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庐山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1:10: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6年7月1日实习报 告 姓名:罗藏青排 班级:地质工程 学号:2015100395 指导老师:黄诚 实习地点:庐山

目 录

一、庐山地区地质简介

二、准备物品

三、学习目的

四、庐山的形态

五、实习内容

(一)

(1)、线路制定 (2)、各地质点学习

六、实习内容

(二)

(1)、线路制定 (2)、各地质点学习

七、实习内容

(三)

(1)、线路制定 (2)、各地质点学习

八、实习总结

一、庐山地区地质简介

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北濒长江,南傍鄱阳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之美称。占地面积500平方公里。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曾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江西庐山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截止2010年在庐山共发现一百余处重要冰川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沉积泥砾的全过程,是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的历史记录。与欧洲阿尔卑斯地区及北美地区第四纪冰川活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全球对比意义,对研究全球古气候变化和地质发展史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是2004年中国第一批八处国家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的公园之一。

二、准备物品

实习指导书、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背包、食品、实习记录本、铅笔

三、实习目的

普通地质学野外教学实习是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教学计划中重要部分,是将《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等多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要环节。是一次综合性教学活动。首先,它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习,是在学习了地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贯彻理论教学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街市实际,增强感性只是。其次,是学生实际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的训练;理论来源于实践,对野外获得的第一手地质调查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综合、深化地理理论水平。

四、庐山地质形态

(一)、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江西省九江市南部,西北滨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是座地垒式断块山。地理坐标是: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庐山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米,属中山类型,。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

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庐山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1996年12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

一、全国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我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级名山。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征,也就成为了一个各高校都首选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点。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也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二)、庐山的地质概况

(1) 庐山的形成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大约在1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

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

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向东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喂最高。

下面将列举一些庐山在强烈上升的证据:

1、庐山东西两侧的断层崖高峻、陡峭,未遭破坏,只有少数被沟谷切成三角面。

2、断层崖上的裂点。瀑布(如海会、秀峰寺等)高差虽然大(由几十米到几百米以上),但大多数未溯源侵蚀入山中,表明断块山及断层崖的形成时间不长。

3、庐山早期形成有夷平面和宽谷中堆积的网纹红土层,其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这与庐山强烈上升有关。

4、由于庐山山体强烈上升,因而使山麓地带广泛堆积了砂、砾石层及巨砾。

(2)庐山的地层 本区地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节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由出露前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为前震旦纪喷出交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呈圆浑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组。 (3)庐山岩石的类型和特征

庐山的岩石主要有两种类型:沉积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其中,砾岩最为常见。在环湖路的芦林冰碛泥剖面中,砾岩居多,大小混杂,但磨圆度均较好。其构造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主要受河流和风力作用影响而形成。

2、变质岩:庐山的变质岩主要由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岩、片麻岩、角闪岩等,片岩居多。其结构有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构造多为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块状构造,特点是呈块型或片型,片岩层理分明。

(4)庐山岩层和山体的构造特征

岩层多为倾斜岩层,其层面与水平面的交角在10°~85°间,走向多为东北—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另外还有冰川形成地貌。

五、实习内容

(一)

(1)、线路制定:4月26日

起点:甲秀(8:30)→→第四纪冰川遗址(D001)→→如琴湖边(D002)→→锦绣谷入口处(D003)→→仙人洞(D004)→→龙首崖(D005)→→吊桥(D006)→→石门涧(D007)→→庐山地质博物馆(D008)→→冰碛遗址(D009)→→观察断层(D010) (2)、各地质点学习:

(D001)第四纪冰川遗址:

海拔高度:1165m x: 0411781 y: 3273003 图为飞来石,又为重叠石,属于冰桌,冰桌又称为冰台,是指在U形谷中或山麓地带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砾横置于其它冰川漂砾之上的现象。西谷冰川U形谷中的冰桌,下部的巨大漂砾长8.9m、宽6.1m、高4.5m;上部的巨大漂砾长5.6m、宽4.5m、高2.9m 构成成分:砾石、基性岩等构成

