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6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5:58: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学习课文中的场面描写,领悟场面描写的方法。

3、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

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悟,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激动,自豪的感情。

三、难点

学写场面描写,领悟场面描写的方法。

四、课型:新授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让我们一起乘时间隧道回到那一天,感受开国大典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 2.板书课题:开国大典

(二)复习字词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按典礼前,典礼中,典礼后的顺序记叙的) 2讨论课文典礼中讲了几部分内容? (典礼盛况、阅兵盛况、群众游行)

(四)想象场景,体会感情

(1)阅兵盛况

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阅兵中,群众们的反应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画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出示重点句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个场景描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呢?

从喊哑,拍麻等词可以体现出人民看到威武雄壮的军队和强大的武装的激动,充分表现出人民获得自由和解放的欢欣鼓舞之情。 (2)群众游行

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五) 大典结束

“两股红流”分别向东城、西城的街 道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A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提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流行队伍。

B“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六)总结全文,积累拓展

1 总结:难忘的1949年10月1日,人民难忘那历历在目激动人心的场面更难忘哪些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英雄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努力进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国家更加富强,昌盛。

(七)主题阅读

(八)作业布置

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广场上教学反思:

……

26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案

26《开国大典》教案

26、开国大典教案

26 开国大典

26 开国大典

26开国大典

26开国大典

26开国大典

26、开国大典(推荐)

26《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26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案
《26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