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备课与教案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7: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备课≠备教案

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教学实践中,备课往往被曲解成了备教案。我们往往把备课紧盯在写教案上。谁的教案写得详细,项目填得齐全,那谁的备课就是充分、认真的;如果谁没有写教案,那一旦发现,就会被戴上“没有备课”的大帽子,不仅要受批评,甚至有年度考核不合格面临解聘的危险。于是乎,写教案成了备课的全部。这实在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观念上的误区!

语文备课是为上语文课做准备,备课就是为教学做准备,临上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备课,准备一些图片资料等教具器材是备课,设计制作课件是备课,到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是备课,与同事研讨课文、探究教法也是备课,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备课,听其他教师执教而有所反思是备课,参加教学研讨活动是备课,在生活中积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民间故事是备课。在语文界有一句著名的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将此话与语文教师的备课联系起来,完全可以推导出这样一句话:“语文教师备课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语文教师顺应课改潮流的必然需要,也是语文教师终身学习的必然需要。

语文备课有狭义、广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谓的写教案最多也只能算作狭义的语文备课,其基本要求是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广义的语文备课是大备课,终身备课,它以语文教学为核心,向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辐射,既包括写在备课笔记上的有形教案,更指融入教师心田的无形教案。正如一位特级教师在上了一堂令人叹服的公开课后表示,他这节课没有准备教案。但却是他一生的准备。写教案决不等于就是备课,备课也决不等于就是写教案。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语文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更重要的是备理论、备生活。对语文教师而言,有形教案固然有用,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备进自己的心灵深处。

那么,语文教师的备课是否就不再需要写教案呢?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初出茅庐的新教师而言,写教案不仅有助于其调控课堂教学进程,还有利于新教师把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所以,不仅要写教案,还有必要写详案。而对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来说,年年重复写新教案就大可不必,这难免有“重复劳动”、“无效劳动”之嫌。是否可以在老教案上作出修改,实行老戏新唱,或者在语文书上圈圈点点,实现教案形式的多样化。 课改教师要“十会”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老师作为这场改革的先锋,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在新课改中要做到“十会”:

一、会学习

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时代,知识更新和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需要学习的东西确实很多很多。教育专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学习是终身的,无法分为教育阶段与

新工作阶段;新课改,学校的概念扩大了,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教育场所,人们在家庭、工作场所、娱乐场所等都可以学习,人们通过各种媒介也在学习。学习是不论时间和地点的。新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型”的家庭,“自主学习”的学生,“终身学习”的每一个人,包括老师都是“学习村”的一员。教师必须以“学习”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当前的教育现象和学习问题,教师要会学习,才能适应新课改。

二、会服务

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种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也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坐在家里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倾听名校名师的教学,查阅世界各大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学生学习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靠教师教会的,而是通过他们自身的认识活动学会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的方式要从“塑造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型”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教育方式。教师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服务。

三、会整合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

四、会合作

新课改,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合作学习是对过去一节课只有老师讲、学生被——“填鸭式”教学的否定。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是当前课改的主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

五、会创新

所谓创新就意味着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总是试着无能为力改变,所以创新、探究和发展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总是带有开拓进取、勇于冒险的精神,不会固守不变的东西得过且过。“书破万卷求自如,只有创新才成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三见”:新见、创见、远见。实际上,我们获取某种知识和接受某种新观点比产生新观点更容易,要学会提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观点的有效方法,要激励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我们教师对待读书获取的知识信息应闪念频频,联想翩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在科学地运用知识信息的同时,创造出自身特色的全新知识信息,即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将教研成果及时地投向社会。

六、会编教材

新课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教师能够将其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多角度地学习教材,大胆的阐述自己的看法。过去的教与学都是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的理解和开发教材,现在教师可以“改”教材了;新教材还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及不同的思维取向。总之,新教材让不同的教师、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尊重师生个性,极大的拓宽师生的发展空间。新课改,让老师当教材的编写者。新教材是新课改理论的外化,如果老师是编者,在教学中,就会取舍、增添内容,形成自己的教材。

七、会尊重学生

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什么?个人认为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具体表现为尊重学生作为人应该具有的正当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尊重他们对生活和学习活动的选择和自由活动权利,尊重他们在人群中的应有的地位,把他们看成与自己身份平等的“人”,并尽最大可能为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而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这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基本前提。尊重孩子的需求,为学生自主发展预留空间,一个人是为了自己所希望做的事情而行动的时候,主观能动性会得到很大限度的发挥。学习一旦成了满足学生内心需求的事情,他们便会对学习活动倾注极大的热情甚至达到忘我的程度。尊重学生心理需求,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来设计教学,为他们自主活动预留出促购的空间,这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尊重学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

八、会依法执教

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要求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法制观念,正确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教师要正确看待权利与义务,避免侵犯学生的权利现象的发生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歧视、排斥后进生,侵犯其受教育的权利;非法限制学生人身自由;对学生乱收费、乱罚款;侵犯学生隐私权等。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制的基本知识,依法执教,民主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教育改革进程中,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还应当具有坚实的法律素养,不断增强教育法制观念,进一步明确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依法保护自身权益和自觉履行义务,不断增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水平。

