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地震灾害减轻策略

发布时间:2020-03-02 17:54: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视野开拓

地震灾害预防减轻策略

——写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之后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地理科学系

陈霁冰风水规划研究室原创。专业从事高考地理命题研究、风水规划设计、四柱命理预测

邮编054001.邮箱:zhangbingtong@tom.com

“地震是中国人民面临的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是160万,而中国是60万。历史记载全球死亡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6次,其中中国有四次。”(引自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2006年7月26日对新华社记者的讲话)。进入21世纪以来,不久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5.12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人们不禁要问:“面对地震,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要想完全认识和掌握地震活动规律,彻底实现地震预报,尚不能做到。但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包括预报、预测等)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和损失。本文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总结出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措施供参考。具体如下:

一、震前——发现地震前兆,科学决策是关键

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异常现象,就叫地震前兆。掌握地震前一些地理事象的异常表现,可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和损失。现择要举例如下:

1.观测海平面的异常变化可以预报地震

海平面常成有规律的变化,涨潮升,落潮降。在一个月或一年中,海平面的高低还有周期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平均值,在一定时期内大体上也是相同的。但有时会打破常规,海平面的升降会大大超出这个平均值。平时海水不到的海岸,突然被淹没了;或者从来不出水的礁石,突然露出了水面。这极有可能是海岸一带的地壳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升降或变形,如断层垂直位移等,这是一种地震前兆。

2.地震前地下水位的会发生异常变化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壳上部土层和岩石中的水。这种水在地下有一个水面,叫做地下水位。大震前地下水位常出现异常变化。如天大旱时地下水位猛涨、多雨季节地下水位猛降、没有水井(或有枯水井)的地方水大量涌出、有水井的地方水位急剧下降等。

3.地震前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会发生异常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地下水一般是无色、无味、无臭的。在强烈地震发生前,地下水突然发浑、变苦、变咸,或具有其它臭味,只要用口一尝就会察觉出来。这是因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例如,当水中硫酸镁、氯化镁的浓度增大时,水味就变涩、变苦;水里的硫化氢、硝酸根离子增多时,水味就会发臭等等。

4.强烈地震前的一些气候异常现象

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气象异常变化与大地震活动的研究目前尚处在探索和研究之中,一般认为在强烈地震前,由于地应力(岩体在天然条件下产生的内部应力)的积累加强和集中释放,导致地球内部释放出大量粒子流和热电流。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后,可附着于大气微粒(如水汽)之上,并成为大气中水汽的凝结核心。它们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发生运动,从而使震中区及其周围的天气发生异常变化。在实际中,必须把震前气象异常和正常的气象发展过程区别开来。

五、地声、地光可以用来预报地震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

1等多种多样。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快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我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地光异常报告,都在震前几秒钟至1分钟左右。如海城地震,澜沧、耿马地震等都搜集到了类似的报告。

八、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在我国震区,人们在长期的地震实践中总结出一些顺口溜,如“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当然,引起动物异常的因素很多,例如季节的变化,气候的变化、疾病、动物生理活动、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变等等。对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比如万里冰封之时,群蛇出动无疑是一种震前异常,而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群蛇出动就是正常现象了。

九、震前植物的异常反应

在我国丰富的地震史料中,就记载了大地震前自然界中的某些植物一反常态,不适时令的出现了开花、结果等异常现象。例如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地震之前,在1975年10月唐山附近一带梨树及其它多种植物都提前开花两次。在国外大地震前,也有竹子开花等等类似例子。

植物对温度的反映是很敏感的。有专家认为,地震前植物异常开花结果,与地应力的强烈活动,能量转化为热量,地壳表层及其周围大气温度的增高密切相关。这种热异常引起的植物异常反应,往往受活动构造带(断裂带)控制,多在震前几天到几十天,集中成带状或片状分布,虽然群花怒放,枝叶繁茂,但“短命”的比较多,花开得快,谢得也快,这些都是能和正常开花区别开来的。也有的专家认为地震引起的电磁现象和生物效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不过到目前为止,上述说法还处在探索阶段。

