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会议材料—信用一证通汇报(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6: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立足农业 扎根农村 服务农业

——洪泽县农村信用社“信用一证通”推广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们洪泽县农村信用社,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确定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农村工作中心,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意识,在探索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等方面投石探路、大胆尝试,于2002年3月26日组织人员到泰州学习“客户一证通”做法,研究、探讨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模式,创新了集贷款证、存款证、股金证和信用证四证合一的新型支农品牌“信用一证通”,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借贷,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贷款难、信用社难贷款的问题,促进了辖内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农民增收入、信用社增效、政府增税的“三赢”格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金融时报》、《新华日报》、《江苏经济报》、《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洪泽通讯》、《江苏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都先后作了专题报道。淮安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7月5日在洪泽召开现场会,并在全市推广,原南京分行谢行长称赞其为“金钥匙工程”,淮安市委丁书记称赞其为“富民工程”。

一、推广“信用一证通”总体情况

(一)建档授信情况。截止2005年末建立农户经济档案6.79万户,占辖内农户的授信94%,授信户5.8万户,授信面82%,授信总金额3.6亿元,发放贷款证4.99万户,发放面78%,最

1 高授信额20万元,最低授信额0.05万元。

(二)贷款发放情况。2002年4月至2005年末我县农村信用社共累计发放“信用一证通”贷款87503万元。截止2005年末,“信用一证通”贷款余额2.8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8%,为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850万元,吸收活期存款1460万元。

(三)使用效益情况。2002年4月份以来信用一证通贷款到期本息回收入率为98%以上,2002当年信用社由扭亏为盈,实现利润682万元,2005年实现利润2612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信用一证通”的主要做法

“信用一证通”是集“信用证”、“股金证”、“活期存折”、“贷款证”四证一体的新型支农工具,我们在泰州客户一证通的基础上增加了信用证功能,对促进农户提高信用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贷款上实行“一次核定、一次签约随用随贷”,简化了过去贷款繁锁手续,缩短了农民办贷的时间,“信用一证通”使一些符合条件的农民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信贷支持,让利于农民。

为确保“信用一证通”工作顺利开展,我们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2002年4月份选择了农民群众信用状况较好,党政部门工作扎实的蒋坝镇、朱坝镇进行试点,5月份在全县进行推广。在推广“信用一证通”的过程中,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制定方案,明确实施步骤。我们结合县情实际和试点情况,研究制定了《洪泽县农村信用社“信用一证通”试行办法》、《洪泽县农村信用社“信用一证通”操作规程》等相关制度办法,确保“信用一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从2002年4月份中旬开始,我们按照成立组织、出台方案、宣传发动、调查评估、发证放贷五个阶段,在蒋坝、朱坝两镇启动了试点工作。

2、深入发动,营造舆论氛围。“信用一证通”是新生事物,要使广大群众接受并认识,必须强化宣传发动,我联社2002年4月份分别在蒋坝镇和朱坝镇召开了“信用一证通”现场动员大会,就开办“信用一证通”的意义、作用及具体做法和要求作了阐述。针对部分农(居)民对这项业务认识不足,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在宣传内容上,我们专门拟定了宣传提纲,统一了宣传口径,在宣传形式上,我们采取了张贴标语、街头咨询、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在试点镇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共张贴宣传标语2000余条,发放至农(居)民一封信9000多份,印发宣传提纲7000多份,开展进村入户上门近万次,使“信用一证通”的功能作用、使用对象、优惠政策、操作程序等家喻户晓,从而为试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过细调查,确定授信额度。为提高“信用一证通”调查评定质量,联社抽调查业务骨干,分组包片,联社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县12个镇农户基本情况和信贷需求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

3 对每一个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实际资金需求、用途、预期收入、个人信用程度等情况的调查评估,建立农户经济档案,确定了每户的最高贷款授信额度。对信用观念强、还款有保障的农户,适度增加信用放款额度,对经济困难、还款能力较弱的农户,积极推行了“农户联保”贷款;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效、生态、创汇农业和创品牌的绩 优私营个体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基本保证了农户按需所贷。

