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月光曲》打磨记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2: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主线·策略·细节

——我的《月光曲》打磨记

整整一个多月,我像着魔了一般,在体会,在揣摩,在思考:在清幽的月光下,在望了望身旁兄妹俩的一刹那,贝多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10月22日上午九点十分,我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太原赛区第一会场的讲台上,结束了《月光曲》一课的教学。在课临近结束时,在《月光曲》尾声激扬的曲调走向最强音时,我似乎找到了我苦苦寻觅的答案,我沉浸在令人感到非常幸福又让人觉得疲倦至极的高峰体验中:

一位学生说:贝多芬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多么痴迷音乐的姑娘,多么深的手足情,让我满足这个姑娘的愿望吧,让我谢谢这个知音吧,让我为他们献上一曲吧。

另一位学生说:贝多芬心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可是能听懂我的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能让她的眼睛重见光明,但是,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照亮,这是一首为知音弹的曲子,这时我最幸福。

还有一位学生说:贝多芬心想——兄妹俩如此热爱音乐,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去创造音乐,圆他们的梦想,真正的音乐为知音创作的,真正的音乐会是为知音开的音乐会。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将心比心了,他们入情入境了,他们正用心经历着一次音乐家的温暖的百感交集的精神之旅。课后,听课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对我的课作为评价,以下是摘录于网上教学论坛的一段评论。说句实话,作为上课老师,一段时间内我一直接受、享受着别人适度的称赞。似乎只有接受了,才对得起自己一个多月来不懈的努力;似乎只有接受了,才对得校长和全校老师的殷殷嘱托;似乎只有接受了,才无愧于众多专家凝结而成的群体智慧。

浙江的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月光曲》,整个课堂流畅完美,充满睿智,有内涵。老师提问简洁,指向性强,一个“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问题引领着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反复地走了好几次来回,走进去,走出来,读进去,想开来。教学的主线非常清晰,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认识在不断地加深,情感在不断地增进。整堂课由听写词语开始,并选用所听写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再到进入问题,自由感悟,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老师能带着学生和听课老师一起心动,一起思考感悟,一起心潮澎湃,这是一种内功,也是一种境界。

几天之后,我终于从“聚焦结果”的成功喜悦中冷静下来。课后思课,想的更多的是磨课的过程,磨课的过程“不堪回首”,但启示却非常多„„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果把教学设计比作“曲”,把具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比作“调”的话,那么曲调未成之前,老师不妨先育情、孕情。情出何处?情出文本。方智范教授说:“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知音”一词源自我国古代传说《伯牙绝弦》,说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是因为钟子期喜欢听俞伯牙弹琴并且能从俞伯牙的琴声中看到高山听见流水。同样,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就要先接受文本,用心去体会文本。用心去体会文本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将自己设想成不同的角色走进文本:我是“作者”,以作者的视角领会文本的原初意义;我是“编者”,以编者的姿态琢磨文本的教材意义;我是“学者”,假想入境体会孩子的读解心态;我是“教者”,全面专业而富有个性化地把握整体。不过除此以外,我也自有我一“套”走进文本的方式,我用这一套方式曾经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一夜的工作》《麋鹿》《母爱》等课文并且最终孕育转化出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我的这一套方式是把师生两种角色合二为一,通过“了解、神入、领悟、内省、审美”走进文本。

了解:我所说的“了解”是指体会文本的字面含义、表层意思。《月光曲》这个传说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怎样用自己的话加以转述?“教”、“学”这个传说,我和孩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课文的“了解”。

神入:我所说的“神入”是指通过语言深度进入他人情感和世界观内部。茅屋内,盲姑娘说:“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轻轻的感叹中,有与贝多芬音乐会失之交臂的惋惜,有对贝多芬音乐会的无限向往。贝多芬一曲弹完,盲姑娘又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仅仅是听了一首曲子,盲姑娘为什么如此激动?她难以置信啊!一个伟大的音乐家竟然来到了她贫寒的家亲自为她演奏;她欣喜若狂啊!她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竟然实现了;她恍若梦中啊!她欣赏到了至纯至真至美的音乐。“教”、“学”这篇课文,有许多细节值得我和孩子去“神入”。

领悟: 我所说的“领悟”是指说明、解说、从而阐明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某种意义,弦外之音。明明是内心强烈的渴望,明明是梦寐以求的愿望,盲姑娘却对哥哥说是“随便说说”的。“随便说说”里有什么?有理解,有体谅,有后悔,有不安,有不易让人察觉的辛酸,有动人的手足深情„„在课文中,有许多这样的“言外之意”等待我和学生去“领悟”。

