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案杨洪林.9.7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1: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第 一 讲 导 论

教学目的:了解科学的性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及方法体系。

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研究的界定,基本特征。 学时分配:4 教学环节:讲授 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何种性质?社会科学研究有无可能性?它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它的研究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研究方法?这是我们在导论里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科学? 在新时期,‚科学‛已成为使用范围最广、重复频率最高的概念。特别是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当下,‚科学‛概念已变成人人能理解、个个能接受的普适性概念。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提出,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科学‛概念从来没有提到如此高度、从来没有对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 在古印度梵语中,‚科学‛一词是指‚特殊的智慧‛;在古拉丁语中,‚科学‛泛指‚知识‛和‚学问‛。在英语词汇里,science(科学)是natural science(自

然科学)的简称。但science的拉丁文原词scientia(scire,学或知)的意思与德文的wienschaft最为接近,后者指一切有系统的学问或知识,不但包括自然科学,而且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类学科。德国人就习惯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来概括后两者,并将整个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汉语的科学是从日文中的汉字而来,意为‚分科之学‛。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在综合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给科学下的定义是:‚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一)科学门类 从科学的外延来考察,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门类。从这三大门类科学与现实世界(包括人的心灵‚小宇宙‛)的关系来看:

1、自然科学 主要是以求取自然世界的‚本真‛为目的的描绘性的科学(描绘一个现实的宇宙世界图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各种状态、各种属性及运动形式、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生产和自然科学实验的知识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可被理解为生物科学(涉及生物学程序),并以区辨物理科学(涉及宇宙的物理及化学法则)及化学科学。研究回答是什么?怎么样?对合规律性进行事实判断。

2、社会科学 主要是以求取社会秩序的‚至善‛为目的的建构性科学(建构一个合理的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

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根据联合国1997年的划分标准,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有12个门类:经济学、经济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体质人类学除外)、民族学、未来学、心理学、地理学(自然地理除外)、和平与冲突研究、人权研究等。对合目的性进行价值判断。

3、人文科学 主要是以求取人的心灵‚完美‛为目的的超越性科学(超越人的动物性存在,描绘文化图景);是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的各门科学的总称。人文科学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分为6个门类:文学、史学、哲学、语言学、法学、艺术学等。 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 对现代科学体系构成的这种认识,为我们避免将科学实证主义化,进而从‚两种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僵硬对立中超越出来开辟了道路。 在中国,对‚科学‛一词主要是从自然科学的意义上来运用。

(二)对科学的几种认识 总地来看,对科学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 (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这是自19世纪以来的一种传统看法,也是被多数人所采纳的一种观点。《辞海》的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辞海》,399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这一观点强调科学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这些知识单元的内在逻辑特征和知识单元之间的本质联系被揭示后,所建立起来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尚未纳入一个连贯的系统中去的零散的

知识的汇集不能形成科学,当有目的地搜集事实和描述达到了能把它们纳入概念、判断、推理的系统中、理论中去的水平时,知识才能变成科学的知识。 (2)科学是知识加工的动态过程 这种观点认为,把科学仅仅描述为一种知识体系还不能刻画科学的许多本质特征。科学不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其本质上是一种指向未知的探索性活动,知识并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产物,科学虽然创造知识,但并不是知识本身。科学的本质是一个认识过程、探索过程、创造过程。因此,科学应该主要表现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离开了探索研究,科学就失去其意义。 (3)科学是信念和约定的观点 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迅猛进步,科学家集团的日益壮大和社会功能的日益突出,科学更多地表现为人的主要创造活动,而提出了这种观点。把科学理解为信念和约定,突出了科学作为一种人的集体性、探索性、创造性活动的本质特征。库恩认为,科学是科学共同体按照其成员公认的信念所进行的研究活动,而约定论者更多地强调使科学家普遍承认和共同遵循的科学理论的标准,认为一个科学理论能够使人有效地进行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么就是一个好理论,而简单性、精确性等应当是科学必须具备的条件。 (4)科学是一种人类活动 贝尔纳指出,现代科学的主要形相包括: 其

一、是‚一种建制‛:‚科学作为一种建制而有以几十万计的高素质男女在这方面工作‛,是一种社会职业;

二、是‚一种方法‛:科学家采用一整套程序性和指导性的思维规则和操作规则,运用这套方法取得一定科学成果;

三、是‚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科学的每一收获,不论新旧程度如何,都应当能随时经得起用指定的器械按指定的方法对指定的物料来检验;

四、是‚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导致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五、是‚一种重要观念来源‛:科学是‚构成我们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诸态度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科学知识必然反出当时一般非科学的知识背景,受到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或哲学的观念的影响,即意识形态诸要素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它反过来又为这些观念的变革提供推动力。([英]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6~2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三)科学活动论 近年来,科学活动论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即把科学视为一种人类特有的重要的人类活动:

1、科学表现为一种社会建制,从事新知识生产的科学工作者被社会地组织起来,服从一定的社会规范,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使用种种物质手段和周密制定的方法;

2、科学是人类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成果,表现为发展着的知识系统,是借助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生产出来的,构成当代观念和文化的重要方面;

3、科学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与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现代科学活动与生产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科学活动是生产活动的准备和手段,由于知识并入生产过程,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科学实践哲学对科学提出了新的解释,主张科学实践哲学的学者,如吴彤认为应当把科学活动看成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实践的特有形式,科学实践哲学是‚通过对人类

科学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深刻理解而把一种理论优位(theory-dominance)的科学哲学转变为实践优位(practice-dominance)和活动优位( action-dominance)的科学哲学。‛(吴彤:《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载《哲学动态》,2005(5):41。)他们认为科学不是描述和观察世界的方式,而是操纵并介入世界的方式。科学家不是对所看到的东西作中立的记录,而是以感兴趣的方式直接介入科学实践活动。因此,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实现,科学知识的性质直接取决于构成它们的情境条件的性质。 科学的内涵表现在四个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四)科学的性质

1、科学具有客观性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原因,无论表面上有多少偶然性因素,其出现都是客观的,都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这些客观现象之间的必然的、稳定的因果联系和客观规律,并通过这种发现来改造自然。

2、科学具有系统性 科学旨在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揭示自然现象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它与单个的、简单的公理、发现或判断以及箴言、格言等等不同。科学通常表现为一个逻辑上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学发展观,即使如此,前者是一个科学判断、科学命题;后者是一个知识理论体系。

3、科学具有普遍性 科学揭示的是规律性的联系,这种规律性的联系表现在它具有普遍性。即表现为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样的原因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放之四海而皆准。

4、科学具有实证性 科学是从观察自然现象开始的,所有发现、所有结论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证。不能经过实践确证的知识不能叫做科学。只能叫做宗教信仰或迷信。中医是科学,其成效被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不断地检验,使其成为真理,而巫婆、神汉的迷信是伪科学,结果必然是草菅人命。