4、以点带面,推广成效显著。在蒋坝和朱坝镇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5月县政府在蒋坝镇召开了全县“信用一证通”推广现场会,以两镇为模式在全县实施推广。目前“信用一证通”工作取得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政府满意”的三赢效果。

三、主要成效

“信用一证通”推广以来,为洪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效果,从区域资源优势出发,支持了特色水产生产养殖,加工业等发展;从市场优势出发,以“公司+农户”形式支持粮食特种种植和四季鹅养殖等;从人力资源优势出发,支持个体户、专业户及劳务输出等。在为农户提供经济后盾的同时,多渠道、多手段为农户当好科技顾问和信息参谋,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入提供可靠的信贷依托。

1、信用一证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入的主渠道。从统计部门的数字来看,2005年县农业总产值 亿元,增长6.8%,渔业总

4 产值 亿元,增长 %,牧业总产值 亿元,增长 %,农民人均收入 元,同比增长 %,从各镇相关的统计部门综合了解的情况看,“信用一证通”已事实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一是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入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的农民逐年增多,工资性收入不断增长。2005年全县各类劳务输出人员6.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均收入1.26万元,如该县岔河和东双沟镇是劳务输出的大镇,外出劳务人员达2.5万人,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0多省及直辖市。为解决劳务人员外出的费用,2002年两镇农村信用社主动上门服务,通过“信用一证通”发放的劳务费用贷款750多万元。据初步统计,2005年两镇的劳务收入高达3600多万元。东双沟镇信用社主动与镇劳务输出部门联络,解决外出人员劳务费用问题。在2003年上半年1000名电动缝纫劳务工中,有560人在信用社的一证通贷款支持下走出了家门,涌进了商海,根据该镇劳务输出管理部门的预测,这部分人员的劳务收入将达900万元以上。

二是促进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我县蒋坝镇是是传统的渔具加工镇,80%以上的家庭都已从事了编织加工,全镇形成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天南地北忙送货”的喜人局面。蒋坝镇是最先进行“信用一证通”试点的乡镇,也是农民最早得到实惠的乡镇。截止2005年末,蒋坝镇的农户调查建档面100%,授信面95%,授信额达1800万元,户均授信8000元。为支持虾笼加工大户的发展,部分户的授信额已放宽到了20万元,全镇

5 已涌现出年渔网具销售1 00万元以上的大户48户,48个加工大户的年用贷额累计达1200万元。通过“大户带小户、一户带百户”的经营模式,渔网具已销往江苏、安徽、江西等12个省市。目前,初步形成渔网具加工特色园区,预计实现渔网具销售突破1.8亿元,人均收入也较上年同期多增收11 00元。由于支持有力、投放到位,该镇经济收入指标当年位居全县之首。

2、信用一证通成为农业增效的主动力。

一是造就老子山、西顺河镇水产养殖加工一张网方阵。我县的老子山、西顺河是洪泽湖重要水产养殖镇,“日出斗金”是对洪泽湖水产资源的最好写照。每年的

一、二季度都是洪泽湖流域乡镇水产养殖投入的旺季,所辖信用社按惯例都要深入到村组开展信贷需求调查、送证送贷上门服务活动。与以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3年春天开始信用社员工再也不用下村入户了,大批的水产养殖户怀揣贴身钱包(信用一证通)主动来到信用社柜面办理贷款。至2005年末老子山信用社发放信用一证通14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养殖业发展。特别是地热水资源开发的老子山渔业科技园区,将成为洪泽湖区名特优新淡水鱼类引种驯化、选育开发和生产示范基地。仅2003年就生产培育银鲫苗种5000万尾,试养了斑点叉尾棚鱼1 00亩,并为2004年养殖河豚5万尾、繁育鲴鱼苗700万尾,试养斑点叉尾鲴鱼面积扩大到2003年2000多亩提供技术条件。另外县西顺河信用社投放贷款400万元,贷款收回率100%,有力地支持河蟹、青虾、草鱼养殖。

