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走近窦桂梅

发布时间:2020-03-03 15:08: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当为心灵奠基

——与王尚文先生商榷 清华附小 窦桂梅

我认为,语文教材采取主题单元建构的方式,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我认为,这种方式的特点有:第一,着眼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联系,进行(有序组合)同质或异质建构;第二,立足于学生生活领域,进行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营造对话交流情境,进行思维碰撞,引起质疑、猜测和期待。

主题教材的编写体例不仅可以作为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实施教学、改革课堂的一把钥匙。于是,我在实验的“三个超越”(即“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开始了“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是怎样进行主题教学。个人以为,主题教学就是要从精神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其要义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所谓“入境始与亲”。再通过对重点(最好是经典的)文本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我称之为“典范方为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所谓“拓展求发展”。在重视过程的生成中,实现真正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其优势是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从而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具体主题教学内涵阐释详见2004年第12期《人民教育》)。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对“主题单元”缺乏正确的认识,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让学生一课一课地学,缺乏主题的统整和提升。也有教师对主题内涵认识不够,一味注重形式,丢掉文本间的组合以及文本内涵的开掘。另外,由于在编排中,把“语文知识的落实”安排在每个主题单元后的“语文天地”、“语文实践中”,不是以往教材的课文下面如“读读写写”等训练项目。这就造成有些教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没有将语文的工具性的学习“融入其中”。

那么,是不是用了主题式教材的教师就没有问题了呢?据我所知,相当数量的教师在使用“知识体系”教材的教学时显得太“热闹”,但热闹结束后什么积淀也没有。原因是语文教师注重形式的花样设计,课件的制作,而忽视了与文本的对话,没有让孩子沉下心来,真正走进教材。可见,一些教师舍“语文”讲“人文”,板子也不该完全打在主题教材上。我们不能将人文的问题想得太简单化了,不然1997年前大家大谈语言训练的时候,又何来的“丧魂失魄症”?

对于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样式,应该允许百家争鸣。主题单元的形式也只是多种方式中的一种。我也希望可能有其他编排方式,如以题材形式,以“语言的感觉”,以“点亮语言的灯”等形式编排。参差多态,就会百花齐放。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教材模式。目前大家正探讨主题教学,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的主题教材也会被新的理念所发展,甚至代替。因此,无论是主题样式还是其他样式,所要发挥的是自己的特色,弥补的是自己的不足——而这,就要靠使用教材的教师。作为一名实践型的教师,怎样更好地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合理使用教材设计课堂流程,是最关键的。

比如,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高明的教师会带领学生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文本,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既跟着作者的情感世界走了一趟,也能在经典的语言文字营造的意境中得到陶冶和升华,从而构建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而不仅仅是学会语言文字。

对于有点缺陷的课文,高明的教师也会“变废为宝”,要善于经营文本,用补充或修改等手段“美容”教材,既而丰满文字的形式美和流动美。

有了以上的本事,教师就不会死守着教材。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创造,甚至还可以发展经典的内涵;引领学生“经营”句式和文本结构,去补白,延伸,演示„„从而模糊和消解主体和客体、作者和读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界限,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展现一种流动的美。

想起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篇很有时代感的文章,却也谈不上经典。教学之前,周老师事先让学生查阅大量资料,带着阅读期待走进课堂。对一些好的词句引领学生进行“咀嚼”不谈,下面重点谈谈他对课文一句话的处理——“因为人们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地球有限的矿产资源正面临枯竭。”这句只讲了矿产资源的枯竭。教学时,周老师要求孩子把收集到的材料也用上面的“„„因为„„”的因果句式说明其他资源的情况。于是,学生们纷纷谈到———因为滥砍森林、滥垦坡地,长江的秀色正被滔滔黄水代替;因为我国土地沙化严重,沙化的速度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因为大气污染形成了酸雨,使得植物枯死,湖水变质,建筑物严重损害,成了“石头的癌症”„„这样做,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丰富了课文内涵。