5、科学具有开放性 科学上的所有发现都必须经过实践或实验来进行验证。在一定的条件下成功了,但是在某些方面遇到挫折或者失败了,就必须不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深化认识,或者纠正错误认识。如一代又一代抗菌素的出现,就是医学开放性探索的生动表现。科学面前没有一劳永逸的发现,没有千古不变的结论,科学是开放的,它永远面向未知、面向未来,不断地追求、探索真理,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

二、社会科学何以可能 到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激发了人们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热情,形成了被列宁称之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89页。)其弄潮儿就是社会学创始人孔德。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就是建立一门可以与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相提并论的专门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科学。他最初把这门科学命名为‚社会物理学‛,此后他又发明并且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他要创建的‚社会学‛的概念非常宽泛,包含了我们现在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狭义的社会学等,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孔德希望把社会科学建成为像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一样的实证科学。在孔德之前,以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各门学问,包括哲学在内,都

没有进入‚科学‛的视野,没有登堂入室。那么,孔德建立社会科学的主张是否实现,建立社会科学是否可能?何以可能? 孔德的主张合情,但是不尽合理,因为社会现象与各类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相对应的自然现象有着很大的不同。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区别:

1、复杂的程度不同 虽然哲学认为,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都服从者统一的运动规律,在当下学界普遍承认的五大类运动,即天文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人类社会运动中,人类社会运动是最为复杂的运动。用希特勒的基因克隆小希特勒,结果小希特勒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纳粹德国的领袖希特勒在心理方式上、行为活动方式上完全不同。现实生活中父亲是功臣,儿子是罪犯的例子比比皆是。 人创造了环境,是环境的创造者;环境改造了人,人又成为环境的产物。人不是生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决不能把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照搬进社会现象的研究之中。

2、因果联系的方式不同 与复杂程度相关,在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方式也不相同。在自然界中,一个事物可能有一个或者几个事物共同作用而产生,即一果一因或一果多因;一个事物也可能引起一种或多种结果,即一因一果或一因多果。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摄氏零度结冰,在摄氏100时沸腾。气压和温度两个原因决定了水的冰点和沸点。 但是,在社会领域,一件事物是由许许多多的原因造成共同引发的,往往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又可能引发许许多多的其他事件。例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苏联解体、伊拉克战争等,其原因及引发的结果难以计数。各类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其的解释不仅仅是‚见仁见智‛,而且是‚盲人摸象‛、‚挂一漏万‛,乃至‚差之千里‛、‚大相径庭‛。由于研究者所了解到的信息有限,对因果链条的把握有限,很难形成像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那样系统的、全面的知识体系。

3、受认识主体的影响程度不同 虽然绝大多数社会现象是不以人的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外在于认识主体的。但是,必须承认,社会现象、社会事实毕竟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界,而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不仅充满着激情、情感、价值观的人,而且作为认识的主体是受自己正确与否的世界观、人生观、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局限的,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任何政治家、政党、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在研究事实时,无不渗透着、凝聚着自己的价值观。很难与蕴含的价值区分、剥离开来。 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之时,主体的感受、主体的判断力、主体的价值观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的作用,要比在对自然现象研究过程中要大得多。

4、自然现象中,任何事情的发生与发展,大都是一些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在起作用。而社会历史领域内活动的,包括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者是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自然现象研究的条件一般是可控的,而社会科学研究,由于研究者的介入,被研究者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或者行为方式。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在很多情况下参与到了研究过程之中,就不可避免地使研究过程复杂化了。如,河南曹操墓的研究,与河北专家就大相径庭、分庭抗礼。 以上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四种差别,是否足以提出质疑:社会科学研究是可能的吗?

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与区别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恩格斯的回答具有代表性。他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在这里也完全像在自然领域里一样,应该通过发现现实的联系来清除这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这一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301页。)

(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两者作为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形成了各自的思维体系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作为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都可以而且必须从客观事实之中找到其产生与发展的客观依据。尽管两者在思维方式方面各有所侧重,或为抽象思维、或为形象思维、或为灵感思维、或为辩证思维等,但都形成了模式各异的思维体系。

2、两者都是为了发现、把握对人类社会起支配作用的一般规律 即恩格斯说的:‚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每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既受社会存在的决定与制约,又以自己的特殊方法反映社会的本质及一般规律。

3、两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是过程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社会意识各学科门类,既受社会存在的决定与制约,又以自己的特殊方法反映社会的本质,以自身的特殊规律表现出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这种相对独立性的发展过程,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一样,以内在的矛盾运动来推动,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呈现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

1、自然科学概念具有同一性、稳定性,而社会科学概念具有多样性、动态性 对于自然科学而言,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和不变的,“铁”永远是铁,化学元素全世界只有一套称呼,Terminology和wording system各国基本一致。反观社会科学,对于同样一种现象,人们使用的概念就五花八门,因地因时因人而不同。以前叫“运输业”,现在叫“物流业”,我们古人说“有教无类”,老外现在叫“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概念和编码系统的多样化,体现了人文社科的特点。不过搞社会科学的人,应该超越概念而把握问题的本质。就像赵本山小品所说的:“你穿上马甲我认识你,你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否则,以为换了名词就是创新,引进了老外的概念就是新东西,不免贻笑大方。

2、自然科学的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性,而社会科学则难以控制,在因果联系上具有可能性、或然性 自然科学对条件的容忍度很高,一台电脑在零下5度至零上35度均可正常工作。武汉大学的实验结果,其他大学同样可以得到,这就是自然科学研究者引以为傲的所谓的“可重复性”。而社会科学的因果关系对条件非常敏感,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任何的因果关系假设都只是一种假设,一时一地得到了验证,并不能保证他时他地一定就这样。因此,如果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比作是射击比赛中的“固定靶”比赛,那么社会科学的研究就是“飞碟”射击比赛。研究者只能预判各种可能性并做好相应准备,才能在实战过程中根据飞碟即时的飞行线路作出迅速的反应。

3、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明确的量化性,而社会科学难以量化,较为模糊 例如以克、公斤、盎司等衡量重量、以立方米、加仑、公升等衡量体积等等,而社会科学的评估没有统一的或可相互换算的度量衡,评估的标准也因人因地而异。即

便是作社会调查也会因问卷的设计水准、收集的样本在质与量方面的差异,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自然科学研究的评估比较客观一致,而社会科学则大多是主观的判断。

4、自然科学的因果关系注重直接性,而社会科学注重复杂性 自然科学如“多米诺骨牌”,一张连一张倒下,抽掉中间的任何一张,都会出现问题。而社会科学研究的因果关系则不那么注重直接性,有时跳跃得利害,让人觉得“假大空”。如研究“为什么有你?”,自然科学会说因为有你父母,而社会科学可能会说因为有你的曾曾祖父母,什么细小的事情,都要从某种高度出发。

