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学概论

发布时间:2020-03-02 02:13: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1)社会变革的需要(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赫伯特。斯宾塞。

3.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4.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马克思、埃米尔。涂尔干、马克斯。韦伯。

5.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著作,更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社会结构的社会学鸿篇巨著。 6.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学理论的源泉。

7.涂尔干又译迪尔凯姆或杜尔克姆,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 8.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4种类型:(1)目的合理的行动(2)价值合理的行动(3)情感或情绪的行动(4)传统的行动,受传统思维方式引导的行动。

9.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它并没有最先在欧洲形成独立的学科。 10.最早把欧洲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学教授萨姆纳,他于187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开设社会学课程,给学生讲授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他也著有《民族风尚》一书,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社会学著作。

11.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布朗大学教授沃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表了《动态社会学》、《社会学大纲》、《纯粹社会学》和《实用社会学》等著作,发展了欧洲实证主义社会学,为社会学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12.1892年,斯莫尔应聘进芝加哥大学后,连创了世界社会学的三个第一,即于1893年创办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1894年与文森特合著世界第一本社会学教材《社会研究导论》,1895年创办世界第一份社会学刊物《美国社会学杂志》。 13.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3)创建符号互动论。

14.欧洲在战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其次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再次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也趋向多元化,最后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15.苏俄社会学主要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6.苏联早期社会学的主要人物有:普列汉诺夫和希哈林。

17.5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学得 以恢复,1958年苏联科学院建立社会学学会,1968年成立具体社会学研究所(1972年改为社会学研究所),1974年创办《社会学研究》杂志。

18.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国维新向西方学习的背景下,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 19.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传入时期(1891-1911),成长时期(1912-1927),建设时期(1928-1952),恢复重建(1979-)等四个时期。

20.1891年,康有为在教学大纲分类学科提出“群学”之名,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提出“社会学”名称,介绍、释读工作则始于严复。1895年,严复在《原强》一文中首先介绍了斯宾塞及社会学。最早释出版的西方社会学著作,一本是章太炎翻译日本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1902),一本是严复翻译的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社会学研究》1903)。

21.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开社会学课程的是京师法政学堂(1906年)和上海圣约翰大学(1908年)。 22.成长时期社会学在中国初步实现制度化。主要表现在:(1)社会学课程逐步扩充(2)建立社会学系(3)建立社会学组织(4)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中国社会问题(5)一批社会学译著出版发行。

23.中国社会学界最早的社会调查是1914-1915年间,北京社会实进会对305名洋车夫生活情况的调查。这些调查均是在外籍教授指导下进行的。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是陈达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24.1922年,余天休发起在北京建立中国社会学会,并亲主编《社会学杂志》。

25.本土化就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26.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起始于20世纪20、30年代。

27.1928年10月上海和南京等地的社会学教授在上海成立东南社会学会,次年在7月出版《社会学刊》。1930年中国南北学者联合,改组“东南社会学会”,建立了中国社会学社,其宗旨是联络全国社会学者共同研究。

第二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的观点。

2、孔德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科学,涂尔干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的科学,韦伯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索罗金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3、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是: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应用性。

4、社会学综合性包含两层意义:其一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相比,它不是专门研究某一种社会现象,而是研究所有社会现象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其二社会学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它是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中去寻找规律性。

5、社会学应用性:第一社会学的知识非常贴近社会生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行着、体验着的,学了社会学会帮助人们更自觉地运用社会学理解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第二社会学关注的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这也是社会全体成员所关注的。第三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不仅政府可以用,团体可以用,一般人也可以用。应用社会学知识的主体是最广泛的,所以应用性或实用性是社会学的一个特征。

6、社会学的功能包括:研究功能、教育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社会批评功能。

7、研究功能包括: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规范性功能。

8、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明和详细描述社会事物与现象发生、变化的具体情况。

9、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社会学的解释形式除了因果性解释外,还有功能解释、意向解释、总体解释。

10、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预测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姿态是怎么样的。

11、社会学在教育方面的功能主要是下面两个方面:(1)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2)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12、社会管理功能包括: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反馈信息。

13、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秩序性安排,它包括组织结构模式和行为模式。

14、研究是指以科学的态度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所谓社会研究则是寻求有关社会中各种问题的答案的一种科学研究类型。

