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庭审笔录

发布时间:2020-03-02 11:22: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庭审笔录

开庭时间:1999年11月19日 开庭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法庭组成人员: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

书记员:请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入庭。

书记员:查明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到庭情况,核对证件。 书记员:请肃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略记) 书记员: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书记员:报告审判长,原告刘燕文、原告代理人董康,戴崧梃、被告北京大学,被告代理人景涵彬,程听听 已到庭。原告提供的证人吴全德、李明在庭外侯传。庭前准备工作就绪,请开庭。 审判长:现在核对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基本情况 审:原告姓名等项?

原告:刘燕文,男,35岁,汉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住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1条9号。

审:原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及代理权限?

委托代理人:董康,男, 北京郑大律师事务所律师,住北京海淀区185号,代理权限以授权委托书为准。戴崧梃,男,北京郑大律师事务所律师,住北京海淀区185号,代理权限以授权委托书为准

审:原告委托代理人宣读授权委托书 原告委托代理人;

(内容略记) 审:被告姓名等项

被告:北京大学 ,住所地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法定代表人:陈佳洱,北京大学校长

审:被告代理人姓名等项?

被告代理人 :景涵彬,女,方圆律师事务所律师,住北京朝阳区18号,代理权限以授权书为准。程听听,女,方圆律师事务所律师,住北京朝阳区18号,代理权限以授权书为准 被告委托代理人:(内容略记)

审判长:原告对被告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原告:无异议

审判长:被告对原告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被告:没有异议。

审判长:经审查,原告、被告及其代理人出庭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与本案庭审判活动。 审: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第一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条,第四十五条,第 四十六条之规定,今天依法公开审理原告刘燕文与被告北京大学拒绝颁发博士学位纠纷一案,现在宣布开庭。(敲法槌)

审:本案由审判长 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组成合议庭,书记员 担任本案记录。

审:有关当事人诉讼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庭前已以书面形式告知双方当事人。原告、被告对诉讼权利、义务是否清楚? 原告:清楚。 被告 :清楚。

审判长:原告是否申请回避? 原告:不申请回避。 审判长:被告是否申请回避? 被告:不申请回避。

审:现在由原告发表起诉意见? 原告:宣读起诉书(内容略记) 审:由被告进行答辩?

被告:宣读答辩状(内容略记)

审:现在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的重点是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反驳对方的主张也应提供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

被告代理人:我现在提交第一组证据,校学位委员会提交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同意北京大学由吴树青等十七人组成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函》其内容为“ 现经北京大学提出的关于北京大学吴树青等十七人组成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书面申请,经我国家教育委员会依法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因此依法决定同意北京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的申请

、国家教委给北京大学的批准增补四位学位委员的函,其内容为“经北京大学书面申请,增补四位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经我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查,决定同意其申请 。

以上书证能够证明被告以上证据证明北京大学是合法的学位授予机构,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经国家教委批准,机构组成合法。 审:请书记员将证据递交原告

请法警将证据提交本庭

审: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有无异议? 原告代理人: 没有异议

审;请被告继续举证

被代:我现在提交第二组证据,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吴树青关于5位委员因故不能出席第41次校学位委员会会议的说明、刘泰 委员因出国不能参加第41次校学位委员会会议的说明、马克 委员因在台湾访问不能参加第41次校学位委员会会议的说明、胡壮麟委员因在香港访问不能参加第41次学位委员会会议的说明。其内容是“本人原北京大学校长,评定委员会主席吴树青因为伤病住院,所以不能参加第41次校学位委员会会议,本人刘泰委员因出国不能及时返回参加评定,本人马克委员因在台湾访问不能参加第41次校学位委员会会议,本人胡壮麟委员因在香港访问不能参加第41次学位委员会会议”

以上书证能够证明校学位委员会第41次会议5位委员缺席的原因。

审: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有无异议? 原告代理人: 没有异议

审;请被告继续举证

被告代理人:我现在提交第三组证据,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综合性学科考试成绩单,经过考试考查现给予刘燕文其考试成绩为良 ,其内容是“经过考试考查现给予刘燕文其考试成绩为良 ”

”以上书证能够证明刘燕文通过了校内的综合考试,其成绩合格的事实。

审: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有无异议? 原告代理人: 没有异议

审;请被告继续举证

被代:我现在提交第四组证据,原告导师吴全德院士对原告的“博士生现有业务水平的评语,内容是“刘燕文博士期间,工作努力,论文有不少新的实验结果;但分析和讨论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对固体物理、薄膜物理、超微粒子的基础理论、强激光与物质的作用等知识有深入的掌握。英语水平稍差些,但仍能够进行博士论文评定。”以上证据证明刘燕文的导师也认为刘的分析和讨论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这与其以后论文出现问题是有联系的‘

审: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有无异议?

