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采访与通信写作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7: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通讯的特点: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真实生动详细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富于变化,内容充实。

描写:叙述中,适时描绘人物、环境、心态等特征,让读者看到精彩的画面,感染读者。

抒情:紧扣新闻事实,表达喜、乐、爱、憎等感情。饱含感情的墨汁,能使作品更加动人心魄。

议论:叙述新闻事实时阐明道理,它是紧密结合事实进行画龙点睛的发挥。少而精,尤其避免事实不够,议论来奏。

通讯与消息不同之处:

1、概括与详细完整;

2、注重与不注重情节和细节描写;

3、叙述为主和叙述与描写为主;

4、生动性;

5、时效性。

通讯写作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通讯必须完全真实,包括情节、细节甚至人物心态都要真实。不能违背这一原则,无中生有,加油添醋,更不能歪曲事实,任意拔高主题。

通讯失实的原因:

1、与文艺作品混淆,虚构情节。文艺作品以虚构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真实。通讯不是文艺作品,是新闻体裁,只能真实报道新闻事实。

2、作者不严谨。采访阶段不够深入,或没有吃准事实,或听一面之词,或只看到虚假现象;写作时敷衍塞责,偏离真实轨道,幻想一鸣惊人;发稿时不进行核实。

一、通讯写作的第一步:新闻线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记者或通讯员来说,新闻线索就是“米”,是开启新闻作品的钥匙,有了线索,记者就能做到一道道大餐,不断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没有线索,文笔再好的记者也是无用武之地。

新闻线索就是新闻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新闻线索可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事。它的来源十分广泛,记者的所见所闻,都有可能成为线索。新闻线索是新闻采访和写作的第一步,决定着一条新闻是“有”还是“无”。 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优秀人物、先进事迹层出不穷,需要弘扬、亟待报道的典型时时涌现,能不能捕捉到新闻线索,关键要看我们留不留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没有新闻敏感性。

敏感性在新闻写作中积累。要按照新闻工作的规律去发现线索。在采访实践中不断总结分析,依照石油媒体的特点,从新闻规律出发,不断培养自己寻找新闻线索的能力。要做到脑勤、眼勤、腿勤、手勤和嘴勤。大家关注的、议论较多的、想知未知的、扣人心弦的话题,往往就存在着价值很高的新闻线索。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线索都能成为新闻,新闻线索具有片面性、梗概性和不确定性的几个特点,还要求深入采访,核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待新闻线索,既要积极主动,决不轻易放过,同时更应认真仔细,决不可轻信上当。 要写好通讯,需要具备扎实的新闻业务修养:

具有扎实的新闻业务功底。要有过硬的本领,熟练运用通讯体裁。

具有优良的采访能力。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善于寻找新闻线索,熟练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写出新、深、精、美的好稿。

具有文字表达能力。记者任务完成情况,最终要体现在新闻作品上。好记者的突出标志是写出群众称道的优秀新闻作品。

具有较高的新闻写作理论水平。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实践的总结和提高,优秀的记者要善于总结自己的采访经验,以促进自己更上一层楼。

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成功就是不懈的努力加上一点点机遇,努力是加法,机遇是乘法,两者兼备将得到最大的结果 。

二、通讯写作的第二步:判断新闻价值

怎样寻找新闻线索?它首先制约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政治敏感提高了,新闻敏感就形成了,就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大量价值更高的新闻线索。 关于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是新闻本身存在的客观理由。它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我个人的体会,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一条新闻的关注程度,以及一条新闻对社会的影响。

生活并不是天天有大事件,等待记者去记录。更多时候,我们要面对相对平静,看不出风浪的生活。老题材、旧题材如何出新,是对记者最大的考验。

许多人抵制不了美丽的诱惑,知道放弃和离开,只有智者才能做到。新闻价值的判断和取舍。

紧紧围绕热点、难点、疑点,围绕员工所思所想所虑所盼来聚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做到三贴近,就要到员工中去,到基层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找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

实践看,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就看你有没有心去捕;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没有心去做。没有猎物就去寻找猎物,发现猎物就去追逐。寻找、发现、追逐、收获——这就是新闻工作的意义。