15、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1)筹划阶段(2)实施阶段(3)总结阶段。

16、筹划阶段有五项工作:(1)选题(2)建立研究假设(3)制定调查工具(4)组织人力(5)筹集研究经费。

17、实施阶段是将研究方案付诸实行,依据研究方案的要求去收集资料。

18、总结阶段的任务是分析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分析资料可分为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两种方法,前者偏重定量分析,后者偏重定性分析。

19、撰写研究报告是将研究成果写成文章或专著。调查报告或者送给有关单位应用于实际,或者公开发表与他人交流。 20、问卷调查是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21、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实践中首先提出。

22、社会实验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3、社会实验方法类型有:实地实验、标准实验、准实验和双盲实验。

24、实验的作用:一是通过实验判断社会现象间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为某一理论提出新的假设;二是通过实验发现以往未知或尚未解释的新事实,建立新理论。

25、社会学的实验与自然科学的实验有所不同,第一实验的对象是小群体和人类活动,而不是物,实验者或被实验者会相互影响;第二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现象或人的态度、行为特征,而不是自然现象; 第三实验的条件与措施难以控制,一是实验对象难以控制,二是实验情景难以控制。

26、非介入性研究方法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学、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27、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有四种:问卷调查、实地研究、社会实验方法、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28、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29、定量分析方法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30、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在实际研究中,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经常配合使用的,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在进行定性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量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两者的不同点有(1)着重点不同,定性分析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分析着重事物量的方面。(2)依据不同,定量分析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分析依据的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资料。(3)手段不同,定量分析主要适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分析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法等方法。(4)学科基础不同,定量分析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为基础,而定性分析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5)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定量分析是为了更准确地定性。(6)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分析主要以数据、模型、图形等来表达,定性分析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31、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可以简要表达如下: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

32、冲突论是与结构功能论相反的社会学理论,因为功能论强调社会是在整体协调中发展的冲突论强调冲突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33、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

34、功能冲突论提出者刘易斯科塞,辩证冲突论提出者德国社会学家R。达化多夫。

35、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36、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布鲁默和欧文。戈夫曼。其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人们运用符号互动的结果。

37、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加芬克尔为代表的常人方法学、吉登斯的结构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布迪厄的结构主义的建构主义。

第三章

社会

1、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在汉语中,“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古籍中。

3、社会的基本特征:(1)社会以人为主体(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4、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超越了自然状态,是特殊的自然,其主要表现是(1)社会是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物组成的特殊关系和结构;(2)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受规范与制度控制,(3)人的生活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人能认识和改造自然,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社会中唯名论者认为,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社会只是一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的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这个思想渊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的唯名论,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6、社会唯实论者也称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者相反,它把社会视为超越个人的客观存在。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

7、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8、马克思关于社会交互作用的基本观点有两个方面:(1)人是社会的主体(2)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9、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1)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并没有结束关于社会的真理性认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拓科学认识社会的道路。(2)发展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生命之所在。(3)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具体社会生活相结合,创造性地促进社会关系良性运行,从而推进了自身的丰富和发展。(4)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观的不断斗争中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总之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一种发展创造的、开放的、生气勃勃的思想体系,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僵化的思想体系。

10、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内容:(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2)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3)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4)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5)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

11、本书认为,社会是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互动构成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就是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

12、人与社会关系表现为相互联系的具有层次性的四个体系:角色人格体系、价值规范体系、权力制度体系、行为交换体系。

13、角色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14、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是角色人格体系的核心要素。

15、人格包括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三种要素。在人格三要素中,价值标准决定角色行为的取向和目的,能力为角色行为的目的服务,气质是角色行为的心理动力,影响角色行为式样的心理要素,所以角色与人格是有机联系的体系,这个体系是个人与社会的初始关系体系。

16、权力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他人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

17、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8、人的社会关系可依不同的标准或根据不同的目的将其划分为一些相互关联的研究视角:(1)初级社会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2)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3)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19、初级社会关系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从历史上看是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关系,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自身生命生产中产生的关系,这就是家庭中的关系。第二是简单和初步的关系。第三是人们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是人们之间交往最密切、相互最了解和最有影响的关系。次级社会关系与初级社会关系的特点正好相反 ,它是人们在初级社会关系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关系的总称,如政治关系、宗教关系等。 20、结合关系是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系。对立关系是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社会关系。

21、结合关系可分为和睦关系、协作关系、共同关系和强制关系四种。对立关系可分为反感关系、竞争关系、斗争关系和敌对关系四种。

22、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历史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 ——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手工业和农业的分享使一部分有专门技术的人从土地上分离出来,以行业为基础,形成了这种新的关系。