学生畅谈之后,老师和学生伴随着音乐,诵读了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田野里的哭声》——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我又听到鸟儿仿佛号丧似的在唱一首悲歌„„一只小鸟走近我,站在枝头上说:“人将带着一种该死的器具,像用镰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诵读毕,全场一片沉默„„

收集的相关文字材料是不是语文?补充纪伯伦的《田野里的哭声》是不是语文?模仿书上句式表达感情能分清哪是工具性,哪是人文性?如果说周老师用“人文”的方法来“教”语文,正是通过体会“人文”而享受“语文”之美!由此,引起我进一步思考的是——今天的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今天呼唤怎样的语文?周老师没有就课文本身进行枯燥的分析,恰恰抓住了文字后面的东西,为我们打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我们在文字中感觉到了地球母亲的心跳,地球母亲的呼吸。因此,在学生的心里,地球已经不再是地球,地球是母亲,是人类的母亲,是可爱、可亲、无私、慷慨的母亲——语文在这里生成火种,激起的是学生无限的想象、豁然开朗的顿悟、情思勃发的智慧。

也许,音乐的伴奏不属于语文的范畴,但在高素质的教师眼里,不会因为它不姓语文而把它拒绝在语文的课堂之外。要更新对“语文”的认识。语文课不仅仅是语文。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是舍本逐末,只有语文的语文课会味同嚼蜡。

目前,有些教师大声疾呼:语文课已经没有了“咬文嚼字”,语文成了其他学科的伴娘。语文课还不如回到“解放前”。也有专家特别强调——“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这些呼吁确实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往往就产生了危险。这种忽略言语精神的认识如果走向极端,将助长工具主义的回头。任何的形式离开了内容仅是无生命的空壳而已。说得极端点,倘如此理,我们的语文教材何须劳师动众殚精竭虑遴选佳作,按照“常用几百句”之类编排有体系的语言练习足可矣。我相信王尚文老师所指的绝对不是如此的简单。但如果语文的最后落脚点应停留在“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上,必然又回到几十年前语文教育的死胡同里。我不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背离了今天儿童的天性,放弃语文的灵性,让儿童在语文的牢笼中,受尽文字的折磨。

就语文自身特点来谈,梳理20世纪语文的概念,我们发现,语文自从被分科以后,从历史到今天,根本不是简单的学科,它不同于数学和物理之类。我们必须用超学科的观点看待当今的语文。因此,我们在思考语文定位的时候,是站在语文本位来谈,还是从学生的学习本位来谈,甚或在整个民族大文化背景下谈?我们最终的语文价值取向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关注、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不是就语文而学习语文。

看看我们的语文课堂:孩子很难“静下来”,带领他们把玩语言时,孩子们显得很不耐烦„„坐不住板凳的他们基本患上了“多动症”。中小学生本来需要花大量时间感悟语文,但由于多学科的学习压力,再加上语文课时的减少,更有学语文时的急功近利和浮躁,使语文学习处于危险的边缘。凝神静气读书已经很难做到。恐怕,像贾岛、韩愈那样静心苦吟“推敲”的佳话将成为绝唱。因此,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阅读量,以及写字、写作等要求恐怕真正落实实在不是那么简单。

现在,我正以主题教学的理念向前摸索着。虽初见成效,但,也许还不是一条更科学或更合适的路,摆在我和学生面前的可能还是一个黑匣子。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保持一种思索:在各种冲击和消解下,在各种侵蚀与诱惑下,我们的后代身上会有多少民族语言的灵魂及精神的血液?我们语文老师该为此做些什么?

