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11:47: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

张汉超

(下河中心小学

车圩小学 数学组 )

摘要: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下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已成为教学工作者不断追求的奋斗目标.本文浅谈情境教学的含义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作了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情境教学 含义 小学数学 1 情境教学的含义

所谓的情境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为主体,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或情感上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使学生心理机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抽象的数学形象化,它是随着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2 情境教学的作用

2.1 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容易使一些学生产生畏难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组织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别出心裁的例子来操作演示,积极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思维得到启发,而先于学习事件发生的“情境”将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需要、认知准备和情感因素等,而学习中的“情境”则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理解、态度、方法种种因素.在教学中学生一旦被激起浓厚的兴趣,将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去学而且学习效果更佳.例1 在教授二年级“ 画圆”时.教师向学生指出:“ 谁能用一支粉笔徒手画圆? 请想好的同学到黑板上来试一试.”生1和生2很自信的上台尝试后却在全班学生的嘻笑声中宣告失败.生3又上了黑板, 用两手指捏粉笔,将大拇指按住黑板固定,一旋转便画出一个标准的圆.(学生们感到惊讶、激动.)教师再组织学生展开互相质疑活动,学生一下子便受到启发:“ 因为大拇指按住黑板没动,捏粉笔的两指和大拇指间的距离没有变,从而导出了画圆的两个要求:定点( 圆心) 和定距( 半径) ”.之后教师进一步询问:“ 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 如果不采用圆形,改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不行呢? 为什么? ”

这样一个习以为常的不是问题的问题却能引发使学生产生好奇,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求问题的答案.2.2 情境教学贴近生活 促进创新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日常环境中,教师倾向于采用实用的教学策略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真理的心理取向,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的创新意识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然而,创新意识并不是已生俱来的,就好比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加以培养,如土壤、气候、灌溉、施肥等,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师就是要去创造这样的一种环境,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发展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三个空间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达到推陈出新.例2 在教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节时,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片断:

师:“春天来了,正是放风筝的季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在国际上非常有名.张老师特地从那带来了几个风筝(出示风筝)观察一下,老师带来的风筝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风筝都是三角形的.”

这个生活引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思维异常活跃,为学生理解内容做了铺垫.2.3 情境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建构

《新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置身情境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热情,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促使学生主动猜想、验证、寻找甚至开发信息要素,自主建构认知的路径,这种路径对学生来说通常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并且是学生创造性的开端.例3 在教授五年级上册《长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我会给学生先出示两张图形,让学生想办法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一部分学生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一部分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单位进行测量.在鼓励学生们积极想方法、开动脑筋的同时,教师接着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我们国家土地的面积、北京**广场的面积时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随着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开始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疑问萌发起学生的猜想和求知欲望,并开始探究新知识.整堂课由于教师善于运用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方向,使学生经历了疑惑、猜想、解决等一系列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学生不但易于掌握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2.4 情境教学能够唤起形象思维 提高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数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抽象性、严谨性和精确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更需要我们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来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从而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例4 在教授四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教师是这样引入:“小朋友,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你们过得快乐吗?为什么快乐?能和大家说说吗?”(生交流)教师又问:“六一儿童节期间,为了给小朋友们的节目增添一些欢乐的气氛,很多学校都举办了精彩的文艺演出.那小朋友们最喜欢哪些节目呢?我们学校对四年级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次我们最喜欢的文艺节目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怎样呢?(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这样带着这个极简单的故事导入什么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一下子明白并领悟到知识要点,同时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3情境教学主要方法

情境教学是联系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而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创设课堂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考虑生活中的数学特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设计精妙贴切的导语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上好一堂课,导语的巧妙设计和运用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导语?就是教师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设计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导语的导入有着承上启下,诱发兴趣,创设情境,揭示主旨,引出思路等作用.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巧妙的导语设计,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并创造出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5 在学习三年级下册《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这堂课时:教师可以以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这样导入:“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走着走着,突然口很渴,而附近又没有水可

以喝,这时孙悟空通过他的火眼金睛发现了不远处有个老伯在看管着他的西瓜园,便叫沙僧去化缘,结果化来四个西瓜.猪八戒看到西瓜,一下子便积极起来说我来分,大家在一旁等着就好,结果八戒嘴馋一下子把四个西瓜全都吃了,孙悟空见了十分生气,问道:你把四个西瓜都吃了,我们还有西瓜吃吗?”同学们他们师徒四人这个时候还能分到西瓜吗?通过这一故事化导入,使知识由抽象变具体,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一新知识.贴切导语的使用,本来单调而又抽象的数学内容,转变成熟悉的故事入手,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浓厚,很自然的把学习转化为一种内在需要,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模像直观跟言语指导相互配合,让学生更易理解所要描述的问题.3.2 添置现代化教学设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而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创设情境这方面,合理运用多媒体对数字、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的综合处理,能达到声、图、文并茂的情境教学效果,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这样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快乐的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师寓教于乐.例6 在教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轴对称》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我国原始社会的彩瓷,战国时的铜器等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具体图像情境中即美丽的图案、再加上教师有感染力的讲解或巧妙的提问,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使其深刻的体会数学中的美.3.3 创设具体活动情境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发展目标,具体的活动是体现实践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与他所在的群体关系密切,它不仅需要引导者、合作者,还需要团结的群体,和谐的环境,更需要创新的群体.而我们教师应当起好这个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努力为学生营造活动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7 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旋转》这节课时,让学生课前玩旋转魔方的游戏.让学生在旋转过程中观察旋转的方向、旋转的点以及旋转度数,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观察、动手、交流、思考等过程中,体会、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玩魔方引入所讲内容,使学生从动态演示中体会图形旋转的过程,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感受直观形成知识的表象,为新课教学做铺垫.我们在新课上也可以进行分组限时抢答等游戏,以积分多者为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积分多得组为胜方.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新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4创设“故意错误”的情境

“故意犯错”是发展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常规思维的反面来思考问题.而一般正常的数学教学规律是正确的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而有目的地从正确动作的反面或错误动作的开始,以矛盾深深扣动学生的心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归纳,不仅能使学生逐步的理解新的知识,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意识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设一种“故意错误示范”的情境,学生不知不觉地就进入思考状态,这便达到激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

例8 在教授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让学生根据已学的面积公式去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结果有一位学生在汇报时说:因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平行

四边形面积也可以用它的相邻的两条边长相乘.此时的我没有马上对学生的结果作出判断,我是让学生先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错误,纠正错误,还要“放大”错误,剖析错误,从错误中查找错因,从错误中提高认识,学生也就从错误中增强了能力.纠正错误的最好时机是当堂解决,而解决问题的最佳对象是学生本身.通常我们会通过“反抛”,让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各人的巧妙不同.最终教师再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发展学生逆向思维.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学生们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代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做砌砖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情境教学”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先进理念,符合数学教学的内在规律.因此,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数学的内在特征灵活运用各种问题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融情入境,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4 [2]走进新课程丛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张丽转.鼎尖教案.延边教育出版社.2009.07第3,209 [4]张晓芒.创新思维训练.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11 [5]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0 [6]单明会、创设问题情境 发展创新能力、中国期刊网、第11卷 第

4、78,79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索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的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