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会计专业本科生职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05:22: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会计专业本科生职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王怡

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1期

一、引言

能力是个体胜任某项任务的体力方面和智力方面的主观条件,通过个体的社会活动体现。依据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发布的《国际教育报告框架》,职业能力是指在现实工作环境下按照既定的规范体现工作责任的能力。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包含的具体内容有很多,基本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含多个具体要素,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具体能力要素不尽相同。近年来,得到普遍认可的会计职业能力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等。笔者将个人品德、专业知识、综合技能作为三个维度,从用人单位、教师、学生的不同角度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胜任能力进行调查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会计本科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帮助高校和用人单位改进和完善会计人才培养内容和能力评价方法。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对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源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过近30年的研究后发布了《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指出核心胜任能力包括工作胜任能力如计量、报告、风险预测和防范等,个人胜任能力如职业道德、领导与协作技能等,同时还应具备广泛的经营管理常识;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也明确指出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计算机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教导、说服和沟通的能力;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发布的《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中提出会计教育的内容应是宽口径的,需要具备的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三方面,完善的会计教育应使学生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这些权威机构所发布的报告中,对各个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的能力框架进行了系统地规范,并在会计实践中不断完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近年来针对雇主和职业界对会计毕业生能力期望的调查显示,职业能力的供需双方之间存在认识差别,雇主期望毕业生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提高经营管理意识、职业道德和掌握多学科背景知识。

(二)国内文献 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长期研究,林志军(2008)通过因素分析法总结归纳出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几点最重要的素质,分别是企业管理方法与技能、会计基础知识和人格特质。邵瑞庆等(2008)研究也表明会计人员在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知识、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不确定环境下的预测和决策能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 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在职业环境中合理有效使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道德准则与工作态度的各类职业能力。

三、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在上述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会计职业能力研究的基础上,调查问卷分别以用人单位、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三方为对象进行设计,通过对调查对象之间的数据比较,从不同角度考察观念差异。问卷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需求及对会计本科生职业胜任能力的评价;第三部分是对我国高校目前本科会计教育目标和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的评价。

(二)调查样本 调查问卷首先进行了小范围预调查(30份),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后确保问卷设计合理性。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01份。调查对象为财经类、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其中,学生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2份,包括大一(1%)、大二(9%)、大三(53%)、大四(36%)年级学生和研究生(1%);教师问卷发放80份,回收有效问卷62份;企业问卷发放80分,回收有效问卷67份(其中国有企业23%、民营企业56%、外资企业18%、事业单位3%)。

(三)指标设置 根据能力特性理论,个体能力分为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两类,其中在工作胜任能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个人品质和从业动力,因此问卷将个人品质作为一级指标。由于会计职业对从业人员有特殊的规范要求,其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将其设置为二级指标。会计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人员也应具备管理者的知识与技能,诸如决策能力、领导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战胜困难和实践创新的能力等。会计工作是由会计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规范与方法来具体实施的,因此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专业知识也应该成为能力评价的一级指标,同时还需要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财务数据分析与风险管理。依据国内外会计机构和学者对会计职业胜任能力的要求,结合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共设置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个人品质、专业知识、综合技能。一级指标下设15个二级指标:属于个人品质方面的有职业道德和工作主动性;属于专业知识方面的有专业课成绩、专业资格证书、数据收集与分析、实习经历、法律法规应用、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属于综合技能方面的有团队合作、领导能力、人际交往、口头表达、创新意识、抵抗挫折。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调查问卷主要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将指标的重要程度分为五个层次,非常重要对应5分,后面依次为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对应4分、3分、2分、1分。根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及其分布情况,每个受访者对指标的打分不同,说明受访者对指标的认可程度不同。根据平均得分可以得出评分者对指标的认可程度,将其分为:高认可度、较高认可度、一般认可度、低认可度四个档次。得分在4.5分以上的指标有:职业道

德、工作主动性和团队合作;得分在3.5分至4.5分之间的有:专业成绩、专业资格证书、数据收集与分析、实习经历、法律法规应用、计算机应用、领导能力、人际交往、口头表达、抵抗挫折;得分在3分至3.5分之间的指标是创新意识、外语水平。上述指标得分比较均衡,未出现平均得分低于3的指标,因此不需从评价指标体系中剔除指标。

