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谈谈荔枝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4 01:03: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要

荔枝是驰名世界的珍贵水果,形、色、香、味俱佳,饮誉古今中外。荔枝果实营养丰富,民间常把荔枝鲜果及其干制品作为补品食用。中国为荔枝的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生态环境多样,荔枝品种齐全多样,产量高,质量好。现今还出现了很多荔枝制品供人们享用,以致荔枝的用途更加广阔。荔枝不仅在食用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享受,而且荔枝的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一直影响着我们,在诗歌上,在影视方面都有很多关于荔枝的,形成了一直荔枝的文化,让我们对荔枝更加认识了解和赞赏。

一、荔枝简介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荔枝,平常到了荔枝上市的季节,我们都特别爱吃。可是在我们吃的时候,我们是否有想过荔枝中隐含了一些怎么样的文化呢,现在我们就可以来探讨一下。荔枝与香蕉、龙眼、菠萝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对气候的反应特别敏感,生长期需要高温湿润,而在花芽分化和花器官形成期则需要比较冷凉和干燥的天气。荔枝树是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荔枝性热,多食易上火,并可引起“荔枝病”。荔枝果实除食用外,核人药为收敛止痛剂,治心气痛和小肠气痛。木材坚实,深红褐色,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花多,富含蜜腺,是重要的蜜源植物。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来”的千古名句。此外,各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关于荔枝的诗词。

二、荔枝的品种

我国荔枝种质资源极其丰富,品种也非常丰富,数不胜数。经过2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和选择,形成了许多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荔枝品种、品系和单株。近几十年来,各荔枝产区在资源普查中,对当地的荔枝种质资源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记载和描述,终于将荔枝分类齐全,大概能分成下列品种:

“三月红”又名早果,主要产区在广东省中山市,该品种早熟、果大、丰产、耐湿,适于水位较高且肥沃的土地种植;“白糖罂”主要产区是在广东省的茂名 1

市,约有300年的栽培历史该品种也早熟,果大、肉厚、清甜带浓厚的香蜜味,品质优良,在国内外都备受欢迎;“白蜡”又名白蜡子,主要产区在广东电白、高州等地,该品种果肉白腊色,质爽脆,清甜多汁,但是大小年结果现象明显。“圆枝”又名水东黑叶,果皮略红色、果肉乳白色,质软滑,汁多,甜带微香,种子饱满,适合在近水的地方生长;“妃子笑”又名落塘蒲,产于广东、广西、台湾、四川等地,该品种果型美观,核小,商品价值高,是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品种之一;“东刘一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1979年从番枝品种中选出的优良株系,该产品果肉质脆,适于鲜食和制做罐头。冰火荔枝是民间一个稀有品种,果大小核、特晚熟、味甘甜鲜美而不腻、肉爽脆、品质佳,因其抗寒、抗旱、抗涝能力表现出色,所以凡有荔枝的地方均可栽种。

除此之外还有大造、黑叶、桂味、元红、大小丁香、糯米滋、挂绿、淮枝、兰竹、雪杯子、尚书怀、陈紫等等。

三、荔枝的栽培

荔枝苗的栽培方法可以分成:压条育苗、嫁接育苗、苗木出圃等等。

(1)“压条育苗”是我国荔枝产区传统的育苗方法,具有操作简易、成苗快、结果早,并能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等特点。在选材料的时候应该选长势状旺、具有繁育品种特征和特性的壮年结果树上选择枝条作圈枝材料。在华南地区一年四季均可以进行圈枝育苗。但在春夏季圈枝,发根、成苗快。

(2)“嫁接育苗”应该选择阳光充足、地形开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平地、山坡或水田来作荔枝的苗圃地。

(3)“苗木出圃”要选择优良的荔枝苗,还要砧穗亲和良好,嫁接口上下发育均匀的嫁接苗。在搬运苗木时,不得提苗木的主干,因为荔枝苗根本而泥团较重,很容易拉托泥团。

四、荔枝的加工

荔枝非常美味,以加工成很多美味的食物和饮料,现在就来介绍几种:

(1)“荔枝干”是过日晒和火焙来制作,一般包括原料选择→预晒→烘焙→发汗→烘干→散热→包装八个程序。味道好,口感润滑,一点不失荔枝的香味。

(2)“荔枝酒”是一种口感香甜顺滑的美酒,需要选充分成熟的荔枝,去壳去核,在90~95摄氏度加热杀菌十分钟,然后要通过接种—发酵—陈酿—调味—杀菌、装瓶。这样就可以制作好我们平常很爱喝的荔枝酒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喜欢这种酒。

(3)“糖水荔枝”是一种罐头食品,多用黑叶制作,剔去小果、裂果,去核去壳后对果

肉进行分级,迅速在流动清水中淘洗干净,立即装罐,越快越好。然后再在罐中灌入糖水。

(4)荔枝汁,原料要求成熟的果实,把病虫果及残破烂果剔除,清水洗干净,再去核去壳榨汁,再进行调配调味,再加热装罐。

五、荔枝的储藏

荔枝是热带水果,特别不好储藏,很容易就会开始“三变”:褐变,质变和腐变。一般储存的方法有:

