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2 15:33: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

经济研究导刊

总第150期ECONOMIC RESEARCH GUIDE

2012年第04期

Serial No.150

No.04,2012

图书馆联盟是国际图书馆界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实现 资源共享的新措施。所谓图书馆联盟,就是图书馆之间通过 合作协议建立起来的联合体。也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图书 馆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 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在网络化的 今天,图书馆界的合作变得更加迫切。但是,如何合作则是各 国图书馆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图书馆联盟的目的

构建图书馆联盟的目的是为了资源共享,以求共同发 展,避免信息重复建设,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1.树立新型的合作观念。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一直是图

书馆联盟追求的目标。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在不同历史时期,始 终遵循“图书馆之间加强合作,相互分享各自的文献信息资 源,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宗旨。不论是传统图书馆联盟阶 段还是图书馆自动化网络阶段,各大小图书馆馆藏量相差悬 殊,多数是资源拥有量较多的图书馆对资源拥有量较少的图 书馆的资源共享,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这与作为 资源共享的目的而组成联盟的合作理念有所差异。这也是多 年来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建设步履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2.建立协调一致的联盟目标。将理念变为现实,需要有效 的驱动和运作机制。而驱动图书馆联盟运作的机制则是追求 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这一永恒目标的一致性。但在实际运作 中,联盟成员由于各自在发展规模、水平、管理模式、人才和 财力资源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 在利益和要求上的不平衡。同时,各成员馆作为独立的组织 个体,为适应社会需求,总是在不间断地改变着自身的生存 和发展方式,包括在联盟内部的组织行为等。因此,尽管每个 图书馆都有信息资源共享的愿望,但图书馆联盟实际运行起 来特别困难。为此,各成员馆都有必要随时对联盟状况和发 展目标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与联盟目标的协调一致。

3.加强图书馆联盟的组织与管理。明确图书馆联盟的组 织与管理,是确保图书馆联盟发挥职能、形式权利的重要条 件。图书馆联盟可能是具体的组织实体,也可能没有实际的 组织结构。有一些联盟、尤其是大型联盟,不仅有办公室,执 行主管,还有一个工作班子,工作人员可能是特定领域的专 家,向成员馆的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和咨询,并加强组织领导。

二、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必要性

图书馆联盟最重要的是解决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推

进全球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壮大的

时代要求。

1.克服传统“条块”障碍,建立联合,保障资源共享。图书

馆之间的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一直是图书馆界共同追求的

目标。目前中国的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是条块分割,系统间

缺乏横向协调机制,采用各类技术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建

设平台。传统的图书馆合作中的重要特征是“条条”合作与

“块块”合作各自为政。条条主要对共同的主管部门负责,如

教育部,块块则主要对地区主管部门负责如地方文化厅或科

技厅。二者之间形成新的资源浪费,也无法真正实现资源共

享,使一墙之隔的不同系统之间的图书馆资源不能实现共

享。而图书馆联盟则克服了这种限制,它可以打破条条和块

块之间的人为障碍,实现二者的联合与合作。

2.联盟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和认同。中国

在过去数十年间建立的图书馆合作组织基本上是通过行政

力量实现的。这种合作因为严重依赖行政的力量,合作者之

间的责、权、利不清,产权界限不明,参与者缺少利用产权工

具追求利益最大的动力,因此其效率低下,很难见到实际效

果。因此,图书馆联盟在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地位,在未

来图书馆事业中所担负历史作用等问题,对一些相关的管理

机构和管理者来讲不甚清楚。如果不加大宣传,推介图书馆

联盟在中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作用,那么因为缺乏各方支

持而造成的资金缺乏,数字资源不协调,人力资源缺乏问题

将日益严重。

3.图书馆联盟满足网络环境下的读者需求。如今社会是

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图书

收稿日期:2011-11-18

作者简介:刘艳波(1961-),女,吉林四平人,馆员,从事图书馆学研究。

关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

刘艳波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四平136001)

摘要:图书馆联盟是当今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模式。中国应加快图书馆联盟建设步伐,规范联盟体和建

设标准。提出了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34-02

—234—馆面临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变化,读者的信息需求也发生了很

大变化。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已经进一步超越国家、地区限制

转向全球信息需求。图书馆联盟打破了地区乃至国家间的地

理限制,有利于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通过馆际联盟合作,

建立共享网络使现存资源互为补充,馆际互借,减少重复购

书并通过合作增强购买力,尤其是增强购电子资源能力,分

摊费用,拥有电子数据库的使用权,改变分散发展、小而全的

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模式是缓和这一矛盾的理想途径。另

外,从馆藏现状来看,传统纸质文献仍占主体,因此,大学城 间馆际互借,信息共享更为可行。

三、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可行性

中国建立的图书馆联盟主要有全国性的专业图书馆联

盟、全国性的综合性的图书馆联盟、地区性的专业图书馆联

盟和行业性的联盟。本着“资源共建、联合建设、优势互补、互 利互惠、自愿参加”的原则,于2000年4月5日,建立了中国 数字图书馆联盟。数字图书馆联盟将围绕技术研究开发、资 源建设以及服务推广建立联盟体系。各联盟单位之间实现全 面合作、充分交流。同时国家图书馆可以为图书馆界盟友提供 数字图书建设相关技术的培训,免费提供资源加工系统软件、服务器的托管、数字化资源内容的托管,资源内容的查重等 多方面的服务。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图书馆联盟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是图书馆