23、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的内容:(1)逐步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2)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加强党风和社会风气建设(4)加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用法律形式保护已经建立的新型关系和促进消除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

24、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25、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把握生产关系的结构:(1)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2)劳动者在生产中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方式,(3)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26、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27、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总称。

28、人口资源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9、人口数量是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30、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31、自然资源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自然资源可分为三类:环境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32、自然资源的特点:(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2)自然资源潜力的无限性,(3)自然资源的系统性,(4)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33、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34、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深远:(1)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2)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3)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环境权利,后代人也同样享有这些权利。(4)可持续发展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5)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资源。

第四章文化

1、文化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

2、在历史上把文化当作专门研究对象的,始于法国人C。克莱姆。

3、文化的特征: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特殊性和共性。

4、文化的构成要素:(1)物质形态要素(2)精神形态要素(3)语言符号要素(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5、文化的结构:(1)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2)文化集丛: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3)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指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

6、文化的功能:(1)社会整合功能(2)社会导向功能(3)反功能。文化的整合功能维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而导向功能则推动社会进步。

7、社会整合功能包括:(1)价值整合是文化整合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2)规范整合是将社会规范内化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3)结构整合

8、文化也会对社会整合与社会进步起着阻碍乃至破坏作用,此即文化的反功能。

9、习俗也称民俗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

10、习俗根植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1、习俗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12、习俗的功能:习俗是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社会规范。

13、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道德是由习俗演化而来的。

14、法律的特征:公正性、强制性。公正性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任何人都必须守法,任何人违法犯罪都要受到制裁,犯同样的罪,受到同样的制裁,不能因人而异,否则法律便失去准绳的。

15、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

16、法律的社会功能包括惩罚功能、威慑功能和教育功能。

17、宗教的概念:从本质上说,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的头脑里的歪曲反映。从文化上讲,宗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等于一体的复合体。

18、宗教的正向功能:(1)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2)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3)寻求生活意义,为人个提供精神安慰。

19、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20、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21、文化传播的三个阶段:接触与显示阶段,选择阶段,采纳融合阶段。

22、文化采借,又译文化杂文,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23、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文化冲突的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有阶级性。

24、习俗和道德作为社会规范有何异同?道德是由习俗演化而来的。人类处于蒙眛状态时,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还没有是非善恶的评价,因此没有道德观念和规范只有习俗。 第五章 社会化

1、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每一个人都是这两种属性的统一。一方面人是由动物发展而来的,因此人具有与动物类似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由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行为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社会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人又具有社会的属性。

2、社会化定义: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社会化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2)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3)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3、社会化的特点:强制性、能动性。

4、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社会稳定功能、个人自我完善功能。

5、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形成的观念、态度、性格与习惯等,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6、人的自我完善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二是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7、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等方面。

8、生活技能社会化是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

9、价值观念社会化是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

10、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11、行为社会化是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

12、角色社会化就是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13、社会化是对人的角色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清自己角色类型的能力。二是健全角色扮演的心理状态。三是全面理解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四是明确角色目标。

14、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基本社会化的任务可以简括为两个方面:生理性成熟、社会性成熟。

15、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之所必要是因为:(1)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个人的现有知识、才能,都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而,基本社会化只是为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打下基础,一个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和要求,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2)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着知识的增长与更新急剧加快的潮流,因而一个人如果不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继续学习,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识,就可能被社会淘汰。(3)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圈较大的局限性,面对个人交往范围的逐步扩大,必须充实更多广泛的社会生活经验。(4)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成年人在生活的实践中更能主动地选择和内化知识,更能通过学习开创未来。

16、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1)主动再社会化(2)强制性再社会化。

17、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所谓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又称文化反哺。

18、社会化的过程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幼儿后期(3-5岁),学龄期(6-11岁),青年期(12-18岁),成年早期(18-30岁),成年期(30-60岁),成熟期(60岁以后)。

19、社会化的条件: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环境因素,是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它是社会化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20、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等。

21、家庭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是由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其一,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奠基时期;其二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地位;其三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其四父母施教是最初社会化的途径。

22、学校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社会化环境因素。伙伴群体是一种特殊的群体,一般以年龄、性别、职业、志趣等为构成条件。

23、伙伴群体对社会化的影响也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宽松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社会化。二是在无意中社会化。三是伙伴群体基本上按照自己的兴趣社会化。

