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0:48: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归园田居》(其三) 教学设计

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 周 锦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朗读成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预习:回顾之前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进一步了解陶渊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先来做一道选择题。在你们面前有两条路:

官服加身,名利双收; 朝九晚五,平淡恬静。

你们会怎样选择呢?请一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予点评)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与得。舍与得之间充满人的一生,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这样的选择。他选择的是做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学习陶渊明精神的舍与得。(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家简介:

陶渊明我们并不陌生,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他的散文——《桃花源记》,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他的个人资料。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世称 “靖节先生”,又因为他的宅边种有五棵柳树,所以又号“五柳先生”。《归园田居》共五首,该诗是其中的第三首,作于诗人辞官归隐的第二年,选自《陶渊明集》。

三、解读题目

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是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能够向我们传达或暗示许多的有效信息。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大家从这个字想到了什么?

明确:“归”

从何而归?

官场

- 1

(2)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了多长时间?

解析:锄草。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3)“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解析: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上“为五斗米折腰”强。

(4)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主旨)

解析:田园生活虽然辛苦,但平静,充实,质朴,自然,和谐,幽美,整首诗都流露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生活的惬意,闲适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作者摒弃尘俗、厌恶官场生活。

(5)从陶渊明身上学到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解析:人总是在不断舍和得,舍的同时有失也有得,陶舍弃众人羡慕的荣华富贵,得到了身心的自由,这是一种勇气。正确的看待得失。

六、课堂小结

陶渊明的归隐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田园生活让他疲惫、烦躁的心得到放松和平静,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最后,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来背诵陶渊明的诗歌,体验诗人超脱的境界。

七、布置作业

1、课堂检测:背诵并默写诗歌。

(1)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是: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诗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诗人劳作归途中的景物描写和感受的诗句是: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4)本诗的点睛之笔,作者按照自己愿望生活的诗句是: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课后作业:把《归园田居》(其三)改写为一篇记叙文,注重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

八、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首联:种豆地点、草多苗稀 颔联:早起晚归、忙碌耕耘 颈联:山道难走、露湿衣服 尾联:不惜辛苦、心愿无违

- 3 -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归园田居_其三》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归园田居》(其三)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反思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