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吉林省初中英语教学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0-03-02 00:28: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吉林省初中英语教学指导意见

(讨论稿)

一、课程目标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初中阶段英语课程应达到五级目标。具体如下:有较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

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根据英语教学实际,“三维”课程目标扩展为五个方面,即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组成部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二、教学指导思想

英语学科教学应树立新的教育观,遵循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的原则,构建新的课程观、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实践性、开放性、整体性和时代性。

三、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整个学期(学年)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目标决定计划,初中新生入学前,学科备课组或学科教研组要根据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制定出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计划,并在每学期开

- 1

5.要预测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出现的不同反应;6.要在准备好所有教学材料后方能走入教室。

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要有具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在英语教学行动中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因教学形式的不同而不同。英语教学可分为语音、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对语音、词汇教学的教学方法建议如下:1.演示法;2.游戏法;3.联想法;4.首字母缩略法;5.谐音法;6.绘图法;7.综合法;8.趣味法。 对语法教学方法的建议如下:1.感知法;2.游戏法;3.图解法;4.故事法;5.翻译法;6.量化法;7.情景法;8.归纳法;9.演绎法;10.任务法。 听力教学的教学方法建议如下:1.视听配音;2.听录音讲笑话;3.听录音配动作表演;4.听录音做表情;5.听录音学课文;6.设悬念和疑问听录音;7.听后模拟活动;8.任务型听力训练;9.分层听力训练;10.听写法。 口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建议如下:1.协作探究式口语教学法;2.游戏口语法;3.师生易位口语教学法;4.提问笔录口语法;5.任务型口语法;6.信息互补口语训练法;7.听后辩论法;8.问题导向口头作文法;9.讨论式口语法;10.角色扮演法等。

阅读教学可采取任务型整体教学法或功能结构型整体教学法。 新课程提倡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并且不断对自己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思考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新策略来完成不同的任务?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结合学生以往的经验和兴趣,使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怎样才能结合旧知识教授新知识,为学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怎样才能创造机会使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怎样才能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怎样才能反思学生对具体教学活动及整体教学的意见?怎样才能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适合每一个学生?

(二) 教学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教学

- 3

担能力,考虑学生的时间,注意作业的实效性,认真研究,使学生能够以最少的作业达到做好的学习效果。

7.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律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英语课时每周不能少于四课时。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英语课程”是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因此,在英语课程中,教师要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平台,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自主灵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课程资源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优先性原则。教师在备课、查找教学资料时,会感觉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因而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与学生所学内容及程度相符并对学生发展有益的素材运用到教学中。

2.适应性原则。英语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特定学生的特殊情况。课程资源的配置仅仅考虑学生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远远不够,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

3.开放性原则。现代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应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4.经济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和学习的经济性。

5.针对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为了达成有效的英语教学目标,所以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与目标相关的各类资源,保证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个性原则。尽管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和教师,可开发的课程资源应有差异性。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突出个性。

- 5

(3)书写作业的样本,通常由学生自己决定收入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 (4)教师与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评语。

(5)平时测验,由教师评分或在教师指导下同学评分或自己评分。 (6)自己或同学对其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评价意见。

使用学习档案信息进行形成性评价时,要注意各种样本能够达到一定数量,以便能够使结论有说服力。通常应当在学期开始时就确定所要收集的各种样本的数量,使数据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学习进步的过程。

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档案给予指导。学习档案应能跟随学生英语课程学习的全程。

2.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是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课堂活动的内容与教学任务紧密相关,所以学生参与的程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对学生课堂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就是使学生意识到他们自己学习的状态,并学会不断地改进自己参与活动的能力和水平。这项活动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期或学年学习成果的检验,同时也是对特定时间内教学成效的检验。英语课程终结性评价通常采用期末考试、学年考试的形式,属于学业考试。考试内容反映特定教学时段所覆盖的内容。考试形式应有利于检测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

终结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诊断性测试:应用于课程进展一段时间之后,如两三个星期。考试目的是检测学生在前一段时间接受和掌握知识的情况。考试内容只限于近期教学内容,因而考试时间不长,大约20~30分钟。考试题目由任课教师设计,形式可以多样,既可以是正式的考试题型,也可以是填空、完成句子、单词拼写等等,还可以是更加灵活的综合型活动等形式。学生得分的平均值应能达到80%左右,或者更高一些。如果出现平均分数很低的情况应考虑是教学失误,教师应认真查找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2.成绩考试:应用于课程的中间或是完成时,通常为学校的期中或期末考试。考试目的是检测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情况。考试内容覆盖课程前半程或是全程的教学内容,因而考试时间比较长,大约100~200分

- 78 -

牛津七年级英语教学指导意见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指导意见

届九年级英语教学指导意见

甘肃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指导意见

吉林省舒兰市教学常规指导意见(试行)

关于开展“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

吉林省特岗教师面试工作指导意见

初中英语教学

吉林省初中英语教学指导意见
《吉林省初中英语教学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