24、个人是怎样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的呢?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观察学习,二是角色扮演,三是知识积累。

25、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一切属性,既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审美能力等等。 第六章 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人类的基本活动单位是行动。

2、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1)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篕“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3、社会互动的理论最突出的三种理论:符号互动论主要倡导者布鲁默、拟剧论和常人方法学创始人加芬克尔。

4、拟剧论是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戈夫曼。

5、个人空间指的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

6、社会互动的形式有:交换、合作、竞争、冲突。

7、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换言之,交换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物的行动。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互动的表现形式是交换,构成交换的四个要素:目标、付出、回报、效益。

8、交换可分为两种类型:物质的交换、非物质的交换。

9、所谓合作就是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合作可划分为四种类型:自发性合作、制度化的传统合作、指导性合作、契约式合作。

10、竞争是指行动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可见的方式。

11、冲突是合作的对立面,主要是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冲突的类型:争论、拳斗和械斗、仇斗、战争、其他、

12、符号指的是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另的事物的东西。

13、语言指的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身体语言指的是用身体代替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或方法。

14、霍尔提出了个人空间的理论。他认为人们相距的远近代表了不同的情感距离,因此他认为存在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1)亲密距离,相距18英寸(约45厘米)以内的距离。(2)个人距离,是指相距18英寸(约45厘米)到4英尺(约122厘米)。(3)社会距离,是指相距4英尺(约122厘米)到12英尺(约365厘米)。(4)公众距离,是指相距12英尺(约365厘米)以上的距离。

15、社会网络是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社会网络有以下特征:(1)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2)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3)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4)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5)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

第七章 群体

1、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它既同社会和个人相区别,又介于社会与个人之间,是联结二者的中介。

2、群体的特征:(1)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2)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3)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4)有一定的行为准则,(5)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3、群体的类型:(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3)内群体和外群体(4)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5)大群体和小群体。

4、初级群体具有的特征:(1)规模小,(2)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4)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5)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初级群体的类型:(1)家庭,家庭是最基本的初级群体,(2)邻里,(3)伙伴群体。

6、正式群体也就是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

7、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8、家庭的特征:(1)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2)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3)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4)他们共享许多事物,(5)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亲子关系,(6)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共同分担义务,相互保护、相互帮助。

9、家庭的基础——婚姻,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10、家庭的结构类型:(1)核心家庭(2)主干家庭(3)联合家庭(4)其他家庭

11、家庭功能:(1)规范性行为功能(2)经济生活功能(3)精神生活功能(4)教育功能(5)抚养、赡养功能。

12、赡养就是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它包括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两个方面。

13、家庭生命周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一定的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过程。

14、我国家庭出现的变化有:(1)家庭规模趋于缩小(2)家庭功能有所变化(3)家庭价值观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15、家庭建设主要包括两大内容:家庭物质生活建设和家庭精神文化建设。

16、利益群体一般是指在社会利益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利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

17、利益群体具有的特征:首先利益关系是利益群体的核心关系。其次群体规模具有不确定性。再次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多样性。

18、既得利益集团是指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

第八章 组织

1、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2、组织的特征:(1)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2)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3)组织成员的角色化,(4)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3、组织过程最主要的三种:组织决策、组织沟通、组织控制。

4、组织决策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情报阶段、设计阶段、抉择阶段、审查阶段。

5、组织沟通是指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

6、组织控制是指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

7、组织控制包括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等三个过程。

8、科层制又译官僚制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

9、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性统治归纳为三种纯粹类型:传统型、魅力型和法理型。

10、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11、科层制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2)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3)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4)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5)照章办事。

12、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相比较其它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科层制组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式主义、繁文缛节、用人困境、人情味欠缺、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13、科学管理理论的观点认为,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需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工程师泰罗和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

14、组织行为理论是从人际关系理论发展而来的组织管理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巴纳德和麦克雷戈。

15、私人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1)私人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私人物品,(2)私人部门的组织由私人作为投资主体,其权益归私人所有,其组织资源因而亦属于私人资源。(3)私人部门的组织目标在于本企业的利润最大化。(4)市场是私人部门实现目标的竞争性活动领域,也是私人部门的主要调节机制。