(二)权重确定 本研究以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定义αij值为第i个指标相对于第j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将任意两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对比得到的估计值aij矩阵,取值方法采用1-9比值标注,如表2所示。

根据调查中受访者对上述指标进行的比较评分,结合统计分析的结果,综合权衡后得到比值如表3所示。

由表3可得对应矩阵A:A=1 3 1/21/3 1 1/32 3 1

计算求得向量ω=(0.33251, 0.139648, 0.527836)T,特征值?姿max=3.05362。一致性指标C.I.=■=0.026811;查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8(n=3);一致性比例

CR=■=0.04622<0.1,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个人品质0.33251, 专业知识0.139648, 综合技能0.527836。

二级指标比较的结果如表

4、表

5、表6所示。

(三)会计本科生职业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确定一级指标权重相同的方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各指标最终权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7所示。

五、结论

(一)找准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调查问卷可看出,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对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一致。62%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当,学校对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偏高,没有切实考虑社会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水平需求;26%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会计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仅局限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方面,未针对就业市场进行细分。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是专门人才还是复合人才,是培养应用能力还是培养研究能力,是定位于高级人才还是中级人才,各高校还有争论。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情况,会计学本科人才教育应定位于培养中等规模企业的会计主管、大型企业的普通会计岗位、政府会计管理部门的公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的一般审计人员、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学生在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知识和基本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具有沟通合作能力,具备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市场细分情况下,学校应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对就业市场进行划分,根据社会不同需求分不同方向设计选修课程,有方向性地培养学生。

(二)适应社会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为了解社会对财会人才的能力需求信息,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以及专业素质是否能较好地胜任第一份工作,问卷列出会计数据分析、专业实践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抵抗挫折能力、领导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几方面。调查显示,上述能力指标中排在很重要或重要地位的依次是:职业道德、会计数据分析、专业知识与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团队合作。这反映企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数据处理能力和专业知识并重,同时对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应用方面也有较高要求。调查还显示:42%的被调查者认为团队合作比较重要或很重要;认为领导能力比较重要的占33%,认为一般的占37%,但在企业问卷中对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评价分数不高。这反映出大多数会计专业学生在初次就业时,专业知识和基本业务能力是具备的,但在领导能力、协作能力方面尚有欠缺,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大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高校应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设培养职业道德、加强沟通能力和提高团队精神方面的实践课程。在考核方式上,摆脱以往只注重笔试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设计性实验、企业会计活动调研报告、参与教师科研团队等多种方式,着重考核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把握本科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就业影响因素中占据很重要或重要地位的依次是:职业道德、综合能力、专业知识。经过四年专业课程学习,学生专业知识已有较好积累,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法律法规应用和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其原因可能是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培养,而在学科综合和人文素质方面有欠缺,导致学生知识面较狭窄,对信息的敏感度不足,相关财经法规不熟悉。对待各类资格证书的态度上,学生认为对应聘工作起重要作用的前三项依次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但对企业进行相同问题调查时,认为资格证书非常重要的仅占17%,认为重要或一般的占58%,很多企业认为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重于资格证书。

从总体调查结果看,我国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并不高。高校在确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设计培养方案时很少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缺乏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缺乏信息反馈的通道和对毕业生进行长期追踪调查的制度,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不高、知识面窄、实践能力不强,难以快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校应注重对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及时与毕业生进行沟通,了解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的适应和发展情况,掌握毕业生对学校培养体系的评价和改进建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促进会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系“中外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与借鉴研究”(湖北省教育厅2007010)和“会计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1091)阶段性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1]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2012年第1期。

[2]孟雪、林艺茹:《会计学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践》,《中国大学教育》2012年第4期。

[3]邵瑞庆:《关于我国会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载《立信会计论丛第3辑》,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

[4]Z.Jun Lin.A factor analysis on knowledge and skill components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Chinese case.Advances in Accounting.2008,24(1).

(编辑 熊年春)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研究

中层领导干部胜任能力评价方案

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与职业道德

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提升方案

会计专业本科生求职信

会计专业本科生自荐书

会计专业本科生自荐信

护士长核心能力培养与评价体系研究

语言文字能力评价体系方案

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会计专业本科生职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会计专业本科生职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