(1)低温储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降低贮藏环境的温度,尽量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其他生理代谢,减少果实由于代谢所引起的消耗,从而保存果实的营养物质和商品价值。降温同时也抑制了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活动。

(2)自发气调贮藏。这是利用果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来改变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比例,当二氧化碳和氧达到一定比例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其他生理代谢受到抑制,生命活动减弱,从而来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3)气调贮藏。这也称控制气体贮藏,根据果蔬的性质,通过人为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和比例,使其达到抑制果蔬代谢最佳的效果而不会导致果蔬的变质。

(4)泡沫箱加冰短期贮藏法。利用泡沫箱的保鲜性能,荔枝采后装于泡沫箱内,再在箱内加入一定比例的冰,封上盖子,可以在常温下保持荔枝4~5天的贮藏期。

六、荔枝的营养与保健功能

荔枝的营养成分非常高每100克荔枝所含营养素有:热量 (70.00千卡) ·蛋白质 (0.90克) ·脂肪 (0.20克) ·碳水化合物 (16.60克) ·膳食纤维 (0.50克) ·维生素A (2.00微克) ·胡萝卜素 (10.00微克) ·硫胺素 (0.10毫克) ·核黄素 (0.04毫克) ·尼克酸 (1.10毫克) ·维生素C (41.00毫克) ·钙 (2.00毫克) ·磷 (24.00毫克) ·钠 (1.70毫克) ·镁 (12.00毫克) ·铁 (0.40毫克) ·锌 (0.17毫克) ·硒 (0.14微克) ·铜 (0.16毫克) ·锰 (0.09毫克) ·钾 (151.00毫克) 。荔枝还有很多保健功能:

(1) 荔枝所含丰富的糖分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研究证明,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2)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3)荔枝有消肿解毒、止血止痛的作用。

(4)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为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荔枝果肉还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

七、有关荔枝的文学

(1)诗歌。从古至今,有关荔枝的诗歌数不胜数,很多诗人更是通过诗词来赞美荔枝的魅力。东汉的著名文人王逸在他的《荔枝赋》中极赞荔枝之美,“修干纷错,绿叶蓁蓁,灼灼若朝霞之映日,离离若繁星之著天。皮似丹淡,肤如明珰,润侔和璧,奇逾五黄。仰叹丽表,俯尝佳味,口含甘液,腹受芳气。兼五滋而无常主,不知百和之所出;卓绝类而无槄,超众果而独贵。”可谓是推崇备至。明代的徐勃也写有“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的诗句来赞美荔枝。

相传,一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正在家中修改诗稿,有位南方的诗友来看望他,还带来一些刚成熟的荔枝。于是两人一面研究诗稿,一边品尝鲜美可口的荔枝,吃着吃着,白居易不由得诗兴大发,挥笔写了一首赞美荔枝的诗句:“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 同时还著有《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真是对荔枝推崇到高境界。

除此之外,还有赵佶的《宣和殿荔枝》、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杨朔的《荔枝蜜》、文徵明的《新荔片》、苏轼的《食荔枝二首》等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都为荔枝献出了自己的才华。

(2)历史典故。“翰林编修杨钦和谢下山荔枝林”就是其中一个经典的故事,谢下山荔枝树成为“砍一发十,千年不败”。的佳话;进过考古发现:杨贵妃喜食荔枝缘起高力士。杨贵妃非常喜欢吃荔枝更是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佳句。楊貴妃不但對荔枝情有獨鍾,而且對荔枝酒也一樣獨愛。有“貴妃醉酒”的动人故事,但鮮為人知的是,楊貴妃平生最愛飲的酒之中,就是荔枝酒,而荔枝酒正是廣東高州根子鎮釀出;还有乾隆微服访黄巷;宋珏——明代“莆田派”的开创者;增城挂绿荔枝的传说。

(3)荔枝相关电影,歌曲。电影《荔枝红了》是一部讲述荔乡农村变革、农民致富的故事。2002年5月全国公映,迅速走红大江南北,引起强烈反响。该片构思很巧妙,富有新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是一部“主旋律”的精品影片。影片先后获得:第八届中国电影华 4

表奖;第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特别奖;第七届广东宣传文化精品奖等九项大奖。关于荔枝的歌曲有《故乡的荔枝》,艾红梅演唱的《荔枝情》。

荔枝给我们的不仅是食用上的用处,还是深远的影响。还举行了荔枝节,选举了荔枝小姐,代表荔枝的精神深入人心。把荔枝的文化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我个人非常的喜欢吃荔枝,希望以后更加的深入了解荔枝,深入体会荔枝的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果树志》(荔枝卷)吴淑娴,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荔枝龙眼采后处理及保鲜贮运彩色图说》吴振先,季作梁,陈维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2

(3)《荔枝高产栽培》张展薇,金盾出版社,1993.6

(4)《荔枝龙眼整形修剪技术》曾莲,倪耀源,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8

(5)荔枝百度百科

秋游荔枝文化乐园

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

谈谈中学生文化散文

荔枝反思

观察荔枝

荔枝教案

荔枝.孝

《荔枝》教案设计

谈谈知识、文化与智慧

读《荔枝》有感

谈谈荔枝文化
《谈谈荔枝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荔枝文化浅谈 文化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