16、私人部门的优势和缺陷:(1)私人部门的效率优势(2)市场失灵。

17、公共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1)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公共物品。(2)政府组织对公共事物的管理是公共部门的主要职能。(3)公共部门掌握的资源属于公共资源。(4)公共部门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5)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18、第三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1)第三部门组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2)第三部门独立于政府组织,(3)第三部门不以营利为组织目标,(4)第三部门是自主管理的自治组织,(5)第三部门依靠组织成员的志愿参与。

19、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的作用:(1)第三部门可以提供公共部门尚未提供的公共物品,(2)第三部门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公需求。(3)第三部门组织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4)第三部门组织常常是更可靠的物品和服务提供渠道。(5)第三部门是公民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6)第三部门是倡导公民意识和志愿精神的实践领域。

第九章 社会制度

1、社会制度定义为: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2、社会制度的形成,一般通过两条途径:一是自发形成,即从民俗升格为民德,再从民德发展为制度。二是立法产生。

3、社会制度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总体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二是社会不同领域方面的制度,如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三是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如社会组织的奖惩制度、考勤制度等。

4、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价值要素(价值标准)、规范要素、组织要素、设备要素。

5、价值要素也称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价值标准是人格和文化中的核心要素。

6、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1)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价值标准,(2)社会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权威力量,(3)社会制度具有稳定性和差异性,(4)社会制度具有抑扬性。

7、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行为导向功能、行为调控功能、文化创新功能、社会化促进功能。

8、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以及社会向个人灌输知识、技能和规范的相互过程。

9、家庭制度是头天家庭的性质、形式、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一整套规范体系。

10、中国目前的家庭制度兼具传统和现代双重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过渡性,(2)家庭关系和分工的过渡性,(3)家庭问题的复杂性。

11、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对财产所有权规定,(2)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的规定,(3)对社会经济运行中交换活动的规定,(4)对市场运行的规定,(5)对经济活动中相互承诺的规定。

12、教育制度的功能:(1)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2)实现社会化的功能,(3)文凭功能,(4)社会选择功能。

13、教育制度的间接功能(潜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控制功能,调整、协调社会职业体系和社会分层体系的功能,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功能。

14、政治制度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规范社会秩序、管理公共事务。

15、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就是指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16、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1)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根源,(2)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直接原因。(3)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

17、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规律性:(1)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3)量变和质变的统一,(4)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建设与创新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社会主义法治的逐步健全与完善。(2)为个大人民群众从事具有开创意义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确立了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空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3)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制度体系,引发了社会制度结构的一场重大裂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 第十章 社区

1、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内涵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1)社区是一定的地理区域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共同生活;(2)社区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它的形成基于人们共同生活中的社会互动;(3)社区是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人们由于共同生活而产生了对社区所在区域或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认同,视自己为社区的一分子。

2、社区的构成有人口、区位、经济、文化、组织等五个基本要素。

3、社区的功能:经济生活功能、社会化的功能、社会控制的功能、社会参与的功能、社会保障的功能。

4、社区纵向格局是指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体现了地方社区与大社会的联系。

5、社区横向格局是指一个社区中的各种组织或子系统在社区内部彼此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主要通过社区内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方法来维持。

6、抗战期间比较著名的社会学研究成果有费孝通的《禄村农田》,张之毅的《易村手工业》和《玉村农业与商业》,田汝康的《芒市边民的摆》。

7、农村社区也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8、农村社区的特点: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9、城市社区又称都市社区,是指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10、城市社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1、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1)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2)城市社区中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3)城市社区中,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4)城市社区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12、集镇社区是一种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联接两者的桥梁,是一种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社区形式。

13、集镇社区的类型:县城镇、中心镇、一般集镇。

14、我国集镇社区的特点:(1)集镇社区起着桥梁中介的作用,(2)人口结构比较复杂,(3)集镇经济的自筹、自主性,(4)集镇社区的地理环境优越,(5)集镇社区城乡结合的社区文化。

15、社区发展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社区发展的任务目标,二是社区发展的过程目标。

16、社区发展的原则:(1)民主原则,即社区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2)需要原则,即应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为重点,特别应从解决社区面临的迫切问题入手。(3)自力原则,即要求社区居民挖掘自身潜力、自力更生。(4)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原则。(5)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原则。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社会不平等持广义意见者认为,社会不平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持狭义意见者认为,社会不平等是指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

2、阶级是指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阶层,一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二是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社会分层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3、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肤色、发色、面容、体格、血型、头型等)的人群。等级是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4、据此地球上的人可分为三种: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

5、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6、阶级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社会范畴。