此外,在气象活动中出现的热异常,也可以引起植物不适时令地异常开花。因此,植物异常不一定都是地震前兆。如果遇到植物异常开花,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区分出是大气环流变异致使气温偏高,还是震前地下热异常引起的植物异常反应。

二、震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确保生命安全

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是由于建筑物造成的,因此,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反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紧急避险。如:

1.身处平房遇到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坚固的家具旁。

2.身处楼房遇到地震时,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小的空间避难,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4.正在室内活动时(上课、工作、游乐等),应迅速抱头,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桌下等地方躲避。

5.正在室外活动时,应注意保护头部,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

6.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跑。

7.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总之,地震时每个人处的环境不同,因此,究竟采取何种措施,也是因人因地而不同的。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努力保存自己,科学救助他人。

三、震后——立即行动起来进行自救和互救

据唐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载:“唐山地震救灾的实例证明,社区在救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唐山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人员,多数是家庭成员和邻居互救出来的。”,因此震后的自救和有组织的互救十分重要。在自救、互救中,应掌握必要的救助常识。如在本人身体遇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以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持体力,并应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定的重物以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如在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一般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有些伤势不重者,可帮他暴露头部和胸腹部后,让其自救脱离险境,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抢救更多的人。凡伤者不能自行出来的,不要强拉硬拖,应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后才可扒出。从废墟中救助出来的人员,如果是伤者、病者,应及时紧急治疗,尽快使他们脱离危险期,无病无伤,因埋压过久,也要进行特殊的护理。流血者要及时止血,骨折者要作简单包扎。在黑暗处呆的时间长的人,要用物品遮住眼睛以避免强光的刺激。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不能喂给过多食物,一般先给予部分饮水,再根据情况给少量食物等。总之科学的自救和互救在减少地震伤亡中作用重大。

【综合演练】

材料11755年的葡萄牙是个海洋大国,首都里斯本当时人口有25万,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11月1日,强烈的地震以及随后而来的海啸袭击了里斯本。幸存者对地震这样描述:首先城市强烈震颤,高高的房顶“像麦浪在微风中波动”。接着是较强的晃动,许多大建筑物的门面瀑布似的落到街上,留下荒芜的碎石成为被坠落瓦砾击死者的坟墓。接着,海水几次急冲进城,淹死毫无准备的百姓,淹没了城市的低洼部分。随后教堂和私人住宅起火,许多分散的火灾逐渐汇成一个特大火灾,大火肆虐三天,大部分建筑物被毁,大量珍贵文物被全城大火烧毁。

材料2下图为1755年袭击里斯本的地震、海啸示意图。读图和材料完成14~20题。

25 分16 分78 分

1.根据材料1的描述,此次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2.居民看到“高高的房顶‘像麦浪在微风中波动’”和“接着是较强的晃动,许多大建筑物的门面瀑布似的落到街上,„„”分别是地震产生的()

A.纵波、横波B.横波、纵波C.长波、短波D.短波、长波

3.下图中能正确解释此次地震成因的是()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A.甲B.乙C.丙D.丁

4..影响伊比利亚半岛上等震线出现图中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距震中的距离C.震级大小D.距海远近

5.仅从海啸波高和地震烈度大小两方面分析,此次灾害造成的破坏程度()

A.海啸造成的破坏程度:①>②>③>④

B.海啸造成的破坏程度:②>③>①>④

C.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④>③,①、②相当

D.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④、③相当,①>②

6.当地震发生时,最佳的逃生方式是()

①若身处平房,可迅速跑到室外②若正处在行驶的车辆中,应加速行驶,离开危险区域③若身处楼房,应迅速用绳索下楼逃生④若身处街道上,应护住头部,远离楼房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④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快,故海啸可以提前预警

②.发生在海洋中的地震均会引发海啸

③.海啸来临时,赶快跑到高地上

④.在海边如遇海水大规模倒退到正常低潮线以下,应抓住难得机遇下海捡贝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海啸、火灾2.A3.B4.A5.C6.D7.B

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预案

减轻灾害 关爱生命

地震与地震灾害内页

海地地震灾害报告

风电厂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英文词汇

地震灾害科普教案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减轻策略
《地震灾害减轻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