5、自然科学较少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社会科学则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自然科学中所面对的研究对象,其一般动力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在所发生的任何事物中,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表面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性内部规律性的最终结果中,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 相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则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更多地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研究者的阶层地位、政治倾向、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知识结构和时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在人文社科中,人们诚然也要运用事实、原因、规律性等概念,但更多地则是使用价值、理想、情感、人生、善恶、美丑等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合理、更深刻地理解和检验人类的精神生活、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世界。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大学都建立人文社科学院或社会科学院。

(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的特点

1、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社会科学认为个体的行为和生活状况都是由一系列社会关系、社会原因决定、造成的。决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个别行为和个别状况,而必须用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社

会原因来说明,通过与其他事物的整体联系才能得到正确的说明。如春节、端阳节、七夕节、中秋节等民间习俗必须放在整体联系中来说明、解释。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2、必须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本质特性出发,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根本原因,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因此,必须坚持对物质世界的实证性研究,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文献考证,取得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板凳愿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同时,社会现象的主体是人,而人的思想、观念、意志、情感、行为等,都具有个别性、非确定性、非量化性,这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像对自然现象研究那样采取客观的、定量的、实证的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现象只有通过理解才能够或者说才可以被把握。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该坚持实证方法与理解方法相结合。

3、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结合 科学史上一直有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研究所关注的是‚实然‛问题,其使命在于追求和揭示客观真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科学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简单说,就是科学只回答‚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问题。它不讨论‚应然‛的问题,即‚应该‛或‚不应该‛的问题。也就是罗素所说的:科学是关于客观事实是判断,与判断着的价值取向无关,而‚‘价值’的问题完全是在知识的范围以外。那就是说,当我们断言这个或者那个具有‘价值’时,我们是在表达我们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在表达一个即使我们个人的感情各不相同但却仍然是可靠的事实。‛(罗素《宗教与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3页。)如科学判断只

关注‚人能否被克隆‛这类问题,至于‚应不应该克隆人‛的这类判断属于价值判断问题,不属于科学的范围。科学具有客观性的它关注事实,是否合乎规律性;价值具有主观性,它关注目的,是否合目的性。科学应该远离价值,而且离价值越远越纯洁。 这种观点虽然维护了科学的客观性和纯洁性,但这个原则事实上即使是在所谓纯粹的经验科学内也难以坚持。因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选择的研究课题,自觉或不自觉地要受到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思潮、观念、价值取向的影响。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的研究,后来就受到自己价值观的影响,而离开德国到了美国。美国对克隆技术也是这样。因此,无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很难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截然分开。正如列宁在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认为它体现了严密的科学性与鲜明的阶级性的统一。公然申明自己的理论是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 其实,即便是在自然科学范围内,每一事实都含有价值,每一价值都含有事实。绝对不可能真正实现价值无涉,决不可能完全实现价值中立。在社会科学范围内,不仅是认识主体具有价值取向、价值选择,而且认识对象也是具有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的一定目的的人的活动。不可能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截然分开,必须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四、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人类对社会的研究和探索是与生俱来、与时俱进、永远进行着的一种自觉行动,从而在改变、创造着社会历史的同时,也在改变自身、改变人的命运。无论自然科学或者是社会科学都服从于这一逻辑进程。 社会科学研究,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运用某些方法和技术

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简称为社会研究。它本身是一种有目的的智力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可以获得有关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知识,解决一定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可见,社会科学研究有其重要的功能或目的。

(一)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功能与目的

1、既有理论上的功用,又有实践上的功用 理论上的功用,主要是通过理论性或基础性的社会研究,获得人类社会某方面的基本知识,如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实践上的功用,主要是指通过理论性或基础性的针对某种社会实际问题进行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二者互相关联、密不可分。实际上就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配合的问题。二者都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发展新知识,不同之处在于:基础研究所发现的新知识,可增加、深化我们对学科某一领域的基本认识,不限于任何特定的应用;它旨在扩大构成基础科学的知识之库,为应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而应用研究则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找出达到实用目的的新方法。

2、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都具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功能 所谓描述,就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的说明,做出‚是什么‛的回答。特别是对新事物,首先要做的是通过细致的描述,获得对一定事物的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它是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基础。 所谓解释,就是旨在对研究对象的过程、原因等做出分析,即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解释性研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不同的,如因果解释,解释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功能解释,事物的作用、价值;历史解释,历史的真实性及地位、意义等。 所谓预测,是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状态、前景的预期。它是建立在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的研究活动。只有对事物的现状、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因果关系有了比较明确

的认识之后,才能对其未来的状况做出准确的预测。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社会科学的预测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或然性。毛泽东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科学预测。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社会科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在体系之内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层次,。大体上社会科学方法可区分为方法论、研究方法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

1、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它是人们研究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假设和基本出发点。所关涉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可以再划分为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各门具体科学方法论。

2、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主要指所确定的研究途径和研究路线。依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式有: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法、实地研究或观察法、访问法、实验法等。

3、具体方法与技术 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提出了研究的方向、目标、假设,并且确定了研究途径,但必须通过‚小心求证‛来解决。这就是如何搜集资料、观察、访谈、进行调查、汇集资料、分析资料、处理数据等等。在实际研究非各个阶段,具体方法和技术交叉使用,共同推动研究的深入进行。

第二讲、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征及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社会科学的门类众多,其一般性原则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其具体的原则,包括世界观、整体观、历史观、发展观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方法论与世界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而且有主次之分的关系,世界观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

一、世界观概说

1、世界观的涵义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意识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科学观是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世界观不同,表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会有不同的世界观: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制度,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平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人生观是

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世界观的基本问题及意义 (1)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的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其中,第一方面是主要的。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可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可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底。 (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第

一、它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

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

二、它是揭露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许多流派,为了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竭力回避和抹杀哲学基本问题。 第

三、它是实事求是路线的哲学基础。从实际(存在)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思维)出发,反映了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包括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作了生动的运用和具体的发展。

3、世界观既是指导思想,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世界观不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世界观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体现它的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以抽象化的原则表示的。原则作为人类以往历史发展中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又成为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成为人们指导思想与行动的准则。而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成为运用于方法论的最重要的思想观点。因此,必须将理论原则转化为科学方法,才能对人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即使是正确的理论原则,也有一定的使用范围,也必须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认识的深化而深化。

二、方法论概说

1、方法论的涵义及分类 方法论就是关于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它是人们研究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假设和基本出发点。(前面已经讲过,回顾一下)方法论是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人类创造和运用各种方法的经验,探求关于方法的规律性知识。提供的是具体科

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一般性规律或法则。是思维达到正确认识的途径与工具,是主体和客体统一的中介和桥梁。它所关涉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它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可以再划分为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各门具体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对后者具有指导意义。

