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 家院互融投稿文章胡国权

发布时间:2020-03-03 10:54: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

推进“家院互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宁波市江东区副区长胡国权

宁波市江东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到2006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为3.55万人,占当时全区人口的14.0%;到2009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数达到4.21万人,占全区人口的15.9%。江东区人口老龄化上升趋势迅猛,老城区社区老年人口集聚度较高,空巢家庭老年人数快速增加,高龄老年人比例逐年上升。

面对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全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在实践基础上,“家院互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顾名思义,“家”指“居家养老”,“院”指“院舍养老(机构养老)”,两者结合,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可以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协同效应,使居家老人能享受到养老机构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同时也使居住在养老机构内的老人感受更多家的温暖。加快“家院互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养老工作最迫切的任务。

大力构建覆盖全区的“家院互融”养老服务体系网络

养老服务的全覆盖包括政策的全覆盖和受惠老人的全覆盖,目前国家层面正在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家对老年人权益保障将进一步加强。江东区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惠老政策,着力形成推进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

发挥政府机构的主导作用。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切实加强养老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制订实施推进养老服务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工作责任制;及时研究和解决养老服务工作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制订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扶持政策。把养老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大胆清除阻碍非公有资本参与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的体制性障碍,取消对非公有制养老机构的种种限制。建立公平竞争机制,让非公有制养老机构和公有制养老机构一同享受补贴和政策优惠等待遇。根据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对一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敬老氛围。在家庭层面,开展孝文化教育,在强调社会责任的同时,强化养老责任的基础性地位,唤起家庭对家有老人的珍惜感,不要让老年人总是充当“保姆”角色,而应从精神和物质多个层面关心家中的老人,通过代际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在社会层面,围绕敬老养老助老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加快推进“家院互融”服务平台建设

“家院互融”服务平台解决的是居家养老(家)和集中养老(院)服务因服务对象不同而造成管理服务脱节的问题,把这两个服务系统进行整合,让居住在集中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让居家老人能够享受到专业养老服务,实现服务互融是这个平台的最直接作用。

1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布局“家院互融”服务平台,有序促进居家养老和集中养老服务的融合,区有关部门在建立区级“家院互融”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在各街道、社区建立分中心,对原有的福利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助老服务点进行系统整合,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全区养老服务网点的布局。

以信息化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集中养老机构的整合力度。在建立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共享的养老服务信息库的基础上,发挥养老服务热线的作用,将老年人的定制话机和“家院互融”服务中心电话组成一个虚拟网,老人与中心,以及老人和老人之间的通话实现免费,通过电话及时了解老年人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根据老年人需求可选择加装特制手机或监控功能,通过信息技术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各养老服务机构的信息沟通,从而不断强化“家院互融”服务中心和分中心之间的管理和服务,也有利于政府管理服务部门对养老机构的服务监督。

强化政府保障。通过两种方式对“家院互融”服务中心进行扶持。一种方式是进行项目补助,主要是对“家院互融”服务热线及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所需的项目经费,以及建设“家院互融”服务中心、分中心过程中所需的人员经费、场地装修费用及项目推广费用等,政府有关部门给予专项补助。另一种方式是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逐步扩大困难老人和不能自理老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受惠面,为“家院互融”服务体系的社会化运作打好基础,有利于服务中心通过优化服务逐步扩大服务人群,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逐步实现良性发展。

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方式

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疾病也呈高发趋势,如何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尤为重要。通过医养结合方案可同时解决养老和就医问题,特别是解决老年人护理难的问题。建设有养老功能的医院和有医疗功能的养老院。通过争取将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在嘉和颐养院等规模较大、条件相对较好的养老院内设置医疗机构,使住在养老院内的老年人不仅能够得到专业的医疗康复服务,而且能够降低床位费、护理费用的支出。在医疗机构内设立养老院或建立专门的老年康复医院。比如依托宁波市第六医院等综合性医院设立专门的康复院,收治的对象主要是需长期护理的特殊病种老年人,切实解决部分困难老人就医难问题。

增强超前规划意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事业,老年人福利设施应和教育机构一样在规划层面予以体现,目前国家级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界定,但宁波市可从市级层面通过规章对这一问题进行界定,在新建区合理规划老年人福利机构用地,随着宁波城区框架的迅速拉大,随着老龄化形势的发展,现在的新社区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老社区,如果不进行超前规划,现在老社区所面临的老年人多,老年人活动场地和设施少的矛盾同样会在现在的新社区出现。

盘活公共设施。目前文化、卫生、教育、体育等各部门都有自身的公共设施,虽说这些场地和设施不单是为老年人服务的,但只要加强管理,加强协调,这些场地和设施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资源的对外开放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根据这一经验,提高老年福利设施共享性的可行的做法是对全区的公共活动资源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统筹安排,使各类社会公共设施及单位、部门自备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只要这些资源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成为养老服务设施。

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度

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区的养老服务和社会文明水平,要加大志愿服务的引导和培育力度,特别是注重各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老年人精神慰藉方面发挥作用,完善养老服务社会支撑系统。

壮大助老志愿组织。目前江东区的助老志愿组织已有了一定基础,在继续发展“红蚂蚁”助老志愿组织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各种爱心助老服务的人力资源,积极培育志愿助老服务组织,努力壮大助老志愿服务队伍。注重组织和引导老年群体自身成立各种助老服务团队,开展各类“以老助老”服务活动。

发挥基层老年群众组织作用。各街道和社区都有老年协会等群众组织,通过发挥基层老年群众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动员更多的老年人关注养老服务工作,参与养老服务工作,使养老服务工作拥有更加强大的群众基础。

提高社会参与的组织化。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管理服务力度,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建立助老协会,加强组织自律及对志愿者的教育培训,建立志愿者结对助老服务活动的检查、评估、激励和反馈制度,逐步促进志愿助老服务组织化、常态化和规范化。

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素质

新型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有较大规模及较高素质的养老服务队伍保障。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逐步建立健全服务队伍培训机制,将培训机制与激励机制相挂钩,引导服务队伍积极参与培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素质。依托专业化、社会化培训机构,将证书培训和教育培训相结合,加强养老从业人员在护理、康复、心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水平考试,搞好初级资格培训,力争全部持证上岗。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中级、高级和技师等培训,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采取“走出去”的人才培育理念,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定期安排医护人员到医疗机构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选派中层以上干部到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与做法。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方面,在提高现有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的同时,大力引进人才,通过公开招考、招聘和定向培养,吸收一批学历较高、年轻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养老服务队伍中来。同时,注重吸收有一定技能和业务素质的下岗职工到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岗位上来,完善服务队伍的结构。另一方面,借鉴深圳设置社会工作者岗位的经验,探索在养老服务方面设置公益性社会工作者岗位,让社会工作者参与到为养老服务中来。在社区养老采取有偿服务形式,以服务报酬作为护理人员的一部分开支,以钱养事,不养人,既降低了管理和监督成本,又提高了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人口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增强决策的预见性,未雨绸缪。根据当前江东区人口老龄化现状,在总结我区好的做法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融合、信息融合、功能融合、情感融合,完善“家院互融”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老龄化局势的必由之路。

投稿文章

文章投稿流程

公司投稿文章

投稿文章1

胡老师文章

安全检修投稿文章

文章的写作与投稿

英文文章的投稿注意事项

SCI文章投稿经验技巧

IEEE会议文章投稿格式

2 家院互融投稿文章胡国权
《2 家院互融投稿文章胡国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