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20-03-04 00:54: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改革计划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学前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必修课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剖析影响课程教学的相关因素,围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体现任务驱动教学特点,具有以下教学改革计划。

一、该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服务专业特点不突出

众所周知,拥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必备的职业技能和教师专业素养,该课程因此成为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职业口语能力的必修课程。但从课程具体开设情况看,主要按传统方式从概念、范畴、规则、规律等方面使学生理解掌握教师口语知识和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与幼教行业岗位工作内容的工作逻辑的关联度低,学生对于教师口语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很难从从职业需要的角度去接受,没有凸显课程应用性的特点。

2.教学方法学科体系烙印深

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受习惯影响,学科体系烙印深,涵盖了现代汉语语音学、应用语言学的诸多内容,比较关注课程中知识传授的完整性,对学生从事幼教活动的具体指导性和应用性的探讨不够。

二、《教师口语》课程改革应贯彻的原则

1.从职业岗位背景的角度,重视教师语言教育。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学前教育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21世纪,幼教行业更是进入到全面转型升级阶段。在转型升级阶段,幼教领域的主体类型在发生变化,行业经营模式不断升级。如果说,在幼教领域粗放经营的时代,幼教服务质量更多地是从初级服务技术上表现出来,那么在幼教领域专业化、公平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幼教服务质量必然从初级的服务技术层面向高层次提升,幼教从业者需要将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为学前专业的语言奠基课的《幼儿教师口语》应从打造提升幼教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角度被摆到幼教职业教育的重要位置。

2.从相关高等教育理念的角度,课程应凸显应用性特点。

首先,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知识‘必须、够用’,‘以就业为导向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均是上述文件的关键字眼。高等教育、相关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各门课程的开设应尽可能凸显“应用性”的特色。从这个角度出发,在高等院校中,学前专业学生的“口语”学习应有自己的个性目的,它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专门以学术研究为目的;也不同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语言传播工作。学前专业的学生要被培养成“不仅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多维的兴趣爱好,还要具备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不仅要开展教育工作,而且还要能够胜任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简言之,学前教育是一项教育性,艺术性、综合性、广泛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事业。学前专业的学生的职业岗位要求他们对教师口语的学习更注重落实在实用化的教育上。

三、职业岗位背景下《教师口语》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依据学前专业岗位群分析,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学前专业学生岗位群可以分为直接岗位和间接岗位。直接岗位主要是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岗位;间接岗位是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或者是相关幼教机构的社会工作者。

对应学前专业学生岗位群工作任务,普通话首先应该是学前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语言,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此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乙等的国家测试标准。因此课程内容之一需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进行教学,由此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工作语言。

其次,仅仅将普通话的训练作为学前专业学生《教师口语》的内容远远是不够的。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目的能否实现的主要载体。针对职业发展需要和幼教行业实践的特殊需要,按照知识适度够用原则,整合重构课程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就《教师口语》来说,除了训练普通话之外,围绕幼教行业岗位群设置,对应学前专业学生岗位群工作任务,在掌握普通话的基础上,把握一般口语表达技巧,尤其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口语运用规律和基本技巧才是最为根本的目的,教师口语的重点应放在幼儿教师的职业口语训练上,具体包括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教育口语训练、职业交际口语训练等内容。学前专业学生特别需要在学习中,建立起语言学习与教学语言运用、教育语言运用等的关系。如此能使学生能根据职业需要,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形成高层次的职业服务技能。 结合学前专业岗位任务,课程教学内容明确后,也能杜绝各校在开设《教师口语》上或学分高高低低、或重点安排随意性比如只落实在普通话的正音、朗读训练等的问题。

2.实行“三个课堂”联动方式,改革课程教学方式。

高校办学的目的还是为地方输送人才,因此,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有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提升师资的知识结构,而且关键是真正使学生将课堂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为突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教师口语课程教学需打破传统的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的学科型教学,可采用“课程学习的课堂、校内课外课堂、校外幼儿园课堂”“三个课堂”联动的方式,探求课程教学的改革。

课程学习的课堂,教师可将行业岗位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模块分解,邀请幼儿园专家一起承担不同模块的讲解。重点引导学生将基础理论与岗位化问题的思考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校内课外课堂,重在延伸课堂学习。依据教学大纲,设计问题语境,布置学习性任务,引导学生或收集相关案例,或小组合作,选择恰当的幼儿园相关项目展开调研,进行项目策划运作训练,教师从旁指导,并对学生项目进行点评。以此补充课堂所学。 校外幼儿园课堂,重在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中建立课程学习与岗位需求的关系。教师密切联系校园合作单位,带领学生参与幼儿园项目活动的创意和策划、教学和服务管理,书写项目方案,并邀请幼儿园岗位能手和专家对学生实习项目方案进行评估。

3.进行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单元课程设计,建立突出能力目标的课程评价标准。

《教师口语》课程是技能课,能力训练是根本,应当建立突出能力目标的课程评价标准。而要突出能力目标并非只是安排相应实践课时就能达到目的的,需要进行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单元课程设计。所谓项目课程,是“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训练提升能力的目的。其课程内容的载体是工作任务。进行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单元课程设计,能够打破“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线性演绎思路,有效的突出课程中工作实践的逻辑主线地位。

课程教学总体按照“教师提出任务(活动设计)→学生完成任务(成立工作小组,幼儿园行业专家协同指导)→任务汇报(学生整理相关工作,制作PPT交流汇报)→学生自评互评→小结、知识归纳、总结提高”的过程来展开。

通过上述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单元课程设计的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达到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样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初探

幼儿教师口语

幼儿教师口语论文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

幼儿教师口语试卷

《幼儿教师口语》考核方案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

教师口语课程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改革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