7、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1)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2)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3)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4)阶级的划分并不排除社会分层的方法。

8、身份制度:户籍制度、单位制度、人事管理制度。

9、户籍制度的两大特点:(1)它以城乡划界,把人固定在自己的出生地。(2)户籍与劳动用工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和生活资源供应制度相配套。

10、契约是根据一定权利义务关系订立的协议。

11、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1)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2)城镇阶层结构状况。(3)军人阶层,(4)社会边缘阶层。

12、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

13、社会流动的类型和模式:(1)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2)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3)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4)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5)个人地位获得模式。

14、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1)工业化和科学技术进步是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2)城镇化是社会流动的又一强大动力,(3)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社会流动的巨大推力。

15、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人口因素,自然因素,地区发展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个人因素。

16、社会流动的意义 :首先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现劳动力流动和人才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其次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基于个人出身的地位获得模式正逐步被基于个人业绩的现代模式所取代社会流动成为个人取得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第三社会流动加强了个人才能和成就与其社会地位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造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社会的活力。第四社会流动有利于加强各社会集团之间的联系,消除可能存在的隔阂,促进社会成员目标方面的一致认同,从而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

1、每个社会都存在一套对其社会成员行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以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这就是社会规范。

2、偏差行为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

3、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四大类型:偏差行动、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偏差文化。

4、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5、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违章行为是指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行为。违规行为泛指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

6、偏差行为的负功能:(1)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2)损差个人和社会的利益,(3)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4)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7、偏差行为的正功能:(1)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2)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3)有助于社会预警,(4)有助于促进社会变迁。

8、生物学解释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最早的生物学解释是由意大利军医隆布罗梭在19世纪后期提出的。

9、“失范”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概念,指社会行为规范处于非常模糊不清或基本失效的一种社会状态。

10、所谓形式主义,是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

11、所谓退缩主义是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

12、所谓反叛是指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

13、所谓创新者,即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手段。

14、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指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15、社会控制的内容:(1)对社会行为的控制,(2)对社会关系的控制,(3)对社会价值的控制。社会控制的特点:普遍性、规范性、多重性。

16、社会控制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目标不一致上。其次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第三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

17、社会控制的类型: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18、所谓宏观控制是指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所谓微观控制是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

19、所谓制度化控制是指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所谓非制度化控制,是指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形成的共识来实现。 20、制度化控制包括:法律控制、宗教控制、规章制度控制等。非制度化控制包括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社会舆论控制等。

21、外在控制是指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内在控制是指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

22、外在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规章制度控制,也包括习俗控制和道德控制。

23、积极控制是指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奖励。消极控制是指利用惩罚性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行为。

24、社会控制的方式:法律控制、道德控制、习俗控制、宗教控制。

25、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推行的,对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社会规范,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有权威的一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给予强制执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26、道德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套辨别是非、辨别善恶、辨别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标准。

27、习俗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28、所谓社会过控是指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所谓社会失控是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

1、所谓社会问题是指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2、所有社会问题都要经过警觉、政策决定和改革三个阶段。

3、社会问题的形成有三个条件:(1)某些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调情况,(2)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正常的社会生活,(3)这种失调引起了相当多社会成员的关注。

4、社会问题与个人困扰的区别:(1)第一个人困扰必须和个人的自我联系在一起,只关系到个人直接体验的有限的社会生活领域。而社会问题所牵涉的事情超出个人的局部环境,超出个人一己的生活领域。(2)第二困扰只涉及个人,即个人感到自己所珍重的价值受到威胁。(3)个人困扰具有个人的特点,它只发生在个人与他人直接构成的关系区域里,而社会问题具有公众的特点,它常常包含着制度上、结构上的危机,也常常包含着马克思所说的“矛盾”和“斗争”。

5、所谓特征,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的征象、标志。

6、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群体性。

7、社会问题研究的几个理论:社会病理学、社会解组理论、价值冲突理论、行为偏差理论、社会建构理论。

8、社会解组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库利、奥格本、托马斯和赞尼克等。

9、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1)无序状态,(2)文化冲突,(3)价值崩溃。

10、价值冲突理论认为有三种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中存在的利益与价值分裂的情况。一是交涉,即对立双方就矛盾和冲突进行交流和协商。二是达成协议,即对立双方各自进行一些让步和妥协,做出有利于双方的决定。三是保用权力,即拥有权力较多的一方运用掌握解决问题的控制权,使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自己这一方。