原告代理人: 我对该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没有异议,但对其关联性有异议,

被告据此得出的结论不成立。 虽然它 表明导师指出刘燕文的学术能力上有一些欠缺,但其导师仍同意刘燕文进入论文答辩,所以证明原告的博士论文依旧可以进入论文答辩。

审;请被告继续举证

被告代理人:我现在提交第五组证据,刘燕文申请论文答辩时所提交的完成论文情况清单,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学术评阅与同行评议汇总表,其内容是“现经答辩委员会审查,七人委员都通过了刘燕文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所以决定刘燕文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以上证据认定的结论为刘燕文的论文“达到博士论文水平,可以进行论文答辩。

审: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有无异议? 原告代理人: 没有异议

审;请被告继续举证

被代:我现在提交第六组证据,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其内容是“现经答辩委员会审查,七人委员都通过了刘燕文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所以决定刘燕文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上述证据表明刘燕文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合法,其论文在答辩中以7票全票通过,答辩委员会同时全票通过建议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议。

审: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有无异议? 原告代理人: 没有异议

审;请被告继续举证

被告代理人:我现在提交第七组证据,提交的无线电系学位分委员会决议、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1996年授予博士学位表决票,

“现经无线电系学位分委员会、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的审查,共13票,其中12票赞成,1票反对通过,因此做出建议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 据此认为系学位分委员会在讨论中对刘燕文的学位论文是有争议的,还有一位委员投了反对票,所以证明了其论文存在缺陷。

审: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有无异议?

原告代理人:我对该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没有异议,但对其关联性有异议 ,因为不能因为有一个委员投了反对票就认为论文不能通过博士学位评定,况且还有12名委员赞成,所以该博士论文是具备博士水平的。

审;请被告继续举证

被代:我现在提交第八组证据,校学位委员会审批意见为“未通过授予博士学位”内容是,实到16人,10人反对,6人同意;被告校学位委员会提交的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41次会议记录,载明“该次会议出席委员16人,缺席委员5人、16位出席委员就是否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表决票共16份,载明不同意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在票上显示为划×)的票数为7票,同意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在票上显示为划Ο)的票数为6票,弃权票(既未在票上划×,也未划Ο)为3票“。

以上证据证明校学位委员会根据以上证据显示的投票结果,作出不授予原告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符合法定程序。

审: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有无异议?

原告代理人:我对该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没有异议,但对其关联性有异议,首先校学位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上,有历史系,文学系等社会学学科的教授,他们并不具备读懂有关理工科学科的博士论文,所以他们投的反对票是不合理的,另外该决议的过程不符合法律规定。

审:被告,还有无证据向本庭出示? 被告代理人:没有

审: 下面由原告进行举证,原告有无证据向本庭出示?

原告代理人; 有,我现在提交第一组证据,北京大学为刘燕文颁发的(96)研结证字第001号研究生结业证书,“现经审查在1996年1月20号颁发给刘燕文研究生结业证书”,该证据证明被告只是发给原告研究生结业证书,而没有通知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决定这个事实。

审: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有无异议?

原告代理人; 我对该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没有异议,但对其关联性有异议,该证据已经证明原告已于1996年1月得知了被告不为其颁发博士毕业证、向其颁发研究生结业证的决定事实。 审;请原告继续举证

原代:我现在提交第二组证据,国际最权威的科学文献索引(SCI)收录的重要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在一级学报——《中国激光》(此文已被国际工程索引EI收录)、《北京大学学报》(此文已被国际电子工程文摘EEA收录)、《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上发表3篇论文,以上证据内可从网上搜索,该组证据证明刘燕文的博士论文,达到了博士水准。

审: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有无异议? 原告代理人; 没有异议

审;请原告继续举证

原代;现有证人吴全德,该证人为刘燕文的博士生导师,请求法官准许其出庭作证。 审:传证人吴全德到庭。

审:证吴全德,女,1956年4月12日出生,汉族,住北京市海淀区123号,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导师。 审:证人陈诉证言?

证人:刘燕文作为我的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写了博士论文,我根据学校规定对论文进行了审查并给予评价,同意其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审:双方对证人有无发问? 原: 有, 你的职位是?

证人: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

原:

你曾给刘燕文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中,你还记得吗?

证人:记得, 我认为其博士论文选题有意义,有应用背景。该博士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外语水平基本达到要求,该论文达到基本要求,同意安排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原:也就是说你同意安排刘燕文参加博士论文答辩吗?

