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6第一框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A)(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1:30: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六课 振兴中华 共担责任 第一框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综合国力的内涵、综合国力所包含的要素、和平发展道路和和谐世界的内涵,理解综合国力的作用、我国国家地位的现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我国提倡和谐世界的原因;懂得振兴中华必须提高综合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举例、分析、归纳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振兴中华是全国各民族儿女的共同愿望以及振兴中华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为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情怀,初步树立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努力和长期奋斗的坚定信念。

二、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我国近几年参与国际事务的资料。 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北京奥运申办成功的照片和奥运会开幕式照片。 (师) 这些照片在告诉着我们什么? (生)中国申奥成功和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

(师)申奥成功地喜悦还历历在目,而今年我们真的把奥运带回了家,申奥成功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表现,而我们所说的振兴中华,也正是指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课题)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板书)一

(一)振兴中华的内涵

(师)说到振兴中华,大家自然会想起了一位伟人:孙中山。请大家阅读教材上p22页的知识窗,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而毛泽东则表达了振兴中华的决心。然而,为了振兴中华,我们的炎黄子孙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说一说:我们的炎黄子孙们在振兴中华的过程中都作了哪些事情吗?(战争年代和改革开放年代) (师)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近代处于内有外患,贫困落后境地时,振兴中华的口号曾令我们的民族奋起,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之路。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振兴中华又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可以说,振兴中华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振兴中华的口号增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板书)一 振兴中华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一)振兴中华的内涵

(二)振兴中华的意义

振兴中华的口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那么,振兴中华应以什么为基础呢?还是让我们通过对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分析,不难来解答其中的缘由吧。

(师)大家都知道,奥运会的申办国家和城市是由国际奥委会决定的,那么你认为申办国家和城市必须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才会被奥委会所考虑呢?并说明你的理由。

(讨论)申办国家和城市必须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才会被奥委会所考虑呢?并说明你的理由。

(生)略

(师)出示基本条件并进行解释

第一,国家必须具备举办奥运会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第二,国家必须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政治力、军事实力)

第三,国家必须是一个体育大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

第四,国家必须具有举办国际大型运动会的经验,有能力办好这次盛会。(国际影响力)

第五,国家必须具备举办奥运会的设施条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教师补充解释(也可穿插在学生的回答当中):中国2008北京奥运会共投资420亿美元。例如机场航站楼耗资30亿美元,花费了5亿美元建造了“鸟巢”国家体育场。政府花费3,000万美元对原先尘土飞扬的郊区京顺路进行形像改造,种植树木、花草并建了装饰墙。(经济力、科技力)

考虑到这是一个国际性的活动,到时世界各国的记者和运动员以及参观者都会云集到该城市,所以奥委会必然考虑到该国的社会治安问题,因为如果政局不稳定,社会治安较差,就无法保证运动会的顺利召开,甚至是危及运动员们的生命安全。当然要保证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则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政治力、国防力) 奥运会作为一种世界体育盛事,除了要考虑这些因素以外,国际奥委会还必须考虑到这个国家应该有举办过国际大型运动会的经验,也就是说,这个国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另外,因为是体育盛事,而体育它也是一种文化,所以举办国应当是重视体育的发展,并且体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也就是说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感召力。(文化的感召力) (师)当时,满足这些条件,与我们一起申办奥运参与竞争的有这么几个城市:大阪,北京、多伦多、巴黎、伊斯坦布尔,而其中多伦多,巴黎、北京这三个城市是最被人看好的。(师)在大家都满足申奥基本条件的情况下,为什么北京最终能够胜出,而且在第二轮投票中就以绝对优势胜出?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而我们从以下的一些材料中,可以分别总结出哪些原因?

出示(材料一)

在申奥的热潮中,北京围绕着“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奥口号以及“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理念扎实的推进着工作,北京体育场馆的改造工作也在稳步进行,纳米技术让老牌的首都体育馆焕发青春。而随着环境材料和太阳能技术的运用,工人体育场也焕然一新。2000年10月19日,国际棒球协会主席诺达里参观了五棵松体育馆和丰台体育中心。在五棵松,看到一排排刚被推倒不久的旧建筑物时,诺达里惊讶地说:“你们的动作也太快了,我在悉尼看到的还是图纸,说话这就开始动工啦?”