联盟实现资源共享的必要前提,是为了减少甚至消除文献工 作中的无序和重复加工现象,达到规范化、系列化和统一化。 没有统一的数据和技术标准,资源共享将成为空谈。图书馆 联盟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成员单位通过联机编目,可分享编目 数据,减少书刊编目中的重复劳动,提高编目效率和书目数 据库的质量,实现资源共享;从技术管理角度考虑,关键在于 标准化。标准化问题既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更是联盟 重要的运行机制。因此管理层要对各成员馆的专业人员进行 统一的组织培训和交流,掌握新技术,并相互了解彼此的特 点和工作方式,以提高联盟合作的工作效率。

2.加强图书馆联盟的知识化管理。知识管理是新的经济

环境中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知识管理战略及其模式 应当成为图书馆联盟管理的首选模式。图书馆联盟实施知识 管理,有助于联盟整合成员馆的目标、远景和任务,确立联盟 正确的核心价值;有助于联盟形成良好畅通的知识交流机制, 促进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共享,增强成员间的信任,促进合 作的开展;有助于形成联盟独特的组织文化;有助于联盟形成 和发展自身的核心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优势和品 牌效应;有助于增强联盟对变化过程的应变与控制能力,使联 盟随环境和条件变化及时调整目标战略,适应新发展要求。

3.加强图书馆联盟的凝聚力。图书馆联盟是一种非正式

组织,对联盟成员馆并没有行政的约束力,虽然许多联盟通 过制定一些原则、规定和协议以规范成员馆的行为,但要协 调好成员馆和联盟的关系,统一成员馆的意志和步调,除了 加强成员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外,还需要营造积极、健康和 统一的联盟文化,以提高图书馆联盟各成员单位思维和行 为的一致性,减少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强联盟体之间 的凝聚力。

四、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对策建议

中国图书馆联盟虽然起步较晚,但呈现出兴盛局面,起

点很高。建立之初,即直接利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国际标 准,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1.更新观念。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的经 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都已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国际市场。作为 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闭关自守、各自为政的管理 模式是行不通的,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更新观念,树立资源共 享意识,积极参与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才可能使图书馆得以 生存和发展。

2.大力加强自动化和网络化建设。发展图书馆联盟就是

为了使各联盟成员馆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经费,通过资源共建 共享,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资源,以实现联盟整体资源的最 优化。而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过程,必须通过计算机在网络 环境下才能完成。所以,大力加强中国计算机自动化和网络 化建设势在必行,其中建设好各成员馆的局域网应是首要任 务。因为只有通过局域网与互联网的连接,才能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资源共享。目前,中国中东部地区和一些经济文化较 发达的省市图书馆在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方面水平较高,而 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的图书馆和一些中小型图书馆在这方 面还很落后,应该重点加强。

3.加强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建议。一是求得政府支持。图书 馆联盟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行业,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 力支持。它不仅需要政府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还需要政府 在组织、税收和知识产权方向优惠政策的支持。二是加强法 制建设。国家应加快出台《图书馆法》和其他保障信息资源公 共获取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图书馆联盟才能在组织、财力 和法律保障的情况下健康发展。三是统一技术标准和业务标 准。图书馆联盟通过互助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必须有统一的 技术标准和规范的业务标准为桥梁。如果各成员馆采用不同 的文献管理软件和数据标准,那么计算机在文献管理中的应 用就只能局限于本馆,馆际之间在系统平台上和资源整合、传递上缺乏开放性和互联性,给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造成障

碍。因此,各成员馆在建立计算机自动化网络系统时,一定要 考虑计算机的兼容性,规划统一的图书馆网络系统,使用统 一的平台和数据库,以确保图书馆联盟能很好地进行资源整 合和传递。

总之,图书馆联盟是当今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模

式,也是其发展方向。作为公益事业的图书馆应该顺应时代 潮流,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其发展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萧德洪.联合、开放、网络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18-21.

[2]胡立耘.图书馆联盟简论[J].图书馆,2003,(5):5-7.

[3]王蕾.图书馆联盟知识管理浅论[J].图书情报工作,2004,(7):27-32.[责任编辑王晓燕]

西部地区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建设方案探讨

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

图书馆建设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建设的思考

关于乡镇图书馆建设管理的思考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

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对策

加强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建设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

关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
《关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