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填空、名解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3: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常州派: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及其弟张琦及周济等人力图挽回浙派词人的末流颓风,提出一整套振兴词作的主张,故有常州派之称。他们强调必须以比兴寄托为主,反对琐屑之句;主张“意内言外”“意在笔先”。代表作【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2、纳兰性德:字容若,受南唐二主影响较大,大多抒发各种闲愁和哀怨:如命运无常,人生如梦,相思之情,离别之恨,花月之感,悼亡之情。

3、阳羡词派:以陈维崧为首,其他代表词人有曹贞吉,蒋士铨,沈雄,因宜兴古称阳羡,故而称之为阳羡词派,他们词作宗苏轼、辛弃疾,风格豪放,气魄极大,凌厉光怪,代表作【点绛唇】«夜宿临江洛驿»

4、黄遵宪:字公度,著有«人境庐诗草»在诗中提出“我手写我口”的进步主张。代表作«今别离»,主要新事物与旧诗意境的结合。

5、赵翼:号瓯北,著«瓯北诗话»,代表作«闲居读书»«园居诗»«后园居诗»«偶得»«杂题»等。

6、袁枚:乾嘉时期的代表诗人,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他认为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灵感,认为“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代表作«春日杂诗»«马嵬驿»,与其诗歌主张相似的有赵翼、蒋士铨、郑板桥、黄景仁等人。

7、沈德潜:继王士禛之后的诗坛的大家,首创格调之说,认为“诗贵性情,亦贵诗法”。也指由此表现出的高雄变化的美感。代表理论作品«唐诗别裁»。

8、王士禛:诗法宗唐,标榜“神韵”说,被称为“清代第一诗人”(谭献«复堂日记»),著«带经堂集»,理论受到严羽的影响较大,提出“神韵”,以“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为诗的最高境界。

9、南施北宋:施闰章,宋琬。

10、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孽。

11、吴伟业:号梅村,代表作«怀古兼吊侯朝宗»,他用典精当,声律和谐,辞藻华丽,叙事婉转。

12、岭南三大家: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

13、钱谦益:«初学集»(完成于明朝) «有学集»(完成于清朝)

14、清初三大散文家:侯方域,魏禧,汪琬。

15、黄宗羲: «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

16、刘鹗:«老残游记»,自称为“哭泣”之作。

1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沃尧

18、曽朴,«孽海花»

19、«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20、梁启超:①提出了以“新编小说”,取代“诲淫诲盗”的旧小说,提出“政治小说”的概念。②在«小说与群治关系»明确提出“小说界革命”。

21、«三侠五义»,石玉昆著,是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的结合。

22、«荡寇传»,俞万春著

23、«儿女英雄传»,文康著,是侠义小说与才子佳人小说的混合物。

24、京剧的形成发展过程:花部的兴起(花雅之争)--徽剧名伶高朗亭率三庆班进京--焦循«花部农谭»--徽剧的二黄腔与汉剧的西皮腔结合--形成京剧。

25、京剧形成以后,就正式让位于以表演为中心,以谭培鑫、王瑶卿、金少山、梅兰芳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为先导的戏剧文化活动,戏剧艺术的核心,已不再是文学创作,而是表演艺术。

26、四大声腔:南昆(昆腔),北弋(高腔),东柳(柳子戏),西梆(梆子腔)。

27、蒋士铨:号藏园,著有«藏园九种曲»,包括传奇«冬青树»«空谷香»«桂林霜»«临川梦»«香祖楼»«雪中人»和杂剧«一片石»«第二碑»«四弦秋»等。

28、杨潮观:著有«吟风阁杂剧»三十二种。

29、«隋唐演义»,作者褚人获,«坚夸瓜集»。

30、«醒世姻缘传»,内容:前世晁源宠妾虐妻,使其妻计氏自缢,又射死仙狐,后世晁源托生为狄希陈,仙狐托生他的妻子薛素姐,计氏托生为他的妾童寄姐,狄希陈受到妻妾的肆意凌虐,以抱怨血恨。

31、«歧路灯»,李海观著,以书香子弟谭邵闻的堕落与回头为中心。

32、«镜花缘»,李汝珍。

33、李渔的小说«无声戏»和«十二楼»在清代白话小说中影响最大。

34、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的反虚构倾向:纪昀不满«聊斋»用传奇法,即通过艺术虚构写志怪的作法,认为“燕昵之词,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此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以而闻见之。因此他有意追摹六朝志怪质朴简淡的文笔,篇幅短小,记事简练,重实录而少铺陈。