证人:是,因为刘燕文的论文确实达到了博士论文的水准 原:审判长,我的询问完毕

审:办理证人具结书。

审:证人退庭。

审;原告是否还有证人出庭?

原告:有,现有证人李明,该证人为北京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 审:传证人李明到庭。 审:证人姓名等项?

证人:李明,女,1962年8月3日出生,住北京市海淀区11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审:证人陈诉证言

证人: 我参加了北京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工作,对刘燕文的论文进行审查。 审:双方对证人有无发问?

原: 有,

你是北京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成员吗

证人:是

原:你的职业是?

证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原: 你是否参与了刘燕文博士论文的评议并在评议中投了反对票?

证人:是,

原:

那么我现在念一些刘燕文的博士论文的内容 : 脉冲驱动的主要指标是重复频率,输出功率,占空比,那么请问你知道什么是占空比吗/?

证人: 不是很清楚

原:不是很清楚, 既然不清楚那你为何做出否定的依据?

证人:因为我认为他的论文并不符合博士论文的格式规范以及内容并不是很有创新意识

原:审判长,我的询问完毕

审:办理证人具结书。 审:证人退庭。

审:原告是否还有证人出庭作证? 被告:没有

审:法庭调查结束, 经过法庭调查,本合议庭认为该案件有以下几个焦点,下面就这几个焦点进行辩论

审: 现进行第一个焦点即原告提起诉讼是否超过法定期间? 首先由被告方发表辩论意见,

被告:关于诉讼时效问题,原告提起诉讼超过法定期间,法院不应受理,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于1996年1月24日作出拒绝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决定,时隔3年半之后,刘燕文就此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符合行政诉讼案件受理的时限条件,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5月29日通过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35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当事人的诉权或者起诉期限,致使当事人逾期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其起诉期限从当事人实际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时计算,但逾期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被告认为原告已于1996年1月得知了被告不为其颁发博士毕业证、向其颁发研究生结业证的事实;1996年1月24日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举行会议,作出不批准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可以推断,该学期末刘燕文在办理离校手续时,实际已经知道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定。那么,假定刘燕文一直不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逾期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即从刘燕文实际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一年内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年以后,向人民法院再提起诉讼,即超过了诉讼时效。在原告向被告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后,被告答复“研究一下”,原告的行为在法律上仅仅为申诉,而法律对于受理申诉的机关或者部门的答复期限作出规定;原告向国家教育委员会学位办公室反映,也不是按照行政复议程序所进行的正式的申请复议;国家教育委员会学位办公室说责成被告给予答复,也不是作出复议决定,而属于申诉范畴的决定,况且,国家教育委员会学位办公室是否责成被告作出答复或者是否书面决定责成被告作出答复,因各方均无书面证据证明,无法认定。总之,原告向被告反映、原告向国家教育委员会学位办公室反映,均属于申诉,目前我国尚无法律或者法规规定,当事人申诉,被申诉者不作答复,诉讼时效将处于延续状态

原告:原告的起诉并没有超过法定的诉讼期限,理由是;一,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作出不予批准颁发博士学位的决定后,并没有通知原告,所以原告自当不知道决议的具体内容,二,当被告只颁发给原告结业证,这不能证明被告做出了决定通知。 三,原告在决定迟迟不通知的情况下,曾向北京大学多次询问,北京大学给予的答复是无可奉告。其向校长反映,得到的答复是“研究一下”,但此后再无下文。为此其也曾向国家教委学位办公室反映,学位办说已责成北大给予答复,然而其一直未得到消息。 因此基于以上三个理由,我方认为原告没接到通知,以及未被告知其相应的诉权的情况下,曾向相关机关反映,依旧没有得到答复,所以诉讼时效以此出于延续状态,并没有超过诉讼时效。

被告; 我方认为原告所说的理由是不正确的,正如我说的被告已于1996年1月得知了被告不为其颁发博士毕业证、向其颁发研究生结业证的事实;1996年1月24日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举行会议,作出不批准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可以推断,该学期末刘燕文在办理离校手续时,实际已经知道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定,另外其他机关的行为为申诉。

原告:针对被告提出的理由,即当被告只颁发给原告结业证,这不能证明被告做出了决定通知,也没有按法律告知诉权。 另外被告认为原告的行为是属于申诉这是不对的,因为原告是这没得到决议通知的情况下,急于想知道自己的结果,而向有关机关作出的一种询问,所以不是申诉。

审:现进行第二个焦点即关于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的辩论,首先由被告发表辩论意见