(D002)如琴湖边:

海拔高度1004m x:0399871 y:3172653 图为如琴湖边如琴石,

构成成分:石英,有石英脉,石英砾

(D003)锦绣谷入口处:

海拔高度:1008m x:0399653 y:3272691

此图为锦绣谷入口处,谷的类型为U型谷,在此处学习使用地质罗盘,利用地质罗盘测在位方向以使用罗盘将面向方向测出来。并学会怎么使用地质锤采集岩样本。

右图为利用罗盘测方向角。

(D004)仙人洞:

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

仙人洞是震旦纪砂岩中的一个潜蚀洞。仙人洞发育在女儿城砂岩的岩壁上,处于虎背岭背斜的轴部附近,下为莲花洞断裂。从岩性上看,是巨厚的女儿城砂岩中央有砂质页岩和千枚岩,而上覆砂岩倾角很小,几乎成水平产状,由于轴部受到西北方向力的挤压较强,首当其冲,岩层破碎,垂直节理发育,在寒热冻融和地下水等外营力的长期作用下,中间软弱的页岩、千枚岩等侵蚀较快,向里面凹陷,而外围的女儿城砂岩则突出,久而久之,形成今日所看到的仙人洞。洞穴内还有裂隙式的泉水一滴一滴流下,称为“一滴泉”

其中并伴有层析水和裂隙水,在里面有一个层析水的原因形成以天然水池。

(D005)龙首崖:

海拔高度:851m x:0398205 y:3271736

图为龙首崖对面岩石照片采样,其岩石有石英脉交错从横,而龙首崖则为断层构造,龙首崖为岩性观察点。

(D006)吊桥:

海拔高度:904m x:0397201 y:3278649 吊桥对面山体为背斜,岩层有断层。岩石宽度较大,层层挤压。下图为吊桥对面山体断层手绘图 (D007)石门涧:

海拔高度:298m x:0398150 y:3271548 石门涧是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最典型的地貌代表,它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礼物。第四纪冰川这个扭转乾坤的大自然雕刻家,鬼斧神

工似的为石门涧创造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艺术珍品。大约在九亿年前,庐山及周围地区尚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经多次地壳活动,庐山才从海底慢慢上升起来,所以地貌景观奇特,地质内涵丰富多彩。它属典型的冰川地貌,距今约120万到24万年前才形成这种“褶皱”型和“地垒式断块山”。

由于第四纪冰川作用,挟带着岩石的冰体从黄龙冰斗窄口处沿谷地移动,从而产生石门涧U形谷、冰门槛。在冰雪和冰川的创蚀作用下,形成屯集冰雪的洼地场所即冰川盘谷。铁船峰和天池峰的峭壁是冰川巨大压力而铸造的冰坡、冰溜面遗迹,这谓之大石门。铁船峰东侧的石壁,如同超级摩天大楼的墙体,其高上下落差307米,其长420米。“芙蓉削出插天半,千尺无枝不着土”。这种又光又陡的冰溜面、冰坡是第四纪冰川的典型遗迹。其宏大之壮观、险峻之神奇、“装饰物”之秀丽,不仅在庐山首屈一指,也是神州一绝。此外,“讲经台”处的小石门,U形谷口的外石门,也是冰川运动的产物。石门涧的冰川羊背石、冰川条痕,冰川擦槽、冰川擦口、冰川终碛垅等等遗迹都可见。

(D008)庐山地质博物馆:

海拔高度:123m x:0398541 y:3271237 在里面参观岩石,参观形成原因,各个地质时期形成的地质条件。

(D009)冰碛遗址:

海拔高度:1015m x:040040 y:3271270 冰碛(qi)岩全称为冰碛砾泥岩,是世界稀有的石种之一。其色为灰褐,暗褐,质量重,坚而脆,内夹杂有砂石或其他小生物化石。 据考证,冰碛岩形成距今约6——7亿年间。当时,地球上曾发生了全球性“冰盖气候”的“冰球事件”,冰期后,又发生了“热室气候”事件。这种极热和极冷的现象,便形成了稀罕少见的冰碛岩.并且在上游存在大量大型石块。下游则有大量小型石块,且冰碛棱角分明说明是在冰川移动时携带而来。 (D010)观察断层:

