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生为本,幸福成长

发布时间:2020-03-02 00:02: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生为本,幸福成长——论人本思想指导下的德育管理实践

以生为本,幸福成长

——论人本思想指导下的德育管理实践

(顺德区龙江中学李瑞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本思想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并且迅速被广大的民众所接受和认可。同样,人本思想在中学校园的德育管理中的重要性也得到更多德育工作者的认同。本文试图从以人为本的概念入手,阐述现代德育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并以龙江中学的德育实践为例,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德育管理中人本思想的具体操作和运用。

【关键词】德育管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德育工作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的好公民,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工作因思想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僵化,普遍存在“实效性差”的问题,严重影响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地中小学校都开始反思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着眼于人的发展,回归了教育的本质,得到广大学校的贯彻和坚持。

一、“人本”思想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想法源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哲学。费尔巴哈第一次提出了“人本主义”的哲学口号。在费尔巴哈开创了人本主义先河之后,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西方现代思想家都沿着这一思路各自发展了自己的学说,从而形成一个相当庞大而且有着广泛影响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

自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中国有关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逐渐发展起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

由此从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引申出的德育管理理念,即 “以人为本”,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根本。所谓“以人为本”应该是:围绕人、为了人、关心人、理解人、依靠人、尊重人、凝聚人、发展人;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通过管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这也就是“以人为本”中“本”的本意,即最终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

众多学者认为,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指在管理活动中把

“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管理达到最佳水准。学校德育人本管理思想的具体实践,就是要从各个方面来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二、中学德育管理中坚持“人本”思想的意义

(一)顺时代发展潮流,立人本德育理念

目前,我们正处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高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和适应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在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传统的德育具有强制性、理想化和说教式的倾向,对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缺乏关注和更实在的帮助。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幸福成长的需要,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德育的实效性、主动性和针对性,真正实现德育的“以生为本”。

(二)握新课标改革实质,走崭新发展道路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聚焦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上。从课程的基本理念看,新课标对德育提出了“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德育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与健康的公民是德育的基本追求,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德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看,新课程标准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因此,新课程标准的理论灵魂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以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德育把握了“以人为本”,追求人的终极发展,也就把握了新课程的精神实质。

三、“人本”思想在中学德育管理中的实践

关爱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本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起点和基石,培养学生丰富的社会属性与鲜活的个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观照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是教育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近年来,龙江中学坚持人本理念,在探索人本思想在德育管理的实践中,取得新的突破。

(一)深化人本内涵,创新德育理念

德育理念是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其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德育效果。龙江中学经过不断探索和提炼,在传承学校优良传统继承上,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形成了“以生为本,幸福成长”的德育理念,着眼于“人是目的”。首先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这是“以生为本”的逻辑起点;其次是“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这是“以生为本”的量的要求;第三是“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以生为本”的质的规定;最后是“学生幸福成长”,这是“以生为本”的过程目标,亦是人本价值的直接体现。

龙江中学根据形成的德育理念,将德育管理具体化为:德育为首,注重养成;

健全发展,社团添趣;科学减负,创建快乐;人文关怀,因材施教;家校联手,合作共赢。这既是办学理念和德育理念的具体阐述,又是一套具体的操作规范,凝聚教师的共识,指引教师科学育人,从而形成龙江中学独特的德育教育体系。德育理念的进一步特色化、时代化和具体化,让德育工作有了更强的指导性和有效性,学校的德育逐渐显现自己的特色,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充分信任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二)落实人本精神,构建德育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按照人本精神,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德育内容,并形成一定的体系。龙江中学经过实践总结研讨,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内容统筹为“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成为德育的主旋律和核心,创新活动形式,抓住节日契机开展主题教育,达到用优秀的文化熏陶人、以先进的文化感染人的效果。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

1.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主题,强化政治教育。龙江中学坚持利用高一新生军训、建国周年、“五四”运动等纪念日,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而增强集体主义教育的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学校一年一度的师生文艺汇演和田径运动会。使学生在准备比赛—参加比赛—赛后总结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集体主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班级成员思想和行为中的一种无形却有力的精神指引。

2.以文明礼仪和感恩教育为主线,强化思想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举办演讲比赛、举办大型感恩报告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通过日常管理引导学生文明礼仪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以特色女生教育为切入口,强化道德教育。学校通过构建富有特色的女生教育,深入宣传“女生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自强自立、自信自律、自尊自爱”的教育目标,以女生教育为契机带动全体学生意志和道德的提高。

4.以法制和安全教育为重点,强化法纪教育。学校坚持每年举行校园法律文化节活动,通过中学生法制知识讲座、法制征文比赛、法制书画比赛、法制主题班会、“防范日常犯罪,构建和谐社会”图片展览、禁毒专项教育等法制专题教育活动,为全校师生营造了一个身心两健、德智双全的发展空间,既规范了他们的言行,又内化了他们的素质,为他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同时,学校把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当做常规工作来抓,每年都会举行内宿生消防疏散演练,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5.搭建心理健康辅导阵地,强化心理教育。龙江中学着力修筑学校、家庭间沟通的桥梁,开辟多种途径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倾诉和咨询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2010学年开始,学校德育处要求各班主任对本班有心理偏差的学生做好摸底调查,并填写《学生心灵成长记录册》,德育处把有心理偏差的学生分配给心理老师和有经验的班主任跟进,并做好跟踪登记。同时发挥“晴空心理咨询室”作用,积极开发和维护专业心理辅导网站,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专业辅导。