内省: 我所说的“内省”是指在语言文字中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和永恒意义。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贝多芬在音乐中究竟在表达什么?生活坎坷的贝多芬在年音乐中倾诉着什么?意志坚强的贝多芬通过音乐要告诉别人什么?兄妹俩从这一首曲子中听出了什么?我们每一个读者又从中读到了什么?“内省”能升华读者对文本的认识与情感。

审美:我所说的“审美”是指感悟问文本的独特魅力与表现风格,美的意蕴、意象。《月光曲》是我国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翻译的。高中时代起,我就特别迷恋丰子恺先生的文字,一本《缘缘堂随笔》不知翻了多少遍,他的文字简洁清新,寥寥数语中蕴涵深情,如同他的漫画。其次,民间传说本身转化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好恶,《月光曲》这个传说在代代相传中融入了太多美好的因素,人、景、曲,都美得令人陶醉。总之《月光曲》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我希望孩子们也能感受到这一点。

二、“弦弦掩抑声声思”。

往往是这样一种情况,当我通过“了解、神入、领悟、内省、审美”用心走进文本之后,文本的教学意蕴会一下子丰厚起来,我想,这种“丰厚”是一堂“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语文课产生的必要前提。非常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教学读解,我写了满满一个笔记本。然而这时,问题也来了,这些文本的读解依附在怎样的一条教学主线上?如果找不到这条提纲契领的切入点小生发性大的教学主线,整堂课的教学将思路不明,将显得零散甚至凌乱,教学内容将会显得庞杂,学生的精力和智慧就会耗费在教师不停的问题转换和环节切换中。这条教学主线在哪里呢?

一试(思)定“主线”。

说出来难为情,我的第一稿教学设计直到9月7日第一次试教前一天才“出炉”,之前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在苦苦寻找“教学主线”。“众里寻它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似乎是9月3日,我依旧漫无目的地第N次翻阅着傅雷先生翻译的《贝多芬传》,说是漫无目的,其实却是保持着高度警觉捕捉每一个能促发我灵感的细节。突然,我发现了贝多芬说的一句原话: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这句看似普通的话使我欣喜若狂,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创作《月光曲》?因为他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啊。传说中的人、景、事触动、感动了贝多芬,让他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啊。虽然《月光曲》这篇课文记录的只是贝多芬的所见所闻,贝多芬的所思所想不见一字。但是我心里进一步确定,恰恰是这不见一字的空白是《月光曲》形成的核心原因所在。贝多芬心里在想什么?这一条教学主线可以使教路和文路和谐统一起来。

连夜,我写好了教学简案,我把《月光曲》这一传说的发展暗线转化成教学的主线、明线,整一堂课师生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贝多芬心里在想什么?主线分明,才能大气开放;一点突破,才能层层递进。

《月光曲》第一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引出问题:贝多芬心里在想什么? 1.师生共读第一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在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家”、“谱写”这两个重点词的同时,自然介绍贝多芬其人。课外资源: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贝多芬

3.教师引出问题:贝多芬心里在想些什么?

二、分层解决问题:贝多芬心里在想什么?

第一层:贝多芬在与穷兄妹俩的接触中,想了什么?

这部分的教学让主要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己思考,自己在一个较充裕的时间内还原贝多芬究心里究竟在想什么?然后师生民主交流,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多说,并且尊重学生的初步感知,诸如贝多芬同情穷兄妹俩,感动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为寻找到知音而高兴等。

第二层:贝多芬在清幽的月光下,回忆起兄妹俩,想了什么?

自然地把学生的视线集中到课文的第8自然段。教师告诉学生“月光”在音乐世界特定的象征意义——美好希望,引领孩子回读全文,想象贝多芬在清幽的月光下“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的那一刻,心里在想什么?

