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论文写作谈

发布时间:2020-03-02 23:15: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育论文写作谈

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需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既要遵循一般文章的写作规律,又要体现自身的一些特殊要求。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谈谈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

标题“居文之首,勾文之要”,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眼睛”。要让编者、读者的“眼睛”亮起来,作者就必须充分认识标题所产生的作用。

一是导读作用。面对大量的来稿,编辑对文章内容的选择,首先是通过对一个个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什么是他最感兴趣的文章,选哪些,不选哪些, 先选哪些,都大致要凭标题来判断。因此,教育论文的标题必须准确地概括、提示文章的主题,从而起到导读的作用。一个不准确、没有特点的标题是不容易引起编辑注意的,也就更谈不上对文章内容本身的注意了。一般来说,新闻性强的信息,标题容易制作得新鲜生动、引人注目。然而,教育生活相对于其他社会生活来说较为稳定,发展变化不多,这就更需要抓住特点制作出有个性的标题。如果一看标题就让人似曾相识,没有一点新意,模糊得很,编辑和读者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去读文章本身呢?即便是有的文章内容为编辑所急需,也要借助标题的帮助来锁定编辑的注意力。标题的这种导读作用具有客观性,是谁也不能忽视的。

教育论文的标题制作难度较大,但也不是无能为力。

一个编辑收到一篇题为《初中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的来稿,审读后觉得内容实在、论述新颖,但标题不明确,起不到导读作用,作者在文中作了哪些探索,其内在价值如何不得而知。编发此稿时,该编辑将标题改为“质检站·答辩会·作文墙”,原题作为副题保留,其导读作用十分明显。《江西教育》编发的另一篇文章《开窗·拨火·点灯——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也是如此。如果用原题作正题,就有可能使一篇不错的文章与读者失之交臂,因为类似的标题近年来在教育期刊中太多了。《素质教育中的5个不等式》这个标题的导读作用也较为明显,标题引进了数学名词,给人以新鲜的感觉。文章列举了“音、体、美、劳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等5个不等式,让读者明确了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误区所在。如果将标题制作为“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就显得一般化,难以锁住读者的注意力。

二是诱读作用。这是标题导读作用的延伸。具有这种延伸的诱导作用的标题,往往是生动的、新颖的,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标题制作要达到诱读的效果,必须具有“包装”意识。文章的内在质量固然十分重要,但以标题制作作为文章外观形象的塑造也是必要的。作为读者,在浏览期刊目录时常常会有眼睛一亮的感觉,那就是一个标题在瞬间抓住了你,从而诱发了你的阅读兴味。有一篇探讨如何对中学生早恋进行疏导的文章,做了《橘子宜在九月摘》这一生动形象的标题,让你读后感到含蓄隽永,点到为止,巧妙极了。此外,教研文章《双休日的特殊“作业”》制造了一个小小的悬念,把你阅读的兴趣激发了出来。

教育教学论文的作者要克服标题制作缺乏文化品位的弊端,就必须强化标题制作的艺术意识,突出标题的导读、诱读作用,把教育论文的标题锤炼成庄重典雅、蕴涵丰富的文化精品,从而使编者、读者的“眼睛”真正亮起来。汉语言是一个独特的语言体系,有着非常厚重的文化积淀。充分发掘汉语言所独有的魅力,将语言修辞技法以及成语、古诗词引入教育教学论文的标题制作,这无疑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好思路。

1.利用修辞技法作题

就语言修辞技法来讲,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比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比方。打比方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生动、化艰深为浅显,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有一篇探讨学校管理的文章,标题是《校

长要“五官端正”》(《江西教育》)。它把校长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的为人处事比喻为“眼要正、耳要正、鼻要正、嘴要正、身要正”。眼要正,是指校长在学校工作中要看清方向、定准目标,向素质教育要质量,不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歪路子;耳要正,是指校长不要闭耳塞听,要耳听八方, 经常地、广泛地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鼻要正,是指校长要始终保持敏锐的嗅觉,善于发现问题、判断是非;嘴要正,是指校长一要廉洁自律,二要言而有信; 身要正,是指校长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这种巧比妙联给人以生动贴切的美感和语意双关的启迪。探讨班主任语言艺术的文章《婆婆嘴与打火机》(《人民教育》)以及《走教,为村小素质教育突破“瓶颈”》(《江苏教育》)均是运用比喻作标题的好例子。