(三)坚持人本原则,拓广德育途径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要求,更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的重要工作。如果只是单纯依靠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那是远远不够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社会也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管理。只有各方力量充分联合起来,落实保障措施,才能培养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

1.讲究教工齐动,实现“全员育人”。一是突出全体教师教师参与德育氛围。龙江中学坚持“教师为主、全员参与;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全方配合”的工作原则,秉承“立志、勤奋、求美、创新”的校训,扎实开展科学、生动、有序、有效的德育工作。二是突出班主任全面德育作用。学校以班主任为主力军,系统地开展德育工作。学校形成一套培养班主任机制,如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展主题班会观摩课,第二学期举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请进来,走出去”等,强化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三是突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德育特色。以学校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每周安排教师到心理咨询室或者在办公室值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四是突出全体职工德育责任。包括各处室工作人员、门卫室保安、宿管员等,都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德育教育中。

2.讲究家校互动,实现“合力育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龙江中学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开好每一次家长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学生。近年来,龙江中学各个年级都举行了“家长开放日”,要求家长在密切配合学校工作的同时,也要督促和关心自己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现在,家长已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交流的桥梁,融洽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学校工作家长支持,家教困惑学校帮助的良好局面。

3.讲究校社联动,实现“实践育人”。学校加强与交警中队、消防中队、敬老院等德育基地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力量,实现学校与社会互通,有助于通过参观、体验、感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提高综合素质,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实质,为学生创造更有挑战和更富有个性化的成长环境。

(四)活用人本原理,优化德育方法

长期以来,学校都会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实施,学校的德育管理和任务突出了给学生一个美好未来的要求。学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不能仅仅将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简单地定性是为了为方便学校和教师管理的需要,要真正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如何使每项德育工作都是有效甚至是高效的,关键在于德育方法的优化。

1.坚持学生在学校管理上的主体地位。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德育管理上的主观能动性。龙江中学建立了团委会、学生会以及班级团支部、班干部三级学生干部体系。学校在学生干部选拔上严格把关,在同学们自主报名的基础上,通过考察、面试,挑选出符合条件的同学成为学生干部候选人,然后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学生干部队伍。提倡学生自主管理,龙江中学德育处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学生会干部和团委会干部例会,对所有的学生干部进行思想教育,明确、协调、并布置好各项任务。现在学生干部分工明确、合作意识很强,都能自主地完成各项常规工作。如教室校园卫生的检查打分、学生纪律的检查打分、文明礼仪的监督、风纪各项分数的统计反馈等,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主观的主观能动性,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能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学校管理。

2.坚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改革倡导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近年来,龙江中学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模式,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施行学案导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改变传统教室的空间组合,采用几何形课桌。变传统的“秧田式”为“对边性”等形式,变师生间的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为师生提供和谐互动的交流情景,创造师生民主交流、对话的氛围。其次,创建小组学习的方式。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将学生按同质、异质或自愿方式编组,加强组内交流、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竞赛,指导学生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学会倾听,以理解沟通为目的学会交流,以合作、竞争的技巧学会协作,以体验反思的情怀学会分享。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德育自主性就增强,学生就可以在积极、主动、乐研的状态下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活动设计、组织、参与中去实践、体验,把教育者设计的教育要求变成学生自己的成长需要,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

3.坚持学生在课余活动中的主动选择。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龙江中学本着“活动育人”的原则,2011学年第二学期全面铺开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全校总共成立包括锦屏文学社、影视欣赏、泥塑制作,舞蹈队、合唱队、小品队、时事开讲、篮球、毽球等各类兴趣小组42个,坚持学生自主选择,根据兴趣,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培养的项目,使全体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了能力的提

升和美的熏陶。龙江中学以生为本的德育理念,落到实处的素质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舞蹈队和小品队两个社团所编排的作品均获得区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的佳绩。

当今素质教育的迅速普及,更加要求学生要提高能力和素质。特别就要求学校要把培养学生的德育放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上,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高素质、培养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以生为本,幸福成长”的德育理念指导下,龙江中学德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德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德育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趋势,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扎实工作,认真总结,积极探索,创新思路。

【参考文献】

①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②严世祥.分析中学德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J].现代阅读.2012年9月第9期。

③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月第1期。

④李霞,范勇.德育理念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2月第22卷第2期。

⑤张淑清.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切实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J].教育理论 与实践.2004年第24卷第11期。

⑥萧宗六著.学校管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⑦黄志成,程晋宽著.教育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⑧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

爱岗敬业 以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

以生为本自主管理

以生为本 真爱学生

以生为本,快乐识字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以生为本,幸福成长
《以生为本,幸福成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