窦桂梅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一

重返朴素课堂

本报记者 王鸣迪

提起窦桂梅和她的语文教学改革,人们就会想到“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当我们对这位年轻特级教师的创造力发出赞叹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一点:超越必须始于一个平台,必须拥有一个原点,这就是常常被人们忘记的“学好教材”、“立足课堂”、“尊重教师”。甚至有人说,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是不负责任的。对此,窦桂梅觉得委屈。那就让我们走进名师的“家常课”,从“学好教材”的原点开始,审视窦桂梅的教改主张,看看“三个超越”到底是要拔着学生的头发离开地球,还是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改革创新。

《黄河象》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文章介绍了一具高大、完整的黄河象化石的情况,对化石的形成缘起进行了推想,并交待了发现化石的经过。很明显,这不是一篇“文学味”很浓的课文,但窦老师把它处理得很“语文”。她抓住课文中“假想”和“推想”两个关键词,采用角色转换的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这一设计出人意料地朴素。她紧紧围绕课文的内容展开,没有补充其他资料,只借助一台幻灯机打出几个问题、一幅静止的图片,照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不能不令人佩服。

首先研究“推想”。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窦老师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科学家”的胸卡,让他们写好名字、戴在胸前:“你现在就是科学家,这篇课文的内容,就是你想象和推想出来的。研究之后,讲讲为什么这样想。”这种角色转换使学生由“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自主学习课文。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这些小科学家,一会儿要进行想象和推想,你说,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有怎样的科学态度?”往日调皮的孩子在窦老师的课堂上都变得特别懂事:“要特别认真”,“我会做到细心”,“仔细观察”,“还要有坚强的毅力,遇到难题决不退缩”。听听,五年级的孩子说得多好啊!本该教师强调的学习态度变成了“小科学家”们的“自律”。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角色转换把课文的内容变成了学生的推想,孩子们真正在课文中走了一趟。

接下去,窦老师领着孩子们进行“假想”:“现在你不是科学家了,而是个小作家。听了科学家的推理假想之后,要是让你写的话,你会怎样写?你非得停留在课文作者的那种写法上吗?”学生兴奋地跃跃欲试,提出了几种调整文章结构的方案。教师没有提什么顺叙、倒叙、插叙,没有提什么续写、扩写、改写,但是,学生却自然而然地运用了这些方法,因为“作家”的角色让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创作”之中。这样,从内容到形式,从态度到知识,学生在“科学家”和“作家”两种身份的切换中经历了一次快乐的学习之旅。

如果仅仅有这些,这堂课似乎还缺少点什么。在学生说出了调整文章结构的几种方法之后,窦老师提示:“从内容上考虑,有没有创新的想法?”——“假想”在这里又插上了翅膀。

开始,学生一时之间似乎还没回过神来,她就进一步启发:“假如我也是作家的话,我就想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有的想象可以超越原作者。例如,难道这个黄河象仅仅是为来喝水才掉进河里去的吗?”学生开始渐入佳境:“也可能是两群大象争夺领地,一方追逐另一方,不小心陷进去了。”教师乘机“扩大战果”:“在北京的古生物博物馆里,黄河象的尾椎是假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假想推理的空间,它的尾椎哪里去了呢?小组合作,大胆创编!”学生的思维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两头公象争夺地盘时被对方咬掉的”,“母象救公象时用鼻子牢牢地卷住公象的尾巴,一使劲拉断了”。就这样,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学生的理解很到位,思路通畅开阔,想象丰富合理,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同时,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可圈可点的细节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比如,教师对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尊重:“你想怎样表现就怎样表现,我们就来读出属于‘自己的滋味’好不好?”比如,教师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你们看我刚才提问题的时候,从课题到文章的字句以至课文的内容,只要有疑问,就可以提出。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学习的科学态度。”再比如,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交际技巧:“你得评价呀,说说人家答得怎么样?”“握握手,说声谢谢。”窦桂梅认为,教育是由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而对于教学细节的思考则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素养底蕴是否深厚的标志。是啊,这堂朴素的公开课之所以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不仅在于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而且在于精心打造之后自然流露出的细节之美。

善舞“太极”的人——回应《原汁原味窦桂梅》

窦桂梅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二

高明的营养师 本报记者 王鸣迪

人们说起理想的教材处理方式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一句话——“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不是一无是处,“用教材教”也有道理。就语文教学而言,教材通常是由一篇篇的课文组成。那么,对于什么样的课文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什么样的课文教师应该“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呢?