2、方法论的成因 方法论形成的原因及种类之多有两点: (1)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运用思维方式不同所造成 科学研究面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必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按其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理论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具体思维)和灵感思维等,由于运用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学术研究,其方法必然不同。《红楼梦》的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有所区别。 (2)客体是整体发展的体系,反映它的形式必然是具体的多层次的诸系统 客体是一个整体发展着的体系,又由具体的多层次的诸系统所组成。因此,反映它的形式必然是具体的多层次的诸系统,它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是由人们的认识方法与研究方法中所形成的结论构成的。方法论是在主客观相结合的辩证发展中建构的,是客观辩证法在主观辩证法的科学反映。辩证法作为方法论,是世界观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的体现。辩证法包括一系列原则与范畴,在研究客体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对象、层次,构建和使用着不同的研究方法。所以,在研究方法论的时候,必须注意它与世界观的联系。

三、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

对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关系,做出科学论断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恩格斯在《致威纳尔·桑巴特》的信中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卷,第691页。)这里揭示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统一性 (1)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没有和世界观相分离的方法论,也不存在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统一的具体形式。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要研究世界观,又要研究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哲学中形成了具体的统一。一般来说,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观点是怎样的,其观察、研究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怎样的。因此,研究社会科学各门具体科学的方法论时,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如果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其方法论就是客观规律的主观运用;如果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其方法论则是从某种精神出发,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必然不同,其研究的结果也必然不同。 (2)世界观指导并最终决定着方法论的选择和研究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客体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因此,人们用于认识和改造不同具体客体的方法也极不相同。这些客体都是作为世界整体中的个体、部分或发展阶段而存在的。因此,对具体客体的认识和改造方法的选择又都要受到世界观的影响。世界观作为人们对世界的总体认识,最终决定着人们对方法的选择。方法,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世界观在特定对象上的具体运用。它虽然有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在 21

终极意义上,仍然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终究不能摆脱世界观的影响。 (3)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支持并影响着一定的世界观 世界观的形成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定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结果。方法论的差异是造成同一客观条件下,人们形成不同的世界观的基本原因之一。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定的世界观总是以一定的方法论作为自己赖以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支柱。方法论的动摇必然导致世界观的动摇甚至崩溃,方法论的发展才能促成新世界观的产生和形成。无产阶级由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传播和灌输而树立起崭新的世界观,从自发走向自为和自觉。无产阶级在实践中对世界认识不断深化,科学认识方法不断创新,又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2、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区别 两者在对象、内容、形式和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 (1)在对象上的区别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三个基本领域。它们作为主体之外的客体,作为人们认识和反映的对象而存在。因此,其内容是主体对于作为整体的外部客体的知识体系。世界观总是以外部作为自己的对象和内容的。 方法论是研究方法的学说。方法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达到或改变客体的工具或桥梁。确立有效而成功的方法,不仅要依据客体的状况和可能;还必须依据主体对自身需要的认识,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以及主体活动目的的认识;对主体实现目的的具体途径和相应工具的认识。变革同一 22

事物、实现同一目的,不同的主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或手段。车有车路、马有马路。与世界观相比,方法更深刻地打着主体的烙印,具有更强的主体性。 (2)在形式上的区别 世界观在主体那里是作为一种观念的东西而存在。哲学作为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严密理论体系的形式存在。依据领域不同划分为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认识论等具体形式,展现出一种横向的联系。 方法往往以规范、章程、条例、准则、要求甚至律令等,相对确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带有约束性甚至强制性的规定,它明确地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获得最大效益。而且,由于方法与人类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层次相对应,方法表现为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适用范围的区别。如具体方法、一般方法、哲学方法等,形成一种纵向联系。 (3)内部结构的不同 世界观作为人们对于外部世界‚是什么‛的知识或观念,任务在于揭示其由何组成。因此,人与外部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世界观不可回避的问题。任何世界观,不管采取什么具体形式,总是以一定的方式回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其评判的基本标准是‚真与假‛的问题,即看其是真实地还是虚假地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客观状况。由此,被划分为不同的哲学派别。 方法的使用不仅受制于人们的世界观,即人们认识水平的真假标准,还受制于人们的需要和可能的效用标准。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就造成不同主体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或者一致,或者不一致甚至背离的复杂情况。突出地标示着方法论的相对独立性。世界观的基本正确不一定能在方法论上贯彻如一,旧唯物主义者就曾长期陷入形而上学唯心史观。‚工科思维方式‛导致高校是片面发展。

23

3、方法论与世界观相互转化 哲学作为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过程,既是世界观发挥作用的过程,又是哲学社会功能的具体运用和实现过程。这一转化过程,实际上是客观世界的自发运动形式向主体的自觉活动形式的转化过程,是人们的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主体不仅要抽象地研究客体整体,还要具体地研究特定的客观个体;不仅研究客体,而且应全面地研究主体的自身需要和自身能力,研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研究客体和主体关系的过去和现在‚是什么‛,而且应研究并预测其发展的未来‚应如何‛;不仅要根据预测提出主体活动的目的,还要制定与之相应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模型,解决主体自身为满足需要‚应怎么办‛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世界观向方法论转化的过程,是人们的认识领域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作为理论形态的哲学向作为应用手段的哲学转化和发展的过程。 未了顺利地实现转化,必须尊重方法论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的层次性。而且,哲学世界观所能直接转化的,只能是哲学方法论,即方法论中的最高层次。而哲学方法论对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虽有指导作用,却不能把哲学方法论视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去取代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如哲学教授讲课效果不好。 世界观要向方法论转化,方法论也要向世界观转化。前者是理论不断地具体化的过程,后者是不断地从具体科学方法吸取营养的过程。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老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新三论‛的方法,逐步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为我们全方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统一。作为科学的世界观能够为科学方法论提供指导思想,作为科学方法论,不仅能推动实践的发展,而且能丰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24

世界观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是社会意识的核心问题。任何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都影响与制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这是因为,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最终都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的世界观能够提供正确的方法,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世界观,必然会导致方法论的失误,造成工作的挫折与失败。研究两者的关系,必须与社会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 第二节、方法论与历史观的关系 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社会科学方法论,必须重视与历史观的关系的探讨。

一、历史观概说

1、历史观的涵义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它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 历史领域的延伸。由于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

25

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打破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是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把个人的思想观念、理性或“绝对精神”、“神”说成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3、历史观的重要性 科学的方法论与历史观有着密切联系。 (1)社会历史观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 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都是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选择不同的视角,而面向社会体系中一定层面展开的,必然体现出其历史观。任何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领域中形成的,在历史过程中产生和出现的。因此,只有将它们臵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氛围之中加以研究,进行客观的分析、考察,才可能做出正确的解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任何社会领域中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从总体上讲都具有不可逆性以及历史继承性。在研究问题时,必须将客观事物臵于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一切以特定历史时空和条件为转移。 (2)历史观的任务就是按历史发展进程揭示客观事物的真像 在社会科学研究上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养成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的本领,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任何一个问题,都要研究某一种现象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在 26

