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现状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5:00: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现状的调查报告

参加者:

学号:

班级:

主题: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调查

时间:2012年2月5日

地点: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性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是在我国政府不断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旨在解决农村人口医疗保障问题而设计的新型制 度,自 2003 年试点以来,成效显著,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旧的医疗制度退出后出现的, 这一制度由我 国政府主导,以农民自愿参加为原则,由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方筹集资金的方式, 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并主要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形成的新型合 作医疗制度。这项制度自试点运行以来,在帮助农民减轻负担,抵御重大疾病风险,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含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二、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具体现状

(一)我国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方面的财政支出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 1.6%―1.7%。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大约 70%用于城市,30%用于农村;然而我国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一半农民因 经济原因看不起病。据统计,2002年政府在卫生事业上投入 587.2 亿元,其中 只有 92.5 亿元投向农村,仅占政府投入的16%。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占有的卫生 资源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70%的农村人口只占用了20%

的医疗资源和设施。 即 这样造成了城市医疗设施、医疗技术人员的大量闲置和浪费,而农村很多乡镇卫 生院基础医疗设施很差, 缺少高水平的医务人员, 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要求, 从而形成了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二) 农民收入与医疗费用支出的比较 农村无钱看病买药、无钱住院治疗的病人正在逐渐增多。据调查,农民生病 无钱就诊的比例由 1995 年的 4%上升到 2003 年的 7%,需要住院因无钱而未住院的比例由 1995 年的 13.4%上升到 2003 年的 24.5%。农民患常见病后,有 32%找村医治疗;22%自己买药吃;仅有 20%到乡卫生院就诊。

(三) 我国农民的健康状况 另一组数据表明,近年来农民健康水平改善不大甚至有所下降。1995 年与 2003 年相比, 我国农民患病率从 69.0‰提高到 128.2‰, 慢性病患病率从 86.0‰ 提高到 130.7‰,因病休工天数从 5.4 天提高到 6.8 天,因病卧床天数从 2.4 天 提高到 3.2 天,这几项反映农民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都有了明显增加。

(四) 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数与日俱增 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人群占贫困户的 30%-40%,有的甚至高达 60% 以上。即使在经济发达的苏州地区,仍有 20%以上的农民看不起病,它正顽强地 抵消着政府扶贫、减贫的努力。

三、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中国城乡所呈现的二元社会结构一时还难以改变,这不仅导致城乡居 民在人均收入上的差距日益拉大, 而且也导致了城乡居民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得 到的服务差距过于悬殊,“70 的农村人口,只得到不足 20 的卫生费用”。根据 世界卫生组织 2006 年公布的数据来看, 2003 年政府公共卫生投入占 GDP 的比 例中,中国为 5.6%,在 190 个成员国中排名 97 位。

(二) 筹资成本比较大,筹资机制还不够健全 1.农民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 2.在农村人口异质化的背景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医疗的需求不同。 3.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上,很多农民基于过去的经验,对政府的信任 度不高。

(三) 对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督需要加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有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的限制,如果定点医疗的 医疗费太高就会限制农民参加该制度的积极性。

(四) 因病返贫,致贫现象依然严重。医疗改革滞后引发的医疗价格快速上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种以收定支 的防范群体疾病风险保障制度,如果医疗价格不断上涨,在既定的补偿方案下将 会因收支缺口增大而难以维持,因此,遏制医疗价格上涨对新型医疗的健康发展 非常重要。我在调查中发现,实施新型合作医疗之后,参合农民虽然得到一定程 度的资金补偿,但由于医疗费用的持续上涨,补偿后农民实际支付的医疗费用并 没有显著下降。一些农民反映合作医疗的主要受益者是医疗机构,如何控制医疗 费用的上涨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五) 农民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合作医疗主管部门的宣传教育工作主要是印发一些小册 子,张贴一些标语等等,其手段和力度都值得商榷。而农民的接受能力则取决于 个人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收入、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更 强。但现实中,一般是年轻些的农民文化水平较高,但这部分农民平时多在城市 打工,家里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且在家庭经济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即 使能够认识到合作医疗的益处, 也多因“不当家”而影响资金的及时筹集。 因此, 如何让农民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知度,是关系到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成败的关键。