窦桂梅认为,对于经典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文本,仔细揣摩文字的魅力,而对于那些不够精彩的课文,教师则应具备一双慧眼,或略“讲”、不“讲”,或大胆“手术”。

她曾以入选不同课本的两篇描写荷花的文章为例来阐发:一篇是叶圣陶的《荷花》,另一篇是北京出版社编写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夏夜荷花》。既然是以“荷花”为题,文中有描写荷花的语句自不必提,限于篇幅,我们略去这些“核心”的描写语句,仅仅把两篇文章的结尾来进行一下对比:

“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跳舞。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荷花》)

“荷花从不孤傲,要开就是满池满堂,方圆一片,给人一种壮观的美。荷花从不娇贵,只要有泥土和水,她就能生长,就能开花结果。荷花根茎节生,老根纵横,新枝交叉,雷雨骤来,荷花依旧,真是风也不怕,雨也不怕,一任九天雷电鸣,她在水中放奇葩!荷花毫无私心,她把自己的根茎、叶、花、果实,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了人类。荷花啊,荷花,你多么美啊!人们怎能不赞美你,称颂你呢!”(《夏夜荷花》)

聪明的读者一定早已看出高下:第一段文字作者写自己看荷花时的想象,营造了一种“人花难分”、“物我同一”的意境,而第二段文字却生硬地给荷花贴上了三个道德标签——“不孤傲”、“不娇贵”、“毫无私心”,像是学生的习作一般,缺少直达人内心的力量。因此,窦桂梅认为,教师面对叶老的《荷花》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教教材,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而对于《夏夜荷花》,教师则可以补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帮助学生体会夏夜荷花的特别之美,而不宜将教学重点放在挖掘课文对荷花“品质”的表述上。

谈到补充教材、拓展内容应注意的问题时,窦桂梅强调,“一定要重视文本的规定性”,既不能任意抛弃教材文本,也不可肤浅认识文本的内涵。例如,在教学《渔歌子》时,教师应该好好让孩子朗读、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蕴。但有的教师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大意后,便急忙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对《渔歌子》的景物描写进行拓展,却忽视了原词中表现的独特意境。类似做法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

对此,窦老师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如果没有品读、交流环节,没有引导学生在情感和文字里走个来回,仅仅有从文字到情感的‘读懂了什么’就引发开去,就好比电力很猛的钻头在水泥地上擦滑,没有深入到文字的骨头里。”

一会儿是“教教材”,一会儿是“用教材教”,一会儿是“删减课文”,一会儿是“美容增肥”,其间的门道可谓变化无穷,需要教师潜心去钻研——具备了这个能力,教师就像一个高明的营养师,有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窦老师打过这样的比方:用“慧眼”去批判地选用教材,既不能放过那些营养丰富的“主菜”(指教材中选入的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又要明白哪些“主菜”不能直接上餐桌(有待处理的教材文本),还需经过配料的辅助才行(补充资料);用“巧手”将“主菜”、“配料”适宜地组合在一起,做成色、香、味俱全的“营养餐”(指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带领其走进文本)。要想做到这些,教师首先应该做个“美食家”,从长期的积累中提升自己的阅读品位,先要自己知道什么好吃,才能把学生的菜谱设计好。

走近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

窦桂梅

窦桂梅

窦桂梅《珍珠鸟》

窦桂梅 总结

窦桂梅老师

名家——窦桂梅

窦桂梅讲座

窦桂梅学习心得

窦桂梅[版]

走近窦桂梅
《走近窦桂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窦桂梅简介 窦桂梅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