11、腐败是权力的滥用,即不正当地自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力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

12、恐怖主义具有政治性、暴力性、不可预测性和象征性四个要素。

13、恐怖主义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五类:(1)民族主义恐怖组织,(2)极端宗教恐怖组织,(3)极“左翼”恐怖组织,(4)极“右翼”恐怖组织,(5)黑社会恐怖组织。

14、毒品问题的危害:首先危害身体健康。其次破坏家庭和睦。第三败坏社会风气。第四腐蚀政权组织,第五妨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15、家庭暴力是家庭矛盾冲突的一种极端行为表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6、自然性社会问题也就是自然灾害问题,指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造成的社会问题。

17、自然灾害具有潜在性、突发性和有限性三个特征。

18、自然灾害是自然界的部分物质,以特殊的方式进行的自然运动,通常称为“自然变异”或“自然事件”。

19、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1)做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和民众的安全感。(2)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避免和减少社会问题给社会造成损失,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损失,物质和精神的损失。(3)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4)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改善、提高有关机构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20、社会内部存在两种机制:一种是诱导、促进社会问题发生的机制,一种是抑制、防治社会问题发生的机制;起主导作用的是后者,但需要人们自觉地进行组织和运用。

21、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全球性思想、全局性思想、长期性思想。

22、社会问题防治的全球性思想,就是要把社会问题的防治放在全球环境中进行考察。社会问题防治的全局性思想,也就是要把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任务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社会问题防治的长期性思想,就是要认识到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和反复性,要有持久战的意志与毅力。

23、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措施:(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3)发展科学技术,(4)建立社会预警系统,(5)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

1、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社会变迁包括三类内容:其一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即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体系。其二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其三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2、社会变迁的特点:必然性、前进性、非直线式、全面性。

3、社会进化过程具有长期性、缓慢性、渐进性、与局部性等基本特征

4、社会改革是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

5、社会变迁的原因:(1)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2)社会变迁的另一个原因,是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3)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也是导致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4)社会变迁的再一个原因,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5)意识形态的改变也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6)人口状况的改变也是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7)外来入侵,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也是引起社会变迁的因素。

6、文化从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群体、另一社会的过程,叫文化传播。

7、社会发展计划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8、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社会变迁过程就是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跃进。

9、社会现代化由以下一系列子系统组成: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管理科层化、社会结构分化、人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10、社会现代化是现时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11、社会现代化的特征主要有:(1)现代化是一项革命进程,(2)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全球化进程,(3)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4)现代化不是“全盘欧化”或“全盘西化”的过程。

12、1950年帕森斯提出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模式变项来阐述社会的变迁过程。

13、帕森斯的模式变项包括五个方面:(1)情感方面:情感性——情感中立;(2)义务方面:扩散性——专一性;(3)规范方面:特殊性——普遍性;(4)地位方面:先赋性——自致性;(5)利益方面:集体——个人。

14、信息社会同工业社会相比有许多崭新的特征:(1)信息成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2)整个社会以知识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的增长主要依靠知识。(3)先进的通讯与信息系统成为社会改革的手段,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带来一场变革。

15、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有五个方面的特征:经济方面从产品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处于社会中心地位;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鉴定;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16、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具有如下特点:(1)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2)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3)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17、全球化的特征:(1)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2)全球化是一个多准度的过程,(3)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4)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18、全球化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从15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第二阶段:开始阶段,从18世纪中叶直到19世纪70年代;第三阶段:起飞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第四阶段:增强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一直到现在。

19、当前全球化表现不同于以往特征:(1)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2)交通与通讯的全球化,(3)信息全球化,(4)政治的多极大,(5)文化全球化。 20、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1)在经济上,我国经济同国际市场逐渐接轨,进出口贸易在整个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外资在投资与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扩大。(2)在政治上,中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加强了与西方各国的接触,融洽了曾经因冷战而冻结的关系,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多极中的一极。3在文化上,“思想解放”运动为全球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入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全球文化同中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机遇。

21、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支配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和“边缘”的地位。(2)在政治方面,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的地位,引起它们的恐慌。(3)随着中国对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两方面的挑战:一是西方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二是西方一些腐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4)国家安全方面,目前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并不乐观。

22、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23、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我们应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勇敢地面对挑战,寻找与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首先,必须明确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以此为制订全球战略的前提。其次,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展自己。第三增强综合国力以确保国家安全。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