被告:第四届答辩委员会成员是合法的。北京大学是被教育部首批批准拥有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其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成也是合法的,是经过法定程序成立的,即其成员是由学校遴选,报国家教委批准,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的。

原告: 我方认为北京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成是不合理的,理由是: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委员来自全校各院系的专家,在北京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里,则是文理科学者兼而有之。那些校学位委员会的委员,无疑是本领域内具有很深学术造诣的权威。但是,当他们越出自己的知识领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时,这些专家实际上成了“门外汉”。 另外校学位委员会在作出是否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前,不仅仅进行形式审查,而且进行实质审查。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就每一篇博士论文是否达到应有水准作出判断。由于时间的限制,学位评定委员会通常要在1天时间内评审上百篇博士论文,与刘燕文同期的博士论文有29篇,而评审的时间只有半天。那么短的时间,对那么多的论文进行审查,而且是实质审查,在技术上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也许由于刘燕文的论文在分委员会表决时有1票反对,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时被认为有争议。就本案而言,如果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作出最终决定之前,给刘燕文一个在各位委员面前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也许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即使结果仍然是否决,也应当把结果用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刘燕文本人,并说明理由,所以基于此我认为北京大学第四届评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并不合理。 被告: 至于原告所陈述的理由,正如我方在法庭调查阶段提交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同意北京大学由吴树青等十七人组成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函》以及国家教委给北京大学的批准增补四位学位委员的函以上书证都证明了组成人员是合法的。 原告:针对对方提出的理由,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合法并不意味着合理,而合理往往体现着法律存在的最大价值即公平正义。法律是由人类发明创造并为人民服务的,通过法律的对行为的评价作用,以及制裁作用,使社会的秩序出于稳定状态,也只有社会秩序这个大环境出于稳定状态了,我们人民才能安全稳定。因此制定和实施法律时就要求必须合理,符合公平正义这一社会理念,而被告在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成上竟然有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实质性审查,另外通过法庭调查阶段,我曾向证人李明的询问,也证明了其他学科教师并不具备对内容的实质性审查。所以我认为其组成人员并不合理,因此也不存在着合法性。

被告:原告所称的理由并不正确,确实如原告所说合法并不意味着合理,但是要考虑到法律是有缺陷的,因为法律具有保守性,僵化性,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的问题以及新的观念也会产生,并且法律制定以及修改也需要一系列的步骤程序,所以法律存在的缺陷应该得到认同,而在本案中北京大学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及向国家教育委员会《同意北京大学由吴树青等十七人组成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函》、国家教委给北京大学的批准增补四位学位委员的函这些在法庭辩论阶段已经提交上述书证,是合法的。

审判长:现在进行第三个焦点北京大学在批准刘燕文博士学位的程序上是否合法?的辩论,首先由被告发表辩论意见

被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校学位委员会应当按照对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报请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决议,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由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北京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共有委员21人,1996年1月24日召开的第41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到会人数为16人,对刘燕文博士学位的表决结果是:7票反对,6票赞成,3票弃权,并以此作出了不批准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报请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议的决定,该决定是经过校学位委员会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 而至于学位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的合法性在上次辩论上已经陈述理由,是合法的。

另外原告所说的被告没履行通知义务这一理由是不正确的,在第一次的焦点辩论即诉讼时效上,我方已陈述了颁发给原告结业证书这一事实,并由此证明了是可以推定原告已经知道了决议结果。 原告:方认为其程序是不合法的,违背了正当程序这一最基本原则。第一是表决结果问题 ,实际的情况是7票反对,3票弃权,6票赞成。该表决结果也不足以达到否决一篇博士论文的半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条规定“经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应当理解为:批准的决定应当经过半数的赞成票才能通过,同样,不批准的决定也应过半数的反对票才能通过。校学位委员会共有21名委员,对刘燕文论文的反对票只有7票,远未达到全体成员(21位委员)的半数,甚至没有达到出席人员(16位)的半数,因此不能作出不批准的决定。第二是关于学位评审的程序问题,,依照我国现行的制度,博士学位的授予可以说采用三级评审制:第一级是答辩委员会,第二级是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设在各系的分委员会,最后是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从三级评审机构委员的人员组成和知识结构来看,答辩委员会的委员来自本校或者外校,都是博士论文相关领域的专家,分委员会的委员通常由本院系的专家组成,所以他们对论文的审查更具有合理性。 至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委员来自全校各院系的专家,是有其他学科人员组成,并且要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在技术上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也许由于刘燕文的论文在分委员会表决时有1票反对,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时被认为有争议。就本案而言,如果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作出最终决定之前,给刘燕文一个在各位委员面前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也许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即使结果仍然是否决,也应当把结果用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刘燕文本人,并说明理由。尽管没有一条法律条文明确要求这样做,但法律的正当程序要求这样做,被告北京大学没有履行这些程序原则,其所作的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不具有合法性,已构成滥用职权。 另外无论本案实体判决如何,被告在对学生作出有关性命攸关的决定时,如果拒绝给予学生一个正当的程序,将有损学生的利益,而被告北京大学并没有履行通知义务,所以并不具有程序合法性。