(生)略

(师)从诺塔里的话语中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中国的这样一句古话:言必行,行必果。北京围绕着“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奥口号以及“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理念,以扎实的工作兑现自己的承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国家对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十分的到位。(国家发展战略的执行力)。

而从改造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了要实现绿色奥运,离不开科技力的支持。而我们想要办成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除了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外,还离不开我们国家自己的创造力。(民族创造力)

(师)出示材料二

盖洛普(中国)咨询有限公司就我国民众对奥运的支持率作过这样一份调查,结果如下:———94.9%的北京市民支持北京申奥,同时,94%的市民希望成为奥运会志愿者。

(生)略

(师)一个人无法决定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命运,但北京申奥的命运却依赖于一个个北京人聚集而成的集体。正是凭着对奥林匹克的向往与执著,正是依靠民众的广泛支持,正是依靠卓有成效的工作,北京终于从承诺走向了成功,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民的凝聚力。(国民的凝聚力)同时,这也体现了一种文化的感召力。

(师)出示材料三

在申奥期间,与中国一贯保持友好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北京申奥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墨西哥《先驱报》发表署名文章,呼吁国际奥委会委员主持正义和公道,要充分考虑这个东方体育大国主办奥运会的整体形象和水平。 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第二轮投票中胜出,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

(师)中国近年来在国家事务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世界各国建立了良好的国家关系,这也是胜出的原因之一。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国际影响力。

(师)通过刚才对我们伟大祖国申奥成功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奥运要申办成功绝不是简单的经济实力的较量,它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而这方方面面的内容正是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内容。

(师)那么什么是综合国力呢?请结合教材回答。

(生)综合国力就是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国家的总体力量,它包括了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的内容。

(板)二

(一) 综合国力的内涵

(师)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内容中,哪些属于软实力,哪些属于硬实力?

(生)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都属于硬实力,而国家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都属于软实力。

(板)二 (一) 综合国力的内涵

(二)硬实力和软实力 (师)软实力和硬实力在申奥中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 (生)略。

(师)从北京申奥成功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硬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而软实力则是一种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申奥国家之间的较量实际上就是国家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申奥况且如此,而我们国家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也离不开国家总体力量中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板)硬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软实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师)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和举办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然而,又让我想起了一段有关奥运的往事:

(材料)据史料记载,早在1908年的《天津青年》杂志上曾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出了三个问题:

一、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

二、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

三、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材料)

1932年短跑运动员刘长春第一个代表中国正式参加第10届奥运会比赛。但是刘长春却买不起跑步专用的鞋子,再加上由于旅途劳累、体力不支,无功而返。1936年,中国派出了第一支队伍共计69名运动员前往柏林参加第11届奥运会。结果又是无功而返。最让人难受的是,奥运会结束后,代表团回国的路费竞无着落,最后还是依靠当地爱国华侨的支援才走出困境。当时一家外国报纸刊登了一幅漫画:五环旗下,一群留长辫、身穿马褂、病病殃殃的中国运动员,扛着一个硕大的鸭蛋。这幅漫画的标题是“东亚病夫”。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没有参加第15——22届奥运会,那是因为在奥运会上还是出现了“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问题。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竟然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为此,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发出抗议。但是在他任职的20年,一直阻挠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思考)为什么当时中国的奥运运动员和我们的国家会在奥运会上受到如此的不公正的待遇?

(生)略

(师) 因为当时的国力衰败,所以自己的国家无法为运动员提高良好的参赛条件,同时由于国力的衰败,才会遭受外国人的耻笑。而且由于国力的衰败,我们的抗议在国际社会就没有分量,所以,只有综合国力增强了,我们的国家才能在国际上更有威望,我们的民族尊严才能得到世人的尊重,中国人的腰杆才能更硬,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昔的对比,大家可以看出,申办奥运的成功意味着国家地位的提高,而奥运会一旦能够成功举办,这又将进一步提高国家地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综合国力的支持。因此,综合国力在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家地位。

(板)二 (一) 综合国力的内涵

(二)硬实力和软实力

(三)综合国力的作用1 (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参与的国际事务也越来越多,你能举出一些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例子吗? (生)如在中国的提议下举办朝核会谈、派出维和部队成功完成维和任务、成功举办特奥会、即将举办世博会等等

(师)说到这里,有的同学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综合国力提高了,国家地位就提高了,这个我懂,可是这和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就拿奥运会来说,虽然赚了国际声望,提高了国际地位,但是我们为了成功举办奥运会,大把大把的钱都花出去了,太不划算了。

对于这个问题,你将如何看待呢? (先请同学回答,边回答边补充资料)

材料:举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纪录地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其中900亿元用于修建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打造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络;45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300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的基础,初步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化社区和远程教育;其余150亿元将用于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奥运大规模建设创造3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资料显示,北京奥运会总投资高达2800亿元,带动其它投资达15000亿元,均创历届奥运投资之最,但是奥运会的直接收入、间接收入以及由此引发的投资收入等为北京、为中国带来的收入也是可观的,预计2008年奥运将对全国GDP 增长贡献0.3至0.5个百分点,对北京GDP 增长贡献2个百分点。

(师)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奥运的举办近一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如就业、国民经济发展等问题。

(师)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综合国力与我们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吗?