比喻用得好、用得巧,首要的一点就是比方要打得像,即用做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必须在形态、特征、性状上有明显的相同点或相似点。

二是重叠。行文要简练,力求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这是标题制作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但是,有时为了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而将标题中的单字或词汇接连或间接重叠使用,不但不感到累赘,反而能增添文采,增强效果。《美文美读乐思乐写》(《江西教育》)便是间接重叠的好例子。这是一篇探讨中学语文读写问题的文章,“美”与“乐”各重复了一次,有力地表现了愉快学习的内涵,给人较深的印象。恰当地运用重叠手法作标题,不但可以开拓意境,还可以使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三是拟人。即把物比拟为人。也就是把物当做人来描述,使这些描写对象看起来好像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动作、状态和语言,借以深化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教育,你离信息时代还有多远》(《人民教育》)把教育比拟为具有人的动态。《给选择题先生的一封信》也是拟人化,把题型当做人来描述,赋予人的感情、动作、状态和语言。标题新,写法更新,对标准化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提出了质疑。这样作标题显得别致、有趣、形象生动,确实让编辑的眼睛为之一亮。

四是排比。这种修辞方法通过语气连贯的3个以上的并列词句,能够集中地突出表现有关事物,从多个侧面把读者吸引住,从而增强标题的感染力。教学短论《眼中竹 胸中竹手中竹》(《江西教育》)这一标题便层层递进“眼中—胸中—手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

2.利用成语、古诗词入题

除了修辞方法的运用以外,成语以及古典诗词入题,也能将教育论文的标题制作得精彩纷呈,收到题文增辉的效果。就成语入题的方式来说,有直引式、变易式等多种。

直引式:如教研文章的标题《返璞归真说读背》(《江西教育》),教学短论的标题《“邯郸学步”不可取》(《江西教育》)。加塞式:如教学短论的标题《补牢,岂在“亡羊”后》(《江西教育》)。变易式:如教学短论《看准时机“投石铺路”》(《江西教育》),标题将“投石问路”改为“投石铺路”。

古诗词入题的方式也有直引式、变易式等。

变易式:教学短论的标题《应是绿肥红不瘦》(《江西教育》),从李清照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应是绿肥红瘦”变易而来。

别开生面作标题,绝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它取决于制作者的学识素养和文字功底,正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郑板桥说过:“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这话虽有点绝对,却道出了标题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提炼主题是决定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成败的重要一环。那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炼主题呢?

1.从对现象的透视中提炼主题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对变化万千的教育教学现象,只有揭开其层层表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内在本质,才能找到事物内在的深蕴的思想意义,提炼出论文的主题。在参加观摩课、公开课等活动时,一些作者有感于教者的“教”或学生的“学”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现象,产生了论文的主题。例如,《江西教育》2001年7-8合刊刊发了南康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郑启泰撰写的《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一文,对语文教学领域的形而上学现象进行了犀利的分析,对教学法只学表面而不取精髓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现象看本质,作者针对这些表面繁荣实则虚空的现象开出了药方: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

2.从个人的体验感悟中提炼主题

作为置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以及社会实践中的教育工作者,尝到了许多酸甜苦辣,也获得了许多体验和感悟,其中肯定不乏闪光之处和对别人也有启发的内容,这些对于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是难能可贵的。期刊之家—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欢迎扣扣在线咨询2830509794《传统的并不都是糟粕》一文可以说是为中国语文的传统诵读正名,前些年尤其是“*”时期诵读被贬斥为死记硬背。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读了《中外书摘》杂志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背《两京赋》、赵元任背《桃花扇》如行云流水、一字不落的佳话。《两京赋》《桃花扇》在中国文学史上均不是经典之作。非经典尚且如此,经典就更不用说了。作者阅读此文时,正值央视在播放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大赛中歌手往往被名句名篇难住,余秋雨先生不得不点评一番。作者由此想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的缺失,有感而发,把主题定格在诵读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写下了《传统的并不都是糟粕》这篇文章。