三、通讯写作的第三步:采访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记者也失去了职业上的生命。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为了追求生动,为了尽快见报,不顾新闻事实的做法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当一个人民信得过的记者,报社信得过的记者,读者信得过的记者,是要经过长期艰难而严格的努力,一时的疏忽,写出了失实的报道,一下子就可以砸掉报社的牌子,使报社在读者中失去信誉,使人民不再相信报纸的言谈。“写假新闻的记者”这个称呼,无疑是对记者的最严厉的批评。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不停地跑,时刻与新闻在一起,才能捕捉更多的原创新闻。网络时代,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很多采访可以通过电话、邮件完成,但是,现代通讯手段不能代替记者去采访,“脚下出新闻”、“眼见为实”,这些传统永不会过时。我在地方媒体时,跑遍各县市区,无数乡镇和村组,回归后,输气处和川中各作业区输气场站、井站都去过,很多新闻是在现场发现。

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新闻很美,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

恩格斯: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

( “砸货”,其实是长期矛盾积累的一个发泄口。隐藏在偶然性中的必然性,则是员工“低、老、坏”习惯和管理考验。) 采访的深度决定思考的深度,思考的深度决定价值的高度。想做一个好记者,要有强烈的现场意识,这是前提。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新闻现场,这是记者的天职。离现场越近,越能捕捉被假象裹藏的真实;离现场越近,越能发现被人忽略的新闻;离现场越近,越能向读者传递带露珠的生活。 采访肤浅是新闻工作者的大忌,采访深入是新闻工作者成功的起点。

采访前要做好准备。

王者与强者的区别就在于,强者只拥有强大的力量,而王者则兼具力量与智慧,凡事都准备充分。强大的力量不如万全的准备。

不重视准备,缺乏采访功力,进入阵地后难以圆满完成任务。这种准备,一是理论上、政策上的准备。平时要善于学习,增强理论修养,熟悉政策,了解各层次的动态,了解各侧面的信息。二是知识的准备。一个获格的记者,也是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天文地理到地面建设,尽力多懂一些。对科技知识、经营管理,也要知道一点。记者和通讯员或许不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全能专家,但力求多学习知识,可以成为“杂家”。我们的知识面宽了,在采访时起码能做到理解对方,还能提出问题,否则,会遇到各种困难。 采访主要通过谈话、提问的方式进行。

(多听、少说、负责。关键是负责,对自己负责,对报纸负责,对采访对象负责。)

提问是采访中的一门艺术。《时代》周刊编辑艾迪曾说:懂得提问,必须提问,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天职。

采访者提问水平高,能开启对方心灵的大门,获得真实、生动的新闻材料。相反,对方心灵的大门没有开启,新闻事实不跳出来,就是失败的采访。

七、《王学洲:用生命雕刻生命》 提问时要注意的内容。

提问方法包括正面、迂回、反问、诱导、设问、追问等。

(1)、区别对象,确定提问的方法。采访者要了解被访问者的思想素质、文化程度、知识水平,还要知道对方的职业、年龄、性格,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

关于劳模。目的:从劳模精神中汲取不竭的动力。传承劳模精神,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穿越时代变迁,不同时期的劳模,贡献各有不同,但传承始终的是伟大的劳模精神。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2)、提出的问题,由粗到细,由一般到特殊。抓住有意义的线索,顺藤摸瓜,直到新闻事实完成为止。

(3)、可实现拟定提纲,但不能一成不变,一旦发现新的角度,新的亮点,可以改弦更张,追踪下去,扩大成果。

(4)、既对大的、重要的情况感兴趣,又不放过细小的情况。这在特写、通讯捕捉细节有重要意义。

(5)、注重启发式。善于根据对方的特点,打开思路,引出新鲜活泼的事实,审问式是一问一答,效果不好,场面尴尬,难以探明对方埋在心底的事实。(草鞋队长)

(6)、注意文明礼貌,态度要诚恳、坦率、真挚,对尊者不卑,对常人不傲,尊重采访对象,言谈举止大方。要注意的是,善于把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入采访。人有两只平行的眼睛,应当平等看人;耳朵分左右,不可偏听一面之词;心分左右心房,所以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7)、要有从现象看到本质的本领。辨别对方提供的情况的真假。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访问,获得真实的材料。

(8)、新闻的灵魂是发现。参加会议,跳出会议写新闻。 (9)、边提问边思考,查漏补缺。

(10)、一些采访时间跨度长,要有耐心。

没有足够的知识,会给采访带来许多困难,更不能发现新闻苗头,难以判断新闻事实的价值;不能准确理解被采访人话语的真实意思,导致稿件失实,听到什么就记录什么,缺乏探求事物本质的能力,写出来的稿件就没有深度。被访者发现采访者知识不够,可能会中断谈话。因此,要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生活知识及新闻业务知识。 现场观察。

