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3:53: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调研报告

我县推进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将近一年,为了及时总结经验,结合半年考评,我办对基层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综合建站前后农技站的变化

综合建站前各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存在职责不清、队伍不稳、知识老化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农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管理体制不顺,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四是农业科技推广难度较大;五是农业基站分设,力量单薄;六是农业几员编制未到人,大多农业几员换动频繁,真正从事农技人员岗位的大多乡镇就2—3人。 村级推广网络也名存实亡。

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2009年7月全县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基本思路,突出抓好基层站建设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成效:一是理顺了管理体制。全县11个乡镇由原来分散设置的农技、畜牧、农机、水产、果业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统一合并组建了11个农业综合服务站。条件相对较好的四个基层综合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外观、统一标志、统一服务窗口‛的标准进行了改造,统一配备了农技触摸屏、电脑、电话、办公桌椅、沙发等办公设施。每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定编7-9人,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农技、植保、沼气、水产、农机、果业、动物防检等岗位,各岗位在站长的统一领导下做到分

1工明确,分块负责,责任到人,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壮大了服务队伍,强化了服务措施。综合建站后,各基站的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人员力量也加强了,特别是在应对春耕冬种、春防秋防等季节性工作的时候,原来只有1-3名农技员、动物防疫员,现在可以调动全站所有同志一起参加,力量更强,效率更高 。二是稳定了农技人员队伍。‚人稳、心齐、事业兴‛。综合建站后,全县11个基层站现有在岗86名农技人员全部收编到各主管理局,站所经费与人员工资列入县级财政全额预算,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技人员的后顾之忧,稳定了农技推广队伍。农技人员岗位明确,责任到人,有效地激发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半年工作经过‚三方‛测评,满意率达98%,实现了当地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农民群众,农技人员四方满意的目标。三是提升了服务水平。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后,农技推广理念由原来的‚服务政府、自上而下‛逐步向现在的‚服务农户、自下而上‛发生转变,把提高农民素质和提升科技兴农水平作为推广工作的工作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农户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来。上半年受低温阴雨寡照的特殊气候条件影响我省早稻产量普遍减产,据初步统计每亩减少35公斤,而我县每亩却只减少了5公斤。到目前为止,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和11个基层综合站共指导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71个,其中今年新增14个,上半年已培训农民1.5万人次,为群众上门服务8000余次,接待咨询服务8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万余份,重点推广农业新技术13项。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重点抓好了绿色有机水稻示范基地、新品种展示基地、高产创

建基地、靖安白茶标准化生产与加工基地、靖安白茶苗木良繁基地、商品蔬菜基地、椪柑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娃娃鱼等水产养殖基地、生态珍禽养殖基地、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等3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植了1000户科技示范户,其中:果业200户,水稻、蔬菜、茶叶、沼气500户,水产200户,农机100户,分布全县各个村组。全县已形成了以椪柑为主的果业、靖安白茶、绿色有机农业、特种养殖业等多项特色产业和基地,有效地带动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综合建站后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

1、基层综合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完全到位。除仁首、水口、高湖、香田四个条件较好的基层站进行了改造外,其余7个站还没有单独的服务大厅,站内人员工作场所相对分散。

2、站内人员大多不能专职专用。目前,站长专职专用的只有中源、宝峰、高湖3个站。农技人员全部专职专用的只有中源站。还有个别基层站长,兼了其它部门实职(如:党政办主任/综治办主任/计生办主任等)。普遍存在基层站人员或多或少的兼任有其它工作,有的还身兼数职。事实证明,基层站人员专职专用的,站里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

3、基层农技人员业务水平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综合建站后,全体农技人员虽然在2009年参加了省厅组织的业务培训,学到了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但基层站工作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农业专业毕业,有的是新手,靠一两次培训远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三、建议与对策

我县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已开展了近一年,成效显著。按照该项工作要做到‚全国有影响、全省有位置‛,实实在在服务好群众,造福一方百姓。我们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基层站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有效平台来打造,关心支持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尤其是在目前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解决好集中办公用房及交通工具、保障农技人员的本职工作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干部比较充足的乡镇,尽可能不要让他们兼职。干部确实缺乏的乡镇,农技人员也尽可能少兼职,但站长必须做到专职专用。

2、创新农技人员培训机制。实行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跟班实践相结合,在熟练掌握本岗位业务的基础上,也要学习熟悉其他业务知识,以提升广大农技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

3、进一步加大跑项争资和整合资源的力度。力争在两年内11个站都有独立的工作场所和现代化工作手段。

4、建立激励机制。一是启动农技人员职称评定工作,使每站有初级职称以上的人员达到80%,有一名中级职称农技员。二是适时启动农技员异地交流制度,从优化各站农技人员技术力量,梯队结构,组织管理的角度,完善考评机制、奖惩机制、人员聘用机制,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于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调查)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县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健全城管长效机制)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罗湾乡新农村建设调研)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民心工程做实做好)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科学操作,保障民生)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靖安县山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靖安县发展山区农业经济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调研报告)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