3.从教学实践中提炼主题

教育教学的实践是教育教学论文的主题产生的源泉。教育教学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是提炼主题的根据,是论文写作者捕捉观点、升华思想、提炼主题的根本途径。江西省唯一一部通过了国家审查的地方教材《小学语文能力训练》的主编曾曙春二十多年如一日,把小语能力训练当做自己终身研究的课题,这个主题的来源就是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的切身感受:语文教学比起数学教学来之所以少慢差费,收效甚微,就是由于讲得过多练得少,而且训练常常不到位。因此,他先是就这个主题开展教改实验,并写出教研文章,再编写、推广教材。这部教材成为全国第一部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材,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反响。

4.从教育热点中提炼主题

在教育教学中,会出现一些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有些热点问题是教师一时谈论的中心问题,有些热点问题是教师常年关注的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主要任务,也就自然地成了教育教学论文的主题了。《贯穿于作文教学中的做人教育》一文的作者敏感地捕捉到了在课堂教学渗透素质教育这一热点。这篇文章把做人的教育迁移到作文教学中,并将其寓于具体的作文训练中,提示了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文的道理(《江西教育》)。

1992年秋,中日孩子“夏令营中的较量”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就中国孩子身上暴露出的种种弱点反思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有的作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应试教育的桎梏造成了学校教育的短视与急功近利以及孩子们非智力因素的严重缺失的结论,写出了《反思学校教育负效应》《关于克服学校教育负效应的思考》等文章,自然受到了教育期刊以及读者的关注。

5.从偶发的灵感中提炼主题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灵性的过程。在我们周围所发生的各种教育教学生活,都会让参与者产生这样那样的灵感。这种灵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生活中的闪光点、思维的火花。有一次,笔者参加某市教育学会的年会,一位知名教师在讨论时谈到了若干成语对自己教学活

动的影响。这段话虽然不长,但对笔者触动很大。我们国家文化积淀非常厚重,这些成语中蕴藏着多少智慧啊。后来,笔者用了几天的时间筛选出了十余条蕴藏着教育智慧的成语,并结合一些名师的教育实践,写出了《成语中的教育智慧》一文。文中既有对成语的由来的溯源和含义的诠释,同时又有一些特级教师典型的教学案例。文中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同时又有教学实践的活泼灵动,受到不少读者的好评。

6.从逆向思考中提炼主题

教育教学工作本身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在这丰富多彩的体验中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考,正向的思考能够提炼出好的主题,逆向思考有时则更能让人耳目一新。如有关学生情绪如何疏导的问题有不少人在写,但大多写后进生情绪的疏导,写优生情绪的疏导无疑是一个逆向思考的新角度。《江西教育》编发了《优生情绪的疏导》一文,从疏导好胜嫉妒的、脆弱小气的、任性专横的“优生”三个方面讨论了对优生情绪的疏导,可谓别开生面。一般来说老师关注的是两头——优生和差生,一篇《老师,请关注中等生》也因此让人耳目一新。

教育教学论文的主题是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重中之重。主题提炼好了,所写出来的论文才能符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才能起到总结经验、深入思考、研有所得的效果。

教育教学论文的基本结构是研究内容的表现形式,是作者对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布局、谋划和安排。这种结构,既是为了有效表现内容的需要,也是为了有效交流的需要。