陪审员:被告你们学校以及法律,法规规定 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被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五条之规定,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 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硕士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 因此北京大学颁发给原告结业证书就应当认定原告知道了此决议。 审:双方有无新的意见? 原告:没有新的意见。 被告一:没有新的意见。 被告二:没有新的意见。

审:法庭辨论结束, 由当事人陈述最后意见

原告:我的博士论文经过了我的导师的评阅,而导师吴全德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光电阴极专家、中科院院士,以吴氏理论著称于世,治学极其严谨而近乎苛刻。他能够同意我这篇关于光电阴极研究的博士论文进行答辩,这本身就说明其论文是有水平的。但是,我不明白的是论文通过答辩,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也通过了,为什么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没有通过,反而向我发了结业证。根据规定,论文没有通过答辩的才发结业证。我在论文未获通过后,曾向各方了解其论文存在的问题,才发现论文未获通过,主要原因不是论文存在什么问题,而是人为的问题。 在此之后曾经向北京大学多次询问,北京大学给予的答复是无可奉告。其向校长反映,得到的答复是“研究一下”,但此后再无下文。为此我也曾向国家教委学位办公室反映,学位办说已责成北大给予答复,然而一直未得到消息。 ,请法院判决撤销校学位委员会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并责令校学位委员会在合理的时间内对刘燕文的申请重新评议并作出决定。因此我希望法院 一法公正审判,支持我的诉讼请求:

一、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被告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1996年1月24日作出的不授予原告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

二,请求人民法院责令校学位委员会在合理的时间内对刘燕文的申请重新评议并作出决定

三、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被告:`北京大学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学位授予单位。校学位委员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九条、第十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依法定程序成立的专司审查、批准有关学位授予职能的机构。北京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由北京大学报主管部门批准,并经主管部门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所以就本案而言,作出拒绝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的主体是合法的。 2`从权限上讲,校学位委员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条第二款之规定,有权负责对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报请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决议,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本案中校学位委员会便是根据到会的16名委员的无记名投票结果作出最后决定,没有超越权限。

3`从程序上讲,校学位委员会共有委员21人,实际出席会议16人,超过总数的2/3(北京大学关于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的程序及办法的说明中规定,校评定委员会在每学期结束时召开会议,审定学位授予问题,出席会议的委员必须超过半数方为有效)会议有效,而且校学位委员会于1996年1月24日在充分听取无线电系分会主席对刘燕文有关论文评议、答辩等情况的介绍说明后,经过询问、阅读论文、评议等程序,根据法律、法规之规定,采取完全无记名投票方式予以表决,根据投票表决结果,10票反对(其中7票反对、3票弃权)、6票赞成作出不予批准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程序合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做好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及《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与北京大学关于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的程序及办法的说明所规定的审核程序一致。

综上所述,校学位委员会针对刘燕文同学所作出的不授予其博士学位的决定,事实清楚,法律法规适用正确,符合法律程序,请法院予以维持。此外请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现在宣布休庭30分钟,合议庭对本案进行评议,15分钟后继续开庭,宣布对本案的裁判结果。

审:现在宣布休庭。

书:由判决长、审判员退庭。 书:当事人和旁听人员退庭。 (合议庭进行评议,略记) 书: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审:继续开庭。本庭在休庭期间,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对本案的证据、事实进行认定,充分考虑了原被告双方的意见,已经作出结论,现在宣判。(敲法槌) 书:全体起立。

审:宣读判决书(见判决书,略记), 。 书记员:全体坐下。

审判长:原告对判决有何意见? 原:服从判决。

审判长:被告肖鹏对判决有何意见? 被告:服从判决。 审:现在宣布闭庭。(敲法槌)

书: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退庭。诉讼参与人退庭。 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核对笔录签字: 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签字:

庭审笔录

庭审笔录

庭审笔录

庭审笔录

庭审笔录

庭审笔录

庭审笔录

庭审笔录

庭审笔录

庭审笔录

庭审笔录
《庭审笔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庭审笔录全 笔录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