35、«林兰香»,上承«金瓶梅»,下启«红楼梦»,的重要作品,主人公:燕梦卿。

36、«红楼梦»“女儿”的悲剧:

«红楼梦»写出了在时代悲剧笼罩下的一大批青年女性的悲剧,这些女性尽管她们的地位不同,思想各别,性格更不一致,但他们都年轻、貌美、有才华,充满着青春之美和生命之光。她们的悲剧和宝黛悲剧一样产生于同一块土地之上。造成悲剧的原因或由于思想性格与世不合,或由于追求她们在当时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或仅由于年轻貌美成为嫉妒或猎取的对象,但总的原因是因为她们生活在“末世”,不单贾府,而且整个封建王朝都进入了末世。正是时代的悲剧,家庭的悲剧,造成了这群女性的悲剧,有作为整个家族大悲剧的一个组成部分,汇聚到家族命运的主旋律之中。«红楼梦»通过这些悲剧的集中描写,目的就在于写出一个包括爱情悲剧、婚姻悲剧、青春悲剧在内的人生悲剧。如:金钗被逼跳井身亡,晴雯喊冤而死,鸳鸯为逃脱贾赦的魔爪悬梁自尽。

37、《桃花扇》怎样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 A、《桃花扇》写的是明朝末年“南京近事”,“实事实人,有凭有据”,甚至是以“传奇为信史”的历史剧。其中的人物事件大部分都有史料依据,当时的重大事件基本都涉及,一些无关重要的细节,都可见于剧作之中,故其历史真实性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B、《桃花扇》又不是一部毫无选择、有闻必录的书。作者在“加二十一出”借老赞礼之口说:“司马迁作史笔,东方朔上场人,只怕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盖两三分。”除了表现当时高压政策下写作不自由外,还说明作者当时不满足于历史地真实,追求一种艺术的真实。如对史可法死地描述。C、尊重历史事实,但为了更高的艺术真实,有敢于突破历史真实,并把作家意识到的历史评价贯穿其中,即孔尚任处理历史题材的态度。因此《桃花扇》既可以当做南明小史来读,又不是“无一人无来历,无一人无出处”的历史纪实。

38、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主张铺陈)

《聊斋志异》中的主要篇章脱胎于我国古代的史传文学,以传记体叙小说事,体现了有史有论的史家笔法。《聊斋志异》成功的吸取了史传文学以人为纲,以事系人的基本格局。A、作为短篇,《聊斋志异》善于利用有限的篇幅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寥寥数笔就能达到摹状传神的效果,如对小翠、小谢形象的不同描写。B、《聊斋志异》的一些篇章,总是让人物夹带着性格出场,再沿着人物性格设计情节。由于聊斋中不少人物乃花妖狐媚所化,他们身上出了人性,即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外,还有其原型的自然属性和成精作怪的特异性。这些形象往往是人性、物性以及超现实的神性或妖性的结合体。C、《聊斋志异》的情节曲折而富于变化“铺排安放,变化不测”乃另一大特色。作者对故事情节的安排总是避免平铺直叙,力求又起伏,有变化,有高潮,有余味。写法也不拘一格,正写、侧写、倒叙、插叙,变化无穷,腾挪跌宕,委婉曲折,百转千回,引人入胜。

39、《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的讽刺成就是多方面的。鲁迅先生说:“讽刺应该是对于生活中某种畸形的事物进行客观的揭露。而作者摄取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不加任何评论就抖露出来,事物的可笑、可鄙、可恶和不合理的本性跃然于纸上。如范进矫装守制,不用银镶牙筷,却大口吃虾元子。其次在人物刻画上,作者除了对少数儒林败类如严贡生之流以外,其余均为科举制的受害者,在尖刻的讽刺和嘲笑之中,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的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是这些人物可笑、可鄙、又可怜。最后作者善于采用含蓄、婉转的讽刺手法,主要通过情节的提炼与典型化,使畸形事物本身的矛盾、荒谬与不合理集中的显示出来。有时还借助与人物的言行得矛盾,或前后对比来进行讽刺。如严贡生说自己从不沾他人的便宜,话音刚落,小厮前来报到,透露早上关了人家一口猪。作者就用这样冷峻的笔触,一层层连脓带血地撕开了人物身上的伤疤,把他们的心灵赤裸裸地抖露出来。

名解

名解

沉积名解

古代文学名解

耳鼻喉名解

精简名解

复习题。。。名解

药剂学 名解

公关 名解

金融专业英语名解

填空、名解
《填空、名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填空名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