断层为逆断层,位于公路旁,断口处有大量碎石,并通过观察下

盘挤压弯曲,上盘压住下盘。 断层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构造。断层的规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长可达上千千米,向下可切穿地壳,通常由许多断层组成的,称为断裂带;小者长以厘米计。

通常按断层的位移性质分为:①上盘相对下降的正断层。②上盘相对上升的逆断层。断层面倾角小于30°的逆断层又称冲断层。正断层和逆断层的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均大致平行于断层面倾斜方向,故又统称为倾向滑动断层。③两盘沿断层走向作相对水平运动的平移断层,又称走向滑动断层(简称走滑断层)。

六、实习内容

(二)

(1)、线路制定 :4月27日

起点:甲秀(8:30)→→国泰宾馆前方(D011)→→土质滑坡(D012)→→岩性观察(D013)→→测量产状(D014)→→测量坡度(D015)

(3)、各地质点学习: (D011)国泰宾馆前方:

海拔高度:1087m x:0400543 y:3271592

此点,发生地质灾害也就是所谓的塌方。

处理方式:利用塌方走向建起拦土墙。 (D012)土质滑坡: 海拔高度:1097m x:0400779 y:3271814

在此点,利用罗盘测得滑坡方向为325°(西北) (D013)岩性观察:

海拔高度:1087m x:0400543 y:3271592 大部分为砾石,颗粒分布不均,有大于0.5cm的为主。

(D014)测量产状:

在此学习用罗盘测量走向,倾向,倾角。 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

(1)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3)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测量岩层面的产状时,如果岩层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上当作层面以便进行测量。 (D015)测量坡度: 在此点利用罗盘测量坡度。

七、实习内容

(三)

(1)、线路制定:(4月28日)

起点:甲秀(8:30)→→含鄱口(D016)→→植物园(D017)→→五老峰(D018)→→三叠泉(D019) (2)、各地质点学习: (D016)含鄱口:

庐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庐山观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东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含鄱亭为最佳地点。清晨,只见鄱阳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轮红日射湖而出,金光万道,霎时湖天尽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灿烂绚丽的画卷。 雄伟、瑰丽、云浓雾密,莽莽苍苍,状如鱼脊的含鄱岭,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庐山的东南方。 在此点看到球状风化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个方向受两个而面上的风逐渐缩球形。这

化(角部受三的风化,棱边方向的风化,只受一个方向化),故棱角减,最终趋向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段比较突出的一个不良地质现象。

(D017)植物园:

在植物园我们参观了各种植物。 (D018)五老峰: 五老峰地处江西

省九江市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它根连鄱阳湖,峰尖触天,海拔1436米,虽高度略低于大汉阳峰,但其雄奇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 这是见到的一个断裂构造。第四纪以来,庐山主要沿着两条边界断裂大量抬升。山体受两侧大断裂的控制。总体走向呈东北—西南向延伸,与大断裂走向相一致。由于边界断裂分别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收敛,因此,庐山山体在平面上呈中间宽两头尖的纺锤形。两条边界大断裂均表现为正断层,庐山主体以山体一侧为下盘相对上升,从而形成地垒式断块山,边界大断裂附近则形成陡峭的山崖陡坡。 (D019)三叠泉:三叠泉位于九江市庐山东南九叠谷。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距九江市26公里。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山丘型旅游地。 三叠泉风景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山峰高峻,峡谷幽深。在“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由于地壳的多次沉降与抬升,形成了褶皱密布、断层纵横、岭谷相间的山体,又经过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摩擦而形成“冰阶”崖面。

八、实习总结:

此次庐山实习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了东西.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无论是地质,地貌,土貌都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感受.在实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在专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怀,同学们之间的互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庐山的自然景观更是令我留恋忘返,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了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当然,实习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人数太多有些东西老师在讲解却听不到,建议以后能够分小组讲解.还有就是实习前线路没确定好,实习过程中没有按原先的线路进行,有点盲目.总的来说这次野外实习非常成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到野外实习.断层构造地貌分述如下:

