详细笔录,确定讲评重点。再找出两三篇各具特色的好文章,从字词、句、篇、语、修、逻、标点、书写、行款等方面做细致的评析。然后在课上讲评,老师示范后,再由学生自己评改。评改后再交,表扬进步快的,帮扶不得法的。

(二)齐评共改与自改结合。

从作文中选印一篇中上等水平的作文,发给大家,老师当主持,同学们一起评改,老师适当点拨、小结。其余文章,老师讲些优缺点,举些例证,发给大家自己修改。修改后一定再交再阅。

(三)互评自改。

老师把浏览、记录过的作文交换发给学生。先由评改者找出其优缺点,写出“评析”;再想出修改办法写出“建议”;然后送交作者本人;作者要认真考虑评改人的“评析”和“建议”;有不同意见时,可以交换意见,待心耳气和后,作者自己动手在原文上修改,直到个人认为满意了为止。最后要把个人修改文章的心得体会写成后记,抄在作文本上再交。

课上,老师也可以抽出两个有代表性的同学先读作文,再找相应的评改人说出“评析”和“建议”,师生共同评析,达成共识。课后老师再次浏览,既看评改人“评”得如何,又看作者“改”得怎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再讲评”。

每次讲评都要有

一、二个重点,讲评要切中要害,不搞面面俱到。在实践中,学生评改作文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他们读得认真,评得仔细,建议也比较妥帖,改得也较恰当。双方都有了提高和进步。此种方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再教育,再提高,有百利而无—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总之,作文教学必须勤抓巧改,灵活运作,以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整体素质。但毋庸置疑,科学的教学理论还有待于同行的共同努力和进一步完善。

人行会昌县支行五措并举 提升履行国库职能水平

多措并举提升非公企业党建水平

五措并举构建和谐社会

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五措并举”

五措并举快速崛起

太湖新城多措并举提升卫生创建水平

固安县建设局五措并举 提升城市形1

五措并举 抓招商引资工作

三措并举提升服务效能

多措并举提升医保服务水平

五措并举,提升作文教学水平
《五措并举,提升作文教学水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