发展中经过了那些主要阶段,并根据这种发展来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这种观点有着方法论的意义。

二、历史观的方法论意义

1、坚持唯物论,排除主观先验论 历史观要求研究社会领域的各种现象,必须通过事物发展的客观的基本联系和基本线索,来把握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运动以及因果联系,并显现出其本质的联系。这样,就可以排除主观臆测和先验预设,排除先验的主观虚构的方法,即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2、从特殊性中把握普遍性,从复杂的想象中把握本质规律 历史观的原则说明,尽管现实的现象复杂多变,但是特定社会关系中所显示的客观现象,具有重要的共性、普遍性。社会科学研究的结论,必然与其共性特征相一致。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只有在对个性的研究中,揭示共性的内涵,把握普遍规律,才会真正符合历史的真像。

三、坚持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统一

1、历史的与逻辑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逻辑思维方法。 (1)‚历史的‛有两方面含义: 其一,指客观现实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自然界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即客观事物的发展史。 其二,指反映客观现实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包括科学史、哲学史、思维史等)发展过程。即人类的认识史、思想史。

27

(2)‚逻辑的‛这一范畴,则是指上述的两种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形式中的概括反映,是逻辑思维反映历史规律的各种形式及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主要是辨证逻辑(其内在地包含了形式逻辑)。 关于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见解,首先是黑格尔在批判康德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肯定了这一见解,并对之重新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科学地提出了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

2、逻辑的与历史的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 (1)历史的东西是具体的,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是理论的概括,是历史的东西的反映。逻辑的进程必须在总体上符合并反映历史的进程。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商品为逻辑起点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剥削的规律,商品也是资本主义的历史起点。 (2)逻辑作为历史的理论再现,其对历史的反映是经过修正的,在总的发展趋势上的统一,是包含着差别的统一。它不是直接的、无条件的、亦步亦趋的再现,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种‚经过修正‛的东西,不是对历史的背离,而是以严密的逻辑、前后一贯的形式对历史的深刻的反映。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是在主流、本质、必然性和规律性上的一致,而不是细微末节和偶然形式上的一致;是包含着差别的一致,而不是说它们直接相同、完全一致。是舍弃偶然性的干扰的思维抽象,再现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 因为历史发展常常包含着无数的细节和偶然因素,甚至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表现其规律;思维的逻辑则是对历史的总结和概括,它撇开历史发展的各种细节和偶然因素,以“纯粹”的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它是“经过修正的”历史。逻辑是对长期的、合乎规律的思维历史过程‚凝缩‛了的纯粹状态,而认识史是思维深入现实的、

28

复杂而有规律的过程、是越来越充分地把握现实、接近客观真理的过程。因此,逻辑的与历史的一致是思维反映现实的基础上的一致,是认识的发展与整个世界的发展,与人类的历史实践的统一。 毛泽东指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其统一的基本逻辑环节表现为:浑沌的具体——个别的抽象——具体和抽象的对立统一。其逻辑基本环节是从表象具体开始的。 (3)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具有历史局限性。历史和逻辑的差别还表现在,逻辑是从现代的认识水平着眼,在现代认识水平所能达到的基点上再现历史的东西。这样可以看出每一个别认识的历史形式的局限性,就能够把历史上以独立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看作合乎规律的逻辑过程总的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历史发展中表现为整体的东西,在逻辑进程中就成了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逻辑的东西不仅是思想史的总结,而且也是思想史发展到现在的高峰,从而可以更正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的主要的观点,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必须以实践为基础,把实践作为认识的源泉、动力、目的和检验逻辑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3、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 (1)历史的方法是事实认识的方法。它是依照对象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其客观规律的重要的基本的方法,属于描述性的方法。历史的方法是研究一切历史具体过程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方法。 其一,历史的方法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方法。只有运用历史的方法,才能再现历史发展的完整情景,包括其曲折过程和偶然现象。并通过分析重大的历史事件,考察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的具体的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来研究历史的进程。例如

29

各种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无一不是运用历史的方法为主要方法进行研究和论述的。 其二,历史的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社会的重要方法。例如,马克思的《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著作,就主要采用了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方法,也是研究其他领域历史发展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方法。如,天体演变的历史、生物进化史、纺织服装史等,都要采用历史的方法,从许多历史事实、具体环节和偶然现象中探求它们的发展规律,描述其历史发展。 (2)逻辑方法是理论思维的方法,用概念、范畴、理论等形式概括、反映对象发展的规律。它是从对象纯粹的、概括的状态上考察对象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揭示对象的内部逻辑的基础上再现对象的发展。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现象内部包含着本质,偶然性背后存在着必然性。人们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偶然把握必然,通过现象把握本质,通过一系列的概念、范畴揭示历史规律,并形成论述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这就是逻辑的方法的基本特征。 逻辑方法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其一,只有当被考察的对象发展到成熟、各种矛盾充分暴露的时候,才能看清楚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才有利于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其二,获取有关对象发展到最高点的知识,是了解该对象过去历史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成熟点看对象的过去,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对象发展的内在联系,包括那些处于萌芽状态或表现得模糊不清的东西。 (3)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具有辩证统一性。 其一,两者在目的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是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从纯粹形态上说,虽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但两者都是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只不过逻

30

辑的方法是通过理论思维的分析,历史的方法是通过具体事件的描述来进行的。逻辑的分析必须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否则就会成为纯粹的逻辑抽象,失去认识的力量;如果历史的方法不以逻辑联系为依据,不遵循历史的内在逻辑,那么历史科学就会变为事件和事实混乱的堆积,达不到认识的目的。 其二,两种方法相互渗透,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以纯粹形态而单独在实际思维中存在。恩格斯把逻辑的方法定义为同样是历史的方法,只不过是摆脱了历史的形式罢了;同样,历史的方法也可以视为逻辑的方法,只不过体现于历史形式之中罢了。 其三,两者补充、相互促进,推动认识的深化。在研究任何科学领域的发展规律时,都不可能仅仅使用一种方法。即便是历史科学研究,也不能排斥逻辑的方法。因为,逻辑是以历史的发展为基础的,只有遵循历史的线索,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理论的逻辑体系。两者在具体运用上的不同只是各以哪种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而不是单纯只用一种方法,排斥另一种方法。 综上所述,可见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进行任何研究中,只有将这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揭示事物的辩证本质和发展规律。

4、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的作用 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基本的方法,因而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最普遍的研究和叙述的方法。对于人们认识事物、表述思想、指导实践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1)有利于把对事物发展历史的考察和对事物内在逻辑的分析结合起来,使认识不断深化、更加全面地揭示客观事物的辩证本质。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就是从研究商品开始的。考察商品形成、发展的各个发展阶段,揭示商品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即