第三层:贝多芬在清幽的月光下,回忆起兄妹俩,又联系自己,想了什么? 这部分教学通过介绍真实的贝多芬(贝多芬一生坎坷,26岁起,听力迅速下降。其实创作《月光曲》的1801年,正是贝多芬为此感到非常痛苦的时期。)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人生背景,从而让学生感悟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欣赏《月光曲》片段,再次引出问题:贝多芬心里还在想什么? 二试(思)定“策略”。

磨课的过程,既痛苦又幸福。痛苦不言自明。那幸福从何谈起呢?因为有许多我所景仰的教学专家为我的课问诊把脉。这里请原谅我不一一罗列他们的名字,因为一个名字就是一座高山,一个名字就是一个深海,每一个名字都能让人联想深厚的人文底蕴、独特的教学见解、鲜明的教学风格、高超的教学艺术„„罗列反而是一种不敬了。

试教之后,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课忌“深入深出”,而这堂课上,我就企图把自己一个多月里查阅大量资料吸纳众多智慧后的感悟,在40分钟里全部倾倒给学生。在课堂里,我牵引痕迹过重,课外资源引用过多,学生学得苦学得累。这个问题听课的老师明确给我指出了,我也切身感受到了,因此虽然是个“大”问题修改起来却没有什么阻力。倒是另外两个涉及到具体教学策略的问题,着实需要我拿出“大智慧大魄力”。

1.人文有余,实践不足。自我也感觉第一版的教学设计悟得多,说得多,读得少,写得少,“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因此我确定了改进的方向,努力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和的语言训练过程中走进贝多芬的内心,换言之,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受到人文关照;在获得语言智慧、运用语言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转用崔峦老师的一句顺口溜来说就是:“读思议练重实践,人文熏陶含其中”。于是,在第二次试教时,我用了将近8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复合型听写,集中在语境中强调、明确、巩固生字新词的音、形、义,同时以词串文概括课文大意;我大部分时间和学生一起入情入境地感情诵读,深入体会词句的言外之意、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课末,我又腾出一块时间在学生感情蓄势待发时依托文本想象写话。教学简案如下:

《月光曲》第二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听写词语,自由说话,引出问题。 1.学生听写词语:蜡烛、茅屋等。

2.学生自由说话:选用刚才听写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一段话,教师随机点评。

3.教师引出问题: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不朽名曲《月光曲》?

二、进入问题,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一: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

说说罢了。”

1.你从兄妹俩的对话中听出了什么? 2.为什么妹妹要对哥哥说是“随便说说”的?

语段二: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1.学生质疑。 2.梳理问题。

3.解决问题。(感情朗读)

三、入情入景,想象写话,欣赏音乐。

1.师生共读“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段落,感悟交流。 语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了琴键。 2. 重新回到问题:贝多芬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

3.进一步了解贝多芬,联系上文,想像写话,体会贝多芬内心情感。 课外资源: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贝多芬 4.欣赏《月光曲》片段。

2.悟则有余,疑却不足。第一次试教后,有老师提出这堂课“悟则有余,疑却不足”。

这让我想起了间接从王崧舟老师《“磨”你千遍也不厌倦》一文中读到的清人唐彪的一句话:“凡理不疑必不过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乃疑之难也。”我心里暗暗下决心,在改进的设计中灵活安排感悟与质疑,让感悟与质疑并行于我的课堂中并使之成为一个亮点。第二次试教时,我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兄妹俩的对话这一语段我让学生自读自悟,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训练朗读为重点。贝多芬与盲姑娘对话这一语段我让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抓住疑点进行研讨,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为什么最终确定让学生围绕“贝多芬与盲姑娘的对话”这一语段局部质疑,是因为学生在这里会“真的提问题,提真的问题”,学生面对问题也有个性化的见解。如下:

师:读了这一段话后,你心里有疑问吗?

问题一:盲姑娘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知道她是贝多芬? 生:因为盲姑娘喜欢贝多芬的音乐,熟悉贝多芬的音乐。 生:因为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懂音乐。 生:因为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 生:……

问题二:为什么贝多芬不回答盲姑娘的问题? 生:因为贝多芬很谦虚……

生:不回答说明贝多芬已经默认了……

生:因为贝多芬已经进入了创作的情境,已经在构思乐曲……

生:因为贝多芬觉得对于一个热爱音乐懂音乐的人来说,音乐本身是最好的回答。 生:……

问题三:为什么贝多芬要尊称盲姑娘为“您”? 生:这是出于礼貌。

生:这是出于对盲姑娘的尊重。

问题四:为什么贝多芬要为盲姑娘再弹一曲?

(可结合问题一)

三试(思)磨“细节”。

一叶能知秋。同样,课堂教学细节,最能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理念,最能凸现一堂课的品位。第三次试教的时候,我把注意力更多地投放在细节上。其中两个细节的修改,我现在回想起来,其作用不可估量。

1.“贝多芬”听出了什么?