这是采访过程的重要方式。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用眼睛采访”。 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现场观察,可以在现场了解真切的事实,验证第二手材料的真实性,避免报道失实。能加深对事物的印象,有助于寻找新闻角度,发现新的线索,进一步挖掘新的深度材料。可以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产生写作冲动,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 笔记

心记和笔记。心记,在现场用头脑记,事后可补记到采访本上。心记的好处是不影响与对方的谈话,打乱对方的思路,保持采访的完整性,也有助于观察对方和环境。缺点是易遗忘细节,尤其是时间和数字不准确。因此,需要尽快补记上。

录音。对采访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可以用录音方法。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用录音,整理录音费时费力,再者,一些被采访者一见录音机,可能会很紧张,影响其情绪。严重的,有碍于采访交谈了。 善于构建关联。黑格尔:偶然性一般来讲,指一物存在之根据不在其自身而在他物。就偶然写偶然没多大价值,挖掘背后的内涵。最基本的关联,把事实放进背景。《贵州告别最后一条马班邮路》,起初只写到开汽车邮路,就事论事,显得平凡。放进全省看,是最后一条马班消失。获中国新闻奖。《为了新干线的贯通》,如果单纯写员工的艰辛,意义不大,放进北外环的背景,价值(300亿大气田)凸显。 四:通讯写作第四步:写作 弄清楚几个问题。

1、新闻材料 生活是新闻材料的源泉。新闻材料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新闻的主题,通过新闻材料表现。

2、新闻素材:采访到的未经挑选的原始材料。它必须是真实的。

3、新闻题材:按主题需要,从素材里选择的某方面的真实材料。 选材应注意的问题:

1、选材要严。材料和主题紧密联系。要善于从庞杂的材料里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

2、选材要真。鉴别材料真伪,保证新闻的真实。

3、选材要新。紧贴时代,选取大众关注的材料。

4、注意可读性。新闻是给人看的,增强报道的吸引力。 新闻主题

作品中全部事实所体现的思想和观点。也是作者对事实的判断和倾向。新闻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新闻材料是新闻主题的血肉。 主题要求

1、正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作者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集中。吃透材料,一篇稿件只表现一个主题。主题不集中,必然是杂乱堆积材料。

3、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意义。

4、新颖。选择新的着眼点,进行新的解剖,写出独到的作品。 新闻主题提炼

1、作者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水平,能深透解剖社会。

2、有新闻敏感,有一定的写作水平,能自如驱谴材料。

3、深入采访,获取丰富的事实材料。 新闻角度

作者在采写中找准切入点、突破口,

或者选取什么新鲜事实,寻找什么巧妙写作方法。

1、从捕捉事物的特点中选择角度。

2、从新鲜事物中找角度。

3、靠近读者找角度。

4、选择小角度表现主题。

以宏大入题、空泛抒情、口号收尾的歌曲,实际是创作者的一种懒惰。脱离实际,传播受阻 。 从小角度诠释大主题,作品平实而非高高在上,让每个心灵都能触及、能领会、能传递、能释放。亲切朴实,贴近地气、人气和时代气息,才能让人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留得下。 新闻的可读性

读起来容易或有兴趣。

1、寻找新闻事实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2、运用多种技巧生动反映新闻事实。

标题的艺术、构思的新颖、结构的巧妙、节奏的变化、画面的跳动、语言的选择等。

新闻的语言

1、准确。用词造句,修辞手段,准确表达客观事实。

2、精练。用最经济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

3、生动。语言累赘、干瘪、八股味没人看。

4、通俗易懂

善于总结。这是分析、比较、优选、提高的过程。要提高报道质量和上稿率,就要像竹子一样,扎根泥土,每生长一段就有一个小结。多以一个读者的身份,看自己发了的稿件为什么发了,没发的稿件为什么没发。别人的稿子比自己的有什么优点。

多修改,提高文字表达素养。不管干什么活,精雕细琢是少不得的。写好通讯,修改是重要的一关。谁都保不准一次成型。要不就是口气大了,要不就是文字表达欠妥,空话废话多,甚至标点不正确、还有错别字或重要数据出错。这是报道的大忌。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厌其烦地修改。这是任何从事文字工作的人,都不能偷懒的一件重要事情。

好的通讯反映时代精神。好就好在其永恒不在于巍峨地凝固于历史深处,而是如流淌的清泉,在每个时代都浇灌出生命的花朵。

写新闻和练武术有相通之处,修行在个人,即要勤练,也要有悟性,更要有创新。套路就是这些套路,没有创新意识,不论是拳术还是剑术,都将慢慢老化,别说传承,恐怕连自己能走多远都不知道。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学采访与写作

小记者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

采访与通信写作
《采访与通信写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