九、会科学评价学生

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精神,以前注重终极性评价,现在更注重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动态评价比例比较大。对教师的考核也发生了变化,对教师的考核有量化的体系表。教师的语言发生了变化。教师去欣赏、尊重学生,学生也能更加大胆地提出问题来质疑老师。新的评价体系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可以说一线教师最期待的就是课程内部评价体系改革的成功。

十、会研究

做研究型教师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的深入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把做研究型教师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学习、坚持研究,我们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才能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教师如果不上课,就不能称为老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因此,教师角色也必然要从传统意义的“教书匠”向具有科研意识的“研究者”转变。

所谓创新教学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讲解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学。在课堂上体现创新教学,归根结底在教师的备课上。备课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师要学会去粗取精,标新立异,因材施教,紧紧围绕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三个中心内容,备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去粗取精,确定创新目标

首先,立足全局,从教学大纲和整个知识体系审视教材内容,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明确教学目的,正确理解、掌握具体知识,把握重点、难点。其次,制订教学计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再次,从大量的参考资料、文献中,快速精选有效信息,择善而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加入独特见解,使教材由“厚”变“薄”、由“多”变“少”,围绕教什么,从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出发,确定教学目标, 目标要具体、准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创新性,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

二、标新立异,确定创新教法

能充分体现教学规律,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智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法是最优教法。备课时通常设计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种:

1情感策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利用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崇尚科学的情感、价值观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2氛围策略。教师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 3方法策略。在实施创新教学过程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 4知识策略。在创新教学中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把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落实在知识点的教学上。教师在教学时既引导学生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创造性归纳和综合,又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方法去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备课时应灵活设计学生读、写、算、听、赏、说、思、议、做、实验、实践的活动,变注入式为研讨式,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指数。

三、因材施教,确定创新学法

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过程、阶段、心理条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但蕴含着对学习规律的认识,而且也反映了对学习内容理解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此备学法首先要备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智力水平等,通过课内外活动和作业测试等了解与研究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自求自得、博约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教师相机诱导并教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教给学生一整套自学、自测、自改及自我管理的方法,授渔得渔,使学生终生受益。

备课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既定的教师水平、学生基础和教材内容的条件下,教师是否备好课,是能否教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是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

要求教师备好课,必须通过备课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化,即①通过熟悉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②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转化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③通过研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内在联系,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从而转化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

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之所以必须实现这三个转化,是因为:①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应是教材知识的已知者。如果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还不懂、不会,就不能把学生教懂、教会。所以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②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重点。如果教师不能做到这一点,教学就会盲目地活动。教学目的就无法实现。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备课,掌握教学的目的要求和重点,并转化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③教师要把知识传给学生,就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能接受,如果学生还不能接受教学内容,就要研究其问题所在,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找出解决矛盾的途径和办法。

教师通过备课,只有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转化,才能形成现实的教学能力。

我们的备课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我们要依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灵活运用教法。语文注提教材的特点是:容量大,知识面广,每周一次的备课集思广益,各自谈自己的备课体会,统一认识,因此每次备课我们往往一备就是

4、5节课。我们在各课中既强调共性化的教学,也保留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三十多篇课文不能“填鸭”式地灌输,又要上得生动,于是我们采取长文短教,对篇幅较长的文章,泛读与精读相结合。还有浅文深教,给类似的课文组元,一课多篇等教学法。

另外在数学备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常常要研究如何把书中有时枯燥的内容或离生活实际较远的例题,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并自觉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备课是为了更好地教学,今后,我要按照备课的要求去做,多与其她教师交流,力求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自己、备能力培养等,达到挖掘教材要“深”,教学方法要“活”,讲课要“精”,传授知识要“准”,教学效果要“高”的目的。备好教材的第一步是掌握各科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熟悉小学各科教材的目的和任务。这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其次就是剖析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抓住教材的知识结构,确定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案。 运用“少、精、活”教学原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弄清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所需要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它又是什么知识的基础? 第二,知识结构分几个层次?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怎样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和关键? 第三,本节教材教给学生哪些基础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怎样培养? “备好自己”也是备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教学效果的好坏,因素很多,但教师的情绪、态度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对教育有一颗赤诚的心,有光荣感和责任心,对学生要满腔热情。在教学行为举止方面落落大方,感情充沛,语言清晰。教师有好的教态,就能激发学生敬仰的心理和求知的欲望。

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自己、备能力培养等,达到挖掘教材要“深”,教学方法要“活”,讲课要“精”,传授知识要“准”,教学效果要“高”的目的。备好教材的第一步是掌握各科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熟悉小学各科教材的目的和任务。这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其次就是剖析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抓住教材的知识结构,确定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案。 运用“少、精、活”教学原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弄清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所需要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它又是什么知识的基础? 第二,知识结构分几个层次?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怎样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和关键? 第三,本节教材教给学生哪些基础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怎样培养? “备好自己”也是备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教学效果的好坏,因素很多,但教师的情绪、态度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对教育有一颗赤诚的心,有光荣感和责任心,对学生要满腔热情。在教学行为举止方面落落大方,感情充沛,语言清晰。教师有好的教态,就能激发学生敬仰的心理和求知的欲望。 var reload=1;

教案与备课的关系

备课与上课的关系

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

要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

备课与写教案

备课与写教案

备课与写教案

关于备课与教案

反思备课——教案反思与研究

如何备课与书写教案

备课与教案的关系
《备课与教案的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