6 二是造就共和、三河镇四季鹅养殖加工一条龙方阵。利用水多、草多、滩多的优势,培植四季鹅养殖这一特色产业。共和信用社利用春季四季鹅繁殖高峰的时机,重点投入,对养殖大户实行倾斜,在“信用一证通”的发放、授信和资金到位率上做文章,保证不务农时,不走过场,确保了入江水道、老三河沿线养殖户的资金需求。对三河镇的洪泽湖滩涂地带的260多亩牧草种植给予及时的信贷支持,为三河四季鹅的生长解决了后勤物资保障。在“信用一证通”贷款的支持下,10多户养殖大户还自己兴办起了四季鹅宰杀厂,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良性循环格局。

三是造就东双沟、朱坝镇林木生产加工一体化方阵。东双沟镇素有“建材之乡”的美誉,全镇有意杨等速成树木近520亩,分布全镇的大小木材加工户有20多家。信用社正是看中了这一风险系数较低的产业资源优势,在信贷投入上给予了积极的支持。通过信贷员包片到户和柜面集中办理等形式,保证不让每一位种植户因资金问题影响到春季苗木的培植。截止2005年末,全镇已有3100个种植户办理了“信用一证通”,有21户村民通过“信用一证通”贷款,在村里办起木材半成品加工点,几年多时间里,该镇已累计投入林木及加工业贷款2360万元。朱坝镇则重点将资金定位在新建的马棚木业园区上,对进园的30多家大小木材加工户通过小额信用贷款进行有效支持。通过园区的辐射,将全镇的木材及加工业带动了起来。该社仅2005年就累计投入贷款980万元,其中通过“信用一证通”发放的470万元。

7 目前两镇的木材资源已成为该县重点企业县东盾人造板厂的主要来料供应地。

四是造就岔河、仁和有机作物生产加工一片绿方阵。由于处在白马湖的低洼地段,岔河、仁和东部地区的“绿色优质有机大米”色香味俱全,已成为江苏省的著名商标。为支持这一产业的发展,两家信用社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每年春季都开展送证送贷上门服务,让种植户足不出户就能拿到春耕资金。自实施“信用一证通”几年来,两镇累计投放各类支农贷款近1.6亿元,其中近500万元直接用于了支持该地区优质有机米的生产和加工投入。目前,“绿色优质有机大米’’已销往国内10多个省市,并已向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

3、信用一证通成为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主抓手。 金融搭台、经济唱戏,打造诚信平台。在当前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增收的进程中,“信用一证通”的推行,对改善地方金融环境,树立社会公共诚信意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一是树立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农村信用社在农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正如市委丁解民书记所说,“信用一证通”的出现为淮安农民解决了大问题。二是通过“信用一证通”的主抓手,开展的信用村镇的创建活动,使广大农民意识到诚信的可贵和重要。部分欠贷户互比互看,及时将陈贷归还,并重新办理了 “信用一证通”。是否拥有“信用一证通”成了农民诚信度的标尺,是否是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成为农村社会风气好坏的衡量标准。 目

8 前全县已创建信用村67个,信用镇5个。三是有效地遏制了高利贷。由于“信用一证通”的推广,我县部分镇存在的高利贷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打会”交易失去往日的市场。

4、信用一证通成为农村信用社增效的重要举措。 “信用一证通”简化了以往担保抵押贷款的手续、方便了农民贷款,广大农(居)民都是受益者。蒋坝彭城村郑老汉介绍,过去申请一笔贷款,从提出申请到拿到贷款要经过7个环节,历时短则3天,长则1l天,平均需要7天。而现在持信用社核发的“信用一证通”申请贷款,就如同拿活期存折存取款一样方便快捷。头河居委会李某同样得益于一证通,2002年初贷款1.8万元用于养殖,上半年就收入1万元。他们感慨地说:农村信用社为农办实事、办好事,我们更要以诚相待守信用。同时,“信用一证通”的推广,促进了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提高了经营效益。截止2005年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89150万元,较年初净增23616万元:各项贷款74836万元,较年初净增22448万元,当年实现利润2612万元,经营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法人一证通使用流程

会议汇报(优秀)

流动人口一证通门禁管理系统

就业局一证通数据上报的方法

信用工程汇报

信用管理师证取证好处

校信通优秀短信(一)

信用管理案例一

信用评价汇报材料

会议汇报

会议材料—信用一证通汇报(优秀)
《会议材料—信用一证通汇报(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