31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就可以开始进行由商品到货币、由货币到资本、由绝对剩余价值到相对剩余价值的历史的和逻辑的分析。在每一步分析中,都是用事实、用实践来检验的。这样经过运用历史的和逻辑的相一致的方法的考察,就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 (2)两者是研究各学科现象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推进科学研究进程。如:生物进化论就是在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原则指导下,运用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结合的方法。从单细胞生物开始,正确地概括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复杂的植物或进化到人类的发展过程。达尔文正是搜集了大量的古生物资料,考察了地球上现有的不同生物的地理分布情况,从中把握生物进化规律,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3)有助于总结研究成果,建立科学体系,完整地表述思想,有效地传播知识。两者辩证统一的方法,不仅是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是叙述的方法。因为任何一门科学,特别是较为成熟的科学,都有其严密的逻辑体系,都是从一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出发,在理论上按照前后一贯的形式进行逻辑推演、全面分析、逐步展开、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处处都必须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并进行必要的历史叙述,把逻辑分析和历史叙述密切地结合起来,把摆事实和讲道理密切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在概括总结研究成果、论述科学体系时,才能做到观点鲜明,事实确凿,逻辑严密,体系完整,令人信服。 (4)有利于进行教学、传播知识时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就是逻辑过程和历史过程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进行教学传播知识时,应尽量排除人类认识史上的那些偶然因素和曲折道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按照各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循序渐进地掌握前人经过漫长岁月所积累的知识。因此,在系统地理论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某些历史事实和当前的实际

32

情况,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是运用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5)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对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周密的调查,以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必须运用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实事求是,要求把对事物的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经验主义、本本主义脱离历史事实,脱离客观实际,仅仅进行纯粹逻辑推演的主观主义倾向。因此,掌握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按客观规律办事,搞好各项工作。 第三节、方法论与整体观的关系

一、整体观概说

1、整体观的内涵: 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全面、系统、完整地研究的方法。

2、整体观的依据: (1)现代科学成果的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成果有力证明,整体观是对作为整体的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因为自然界本身是由一定的系统、结构层次和一定的功能组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大千世界里,人和其他的生命、生物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整体则因之破坏。

33

(2)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证明:人类社会的各个系统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是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分为不同的学科进行分门别类地研究,但仍然是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局部、一个方面。 (3)马克思辩证法的方法论:马克思的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结、辩证发展的统一整体。因此,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就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和方法论。

3、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性原则:中国古代哲学十分重视整体性原则,用形而上与形而下、道与器等哲学范畴来概括客体,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道家的道生

一、一生

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是最早的整体性演化哲学观。

4、西方现代哲学的整体性原则:系统论揭示了整体性原则,系统科学(系统理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整体性包含着多样性 作为整体的客观事物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结构体系,包含着物质多样性、丰富性。因此,作为反映这一整体性的人的观念有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系统、整体与个别、全面与片面等哲学范畴,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整体之中的局部、层次、系统中的某一个方面。

三、整体性的基本原则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确立整体性原则,不然研究的结论就很难是全面的、深刻的,而且会有失偏颇,得出错误结论。所以,进行科学研究必须重视所研究的部分与整体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1、整体性原则的全面性观点:

34

整体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研究各个局部一定要有整体观,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是必须牢记部分离不开整体,任何部分都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进行研究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二是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是整体的基础,没有部分也就没有整体。三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但是整体不能取代各部分的特殊功能和效用。在用全面整体的观点进行研究时,必须重视对具体事务、各个部分的研究。

2、整体性原则的层次性观点: 整体性包含着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具体事物,有着自身的性质及其客观规律性,从而与其他层次相区别,组成千差万别的客观世界。各个不同层次,都有自身的性质与规律,有着发展的连续性,形成相对独立的发展历程;各个层次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层次性原则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一是必须确定研究对象的层次范围,从而揭示这一层次的性质和规律,把握其功能;二是必须把握层次存在的连续性,掌握事物发展的整体进程,分层次逐步深入地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3、整体性原则的系统性观点: 整体作为系统而存在,系统处于有序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过程之中。 (1)客观事物处于由各部分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总体系统之中,按照一定次序、层次构成,是系统有序而非杂乱无章。系统有母系统和子系统、主系统和次系统、制约系统和非制约系统等。系统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此处是子系统而彼处则是母系统。 (2)‚系统大于其部分之和‛,系统不同功能不同。系统论吸取了前人‚整体大于它的部分之和‛的思想,1+1>2;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物质系统与观念系统、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等,因系统不同其功能也不同。要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以争取最大的工作效能。

35

(3)区别不同系统的不同特征。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特征,必须加以研究、区别。系统特征有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松散的和严整的,而且每个系统都有边界。进行学术研究必须严格区分系统边界,以争取把握所研究系统的特征。 (4)系统具有开放性和适应性。任何系统都必须与外界交流信息、能量和物质,形成一种均衡对称。耗散结构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由于不断和外部环境交换能量、物质和熵而能继续维持平衡的结构,对这种结构的研究,解释了自然界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耗散结构(Diipative system)一词由比利时物理学家、化学家伊里亚〃普里高津发明。普里高津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一个系统从混沌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的科学,他为此曾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闭关自守只能使中国积贫积弱,改革开放使中国繁荣富强。 (5)系统方法,即从系统的整体性观点出发去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化、模型化和择优化处理,以达到比较好的方案与结果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经历了从哲学到科学、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它是在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论和控制论得到发展时建立的。其根本特征在于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把分析与综合、分解与协调、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精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科学地把握系统,达到整体优化。 系统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把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这两个认识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它首先通过摆明问题、目标选择、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等步骤,为确定目标提供可靠的依据;然后,它还通过程序设计、具体规划以及研究、生产、安装和运行等阶段来实现既定目标。可见,系统方法兼有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这两方面的功能。 可见,整体性的系统观点,不仅是一个理论原则,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36

第四节、方法论与发展观的关系 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它是世界观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一、发展观概说

1、发展观的含义: 指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过程。

2、中国古代的发展观与西方古代、近代发展观: 中国的发展观形成很早,在西周时期的《易经》中就有‚生生不息之谓易‛的命题,描绘了事物永恒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子》一书揭示了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一切皆变‛的观点。亚里斯多德说明了发展的四种类型:本质的、数量的、性质的和空间的。近代西方黑格尔把自然、社会和精神视为一个过程,即一个运动、变化、转变的发展进程。遗憾的是,黑格尔的发展观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其发展仅仅是精神实体的运动,而不是物质世界自身的发展。

3、形而上学发展观的错误倾向: (1)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是位臵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僵化静止地看待事物,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积极主动地推动事物的创新、变革。如:反对改革发展者,就认为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铁饭碗才是共产主义,墨守成规。 (2)认为事物的发展的动因在于外力推动,祈求于上帝、神灵、命运是恩赐,或者寄托于他人、外力,等靠要。如:过去落后地区的人,等着国家救济。有封建迷信思想者,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上帝、神灵。