(生)略。

(师)举例1:在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已基本完成”。这七年,国家投入了巨额扶贫资金,到2000年底“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累计达到1300亿元。可见,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的增长,“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难以实现的。

举例2: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国务院提出,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这一惠及百姓的举措实施后,全国农村中小学每年可取消学杂费达150亿元,分摊到每名中、小学生身上,分别为180元和140元。这是综合国力发挥普惠补益作用的又一典型实例,对实现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意义重大。

举例3: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表决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据统计,从2006年开始免征农业税、取消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500亿元左右。综合国力增强了,取消农业税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一个重大举措。国家还承诺,今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生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这也是综合国力提高的结果。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我们物质生活的改善还是文化生活的满足等等,都离不开综合国力的增强。、

(板)二 (一) 综合国力的内涵

(二)硬实力和软实力

(三)综合国力的作用

1、2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了解综合国力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竞争。

(板)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竞争。

(师)我们在新世纪还面临着三大任务,结合教材回答,是哪三大任务? (生)略

(师)实现新世纪三大任务,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板)二 提高综合国力是振兴中华的基础

(一) 综合国力的内涵

(二)硬实力和软实力

(三)综合国力的作用

1、2 (师)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大唱“中国威胁论”,可见,它们对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是根本不了解。

(师)中国的国家地位的现状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请举例说明。 (生) 略

(师)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是,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处于世界后列,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仍是发展中国家。

(板)二 提高综合国力是振兴中华的基础

(四) 实事求是地评价我国的国家地位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增强综合国力呢?(讨论)

(生)略

(师)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民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等,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板)二 提高综合国力是振兴中华的基础

(五) 提高综合国力需要长期奋斗 我们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改革开放政策,这使我们国家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讨论)请大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举例说说我国与世界之间的交流。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中国参与世界的事务越来越多,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中国借助着世界在发展自己经济的同时,也使世界各国受惠。中国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世界。

那么中国建设又需要一个怎样的国际环境呢?为什么?

(教师)我们现在的建设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如果国际环境不稳定,必然会影响中国的发展。如伊拉克原本是一个十分富裕的国家,但是连年的战争,已经使这个国家弄得民不聊生。另外,国际环境不好,不稳定,也势必影响我国国内的经济,如今年的金融风暴席卷全世界,中国的发展步伐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那么作为老百姓来说,你又希望过上一种怎样的日子呢? (生)稳定、安逸、富裕。

(师)而这些目标也都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国家在国家上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 引导同学看书上p28页知识窗。

我们所倡导的和谐世界就是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我国倡导的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这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板) 和谐世界是指在国际上倡导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 也正因为我们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的环境,所以我们要走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那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这是因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振兴中华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板)三 振兴中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和谐世界的内涵

(二)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三) 振兴中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综合国力它包括了软实力和硬实力,了解了综合国力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还必须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和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而作为中国人应当义不容辞的肩负起增强综合国力,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的重任。

附:(板书)

一 振兴中华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一)振兴中华的内涵

(二)振兴中华的意义

二 提高综合国力是振兴中华的基础 (一) 综合国力的内涵

(二)硬实力和软实力

(三)综合国力的作用

(四) 实事求是地评价我国的国家地位

(五) 提高综合国力需要长期奋斗 三 振兴中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和谐世界的内涵

(二)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三) 振兴中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1.学生的课前资料的搜集可进行评分,记录在平时成绩里。 2.做好学生课堂上的发言记录,及时纠正错误的观点或看法。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有关综合国力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以我国申办奥运会作为线索,运用阅读相关材料、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从申奥的事例中理解综合国力的一系列知识点,把相关的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对于本课中较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举例分析归纳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例如通过让学生搜集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事例并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理解我国国家地位的提高;通过学生列举炎黄子孙振兴中华的事例,让学生懂得振兴中华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通过让学生运用以往所学的知识,来让学生分析我国国家地位的现状,从而得出我们仍然需要继续提高综合国力,通过举例分析我国与世界的关系,来说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性等。

教学设计: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山学校 高 珊

指导教师: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 李曰胜

《伟大的中华民族》教学设计

第一框教学设计

第六课第一框教学设计

振兴中华民族演讲稿

第三课第一框教学设计最新

第一框《面对冲突》教学设计

增强文化建设,振兴中华民族

第一课 伟大的中华民族

伟大的中华民族2

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学设计

6第一框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A)(教学设计)
《6第一框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A)(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