1.分论式

即围绕课题的中心论点设立若干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是垂直关系,分别论证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呈并列关系,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构成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格局。例如,语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辐射面广与其学科的人文性、社会性是相适应的。从这一认识出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 “三原色”》(《江西教育》)一文确立了中心论点:创新教育这种智力因素的教育以及爱的教育和审美教育这两种非智力因素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焕发出全新的光辉。该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紧密相连的3个并列的方面进行深入阐述。文章的第一个小标题是“知识能力着重创新教育:绿色生命”。这一部分主要是围绕语文学习的两个阶段展开论述,即如何“发现创新”(比较、激发、角色化),如何“实现创新”(运用、改进、重建)。第二个小标题是“情感品质着重爱的教育:温暖红色”。文章在这一部分诠释了爱的教育内涵(它不仅是狭义的亲情、人情和人际关系,更是一种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充满爱意、友好相处的生活态度),细化了爱的教育的原则。例如如何体现其针对青少年心理特征的阶段性的特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如何体现尊重他人的道德规范,等等。第三个小标题是“识美爱美着重审美教育:蓝色愉悦”。文章在这一部分阐述了如何发挥想象,认识和欣赏美的事物;如何进入角色,体会人物行为的心灵美、获得情感的愉悦和自由。通过以上论述,文章较为深刻地表述了语文学科由于其特有的人文性、社会性特征,它的教育不单纯是知识能力的技术性培养,它必须以开放的姿态融合其他学科的精髓并辐射到人的思想精神领域。语文素质教育也就不是狭隘概念所能包含的,而必须从本质上把握,使学习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成为具有衍生性功能的教育。该文构思精巧,把语文素质教育的三个重要方面对应了“三原色”,即将体现知识能力的创新教育对应绿色(绿色生命),将体现情感品质的爱的教育对应红色(温暖红色),将体现识美爱美的审美教育对应蓝色(蓝色愉悦)。二是深沉含蓄,小标题与主标题既相互呼应,又独立成章。当前有很多论文也非常重视标题制作,但往往或刻意雕琢、因辞害意,或互相交叉、纠缠不清。而这3个小标题并列关系清晰,紧扣红、绿、蓝所各自对应的内涵,干净利落,给人以深沉含蓄的美感。

2.递进式

本论部分分为若干层次,论证时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直到最后得出结论。文章中各层次之间呈现递进关系。如郑尚志的《中学生时尚行为及其引导》(《江西教育》),就体现了这种结构的特点。围绕文章的命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生时时尚行为的心理机制,即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求新求美心理、显耀心理、补偿心理。其次,进一步分析中学生时尚行为的特点,其特点有:流行迅速、有所选择、具有自然性和非强制性、具有冲动性。最后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对中学生时尚行为的引导。一是发挥学校德育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对时尚进行理性选择;二是加强校风建设,形成健康进步的“团体情境”;三是加强师德教育,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四是做好学生中“时髦领袖”的工作;五是了解社会时尚信息,搞好超前教育。这篇论文的结构不仅清晰,而且读来步步深入,有理有据,较好地实现了作者在这篇论文中所设定的写作目标。

3.分论递进结合式

分论式有利于获得对问题的横向拓展,全面认识事物。递进式有利于对问题的纵向深入,有如拨云见日。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问题往往必须从纵横两方面去加以认识和阐述,所以,在论文的结构安排上总是以综合上述两种形式的特点去适应之,分论递进结合式即是如此。如黄晓园的《新课程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江西教育》),文章提出了转变师生关系这一命题,然后阐述、分析传统师生关系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提出了如何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路。结构上采取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纵式递进方式,但在具体展开时,又是横向分论的方式。例如,在分析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时,又分别论述了“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看待学生”“一些教师不能坚守职业要义”等几个方面。

4.时空式

即按时间的纵向推移或空间方位的横向变换为顺序划分结构层次。依照工作进展的步骤或事件发生的空间位置,由前到后,由近及远,或由上到下,由部分到整体逐步展开。采用这种方式,易于组合,脉络线索清晰。但如果表达不当,易失之呆板,或主次不分,或轻重颠倒,容易写成“流水账”或“杂烩式”的文章。调查类、实验类、教育叙事类的文章,大多可以用这种方式安排结构。

生命教育论文写作

谈写作

谈写作

谈数学教研论文的写作

谈《科技论文写作》的感受

科技论文写作你我谈(优秀)

珠海网络教育论文写作

教育论文及公文写作

漫谈教育论文的写作

孙万怀教授谈论文写作

教育论文写作谈
《教育论文写作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育论文写作 教育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