在前面的试教中,我的一级子问题是贝多芬心里在想什么?但是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我又提了许多二级子问题: “你觉得盲姑娘是‘随便说说’的吗?”“你觉得盲姑娘为什么要这么说?”“你觉得哥哥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从中读出了什么?”等等。我一直强调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而排斥让学生假设入境以贝多芬的身份来体验。但是通过试教我发现琐碎的二级子问题使学生的情感体验疏远了教学主线,没法聚焦到贝多芬的内心,更重要的是学生人浮于外,情感都是浮于表面的,缺少心灵的交融和碰撞。权衡之后,我决定用一级问题“贝多芬心里在想什么?”(贝多芬听出了什么?)贯穿课的始终,结果效果特别好。下面是网友群山对这个细节的一段评论: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蒋老师没有说:“读一读想一想盲姑娘心里在想什么?”,那样的话就使学生站在了第三者的角度,会使语言的体会、感悟直白而平静,课堂上就缺少了情感的流淌,缺少了心灵的交融和碰撞。课堂上蒋老师让学生体会“贝多芬此时会听出什么”,一下子把学生拉到了那个小茅屋的窗前,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是在把自己当成贝多芬来听盲姑娘的话,学生仿佛看到了清幽的月光,仿佛听到了盲姑娘轻柔而又充满向往的话语,听到了盲姑娘那断断续续的琴声。此情此景,怎能不让贝多芬(此时实际就是学生)感动?情动而辞发,学生在讲述贝多芬的感受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动啊!是的,我也发现,同情、喜悦、激动„„走进贝多芬内心的过程其实也是走进自己心灵的过程。

2.贝多芬听出了“什么”?

有老师在网上通过信箱问我:“你在课堂上说的话有多少是预设的?有多少是生成的?”他或许觉得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因为如果我回答大部分是预设的,无疑否定了自己的教学机智。然而事实就是:我在课堂说的很多话是预设的,我一直告诫自己“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彩的生成源于周严的预设,预设越精细生成越精彩。第三次试教后,我明确规定自己在课堂上要说三句话:(1)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是依然热爱着生活。这个姑娘虽然家境贫苦,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音乐的向往与追求。(2)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十分懂事。(3)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懂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从内容层面看,这三句话是教学目标的外显,是关键处的巩固学生认识的必要总结;从形式角度看,这三句话的适时出现,无意中也调节着课的教学节奏。这三句话,这个教学细节的作用还在于,它始终提醒我致力于推动学生的情感,如果学生“内心的情感不涌动”,我就不能贸然讲出这三句话;它也始终提醒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艺术地进行教学调控,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学生的感悟理解始终处于一种“过度诠释”“非常态诠释“的状态,我也不能生硬地讲出这三句话。

有时候,确实是细节决定成败。

三、“曲终人散意犹在”。

“曲终人散意犹在”,这里的“意”是指反思的意愿,改进的意愿。课结束后,有的老师委婉地问我“月光哪里去了?”或者用一种温和的语气和我商榷:在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内心情感的同时,能否引导学生亲近感悟那月光。因为月光也应该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因素之一,在那清幽的月光下,心与心相通,情与景交融,才给了贝多芬创作的灵感。

大家的意见我深以为然。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沉浸在“《月光曲》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里不可自拔。六七十年代的“同情说”,八九十年代的“知音说”我都一直怀疑,至少我觉得理解得过于单薄,只是一直没有“建设性”的想法。最后思考的点聚焦在“月光”上,《月光曲》的产生与月光究竟有什么关系?清幽的让人感觉沉静、安闲的月光所发挥的作用,难道仅仅是让音乐家贝多芬的情感流淌得更加自然吗?

我反复读着那一段情景交融的段落,贝多芬在清幽的月光下“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月光”与“穷兄妹俩”并没有关联,这没有关联的景与事在这一“望”中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查阅了相关的音乐书籍,发现:月光在音乐世界里,有特定的象征意义,那就是“美好、希望。”就好象月亮在我国有成熟的意象积淀——故乡、团圆。至此我终于明白了当月光照进窗子,覆盖了所有贫寒之后,贝多芬为什么灵感突发,产生了创作的冲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这首曲子中,波涛时而平静时而汹涌,但月亮却一直同在,普照其皎洁的光芒;我也终于明白盲姑娘听这首曲子的过程中,为什么自始至终一脸恬静。一切都是因为《月光曲》的主基调是美好和希望,那是觉得生活美好,那是对生活抱有希望。

是的,如果有机会两课时连上,我会努力捕捉住那一片清幽的月光。

打磨工艺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打磨记
《《月光曲》打磨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