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因庐山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呈。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1000米,向东北方递减,断层崖亦分2~3段,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河谷地貌: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在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于上述流向垂直。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

1、宽谷: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于地质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宽谷的高程,在山的中南部最高,向东北降低,如仰天坪:1260米~1300米;七里冲:1100~1250米;东谷、西谷:900米~1100米;天梯:400米。

2、峡谷:表示第四纪地壳上升,河流强烈下切而成。峡谷谷坡陡峭或阶梯状。纵比降较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如庐山西侧的石门涧,它是东谷和西谷的下游,在长约4~5公里范围内,高度下降800米。

3、瀑布:由于溯源侵蚀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大口瀑布。

锦秀谷河流内侵: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北西流的锦秀谷向里内侵,因此流向锦绣谷的为内侵,由虎背岭南侧流向石门涧的河流,其中流向锦绣谷的为逆向河.从天桥到石门涧段的为断头河.

河流内侵原因分析: 花径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在天桥处形成裂点, 在裂点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秀谷).

冰川地貌:庐山是存留第四纪冰川遗迹最典型的山体:大坳冰斗、芦林冰窖、王家坡U形谷、莲谷悬谷、犁头尖角峰、含鄱岭刃脊、金竹坪冰坡、石门涧冰坎、"冰桌"鼻山尾、羊背石、冰川条痕石……海拔800~900m的网纹土这都是冰川地貌的有力证据.

冰碛物的特点:1,成分主要是砾,砂,粉砂,粘土.2,结构疏松,粒度差距大.3,缺乏分选,不显层次.4,砾石磨圆度差,多成棱角型或次棱角型.5,表面常有擦痕,刻槽,压坑,压裂和磨光面.6,石英砂粒棱角尖锐,表面有贝壳状断口.7,内部的孢粉是寒冷型.下面是几处主要的冰川遗迹。

王家坡U形谷:冰川在谷底流动中,侵蚀和掘蚀所塑造的谷地形态。谷地宽而两坡陡,横断面呈U字形。是庐山U形谷中规模较大,形态特征保存较为典型的谷地之一。谷地有震旦系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所组成,气势浩然,谷地源头高程约800米,长达4公里,谷地宽约700米。谷中有著名的王家坡双瀑。

U形谷成因:由于冰川过量下蚀和展宽形成的两侧一般有平坦谷肩,横剖面近似U形,其谷底岩性差异大。

大坳冰斗:冰川源头屯积冰雪的小型凹地,呈圈椅形状,后壁陡峻,一面开口。大坳冰斗,是鉴定冰川遗迹的重要标志之一,位于大月山东北角,由震旦系南沱组片麻状含砾石石英岩所组成,冰斗长300米,宽250米,深约100米,斗底高程1200米。

含鄱岭刃脊:是较为典型的岩地貌景观,海拔1286米,长约1250米,由震旦系南沱组长石石英砂岩夹砂粒所组成。岭脊如刀刃,两坡陡峻,形态似鱼脊。

犁头尖角峰:因冰体啮蚀山坡,使山峰形成金子塔形而称为角峰。海拔1328米,峰体苍劲,形如铁犁,挺拔俊俏,构成特有的孤峰地貌景观.刃脊和角峰成因:刃脊和角峰是在冰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前者是谷坡冰斗壁后退的结果则使山脊形状锋锐,后者是相邻而朝向相反的谷源冰斗壁后退形成的极尖峭。

石门涧冰坎:L长约3000米,宽200余米,谷地呈槽状,亦是冰川谷。在其出口处,由基岩及其上覆的冰积物组成一横亘于谷中的门槛,形成冰坎地形。石门涧,水系发育丰沛,有急湍奔泻的石门涧瀑布。

此为实习全部内容。我是第一次实习,也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更学习深刻认识到做什么事都要兢兢业业。,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