37

(3)否认事物发展的多样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往往照搬照抄别国、别人的成功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发展观。列宁称之为:最完备最深刻的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1)发展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和必然联系(实事求是) 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指的是运动作为客观存在并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人们能够认识、遵循并科学利用规律。 方法论:按客观规律事,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唯意志论。 (2)事物发展的内外因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并且由于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矛盾而处于永恒发展过程中。主张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即包含相对它自身存在的肯定性因素和否定性因素,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同一,既互相斗争又互相联系,这种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和‚自己运动‛的原则,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区别。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事物时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做到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 (3)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

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不仅仅是量的增加、减少或简单重复,而是在量变的基础上事物由旧质态向新质态的飞跃。事物发展过程经历着由内部矛盾引起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由旧事物到新事物的根本转化。引起事物量的增减和质的转变,使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当我国面临诸多发展问题时,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方法论: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重视量的变化,还要学会优化结构。把事物发展的过程论与阶段论统一起来。 (4)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事物发展的趋势) 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坚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要有坚定性和乐观主义精神。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能遇到挫折便悲观失望,满腔热情地扶持新事物,促进新事物的发展壮大。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略讲):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1)坚持改革性、创新性思维,以改革求发展。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进行体制改革,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变革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以发展和巩固社会经济基础,增强综合国力。

39

(2)坚持动态性、开放性思维,以开放求发展。把事物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把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相互联系的开放性世界,必须同其他国家交换信息、技术和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在开放中求发展。 (3)坚持科学性、超越性思维,以科学引领发展。包括以科学理论引领、科学方法指导、科学技术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科学技术创新等。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方法创新等等。 (4)坚持有序性、调控性思维,以稳定促进发展。正确利用质量互变规律,在相对稳定中求变革、在变革中求发展,创造改革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利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 (5)坚持系统性、整体性思维,以和平、和谐保障发展。把握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创造有利于发展的良好国际国内环境,拓展发展的国际空间。 (6)坚持全面性、协调性思维,以协调整合发展。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统筹各种关系。 (7)坚持人本性、价值性思维,以人为本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观点,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剥削阶级发展观的根本区别。

3、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1)既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同时又强调科学发展。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GDP量的增长,到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40

(2)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理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又提出了‚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观。 (4)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均衡、按比例发展经验,又提出了‚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即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 (5)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讲求经济效益的传统,又提出可持续的永续发展。永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运动三大原本各自为政发展的有机结合,要求达到生态完整、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不仅追求现世代人民的福祉,也兼顾未来世代的福祉,不能因为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略长期永续的目标。我国十七大指出永续发展既要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要时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内容。

三、本章小结:

1、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相统一的原则;

2、必须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原则;

3、必须坚持继承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性原则。

41

第三讲 科研选题的基本方法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科研论文的撰写是研究生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和必备素质。通过撰写科研论文培养研究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全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研究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同时,有利于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工作态度的全面锻炼和提高,是培养具有科学研究、创新能力,提高学术水平和民族科研素质的必由之路。研究生要初步学会撰写论文,首先必须学会科研选题的方法,并创造性地进行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研究课题两个方面。研究课题是指学科领域中尚未被认识和解决的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物理学的进化》第66页。) 第一节、确定科研选题的原则

一、选择课题的重要性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好的选题有利于写出有价值、有水平、有创意的论文。选题得当事半功倍,反之,选题不当则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选题是撰写科研论文的第一步,它确定了研究方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主要方法。因事关论文写作的成败,选题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要在指导导师的帮助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题。太宽泛的要缩小,小题大做。

二、选题的方法论原则 确定选题,一般应从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审视:

42

(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选题 研究生选题是一种结合自己的学科方向进行的科研实践,目的是通过科研实践来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对前面的学习进行总结检验,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做好准备。当然,也不排除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选题:选题宜小不宜大,宜简不宜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题大做,力所能及。但是,也不能太小,太小既难以展开,又难以深入。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就是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二)根据社会客观需要选题;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挑战与难题,也就给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课题。社会发展永无止境,社会科学研究永无止境。因此,任何科学研究都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即‚实事‛的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进行科研实践的‚求是‛活动。这是选题的根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科研工作者应自觉地选择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难题,作为自己专业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实践、理论领域亟待解决,或必须纠正的问题等。这样的论文才有社会价值,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才有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根据学术价值和科学发展的趋势选题: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科学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选择具有学术价值的题目。学术价值是指选题在学科领域中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具有较大意义。是否具有先进性是以最新的具有权威性的成果为标尺、标准来衡量的,而非以一般的成果,尤其是学术垃圾为尺度。研究者在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选题的先进性决定了论点的新颖性、价值性。选择旧题目,很难提出新意、新见解。可从以下几方面确定是否具有新颖性:

43

1、利用已有的正确理论,解决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新的见解和结论。

2、利用其他学科领域的方法,解决了本学科的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3、发掘或整理了新的资料,并利用这些资料充实或修正了本学科的某些内容。 选择研究课题还要有政治眼光和学术远见,有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预见课题在不久的将来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学术影响。

(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题 从事科学研究者都有自己的专业学科方向,如哲学、历史、经济、法律、文学、教育、伦理、管理学等,但是专业不等于特长。科研特长是指在科研方面具有的优点。如有人擅长思辨、有人知识广博、有人善于考证。研究者选题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特点、专业特长来全方位地审视、选好题目。 要选择自己有浓厚兴趣、力所能及的题目。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未知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专业某一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产生了强烈的探求欲望,就会形成具有个人心理特征的浓厚、稳定的兴趣,促使人执著地研究下去。

(五)根据现有的科研条件选题 根据科研的客观条件,如文献资料、研究经费、科研设备、学术环境和导师科研优势等选题。文献资料的收集、选择非常重要,资料时态的新旧、数量的多寡、程度的难易、份量的轻重、品质的雅俗、内容的真伪等,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写作《资本论》阅读了1000多本书;列宁写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参考了583本书,摘录的各种资料和统计资料达数十万字。没有足够的资料,社会科学研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4

第二节、科研选题的方法 科研选题来自于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矛盾性,实践中提出了新问题,而原有的理论无法解决,于是就构成了科研工作者的课题。因此,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调查研究,是发现和选择课题的基本途径。简单来讲,就是‚现实需要,少有人搞,切实可行,我就来做‛。其具体方法有:

一、从读书和讨论中发现问题方法 即‚发现问题,破解难题法‛,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由此构成研究的子课题。有时在学术会议或者交谈中,受到启发,引起联想,为了使问题得到深化,专门选题进行研究。

二、从研究成果中寻找薄弱环节法 即‚发现缺陷,弥补不足法‛: (1)发现有些成果不完备、不深入、不妥当之处,使过去不完善之处,逐步完善起来,所选择的课题或纠正谬误、匡正误区。 (2)在某学科领域中,发现有没有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填补空白、有所发现、独创新论;或补充观点,推动理论创新。根据时代发展、新材料的发现需要进行修正的问题等。这就要求研究者善于独立思考,富于创造,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3)当前学术界有较大争议的重要问题,焦点问题。在讨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见,各种不同的意见等,这些意见的可取之处,不足之处,可以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三、从学科之间的‚空白带‛选题法 即‚开拓创新,填补空白法‛: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被忽略的无人区。‛比如网络传播学、网络心理学、网络文化学、网络伦理学;知识管理学、政治管理学、社区管

