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7: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有理数加减及其混合运算

2011级

1、2班 2011年9月15日 备课人:周小玲

【知识梳理】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法则指出,两个有理数相加的结果由两部分构成:

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两数的绝对值相加或相减,以得到和的绝对值. 在加法运算中,最容易错的就是符号问题,运算时要特别注意符号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相关的运算律。

难点: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 【典例解析】

1、数轴上的一点由原点出发,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又向左移动了4个单位,两次共向左移动了几个单位?

解:(-2)+(-4)=-6。 答:这个点共向左移动6个单位。 例

2、计算:

13 (1)(3)(2)

441(2)1.21

51325(3)()

(4)(3)(2);

34771313解 :(1)(3)(2)(32)6;

4444

1

(2)1.21(1.2)(1.2)0;

51331

5(3)()();

34431225254 (4)3(2)(32)。

77777说明 严格按法则去做,对异号两数相加,关键是判断出两数的绝对值哪一个大,从而确定和的符号以及哪个数的绝对值减去哪个数的绝对值.

3、计算(1)(15)(20)(8)(6)(2)

251219()()()(2.5)(0.125)()278 (27

说明:把同分母的分数,互为相反数的数分别结合相加,计算起来就比较方便

【牛刀小试】

1、计算:

11(1);

23

(2)(—2.2)+3.8;

1)+0; 611(3)4+(—5);

361(5)(+2)+(—2.2);

5(4)(—

5(6)(—

2)+(+0.8); 15(7)(—6)+8+(—4)+12;

4131(8)12

737

3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0.36+(—7.4)+0.3+(—0.6)+0.64; (2)9+(—7)+10+(—3)+(—9);

4377(3.5)()()()0.75()3423

3、用算式表示:温度由—5℃上升8℃后所达到的温度.

4、有5筐菜,以每筐5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不足记为负,称重记录如下:

+3,-6,-4,+2,-1,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5筐蔬菜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答案:

5512;(2)1.6;(3) ;(4) 5; (5)0;(6) ; 6663(7)10;(8)0;(9) —6.7;(10)0;

1、(1)511

2、(1)6

(2)4.25

(3)12

(4)-12.2 (5)3

3、-5+8=-3(°C)

4、不足6克;244克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 有理数加减法

有理数加减法教案

有理数加减法教案

有理数加减法教案

有理数加减法教案

七年级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

有理数加减法

有理数加减法教案(答案)

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