(六) 相关的法律保障缺失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的颁布与执行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奠定 法制的基础。但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基本上是在各级政府以及合 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制定的规章制度约束下进行的,地方只是依据《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建立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为基准,并没有正式的合作医疗法规作规范。部门规 章条例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约束作用,但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约束仍是有限 的。这样,难免会造成制度在长期运行中缺乏法律依据,以及出现权力部门破坏 规章制度的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持久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四、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一) 加强领导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加快推进新农合工作中,要切实加强对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新农合信息化的管理协调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规范》和《通知》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评估方案并组织实施。卫生部将组织有关专家检查、指导各地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

(二) 做好规划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原则,在2007年2月底前,制定出本省(区、市)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采取充分论证、试点运行、分步实施、全面推广的方法,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务求实效。

(三) 加大投入

完善分级负担的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兼顾建设和日常维护。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省级平台建设给予补助,各地要落实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并保障信息系统运转,发挥信息系统的效益,提高管理水平。各地要依据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完善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实施对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强追踪问效。

(四) 加强培训

加强对新农合信息系统有关人员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信息系统管理和操作人员队伍的素质,形成科学管理团队,提高各级管理部门的应用能力。在确保系统安全性和核心技术自主性的前提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全国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五)加强政府廉政建设

据了解一些地方政府私自挪用国家补给的农村医疗费用而导致农村医疗资 金严重短缺,农民医药费报销得不到保障,从而拒绝缴费,等等。为了尽量避免 这一现象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加强廉政建设,打造一批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的政 府公务人员。

(六)加强医院建设

1、提高医院信誉,加强医师道德教育;

2、吸引具有专业水平的高素质医师扎根农村,建设一支较高水平的医师队 伍;

3、强化医院领导阶层,培养清正廉洁的领导者;

4、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5、医院公布药价,做到明码实价,公布进货渠道保证药的质量。

(七)实施医疗救助计划,缓解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

直接设立政府或非政府医疗救济基金来扶助贫困人群,可以对医疗保障的 死角或力度不够的地方进行补充保障,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和程度,这与有些地 区每年组织缴费动员“战役”投入的大量项目经费相比,也较经济可行,有助于 建设有效运行的基本医疗保健。

(八)发展农村经济

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 只有充分发展农村的经济才能使农民摆脱贫困根本 解决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实现较高级的农村医疗保险形式,最终解决因 病致贫返贫的问题。

五、总结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而且这种差异 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因此,我们不能够也不应当在各地建立农民医疗 保障的问题上采取“一刀切”和“统一模式” 。笔者认为,基本的合作医疗标准 确定后,应允许各地区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特别是 贫穷落后地区,以推广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为宜,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目标。在发达和中等发达的农村地区,推广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应推行大病 医疗保险制度。因为,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毕竟补偿水平低,属于一种低层次的医 疗保障制度,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无奈选择。总之,随着农村社会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必将融入城镇社 会保障体系,使农民的医疗保障达到较高的水平。

建立和完善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合和谐社会的“助推器”,是帮助农民致富的“加

速器”,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总之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方方面面的问题,不管是在管理上的原因、还是制度本身的原因,只要我们能够从根本上清楚地认识问题的所在,加上我们的努力改正和完善,相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定会得到广大农民的赞赏和拥护。 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1] 张仲芳:《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2001.3

[2] 叶旭军,施卫星,李鲁:《城市外来农民工的健康状况与政策建议》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9

[3] 王小丽 谢玉红:《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缺陷与防范分析》和《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3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调查报告1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调查的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调查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现状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