45

理学、信息管理学;网络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建构主义教育研究、通识教育研究;儒学伦理研究、儒学教育研究、儒学传播研究、儒学比较研究、儒商文化研究、儒学价值研究等。 采用这种方法选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性、交叉性、互补性、融合性等,考察其必然联系和内在规律性。进行跨学科研究必须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不然难以驾驭,半途而废。

四、回溯选题法 即‚反思批判,匡正误区法‛:也是历史研究方法。从事物的结果或者现状入手,进行历史地考察研究,寻根问底,找出问题的因果联系、根本原因。比如,现有的成果认为从文字产生的历史来看,中华文明的历史是3000年;但是,从考古出土的彩陶来看有7000年,大溪文化遗址、大地湾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等,都可以证明。这样,就必须考溯这些不同的结论、观点,回溯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匡正前人观点的误区。

五、比较选题法 即‚比较异同,揭示特质法‛:用比较法选题,首先要注意确认对象之间有可比性,即属于同一种类、统一条件、统一关系。所研究的对象与相应的事物在逻辑上有相似性、相近性。有纵向比较即历史的比较,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内的具体变化,如儒家与道家的发展演变;横向比较即不同的事物在同一标准下的比较。如比较政治学、比较文学、比较法学、比较音乐学等。

六、结合地方特色选题法 即‚关注地方,把握特色法‛:根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总体是由部分组成,宏观研究领域总是由微观领域构成的。人们往往关注宏观领域的问题,总而

46

言之、统而言之、大而言之。研究生所选择的课题也往往是基于我国……、当今世界……研究,很少注意地方特色研究,特殊问题研究,如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历史、教育、物产、地理、风俗、方言、宗教、旅游、考古、建筑等等。这些问题成为学术研究的盲区。解决好地方性研究,有利于丰富总体性研究,推动全局研究和全国性问题研究。

七、综合选题法 即‚总结归纳,系统评述法‛:这类选题可分为‚综述‛和‚述评‛两类。‚综述‛是归纳、总结学术界对某一问题,在某一时段的总体研究成果。总体是尽可能多的意思,是相对而言。也可以是某一次会议的总体、某一阶段的总体。‚述评‛是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评论、评点。这类研究课题要求: 一是要尽可能全面占有资料,‚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二是介绍评价要实事求是,进行科学的概括、归纳和分类,予以精要的表述; 三是力求客观公正,不带学术偏见,避免感情色彩,‚实事求是‛; 四是见解独到,有所创建,‚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八、移植选题法 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法‛:移植法是指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由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传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界限已被打破,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已经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和必然趋势。把一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另一学科,必然会带来学术上的重大突破。比如把现代哲学、传播学、系统论、信息论、符号学等理论引入传统文化研究必然会形成重大理论突破和创新性成果。但是,移植法运用的前提是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决不能不懂装懂、生搬硬套。

47

第四讲 文献调查法 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文献资料和经验事实,如同工农业生产需要生产资料和前人的科学技术成果一样。课题确定之后,首要任务就是搜集文献资料和经验事实。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充分占有资料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进。 第一节、文献与文献调查法 文献调查法是基于文献的研究方法,在哲学上是唯物史观的历史研究法,对既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文献的涵义: 孔子《论语〃八佾(yi)》中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宋代的朱熹解释说:‚文,典籍也;献,贤也。‛文献指经典和书籍,记事为文,就是文章典籍;记言为献,所载贤者献言献策的文本。《辞海》释词:文献‚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资料,如历史文献;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文献包括‚已发表过或虽未发表过但已被整理、报道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构成包括:一是有一定的知识信息。二是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口头流传的知识不是文献。三是有特定的记录手段。人类发明的工具、机器及艺术品等也不是文献,文献由上述三要素构成,缺一不可。文献是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等为载体记录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48

2、文献的功能: (1)文献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成果和文化资源,是人类进行科学交流、获取信息、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科学研究具有继承性、持续性和创造性,必须以前人的成果为起点,只有了解前人和当代人所作出的成就、已解决的问题等,才能够为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提供理论依据。 (2)文献是科学研究的结晶,是确认科研人员发现或发明优先权的基本手段。科学研究涉及发明权、知识产权,文献发表的先后是知识产权归属的根本依据。 (3)文献是衡量一个学科、一个研究机构、一个学者乃至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掌握的文献越多、文献水平越高,证明学术积累水平高,科研实力雄厚。 (4)文献既是此前科学研究的总结,又是当下科学研究的起点,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地表现在能够为科研选择课题提供选题线索、理论依据和科研资料。

二、文献调查法的内涵与评价

1、文献调查法的内涵: 文献调查法是结合课题研究对有关文献进行收集、比较、分类、综合并从中提炼出新的事实与资料的方法。它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用于历史研究、人物研究、文献研究以及其他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以揭示新的事实与规律;它也可以成为科学研究方法之链上的一个环节。

2、文献调查法的作用: 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可以在人工控制下在实验室重复某些现象。因此,它常常采用间接研究的方法,借助于文献调查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研究社会历

49

史现象。我们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研究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等都必须进行文献调查,在继承中求创新、发展。 文献调查法在科学研究中起着中介作用,它一般介于选题和社会调查法之间。社会科学研究常常采用的步骤顺序是:(1)选择研究课题(选题方法) —→(2)进行文献调查、收集文献资料(文献调查法)—→(3)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观察法、开会座谈法、访谈法、抽样法、观察法、统计法、问卷法等),实地调查是取得第一手材料的最重要方法,也是论文最重要的资料来源。调查中要认真细致观察、做好记录、核对数据。实地调查不仅涉及到论文的真实性、科学性,还涉及到具体策划的成败、运作的效果。—→(4)分析调查所得的资料、预测研究结果及趋势(历史法、统计法、预测法等)—→(5)开展分析、综合、推理和演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理论创新(理性思维法)。在研究进程中,发现资料不足以支持继续研究,随时要再深入进行文献调查。可见,离开文献调查法这一中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便无法进行。

3、文献调查法的优点: (1)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从古今中外极其广泛的文献中搜求、提炼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知识信息。 (2)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一般比较系统、真实、准确、可靠。 (3)可以达到低投入、高效率的效果。

4、文献调查法的劣势: (1)它获取的知识信息缺乏直接性、生动性,‚纸上得来终觉浅‛。 (2)其知识信息与客观实际和历史真实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条件的局限性。

50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文

天津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大纲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案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文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案杨洪林.9.7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案杨洪林.9.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